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砝码校准操作规范
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锐良骏)
编 制
审 核
核 准
XX公司
文件编号
版本、页次
修订日期
1/2
砝码校准操作规范
一.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所使用的专用砝码质量的准确度,实现量值统一及溯源,规范专用砝码的校准程序,特制定本
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的与本公司自制的测力机配套使用的专用砝码以及由质量单位导出的其它量值
单位的专用砝码。
三.校准条件:
1. 温度:20±5℃
2. 湿度:30%~70%RH
3. 温度稳定时间:1h。
四.计量标准:
第三方校验合格的电子秤。
五.校准周期:
1年.
六.职责:
校准工作的执行,由具有内校资格证的合格人员执行。
七.引用文献:
JJG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
八.校准方法及过程:
1.表面粗糙度检查:
1)检查方法:目视。
2)检查内容:
a. 使用中的砝码,允许有不影响砝码质量稳定性的表面粗糙度。
2.示值误差:
1)标准器:第三方校验合格的电子秤。
2) 校准方法:将待测砝码放到电子秤上测试三次。
3)读数:每次示值误差以该次电子秤的读数值与该砝码标准值之差确定。
4)判定:三次示值误差的平均值必须小于砝码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5) 允许误差:见附表1。若砝码质量标准值在表1中没有,可用表1中已有的质量标准值累计得到,其质量
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亦为对应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之和。例:10Lb=10×0.454 Kg =4.54Kg;其标
准值为:4.54Kg=4540g=2Kg+2Kg+500g+20g+20g。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为:
1g+1g+0.25g+0.025g+0.025g=2.3g.
九. 校准结果处理:
编 制
审 核
核 准
XX公司
文件编号
版本、页次
修订日期
2/2
砝码校准操作规范
1.将校准结果记录到《砝码校准记录表》。
2. 校准合格的贴上内校合格标签,不合格的作报废处理。
十. 记录表单:
《砝码校准记录表》 FR-QT-126
附表1 砝码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标称值
20Kg
10g
10Kg
5 g
5Kg
2.5 g
2 Kg
1 g
1 Kg
0.5 g
500g
0.25g
200g
0.1g
100 g
0.05g
50 g
0.03g
20 g 10 g
M3
0.025g 0.020g
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锐良骏)
编 制
审 核
核 准
XX公司
文件编号
版本、页次
修订日期
1/2
砝码校准操作规范
一.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所使用的专用砝码质量的准确度,实现量值统一及溯源,规范专用砝码的校准程序,特制定本
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的与本公司自制的测力机配套使用的专用砝码以及由质量单位导出的其它量值
单位的专用砝码。
三.校准条件:
1. 温度:20±5℃
2. 湿度:30%~70%RH
3. 温度稳定时间:1h。
四.计量标准:
第三方校验合格的电子秤。
五.校准周期:
1年.
六.职责:
校准工作的执行,由具有内校资格证的合格人员执行。
七.引用文献:
JJG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
八.校准方法及过程:
1.表面粗糙度检查:
1)检查方法:目视。
2)检查内容:
a. 使用中的砝码,允许有不影响砝码质量稳定性的表面粗糙度。
2.示值误差:
1)标准器:第三方校验合格的电子秤。
2) 校准方法:将待测砝码放到电子秤上测试三次。
3)读数:每次示值误差以该次电子秤的读数值与该砝码标准值之差确定。
4)判定:三次示值误差的平均值必须小于砝码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5) 允许误差:见附表1。若砝码质量标准值在表1中没有,可用表1中已有的质量标准值累计得到,其质量
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亦为对应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之和。例:10Lb=10×0.454 Kg =4.54Kg;其标
准值为:4.54Kg=4540g=2Kg+2Kg+500g+20g+20g。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为:
1g+1g+0.25g+0.025g+0.025g=2.3g.
九. 校准结果处理:
编 制
审 核
核 准
XX公司
文件编号
版本、页次
修订日期
2/2
砝码校准操作规范
1.将校准结果记录到《砝码校准记录表》。
2. 校准合格的贴上内校合格标签,不合格的作报废处理。
十. 记录表单:
《砝码校准记录表》 FR-QT-126
附表1 砝码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标称值
20Kg
10g
10Kg
5 g
5Kg
2.5 g
2 Kg
1 g
1 Kg
0.5 g
500g
0.25g
200g
0.1g
100 g
0.05g
50 g
0.03g
20 g 10 g
M3
0.025g 0.02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