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基于转轮换型的水轮机增容改造

IT圈 admin 63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摩歌韵)

维普资讯

20o7.No.1 四川水利 ・35・ 

基于转轮换型的水轮机增容改造 

骆晔立 

(中国水电十局安装分局,四川都江堰,611830) 

【摘要】对新旧型谱系列模型转轮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06A转轮过流能力远大于HL160转轮,能量特性 

及空化特性同样优于HL160转轮,但对同一导水机构I)06A水轮机导叶,最大开度比HL160要大。由流道对比可得出, 

两种转轮互换性很强。实践证明,用I)06A转轮替代HL160转轮可增客20%。 

【关键词】混流式水轮机增客改造新型转轮导叶最大开度调节保证 

曲库乎电站位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流域上 

1 D06A转轮与HL160转轮的性能比较 

游,于1981年投运。隆务河多年平均流量为 

1 机组有关参数如下:水轮机型号HL160一 

15.14m /s,电站引水渠过流能力8.0m /s,实际 

WJ一84;调速器型号YT一1000;发电机额定功率 

引用流量仅6.5m /s,存在大量弃水。1 机组额 

2500kW;机组转速600r/rain;水头65m;流量 

定出力为2000kW,发电机额定出力却高达 

3.81m /s;导叶分布圆直径D=1020mm;导叶数 

2500kW,水能资源和机组的现状提供了增容改造 

Z0为16。 

的必要性。笔者曾通过进出水边切割及叶片修型 

机组导叶相对高度是0.244,单位转速62.5, 

手段,对该台机组水轮机进行过成功改造,使机组 

额定出力时单位流量0.67,新转轮限制单位流量 

出力达到2500kW【l】。随着新型谱转轮的普及应 

期望值是0.835。对新旧型谱 参数进行对比, 

用,通过更换转轮也有可能使增容改造在不改变 

初选D06A转轮,二者性能参数对比见表1。 

现有通流部件的前提下得以实现。本文介绍如 

D06A一84转轮与HL一84转轮流道高度仅 

下。 

表l 两种转轮性能参数对比 

相差0.84ram,可视为二者流道高度一致。 

高,空化系数却下降很多,体现了D06A转轮的优 

1.1机组预期最大出力 越性能。 

D06A转轮的过流能力远大于HL160转轮。 1.3效率特性比较 

查其综合特征曲线,在单位转速62.5时,单位流 根据D06A转轮和HL160转轮模型综合特征曲 

量qv.1 达到0.825,模型效率 为0.87。设发 

线,可得出 .1 与模型效率r/ 相应数据见表2。 

电机效率保持在2000kW时的值不变,整机出力 

表2 ,I 1 =62.5时 对应qv.1 值(%) 

可达到2420kW,增幅在20%左右,可使发电机容 

量号 n 67 

量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 

0.835 n∞n 75 n 65 n6o 0.s5 0.5o 0.45 n柏n 35 0.30 

/0.70 

1.2空化系数比较 

眦6o 眠5豹0姒0她0拽0 37.0 84.0甑0 77.0 

D06^ 37.0眠0豹.5 9n.0 9o.0 9n0髓.5 3 0 84.0 8l_5'3.0 14.0 

般来说,空化系数随比转速的增加而增加。 

D06A转轮与HL160转轮相比,过流能力大为提 

由表2可见,在qv.1 <0.6的运行区域, 

维普资讯

36・ 骆晔立:基于转轮换型的水轮机增容改造 2007.No.1 

D06A转轮的 比HL160转轮的 要小2%,但 至82mm,导叶出水边仍然不会与叶片进水边相 

碰。 

1 机组和另外两台机组合理分配负荷,完全可避 

免在此小流量区域运行;在0。6<qv.1 <0。67 

的范围,即HL160转轮从最优单位流量到限制单 

位流量范围,处在D06A转轮的最优单位流量附 

近,7/ 较前者高出0.15%;在0.670<qv.1 < 

0.825的范围,即增容流量区,处于DO6A转轮的 

参考HL160一WJ一84导水机构行程——开度 

曲线S—a图和实测结果,确定了改造后控制环耳 

环的最大行程S一。接力器行程或者说调整轴转 

臂的最大转角45。是不可更改的,S一取决于调整 

轴转臂销孔的旋转半径R,其值越大则s一越大。 

它们的关系可表达为: 

最优单位流量到限制单位流量段,其效率在87% 

90%之间。也就是说,除增容带来的发电量外, 

更换转轮还能额外获得水力效率提高所带来的发 

电量。 

1.4转轮流道特性比较 

将改造前后转轮剖面图绘在一起(如图1所 

示),D06A转轮下环锥角是6。10 ,与HL160转轮 

的6 ̄30 相差不大,下环外径尺寸可不改变;D06A 

转轮的上冠流道曲线比HL160转轮抬高了很多, 

使上冠部分变得较薄。从强度角度考虑,对上冠 

外部形状做了如图1所示的改变,使其厚度增加; 

随上冠型线的改变,上冠中心铸造空腔也应变化; 

泄水孔出口在D06A转轮叶片流道出水边之后, 

泄水孔位置和角度均不需发生变化。 

圈1转轮流道对比 

综上所述,D06A转轮的能量特性和空化特 

性均优于HL160转轮,且与HL160转轮的互换性 

很好。用D06A一84转轮替换HL160—84转轮, 

可使机组出力从2000kW增至2420kW。 

2导水机构的改造 

根据几何相似,导叶相对开度位置可表达为t 

_0: 0 —

1rD—

(1) 

, 

据模型参数推算出该机导水机构设计最大开 

度为65.74mm,而更换D06A转轮后要求最大开 

度达到82mm。现场实测表明,导水机构开度增 

S=2Rsin 0 (2) 

式中,0为调整轴转臂转角。 

据此制造新尺寸的调速轴转臂,并与调速轴 

重新配钻键孔。 

3调速器计算 

更换转轮后流量增幅较大,必须验证原配调 

速器的调速功。中小型调速器调速功可按下 

式 计算: 

(196—245)qv儿DI(3) 

中小型混流式水轮机调速功的估算公式很 

多,各公式结果相差也较悬殊,用该公式算出来的 

结果有点偏大。尽管如此, 最大值也只有 

85ooj,小于YT一1000调速器在2.35MPa油压下 

的额定调速功9712J。可见,增容不会受调速器 

容量限制。 

另一方面,流量大幅增加使机组甩负荷时,转 

速上升率 和压力上升率 发生变化。调保计算 

结果如下:按原关机时间4s计算, 为38%, 为 

52%,压力上升值超标;当关机时间改为5s时,卢 

为48%, 为45%,二指标均在允许范围。 

4增容改造效益 

改造后机组最高出力达到2400kW,运行1年 

3个月,累计增发电量200万kWh,如电价按0.2 

元/k 计,增容改造直接经济效益达40万元。 

全部增容改造费用仅12万元,不到5个月便可收 

回全部成本。 

参考文献 

[1]敏政,唐建波.HL160一W'J一84型水轮机的增容 

改造技术[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l996,22(1):58-62 

[2]水电站机电设计手册编写组.水电站机电设计手 

册:水力机械分册[M].j匕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22 

[3]郑莉媛,朱爱菁.水轮机调节[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1988.186—187. ■ 

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摩歌韵)

维普资讯

20o7.No.1 四川水利 ・35・ 

基于转轮换型的水轮机增容改造 

骆晔立 

(中国水电十局安装分局,四川都江堰,611830) 

【摘要】对新旧型谱系列模型转轮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06A转轮过流能力远大于HL160转轮,能量特性 

及空化特性同样优于HL160转轮,但对同一导水机构I)06A水轮机导叶,最大开度比HL160要大。由流道对比可得出, 

两种转轮互换性很强。实践证明,用I)06A转轮替代HL160转轮可增客20%。 

【关键词】混流式水轮机增客改造新型转轮导叶最大开度调节保证 

曲库乎电站位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流域上 

1 D06A转轮与HL160转轮的性能比较 

游,于1981年投运。隆务河多年平均流量为 

1 机组有关参数如下:水轮机型号HL160一 

15.14m /s,电站引水渠过流能力8.0m /s,实际 

WJ一84;调速器型号YT一1000;发电机额定功率 

引用流量仅6.5m /s,存在大量弃水。1 机组额 

2500kW;机组转速600r/rain;水头65m;流量 

定出力为2000kW,发电机额定出力却高达 

3.81m /s;导叶分布圆直径D=1020mm;导叶数 

2500kW,水能资源和机组的现状提供了增容改造 

Z0为16。 

的必要性。笔者曾通过进出水边切割及叶片修型 

机组导叶相对高度是0.244,单位转速62.5, 

手段,对该台机组水轮机进行过成功改造,使机组 

额定出力时单位流量0.67,新转轮限制单位流量 

出力达到2500kW【l】。随着新型谱转轮的普及应 

期望值是0.835。对新旧型谱 参数进行对比, 

用,通过更换转轮也有可能使增容改造在不改变 

初选D06A转轮,二者性能参数对比见表1。 

现有通流部件的前提下得以实现。本文介绍如 

D06A一84转轮与HL一84转轮流道高度仅 

下。 

表l 两种转轮性能参数对比 

相差0.84ram,可视为二者流道高度一致。 

高,空化系数却下降很多,体现了D06A转轮的优 

1.1机组预期最大出力 越性能。 

D06A转轮的过流能力远大于HL160转轮。 1.3效率特性比较 

查其综合特征曲线,在单位转速62.5时,单位流 根据D06A转轮和HL160转轮模型综合特征曲 

量qv.1 达到0.825,模型效率 为0.87。设发 

线,可得出 .1 与模型效率r/ 相应数据见表2。 

电机效率保持在2000kW时的值不变,整机出力 

表2 ,I 1 =62.5时 对应qv.1 值(%) 

可达到2420kW,增幅在20%左右,可使发电机容 

量号 n 67 

量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 

0.835 n∞n 75 n 65 n6o 0.s5 0.5o 0.45 n柏n 35 0.30 

/0.70 

1.2空化系数比较 

眦6o 眠5豹0姒0她0拽0 37.0 84.0甑0 77.0 

D06^ 37.0眠0豹.5 9n.0 9o.0 9n0髓.5 3 0 84.0 8l_5'3.0 14.0 

般来说,空化系数随比转速的增加而增加。 

D06A转轮与HL160转轮相比,过流能力大为提 

由表2可见,在qv.1 <0.6的运行区域, 

维普资讯

36・ 骆晔立:基于转轮换型的水轮机增容改造 2007.No.1 

D06A转轮的 比HL160转轮的 要小2%,但 至82mm,导叶出水边仍然不会与叶片进水边相 

碰。 

1 机组和另外两台机组合理分配负荷,完全可避 

免在此小流量区域运行;在0。6<qv.1 <0。67 

的范围,即HL160转轮从最优单位流量到限制单 

位流量范围,处在D06A转轮的最优单位流量附 

近,7/ 较前者高出0.15%;在0.670<qv.1 < 

0.825的范围,即增容流量区,处于DO6A转轮的 

参考HL160一WJ一84导水机构行程——开度 

曲线S—a图和实测结果,确定了改造后控制环耳 

环的最大行程S一。接力器行程或者说调整轴转 

臂的最大转角45。是不可更改的,S一取决于调整 

轴转臂销孔的旋转半径R,其值越大则s一越大。 

它们的关系可表达为: 

最优单位流量到限制单位流量段,其效率在87% 

90%之间。也就是说,除增容带来的发电量外, 

更换转轮还能额外获得水力效率提高所带来的发 

电量。 

1.4转轮流道特性比较 

将改造前后转轮剖面图绘在一起(如图1所 

示),D06A转轮下环锥角是6。10 ,与HL160转轮 

的6 ̄30 相差不大,下环外径尺寸可不改变;D06A 

转轮的上冠流道曲线比HL160转轮抬高了很多, 

使上冠部分变得较薄。从强度角度考虑,对上冠 

外部形状做了如图1所示的改变,使其厚度增加; 

随上冠型线的改变,上冠中心铸造空腔也应变化; 

泄水孔出口在D06A转轮叶片流道出水边之后, 

泄水孔位置和角度均不需发生变化。 

圈1转轮流道对比 

综上所述,D06A转轮的能量特性和空化特 

性均优于HL160转轮,且与HL160转轮的互换性 

很好。用D06A一84转轮替换HL160—84转轮, 

可使机组出力从2000kW增至2420kW。 

2导水机构的改造 

根据几何相似,导叶相对开度位置可表达为t 

_0: 0 —

1rD—

(1) 

, 

据模型参数推算出该机导水机构设计最大开 

度为65.74mm,而更换D06A转轮后要求最大开 

度达到82mm。现场实测表明,导水机构开度增 

S=2Rsin 0 (2) 

式中,0为调整轴转臂转角。 

据此制造新尺寸的调速轴转臂,并与调速轴 

重新配钻键孔。 

3调速器计算 

更换转轮后流量增幅较大,必须验证原配调 

速器的调速功。中小型调速器调速功可按下 

式 计算: 

(196—245)qv儿DI(3) 

中小型混流式水轮机调速功的估算公式很 

多,各公式结果相差也较悬殊,用该公式算出来的 

结果有点偏大。尽管如此, 最大值也只有 

85ooj,小于YT一1000调速器在2.35MPa油压下 

的额定调速功9712J。可见,增容不会受调速器 

容量限制。 

另一方面,流量大幅增加使机组甩负荷时,转 

速上升率 和压力上升率 发生变化。调保计算 

结果如下:按原关机时间4s计算, 为38%, 为 

52%,压力上升值超标;当关机时间改为5s时,卢 

为48%, 为45%,二指标均在允许范围。 

4增容改造效益 

改造后机组最高出力达到2400kW,运行1年 

3个月,累计增发电量200万kWh,如电价按0.2 

元/k 计,增容改造直接经济效益达40万元。 

全部增容改造费用仅12万元,不到5个月便可收 

回全部成本。 

参考文献 

[1]敏政,唐建波.HL160一W'J一84型水轮机的增容 

改造技术[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l996,22(1):58-62 

[2]水电站机电设计手册编写组.水电站机电设计手 

册:水力机械分册[M].j匕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22 

[3]郑莉媛,朱爱菁.水轮机调节[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1988.186—187. ■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