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发(作者:罗宏义)
科学实验室 or科学博物馆?—幼儿园
科学区的存在问题
【摘要】科学区域的创设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科学探究、实验操作发现的场所,
它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存在,填补幼儿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薄弱。教师应为幼儿
创建一个可操作、有趣的“科学探索区”,让幼儿在科学游戏、科学实验中,建
构自己的科学经验。
【关键词】 科学区;可操作;科学探索区;科学博物馆
创设了班级科学区是不是就促进了幼儿科学探索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在我的工作实践和参观学习中,发现了这样一个普遍问题:很多幼儿
园是为了设立科学区而设立科学区,它们看似放着琳琅满目的操作材料,但细看
却发现这些材料结构高、操作性弱。这样的科学区更像一个“科学博物馆”,而
并非幼儿真正需要的、可感可触可操作的“科学探索区”。
那如何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合幼儿的“科学探索区”呢?
一、对区域空间的思考
受场地、人数限制,传统的科学区在空间的选择和布置上,往往都存在狭小、
动静混合的现象。因此,很多孩子都不愿意选择科学区活动,这样的科学区,更
像是一个“科学博物馆”,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1、安静独立
科学探索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班级科学区应设置在教室相对安静的区域,
与热闹的活动区隔离。也可使用安全的隔断物,为科学区营造一个封闭式、少受
干扰的空间,有助于幼儿更专注地进行科学探索。
2、宽敞开放
科学区的空间不宜太小,应大到能同时容纳一些儿童和老师同时进行活动。
同时需要提供足够的工作空间,通常需要一张桌子和椅子,因为孩子需要将许多
材料都摊在桌子上,再进行操作。
3、流动性强
很多科学活动都需要用水进行实验或清洗,所以科学区应设置在近水池的地
方。如:科学实验《自制乐器》,孩子通过往玻璃杯中加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
水杯,使水杯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在这一活动中,孩子需要不断去取水、倒水,
靠近水池有利于活动有序、安全、方便地开展。
许多探究需要自然光线,应将科学活动搬至室外或窗户附近。如:科学游戏
《接太阳》中,孩子用镜子、玻璃等工具,通过光的折射原理,将太阳接到教室
里。
所以,科学区不一定是固定在一个区角,而应根据需要灵活流动,利用各种
资源支持活动开展。
二、对区域材料的思考
材料是创设科学区的关键,孩子在科学区的活动是围绕活动材料而展开的,
可以说材料是支持活动开展的灵魂。
然而传统科学区的材料投放,看似琳琅满目,实则结构高、趣味性低、操作
性弱,这些材料很难受孩子青睐。孩子真正需要的材料,是可感、可触、可操作、
低结构、可以任意摆弄的。就如格林曼所说“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区,更像一
个实验室,而不是博物馆”。
1、低结构
低结构材料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材料,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元、可
变性大、操作性强等特点。它没有过多的指向性,孩子可以自由造型、自由发挥。
(1)材料来源
2024年4月29日发(作者:罗宏义)
科学实验室 or科学博物馆?—幼儿园
科学区的存在问题
【摘要】科学区域的创设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科学探究、实验操作发现的场所,
它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存在,填补幼儿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薄弱。教师应为幼儿
创建一个可操作、有趣的“科学探索区”,让幼儿在科学游戏、科学实验中,建
构自己的科学经验。
【关键词】 科学区;可操作;科学探索区;科学博物馆
创设了班级科学区是不是就促进了幼儿科学探索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在我的工作实践和参观学习中,发现了这样一个普遍问题:很多幼儿
园是为了设立科学区而设立科学区,它们看似放着琳琅满目的操作材料,但细看
却发现这些材料结构高、操作性弱。这样的科学区更像一个“科学博物馆”,而
并非幼儿真正需要的、可感可触可操作的“科学探索区”。
那如何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合幼儿的“科学探索区”呢?
一、对区域空间的思考
受场地、人数限制,传统的科学区在空间的选择和布置上,往往都存在狭小、
动静混合的现象。因此,很多孩子都不愿意选择科学区活动,这样的科学区,更
像是一个“科学博物馆”,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1、安静独立
科学探索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班级科学区应设置在教室相对安静的区域,
与热闹的活动区隔离。也可使用安全的隔断物,为科学区营造一个封闭式、少受
干扰的空间,有助于幼儿更专注地进行科学探索。
2、宽敞开放
科学区的空间不宜太小,应大到能同时容纳一些儿童和老师同时进行活动。
同时需要提供足够的工作空间,通常需要一张桌子和椅子,因为孩子需要将许多
材料都摊在桌子上,再进行操作。
3、流动性强
很多科学活动都需要用水进行实验或清洗,所以科学区应设置在近水池的地
方。如:科学实验《自制乐器》,孩子通过往玻璃杯中加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
水杯,使水杯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在这一活动中,孩子需要不断去取水、倒水,
靠近水池有利于活动有序、安全、方便地开展。
许多探究需要自然光线,应将科学活动搬至室外或窗户附近。如:科学游戏
《接太阳》中,孩子用镜子、玻璃等工具,通过光的折射原理,将太阳接到教室
里。
所以,科学区不一定是固定在一个区角,而应根据需要灵活流动,利用各种
资源支持活动开展。
二、对区域材料的思考
材料是创设科学区的关键,孩子在科学区的活动是围绕活动材料而展开的,
可以说材料是支持活动开展的灵魂。
然而传统科学区的材料投放,看似琳琅满目,实则结构高、趣味性低、操作
性弱,这些材料很难受孩子青睐。孩子真正需要的材料,是可感、可触、可操作、
低结构、可以任意摆弄的。就如格林曼所说“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区,更像一
个实验室,而不是博物馆”。
1、低结构
低结构材料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材料,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元、可
变性大、操作性强等特点。它没有过多的指向性,孩子可以自由造型、自由发挥。
(1)材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