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发(作者:闾松)
举I{lI 教学大参考.文本解读
谈《俅恃表》的“事"、“情"、“理"
画刘为忠
《陈情表》采用了融情于事、融理于情的艺术手法
这一艺术手法存在着一个“事”、…l青”、“理”的层进关
系,因为没有“事”就没有…睛”.没有…情”就没有“理”
如果说“事”是土壤.那么…J青”就是土壤里生长出来的
大树.而“理”就是大树上所结的果实。然而.在实际的
评论分析中,人们论及最多、最深的是其…1青”,而对其
“事”,特别是其“理”很少作深入探讨。《陈情表》陈了几
件事?其“理”的充足性如何?孝的理和忠的理孰轻孰
重?这些都是本文需要关心的问题
一
、
《陈情表》的六件“事”
根据融情于事、融理于情中“事”、…情”、“理”的关
系,要弄清《陈情表》的“理”就应先弄清《陈情表》的
“事”。应该说《陈情表》陈述的事情很多,但几个事件组
在一起后总要表达一个相对统一的中心意思 因此.就
事件的中心意思而言,本文认为《陈情表》在说出“乞终
养”的愿望之前主要陈述了六件事.具体分析如下:
(1)从篇首到“至于成立”是第一件事情。其主要陈
述了李密自己成人之前的悲苦人生经历.如父死母嫁、
少时多病、行走不便等.但核心信息是说明为何祖母抚
养了自己。此概括为“抚养之事”。(2)从“既无伯叔”到
“未曾废离”是第二件事情。其主要陈述了李密自己家
族衰败,人丁不旺的情况.而核心信息是说明奉养祖母
的任务为何落到自己的肩上。此概括为“奉养之事”
(3)从“逮奉圣朝”到“辞不就职”是第三件事情。其主要
陈述了李密自己在新朝不断被授予官职的情况.也简
单交代了自己辞不就职的原因 此概括为“授职之事”
(4)从“诏书切峻”到“实为狼狈”是第四件事情 虽然这
段话的落脚点是表达了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晋朝
从中央到地方紧急催促上任的情况才是事件的本身
故概括为“催任之事”。(5)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到
“有所希冀”是第五件事情 其主要是概述了自己从“少
仕伪朝”到沦为“亡国贱俘”的屈辱历史.并坦诚了自己
的人生态度。此概括为“伪朝之事”。(6)从“但以刘日薄
西山”到“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第六件事情。其主要是
陈述祖母当前的病危情况,强调祖孙非同寻常的关系
此概括为“病危之事”
32_
因此,我们说《陈情表》先后陈述了六件事:抚养之
事、奉养之事、授职之事、催任之事、伪朝之事
、
病危之
事。
二、《陈情表》的“理”及其充足性
以上六件事可以明显地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家庭
或祖母有关,包括抚养之事、奉养之事和病危之事:另
一
类与朝廷或皇帝有关,包括授职之事、催任之事
、
伪
朝之事。这两类事正好分别集中地反映了两种情感:前
者是孝,后者是忠。因此,从融理于情的角度来说
,
《陈
情表》的“理”自然就是孝之理和忠之理,但这两“理”的
充足性如何呢?具体分析如下:
先看孝的方面:(1)就“抚养之事”而言
.
李密不仅
从血缘的角度,而且从有养育之恩的亲情角度展示了
情感的 要性。(2)这种孝情不一定生发孝行
.
可是当
我们读完“奉养之事”后就不得不承认李密行动的必然
性,因为家族衰败,人丁不旺,已无人可以承担奉养祖
母之任。(3)“病危之事”自然是暗示孝行在时间上的紧
迫性。因此,就孝的方面而言,事、情、理的关系如下:
抚养之事\ /情感的必要性
奉养之事一孝一行动的必然性
病危之事/ \时间的紧迫性
再看忠的方面:(1)“授职之事”反映的恩情表明了
情感的必要性——皇恩浩荡,岂有不报之理?(2)“催职
之事”反映的急情表明了时间的紧迫性——急如星火.
岂有不急之理?(3)“伪朝之事”展示的人生耻辱与人生
态度自然反映了行动的必然性——“本图宦达.不矜名
节”,岂有不任之理?因此,就忠的方面而言,事、情、理
的关系如下:
授职之事\ /情感的必要性
催任之事一忠~时间的紧迫性
伪朝之事/ \行动的必然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忠还是孝.它
们在“理”上都有情感的必要性、行动的必然性、时间的
紧迫性。
三、《陈情表》“事”、“情”、“理”的矛盾与统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在提出“愿乞终
养”之前,实际上将自己推向了一个绝对矛盾的境地
因为单就“情”而言,李密就已经陷入了一个所谓“忠孝
不能两全”的千古矛盾之中,可是在“理”上.李密不仅
没有厚“孝”薄“忠”或厚“忠”薄“孝”.反而将这矛盾的
双方在自己身上全部合理化、平等化
这显然是一种修辞策略。通过这一修辞策略李密
成功地创设了一个忠孝矛盾的修辞场.而正是这一修
教学大参考・文本解读
辞场才使得“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情感真实化。在忠
孝问题上.我们必须承认李密在主观情感上是有偏向
的.但李密的聪明之处就是没有因情而滥情,更没有因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不难看出年龄相差24岁的
项羽和刘邦.在不同的言辞中.表露出相同的志向。孰
料二人早年的志向竟然导致了两人日后的一场存亡之
争。《鸿门宴》记述的就是项羽、刘邦为争夺天下而展开
的波诡云谲、风浪迭起、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的序幕,
也是项、刘二人斗争公开化的开始。下面我们就二人的
情而废理 如果说李密陈述孝行的充足之理是希望晋
武帝理解自己的话.那么李密陈述忠行的充足之理就
是表明自己是理解晋武帝的。正由于忠、孝两理是同等
的.就让人觉得李密的忠、孝两情也是同等的,而忠、孝
两情的同等正是晋武帝能够承受的最大心理限度。有
了这样一个心理前提,再以长短之理乞求先后之行,就
语言描写.简要分析文中项、刘二人言辞、性格和命运。
主要人物项羽.在听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沛公
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之后立刻勃然大
显得不勉为其难了。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实际
上是李密先后两次对中华文化中平衡心理的成功运用。
李密不仅做到了“事”、…隋”、“理”在纵向关系上的
矛盾与统一.而且注意到了“事”、“情”、“理”在横向关
系上的矛盾与统一。可以想象,在李密的生活中,能体
现忠和孝具体情感的事情必然还有很多,比如李密和
祖母之间必然有某些欢快的事情.而这些情必然也能
表现李密的孝:再比如李密可以向朝廷提出一些有效
的治国策略.这也能表现李密的忠.但李密为什么不写
这些事情呢?这是因为文章不仅融情于事,而且还融理
于情 在融理于情中,“理”固然是“情”的结果,但也决
定了…隋”的选择.如果过多的陈述与“理”无关的“情”.
就会形成滥情。也就是说,李密固然要以情动人.但又
不能一味地为了“情”而写“情”.“情”必须受到“理”的
限制 所以融情于事、融理于情作为一种不可分割的艺
术手法.一方面“事”生“情”.“情”生“理”.但另一方面
“事”也因…情”而选,“情”也为“理”所限。
总之,正是《陈情表》对“事”、“情”、“理”三方面作
出合理且巧妙处理才打动了晋武帝.打动了干百年来
的读者.而其感染力绝非单单一个…情”字了得。
『作者通联:福建仙游师范学校]
言辞径庭性格迥然 命运殊遣
——
《鸿I]宴》项羽、刘邦语言描写赏析
画洪合民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看见秦始皇游会稽
时曾颇为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威加海内兮
反故乡”的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秦始皇曾羡慕地说:
怒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一开口,就将其性
格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人胸中没
有半点城府.在政治谋略上特别幼稚.作为一方的最高
军事统帅,完全只是逞匹夫之勇,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刚愎自用.当自己的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
己不恭不敬。
而当刘邦前来谢罪时.一番恭维的话就让他迷失
了,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还没
等刘邦把替自己开脱的话说完.他马上将告密者曹无
伤和盘托出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
以至此?”从这一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这个人胸中
并无多少谋略.与人打交道更不藏任何心机.哪怕是面
对自己的敌人
张良十分明了这场表面平静却杀机四伏的宴会.
他借机离席招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樊哙地位
低下,没有资格进帐。也没有被允许入帐,强行闯帐后
项庄、项伯的舞剑不得不停下来。开始项羽十分戒备.
直到樊哙慷慨陈词:“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亳毛不敢
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
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
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
王不取也!”这番说辞将项羽忽悠得没了立场,没了原
则.致使他完全不去思考张良离席和樊哙闯帐两件事
的“必然性”.也不追究樊哙擅自闯帐的无礼.反而大加
赞赏叫士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 士士能复饮乎”
“坐”。这其中有练武之入的那种英雄相惜的心理,可更
重要的体现出项羽没有一点防范意识和政治洞察力.
一
介武夫形象活脱脱显现出来
另一主要人物刘邦的语言描写以其口头禅“为之
奈何”最为突出。在《鸿门宴》中,刘邦共有三次问“为之
奈何”.第一次是在得知项羽欲“击破沛公军”时.“大
惊”而问:“为之奈何?”这一问确实是不知计从何出.而
向张良讨教应对之策;第二次是在张良连连逼问:“料
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先是“默然”.然后发问:“固
33
2024年4月7日发(作者:闾松)
举I{lI 教学大参考.文本解读
谈《俅恃表》的“事"、“情"、“理"
画刘为忠
《陈情表》采用了融情于事、融理于情的艺术手法
这一艺术手法存在着一个“事”、…l青”、“理”的层进关
系,因为没有“事”就没有…睛”.没有…情”就没有“理”
如果说“事”是土壤.那么…J青”就是土壤里生长出来的
大树.而“理”就是大树上所结的果实。然而.在实际的
评论分析中,人们论及最多、最深的是其…1青”,而对其
“事”,特别是其“理”很少作深入探讨。《陈情表》陈了几
件事?其“理”的充足性如何?孝的理和忠的理孰轻孰
重?这些都是本文需要关心的问题
一
、
《陈情表》的六件“事”
根据融情于事、融理于情中“事”、…情”、“理”的关
系,要弄清《陈情表》的“理”就应先弄清《陈情表》的
“事”。应该说《陈情表》陈述的事情很多,但几个事件组
在一起后总要表达一个相对统一的中心意思 因此.就
事件的中心意思而言,本文认为《陈情表》在说出“乞终
养”的愿望之前主要陈述了六件事.具体分析如下:
(1)从篇首到“至于成立”是第一件事情。其主要陈
述了李密自己成人之前的悲苦人生经历.如父死母嫁、
少时多病、行走不便等.但核心信息是说明为何祖母抚
养了自己。此概括为“抚养之事”。(2)从“既无伯叔”到
“未曾废离”是第二件事情。其主要陈述了李密自己家
族衰败,人丁不旺的情况.而核心信息是说明奉养祖母
的任务为何落到自己的肩上。此概括为“奉养之事”
(3)从“逮奉圣朝”到“辞不就职”是第三件事情。其主要
陈述了李密自己在新朝不断被授予官职的情况.也简
单交代了自己辞不就职的原因 此概括为“授职之事”
(4)从“诏书切峻”到“实为狼狈”是第四件事情 虽然这
段话的落脚点是表达了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晋朝
从中央到地方紧急催促上任的情况才是事件的本身
故概括为“催任之事”。(5)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到
“有所希冀”是第五件事情 其主要是概述了自己从“少
仕伪朝”到沦为“亡国贱俘”的屈辱历史.并坦诚了自己
的人生态度。此概括为“伪朝之事”。(6)从“但以刘日薄
西山”到“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第六件事情。其主要是
陈述祖母当前的病危情况,强调祖孙非同寻常的关系
此概括为“病危之事”
32_
因此,我们说《陈情表》先后陈述了六件事:抚养之
事、奉养之事、授职之事、催任之事、伪朝之事
、
病危之
事。
二、《陈情表》的“理”及其充足性
以上六件事可以明显地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家庭
或祖母有关,包括抚养之事、奉养之事和病危之事:另
一
类与朝廷或皇帝有关,包括授职之事、催任之事
、
伪
朝之事。这两类事正好分别集中地反映了两种情感:前
者是孝,后者是忠。因此,从融理于情的角度来说
,
《陈
情表》的“理”自然就是孝之理和忠之理,但这两“理”的
充足性如何呢?具体分析如下:
先看孝的方面:(1)就“抚养之事”而言
.
李密不仅
从血缘的角度,而且从有养育之恩的亲情角度展示了
情感的 要性。(2)这种孝情不一定生发孝行
.
可是当
我们读完“奉养之事”后就不得不承认李密行动的必然
性,因为家族衰败,人丁不旺,已无人可以承担奉养祖
母之任。(3)“病危之事”自然是暗示孝行在时间上的紧
迫性。因此,就孝的方面而言,事、情、理的关系如下:
抚养之事\ /情感的必要性
奉养之事一孝一行动的必然性
病危之事/ \时间的紧迫性
再看忠的方面:(1)“授职之事”反映的恩情表明了
情感的必要性——皇恩浩荡,岂有不报之理?(2)“催职
之事”反映的急情表明了时间的紧迫性——急如星火.
岂有不急之理?(3)“伪朝之事”展示的人生耻辱与人生
态度自然反映了行动的必然性——“本图宦达.不矜名
节”,岂有不任之理?因此,就忠的方面而言,事、情、理
的关系如下:
授职之事\ /情感的必要性
催任之事一忠~时间的紧迫性
伪朝之事/ \行动的必然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忠还是孝.它
们在“理”上都有情感的必要性、行动的必然性、时间的
紧迫性。
三、《陈情表》“事”、“情”、“理”的矛盾与统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在提出“愿乞终
养”之前,实际上将自己推向了一个绝对矛盾的境地
因为单就“情”而言,李密就已经陷入了一个所谓“忠孝
不能两全”的千古矛盾之中,可是在“理”上.李密不仅
没有厚“孝”薄“忠”或厚“忠”薄“孝”.反而将这矛盾的
双方在自己身上全部合理化、平等化
这显然是一种修辞策略。通过这一修辞策略李密
成功地创设了一个忠孝矛盾的修辞场.而正是这一修
教学大参考・文本解读
辞场才使得“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情感真实化。在忠
孝问题上.我们必须承认李密在主观情感上是有偏向
的.但李密的聪明之处就是没有因情而滥情,更没有因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不难看出年龄相差24岁的
项羽和刘邦.在不同的言辞中.表露出相同的志向。孰
料二人早年的志向竟然导致了两人日后的一场存亡之
争。《鸿门宴》记述的就是项羽、刘邦为争夺天下而展开
的波诡云谲、风浪迭起、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的序幕,
也是项、刘二人斗争公开化的开始。下面我们就二人的
情而废理 如果说李密陈述孝行的充足之理是希望晋
武帝理解自己的话.那么李密陈述忠行的充足之理就
是表明自己是理解晋武帝的。正由于忠、孝两理是同等
的.就让人觉得李密的忠、孝两情也是同等的,而忠、孝
两情的同等正是晋武帝能够承受的最大心理限度。有
了这样一个心理前提,再以长短之理乞求先后之行,就
语言描写.简要分析文中项、刘二人言辞、性格和命运。
主要人物项羽.在听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沛公
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之后立刻勃然大
显得不勉为其难了。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实际
上是李密先后两次对中华文化中平衡心理的成功运用。
李密不仅做到了“事”、…隋”、“理”在纵向关系上的
矛盾与统一.而且注意到了“事”、“情”、“理”在横向关
系上的矛盾与统一。可以想象,在李密的生活中,能体
现忠和孝具体情感的事情必然还有很多,比如李密和
祖母之间必然有某些欢快的事情.而这些情必然也能
表现李密的孝:再比如李密可以向朝廷提出一些有效
的治国策略.这也能表现李密的忠.但李密为什么不写
这些事情呢?这是因为文章不仅融情于事,而且还融理
于情 在融理于情中,“理”固然是“情”的结果,但也决
定了…隋”的选择.如果过多的陈述与“理”无关的“情”.
就会形成滥情。也就是说,李密固然要以情动人.但又
不能一味地为了“情”而写“情”.“情”必须受到“理”的
限制 所以融情于事、融理于情作为一种不可分割的艺
术手法.一方面“事”生“情”.“情”生“理”.但另一方面
“事”也因…情”而选,“情”也为“理”所限。
总之,正是《陈情表》对“事”、“情”、“理”三方面作
出合理且巧妙处理才打动了晋武帝.打动了干百年来
的读者.而其感染力绝非单单一个…情”字了得。
『作者通联:福建仙游师范学校]
言辞径庭性格迥然 命运殊遣
——
《鸿I]宴》项羽、刘邦语言描写赏析
画洪合民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看见秦始皇游会稽
时曾颇为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威加海内兮
反故乡”的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秦始皇曾羡慕地说:
怒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一开口,就将其性
格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人胸中没
有半点城府.在政治谋略上特别幼稚.作为一方的最高
军事统帅,完全只是逞匹夫之勇,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刚愎自用.当自己的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
己不恭不敬。
而当刘邦前来谢罪时.一番恭维的话就让他迷失
了,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还没
等刘邦把替自己开脱的话说完.他马上将告密者曹无
伤和盘托出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
以至此?”从这一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这个人胸中
并无多少谋略.与人打交道更不藏任何心机.哪怕是面
对自己的敌人
张良十分明了这场表面平静却杀机四伏的宴会.
他借机离席招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樊哙地位
低下,没有资格进帐。也没有被允许入帐,强行闯帐后
项庄、项伯的舞剑不得不停下来。开始项羽十分戒备.
直到樊哙慷慨陈词:“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亳毛不敢
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
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
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
王不取也!”这番说辞将项羽忽悠得没了立场,没了原
则.致使他完全不去思考张良离席和樊哙闯帐两件事
的“必然性”.也不追究樊哙擅自闯帐的无礼.反而大加
赞赏叫士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 士士能复饮乎”
“坐”。这其中有练武之入的那种英雄相惜的心理,可更
重要的体现出项羽没有一点防范意识和政治洞察力.
一
介武夫形象活脱脱显现出来
另一主要人物刘邦的语言描写以其口头禅“为之
奈何”最为突出。在《鸿门宴》中,刘邦共有三次问“为之
奈何”.第一次是在得知项羽欲“击破沛公军”时.“大
惊”而问:“为之奈何?”这一问确实是不知计从何出.而
向张良讨教应对之策;第二次是在张良连连逼问:“料
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先是“默然”.然后发问:“固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