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候又香)
北京首都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星
Galaxy Z Flip
手机凭借时尚潮流的设计、全新的视角拍摄,在京东商城一上线就火速告罄。
..
B
.古隆中升级为国家5A级景区的消息传来,无数襄阳人欢呼雀跃,欣喜不已。
....
C
.疫情防控已到了间不容发的时刻,不能有任何的麻痹、懈怠思想。
....
D
.热播剧《奋斗的旋律》中,林杰、叶豆豆等演员把一大批与新时代同行、拼搏奋进的年轻人形象饰演的入木三分。
....
2.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
B
.读书时不可以存心劫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彰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C
.这三种情感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频临绝望的边缘。
D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3.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卷帙(
zhì
) 取缔(
dì
) 聒噪(
guā
) 剑拔弩张(
nǔ
)
....
B
.撷
n
) 脍
i
) 取(
xié
) 发窘(
jiǒng
) 羁绊(
bà
炙人口(
kuà
....
C
.剽悍(
piāo
) 蓑衣(
suō
) 沉缅(
miǎn
) 合辙押韵(
zhé
)
....
D
.嗔视(
chēn
) 蓬篙(
hāo
) 凛冽(
liè
) 引颈受戮(
lù
)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
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的国家。
B
.以迥异于西方同类题材影片而设定的“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其结尾是人类选择背负地球家园一同迁徙,用
《愚公移山》式的故事与艺术的手段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C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当下中国的客观实际,这对社会治理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也对依法执政,科学执政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
.在珠峰,常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克服高寒缺氧的恶劣条件,在五、六千米的山腰,为茫茫雪山捡拾垃圾。
5.名句积累与运用关关雎鸠,
_______
。(《诗经•关雎》)
_______
,
______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_______
,
______
。(陶渊明《饮酒》)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
,
______
。
(李商隐《无题》)李白在《将进酒》中曾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尽显其豪迈与自信之情,他的《行路难》(其一)
中与此情意相通的诗句:
_______
,
______
。《游山西村》中,陆游以“
_______
,
______
”两句诗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
念,勇于开拓,就能达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见到萧条、衰败、荒凉的秋景,马致远不禁悲从中来,难抑
孤独思乡之情,于中吟咏道:
_______
,
______
。(《天净沙·秋思》)《己亥杂诗》中“
_______
,
______
”两句充分表
现了作者的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6.阅读《骆驼祥予》选段,回答问题。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
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
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文段节选自《骆驼祥子》,作者的原名是
____
。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既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
________
。
二、阅读
7.阅读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给燕子留个门
①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一直响到村西。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
热闹,门前的枣树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解。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
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主人不欢迎它们。
②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春风把沿途的树
都弄绿了。于是,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电。
③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我们也
不知道哪一年筑的,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子。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
④村里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还是茅草房。燕子似乎并不嫌弃,只要人们开着门,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
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儿。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所以家里有老人的,每到春
天总是盼望着门前喃呢的声音。我们那儿并不重视喜鹊,而把燕子看成喜鹊的化身。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
身体不适,他们就把能不能熬过冬天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命数。二月初燕子准时飞回来,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
可以下床,都要起来在门口坐一坐,听听燕子的喃呢,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巢,心里觉得有一种踏实。
⑤我们不知道鸳鸯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家里的燕子是双飞双宿的。大清早,等门一开燕子马上飞去了,当它回
来的时候嘴里肯定衔着草什么的,有时独自回来,有时两只一块儿。你一口草我一口泥,共筑着它们的窝。到了傍晚,
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
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村里小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会责备自己的男人,怎么连
燕子都不如,它们还懂得温情。刚才还气呼呼的男人,此时默不作声,一个人提了只筐出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筐里
准有妻子爱吃的水果。
⑥燕子等窝筑好后开始产卵,大约一个月后窝里便会伸出几张黄黄的小嘴。此时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时候,两只燕
子飞进飞出,喂养着它们的小宝宝。老人说,燕子一顿烟的工夫要飞出三次,一天下来将近要飞一百多次,直到小燕
子能独立觅食为止。而小燕子长大的那阵子,家里是颇为热闹的。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尤其当燕子爸
爸与燕子妈妈从外面觅食回来的时候,横梁上是一片喧闹。只只张大着黄口,争先恐后地要食吃。等老燕子飞走了,
它们才个个缩回窝里安静下来。再过一段时间,小燕子开始学飞,扑棱棱地从窝里飞到窝外,再由屋檐下飞到树枝上,
这样一路地飞远。如果还不到迁徙的时候,小燕子们绝不会飞走,到了晚上还是会飞到自己的窝里。
⑦我们家约定俗成,最晚进门的人,总会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齐了,然后关门——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就像
..
大人牵挂会玩的孩子迟归那样,我也会提醒家里人:给燕子留着门。
⑧村里开始有人建房,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上了年纪的人遵循一个原则,五黄六月是不可以动土木的。所
以村里很多人建房子多选择在秋天,这时候燕子已准备南飞了。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整个地端
下来,然后放在树杈上,希望明年燕子归来的时候还能发现这个标记。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会
有燕子进出。整天锁着的大门和平整的天花板,让燕子越飞越远了。
⑨当村里最后一栋楼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以至
回忆燕子确确实实的叫声,却模糊了。村民习惯了关门。
(作者:干亚群,选自《八小时以外》,有删改)
1
.分条概括表现村里人对燕子重视和喜爱的行为。
2
.结合语境,分析第⑦小节中“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中“仪式”一词的妙处。
..
3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画线处“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的含义?
4
.分析文中第⑤小节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
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
5
.你赞同“村民习惯了关门”这种做法吗?试说说你的理由。
8.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
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
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诸葛亮与司马懿
①
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
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
②
仗节
③
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
④
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
岂千里而请战邪?”
注:①司马懿(
yì
):人名②辛毗(
pí
):人名③仗节:手持符节④佐治:辛毗的字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
(2)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_______
亮数挑战
.....
_______________
(4)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
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选项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
.
A
.咨臣以当世之事
.
C
.以伤先帝之明
.
B
.先帝不以臣卑鄙
.
D
.以光先帝遗德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4
.(甲)(乙)两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诸葛亮的品质,(甲)文主要体现诸葛亮
____
;(乙)文主要体现诸葛亮
..
____________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钟离意,字于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
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
光武得奏。以视侯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
后除瑕丘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
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中张恢,坐臧
⑤
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薄入大司农,诏班
⑥
赐群臣。意得珠玑,
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日:“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
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改动)
[注1①部:总领,统帅。②徒:囚徒。③移:递送文书。④掾:属官:属员。⑤坐臧:犯了贪赃罪。⑥班:分。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太守甚贤之/贤哉,回也。
..
B
.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C
.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D
.帝怪而问其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2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
A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④
①②③
B
.俯身倾耳以请。
.
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D
.皆以美于徐公。
.
3
.翻译下列句子
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4
.光武帝为什么称钟离意“仁于用心”(请用原文回答)?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钟离意还具有怎样的品质?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咬牙”是一种修炼
向贤彪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2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严重旱灾,庄
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
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
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
成功的果实。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
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
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
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
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
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
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
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
“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
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 。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
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⑦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
将变得坚定。
(《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5日,有删改)
1
.文章③~⑤段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
2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
.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
.模仿第⑥段画线句的句式,给本段补充一个论据。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入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
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
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
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
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
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
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
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
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
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
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
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1
.“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又起。
2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
.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三、应用
12.学校开展以“我爱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任务。校学生会调查全校同学课余
运动情况,下面是两幅相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图。请你结合两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小胡说:“运
动太累人,又浪费时间,还不如在教室多做几道题呢。“针对他的话,请你以同学的身份进行劝说,注意语体。你的
班级将出一期主题为“运动心得”的黑板报,请你结合自己的运动体验,写两则心得。要求生动形象,至少用一种修
辞手法。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请让我来帮助你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生命中任何的惊喜,幸运,收获,无一不是源自于日复一日的努力耕耘,纵使成功的姿态千万,努力和坚持必定
是最土的那个先决条件。
(《中国青年报》2017年4月3日)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
D
【解题分析】
A.告罄:宣告完毕。使用正确;
B.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使用正确;
C.间不容发: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使用正确;
D.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不合语境;
故选D。
2、
D
【解题分析】
A项,“清风流水”改为“轻风流水”;B项,“劫难”改为“诘难”,“寻彰摘句”改为“寻章摘句”;C项,“频
临”改为“濒临”。
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候又香)
北京首都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星
Galaxy Z Flip
手机凭借时尚潮流的设计、全新的视角拍摄,在京东商城一上线就火速告罄。
..
B
.古隆中升级为国家5A级景区的消息传来,无数襄阳人欢呼雀跃,欣喜不已。
....
C
.疫情防控已到了间不容发的时刻,不能有任何的麻痹、懈怠思想。
....
D
.热播剧《奋斗的旋律》中,林杰、叶豆豆等演员把一大批与新时代同行、拼搏奋进的年轻人形象饰演的入木三分。
....
2.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
B
.读书时不可以存心劫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彰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C
.这三种情感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频临绝望的边缘。
D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3.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卷帙(
zhì
) 取缔(
dì
) 聒噪(
guā
) 剑拔弩张(
nǔ
)
....
B
.撷
n
) 脍
i
) 取(
xié
) 发窘(
jiǒng
) 羁绊(
bà
炙人口(
kuà
....
C
.剽悍(
piāo
) 蓑衣(
suō
) 沉缅(
miǎn
) 合辙押韵(
zhé
)
....
D
.嗔视(
chēn
) 蓬篙(
hāo
) 凛冽(
liè
) 引颈受戮(
lù
)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
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的国家。
B
.以迥异于西方同类题材影片而设定的“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其结尾是人类选择背负地球家园一同迁徙,用
《愚公移山》式的故事与艺术的手段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C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当下中国的客观实际,这对社会治理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也对依法执政,科学执政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
.在珠峰,常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克服高寒缺氧的恶劣条件,在五、六千米的山腰,为茫茫雪山捡拾垃圾。
5.名句积累与运用关关雎鸠,
_______
。(《诗经•关雎》)
_______
,
______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_______
,
______
。(陶渊明《饮酒》)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
,
______
。
(李商隐《无题》)李白在《将进酒》中曾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尽显其豪迈与自信之情,他的《行路难》(其一)
中与此情意相通的诗句:
_______
,
______
。《游山西村》中,陆游以“
_______
,
______
”两句诗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
念,勇于开拓,就能达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见到萧条、衰败、荒凉的秋景,马致远不禁悲从中来,难抑
孤独思乡之情,于中吟咏道:
_______
,
______
。(《天净沙·秋思》)《己亥杂诗》中“
_______
,
______
”两句充分表
现了作者的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6.阅读《骆驼祥予》选段,回答问题。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
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
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文段节选自《骆驼祥子》,作者的原名是
____
。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既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
________
。
二、阅读
7.阅读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给燕子留个门
①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一直响到村西。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
热闹,门前的枣树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解。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
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主人不欢迎它们。
②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春风把沿途的树
都弄绿了。于是,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电。
③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我们也
不知道哪一年筑的,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子。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
④村里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还是茅草房。燕子似乎并不嫌弃,只要人们开着门,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
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儿。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所以家里有老人的,每到春
天总是盼望着门前喃呢的声音。我们那儿并不重视喜鹊,而把燕子看成喜鹊的化身。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
身体不适,他们就把能不能熬过冬天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命数。二月初燕子准时飞回来,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
可以下床,都要起来在门口坐一坐,听听燕子的喃呢,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巢,心里觉得有一种踏实。
⑤我们不知道鸳鸯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家里的燕子是双飞双宿的。大清早,等门一开燕子马上飞去了,当它回
来的时候嘴里肯定衔着草什么的,有时独自回来,有时两只一块儿。你一口草我一口泥,共筑着它们的窝。到了傍晚,
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
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村里小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会责备自己的男人,怎么连
燕子都不如,它们还懂得温情。刚才还气呼呼的男人,此时默不作声,一个人提了只筐出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筐里
准有妻子爱吃的水果。
⑥燕子等窝筑好后开始产卵,大约一个月后窝里便会伸出几张黄黄的小嘴。此时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时候,两只燕
子飞进飞出,喂养着它们的小宝宝。老人说,燕子一顿烟的工夫要飞出三次,一天下来将近要飞一百多次,直到小燕
子能独立觅食为止。而小燕子长大的那阵子,家里是颇为热闹的。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尤其当燕子爸
爸与燕子妈妈从外面觅食回来的时候,横梁上是一片喧闹。只只张大着黄口,争先恐后地要食吃。等老燕子飞走了,
它们才个个缩回窝里安静下来。再过一段时间,小燕子开始学飞,扑棱棱地从窝里飞到窝外,再由屋檐下飞到树枝上,
这样一路地飞远。如果还不到迁徙的时候,小燕子们绝不会飞走,到了晚上还是会飞到自己的窝里。
⑦我们家约定俗成,最晚进门的人,总会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齐了,然后关门——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就像
..
大人牵挂会玩的孩子迟归那样,我也会提醒家里人:给燕子留着门。
⑧村里开始有人建房,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上了年纪的人遵循一个原则,五黄六月是不可以动土木的。所
以村里很多人建房子多选择在秋天,这时候燕子已准备南飞了。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整个地端
下来,然后放在树杈上,希望明年燕子归来的时候还能发现这个标记。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会
有燕子进出。整天锁着的大门和平整的天花板,让燕子越飞越远了。
⑨当村里最后一栋楼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以至
回忆燕子确确实实的叫声,却模糊了。村民习惯了关门。
(作者:干亚群,选自《八小时以外》,有删改)
1
.分条概括表现村里人对燕子重视和喜爱的行为。
2
.结合语境,分析第⑦小节中“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中“仪式”一词的妙处。
..
3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画线处“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的含义?
4
.分析文中第⑤小节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
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
5
.你赞同“村民习惯了关门”这种做法吗?试说说你的理由。
8.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
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
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诸葛亮与司马懿
①
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
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
②
仗节
③
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
④
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
岂千里而请战邪?”
注:①司马懿(
yì
):人名②辛毗(
pí
):人名③仗节:手持符节④佐治:辛毗的字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
(2)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_______
亮数挑战
.....
_______________
(4)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
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选项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
.
A
.咨臣以当世之事
.
C
.以伤先帝之明
.
B
.先帝不以臣卑鄙
.
D
.以光先帝遗德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4
.(甲)(乙)两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诸葛亮的品质,(甲)文主要体现诸葛亮
____
;(乙)文主要体现诸葛亮
..
____________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钟离意,字于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
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
光武得奏。以视侯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
后除瑕丘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
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中张恢,坐臧
⑤
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薄入大司农,诏班
⑥
赐群臣。意得珠玑,
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日:“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
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改动)
[注1①部:总领,统帅。②徒:囚徒。③移:递送文书。④掾:属官:属员。⑤坐臧:犯了贪赃罪。⑥班:分。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太守甚贤之/贤哉,回也。
..
B
.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C
.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D
.帝怪而问其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2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
A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④
①②③
B
.俯身倾耳以请。
.
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D
.皆以美于徐公。
.
3
.翻译下列句子
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4
.光武帝为什么称钟离意“仁于用心”(请用原文回答)?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钟离意还具有怎样的品质?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咬牙”是一种修炼
向贤彪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2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严重旱灾,庄
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
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
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
成功的果实。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
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
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
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
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
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
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
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
“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
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 。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
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⑦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
将变得坚定。
(《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5日,有删改)
1
.文章③~⑤段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
2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
.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
.模仿第⑥段画线句的句式,给本段补充一个论据。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入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
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
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
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
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
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
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
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
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
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
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
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1
.“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又起。
2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
.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三、应用
12.学校开展以“我爱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任务。校学生会调查全校同学课余
运动情况,下面是两幅相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图。请你结合两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小胡说:“运
动太累人,又浪费时间,还不如在教室多做几道题呢。“针对他的话,请你以同学的身份进行劝说,注意语体。你的
班级将出一期主题为“运动心得”的黑板报,请你结合自己的运动体验,写两则心得。要求生动形象,至少用一种修
辞手法。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请让我来帮助你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生命中任何的惊喜,幸运,收获,无一不是源自于日复一日的努力耕耘,纵使成功的姿态千万,努力和坚持必定
是最土的那个先决条件。
(《中国青年报》2017年4月3日)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
D
【解题分析】
A.告罄:宣告完毕。使用正确;
B.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使用正确;
C.间不容发: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使用正确;
D.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不合语境;
故选D。
2、
D
【解题分析】
A项,“清风流水”改为“轻风流水”;B项,“劫难”改为“诘难”,“寻彰摘句”改为“寻章摘句”;C项,“频
临”改为“濒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