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归溪儿)
荷花淀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第1~31自然段水生参军,夫妻话别故事开端.
①月夜编席第1~4自然段;②夫妻话别第5~29自然段;③水生离家第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2~61自然段探望丈夫,归途遇险故事发展.
①探望丈夫第32~38自然段;②扑空归来第39~47自然段;③淀上遇险第48~61自
然段.
第三部分:第62~85自然段伏击歼敌,锻炼成长故事高潮、结局、尾声
①伏击歼敌第62~65自然段;②意外相见第66~84自然段;③组织起来第85自然段.
这篇小说的语言质朴、简明,但又内涵丰富。
如水生告诉水生嫂自己参军那一段:
水生小声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水生没有和妻子商量就报名参军,
怕妻子责怪,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所以“小声”地说话。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
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是个细节描写,一“震”一
“吮”,寥寥两字,不仅惟妙惟肖地描绘了水生嫂在劳动中一个不经意的习惯动作,而且
特别生动地流露了水生嫂这位机敏多情、深明大义的妇女内心深处所发生的爱情与大义间
的矛盾冲突,可谓是凝练含蓄,耐人寻味折射出了人性美的光辉。[3]
再如妇女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段: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水大嫂说。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没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紧的话”,当然必
须当面嘱咐。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知道前两位的
话不能“自圆其说”,只好另想办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后还不忘加一句“有什么
看头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
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
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著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
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
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
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
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
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
她问:
“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
“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
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
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
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
“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
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归溪儿)
荷花淀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第1~31自然段水生参军,夫妻话别故事开端.
①月夜编席第1~4自然段;②夫妻话别第5~29自然段;③水生离家第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2~61自然段探望丈夫,归途遇险故事发展.
①探望丈夫第32~38自然段;②扑空归来第39~47自然段;③淀上遇险第48~61自
然段.
第三部分:第62~85自然段伏击歼敌,锻炼成长故事高潮、结局、尾声
①伏击歼敌第62~65自然段;②意外相见第66~84自然段;③组织起来第85自然段.
这篇小说的语言质朴、简明,但又内涵丰富。
如水生告诉水生嫂自己参军那一段:
水生小声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水生没有和妻子商量就报名参军,
怕妻子责怪,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所以“小声”地说话。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
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是个细节描写,一“震”一
“吮”,寥寥两字,不仅惟妙惟肖地描绘了水生嫂在劳动中一个不经意的习惯动作,而且
特别生动地流露了水生嫂这位机敏多情、深明大义的妇女内心深处所发生的爱情与大义间
的矛盾冲突,可谓是凝练含蓄,耐人寻味折射出了人性美的光辉。[3]
再如妇女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段: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水大嫂说。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没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紧的话”,当然必
须当面嘱咐。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知道前两位的
话不能“自圆其说”,只好另想办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后还不忘加一句“有什么
看头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
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
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著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
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
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
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
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
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
她问:
“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
“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
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
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
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
“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
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