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14年研究生昆明理工计算机818考试题目和答案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说名)
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818 考试科目名称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考生答题须知
1. 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 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 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 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数据结构部分
一、选择题: (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 从一个具有n个结点单链表中查找其值等于x结点时,在查找成功时,需平均比较
结点数是 。
(A) n (B) n/2 (C) (n-1)/2 (D) (n+1)/2
2. 下面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 。
float aver(float a[n])
{ int j; for (j=n;j<0;j--) printf(“%8.2f”,a[j]); }
(A) O(1) (B) O(log
2
n) (C) O(n) (D) O(n
2
)
3. 在一个具有n 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仍然有序的时间复杂度
为 。
(A) O(1) (B) O(n) (C) O(n
2
) (D) O(log
2
n)
4. 在一个单链表中,若要删除*p结点的后继结点,则执行 。
(A) p->next=p->next->next;
(B) p->next=p->next->next; free(p->next);
(C) p->next=p->next->next; q=p->next; free(q);
(D) q=p->next; p->next=p->next->next; free(q);
5. 在一个链队列中,f 和 r 分别为队首尾指针,则进行插入s 结点的操作时执行 。
(A)f->next=s;f=s;(B)r->next=s;r=s;(C)s->next=r;r=s; D)s->next=f;f=s;
做了一个入队操作,新节点当做尾结点
6. 从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中删除一个元素时,是 。
(A) 先移动队首指针,后取出元素 (B) 先取出元素,后移动队首指针
7. 在一棵度为3的树中,度为3的结点数为2个,度为2的结点数为1个,度为1的结点
数为1个,那么度为0的结点数为 个。
(A) 4 (B) 5 (C) 6 (D) 7
树中结点数等于所有结点度数的和加1
8. 在一棵二叉树中,双分支结点数为15个,单分支结点数为32个,则叶结点数为 个。
(A) 15 (B) 16 (C) 17 (D) 47 15+1
9. 一棵二叉树结点数为18个,则其最小高度为 ,其最大高度为 。
(A) 4,16 (B)5,18 (C) 6,18 (D) 3,18 log2(18)+1
10. 一棵三叉树结点数为50个,则其最小高度为 。
(A) 3 (B) 4 (C) 5 (D) 6
第 1 页 共 7页
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11. 由分别带权为9,2,5,7的四个叶结点构造一棵哈夫曼树,则该树的带权路径长度
是 。
(A) 23 (B)37 (C) 44 (D) 46
12. 已知10个数据元素(54,28,16,34,73,62,95,60,26,43),按照依次插入结点
的方法生成一棵二叉排序树后,则查找值为62的结点所需比较的次数是3;在查找成功
的情况下,查找每个元素的平均比较次数(又称平均查找长度,即查找每个元素时平均
比较的结点数)为 。
(A) 2.5 (B)3.2 (C) 2.6 (D) 2.9
13. 在一个无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 倍。
(A) 1/2 (B) 1 (C) 2 (D) 4
14. 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中,要连通全部顶点至少需要 条边。
(A) n (B) (n+1) (C) (n-1) (D) n/2
15. 有n个顶点和e条边的无向图中,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表头向量的大小为 条边。
(A) n (B) (n+1) (C) (n-1) (D) n/2
16. 在有向图的邻接表中,每个顶点的邻接表链接着该顶点的所有 邻接点;在有向图的
逆邻接表中,每个顶点的邻接表链接着该顶点的所有 邻接点;
(A) 出边,入边 (B) 入边,出边
17. 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e条边的的图,若采用边集数组表示,则边集数组中的单元数至少
为 个。
(A) n (B) n+e (C) e (D) 2e
1
18. 如图1所示,若从顶点V1出发按广度优先搜索法进行遍历可能得
到的一种顶点序列是 。
3
2
(A) V1,V2,V5,V3,V6,V7,V4
(B) V1,V5,V2,V4,V3,V7,V6 图1
(C) V1,V2,V5,V4,V3,V7,V6
4
(D) V1, V5,V2,V3,V7,V6,V4
19. 如图2所示,在该图的最小生成树中,各边上权值之和是 ;
在该图的最小生成树中,从点V1到点V6的路径是 。
(A) 31 , (V1,V3,V4,V6)
(B) 36 , (V1,V3,V4,V6)
1
(C) 38 , (V1,V4,V6) 图2
8
(D) 43 , (V1,V4,V3,V6)
4
已选定点里离目标定点最近的
20. 如图3所示,该图得到的一种拓扑序列为 。
(A) (V1,V4,V6,V2,V5,V3)
(B) (V1,V2,V3,V4,V5,V6)
(C) (V1,V4,V2,V3,V6,V5) 图3
(D) (V1,V2,V4,V6,V3,V5)
第 2 页 共 7页
5
6
7
12
5
6
4
6
3
8
9
15
10
2
20
5
1
4
2
5
6
3
(1)、找到一个没有后继的顶点(如果有一条边从A指向B,那么B是A的后继)。
(2)、从图中删除这个顶点,在列表的前面插入顶点的标记。
(3)、重复步骤1和2.直到所有的顶点都从图中删除。这时列表显示的顶点顺序就是拓扑排序的结
果。
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第 3 页 共 7页
21. 在对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进行二分查找时,对应的二分查找判定树的高度
为 。
(A) n (B) log
2
n (C) log
2
(n+1) (D) log
2
(n+1)
22. 顺序查找一个具有n个元素的线性表,其时间复杂度为 ,二分查找为一个具有n个
元素的线性表,其时间复杂度为 。
(A) O(n),O(log
2
n) (B)O(log
2
n),O(log
2
n)
(C) O(n
2
),O(n) (D) O(nlog
2
n),O(log
2
n)
二分查找好比二叉树里树的层数
23. 已知一个有序表为(12,18,24,35,47,50,62,83,90,115,134),当二分查找值
为90的元素时, 次比较后查找成功;当二分查找值为47的元素时, 次比较
后查找成功。
(A) 1,4 (B) 2,4 (C) 3,2 (D) 4,2
根据二分法查找的查找过程,首先将90与表中中间的元素50进行比较,由于90大于50,
所以在线性表的后半部分查找。第二次与比较的元素是后半部分的中间元素,即90,这时两
者相等,即查找成功。
24. 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A[30]上进行顺序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
(A) 15 (B) 15.5 (C) 16 (D) 20 (n+1)/2
25. 已知一个线性表为(38,25,74,63,52,48),假定采用H(K)=K mod 7计算散列地
址进行散列存储时,若利用线性探测的开放定地址法处理冲突,则在该散列表上进行查
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若利用链接法处理冲突,则在该散列表上进行查找的平均查
找长度为 。
(A) 1.5,1 (B) 1.7,3/2 (C) 2,4/3 (D) 2.3,7/6
二、综合应用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中缀表达式中,如果不规定运算符的优先级又不加括号,则运算结果不唯一;后缀表达
式中,不规定运算符的优先级又不需括号,就能得到唯一的运算结果。现以中缀表达式:
(8+3*6)/(2+3*5-4)为例,回答如下问题:
1) 利用什么原理实现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5分)
栈的数据结构
2) 写出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的算法思想。(10分)
3) 用上中缀表达式为例,图示表现出其转换成后缀表达式的过程及结果。(10分)
转换方法,对公式字符串进行逐位判断。遇到公式中的变量直接输出,运行符入栈。
入栈时,比较栈顶运算符与入栈运算符的高低,再行出栈和入栈。
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遵循以下原则:
1.遇到操作数,直接输出;
2.栈为空时,遇到运算符,入栈;
3.遇到左括号,将其入栈;
4.遇到右括号,执行出栈操作,并将出栈的元素输出,直到弹出栈的是左括号,
左括号不输出;
5.遇到其他运算符'+''-''*''/'时,弹出所有优先级大于或等于该运算符的栈顶
元素,然后将该运算符入栈;
6.最终将栈中的元素依次出栈
第 4 页 共 7页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说名)
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818 考试科目名称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考生答题须知
1. 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 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 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 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数据结构部分
一、选择题: (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 从一个具有n个结点单链表中查找其值等于x结点时,在查找成功时,需平均比较
结点数是 。
(A) n (B) n/2 (C) (n-1)/2 (D) (n+1)/2
2. 下面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 。
float aver(float a[n])
{ int j; for (j=n;j<0;j--) printf(“%8.2f”,a[j]); }
(A) O(1) (B) O(log
2
n) (C) O(n) (D) O(n
2
)
3. 在一个具有n 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仍然有序的时间复杂度
为 。
(A) O(1) (B) O(n) (C) O(n
2
) (D) O(log
2
n)
4. 在一个单链表中,若要删除*p结点的后继结点,则执行 。
(A) p->next=p->next->next;
(B) p->next=p->next->next; free(p->next);
(C) p->next=p->next->next; q=p->next; free(q);
(D) q=p->next; p->next=p->next->next; free(q);
5. 在一个链队列中,f 和 r 分别为队首尾指针,则进行插入s 结点的操作时执行 。
(A)f->next=s;f=s;(B)r->next=s;r=s;(C)s->next=r;r=s; D)s->next=f;f=s;
做了一个入队操作,新节点当做尾结点
6. 从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中删除一个元素时,是 。
(A) 先移动队首指针,后取出元素 (B) 先取出元素,后移动队首指针
7. 在一棵度为3的树中,度为3的结点数为2个,度为2的结点数为1个,度为1的结点
数为1个,那么度为0的结点数为 个。
(A) 4 (B) 5 (C) 6 (D) 7
树中结点数等于所有结点度数的和加1
8. 在一棵二叉树中,双分支结点数为15个,单分支结点数为32个,则叶结点数为 个。
(A) 15 (B) 16 (C) 17 (D) 47 15+1
9. 一棵二叉树结点数为18个,则其最小高度为 ,其最大高度为 。
(A) 4,16 (B)5,18 (C) 6,18 (D) 3,18 log2(18)+1
10. 一棵三叉树结点数为50个,则其最小高度为 。
(A) 3 (B) 4 (C) 5 (D) 6
第 1 页 共 7页
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11. 由分别带权为9,2,5,7的四个叶结点构造一棵哈夫曼树,则该树的带权路径长度
是 。
(A) 23 (B)37 (C) 44 (D) 46
12. 已知10个数据元素(54,28,16,34,73,62,95,60,26,43),按照依次插入结点
的方法生成一棵二叉排序树后,则查找值为62的结点所需比较的次数是3;在查找成功
的情况下,查找每个元素的平均比较次数(又称平均查找长度,即查找每个元素时平均
比较的结点数)为 。
(A) 2.5 (B)3.2 (C) 2.6 (D) 2.9
13. 在一个无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 倍。
(A) 1/2 (B) 1 (C) 2 (D) 4
14. 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中,要连通全部顶点至少需要 条边。
(A) n (B) (n+1) (C) (n-1) (D) n/2
15. 有n个顶点和e条边的无向图中,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表头向量的大小为 条边。
(A) n (B) (n+1) (C) (n-1) (D) n/2
16. 在有向图的邻接表中,每个顶点的邻接表链接着该顶点的所有 邻接点;在有向图的
逆邻接表中,每个顶点的邻接表链接着该顶点的所有 邻接点;
(A) 出边,入边 (B) 入边,出边
17. 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e条边的的图,若采用边集数组表示,则边集数组中的单元数至少
为 个。
(A) n (B) n+e (C) e (D) 2e
1
18. 如图1所示,若从顶点V1出发按广度优先搜索法进行遍历可能得
到的一种顶点序列是 。
3
2
(A) V1,V2,V5,V3,V6,V7,V4
(B) V1,V5,V2,V4,V3,V7,V6 图1
(C) V1,V2,V5,V4,V3,V7,V6
4
(D) V1, V5,V2,V3,V7,V6,V4
19. 如图2所示,在该图的最小生成树中,各边上权值之和是 ;
在该图的最小生成树中,从点V1到点V6的路径是 。
(A) 31 , (V1,V3,V4,V6)
(B) 36 , (V1,V3,V4,V6)
1
(C) 38 , (V1,V4,V6) 图2
8
(D) 43 , (V1,V4,V3,V6)
4
已选定点里离目标定点最近的
20. 如图3所示,该图得到的一种拓扑序列为 。
(A) (V1,V4,V6,V2,V5,V3)
(B) (V1,V2,V3,V4,V5,V6)
(C) (V1,V4,V2,V3,V6,V5) 图3
(D) (V1,V2,V4,V6,V3,V5)
第 2 页 共 7页
5
6
7
12
5
6
4
6
3
8
9
15
10
2
20
5
1
4
2
5
6
3
(1)、找到一个没有后继的顶点(如果有一条边从A指向B,那么B是A的后继)。
(2)、从图中删除这个顶点,在列表的前面插入顶点的标记。
(3)、重复步骤1和2.直到所有的顶点都从图中删除。这时列表显示的顶点顺序就是拓扑排序的结
果。
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第 3 页 共 7页
21. 在对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进行二分查找时,对应的二分查找判定树的高度
为 。
(A) n (B) log
2
n (C) log
2
(n+1) (D) log
2
(n+1)
22. 顺序查找一个具有n个元素的线性表,其时间复杂度为 ,二分查找为一个具有n个
元素的线性表,其时间复杂度为 。
(A) O(n),O(log
2
n) (B)O(log
2
n),O(log
2
n)
(C) O(n
2
),O(n) (D) O(nlog
2
n),O(log
2
n)
二分查找好比二叉树里树的层数
23. 已知一个有序表为(12,18,24,35,47,50,62,83,90,115,134),当二分查找值
为90的元素时, 次比较后查找成功;当二分查找值为47的元素时, 次比较
后查找成功。
(A) 1,4 (B) 2,4 (C) 3,2 (D) 4,2
根据二分法查找的查找过程,首先将90与表中中间的元素50进行比较,由于90大于50,
所以在线性表的后半部分查找。第二次与比较的元素是后半部分的中间元素,即90,这时两
者相等,即查找成功。
24. 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A[30]上进行顺序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
(A) 15 (B) 15.5 (C) 16 (D) 20 (n+1)/2
25. 已知一个线性表为(38,25,74,63,52,48),假定采用H(K)=K mod 7计算散列地
址进行散列存储时,若利用线性探测的开放定地址法处理冲突,则在该散列表上进行查
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若利用链接法处理冲突,则在该散列表上进行查找的平均查
找长度为 。
(A) 1.5,1 (B) 1.7,3/2 (C) 2,4/3 (D) 2.3,7/6
二、综合应用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中缀表达式中,如果不规定运算符的优先级又不加括号,则运算结果不唯一;后缀表达
式中,不规定运算符的优先级又不需括号,就能得到唯一的运算结果。现以中缀表达式:
(8+3*6)/(2+3*5-4)为例,回答如下问题:
1) 利用什么原理实现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5分)
栈的数据结构
2) 写出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的算法思想。(10分)
3) 用上中缀表达式为例,图示表现出其转换成后缀表达式的过程及结果。(10分)
转换方法,对公式字符串进行逐位判断。遇到公式中的变量直接输出,运行符入栈。
入栈时,比较栈顶运算符与入栈运算符的高低,再行出栈和入栈。
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遵循以下原则:
1.遇到操作数,直接输出;
2.栈为空时,遇到运算符,入栈;
3.遇到左括号,将其入栈;
4.遇到右括号,执行出栈操作,并将出栈的元素输出,直到弹出栈的是左括号,
左括号不输出;
5.遇到其他运算符'+''-''*''/'时,弹出所有优先级大于或等于该运算符的栈顶
元素,然后将该运算符入栈;
6.最终将栈中的元素依次出栈
第 4 页 共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