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原产地规则最新发展趋势及对中国产业的影响_

IT圈 admin 62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机思雁)

大趋势

doi:10.3969/.1003-5559.2018.03.002

关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TPP、

FTA)要

近年来

欧加自贸协定(CETA)、美韩自贸协定等为代表的高水平的区域贸易协定

引领

着国际经贸新规则的重塑方向

。作为区域

贸易协定重要的一部分

,优惠原产地规则也

逐渐向宽越来越多

但部分敏感产

品规则则趋向复杂化

。在这种背景下,深

入研究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原产地松化、便利化发展,

对加快

我国自贸区战略建设

、原产地规则完善、

规则最新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相关产业影响

创造更好的营商环

境具有重要意义

原产地规划;产业影响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趋势;

整体而言,区域贸易协定中制

一是

定原产地规则目的有两方面

配合降税承诺,

促进区域融合,

关税减让利益锁定在区域内

构区域供应链;

二是保护部分敏

制定合适

感产品免受冲击

。因此,

的原产地规则对区域贸易非常重

要。从近几年TPP达成的文本、

加CETA、韩美FTA等高水平的区

域贸易协定看,本文主要分析区域

贸易协定下原产地规则呈现出的

新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产业的

影响

方式考虑并详细阐述如何利用其

(或)

它要求,包括从价百分比和

制造加工工序”。

早期的区域贸易

目前

协定大多以从价百分比为主,

TPP现有文本、CETA、美韩FTA等

最新区域贸易协定主要以税则归

类改变为主,以从价百分比(也就

、加工工序标准

是区域价值成分)

为辅,并呈现出多种标准综合适

美韩

FTA对大多用的趋势。

比如,

数产品适用品目改变标准

;在不

如满足子目改变和区域价值成分

最新的区域贸易协定更加重视加

工工序标准的严谨性,如欧韩

FTA、美韩FTA、欧加CETA等最新

协定均对化学工业品的加工工序

部分区域贸易协定尝试制定统一

的原产地标准,

对个别特殊和例

外产品,则通过单独列明产品特

PSR)定原产地标准清单的方式加

以解决

(二)从价百分比标准的计算

方法更加科学和细化

NAF-早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TA)中,从价百分比标准只是基于

非原产材料价格的扣减法和汽车

产品专门适用的净成本法

,美韩

FTA中增加了基于原产材料的增

值法,TPP已有文本中更是细分了

价格法以及净成

增值法、扣减法、

本法,判定某项产品的原产地时

可选择适用。从价百分比中的不

同方法会将同一产品判定为不同

品价值中的保险费

、运费等因素

或放宽原产地标准的目的。

(三)补充和完善了附加规则,

使原产地规则更加严谨

除货物原产地标准规定外,大

章节还引入了“微小含量”、“吸收

原则”、包装等附加条款

。微小含

量条款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实质

性改变的标准,使更多产品符合

原产地规则,目前大多数区域贸

易协定中对微小含量条款均要求

能满足品目改变标准的情况下

原产国,因此许多国家通过将产

两项标准,也可判定为本国产品。排除或纳入计算范畴

,达到严格

一、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

原产地规则最新发展趋势

(一)原产地标准由单一标准

向多标准综合适用转变

,标准判

定更加灵活和严谨

《原产地规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

9章规定,则协议

“税则归类改

同时

变是实质性改变的基本标准

对特定产品或一个产品部门制定

原产地规则时,应以

补充或例外

进行详细说明。为简化谈判流程,多数区域贸易协定的原产地规则

F

ECONOMICRELATION

REIGN

PRACTICEIN

S

AND

TRADE

大趋势

表1最新区域贸易协定下的原产地标准和附加规则

条款美韩FTA

品目改变或区

域价值成分

35%

欧韩FTA

品目改变或区

域价值成分

50%

欧加CETA

品目改变或非

原产材料价值

不超过50%

TPP

品目改变或区

域价值成分

40%

扣减

价格法

法、增值法、净

成本法

中瑞FTA

品目改变或非

原产材料价值

不超过60%

中韩FTA中澳FTA

一般规则品目改变品目改变

从价百分

比标准

扣减

增值法

法、净成本法

增值法扣减法扣减法扣减法扣减法

参考价格

离岸价格基础

上的调整价格

产品出厂价格

净成本价格

产品出厂价格

产品出厂价格

产品出厂价格

净成本价格

货物离岸价格

离岸价格基础

上的调整价格

加工工序

标准

累积规则

双边累积

双边累积

双边累积

完全累积

双边累积

双边累积

不超过该货物

离岸价格的

10%(HS50-63

章非原产材料

重量不超过

10%)

双边累积

微小含量

不超过该货物

价格的10%

不超过该货物

价格的10%

不超过交易价

值或出厂价的

10%

不超过该货物

价格的10%(纺

织服装不超过

货物重量的

10%)

非原产材料价

值不超过产品

出厂价的10%

不超过该货物

价格的10%

微小加工

或处理

有有有有有有有

非原产材料占货物价值的最高比

例为10%,已形成国际通用的惯例

规定。吸收原则条款在确保最终

产品获得原产地资格的前提下,允

进一步

许使用更多的非原产材料

便利原产地规则的操作,符合企业

进出口实际

(四)对敏感产品制定严格复

杂的原产地规则

,将降税优惠锁

定在优惠区域范围内

最初的原产地规则主要是用

于产品的身份证明

,最普遍的是

征收关税和贸易统计,

后来逐渐

演变为一种非关税的贸易保护工

具。比如,纺织品服装是美欧等国

美国在

家和地区非常敏感的产品,

NAFTA、TPP现有文本中对纺织服

,受

装原产地标准是“从

纱开始”

惠产品从纺纱开始至产品完成的

各道工序必须全部在自贸区内完

成;欧加CETA大部分纺织服装产

品详列各品目的工艺流程,要

同时满足特定工序和特定材料不

超过47.5%两项标准,才可获得原

产地资格。

(五)优惠区域范围的完全累

积规则有望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累积规则是指一个成员国在

生产加工中使用来自另一个成员

国的中间品,仍可以累积到前者

作为自己的

的原产地价值成分中,

从而

原产地成分,而非进口成分

不影响前者优惠协议下优惠待遇

累积规则分为

的享用。一般来说

对角累积和

单边累积、双边累积

完全累积水平最

完全累积。其中,

ASEAN)

高。NAFTA、东盟自贸区

用了区域内完全累积规则

TPP现

有文本中,美国力主采用TPP范围

内的完全累积规则

,旨在有效便

利和推动自贸协定成员间的贸

易。在目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

RCEP)系协定谈判中,发达经济体

也在积极提倡采用完全累积规则。

未来在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中,

优惠区域内的完全累积规则有望

成为原产地规则的主要趋势之

一。

二、原产地规则的新趋势

对我国产业的影响

(一)我国敏感产品的原产地

标准面临进一步宽松的压力

根据多年谈判经验积累,目前

我国自贸协定中的原产地标准逐

渐宽松,但部分较为敏感的产品,

ECONOMIC

F

REIGN

R

ELATIONS

TRADE

AND

PRACTICEIN

大趋势

表2部分区域贸易协定中纺织品服装产品的特定原产地标准

HS编码

60

产品描述

针织物及钩编织

TPP

章改变

欧加CETA

加工工序或特定

工序且特定材料

不超过47.5%

美韩FTA

章改变

中瑞FTA中韩FTA中澳FTA

章改变

章改变或非原产章改变或区域价

材料价值60%值成分40%

61

但前提

章改变

是在一个或多个

针织或钩编的服缔约方领土内裁

装及衣着附件剪或编织成形,

并以缝制或其他

方式制成

加工工序章改变

章改变或非原产章改变或区域价

材料价值60%值成分40%

章改变

62

章改变,但前提

是在一个或多个加工工序或特定

非针织或非钩编

缔约方领土内裁

工序且特定材料

的服装及衣着附

不超过剪或编织成形,

40-47.5%并以缝制或其他

方式制成

但前提

章改变

其他纺织制成是在一个或多个加工工序或品目

缔约方领土内裁

改变或特定工序品;成套物品

衣着及旧纺织

剪或编织成形

,且特定材料不超

品;碎织物并以缝制或其他过40-47.5%

方式制成

章改变

章改变或非原产章改变或区域价

材料价值60%值成分40%

章改变

63章改变

如果起

章改变

始材料是机织

物,该机织物应

章改变或非原产章改变或区域价

未经加工并且在

材料价值60%值成分40%

一方或双方领土

内完成本品目产

品的生产

如机床、汽车、

部分制造装备

,仍

然会制定非常严格的原产地标

吸引或

准,以达到保护国内产业、

在中韩自

保留外资的目的。

比如,

贸区中,机床的标准是品目改变且

区域价值成分50%,同时要求数控

CNC)

汽车要

单元具备原产资格

求品目改变加上区域加之成分

60%,相对于TPP现有文本、

欧加

CETA而言,原产地标准过于严格。

表3

原产

在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地规则日益宽松化和便利化的趋

机床等产品的原

势下,我国汽车、

产地标准将面临进一步宽松

放的压力,原产地规则作为贸易

保护的一种手段不断面临质疑

(二)其他自贸区严格的原产

地标准可能扰乱我国相关产业的

合理布局

以TPP纺织品服装的原产地

规则为例

TPP现有文本针对纺织

的原

品服装制定的“从纱线开始

产地规则将可能打破亚太地区纺

织品服装业已经形成的产业链

对TPP外的非成员方将带来较大

的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配套设

施完善,具有竞争优势,TPP或者

亚洲范围内的大型贸易协定如果

遵循“从纱开始”的

原产地标准,

一方面相对越南等国家,我国纺

部分区域贸易协定中机床和汽车类产品特定原产地标准

HS编码产品描述TPP欧加CETA美韩FTA中瑞FTA中韩FTA中澳FTA

8456-8462机床

区域价值成分

增值法35%扣

减法45%价格

法55%

品目改变或非

原产材料不超

过50%

品目改变且区

域价值成分扣

减法60%

品目改变且区

域价值成分

非原产材料价50%,同时要求

值50%

数控单元

(CNC)具备原

产资格

8456-8460品

目改变+区域

价值成分40%

8703

主要用于载人

的机动车辆包

括旅行小客车

及赛车

区域价值成分

35%,实价法

45%,扣减法

55%

非原产材料不

超过50%

区域价值成分

增值法35%扣

减法50%净成

本法35%

非原产材料价

值60%

品目改变且区

域价值成分

60%

品目改变+区

域价值成分

45%-50%

F

ECONOMICRELATION

REIGN

PRACTICEIN

S

AND

TRADE

大趋势

直接影

织品服装竞争力大幅削弱

响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

一方面,我国企业为保持竞争优

势,可能会将投资转向优惠区域

(一)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

内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设,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

口企业在不同标准之间自由选择

三、政策建议

等,便于企业提高原产地优惠的

利用率

扩大贸易自由化的实施

成果。二是协调统筹不同自贸协

定下的原产地规则

。双边贸易协

而不是从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佳选

择,对企业的全球布局和资源配

置产生不利影响

(三)完全累积规则可能加速

对我国产业的对外转移

完全累积规则有利于创造更

为宽松的区域贸易和投资环境

加速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但也将

带来双重作用。

一是由于区域内

经济体更容易满足原产地标准和

享受关税减让好处

,因此,区域内

生产商可能将采用价格更高的区

域内原材料和中间产品,

放弃区域

外更为低廉的原产料和零部件

,从

而提升了区域内生产商的成本,

少了消费者福利

。同时,完全累积

规则带来贸易的转移影响也不利

于区域外企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

我国劳动力“红利

”逐渐殆尽,部

分产业也正在向劳动力成本低的

东盟等新兴经济体转移。无论我

国是否参与亚洲周边的大型自贸

区谈判,完全累积规则可能加速

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

在分析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应

看到,宽松和便利化的原产地规

则也将给我国部分带来积极的

外溢”效应。一方面

,有利于促进

优惠区域内相关经济体的贸易和

投资,加快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重

塑我国在区域内价值链中的竞争

优势;另一方面,

优惠区域内经济

体的的快速发展可能产生贸易外

溢效应,为我国优势产业出口带

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巩固和发展

我国在现有区域内的出口优势。

自由贸易区是区域间各国为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规避贸易壁

垒而采取的一种折中选择

。我国

正逐步构建起立足周边

、辐射“一

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

网络,自贸区范围越大,

原产地规

则免贸易转移效应越低。一是应

积极利用自由贸易区战略建设

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

区商建自由贸易区

,拓展我国的

贸易发展空间,优化我国贸易结

构,缓冲原产地规则所带来的负面

效应。二是主动参与亚太范围的

自贸区建设,在“

一带一路”等战

略的指导下,稳步推进我国现有

自贸区谈判,推动我国与亚太周边

国家达成自贸协定

,尤其是亚太自

贸区

RCEP、中日韩等大型自贸区

协定,加快区域内经济和贸易的

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区域内资源

加快产业布局,巩固我国在亚太价

值链中心的作用,尽量避免原产地

规则的排他性对我国产业产生的

不利影响,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完善优惠性的原产地规

则,便利企业的进出口

充分认识原产地规则在自贸

协定中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产业

情况完善优惠性原产地规则

,切

实便利企业进出口。

一是简化原

产地规则程序,进

一步降低原产

地规则的限制水平,放宽原产地

认定标准,允许较高的吸收原则

制定合理的微量标准或者允许出

定主要考虑双边的产业结构和贸

易情况,针对我较为敏感的产品,

应配合关税减让的情况

,适度严格

或宽松原产地标准

;对我国非敏感

性的产品,可顺应宽松

、便利的原

产地标准,便于企业充分利用区

域内资源。对于大型区域贸易协

定,建议应考虑已有的双边自贸协

定原产地规则情况

,尽量协调一

致,避免出现原产地规则的

“意大

利面条”效应;部分敏感产品可单

独制定特殊的原产地标准。

(三)夯实产业基础

,促进产业

在全球价值链条上逐步向高端环

节攀升

原产地规则的变化对成本敏

感型的“候鸟型”

产业影响最大,

应对原产地规则的变化最主要的

还是要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夯

实产业基础,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

节攀升。一是顺应新一轮产业革

命和科技革命发展趋势,

利用“中

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等

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夯实产

业发展基础。一方面要明确未来

重点发展领域,加快培育产业新

优势;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深

入推进两化融合

,加快传统产业

的技术改造。二是推动企业有序

走出去”。引导有实力的企业从

产业链合理布局角度,

利用已有

自贸协定原产地规则

,鼓励开拓

海外市场,鼓励我国具有优势产业

走出去”,利用全球资源合理布

局产业,培育产业新优势。▲

F

PRACTICEIN

ECONOMIC

R

ELATIONS

REIGN

AND

TRADE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机思雁)

大趋势

doi:10.3969/.1003-5559.2018.03.002

关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TPP、

FTA)要

近年来

欧加自贸协定(CETA)、美韩自贸协定等为代表的高水平的区域贸易协定

引领

着国际经贸新规则的重塑方向

。作为区域

贸易协定重要的一部分

,优惠原产地规则也

逐渐向宽越来越多

但部分敏感产

品规则则趋向复杂化

。在这种背景下,深

入研究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原产地松化、便利化发展,

对加快

我国自贸区战略建设

、原产地规则完善、

规则最新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相关产业影响

创造更好的营商环

境具有重要意义

原产地规划;产业影响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趋势;

整体而言,区域贸易协定中制

一是

定原产地规则目的有两方面

配合降税承诺,

促进区域融合,

关税减让利益锁定在区域内

构区域供应链;

二是保护部分敏

制定合适

感产品免受冲击

。因此,

的原产地规则对区域贸易非常重

要。从近几年TPP达成的文本、

加CETA、韩美FTA等高水平的区

域贸易协定看,本文主要分析区域

贸易协定下原产地规则呈现出的

新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产业的

影响

方式考虑并详细阐述如何利用其

(或)

它要求,包括从价百分比和

制造加工工序”。

早期的区域贸易

目前

协定大多以从价百分比为主,

TPP现有文本、CETA、美韩FTA等

最新区域贸易协定主要以税则归

类改变为主,以从价百分比(也就

、加工工序标准

是区域价值成分)

为辅,并呈现出多种标准综合适

美韩

FTA对大多用的趋势。

比如,

数产品适用品目改变标准

;在不

如满足子目改变和区域价值成分

最新的区域贸易协定更加重视加

工工序标准的严谨性,如欧韩

FTA、美韩FTA、欧加CETA等最新

协定均对化学工业品的加工工序

部分区域贸易协定尝试制定统一

的原产地标准,

对个别特殊和例

外产品,则通过单独列明产品特

PSR)定原产地标准清单的方式加

以解决

(二)从价百分比标准的计算

方法更加科学和细化

NAF-早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TA)中,从价百分比标准只是基于

非原产材料价格的扣减法和汽车

产品专门适用的净成本法

,美韩

FTA中增加了基于原产材料的增

值法,TPP已有文本中更是细分了

价格法以及净成

增值法、扣减法、

本法,判定某项产品的原产地时

可选择适用。从价百分比中的不

同方法会将同一产品判定为不同

品价值中的保险费

、运费等因素

或放宽原产地标准的目的。

(三)补充和完善了附加规则,

使原产地规则更加严谨

除货物原产地标准规定外,大

章节还引入了“微小含量”、“吸收

原则”、包装等附加条款

。微小含

量条款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实质

性改变的标准,使更多产品符合

原产地规则,目前大多数区域贸

易协定中对微小含量条款均要求

能满足品目改变标准的情况下

原产国,因此许多国家通过将产

两项标准,也可判定为本国产品。排除或纳入计算范畴

,达到严格

一、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

原产地规则最新发展趋势

(一)原产地标准由单一标准

向多标准综合适用转变

,标准判

定更加灵活和严谨

《原产地规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

9章规定,则协议

“税则归类改

同时

变是实质性改变的基本标准

对特定产品或一个产品部门制定

原产地规则时,应以

补充或例外

进行详细说明。为简化谈判流程,多数区域贸易协定的原产地规则

F

ECONOMICRELATION

REIGN

PRACTICEIN

S

AND

TRADE

大趋势

表1最新区域贸易协定下的原产地标准和附加规则

条款美韩FTA

品目改变或区

域价值成分

35%

欧韩FTA

品目改变或区

域价值成分

50%

欧加CETA

品目改变或非

原产材料价值

不超过50%

TPP

品目改变或区

域价值成分

40%

扣减

价格法

法、增值法、净

成本法

中瑞FTA

品目改变或非

原产材料价值

不超过60%

中韩FTA中澳FTA

一般规则品目改变品目改变

从价百分

比标准

扣减

增值法

法、净成本法

增值法扣减法扣减法扣减法扣减法

参考价格

离岸价格基础

上的调整价格

产品出厂价格

净成本价格

产品出厂价格

产品出厂价格

产品出厂价格

净成本价格

货物离岸价格

离岸价格基础

上的调整价格

加工工序

标准

累积规则

双边累积

双边累积

双边累积

完全累积

双边累积

双边累积

不超过该货物

离岸价格的

10%(HS50-63

章非原产材料

重量不超过

10%)

双边累积

微小含量

不超过该货物

价格的10%

不超过该货物

价格的10%

不超过交易价

值或出厂价的

10%

不超过该货物

价格的10%(纺

织服装不超过

货物重量的

10%)

非原产材料价

值不超过产品

出厂价的10%

不超过该货物

价格的10%

微小加工

或处理

有有有有有有有

非原产材料占货物价值的最高比

例为10%,已形成国际通用的惯例

规定。吸收原则条款在确保最终

产品获得原产地资格的前提下,允

进一步

许使用更多的非原产材料

便利原产地规则的操作,符合企业

进出口实际

(四)对敏感产品制定严格复

杂的原产地规则

,将降税优惠锁

定在优惠区域范围内

最初的原产地规则主要是用

于产品的身份证明

,最普遍的是

征收关税和贸易统计,

后来逐渐

演变为一种非关税的贸易保护工

具。比如,纺织品服装是美欧等国

美国在

家和地区非常敏感的产品,

NAFTA、TPP现有文本中对纺织服

,受

装原产地标准是“从

纱开始”

惠产品从纺纱开始至产品完成的

各道工序必须全部在自贸区内完

成;欧加CETA大部分纺织服装产

品详列各品目的工艺流程,要

同时满足特定工序和特定材料不

超过47.5%两项标准,才可获得原

产地资格。

(五)优惠区域范围的完全累

积规则有望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累积规则是指一个成员国在

生产加工中使用来自另一个成员

国的中间品,仍可以累积到前者

作为自己的

的原产地价值成分中,

从而

原产地成分,而非进口成分

不影响前者优惠协议下优惠待遇

累积规则分为

的享用。一般来说

对角累积和

单边累积、双边累积

完全累积水平最

完全累积。其中,

ASEAN)

高。NAFTA、东盟自贸区

用了区域内完全累积规则

TPP现

有文本中,美国力主采用TPP范围

内的完全累积规则

,旨在有效便

利和推动自贸协定成员间的贸

易。在目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

RCEP)系协定谈判中,发达经济体

也在积极提倡采用完全累积规则。

未来在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中,

优惠区域内的完全累积规则有望

成为原产地规则的主要趋势之

一。

二、原产地规则的新趋势

对我国产业的影响

(一)我国敏感产品的原产地

标准面临进一步宽松的压力

根据多年谈判经验积累,目前

我国自贸协定中的原产地标准逐

渐宽松,但部分较为敏感的产品,

ECONOMIC

F

REIGN

R

ELATIONS

TRADE

AND

PRACTICEIN

大趋势

表2部分区域贸易协定中纺织品服装产品的特定原产地标准

HS编码

60

产品描述

针织物及钩编织

TPP

章改变

欧加CETA

加工工序或特定

工序且特定材料

不超过47.5%

美韩FTA

章改变

中瑞FTA中韩FTA中澳FTA

章改变

章改变或非原产章改变或区域价

材料价值60%值成分40%

61

但前提

章改变

是在一个或多个

针织或钩编的服缔约方领土内裁

装及衣着附件剪或编织成形,

并以缝制或其他

方式制成

加工工序章改变

章改变或非原产章改变或区域价

材料价值60%值成分40%

章改变

62

章改变,但前提

是在一个或多个加工工序或特定

非针织或非钩编

缔约方领土内裁

工序且特定材料

的服装及衣着附

不超过剪或编织成形,

40-47.5%并以缝制或其他

方式制成

但前提

章改变

其他纺织制成是在一个或多个加工工序或品目

缔约方领土内裁

改变或特定工序品;成套物品

衣着及旧纺织

剪或编织成形

,且特定材料不超

品;碎织物并以缝制或其他过40-47.5%

方式制成

章改变

章改变或非原产章改变或区域价

材料价值60%值成分40%

章改变

63章改变

如果起

章改变

始材料是机织

物,该机织物应

章改变或非原产章改变或区域价

未经加工并且在

材料价值60%值成分40%

一方或双方领土

内完成本品目产

品的生产

如机床、汽车、

部分制造装备

,仍

然会制定非常严格的原产地标

吸引或

准,以达到保护国内产业、

在中韩自

保留外资的目的。

比如,

贸区中,机床的标准是品目改变且

区域价值成分50%,同时要求数控

CNC)

汽车要

单元具备原产资格

求品目改变加上区域加之成分

60%,相对于TPP现有文本、

欧加

CETA而言,原产地标准过于严格。

表3

原产

在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地规则日益宽松化和便利化的趋

机床等产品的原

势下,我国汽车、

产地标准将面临进一步宽松

放的压力,原产地规则作为贸易

保护的一种手段不断面临质疑

(二)其他自贸区严格的原产

地标准可能扰乱我国相关产业的

合理布局

以TPP纺织品服装的原产地

规则为例

TPP现有文本针对纺织

的原

品服装制定的“从纱线开始

产地规则将可能打破亚太地区纺

织品服装业已经形成的产业链

对TPP外的非成员方将带来较大

的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配套设

施完善,具有竞争优势,TPP或者

亚洲范围内的大型贸易协定如果

遵循“从纱开始”的

原产地标准,

一方面相对越南等国家,我国纺

部分区域贸易协定中机床和汽车类产品特定原产地标准

HS编码产品描述TPP欧加CETA美韩FTA中瑞FTA中韩FTA中澳FTA

8456-8462机床

区域价值成分

增值法35%扣

减法45%价格

法55%

品目改变或非

原产材料不超

过50%

品目改变且区

域价值成分扣

减法60%

品目改变且区

域价值成分

非原产材料价50%,同时要求

值50%

数控单元

(CNC)具备原

产资格

8456-8460品

目改变+区域

价值成分40%

8703

主要用于载人

的机动车辆包

括旅行小客车

及赛车

区域价值成分

35%,实价法

45%,扣减法

55%

非原产材料不

超过50%

区域价值成分

增值法35%扣

减法50%净成

本法35%

非原产材料价

值60%

品目改变且区

域价值成分

60%

品目改变+区

域价值成分

45%-50%

F

ECONOMICRELATION

REIGN

PRACTICEIN

S

AND

TRADE

大趋势

直接影

织品服装竞争力大幅削弱

响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

一方面,我国企业为保持竞争优

势,可能会将投资转向优惠区域

(一)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

内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设,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

口企业在不同标准之间自由选择

三、政策建议

等,便于企业提高原产地优惠的

利用率

扩大贸易自由化的实施

成果。二是协调统筹不同自贸协

定下的原产地规则

。双边贸易协

而不是从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佳选

择,对企业的全球布局和资源配

置产生不利影响

(三)完全累积规则可能加速

对我国产业的对外转移

完全累积规则有利于创造更

为宽松的区域贸易和投资环境

加速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但也将

带来双重作用。

一是由于区域内

经济体更容易满足原产地标准和

享受关税减让好处

,因此,区域内

生产商可能将采用价格更高的区

域内原材料和中间产品,

放弃区域

外更为低廉的原产料和零部件

,从

而提升了区域内生产商的成本,

少了消费者福利

。同时,完全累积

规则带来贸易的转移影响也不利

于区域外企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

我国劳动力“红利

”逐渐殆尽,部

分产业也正在向劳动力成本低的

东盟等新兴经济体转移。无论我

国是否参与亚洲周边的大型自贸

区谈判,完全累积规则可能加速

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

在分析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应

看到,宽松和便利化的原产地规

则也将给我国部分带来积极的

外溢”效应。一方面

,有利于促进

优惠区域内相关经济体的贸易和

投资,加快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重

塑我国在区域内价值链中的竞争

优势;另一方面,

优惠区域内经济

体的的快速发展可能产生贸易外

溢效应,为我国优势产业出口带

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巩固和发展

我国在现有区域内的出口优势。

自由贸易区是区域间各国为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规避贸易壁

垒而采取的一种折中选择

。我国

正逐步构建起立足周边

、辐射“一

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

网络,自贸区范围越大,

原产地规

则免贸易转移效应越低。一是应

积极利用自由贸易区战略建设

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

区商建自由贸易区

,拓展我国的

贸易发展空间,优化我国贸易结

构,缓冲原产地规则所带来的负面

效应。二是主动参与亚太范围的

自贸区建设,在“

一带一路”等战

略的指导下,稳步推进我国现有

自贸区谈判,推动我国与亚太周边

国家达成自贸协定

,尤其是亚太自

贸区

RCEP、中日韩等大型自贸区

协定,加快区域内经济和贸易的

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区域内资源

加快产业布局,巩固我国在亚太价

值链中心的作用,尽量避免原产地

规则的排他性对我国产业产生的

不利影响,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完善优惠性的原产地规

则,便利企业的进出口

充分认识原产地规则在自贸

协定中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产业

情况完善优惠性原产地规则

,切

实便利企业进出口。

一是简化原

产地规则程序,进

一步降低原产

地规则的限制水平,放宽原产地

认定标准,允许较高的吸收原则

制定合理的微量标准或者允许出

定主要考虑双边的产业结构和贸

易情况,针对我较为敏感的产品,

应配合关税减让的情况

,适度严格

或宽松原产地标准

;对我国非敏感

性的产品,可顺应宽松

、便利的原

产地标准,便于企业充分利用区

域内资源。对于大型区域贸易协

定,建议应考虑已有的双边自贸协

定原产地规则情况

,尽量协调一

致,避免出现原产地规则的

“意大

利面条”效应;部分敏感产品可单

独制定特殊的原产地标准。

(三)夯实产业基础

,促进产业

在全球价值链条上逐步向高端环

节攀升

原产地规则的变化对成本敏

感型的“候鸟型”

产业影响最大,

应对原产地规则的变化最主要的

还是要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夯

实产业基础,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

节攀升。一是顺应新一轮产业革

命和科技革命发展趋势,

利用“中

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等

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夯实产

业发展基础。一方面要明确未来

重点发展领域,加快培育产业新

优势;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深

入推进两化融合

,加快传统产业

的技术改造。二是推动企业有序

走出去”。引导有实力的企业从

产业链合理布局角度,

利用已有

自贸协定原产地规则

,鼓励开拓

海外市场,鼓励我国具有优势产业

走出去”,利用全球资源合理布

局产业,培育产业新优势。▲

F

PRACTICEIN

ECONOMIC

R

ELATIONS

REIGN

AND

TRADE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