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钮锐阵)
35分钟充满80%!QC3.0快充原理深度分析
QC3.0快充移动电源的上市,其一般手机只需充电约35分钟即可将电
量从0%增至80%的性能广受消费者青睐。相比于QC2.0,QC3.0的
充电速度最高可提升38%。那么,基于QC3.0协议的快充模式究竟有
何神奇之处,使得它较于QC2.0在充电速度上有如此大的提升?下
面,将为大家介绍传统充电模式、基于QC2.0以及QC3.0协议的快充
模式的原理与区别。
我们知道,传统的锂电池充电过程为
电池电压升至3V,电池状态趋于稳定
电池电压升至4.2V,充电电流减小
小电流恒流预充电(一般为100mA)
大电流恒流充电(标准为260mA)
从物
恒压充电(电压为5V)
图1 传统锂电池充电过程
根据计算公式,功率(P)=电压(U)x电流(I),在电池电量一定的情
况,功率标志着充电速度,而要加快充电速度,即意味着增大充电电
压和充电电流。然而usb延长线并非纯导体,提升电流会带来相当大
的损耗,故而单纯提高电流并不可取。
QC2.0在此基础上定义了3种充电规格,即5V/2A、9V/1.2A、
12V/1A,充电器检测输出端的充电状态控制充电器输出功率,在这
三种状态中切换,实现最大限度提升速度的同时有效减少输出电流来
降低usb延长线上的功率损耗。但充电器充电器输出电压切换时会造
成元器件功率损耗,造成手机发热。
QC3.0则是在2.0的基础上,以200mV为阶跃,提供3.6V到20V的工作
电压动态调节,这样不仅优化了手机内的DC/DC效率,消除了QC2.0
中固有的会在电压切换时造成的手机发热问题同时也简化了无线充电
器架构。
图2 基于QC2.0、QC3.0协议模式下电压电流变化曲线
基于QC3.0协议快充模式下,并联模组同时使用时,QC3.0的充电速
度比QC2.0最高可提升27%的快充速度,或能减少45%的功率损耗。
单模组使用时,30min充电时间内,传统充电、基于QC2.0以及
QC3.0协议模式下充电
量对比
图3 30min时间内,传统方案、QC2.0与QC3.0充电量对比
总结:手机快充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用户日益增长的玩机需求与近
2024年4月3日发(作者:钮锐阵)
35分钟充满80%!QC3.0快充原理深度分析
QC3.0快充移动电源的上市,其一般手机只需充电约35分钟即可将电
量从0%增至80%的性能广受消费者青睐。相比于QC2.0,QC3.0的
充电速度最高可提升38%。那么,基于QC3.0协议的快充模式究竟有
何神奇之处,使得它较于QC2.0在充电速度上有如此大的提升?下
面,将为大家介绍传统充电模式、基于QC2.0以及QC3.0协议的快充
模式的原理与区别。
我们知道,传统的锂电池充电过程为
电池电压升至3V,电池状态趋于稳定
电池电压升至4.2V,充电电流减小
小电流恒流预充电(一般为100mA)
大电流恒流充电(标准为260mA)
从物
恒压充电(电压为5V)
图1 传统锂电池充电过程
根据计算公式,功率(P)=电压(U)x电流(I),在电池电量一定的情
况,功率标志着充电速度,而要加快充电速度,即意味着增大充电电
压和充电电流。然而usb延长线并非纯导体,提升电流会带来相当大
的损耗,故而单纯提高电流并不可取。
QC2.0在此基础上定义了3种充电规格,即5V/2A、9V/1.2A、
12V/1A,充电器检测输出端的充电状态控制充电器输出功率,在这
三种状态中切换,实现最大限度提升速度的同时有效减少输出电流来
降低usb延长线上的功率损耗。但充电器充电器输出电压切换时会造
成元器件功率损耗,造成手机发热。
QC3.0则是在2.0的基础上,以200mV为阶跃,提供3.6V到20V的工作
电压动态调节,这样不仅优化了手机内的DC/DC效率,消除了QC2.0
中固有的会在电压切换时造成的手机发热问题同时也简化了无线充电
器架构。
图2 基于QC2.0、QC3.0协议模式下电压电流变化曲线
基于QC3.0协议快充模式下,并联模组同时使用时,QC3.0的充电速
度比QC2.0最高可提升27%的快充速度,或能减少45%的功率损耗。
单模组使用时,30min充电时间内,传统充电、基于QC2.0以及
QC3.0协议模式下充电
量对比
图3 30min时间内,传统方案、QC2.0与QC3.0充电量对比
总结:手机快充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用户日益增长的玩机需求与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