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青年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培育的逻辑理路

IT圈 admin 40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6日发(作者:勤白云)

观察思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总第644期

青年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培育的逻辑理路

张东方

要: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和反映,是一个时代精神的风向标,良好的社会心态对任何一个

国家和民族都至关重要。青年的社会心态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当前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青

年社会心态受到情绪失衡和焦灼疑虑明显、畏难情绪和浮躁心态突出、“丧文化”和“佛系文化”显现

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因此,需要通过心理疏导解决现实问题、现实空间结合虚拟网络空间以及理顺社

会心态和群众情绪等方式度培育青年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健康

发展。

关键词:青年;理性平和;社会心态;逻辑理路

作者简介:张东方,中央网信办应急指挥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文化与思想教育。(北京100044)

DOI:10.19865/.2021.05.024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21)05-0087-03

进一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强

调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重要性,多次提出要加强培

育社会心态。理性平和作为核心概念和关键术语,

提及的频率增加、范围扩大,对理性平和的理解也更

加丰富和深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社会

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

向上的社会心态。”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在《高

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

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

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协调发展。社会心态的培育从广义上看涉及全体国

民,从重点上看主要以青年为主体,从治理策略上看

主要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主。理性平和的社会

心态是在全面认识社会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保持的一

种良好的社会认知、情感态度和行动方式,青年理性

平和社会心态的培育旨在引导青年正确看待个人、

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用理性、务实的态度对待生

活中遇到的问题,而理性是平和的基础,平和是理性

的目的,二者相互联系。

二、理性平和社会心态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社会心态反映着时代的精神风貌。从总体上来

看,青年的社会心态是积极向上的,现代化建设的新

局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青年成长发展的

新期待呈现出交织的形势。但目前我们正面临着社

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与风险增加,以及

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失衡和动荡、冲击和震撼等挑

2021·05

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是反映个人与群

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扇窗口。社会

心态的失衡是伴随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

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社会心态的必经阶段,同时也

是迈向更高层级心态的过渡阶段。良好的社会心态

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剂,青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

和希望,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培养青年

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迫在眉睫。

一、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提出和演进

社会心态始终伴随人类社会存在,对人们的情

感、思想和态度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目

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深刻调整的转型期,各种矛

盾错综复杂,从而导致人们社会心态呈现出的各式

各样的局面。“理性平和”一词最早出现在党和国家

的视野可以追溯到2006年,该年,中共中央明确提

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注重促进人的心

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

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

[1](P25)

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

和国家开始重视社会心态的培育,社会心态的好坏

直接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如何。国家“十二

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

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

[2](P993)

容的社会心态。”把社会心态的培育加入国家

的整体规划,可以看出,人们对社会心态的重视程度

87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总第644期

战。这些大众情绪和社会心态虽未成为社会的主

流,但会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产生负面作用,甚至

成为执政的挑战和危机。

观指

1.

导我

、焦

会时期中的人们,其思想观念必然随着物质生活条

件、社会关系状况以及整体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

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文化水平

的提高,人们的社会心态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尤其是当代的青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面临着求

学、就业、婚恋等各种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使青年

逐步出现了迷茫、困惑、压抑的社会心态。物质至

上和信仰缺失带来的焦虑进一步增加,社会的不公

平带来的群体性事件,贫富差距的悬殊,导致了不

良社会心态的出现,而社会心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容易出现集体焦虑的情绪。生活在相同时代环境、

处在相似生存状态的人们,容易产生相近的思想和

情感,逐渐形成一种集体心理。目前,中国正处于社

会发展的转型期,一些社会矛盾凸显,道德滑坡、教

育不公平等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

抨击,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实现物质和精神上平

衡的精神沟壑。

坚期和深水区,

2.畏难情绪

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

、浮躁心态突出。随着改

诸如社会分

革步入攻

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社会阶层固

化、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社会发

展进步、和谐稳定,也引发了各种社会危机、信仰危

机、道德危机,使部分青年感到精神匮乏、空虚和无

聊,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在这种

社会背景下,孤寂、烦恼乃至厌世的情绪,惆怅、混沌

的心态,盲目发泄本能欲望的冲动和无限扩张自我

的欲求在一些青年心中滋生蔓延,从而为非理性主

义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此外,政府公共

服务能力和社会期望之间的落差,以及社会公信力

的流失,导致人们在判断选择时产生迷茫,这种矛盾

的心理和认知使人们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心理危

机。而理性平和要求合理的思考,所谓合理就是要

求逻辑与现实的一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

社会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困难加剧以及社会心理失

调,青年对生活的恐慌感加剧。社会竞争带来的压

迫感,浮躁心理状态导致部分失衡现象,偏离了社会

发展愈加理性的趋势,反映出氤氲在现代社会文明

外衣下的浮躁之气和躁动心理。

3.“丧文化”和“佛系文化”显现。青年有着丰

88

2021·05

观察思考

富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引领着文化观念、潮流和发展

方向。“丧文化”和“佛系文化”的流行并非青年的矫

揉造作和无病呻吟,背后反映的是一代人思想的转

变和社会的冲突。与“70后”“80后”较为浓厚的社

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相比,“90后”“00后”往往会

更加关注自我感受和个性追求。“回首青春,我发现

我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但我并不遗憾,因为我

知道我以后还要失去更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

弃”等“毒鸡汤”,拖延症、手机依赖症、星座控等“时

髦病”症状明显,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低欲望群体和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增多,“娱乐至死”心态盛行。“丧

文化”和“佛系文化”是信息时代青年社会心态和精

神风貌的缩影,体现了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导致青

年出现颓废、悲观等情绪,如果放任“丧文化”和“佛

系文化”,势必影响青年的价值取向。

三、培育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路径和方式

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青年群体为对象的《中

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注重加

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青年自尊自

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

品质。促进青年身心和谐发展,指导青年正确处理

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

对不同青年群体社会心态和群体情绪的研究、管控

和疏导,引导青年形成合理预期,主动防范和化解群

体性社会风险。”

[3](P13)

这表明我国在保障经济快速发

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十分注重提升青年人的心

理健康指数和幸福感。

心理和心态会对人际交往、

1.通过心理疏导解决

职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现实社会问题。个人的

由个人心态汇聚而成的社会心态则会影响社会的稳

定和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一方面,要给予青年

情绪表达、交流和沟通的渠道,避免不良心态的积累

和恶化,了解青年心态失衡、心理疲劳、心情紧张、心

理障碍等问题,适时对其进行调适和平衡工作,达到

心理和谐的状态。进一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心

理疏导渗透、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引导、专业

咨询和教育等各个方面,注重内部的心理关怀。另

一方面,要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组织培养专业的

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队伍,搭建心理咨询热线和网

络线上平台,加强乡村、社区、企业、校园等企事业单

位的线下心理咨询室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民的心

理健康服务工作网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和社会心理服务,帮助人们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

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以青年为重点援助对

观察思考

象的同时,通过整体社会心态的改变感染带动广大

青年,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此外,从丰富社会文化

生活、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入手,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

活有效调节青年的情感和心理,消除阴郁感、孤独

感、失落感等情绪。要积极引导青年树立和谐的思

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用

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合理的利益诉求,客观全面地

认识外在事物,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努力形成融

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年是

2.

网络

大场和旋涡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年龄结构

中20—29岁的网民占19.9%、职业结构中学生占

要群体,

23.7%。由此可以看出,

在青年群体中几乎

青年是活跃使用互联网的主

“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

时不网”。但是由于青年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辨别

力,对一些隐藏较深的社会问题较难正确认识,容易

被一些别有用心的舆论左右,引发不满情绪,进而产

生偏激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相互的。“一方面,网络

上海量的信息、多元的价值、呈现出来的各种乱象

等,都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

面,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各种思想与行为也会影响网

络空间的舆论生态和社会心态。”

[4](P142)

因此,要逐渐

提升青年的网络舆情分析和引导能力,疏导青年情

绪,及时澄清社会谣言,引导青年形成正确认知。要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打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

网络空间。一方面,以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抵制偏

激和情绪化。针对网络上时常出现的错误言论和不

良情绪,必须及时加以引导和化解,避免形成错误的

舆论导向。通过处理网络中的不实言论,营造风清

气正的网络空间,让网络成为青年学习和交流的有

效平台。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及时了解

广大青年的所思所想,并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和分析

研究,引导青年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网上的错误

观点。另一方面,注意可能在网络中发酵的社会问

题。网络舆情来自实际生活,现实问题是网络舆情

爆发的根源,对现实矛盾进行源头操作,确保防患于

未然。逐步完善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实现线上的舆

情引导和线下的问题把控有机结合,以化解甚至避

免网络舆情的发生。

众情绪是反映人们的实际困难和利益诉求的现实表

3.理顺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社会心态和群

现,是处理好涉及群众相关问题的突破口,要在理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总第644期

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上下功夫。在社会物质生产和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尊重、

理解和关心青年的所思所想,关心个体的精神需求

和现实成长,尊重青年的思想解放,注重对青年的人

文精神培育,以促进青年的健康发展为价值尺度和

工作重点。一方面,引导青年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大

局。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广大青年的思想共识,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年的社会责

任,主动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作贡献,自觉维护社会

稳定大局,做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带头弘扬和践行理

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另一方面,加强思想道德建

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

品德教育,着力提高广大青年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

和文明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思想道

德观念的确立和道德行为的践行中正确处理自我和

他我、小我和大我、内我和外我的相互关系,逐步养

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人们的心理预期和社会发展不一致时就会出现

矛盾和冲突,社会发展更多的是基于满足群体的利

益和诉求,而不是简单诉诸个人成长发展的不确定

性。社会心态从消极到积极,从动荡到稳定,经历了

一个从自发到自觉、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社会心态

形成的根基和核心是人们的内在需求和外在需要,

而有序有效疏解心理问题最终要落实到保障安全、

满足需求与解决利益问题上。因此,青年理性平和

社会心态的培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付出

长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

问题的决定

共中央关

[M].

于构

北京:

建社

人民出版社,

会主义和谐社

2006.

会若干重大

[2]中

选编

(中)

中央

[M].

文献

北京:

研究

中央文献出版社,

室,编.十七大以来

2011.

重要文献

[3]

人民出版社,

中长期青年发

2017.

展规划(2016—2025年)[M].北京:

[4]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刚.大学生思想政治

2020.

教育工作概论[M].北京:

责任编辑周玉婷

2021·05

89

《中

2024年4月6日发(作者:勤白云)

观察思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总第644期

青年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培育的逻辑理路

张东方

要: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和反映,是一个时代精神的风向标,良好的社会心态对任何一个

国家和民族都至关重要。青年的社会心态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当前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青

年社会心态受到情绪失衡和焦灼疑虑明显、畏难情绪和浮躁心态突出、“丧文化”和“佛系文化”显现

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因此,需要通过心理疏导解决现实问题、现实空间结合虚拟网络空间以及理顺社

会心态和群众情绪等方式度培育青年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健康

发展。

关键词:青年;理性平和;社会心态;逻辑理路

作者简介:张东方,中央网信办应急指挥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文化与思想教育。(北京100044)

DOI:10.19865/.2021.05.024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21)05-0087-03

进一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强

调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重要性,多次提出要加强培

育社会心态。理性平和作为核心概念和关键术语,

提及的频率增加、范围扩大,对理性平和的理解也更

加丰富和深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社会

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

向上的社会心态。”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在《高

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

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

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协调发展。社会心态的培育从广义上看涉及全体国

民,从重点上看主要以青年为主体,从治理策略上看

主要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主。理性平和的社会

心态是在全面认识社会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保持的一

种良好的社会认知、情感态度和行动方式,青年理性

平和社会心态的培育旨在引导青年正确看待个人、

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用理性、务实的态度对待生

活中遇到的问题,而理性是平和的基础,平和是理性

的目的,二者相互联系。

二、理性平和社会心态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社会心态反映着时代的精神风貌。从总体上来

看,青年的社会心态是积极向上的,现代化建设的新

局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青年成长发展的

新期待呈现出交织的形势。但目前我们正面临着社

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与风险增加,以及

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失衡和动荡、冲击和震撼等挑

2021·05

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是反映个人与群

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扇窗口。社会

心态的失衡是伴随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

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社会心态的必经阶段,同时也

是迈向更高层级心态的过渡阶段。良好的社会心态

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剂,青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

和希望,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培养青年

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迫在眉睫。

一、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提出和演进

社会心态始终伴随人类社会存在,对人们的情

感、思想和态度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目

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深刻调整的转型期,各种矛

盾错综复杂,从而导致人们社会心态呈现出的各式

各样的局面。“理性平和”一词最早出现在党和国家

的视野可以追溯到2006年,该年,中共中央明确提

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注重促进人的心

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

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

[1](P25)

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

和国家开始重视社会心态的培育,社会心态的好坏

直接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如何。国家“十二

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

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

[2](P993)

容的社会心态。”把社会心态的培育加入国家

的整体规划,可以看出,人们对社会心态的重视程度

87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总第644期

战。这些大众情绪和社会心态虽未成为社会的主

流,但会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产生负面作用,甚至

成为执政的挑战和危机。

观指

1.

导我

、焦

会时期中的人们,其思想观念必然随着物质生活条

件、社会关系状况以及整体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

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文化水平

的提高,人们的社会心态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尤其是当代的青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面临着求

学、就业、婚恋等各种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使青年

逐步出现了迷茫、困惑、压抑的社会心态。物质至

上和信仰缺失带来的焦虑进一步增加,社会的不公

平带来的群体性事件,贫富差距的悬殊,导致了不

良社会心态的出现,而社会心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容易出现集体焦虑的情绪。生活在相同时代环境、

处在相似生存状态的人们,容易产生相近的思想和

情感,逐渐形成一种集体心理。目前,中国正处于社

会发展的转型期,一些社会矛盾凸显,道德滑坡、教

育不公平等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

抨击,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实现物质和精神上平

衡的精神沟壑。

坚期和深水区,

2.畏难情绪

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

、浮躁心态突出。随着改

诸如社会分

革步入攻

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社会阶层固

化、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社会发

展进步、和谐稳定,也引发了各种社会危机、信仰危

机、道德危机,使部分青年感到精神匮乏、空虚和无

聊,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在这种

社会背景下,孤寂、烦恼乃至厌世的情绪,惆怅、混沌

的心态,盲目发泄本能欲望的冲动和无限扩张自我

的欲求在一些青年心中滋生蔓延,从而为非理性主

义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此外,政府公共

服务能力和社会期望之间的落差,以及社会公信力

的流失,导致人们在判断选择时产生迷茫,这种矛盾

的心理和认知使人们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心理危

机。而理性平和要求合理的思考,所谓合理就是要

求逻辑与现实的一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

社会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困难加剧以及社会心理失

调,青年对生活的恐慌感加剧。社会竞争带来的压

迫感,浮躁心理状态导致部分失衡现象,偏离了社会

发展愈加理性的趋势,反映出氤氲在现代社会文明

外衣下的浮躁之气和躁动心理。

3.“丧文化”和“佛系文化”显现。青年有着丰

88

2021·05

观察思考

富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引领着文化观念、潮流和发展

方向。“丧文化”和“佛系文化”的流行并非青年的矫

揉造作和无病呻吟,背后反映的是一代人思想的转

变和社会的冲突。与“70后”“80后”较为浓厚的社

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相比,“90后”“00后”往往会

更加关注自我感受和个性追求。“回首青春,我发现

我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但我并不遗憾,因为我

知道我以后还要失去更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

弃”等“毒鸡汤”,拖延症、手机依赖症、星座控等“时

髦病”症状明显,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低欲望群体和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增多,“娱乐至死”心态盛行。“丧

文化”和“佛系文化”是信息时代青年社会心态和精

神风貌的缩影,体现了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导致青

年出现颓废、悲观等情绪,如果放任“丧文化”和“佛

系文化”,势必影响青年的价值取向。

三、培育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路径和方式

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青年群体为对象的《中

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注重加

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青年自尊自

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

品质。促进青年身心和谐发展,指导青年正确处理

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

对不同青年群体社会心态和群体情绪的研究、管控

和疏导,引导青年形成合理预期,主动防范和化解群

体性社会风险。”

[3](P13)

这表明我国在保障经济快速发

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十分注重提升青年人的心

理健康指数和幸福感。

心理和心态会对人际交往、

1.通过心理疏导解决

职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现实社会问题。个人的

由个人心态汇聚而成的社会心态则会影响社会的稳

定和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一方面,要给予青年

情绪表达、交流和沟通的渠道,避免不良心态的积累

和恶化,了解青年心态失衡、心理疲劳、心情紧张、心

理障碍等问题,适时对其进行调适和平衡工作,达到

心理和谐的状态。进一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心

理疏导渗透、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引导、专业

咨询和教育等各个方面,注重内部的心理关怀。另

一方面,要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组织培养专业的

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队伍,搭建心理咨询热线和网

络线上平台,加强乡村、社区、企业、校园等企事业单

位的线下心理咨询室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民的心

理健康服务工作网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和社会心理服务,帮助人们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

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以青年为重点援助对

观察思考

象的同时,通过整体社会心态的改变感染带动广大

青年,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此外,从丰富社会文化

生活、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入手,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

活有效调节青年的情感和心理,消除阴郁感、孤独

感、失落感等情绪。要积极引导青年树立和谐的思

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用

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合理的利益诉求,客观全面地

认识外在事物,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努力形成融

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年是

2.

网络

大场和旋涡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年龄结构

中20—29岁的网民占19.9%、职业结构中学生占

要群体,

23.7%。由此可以看出,

在青年群体中几乎

青年是活跃使用互联网的主

“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

时不网”。但是由于青年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辨别

力,对一些隐藏较深的社会问题较难正确认识,容易

被一些别有用心的舆论左右,引发不满情绪,进而产

生偏激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相互的。“一方面,网络

上海量的信息、多元的价值、呈现出来的各种乱象

等,都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

面,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各种思想与行为也会影响网

络空间的舆论生态和社会心态。”

[4](P142)

因此,要逐渐

提升青年的网络舆情分析和引导能力,疏导青年情

绪,及时澄清社会谣言,引导青年形成正确认知。要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打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

网络空间。一方面,以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抵制偏

激和情绪化。针对网络上时常出现的错误言论和不

良情绪,必须及时加以引导和化解,避免形成错误的

舆论导向。通过处理网络中的不实言论,营造风清

气正的网络空间,让网络成为青年学习和交流的有

效平台。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及时了解

广大青年的所思所想,并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和分析

研究,引导青年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网上的错误

观点。另一方面,注意可能在网络中发酵的社会问

题。网络舆情来自实际生活,现实问题是网络舆情

爆发的根源,对现实矛盾进行源头操作,确保防患于

未然。逐步完善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实现线上的舆

情引导和线下的问题把控有机结合,以化解甚至避

免网络舆情的发生。

众情绪是反映人们的实际困难和利益诉求的现实表

3.理顺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社会心态和群

现,是处理好涉及群众相关问题的突破口,要在理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总第644期

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上下功夫。在社会物质生产和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尊重、

理解和关心青年的所思所想,关心个体的精神需求

和现实成长,尊重青年的思想解放,注重对青年的人

文精神培育,以促进青年的健康发展为价值尺度和

工作重点。一方面,引导青年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大

局。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广大青年的思想共识,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年的社会责

任,主动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作贡献,自觉维护社会

稳定大局,做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带头弘扬和践行理

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另一方面,加强思想道德建

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

品德教育,着力提高广大青年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

和文明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思想道

德观念的确立和道德行为的践行中正确处理自我和

他我、小我和大我、内我和外我的相互关系,逐步养

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人们的心理预期和社会发展不一致时就会出现

矛盾和冲突,社会发展更多的是基于满足群体的利

益和诉求,而不是简单诉诸个人成长发展的不确定

性。社会心态从消极到积极,从动荡到稳定,经历了

一个从自发到自觉、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社会心态

形成的根基和核心是人们的内在需求和外在需要,

而有序有效疏解心理问题最终要落实到保障安全、

满足需求与解决利益问题上。因此,青年理性平和

社会心态的培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付出

长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

问题的决定

共中央关

[M].

于构

北京:

建社

人民出版社,

会主义和谐社

2006.

会若干重大

[2]中

选编

(中)

中央

[M].

文献

北京:

研究

中央文献出版社,

室,编.十七大以来

2011.

重要文献

[3]

人民出版社,

中长期青年发

2017.

展规划(2016—2025年)[M].北京:

[4]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刚.大学生思想政治

2020.

教育工作概论[M].北京:

责任编辑周玉婷

2021·05

89

《中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