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印睿达)
2021
年第
4
期
(
总第
326
期
)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
4,2061
(
Sum
No
326)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
王晋占
(晋城市丹河新城物流有限公司
,
山西晋城
048000
)
摘
要:针对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运用
,
采取实例分析的方法
,
做简单的论述
。
根据课
题
研究提出
,
围绕混凝土
材料与工艺等要素,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
,
打造高质量的路面
,
提升公路服务品质
。
关键词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
中图分类号
:
U410.S1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3383(2021
)
04
-0069
-01
1
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
现阶段
,
各地区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力
度
,
建成大量工程
。
2210
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为
422.75
万
km,
相比
2218
年增加了
10.78
万
km
°
基
于四好公路建设任务推进的背景下
,
深度分析此课
题
,
提出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
有着现实意义
。
2
农村公路
水
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实例分析
2.1
案例概述
以
A
项目为例
,
施工路段长度为
3.5
km,
按照四
级标准建设,工程路基宽度设计为
4.5
m
,
路面宽度
设计为
4.5
m
°
整个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
,
面层厚度
设计为
7
cm
。
根据工程勘察资料结果显示
,
施工范
围内地下含水层深度范围为
15-7
m,
埋藏深度很
大,所以不会给工程施工作业造成不利影响
。
2.7
模板的安装
水泥混凝土施工作业使用的模板
,
选择的是钢
模板
,
弯道与其他非标准位置也可以选择木模板
。
对模板进行检查
,
保证没有损伤并且保证强度达
标
,
内侧与顶底面要保持光洁平整,局部変形不可
以超过
3
mm,
振捣作业时模板横向最大挠曲不得
超过
4
mm,
高度要和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保持一致,
误差不可以超过
±2
mm,
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
眼位必须准确
,
企口缝的企口舌部或者凹槽长度误
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
钢模板
±1
mm
;
木模板为
±2
mm
°
完成侧模安装作业后
,
选择设置传力杆位
置布置传力杆
。
2.3
摊铺作业
水泥混凝土摊铺作业前
,
要做好以下准备
:
(1)
洒水
。
根据基层材料和空气温度等各类因素
,
做好
综合分析
,
确定最终的洒水量
,
也就是确保基层湿
润
。
完成铺筑作业后,混凝土路面底部位置会产生
大量细小裂纹
,
部分小裂纹和混凝土自身收缩应力
的裂缝重叠后
,
最终造成路面裂纹增加
。
(
2)
卸料
。
若卸料过多则会给作业带来困难;若布料过少则会
造成混凝土量不足
,
难以保证路面的厚度
。
若忽多
忽少则会给路面整体的平整度
,
带来不利的影响
。
收稿日期
:
2020
-11
-24
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
可对基层表面和面层基准标
高线隔段进行测量
,
进而确定混凝土的卸料量
,
以
此避免卸料不均匀的问题
。
通常来说
,
对半干硬性
现场拌制的混凝土
,
采取一次摊铺作业的方法
,
允
许混凝土路面板最大板厚处于
22
~24
cm
范围内
;
对于塑性的商品混凝土
,
采取一次摊铺作业方法,
允许最大厚度在
26
cm
左右
。
当超过一次摊铺的
最大厚度
,
可采取两次摊铺与振捣作业方法
,
两层
铺筑间隔时间控制在
32
min
左右
,
下层厚度略大于
上层
°
(3)
摊铺作业
。
每次开展摊铺和振捣等作
业
,
必须要做到连续施工作业
,
如果需要中断
,
应该
设置施工缝
。
开始振捣时
,
使用平板式振捣器或者
其他机械设备作业
。
运用真空吸水法
,
开展施工作
业
。
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
,
要求比常用的高出
5%
-12%
,
方便摊铺与振捣
,
降低作业强度
,
优化
混凝土抹面工序
,
增强混凝土的性能
,
比如抗干缩
性等
。
真空吸水的深度不可以超过
32
cm
;
吸垫铺
设作业
,
尤其是周边要紧贴密致
。
开泵吸水一般控
制真空表
1
min
内要缓慢升高到
442
~502
mmHg
,
并且最高值不可以超过
650
~772
mgHg
,
计量出水
量必须达到要求
。
关泵时
,
也要逐渐减少真空度,
同时略提起吸垫四角
,
继续抽吸
10
~19
s,
保证作业
表面和管路中的残余水
。
2.7
接缝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
规定
,
通常设置纵向施工缝
。
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
前
,
进行拉杆的安装作业
。
对于设置的拉杆
,
要求
穿过模板的拉杆孔设置
,
横缝槽尽量在混凝土硬化
之后使用锯缝机进行锯切处理
,
或者在浇筑环节埋
入接缝板
,
当混凝土初凝之后拔出形成缝槽
°
组织
锯缝作业
,
混凝土要达到
5
~10
MPa
强度后再进行,
或者由现场试锯明确。
混凝土硬结之后
,
据成横缩
缝
,
若条件不达标则可以在新浇混凝土中压缝形
成
。
按照技术要求
,
锯缝要及时
,
夏季施工作业
,
建
议间隔
3
~4
板先锯
1
条
,
之后补齐
。
横胀缝要和
路中心线形成
97
。
,
并且缝壁要竖直
,
缝隙宽度保持
一致
,
缝中不可以连浆,缝隙下部布置胀缝板
,
上部
(
72
)
作者简介
:
王晋占
,
男
,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人
,
本科
,
工程师,
研究方向:交通运输.
-
47
-
总第
326
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第
4
期
3.1
车辙处治方案
针对交叉口反复改造车辙严重的问题,通过设
计三种耐久性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方案进行改造
。
试验方案如表
4
所示
。
表
6
试验段车辙处治方案
段落
试验段一
进行跟踪观测,
各路段车辙均由一定程度增长
°
综上所述
,
三种沥青混合料
32*+
PR-
M
的抗车
辙性能要优于
50*
+PR.
M
和
32*
基质沥青混合料
。
混合料抗车辙性能优劣顺序与中国车辙试验结果
规律基本一致
。
车辙深度
处治方案
铳刨至基层
,铺筑
10
cm
EME
-16
类别
>
5
cm
5
~
5
cm
50*
+
PR.M
30*
+
PR.M
36
#
基质沥青
4
结论
(
1
)
不同空隙率试验表明抗水损害评价指标不
适合
EME
-
14
混合料评价
。
三种混合料条件劈裂
强度均满足要求
°
铳刨
3
cm
面层
,
铺筑
EME-14
试验段二
>
5
cm
5
~
5
cm
5
~
5
cm
铳刨至基层
,
筑
10
cmEME-14
铳刨
8
cm
面层
,
筑
EME-14
铳刨
8
cm
面层
,
筑
EME-14
试验段三
备注在铺筑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前
,
应撤布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
。
3.7
现场车辙状况
试验段铺筑后针对试验段车辙数据进行为期
1
年半跟踪观测
,
试验结果如表
9
所示
。
表
7
现场车辙检测汇总表
落
原车辙
深度
通车
5
个月
最大车辙深度
/mm
备注
通车
4
个月
通车
4
个月
试验段一
>
5
cm
5
~
5
cm
5.4
5.4
7.5
7.5
4.2
4.0
15.0
15.7
15.5
12.5
54*
+
PR.M
36*
+
PR.M
36
#
基质沥青
试验段二
>
5
cm
5
~
5
cm
5
~
5
cm
5.5
5.2
6.7
7.7
15.7
三
(2)
高温性能试验表明
32
*
沥青
+PR.
M
抗车
辙性能较好,其次为
52
*
沥青
+
PR-
M
°
三种混合料
相比
32*
基质沥青抗车辙性能最差
。
(3)
循环加载次数试验表明
32*
+PR.
M
沥青
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最高
,52
*
+PR.
M
沥青混合料
次之
,32*
基质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最小
°
(4)
试验段跟踪观测表明
32*
+PR.
M
的抗车
辙性能最优
,
最大车辙为
10
mm
°
52
*
+PR.
M
抗车
辙性能次之
,
最大车辙
19
mm
°
32
*
基质沥青混合料
抗车辙性能最差,最大车辙达到
15
mm
°
混合料抗
车辙性能与高温性能试验规律基本一致
。
参考文献
:
[1]
[2]
由表
9
检测结果可知
,
通车
3
个月
,
由于通车时
间较短
,
未经过夏季高温天气,现场最大车辙深度在
5
mm
以下
。
通车
1
年后
,
采用
32
*
+
PR.
M
的段落,
最大车辙为
4-
7
mm
°
采用
32*
基质沥青的道口
,
最大
车辙为
19
mm
°
采用
50
*
+PR-
M
的段落
,
最大车辙
超过
9
mm
的有两个道口
。
通车
1
年半后对试验段
(上接第
47
页
)
[
3
]
沈金安.论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发展方向
[J],
公路交通
科技
,
1998,7(1)
:4
-2.
黄卫东,
吕伟民,
李套岭.国外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研究
与应用
[J],
国外公路
,1999,
(
04
)
.
吕伟民
,
郭忠印.高强沥青混凝土的配制与性能
[
J
]
-
中国公路学报
,
1996,9(1)
4
-e
灌封缝料
。
事前预制胀缝板,可选择软木板或者海
绵橡胶泡沫板
。
6.5
表面修整与防滑措施
浇筑完路面面层混凝土之后
,
要在终凝之前采
用人工作业或者机械作业的方法抹平表面
。
若采用
人工抹光作业
,
劳动强度很大,并且极易将水分与水
泥等
物
质带到混凝土表面
,
使得表面相比下部混凝
土或者砂浆有着更高的干缩性和降低强度;采用机
械抹光作业方法
,
机械上设置圆盘
,
开展粗光处理
;
利
用细抹叶片
,
便能够进行精光处理
。
若想保障形成
安全
,
混凝土表面必须制作粗糙抗
滑
的表面
。
按照
现
象
的路面防滑标准
,
做
好
路面防滑控制
°
6.7
养护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路面
养护
,
使得混凝土中拌合料有着较好的水化与水解强
度发育条件
,
有沁免收缩裂缝的产生
。
通常来说
,
路
面养护需
7~21
d
°
混凝土要达到农村公路设计要
求,并且在养护期间与缝隙之前
,
不可以通车
,
当达到
强度要求后再通车
。
采用湿治养生法,也就是混凝土
抹面
2
h
之后
,
使用湿的麻袋或者草垫覆盖
。
覆盖物
具有隔温的积极作用
,
确保混凝土少受天气因素的
影响
。
把控
。
做好人员的教育
,
增强其精细化管理意识,
使其能够认真负责把控路面施工的质量
。
根据农
村公路工程施工环境及工程特点
,
制定完善的管理
制度
,
严格有力的把控路面工序
,
把关工程
的
质量
与效益
°
编制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
制度时
,
明晰路面施工作业的职责与内容
,
使得各
项工祜有专
ud
的人员负责
。
3.7
做好路面施工现场的把控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的开展与落实
,
既需
要采取传统的管理方法,也要积极创新与优化
,
适
应工程施工现代化发展
。
从工程实践分析,管理者
对现
的
与
等
素,
严
按照
工程
管理制度
,
做好质量与性能的有力把控
。
同时要善
于利用数据信息辅助施工管理的开展与落实
,
确保
路面施工作业达标
°
4
结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
展
,
全
程
致管
的
念
,
做
好
严
的把控
°
结合实践
,
提出贯彻精细化质量管理理
念;做好路面施工现场的把控等措施
。
通过采取严
格有效的管理办法
,
打造高质量的公路工程
。
参考文献
:
[1
]
王嘉.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监督分析
[J
]
黑龙江
交通科技
,2020,43(08
)
410
+
221.
[2]
李海军.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J
]
.
湖北农机化
,2020(10
)
47
-
58.
3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策略总结
3.1
贯彻精细化质量管理理念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的效果把
控,要贯彻精细化质量管理理念
,
做好全面细致的
-
77
-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印睿达)
2021
年第
4
期
(
总第
326
期
)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
4,2061
(
Sum
No
326)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
王晋占
(晋城市丹河新城物流有限公司
,
山西晋城
048000
)
摘
要:针对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运用
,
采取实例分析的方法
,
做简单的论述
。
根据课
题
研究提出
,
围绕混凝土
材料与工艺等要素,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
,
打造高质量的路面
,
提升公路服务品质
。
关键词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
中图分类号
:
U410.S1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3383(2021
)
04
-0069
-01
1
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
现阶段
,
各地区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力
度
,
建成大量工程
。
2210
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为
422.75
万
km,
相比
2218
年增加了
10.78
万
km
°
基
于四好公路建设任务推进的背景下
,
深度分析此课
题
,
提出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
有着现实意义
。
2
农村公路
水
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实例分析
2.1
案例概述
以
A
项目为例
,
施工路段长度为
3.5
km,
按照四
级标准建设,工程路基宽度设计为
4.5
m
,
路面宽度
设计为
4.5
m
°
整个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
,
面层厚度
设计为
7
cm
。
根据工程勘察资料结果显示
,
施工范
围内地下含水层深度范围为
15-7
m,
埋藏深度很
大,所以不会给工程施工作业造成不利影响
。
2.7
模板的安装
水泥混凝土施工作业使用的模板
,
选择的是钢
模板
,
弯道与其他非标准位置也可以选择木模板
。
对模板进行检查
,
保证没有损伤并且保证强度达
标
,
内侧与顶底面要保持光洁平整,局部変形不可
以超过
3
mm,
振捣作业时模板横向最大挠曲不得
超过
4
mm,
高度要和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保持一致,
误差不可以超过
±2
mm,
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
眼位必须准确
,
企口缝的企口舌部或者凹槽长度误
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
钢模板
±1
mm
;
木模板为
±2
mm
°
完成侧模安装作业后
,
选择设置传力杆位
置布置传力杆
。
2.3
摊铺作业
水泥混凝土摊铺作业前
,
要做好以下准备
:
(1)
洒水
。
根据基层材料和空气温度等各类因素
,
做好
综合分析
,
确定最终的洒水量
,
也就是确保基层湿
润
。
完成铺筑作业后,混凝土路面底部位置会产生
大量细小裂纹
,
部分小裂纹和混凝土自身收缩应力
的裂缝重叠后
,
最终造成路面裂纹增加
。
(
2)
卸料
。
若卸料过多则会给作业带来困难;若布料过少则会
造成混凝土量不足
,
难以保证路面的厚度
。
若忽多
忽少则会给路面整体的平整度
,
带来不利的影响
。
收稿日期
:
2020
-11
-24
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
可对基层表面和面层基准标
高线隔段进行测量
,
进而确定混凝土的卸料量
,
以
此避免卸料不均匀的问题
。
通常来说
,
对半干硬性
现场拌制的混凝土
,
采取一次摊铺作业的方法
,
允
许混凝土路面板最大板厚处于
22
~24
cm
范围内
;
对于塑性的商品混凝土
,
采取一次摊铺作业方法,
允许最大厚度在
26
cm
左右
。
当超过一次摊铺的
最大厚度
,
可采取两次摊铺与振捣作业方法
,
两层
铺筑间隔时间控制在
32
min
左右
,
下层厚度略大于
上层
°
(3)
摊铺作业
。
每次开展摊铺和振捣等作
业
,
必须要做到连续施工作业
,
如果需要中断
,
应该
设置施工缝
。
开始振捣时
,
使用平板式振捣器或者
其他机械设备作业
。
运用真空吸水法
,
开展施工作
业
。
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
,
要求比常用的高出
5%
-12%
,
方便摊铺与振捣
,
降低作业强度
,
优化
混凝土抹面工序
,
增强混凝土的性能
,
比如抗干缩
性等
。
真空吸水的深度不可以超过
32
cm
;
吸垫铺
设作业
,
尤其是周边要紧贴密致
。
开泵吸水一般控
制真空表
1
min
内要缓慢升高到
442
~502
mmHg
,
并且最高值不可以超过
650
~772
mgHg
,
计量出水
量必须达到要求
。
关泵时
,
也要逐渐减少真空度,
同时略提起吸垫四角
,
继续抽吸
10
~19
s,
保证作业
表面和管路中的残余水
。
2.7
接缝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
规定
,
通常设置纵向施工缝
。
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
前
,
进行拉杆的安装作业
。
对于设置的拉杆
,
要求
穿过模板的拉杆孔设置
,
横缝槽尽量在混凝土硬化
之后使用锯缝机进行锯切处理
,
或者在浇筑环节埋
入接缝板
,
当混凝土初凝之后拔出形成缝槽
°
组织
锯缝作业
,
混凝土要达到
5
~10
MPa
强度后再进行,
或者由现场试锯明确。
混凝土硬结之后
,
据成横缩
缝
,
若条件不达标则可以在新浇混凝土中压缝形
成
。
按照技术要求
,
锯缝要及时
,
夏季施工作业
,
建
议间隔
3
~4
板先锯
1
条
,
之后补齐
。
横胀缝要和
路中心线形成
97
。
,
并且缝壁要竖直
,
缝隙宽度保持
一致
,
缝中不可以连浆,缝隙下部布置胀缝板
,
上部
(
72
)
作者简介
:
王晋占
,
男
,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人
,
本科
,
工程师,
研究方向:交通运输.
-
47
-
总第
326
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第
4
期
3.1
车辙处治方案
针对交叉口反复改造车辙严重的问题,通过设
计三种耐久性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方案进行改造
。
试验方案如表
4
所示
。
表
6
试验段车辙处治方案
段落
试验段一
进行跟踪观测,
各路段车辙均由一定程度增长
°
综上所述
,
三种沥青混合料
32*+
PR-
M
的抗车
辙性能要优于
50*
+PR.
M
和
32*
基质沥青混合料
。
混合料抗车辙性能优劣顺序与中国车辙试验结果
规律基本一致
。
车辙深度
处治方案
铳刨至基层
,铺筑
10
cm
EME
-16
类别
>
5
cm
5
~
5
cm
50*
+
PR.M
30*
+
PR.M
36
#
基质沥青
4
结论
(
1
)
不同空隙率试验表明抗水损害评价指标不
适合
EME
-
14
混合料评价
。
三种混合料条件劈裂
强度均满足要求
°
铳刨
3
cm
面层
,
铺筑
EME-14
试验段二
>
5
cm
5
~
5
cm
5
~
5
cm
铳刨至基层
,
筑
10
cmEME-14
铳刨
8
cm
面层
,
筑
EME-14
铳刨
8
cm
面层
,
筑
EME-14
试验段三
备注在铺筑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前
,
应撤布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
。
3.7
现场车辙状况
试验段铺筑后针对试验段车辙数据进行为期
1
年半跟踪观测
,
试验结果如表
9
所示
。
表
7
现场车辙检测汇总表
落
原车辙
深度
通车
5
个月
最大车辙深度
/mm
备注
通车
4
个月
通车
4
个月
试验段一
>
5
cm
5
~
5
cm
5.4
5.4
7.5
7.5
4.2
4.0
15.0
15.7
15.5
12.5
54*
+
PR.M
36*
+
PR.M
36
#
基质沥青
试验段二
>
5
cm
5
~
5
cm
5
~
5
cm
5.5
5.2
6.7
7.7
15.7
三
(2)
高温性能试验表明
32
*
沥青
+PR.
M
抗车
辙性能较好,其次为
52
*
沥青
+
PR-
M
°
三种混合料
相比
32*
基质沥青抗车辙性能最差
。
(3)
循环加载次数试验表明
32*
+PR.
M
沥青
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最高
,52
*
+PR.
M
沥青混合料
次之
,32*
基质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最小
°
(4)
试验段跟踪观测表明
32*
+PR.
M
的抗车
辙性能最优
,
最大车辙为
10
mm
°
52
*
+PR.
M
抗车
辙性能次之
,
最大车辙
19
mm
°
32
*
基质沥青混合料
抗车辙性能最差,最大车辙达到
15
mm
°
混合料抗
车辙性能与高温性能试验规律基本一致
。
参考文献
:
[1]
[2]
由表
9
检测结果可知
,
通车
3
个月
,
由于通车时
间较短
,
未经过夏季高温天气,现场最大车辙深度在
5
mm
以下
。
通车
1
年后
,
采用
32
*
+
PR.
M
的段落,
最大车辙为
4-
7
mm
°
采用
32*
基质沥青的道口
,
最大
车辙为
19
mm
°
采用
50
*
+PR-
M
的段落
,
最大车辙
超过
9
mm
的有两个道口
。
通车
1
年半后对试验段
(上接第
47
页
)
[
3
]
沈金安.论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发展方向
[J],
公路交通
科技
,
1998,7(1)
:4
-2.
黄卫东,
吕伟民,
李套岭.国外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研究
与应用
[J],
国外公路
,1999,
(
04
)
.
吕伟民
,
郭忠印.高强沥青混凝土的配制与性能
[
J
]
-
中国公路学报
,
1996,9(1)
4
-e
灌封缝料
。
事前预制胀缝板,可选择软木板或者海
绵橡胶泡沫板
。
6.5
表面修整与防滑措施
浇筑完路面面层混凝土之后
,
要在终凝之前采
用人工作业或者机械作业的方法抹平表面
。
若采用
人工抹光作业
,
劳动强度很大,并且极易将水分与水
泥等
物
质带到混凝土表面
,
使得表面相比下部混凝
土或者砂浆有着更高的干缩性和降低强度;采用机
械抹光作业方法
,
机械上设置圆盘
,
开展粗光处理
;
利
用细抹叶片
,
便能够进行精光处理
。
若想保障形成
安全
,
混凝土表面必须制作粗糙抗
滑
的表面
。
按照
现
象
的路面防滑标准
,
做
好
路面防滑控制
°
6.7
养护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路面
养护
,
使得混凝土中拌合料有着较好的水化与水解强
度发育条件
,
有沁免收缩裂缝的产生
。
通常来说
,
路
面养护需
7~21
d
°
混凝土要达到农村公路设计要
求,并且在养护期间与缝隙之前
,
不可以通车
,
当达到
强度要求后再通车
。
采用湿治养生法,也就是混凝土
抹面
2
h
之后
,
使用湿的麻袋或者草垫覆盖
。
覆盖物
具有隔温的积极作用
,
确保混凝土少受天气因素的
影响
。
把控
。
做好人员的教育
,
增强其精细化管理意识,
使其能够认真负责把控路面施工的质量
。
根据农
村公路工程施工环境及工程特点
,
制定完善的管理
制度
,
严格有力的把控路面工序
,
把关工程
的
质量
与效益
°
编制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
制度时
,
明晰路面施工作业的职责与内容
,
使得各
项工祜有专
ud
的人员负责
。
3.7
做好路面施工现场的把控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的开展与落实
,
既需
要采取传统的管理方法,也要积极创新与优化
,
适
应工程施工现代化发展
。
从工程实践分析,管理者
对现
的
与
等
素,
严
按照
工程
管理制度
,
做好质量与性能的有力把控
。
同时要善
于利用数据信息辅助施工管理的开展与落实
,
确保
路面施工作业达标
°
4
结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
展
,
全
程
致管
的
念
,
做
好
严
的把控
°
结合实践
,
提出贯彻精细化质量管理理
念;做好路面施工现场的把控等措施
。
通过采取严
格有效的管理办法
,
打造高质量的公路工程
。
参考文献
:
[1
]
王嘉.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监督分析
[J
]
黑龙江
交通科技
,2020,43(08
)
410
+
221.
[2]
李海军.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J
]
.
湖北农机化
,2020(10
)
47
-
58.
3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策略总结
3.1
贯彻精细化质量管理理念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的效果把
控,要贯彻精细化质量管理理念
,
做好全面细致的
-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