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化问蕊)
《国际新闻界》格式规范
(2012年9月23日起施行/2014年3月1日修订)
本刊从2012年第9期开始使用以下新版格式规范,请作者投稿时予以参照。为了保证
匿名评审的公正,稿件正文word文档的文件名和内容中都不能出现任何表明作者身份的信
息;否则将被直接退稿。本刊在美国心理学会(APA)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正文、注释、
引文和引用文献的格式规范;标题、摘要、中文文献要译为英文。以下小括号中的斜体文字
为相关要求或说明(请特别注意加粗字体部分),红色字体部分是2014年3月1日修订的内
容。
第一部分 标题、摘要和关键词
□□中文标题:
副标题□□
(左对齐,主标题黑体小
号字,之间用冒号或破折号相隔,不宜超过20字)
摘要
(左对齐,黑体5号字)
□□□□□□□□□□□□□□□□□□□□□□□□□□□□□□□□□□□□
□□□□□□
(宋体5号字,篇幅200-300字,简明、确切地陈述研究目的、原理和结
论。摘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论文的被引用率。请作者高度重视。)
□□□□□□□□□
□□□□□□□□□□□□□□□□□□□□□□□□□□□。
关键词(
左对齐,黑体5号字)
□□□□、□□□□□、□□、□□□
(宋体5号字,3-5个,顿号分隔。关键词
3号字,副标题黑体小4
也直接影响论文的被引用率,请作者重视,尽量不要与标题重复,不使用空泛的词语,
而使用与研究主题有关的核心词语,并且能被研究者关注或检索。)
□□English Title□□
(Times New Roman小3号加粗;主、副标题的字号同中文标
题处理,之间用冒号相隔。)
Abstract
(
5
号加粗)
□□□□□□□□□□□□□□□□□□□□□□□□□□□□□□□□□□□□□
□□□□□□□□□□□□□□
(
5
号字,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
□□□□□□□□□□□□□□□□□□□□□□□□□□□□□□□□□□□□□□□
□□□□□□□□□□□□□□□□□□□.
Keywords
(
5
号加粗
)
□□□□□,□□,□□□□□□
(
5
号字,小写,逗号分割。)
第二部分 正文
本刊正文的基本格式如下,请作者参照。
一、标题与字体
(一级小标题)
(一)标题
(二级小标题)
标题一般为三级以内,一级小标题表示为“一、„„”,二级小标题为“(一)„„”,
三级小标题为“1.„„”(阿拉伯数字序号后标点为“.”,而非“、”)。
(二)字体
文章标题居中,黑体小3号字;一级小标题黑体小4号字;注释和引用文献为宋体小5
号字;其他均为宋体5号字,每段首行左缩进2字符。英文字号类同,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二、注释和引文
(一)注释
1
论文中的注释采用文后尾注形式,在文中需要说明的文字处依次上标阿拉伯数字序号,
文章末尾序号1对应的文字即为该处注释的内容。
(二)引文
1.格式
(三级小标题)
正文和注释中的引文出处采用文中夹注形式,基本格式为“(作者,出版年代:页码)”
引文为著作的,夹注中务必交代具体的引用页码,但是文后的引用文献信息中不必交代页
码;引文为期刊的,夹注中不必交代页码,但是文后的引用文献信息中务必交代发表期刊
的页码范围。
2.范例
若引文超过4行,则上下各空一行,另排一段,左对齐悬挂缩进2字符,字体变为五号
楷体,无须双引号,形式如下(以下内容无实际意义,仅为示例):
直接引用的内容要置入双引号中,小括号中注明出处,如:“ ……。”(赵钱孙,
2004:83-84);赵钱孙(2004:83-84)认为:“……。”间接引用的内容无须双引号,但须
注明出处,如:赵钱孙(2004:83-84)曾提出……;其他学者持类似观点(诸葛吴,
23
2006:31-42;赵钱孙,2008;中国,时间不详)。麦奎尔和温德尔(1982/2008:23)认
为引文有较多出处时,一般以出版年代为序,分号相隔。如系转引,则需加上“转引自”
字样,如赵钱孙(2004:83-84;转引自诸葛吴,2006:31-42)。
三、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指按顺序列出正文和注释曾引用的文献,不包括作者参考过却未在文中引用
的文献,内容一般依次包括作者姓名、出版时间、标题、卷/期数、页码、出版地、出版社
等。
(一)排序
不同语言文献排序为:中文文献(包含外文文献中文版)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
和外文文献作者均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作者不详或机构作者时,以其英译首字母排序)。
同一作者的文献,按出版年代为序;若出自同一年代,在年代后加注a、b、c区分,如:李
王张(2005a)、李王张(2005b)。
4
(二)标点符号
“:” 用于副题名、出版地。“,”用于多位作者之间、期数、文集编著者之后。“( )”
用于出版时间、期号、版本号、部分号、境外中文期刊出版地、补充说明。“[ ]”用于中文
文献的英译文。“.” 用于除上述各项外的项目分隔。
夹注和引用文献的标点符号的形式要求为:中文标点特有的符号(如书名号、句号等,
逗号不属于)用中式标点,其他都用英式标点(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
5
(三)中文文献英译
中文引用文献须译为英文,外文文献使用原文字(不必译为英文或中文)。中文文献第
二行起悬挂缩进2字符,译文另起一行整体左侧缩进2字符置于方括号内。中文文章名称
不用书名号。
英文(译)文献中,文章与著作名称的字母小写(首字母大写),其他项目首字母均
大写(介词小写);期刊、书籍、论文集、学位论文用斜体;六位以内(含六位)作者的编
著中,姓名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位作者姓名后用小括号标注“eds.”;单一作者标注“ed.”;
超过六位可只标注第一作者,其姓名后小括号标注“et al.”(中文用“等”)。
(四)其他
除事件性信息,其他涉及学术方面的概念、观点、论证等内容,尽量少引用教材、辞典、
百科类网站上的内容。注意区分期刊卷号(Vol.)和期号(No./Issue),只标注卷号的文
献会影响引用和检索(一卷一般包括一年若干期),如“第20卷第3期”可以标注为“20
(3)”。
第三部分 注释和引用文献样本
注释[Notes]
1.注释即作者要补充说明的观点、解释、材料等,与正文中上标的序号对应,按正文中出现顺序排列。注
释不要译为英文。
2.文献的作者姓名不详时,夹注中以文献名的第一个词汇表示作者,引用文献中则以文献名表示作者;不
清楚时间时,用“时间不详”表示,具体格式以下第1条引用文献范例。
3.译著或译文的出版年代在夹注中要同时标注原著(文)出版年代(列在前)和译著出版年代(列在后),
如“(麦奎尔,温德尔,1982/2008:23)”。引用文献中作者姓名后标注译著出版日期,句末交代原著出版年代。
夹注中只标注外国作者的姓,而引用文献中要交代姓和名。
4.引用文献中各项内容之间分隔的标点符号参照以下范例。
5.英文文献样式与中文文献的英译格式相同,具体格式参照以下各类虚拟引用文献的范例。
引用文献[References]
中国的新闻业与社会转型(时间不详).检索于.(
网络文献或资料无作者无时间样
式。正文夹注中用文献名第一个词汇“中国”表示作者,引用文献中用文献名表示作者;时间不清楚
时,用“时间不详”表示,英译为缩写“
n. d.
”。
)
[Journalism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n. d.). Retrieved from .]
李王张(2001).《新闻传播学的新研究方法》.检索于.(
网络文献或资料通用样式。
只需注明发表年份和网址,无需注明检索该文献的网站名称和时间。该文献为类似书籍时英译用斜
体,中文加书名号。)
[Li, Wangzhang (2001).
Methodology in communication studies . Retrieved from .]
李王张(2005a).论危机传播中的风险放大.《国际新闻界》,27(2),2-7.
(期刊文章样式。需析出页码范围,
但正文夹注中不必标注。)
[Li,Wangzhang (2005a). On risk expansion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27 (2),2-7.]
(中文作者包含姓和名全称,港澳台作者的英译按当地拼音方案,如“臧
国仁”为“Tsang, Kuo-Jen”。外文作者包含姓的全称,名字缩写为大写首字母,但均是姓在前,名
在后,逗号分隔。下同。)
李王张(2005b).《危机传播的风险控制》(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著作样式。著作析出的页码应
在正文夹注中标注,引用文献中无需析出页码。若有改版,须在小括号内标注版本号,置于书名号
外。
)
[Li, Wangzhang (2005b). Risk control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2nd Ed.).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李王张,诸葛吴(2002).中国转型社会中新闻从业者的角色构建.《新闻学研究》(台北),(71),101-117.
(境
外中文期刊文章样式,小括号中注明出版地。)
[Li, Wangzhang & Zhuge, Wu (2002).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China’s journalists in a changing society.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aipei), (71), 101-117.]
李王张,诸葛吴(2007).新闻叙事.“世界华文传媒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5月10日,香港.
(学术会议论
文样式。会议时间的年份置于姓名后,月和日置于文章名称后,会议地点置于末尾;论文名称中文不
加书名号,英译时不斜体。若有同一作者在同一时间发表的会议论文,请用
a
、
b
、
c
等区分。)
[Li, Wangzhang & Zhuge, Wu (2007). Journalistic narra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Chinese
Media in the World. May 10, Hong Kong.]
(两位作者以上英译时,最后两位作者之间用“&”相隔,而
不用逗号。)
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2008).《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 (第2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原
著出版于1982年).
(译著样式。英译时译者姓名、作者国别不必标注。作者姓名后标注译著出版年代,
句末括号中标注原著出版年代。英译时用“
Trans.
”表示为译著。)
[McQuail, D. & Windahl, S. (2008).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 (2nd
Ed.)(Trans.).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2).]
南方周末(2008年3月8日).公民新闻与新闻专业主义.《南方周末》,17.
(报纸文章样式。若无个人作者,
可用报刊名称代替。)
[Southern Weekend (Mar.3, 2008). Civic journalism vs.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Southern Weekend, 17.]
赵钱孙(2004).《互联网中的人际传播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论文.北京.
(学位论文样式。论
文名称中文加书名号,英译时斜体。院校地点置于末尾。)
[Zhao, Qiansun (2004). A study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internet. Doctoral dissert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赵钱孙(2007).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新媒体的使用(PPT,非出版物).“少数民族与新媒体”会议资料.4月
20日,昆明.
(非出版物样式。为类似书籍时中文加书名号,英译用斜体。句末注明发表或使用地点。)
[Zhao, Qiansun (2007). New media literacy of minorities (unpublished). Document at the Conference of
Minorities and New Media. Apr. 20, Kunming.]
诸葛吴(2006).新闻从业者职业意识问题研究.载斯蒂文·麦奎尔(主编),《全球新闻职业道德研究论文集》.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集篇章样式。编者姓名前加注“载”,英译为“In”。)
[Zhuge, Wu (2006). The professional awareness of journalists. In S. McQuail (ed.), A study of global
journalistic ethics.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英译时文集主编为中文姓名时,姓在前,名在后,
之间无逗号分隔:主编为非中文姓名时,名在前缩写,姓在后,之间无逗号分隔。)
诸葛吴等(编)(2012).《中国转型社会与新闻业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位作者的编著样式。
六位以上作者的文献,只保留第一位作者姓名,后面标注“等”,英译为“et al.”;六位及六位以下
作者要标注全部作者姓名。)
[Zhuge, Wu et al. (eds.) (2012). China as a transforming society and its press changes.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出版社的英译请遵照该社的信息,不要随意翻译,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的官方译文为“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McCombs, M. E. & Shaw, D. L. (1972). The agenda setting function of the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6 (2), 176-187.
(英文期刊文章样式。需析出页码。外文文献排在后。)
奥平康弘(1997).《ジャーナリズムと法》.东京:新世社.
(非英文的外文著作样式。直接使用原文字,无须
英译。)
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化问蕊)
《国际新闻界》格式规范
(2012年9月23日起施行/2014年3月1日修订)
本刊从2012年第9期开始使用以下新版格式规范,请作者投稿时予以参照。为了保证
匿名评审的公正,稿件正文word文档的文件名和内容中都不能出现任何表明作者身份的信
息;否则将被直接退稿。本刊在美国心理学会(APA)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正文、注释、
引文和引用文献的格式规范;标题、摘要、中文文献要译为英文。以下小括号中的斜体文字
为相关要求或说明(请特别注意加粗字体部分),红色字体部分是2014年3月1日修订的内
容。
第一部分 标题、摘要和关键词
□□中文标题:
副标题□□
(左对齐,主标题黑体小
号字,之间用冒号或破折号相隔,不宜超过20字)
摘要
(左对齐,黑体5号字)
□□□□□□□□□□□□□□□□□□□□□□□□□□□□□□□□□□□□
□□□□□□
(宋体5号字,篇幅200-300字,简明、确切地陈述研究目的、原理和结
论。摘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论文的被引用率。请作者高度重视。)
□□□□□□□□□
□□□□□□□□□□□□□□□□□□□□□□□□□□□。
关键词(
左对齐,黑体5号字)
□□□□、□□□□□、□□、□□□
(宋体5号字,3-5个,顿号分隔。关键词
3号字,副标题黑体小4
也直接影响论文的被引用率,请作者重视,尽量不要与标题重复,不使用空泛的词语,
而使用与研究主题有关的核心词语,并且能被研究者关注或检索。)
□□English Title□□
(Times New Roman小3号加粗;主、副标题的字号同中文标
题处理,之间用冒号相隔。)
Abstract
(
5
号加粗)
□□□□□□□□□□□□□□□□□□□□□□□□□□□□□□□□□□□□□
□□□□□□□□□□□□□□
(
5
号字,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
□□□□□□□□□□□□□□□□□□□□□□□□□□□□□□□□□□□□□□□
□□□□□□□□□□□□□□□□□□□.
Keywords
(
5
号加粗
)
□□□□□,□□,□□□□□□
(
5
号字,小写,逗号分割。)
第二部分 正文
本刊正文的基本格式如下,请作者参照。
一、标题与字体
(一级小标题)
(一)标题
(二级小标题)
标题一般为三级以内,一级小标题表示为“一、„„”,二级小标题为“(一)„„”,
三级小标题为“1.„„”(阿拉伯数字序号后标点为“.”,而非“、”)。
(二)字体
文章标题居中,黑体小3号字;一级小标题黑体小4号字;注释和引用文献为宋体小5
号字;其他均为宋体5号字,每段首行左缩进2字符。英文字号类同,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二、注释和引文
(一)注释
1
论文中的注释采用文后尾注形式,在文中需要说明的文字处依次上标阿拉伯数字序号,
文章末尾序号1对应的文字即为该处注释的内容。
(二)引文
1.格式
(三级小标题)
正文和注释中的引文出处采用文中夹注形式,基本格式为“(作者,出版年代:页码)”
引文为著作的,夹注中务必交代具体的引用页码,但是文后的引用文献信息中不必交代页
码;引文为期刊的,夹注中不必交代页码,但是文后的引用文献信息中务必交代发表期刊
的页码范围。
2.范例
若引文超过4行,则上下各空一行,另排一段,左对齐悬挂缩进2字符,字体变为五号
楷体,无须双引号,形式如下(以下内容无实际意义,仅为示例):
直接引用的内容要置入双引号中,小括号中注明出处,如:“ ……。”(赵钱孙,
2004:83-84);赵钱孙(2004:83-84)认为:“……。”间接引用的内容无须双引号,但须
注明出处,如:赵钱孙(2004:83-84)曾提出……;其他学者持类似观点(诸葛吴,
23
2006:31-42;赵钱孙,2008;中国,时间不详)。麦奎尔和温德尔(1982/2008:23)认
为引文有较多出处时,一般以出版年代为序,分号相隔。如系转引,则需加上“转引自”
字样,如赵钱孙(2004:83-84;转引自诸葛吴,2006:31-42)。
三、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指按顺序列出正文和注释曾引用的文献,不包括作者参考过却未在文中引用
的文献,内容一般依次包括作者姓名、出版时间、标题、卷/期数、页码、出版地、出版社
等。
(一)排序
不同语言文献排序为:中文文献(包含外文文献中文版)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
和外文文献作者均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作者不详或机构作者时,以其英译首字母排序)。
同一作者的文献,按出版年代为序;若出自同一年代,在年代后加注a、b、c区分,如:李
王张(2005a)、李王张(2005b)。
4
(二)标点符号
“:” 用于副题名、出版地。“,”用于多位作者之间、期数、文集编著者之后。“( )”
用于出版时间、期号、版本号、部分号、境外中文期刊出版地、补充说明。“[ ]”用于中文
文献的英译文。“.” 用于除上述各项外的项目分隔。
夹注和引用文献的标点符号的形式要求为:中文标点特有的符号(如书名号、句号等,
逗号不属于)用中式标点,其他都用英式标点(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
5
(三)中文文献英译
中文引用文献须译为英文,外文文献使用原文字(不必译为英文或中文)。中文文献第
二行起悬挂缩进2字符,译文另起一行整体左侧缩进2字符置于方括号内。中文文章名称
不用书名号。
英文(译)文献中,文章与著作名称的字母小写(首字母大写),其他项目首字母均
大写(介词小写);期刊、书籍、论文集、学位论文用斜体;六位以内(含六位)作者的编
著中,姓名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位作者姓名后用小括号标注“eds.”;单一作者标注“ed.”;
超过六位可只标注第一作者,其姓名后小括号标注“et al.”(中文用“等”)。
(四)其他
除事件性信息,其他涉及学术方面的概念、观点、论证等内容,尽量少引用教材、辞典、
百科类网站上的内容。注意区分期刊卷号(Vol.)和期号(No./Issue),只标注卷号的文
献会影响引用和检索(一卷一般包括一年若干期),如“第20卷第3期”可以标注为“20
(3)”。
第三部分 注释和引用文献样本
注释[Notes]
1.注释即作者要补充说明的观点、解释、材料等,与正文中上标的序号对应,按正文中出现顺序排列。注
释不要译为英文。
2.文献的作者姓名不详时,夹注中以文献名的第一个词汇表示作者,引用文献中则以文献名表示作者;不
清楚时间时,用“时间不详”表示,具体格式以下第1条引用文献范例。
3.译著或译文的出版年代在夹注中要同时标注原著(文)出版年代(列在前)和译著出版年代(列在后),
如“(麦奎尔,温德尔,1982/2008:23)”。引用文献中作者姓名后标注译著出版日期,句末交代原著出版年代。
夹注中只标注外国作者的姓,而引用文献中要交代姓和名。
4.引用文献中各项内容之间分隔的标点符号参照以下范例。
5.英文文献样式与中文文献的英译格式相同,具体格式参照以下各类虚拟引用文献的范例。
引用文献[References]
中国的新闻业与社会转型(时间不详).检索于.(
网络文献或资料无作者无时间样
式。正文夹注中用文献名第一个词汇“中国”表示作者,引用文献中用文献名表示作者;时间不清楚
时,用“时间不详”表示,英译为缩写“
n. d.
”。
)
[Journalism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n. d.). Retrieved from .]
李王张(2001).《新闻传播学的新研究方法》.检索于.(
网络文献或资料通用样式。
只需注明发表年份和网址,无需注明检索该文献的网站名称和时间。该文献为类似书籍时英译用斜
体,中文加书名号。)
[Li, Wangzhang (2001).
Methodology in communication studies . Retrieved from .]
李王张(2005a).论危机传播中的风险放大.《国际新闻界》,27(2),2-7.
(期刊文章样式。需析出页码范围,
但正文夹注中不必标注。)
[Li,Wangzhang (2005a). On risk expansion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27 (2),2-7.]
(中文作者包含姓和名全称,港澳台作者的英译按当地拼音方案,如“臧
国仁”为“Tsang, Kuo-Jen”。外文作者包含姓的全称,名字缩写为大写首字母,但均是姓在前,名
在后,逗号分隔。下同。)
李王张(2005b).《危机传播的风险控制》(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著作样式。著作析出的页码应
在正文夹注中标注,引用文献中无需析出页码。若有改版,须在小括号内标注版本号,置于书名号
外。
)
[Li, Wangzhang (2005b). Risk control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2nd Ed.).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李王张,诸葛吴(2002).中国转型社会中新闻从业者的角色构建.《新闻学研究》(台北),(71),101-117.
(境
外中文期刊文章样式,小括号中注明出版地。)
[Li, Wangzhang & Zhuge, Wu (2002).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China’s journalists in a changing society.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aipei), (71), 101-117.]
李王张,诸葛吴(2007).新闻叙事.“世界华文传媒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5月10日,香港.
(学术会议论
文样式。会议时间的年份置于姓名后,月和日置于文章名称后,会议地点置于末尾;论文名称中文不
加书名号,英译时不斜体。若有同一作者在同一时间发表的会议论文,请用
a
、
b
、
c
等区分。)
[Li, Wangzhang & Zhuge, Wu (2007). Journalistic narra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Chinese
Media in the World. May 10, Hong Kong.]
(两位作者以上英译时,最后两位作者之间用“&”相隔,而
不用逗号。)
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2008).《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 (第2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原
著出版于1982年).
(译著样式。英译时译者姓名、作者国别不必标注。作者姓名后标注译著出版年代,
句末括号中标注原著出版年代。英译时用“
Trans.
”表示为译著。)
[McQuail, D. & Windahl, S. (2008).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 (2nd
Ed.)(Trans.).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2).]
南方周末(2008年3月8日).公民新闻与新闻专业主义.《南方周末》,17.
(报纸文章样式。若无个人作者,
可用报刊名称代替。)
[Southern Weekend (Mar.3, 2008). Civic journalism vs.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Southern Weekend, 17.]
赵钱孙(2004).《互联网中的人际传播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论文.北京.
(学位论文样式。论
文名称中文加书名号,英译时斜体。院校地点置于末尾。)
[Zhao, Qiansun (2004). A study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internet. Doctoral dissert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赵钱孙(2007).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新媒体的使用(PPT,非出版物).“少数民族与新媒体”会议资料.4月
20日,昆明.
(非出版物样式。为类似书籍时中文加书名号,英译用斜体。句末注明发表或使用地点。)
[Zhao, Qiansun (2007). New media literacy of minorities (unpublished). Document at the Conference of
Minorities and New Media. Apr. 20, Kunming.]
诸葛吴(2006).新闻从业者职业意识问题研究.载斯蒂文·麦奎尔(主编),《全球新闻职业道德研究论文集》.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集篇章样式。编者姓名前加注“载”,英译为“In”。)
[Zhuge, Wu (2006). The professional awareness of journalists. In S. McQuail (ed.), A study of global
journalistic ethics.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英译时文集主编为中文姓名时,姓在前,名在后,
之间无逗号分隔:主编为非中文姓名时,名在前缩写,姓在后,之间无逗号分隔。)
诸葛吴等(编)(2012).《中国转型社会与新闻业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位作者的编著样式。
六位以上作者的文献,只保留第一位作者姓名,后面标注“等”,英译为“et al.”;六位及六位以下
作者要标注全部作者姓名。)
[Zhuge, Wu et al. (eds.) (2012). China as a transforming society and its press changes.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出版社的英译请遵照该社的信息,不要随意翻译,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的官方译文为“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McCombs, M. E. & Shaw, D. L. (1972). The agenda setting function of the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6 (2), 176-187.
(英文期刊文章样式。需析出页码。外文文献排在后。)
奥平康弘(1997).《ジャーナリズムと法》.东京:新世社.
(非英文的外文著作样式。直接使用原文字,无须
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