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叶若华)
“谷歌退出中国”事件影响分析报告
一、事件概述:
谷歌是一个专门以提供互联网信息搜索为主业的公司,赚钱靠什么?靠点击率,
靠流量。
但是中国政府去年开始进行互联网整顿,重点是黄、赌、有害信息,恰恰,谷歌在这
方面被政府抓到把柄了。然后就是,谷歌公司认为自己的行业地位很高,与中央政府
叫板,结果就是谈判破裂,然后,谷歌叫嚣退出中国。所以说,围绕这些内容伸展开
的事件都算是“谷歌事件”。
Google是世界第一搜索引擎网站,1998年7月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2005
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并任李开复为Google大中华区仲裁。
谷歌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麻烦争议不断,谷歌在中国的故事的开始似乎就已经暗伏
着最后的结局。进入中国之初,谷歌就被曝无照经营。身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公
司,竟然“偷渡”中国,引起巨大非议,是为“牌照门”。2007年年初,网友发现沈
阳市卫星照片的标注竟然沿用日军侵华地图,此举无疑是在往国人伤口上撒盐。一石
激起千层浪,民怨沸腾,是为“地图门”。2007年4月,谷歌高调推出谷歌拼音输入
法,涉嫌抄袭搜狗输入法词库却拒不承认,后见证据确凿方才道歉,是为“词库门”。
2008年初,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本人也涉嫌偷税,金额高达500
万元,谷歌中国对此解释为“延迟缴税”。曝光后,李开复补缴了巨额税款,但事件仍
构成了“纳税门”。2009年6月18日,谷歌中国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
称其搜索结果包含“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同日,李开复被来自中国互联网监管
相关部门的官员约谈,民间戏称为“色情门”。至此谷歌中国四年之内就走了“五扇门”。
2010年1月13日,谷歌高级副总裁和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在官方博客中
表示,公司已经决定不愿再对谷歌中国上的搜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查。谷歌表示,如果
不能达成协议,将会关闭谷歌中国,甚至是谷歌中国办事处。1月14日,中国外交部
对此事作出回应称: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政府鼓励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欢迎国
际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依法开展业务。1月17日,谷歌否认媒体报道关闭谷歌中国网站
和办公室的新闻。谷歌CEO施密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与中国政府协商取得一
致后继续留在中国。谷歌在中国的前景又一度出现转机。
但到了3月1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谷歌可能最终停止在中国对搜
索结果进行审查。3月12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如果谷歌非要做出违反中国法
律法规的事,就是不友好、不负责任,后果谷歌自己负责。经过了数番波折,谷歌搜
索引擎最终在中国内地走到了尽头。
二、谷歌入华盘点
(1)2000年,谷歌开发其主站的中文界面。
(2)2005年7月,微软前高管李开复加盟谷歌,主管中国业务。微软以不正当竞
争为由起诉谷歌,双方于当年12月庭外和解。
(3)2005年8月,谷歌在中国推Adwords服务
(4)2006年1月,谷歌推出中国搜索引擎
(5)2006年4月Google中文名“谷歌”发布
(6)2007年1月谷歌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始移动搜索本地化
(7)2007年3月谷歌与互联网协会主办”Internet+互联网世纪论坛”,进入中国
首次业界大会
(8)2007年4月谷歌推出首款输入法——谷歌拼音
(9)2007年5月谷歌发布生活搜索
(10)2007年6月谷歌组建中国工程院
(11)2007年8月谷歌首次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天涯问答”和“天涯来吧”
(12) 2007年9月谷歌取得ICP牌照
(13)2007年10月谷歌推出中国版手机地图
(14)2007年10月谷歌简网址上线
(15)2008年3月谷歌中国主页首次改版
(16)2008年5月谷歌收购
(17)2008年8月,谷歌与巨鲸音乐合作推音乐搜索推出在中国的免费音乐下载服
务,与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竞争对手百度抗衡。
(18)2008年9月谷歌发布浏览器Chrome支持中文
(19)2008年11月谷歌中国正式发布iGoogle个性首页
(20)2009年6月,央视连续曝光谷歌涉黄
(21)2009年9月,李开复从谷歌中国辞职,创办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谷歌委任
刘允接管李开复的商业和运营职责。
(22)2009年10月,一些中国作家与行业组织指责谷歌数字图书馆收录其作品为
侵权行为,并表示可能起诉谷歌,持续至今谈判无果。
(23)2010年1月,谷歌宣布不再接受对其中国搜索引擎的审查,有可能撤出中
国市场。
三、事件对谷歌自身影响分析
(1)在中国搜索市场,谷歌在中国的份额约30%,甚至有些研究表明已达到40%,
只居百度之下,在中国行业地位非常高;据CNNIC发布的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0
日底我国网民达3.84亿,手机网民达2.33亿,此外不断尝试“线上”战略进行网络
营销的企业数目也在不断增长,所以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若谷歌放弃已经占领的搜索
市场份额十分可惜,若退出后再进入,相对难度系数就会提高。
(2)谷歌产品涉及浏览器、操作系统等多种,若谷歌其他业务继续进行,退出中国
的搜索市场后其他业务会受一定影响。除非谷歌已经找到创新并能对人类生活产生重
大影响的新技术或新方式以及比较成熟的推广方案,不然谷歌在中国退出搜索市场而
布局其他领域,不论从现在市场份额、潜力以及整个互联网行业竞争度,其优势不如
已经比较领先的搜索领域。
(3)谷歌若退出中国的“退出方案”相对比较棘手,可能会面临诉讼等,直接或间
接对其他国家客户可能也会产生“心理阴影”。
(4)“谷歌考虑退出中国”消息发布后,谷歌在盘后交易中股价挫跌,直接影响
谷歌目前的海外市值,但谷歌目前的举动受到全世界关注,展示其全世界IT互联网巨
头地位以及重大影响力。
四、谷歌退出中国的原因
谷歌退出事件背后的真相,显然远不止商业文化对垒或政策价值分歧那么简单。
该公司先是突然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或将全面撤离中国市场,理由是不愿再遵守中国
对信息的监管制度;随后是美国政府的质疑和西方少数媒体的炒作,使其与中国政府
陷入谈判困局。每次谷歌表态之后,美国政府必有相关动作,譬如发出外交照会、甚
至要帮谷歌上诉至WTO。在谷歌乖戾多变的时间节点,我们不能忘记了为其撑腰的政
府行为:美国政府接见达赖、要求人民币再次升值、诽谤中国是货币操纵国等等。
认清互联网背后的谷歌,是了解这次退出事件真相的关键。谷歌高层与美国官方
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叶若华)
“谷歌退出中国”事件影响分析报告
一、事件概述:
谷歌是一个专门以提供互联网信息搜索为主业的公司,赚钱靠什么?靠点击率,
靠流量。
但是中国政府去年开始进行互联网整顿,重点是黄、赌、有害信息,恰恰,谷歌在这
方面被政府抓到把柄了。然后就是,谷歌公司认为自己的行业地位很高,与中央政府
叫板,结果就是谈判破裂,然后,谷歌叫嚣退出中国。所以说,围绕这些内容伸展开
的事件都算是“谷歌事件”。
Google是世界第一搜索引擎网站,1998年7月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2005
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并任李开复为Google大中华区仲裁。
谷歌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麻烦争议不断,谷歌在中国的故事的开始似乎就已经暗伏
着最后的结局。进入中国之初,谷歌就被曝无照经营。身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公
司,竟然“偷渡”中国,引起巨大非议,是为“牌照门”。2007年年初,网友发现沈
阳市卫星照片的标注竟然沿用日军侵华地图,此举无疑是在往国人伤口上撒盐。一石
激起千层浪,民怨沸腾,是为“地图门”。2007年4月,谷歌高调推出谷歌拼音输入
法,涉嫌抄袭搜狗输入法词库却拒不承认,后见证据确凿方才道歉,是为“词库门”。
2008年初,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本人也涉嫌偷税,金额高达500
万元,谷歌中国对此解释为“延迟缴税”。曝光后,李开复补缴了巨额税款,但事件仍
构成了“纳税门”。2009年6月18日,谷歌中国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
称其搜索结果包含“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同日,李开复被来自中国互联网监管
相关部门的官员约谈,民间戏称为“色情门”。至此谷歌中国四年之内就走了“五扇门”。
2010年1月13日,谷歌高级副总裁和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在官方博客中
表示,公司已经决定不愿再对谷歌中国上的搜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查。谷歌表示,如果
不能达成协议,将会关闭谷歌中国,甚至是谷歌中国办事处。1月14日,中国外交部
对此事作出回应称: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政府鼓励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欢迎国
际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依法开展业务。1月17日,谷歌否认媒体报道关闭谷歌中国网站
和办公室的新闻。谷歌CEO施密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与中国政府协商取得一
致后继续留在中国。谷歌在中国的前景又一度出现转机。
但到了3月1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谷歌可能最终停止在中国对搜
索结果进行审查。3月12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如果谷歌非要做出违反中国法
律法规的事,就是不友好、不负责任,后果谷歌自己负责。经过了数番波折,谷歌搜
索引擎最终在中国内地走到了尽头。
二、谷歌入华盘点
(1)2000年,谷歌开发其主站的中文界面。
(2)2005年7月,微软前高管李开复加盟谷歌,主管中国业务。微软以不正当竞
争为由起诉谷歌,双方于当年12月庭外和解。
(3)2005年8月,谷歌在中国推Adwords服务
(4)2006年1月,谷歌推出中国搜索引擎
(5)2006年4月Google中文名“谷歌”发布
(6)2007年1月谷歌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始移动搜索本地化
(7)2007年3月谷歌与互联网协会主办”Internet+互联网世纪论坛”,进入中国
首次业界大会
(8)2007年4月谷歌推出首款输入法——谷歌拼音
(9)2007年5月谷歌发布生活搜索
(10)2007年6月谷歌组建中国工程院
(11)2007年8月谷歌首次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天涯问答”和“天涯来吧”
(12) 2007年9月谷歌取得ICP牌照
(13)2007年10月谷歌推出中国版手机地图
(14)2007年10月谷歌简网址上线
(15)2008年3月谷歌中国主页首次改版
(16)2008年5月谷歌收购
(17)2008年8月,谷歌与巨鲸音乐合作推音乐搜索推出在中国的免费音乐下载服
务,与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竞争对手百度抗衡。
(18)2008年9月谷歌发布浏览器Chrome支持中文
(19)2008年11月谷歌中国正式发布iGoogle个性首页
(20)2009年6月,央视连续曝光谷歌涉黄
(21)2009年9月,李开复从谷歌中国辞职,创办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谷歌委任
刘允接管李开复的商业和运营职责。
(22)2009年10月,一些中国作家与行业组织指责谷歌数字图书馆收录其作品为
侵权行为,并表示可能起诉谷歌,持续至今谈判无果。
(23)2010年1月,谷歌宣布不再接受对其中国搜索引擎的审查,有可能撤出中
国市场。
三、事件对谷歌自身影响分析
(1)在中国搜索市场,谷歌在中国的份额约30%,甚至有些研究表明已达到40%,
只居百度之下,在中国行业地位非常高;据CNNIC发布的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0
日底我国网民达3.84亿,手机网民达2.33亿,此外不断尝试“线上”战略进行网络
营销的企业数目也在不断增长,所以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若谷歌放弃已经占领的搜索
市场份额十分可惜,若退出后再进入,相对难度系数就会提高。
(2)谷歌产品涉及浏览器、操作系统等多种,若谷歌其他业务继续进行,退出中国
的搜索市场后其他业务会受一定影响。除非谷歌已经找到创新并能对人类生活产生重
大影响的新技术或新方式以及比较成熟的推广方案,不然谷歌在中国退出搜索市场而
布局其他领域,不论从现在市场份额、潜力以及整个互联网行业竞争度,其优势不如
已经比较领先的搜索领域。
(3)谷歌若退出中国的“退出方案”相对比较棘手,可能会面临诉讼等,直接或间
接对其他国家客户可能也会产生“心理阴影”。
(4)“谷歌考虑退出中国”消息发布后,谷歌在盘后交易中股价挫跌,直接影响
谷歌目前的海外市值,但谷歌目前的举动受到全世界关注,展示其全世界IT互联网巨
头地位以及重大影响力。
四、谷歌退出中国的原因
谷歌退出事件背后的真相,显然远不止商业文化对垒或政策价值分歧那么简单。
该公司先是突然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或将全面撤离中国市场,理由是不愿再遵守中国
对信息的监管制度;随后是美国政府的质疑和西方少数媒体的炒作,使其与中国政府
陷入谈判困局。每次谷歌表态之后,美国政府必有相关动作,譬如发出外交照会、甚
至要帮谷歌上诉至WTO。在谷歌乖戾多变的时间节点,我们不能忘记了为其撑腰的政
府行为:美国政府接见达赖、要求人民币再次升值、诽谤中国是货币操纵国等等。
认清互联网背后的谷歌,是了解这次退出事件真相的关键。谷歌高层与美国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