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9日发(作者:星咏德)
州 院
2010年1O月第24卷第5期
Journal of Chizhou College
0ct.2010 Vo1.24 No.5
清末留日热潮成因初探
冯 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00006)
【摘要】二十世纪初,封建末世出现蔚为壮观的留目潮,究其成因,分为三类:王朝内观念渐变、废科举兴学堂的”新政”举措、以多为贵的
鼓励政策是为其内因;日本各阶层或出于培养亲日派的考虑、或出于文化交流目的、或出于热心教育动机而持有的接纳态度是为外因;中目
间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地理、人文因素是为日本吸引中国留学生的便利条件。
【关键词】清末;留日热潮;原因
【中图分类 ̄-]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4—11 02(2010)05—0儿4—05
从十九世纪末清朝首派留日学生开始,留日人 然,长淹没于腥风血雨之中:欲不使千余万文明神
数逐年攀升,至二十世纪初,形成“父遣其子,兄勉
胄,如束如缚,呻吟于条顿、拉丁民族之下;是赖夫
其弟,航东负笈,络绎不绝”『lj的留日热潮。清末“留 学,是赖夫游学”[21 l。有着强烈爱国心与责任感的
日热”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合力所致。
广大青年,因为“朝政之不振,学问之不修.社会之腐
1 内在契机
败,土地之日狭,强邻之日薄”,而义无返顾地选择留
学救亡之路。“离家去国,易苦以甘”,“宁牺牲目前之
中国内部的变化直接导致留日热潮的出现,体
逸乐,兢兢业业,以求将来无暨之幸福”[3JI3。而日本在
现在三方面:
输入西洋文化时,已进行了取精用弘的再加工,“凡
第一,观念的转变。
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I4]“ 。许多人看
日本明治维新以降,向西方学习的成效日益显
到日本向西方学习卓有成效.遂视留学东瀛为学习
著,并进而产生对中国日益强烈的影响。甲午(1894 西洋文化的终南捷径,试图通过留学日本收到立竿
年)之前就出现一些士大夫的游日记载,尽管这时中
见影之效,在千钧一发之际拯救国运。1903年第7
国有识之士对13本的了解尚有一定局限性,但对日
号《大陆》杂志道出了这些人的心声:“日本学习欧
本认识的逐步加深,为留日热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美,故其强同于欧美,吾若学习欧美如日本,则其强
“甲午丧师,举国震动”,痛定思痛,开始反思。 亦必如日本然。吾文学风习去欧美甚远,势难直接为
多数中国人把目光转向这个曾几何时尚对中国亦
之,不若间接以学习日本之为便”。
步亦趋、敬而师之的“蕞尔小国”。很多人看到日本
适应这种形势,一批留日指南性质的书出现,
原与中国处境相似,却迅速强盛,因而主张效法日
如《东瀛学校举概》、《日本学校述略》、《日本游学指
本,以期收到同样效果。中国人向外国学习的重心
南》、《日本留学执掌》、《留学生鉴》等。它们在介绍
开始由西洋转向日本。1896年,中国首派13名留
留学日本有关事宜的同时,大力宣传留日与救亡的
学生到日本,此后逐年增多。至二十世纪初出现留
密切关系。为救亡而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沉重的
日高潮,一批又一批青年辞别家乡,负笈东渡。
民族危机促使正直青年热切盼望留学救国。并在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
期内形成不多见的留日热。
国的狂潮。列强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清政府陷
这时,一批维新人士、封建官僚,也改变了抱残
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民族危机沉重。目睹国步艰难,
守缺的心态,积极倡导留学日本。
无数热血青年为挽大厦之将倾,寻求救亡图存之
维新派官僚杨深秀向皇帝建议:“日本变新之
路。广大青年在愁云惨雾中看到了希望——留学救
始,遣聪明学生出洋学习,于泰西诸学灿然美备,中
国。当时有一杂志指出:“欲不使金碧山JII黔然黯
华欲游学易成,必自日本始”【5】l5。康有为也认为:
收稿日期:2010—09—20
作者简介:冯琳(1977一),女,河南郑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台湾史。
第5期 冯琳:清末留日热潮成因初探 115
“H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
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6]224。他一再上书指出:
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知识分子读经做官之
路,使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谋求新的出路,而出国
留学就是最好的出路之一。时人回忆说:“家庭环境
“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速最速,条理尤详,取
而用之,尤易措手”[7 。要求皇上“以日本明治之政 1
为政法”I7J 。
好的出国留学(日本最多),其次就地投考学校,没
有钱的就投入新军当兵”㈦ 。秋瑾在给大哥的信中
张之洞等一批封疆大吏。从巩固清王朝的根本
也说:“今日世界谋事,非知洋务不可;若能出洋留
学数年.谋事较易”[13142。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废除
后的两个月中,仅自费生就新增2,000多人。留日
利益出发,力主留学H本。他在《劝学篇》中特辟“游
学”一章,专门论述留日好处,大力倡导留学日本之
效。认为“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而
生人数1904年只有2,400人,到1905年就高达
“至游学之用,西洋不如东洋”。极力主张派学生留
8,000人,1906年更上升为12,000人 。
学H本,学习西学。《劝学篇》经光绪帝“详加批览”
科举制的废除,使读书人失去了这个人仕的“敲
后,命各省督抚、学政“广为刊布,实力劝导”【8】5"。十 门砖”。读经和做官脱节,统治阶级在笼络士人手段
H之内,三易版本,刊行不下二百万册。游学东洋的
上失去香饵,无可奈何地空言要学生“上知效忠于
主张为朝野所接受.并逐渐形成舆论。一时间留学
国,下得自谋其生”【14J9。“旧学”失去了它昔日的魅力。
H本遂成流行风气。 更多的青年学生把目光投向新学。为了废除科举制
总之.这时大清帝国统治阶级迫于形势压力和
以后,学堂蓬勃发展起来。根据当时学部统计,1907
受热血青年的感染,也对派遣留日学生、学习日本
年各省有学堂37,888所,学生1,024,988人。1908
形成一定共识。清朝皇帝也不得不扭转了闭关自守
年学堂数达47,995所,学生数达1,300,739人。一
的观念,支持游学东洋。举国上下观念的转变,是留
年之中学堂数增多了26.7%,学生增多26.9%。1909
日热潮兴起的思想根源。
年学生数比1908年又增长25.1%②。但学堂普及率
第二,废科举、兴学堂。 仍然很低,当时全国学龄儿童及青年约六千五百万
1901年,清政府为形势所迫,推行“新政”,废
人,人各类新学堂者仅占四十分之一。学堂供不应求,
科举、兴学堂,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激发
新式学堂“门户狭隘,路径险阻,攀登甚难,学子往往
了留日潮的高涨。
不得其门而入”。除了进学堂,何以跃登龙门,求得一
科举制是一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唯一的“登 身荣誉?何以力挽狂澜、拯救国运呢?“于是,学子互相
龙术”。它把识字、读经、做官联为一体,使大批读书
约集,一声‘向右转’,齐步辞别国内学堂,买舟东去.
人的注意力放在通过科举考试而平步青云上,沉迷 不远千里,北自天津,南自上海,如潮涌来”[151"。
于“高头讲章”,揣摩八股时文,而对于天下大事、国
同时,新式学堂的大量兴办。也把师资问题摆
计民生茫无所知,阻碍了他们放眼世界的视线。鸦片 在清政府面前。为解决兴办学堂与师资奇缺的矛
战争以后,中国国势日蹇。甲午战争败于日本,“天下
盾,清政府向日本大量派遣“速成生”。这些“速成
愕眙,群起而求其所以然之故,乃 然于前此教育之
生”到日本后,进入某一专门学校,研修专科,主要
无当,而集矢于百千年通用取士之经义”网 。许多
是师范和法政两类,毕业归国后从事教育等事业。
爱国之士都把废科举、兴学堂作为强国的首要任
他们留学年限可长可短,有的半年或数月。也有两
务。同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也急需技
三年者。这类学生人数较多,他们的汇入充实了留
术科学及政法、经济方面的人才。封建专制制度的
日大军。
穷途末路和资本主义的冲击,使废科举、兴学堂成 第三,政策鼓励。
为历史必然的选择。 清政府大力提倡留学H本.采取种种鼓励政
1905年,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联名上奏. 策,对留日学生诱以官职。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
要求废止科举,认为“科举一日不停.世人皆有侥幸
次号召青年留学,并许诺以各种官职。1903年,根
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
据张之洞的奏请,颁行《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其
私立学堂者绝少,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决无大兴 中规定:“中国游学生在日本各学堂毕业者,视所学
之望”[1015390。清廷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不得不于是年 等差,给以奖励”[ 6] 卵。如果能在H本普通中学堂、
7月“谕令停科举以广学校”。“沿袭千余年之科举 高等学堂(相当高中)与实业学堂、国家大学堂(帝
制度,根本铲除。嗣后学校日渐推广,学术思想因之
国大学)与大学院毕业,并得有优秀文凭者,分别授
变迁,此其大关键也”【11】3m。 以拔贡、举人、进士、翰林出身,加以录用。这实际上
116 池州学院学报 第24卷
给热衷于仕途的青年开辟了另一条便利的道路。通 来政治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甲午战争之后.
过科举考试升官发财的梦破灭了,但新的希望又升 日本政府把沙俄作为争夺远东霸权的主要对手,而
对腐朽虚弱的清政府则加以笼络.吸引中国留学生
是为策略之一。日本政府认为接纳中国学生,好处
有三:可密切两国感情;可增加日本外汇收入:尤为
重要的是可在中国扩张势力.培养亲日派。1898
起来了。正如《游学译编》所日:“向之极可慕恋之科
举的虚荣者,今已为焦梦矣。而出洋学成,呈与出
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
之路,胥于是乎在”ill。于是,不少知识分子以出洋
留学为重要出路与获取功名的捷径,竞相东渡。同
时,清政府还鼓励在职官员与王公贵族子弟“自备
年,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在致其外务大臣的信
中。宣称:“如果将在日本受感化的中国新人材散布
资斧,出洋留学”,“回国后尤宜破格奖励,立予擢
用”[17122。清政府对回国留学生采用的赏出身、授官
职的奖励办法虽然被世人讥讽为“洋科举”,但在当
时无疑起到了刺激广大青年积极留学的作用。
清政府改变了洋务运动时期单一的官派方式,
采取中央与地方分派,公费与自费并举的方针。中
央各部、地方各省,以及各工商矿局,都可以根据自
己的需要和具体情况酌情选派。张之洞、刘坤一等
也鼓励各省人士自备资斧出洋游学,毕业回国后给
以同等待遇。在清廷和官绅的鼓励下,自费留学人
数激增。并超过官费人数。
1903年.清政府下令自费留学生只要家长报
名,通过省学务处考试,就可以领取咨文出国,办事
人员不准刁难勒索。后来又补充规定自费生若考入
外国大学也可以转为官费培养。自费生若经费不继
或因病住院,国家亦可酌情给予补助。
清政府对留学资格不加限制,不问出身,不论
学历,以多为贵。留学生中,有白发苍苍的老翁,有
乳臭未除的幼童;有新式学堂毕业生,有科场旧人;
有缠足妇女,亦有蓄发“和尚”。形形色色的人扬帆
东渡,蔚为壮观。多数人留学日本之前甚至不懂日
语,只能人日本中小学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当时女学兴办蔚然成风,
女学师资奇缺的问题,清政府对女子留学也给予一
定鼓励,1905年下半年开始选派官费女子留学生。
驻日公使杨枢赞助实践女校设立中国女子留学师
范、工艺速成科,专门培养女学师资、蒙养院女保姆
等类人才。1905年,留日女学生已达百人。著名者
如秋瑾、吴弱男、陈撷芬、陈光璇、潘英等④。女子留
日虽然仍是少数,但一定程度上也增长了留日热潮
的势头.并为其注入新的生机。
2外在契机
日本各阶层的欢迎态度使留Et热潮的兴起成
为可能。
日本政府意识到“种子一播,则将来万种之权,
皆由是而起”口8i8,教育中国留学生是影响到中国未
于古老帝国,是为日后树立日本势力于东亚大陆的
最佳策略。其习武备者,日后不仅将仿效日本兵制,
军用器材亦必仰赖日本。清国之军事将成日本化。
又因培养理科学生之结果,定将与日本发生密切关
系。此系扩张日本工商业于中国的阶梯。至于专攻法
政等学生,定以日本为楷模,为中国将来改革之准
则。果真如此……可无限量地扩张势力于大陆”㈣。
同年,他以日本国家名义邀请中国向日本派留学
生,并允诺负担二百名中国留学生所需经费,促成
此举。El本官绅纷纷来华,游说中国当权人物派遣
留日学生。日本东亚同文会长冈护美子爵游说南北
各省。参谋本部也命福岛安正、宇都宫太郎走访张
之洞、刘坤一等官吏,力劝选派陆军留日学生。
在实利角度的考虑之外,日本统治阶级中也有
人认为应“为中国人的利益而教育”。前驻华公使大
鸟圭介于1899年在学士馆演讲时.就强调当时教
育中国留学生,是为了“酬彼昔师导之恩义”,同时
希望“将来两国相爱相敬之情,铭刻肝胆,使如左右
两手.又如辅车相依”[zo77。
相当一部分日本中下层人士抱着对中国友好
的态度,希望中日加强联系和文化交流,热忱欢迎
中国留学生。中国留学生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
谊。章太炎留学日本时名声已经不小,是留学界领
袖人物之一。他在东京主讲“国学”,使许多日本人
士倾倒。章太炎曾和日本佛学界人士一起研究佛
学,武昌起义后返国,三十多位日本佛学界名流为他
送行。鲁迅在留日期间,从学医转向从文,开始倡导
新文学。日本一些爱好文学的青年曾向他求教。日本
人增田涉向鲁迅请教中国小说,鲁迅“几乎天天拨出
下午写作的时间,替他讲《中国小说史略》,形似学
生,实视同至亲好友一样。谈得高兴了,就在家里用
饭,继续至夜.或一同到外面看电影等等”[2113%。鲁迅
同许多日本学者结下了这种真诚的友谊。他所写的
富有激情和哲理的诗歌中,有三分之二是赠日本友
人的。
在日本教育界,许多教育家著文论述培养中国
留学生的意义,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教育家嘉
第5期 冯琳:清末留日热潮成因初探 117
纳治五郎、下田歌子等还到中国进行考察,推动中
国政府派遣留日生。为接纳中国留日生日本教育界
特地开设了一批学校,如日华学堂、弘文学堂、同文
说,路程短,路费少,又能达到留学目的的日本,自
然是很有诱惑力的。根据《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记
载,“到日本航程六天”,而“横渡太平洋花了二十八
书院、振武学校、东斌学堂、经纬学堂等等。对华友
好人士及热心事业的教育家们亦纷纷创办面向中
国留学生的各种学校,例如设立速成科、普通科、预
备科、本科等,以接纳不同类别的留日学生。日本学
堂从教育和经济两方面计。很乐意吸纳中国留学
天” 。暂且撇开路费不说,单是一个月左右的海上
航行就让人几乎不堪承受了。相比之下,赴日之行
好接受得多。
中日两国文字都以汉字为基础,是所谓“同文”
之国,语言文字阻碍较少。学日文较学习英文法文
生,以扩大生员,增加收入,扩展规模。
许多日本教师出于友好真诚的态度和敬业的
精神,对中国留学生给予热心关怀和耐心指导。如
1898年为中国留学生开设的第一所日华学堂的堂
监宝阁善教,“起居饮食都和学生在一起,朝夕照
顾”。“中国学生非常钦服宝阁君,且勤奋向学。他自
己亦于学业之暇,辅导帮助学生为唯一乐事,其态
度实在是和蔼可亲”[2Olm 。日本教师认真严谨的
教学态度也感染了中国留学生。鲁迅1905年在仙
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期间,受到解剖学教授藤野严
九郎亲切教导,笔记“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改过
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
都一一订正”[22]4 。藤野先生在他给学生小林茂雄的
信中谈到对于曾经在文化上影响感化过日本的中
国“表示敬意,实为至要。我以为亲切相待、殷勤向
导乃对待彼等之唯一武器”。因此他对当时班上唯
一
的中国留学生鲁迅给以无微不至的关心,“为使
其可安乐度日,尽可能提供了便利”[231 。许多日本
教育家为培养中国留学生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很
大贡献。其中最著名者为嘉纳治五郎及松本龟次
郎。黄兴、鲁迅、陈独秀、秋瑾、周恩来等人均在嘉纳
治五郎创办的弘文学院留过学。松本龟次郎直接教
育过的留日学生达2万人之多,被称为是“为中国
人留学生教育贡献终生的人”。
日本各阶层出于不同动机.对中国留学生的接
纳态度。推动了清末留日热潮的兴起。
3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日本之所以能成功的吸引大批中国留学生.还
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路近费省,可多遣”,
“去华近,易考察”… 。就官方而言,路途近便,花费
少,并便于对留学生的考察,因而乐于派遣。在光绪
二十九年(1903年)上谕颁布的《奏定章程:学务纲
要》中规定:出洋考察为办学人员之必要条件,而日
本则为必往之地。因为“欧美各国道远费重,即不能
多往,而日本则断不可不到”。而对于自费留学者来
容易。梁启超在《论译书》中举出了学习日文较易的
五个理由:音少;音皆中之所有;文法疏阔;名物象
事,多与中土相同;汉文居十六、七④。他认为“学英
文者经五六年始成,其初学成也尚多窒碍,尤未必
能读其政治学、资生学、智学、群学等之书也。而学
日本文者。数日而小成,数月而大成”闭。因为汉字
是日语中十分重要的文字。它在日文中被大量使
用,所以.即使中国留学生不懂日语,也能和日本人
进行“笔谈”。语言问题构不成大碍。
日本风俗与中国相近,容易适应。由公元七世
纪开始,日本留学生便负笈中国。千年来受中国影
响很深。近代“虽渐化欧美,而实有我中国三代之古
风”。“日本之文物得自中国者十八九,中国产货无
所不有,其席地而坐尤恍惚我之三代,有异乡感无
异国感……决不至为离乡之悲叹也”[11。日本的和
服是在仿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日
本人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结构也受中国影响。在日
本,可吃到中国的饺子、面条等。和中国人一样,日
本人喜欢饮茶,在吃日本菜和中餐时也使用筷子。
日本人的年节,也有做年糕、除夕团圆、新年参拜的
习俗。日本人的七夕,有与中国的乞巧节相似的内
容。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有一种亲切感,这是在欧美
留学所没有的。
日本君主立宪模式较议会制民主制或是总统
制民主制容易接受。清政府认为日本的君主立宪模
式既能学习近代西方文明,又不致动摇皇族统治,
所以政策上倾向于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日本带有
“中西和璧”色彩的近代文化对于当时中国人来说,
有亲切感与吸引力。
这些因素虽然不是主要原因.但却是上至清
廷、官绅,下至广大青年普遍考虑到的共同原因。与
中国一水之隔、有着许多共同的文化基因的日本成
为留学优先考虑的对象。
基于以上原因,二十世纪初中国形成了蔚为壮
观的留日热潮。留日学生中的大多数没有按照清政
府和日本政府所设计的模式发展下去.而是走上了
革命的道路,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展,并促进
118 池州学院学报
flO1光绪朝东华录Ⅲ].北京:中华书局,1958.
第24卷
了清末教育改革和新教育的发展,给中日社会带来
不同程度的影响。
注释:
①有关数字参看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第186页。
②丁致聘:《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0年版.第29、31、34页。
[11];tYr.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2】辛亥首义回忆录:第1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
【13]秋瑾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41光绪朝东华绪录 】.北京:中华书局,1958.
【l5】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
[16】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33.
[17】张之洞.请奖励职官游历游学片[M]//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
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81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M]+台北,1975.
③日本东京调查员:《外国特别调查》,《女子世界》第2年第3
期,1905年。
④粱启超:《变法通议・论译书》,《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9年影印本,第76页。
[19] ̄g村一夫.驻清公使时代的矢野龙溪氏[J】.成城文艺,1967
f461.
【20]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
参考文献:
【1]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J].游学译编,1903(6).
[2]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东京留学生.留学生鉴『M1.东京:启智书社,1906.
f4]张之洞.劝学篇[M1.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5】北洋洋务局.约章成案汇览[0].光绪三十一年上海点石斋石
印本
[21]许广平.鲁迅在日本【M】,/许广平文集:第二卷.南京:江苏文艺
出版社 1998.
【22]鲁迅.藤野先生[M】//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73.
『23]藤野严九郎复小林茂雄信[G]//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二辑.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24]温秉忠.一个留美幼童的回 [L[G]//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
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45.
[6]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第二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8】清德宗实录:卷四百二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5】论学日本文之益[M1//清议报: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
[责任编辑:胡惠芳】
[9]严复砣教育与国家之关 ̄[1W/-T:拭.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A Probe into Causes of Studying in Japan in Late Qing Dynasty
Feng Lin
(Institute of Modem Histot7,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6)
A ̄stract:In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there emerges an upsurge to study in Japan in the late feudalism.
The causes fall into three kinds:the internal cause is that the changing ideas inside the feudalism,abolishing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initiating schools,some incentive measures;external cause is Japanese attitude of
acceptance for cultivating pro-Japanese elements,or cultural exchange,or developing education;the
advantageous conditions are that geographical and humanistic element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ttract
Chinese students.
Key Words:Late Qing Dynasty;Study in Japan;Causes
(上接第1 O9页)
Sun Yat-sen’S Sport Thought
Hu Huifang ,Zou Zhen
fa.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Sociology;b.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izhou College,Chizhou,Anhui 247000)
Abstract:Sun Yat—sen is the leader of modern China’S bourgeois revolution.His sport thought mainly includes
sport educational view,sport methodology and sport values,which is characterized with distinct political nature
and opening.It is a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ought of nationalism and people’s livelihood.Sun Yat—sen
integ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and bourgeois revolution,which promotes revolutionary caus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and ha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sport reform today.
Key Words:Sun Yat—sen;SDort Thought;Modern China
2024年5月9日发(作者:星咏德)
州 院
2010年1O月第24卷第5期
Journal of Chizhou College
0ct.2010 Vo1.24 No.5
清末留日热潮成因初探
冯 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00006)
【摘要】二十世纪初,封建末世出现蔚为壮观的留目潮,究其成因,分为三类:王朝内观念渐变、废科举兴学堂的”新政”举措、以多为贵的
鼓励政策是为其内因;日本各阶层或出于培养亲日派的考虑、或出于文化交流目的、或出于热心教育动机而持有的接纳态度是为外因;中目
间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地理、人文因素是为日本吸引中国留学生的便利条件。
【关键词】清末;留日热潮;原因
【中图分类 ̄-]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4—11 02(2010)05—0儿4—05
从十九世纪末清朝首派留日学生开始,留日人 然,长淹没于腥风血雨之中:欲不使千余万文明神
数逐年攀升,至二十世纪初,形成“父遣其子,兄勉
胄,如束如缚,呻吟于条顿、拉丁民族之下;是赖夫
其弟,航东负笈,络绎不绝”『lj的留日热潮。清末“留 学,是赖夫游学”[21 l。有着强烈爱国心与责任感的
日热”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合力所致。
广大青年,因为“朝政之不振,学问之不修.社会之腐
1 内在契机
败,土地之日狭,强邻之日薄”,而义无返顾地选择留
学救亡之路。“离家去国,易苦以甘”,“宁牺牲目前之
中国内部的变化直接导致留日热潮的出现,体
逸乐,兢兢业业,以求将来无暨之幸福”[3JI3。而日本在
现在三方面:
输入西洋文化时,已进行了取精用弘的再加工,“凡
第一,观念的转变。
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I4]“ 。许多人看
日本明治维新以降,向西方学习的成效日益显
到日本向西方学习卓有成效.遂视留学东瀛为学习
著,并进而产生对中国日益强烈的影响。甲午(1894 西洋文化的终南捷径,试图通过留学日本收到立竿
年)之前就出现一些士大夫的游日记载,尽管这时中
见影之效,在千钧一发之际拯救国运。1903年第7
国有识之士对13本的了解尚有一定局限性,但对日
号《大陆》杂志道出了这些人的心声:“日本学习欧
本认识的逐步加深,为留日热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美,故其强同于欧美,吾若学习欧美如日本,则其强
“甲午丧师,举国震动”,痛定思痛,开始反思。 亦必如日本然。吾文学风习去欧美甚远,势难直接为
多数中国人把目光转向这个曾几何时尚对中国亦
之,不若间接以学习日本之为便”。
步亦趋、敬而师之的“蕞尔小国”。很多人看到日本
适应这种形势,一批留日指南性质的书出现,
原与中国处境相似,却迅速强盛,因而主张效法日
如《东瀛学校举概》、《日本学校述略》、《日本游学指
本,以期收到同样效果。中国人向外国学习的重心
南》、《日本留学执掌》、《留学生鉴》等。它们在介绍
开始由西洋转向日本。1896年,中国首派13名留
留学日本有关事宜的同时,大力宣传留日与救亡的
学生到日本,此后逐年增多。至二十世纪初出现留
密切关系。为救亡而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沉重的
日高潮,一批又一批青年辞别家乡,负笈东渡。
民族危机促使正直青年热切盼望留学救国。并在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
期内形成不多见的留日热。
国的狂潮。列强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清政府陷
这时,一批维新人士、封建官僚,也改变了抱残
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民族危机沉重。目睹国步艰难,
守缺的心态,积极倡导留学日本。
无数热血青年为挽大厦之将倾,寻求救亡图存之
维新派官僚杨深秀向皇帝建议:“日本变新之
路。广大青年在愁云惨雾中看到了希望——留学救
始,遣聪明学生出洋学习,于泰西诸学灿然美备,中
国。当时有一杂志指出:“欲不使金碧山JII黔然黯
华欲游学易成,必自日本始”【5】l5。康有为也认为:
收稿日期:2010—09—20
作者简介:冯琳(1977一),女,河南郑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台湾史。
第5期 冯琳:清末留日热潮成因初探 115
“H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
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6]224。他一再上书指出:
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知识分子读经做官之
路,使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谋求新的出路,而出国
留学就是最好的出路之一。时人回忆说:“家庭环境
“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速最速,条理尤详,取
而用之,尤易措手”[7 。要求皇上“以日本明治之政 1
为政法”I7J 。
好的出国留学(日本最多),其次就地投考学校,没
有钱的就投入新军当兵”㈦ 。秋瑾在给大哥的信中
张之洞等一批封疆大吏。从巩固清王朝的根本
也说:“今日世界谋事,非知洋务不可;若能出洋留
学数年.谋事较易”[13142。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废除
后的两个月中,仅自费生就新增2,000多人。留日
利益出发,力主留学H本。他在《劝学篇》中特辟“游
学”一章,专门论述留日好处,大力倡导留学日本之
效。认为“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而
生人数1904年只有2,400人,到1905年就高达
“至游学之用,西洋不如东洋”。极力主张派学生留
8,000人,1906年更上升为12,000人 。
学H本,学习西学。《劝学篇》经光绪帝“详加批览”
科举制的废除,使读书人失去了这个人仕的“敲
后,命各省督抚、学政“广为刊布,实力劝导”【8】5"。十 门砖”。读经和做官脱节,统治阶级在笼络士人手段
H之内,三易版本,刊行不下二百万册。游学东洋的
上失去香饵,无可奈何地空言要学生“上知效忠于
主张为朝野所接受.并逐渐形成舆论。一时间留学
国,下得自谋其生”【14J9。“旧学”失去了它昔日的魅力。
H本遂成流行风气。 更多的青年学生把目光投向新学。为了废除科举制
总之.这时大清帝国统治阶级迫于形势压力和
以后,学堂蓬勃发展起来。根据当时学部统计,1907
受热血青年的感染,也对派遣留日学生、学习日本
年各省有学堂37,888所,学生1,024,988人。1908
形成一定共识。清朝皇帝也不得不扭转了闭关自守
年学堂数达47,995所,学生数达1,300,739人。一
的观念,支持游学东洋。举国上下观念的转变,是留
年之中学堂数增多了26.7%,学生增多26.9%。1909
日热潮兴起的思想根源。
年学生数比1908年又增长25.1%②。但学堂普及率
第二,废科举、兴学堂。 仍然很低,当时全国学龄儿童及青年约六千五百万
1901年,清政府为形势所迫,推行“新政”,废
人,人各类新学堂者仅占四十分之一。学堂供不应求,
科举、兴学堂,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激发
新式学堂“门户狭隘,路径险阻,攀登甚难,学子往往
了留日潮的高涨。
不得其门而入”。除了进学堂,何以跃登龙门,求得一
科举制是一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唯一的“登 身荣誉?何以力挽狂澜、拯救国运呢?“于是,学子互相
龙术”。它把识字、读经、做官联为一体,使大批读书
约集,一声‘向右转’,齐步辞别国内学堂,买舟东去.
人的注意力放在通过科举考试而平步青云上,沉迷 不远千里,北自天津,南自上海,如潮涌来”[151"。
于“高头讲章”,揣摩八股时文,而对于天下大事、国
同时,新式学堂的大量兴办。也把师资问题摆
计民生茫无所知,阻碍了他们放眼世界的视线。鸦片 在清政府面前。为解决兴办学堂与师资奇缺的矛
战争以后,中国国势日蹇。甲午战争败于日本,“天下
盾,清政府向日本大量派遣“速成生”。这些“速成
愕眙,群起而求其所以然之故,乃 然于前此教育之
生”到日本后,进入某一专门学校,研修专科,主要
无当,而集矢于百千年通用取士之经义”网 。许多
是师范和法政两类,毕业归国后从事教育等事业。
爱国之士都把废科举、兴学堂作为强国的首要任
他们留学年限可长可短,有的半年或数月。也有两
务。同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也急需技
三年者。这类学生人数较多,他们的汇入充实了留
术科学及政法、经济方面的人才。封建专制制度的
日大军。
穷途末路和资本主义的冲击,使废科举、兴学堂成 第三,政策鼓励。
为历史必然的选择。 清政府大力提倡留学H本.采取种种鼓励政
1905年,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联名上奏. 策,对留日学生诱以官职。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
要求废止科举,认为“科举一日不停.世人皆有侥幸
次号召青年留学,并许诺以各种官职。1903年,根
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
据张之洞的奏请,颁行《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其
私立学堂者绝少,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决无大兴 中规定:“中国游学生在日本各学堂毕业者,视所学
之望”[1015390。清廷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不得不于是年 等差,给以奖励”[ 6] 卵。如果能在H本普通中学堂、
7月“谕令停科举以广学校”。“沿袭千余年之科举 高等学堂(相当高中)与实业学堂、国家大学堂(帝
制度,根本铲除。嗣后学校日渐推广,学术思想因之
国大学)与大学院毕业,并得有优秀文凭者,分别授
变迁,此其大关键也”【11】3m。 以拔贡、举人、进士、翰林出身,加以录用。这实际上
116 池州学院学报 第24卷
给热衷于仕途的青年开辟了另一条便利的道路。通 来政治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甲午战争之后.
过科举考试升官发财的梦破灭了,但新的希望又升 日本政府把沙俄作为争夺远东霸权的主要对手,而
对腐朽虚弱的清政府则加以笼络.吸引中国留学生
是为策略之一。日本政府认为接纳中国学生,好处
有三:可密切两国感情;可增加日本外汇收入:尤为
重要的是可在中国扩张势力.培养亲日派。1898
起来了。正如《游学译编》所日:“向之极可慕恋之科
举的虚荣者,今已为焦梦矣。而出洋学成,呈与出
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
之路,胥于是乎在”ill。于是,不少知识分子以出洋
留学为重要出路与获取功名的捷径,竞相东渡。同
时,清政府还鼓励在职官员与王公贵族子弟“自备
年,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在致其外务大臣的信
中。宣称:“如果将在日本受感化的中国新人材散布
资斧,出洋留学”,“回国后尤宜破格奖励,立予擢
用”[17122。清政府对回国留学生采用的赏出身、授官
职的奖励办法虽然被世人讥讽为“洋科举”,但在当
时无疑起到了刺激广大青年积极留学的作用。
清政府改变了洋务运动时期单一的官派方式,
采取中央与地方分派,公费与自费并举的方针。中
央各部、地方各省,以及各工商矿局,都可以根据自
己的需要和具体情况酌情选派。张之洞、刘坤一等
也鼓励各省人士自备资斧出洋游学,毕业回国后给
以同等待遇。在清廷和官绅的鼓励下,自费留学人
数激增。并超过官费人数。
1903年.清政府下令自费留学生只要家长报
名,通过省学务处考试,就可以领取咨文出国,办事
人员不准刁难勒索。后来又补充规定自费生若考入
外国大学也可以转为官费培养。自费生若经费不继
或因病住院,国家亦可酌情给予补助。
清政府对留学资格不加限制,不问出身,不论
学历,以多为贵。留学生中,有白发苍苍的老翁,有
乳臭未除的幼童;有新式学堂毕业生,有科场旧人;
有缠足妇女,亦有蓄发“和尚”。形形色色的人扬帆
东渡,蔚为壮观。多数人留学日本之前甚至不懂日
语,只能人日本中小学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当时女学兴办蔚然成风,
女学师资奇缺的问题,清政府对女子留学也给予一
定鼓励,1905年下半年开始选派官费女子留学生。
驻日公使杨枢赞助实践女校设立中国女子留学师
范、工艺速成科,专门培养女学师资、蒙养院女保姆
等类人才。1905年,留日女学生已达百人。著名者
如秋瑾、吴弱男、陈撷芬、陈光璇、潘英等④。女子留
日虽然仍是少数,但一定程度上也增长了留日热潮
的势头.并为其注入新的生机。
2外在契机
日本各阶层的欢迎态度使留Et热潮的兴起成
为可能。
日本政府意识到“种子一播,则将来万种之权,
皆由是而起”口8i8,教育中国留学生是影响到中国未
于古老帝国,是为日后树立日本势力于东亚大陆的
最佳策略。其习武备者,日后不仅将仿效日本兵制,
军用器材亦必仰赖日本。清国之军事将成日本化。
又因培养理科学生之结果,定将与日本发生密切关
系。此系扩张日本工商业于中国的阶梯。至于专攻法
政等学生,定以日本为楷模,为中国将来改革之准
则。果真如此……可无限量地扩张势力于大陆”㈣。
同年,他以日本国家名义邀请中国向日本派留学
生,并允诺负担二百名中国留学生所需经费,促成
此举。El本官绅纷纷来华,游说中国当权人物派遣
留日学生。日本东亚同文会长冈护美子爵游说南北
各省。参谋本部也命福岛安正、宇都宫太郎走访张
之洞、刘坤一等官吏,力劝选派陆军留日学生。
在实利角度的考虑之外,日本统治阶级中也有
人认为应“为中国人的利益而教育”。前驻华公使大
鸟圭介于1899年在学士馆演讲时.就强调当时教
育中国留学生,是为了“酬彼昔师导之恩义”,同时
希望“将来两国相爱相敬之情,铭刻肝胆,使如左右
两手.又如辅车相依”[zo77。
相当一部分日本中下层人士抱着对中国友好
的态度,希望中日加强联系和文化交流,热忱欢迎
中国留学生。中国留学生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
谊。章太炎留学日本时名声已经不小,是留学界领
袖人物之一。他在东京主讲“国学”,使许多日本人
士倾倒。章太炎曾和日本佛学界人士一起研究佛
学,武昌起义后返国,三十多位日本佛学界名流为他
送行。鲁迅在留日期间,从学医转向从文,开始倡导
新文学。日本一些爱好文学的青年曾向他求教。日本
人增田涉向鲁迅请教中国小说,鲁迅“几乎天天拨出
下午写作的时间,替他讲《中国小说史略》,形似学
生,实视同至亲好友一样。谈得高兴了,就在家里用
饭,继续至夜.或一同到外面看电影等等”[2113%。鲁迅
同许多日本学者结下了这种真诚的友谊。他所写的
富有激情和哲理的诗歌中,有三分之二是赠日本友
人的。
在日本教育界,许多教育家著文论述培养中国
留学生的意义,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教育家嘉
第5期 冯琳:清末留日热潮成因初探 117
纳治五郎、下田歌子等还到中国进行考察,推动中
国政府派遣留日生。为接纳中国留日生日本教育界
特地开设了一批学校,如日华学堂、弘文学堂、同文
说,路程短,路费少,又能达到留学目的的日本,自
然是很有诱惑力的。根据《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记
载,“到日本航程六天”,而“横渡太平洋花了二十八
书院、振武学校、东斌学堂、经纬学堂等等。对华友
好人士及热心事业的教育家们亦纷纷创办面向中
国留学生的各种学校,例如设立速成科、普通科、预
备科、本科等,以接纳不同类别的留日学生。日本学
堂从教育和经济两方面计。很乐意吸纳中国留学
天” 。暂且撇开路费不说,单是一个月左右的海上
航行就让人几乎不堪承受了。相比之下,赴日之行
好接受得多。
中日两国文字都以汉字为基础,是所谓“同文”
之国,语言文字阻碍较少。学日文较学习英文法文
生,以扩大生员,增加收入,扩展规模。
许多日本教师出于友好真诚的态度和敬业的
精神,对中国留学生给予热心关怀和耐心指导。如
1898年为中国留学生开设的第一所日华学堂的堂
监宝阁善教,“起居饮食都和学生在一起,朝夕照
顾”。“中国学生非常钦服宝阁君,且勤奋向学。他自
己亦于学业之暇,辅导帮助学生为唯一乐事,其态
度实在是和蔼可亲”[2Olm 。日本教师认真严谨的
教学态度也感染了中国留学生。鲁迅1905年在仙
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期间,受到解剖学教授藤野严
九郎亲切教导,笔记“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改过
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
都一一订正”[22]4 。藤野先生在他给学生小林茂雄的
信中谈到对于曾经在文化上影响感化过日本的中
国“表示敬意,实为至要。我以为亲切相待、殷勤向
导乃对待彼等之唯一武器”。因此他对当时班上唯
一
的中国留学生鲁迅给以无微不至的关心,“为使
其可安乐度日,尽可能提供了便利”[231 。许多日本
教育家为培养中国留学生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很
大贡献。其中最著名者为嘉纳治五郎及松本龟次
郎。黄兴、鲁迅、陈独秀、秋瑾、周恩来等人均在嘉纳
治五郎创办的弘文学院留过学。松本龟次郎直接教
育过的留日学生达2万人之多,被称为是“为中国
人留学生教育贡献终生的人”。
日本各阶层出于不同动机.对中国留学生的接
纳态度。推动了清末留日热潮的兴起。
3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日本之所以能成功的吸引大批中国留学生.还
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路近费省,可多遣”,
“去华近,易考察”… 。就官方而言,路途近便,花费
少,并便于对留学生的考察,因而乐于派遣。在光绪
二十九年(1903年)上谕颁布的《奏定章程:学务纲
要》中规定:出洋考察为办学人员之必要条件,而日
本则为必往之地。因为“欧美各国道远费重,即不能
多往,而日本则断不可不到”。而对于自费留学者来
容易。梁启超在《论译书》中举出了学习日文较易的
五个理由:音少;音皆中之所有;文法疏阔;名物象
事,多与中土相同;汉文居十六、七④。他认为“学英
文者经五六年始成,其初学成也尚多窒碍,尤未必
能读其政治学、资生学、智学、群学等之书也。而学
日本文者。数日而小成,数月而大成”闭。因为汉字
是日语中十分重要的文字。它在日文中被大量使
用,所以.即使中国留学生不懂日语,也能和日本人
进行“笔谈”。语言问题构不成大碍。
日本风俗与中国相近,容易适应。由公元七世
纪开始,日本留学生便负笈中国。千年来受中国影
响很深。近代“虽渐化欧美,而实有我中国三代之古
风”。“日本之文物得自中国者十八九,中国产货无
所不有,其席地而坐尤恍惚我之三代,有异乡感无
异国感……决不至为离乡之悲叹也”[11。日本的和
服是在仿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日
本人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结构也受中国影响。在日
本,可吃到中国的饺子、面条等。和中国人一样,日
本人喜欢饮茶,在吃日本菜和中餐时也使用筷子。
日本人的年节,也有做年糕、除夕团圆、新年参拜的
习俗。日本人的七夕,有与中国的乞巧节相似的内
容。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有一种亲切感,这是在欧美
留学所没有的。
日本君主立宪模式较议会制民主制或是总统
制民主制容易接受。清政府认为日本的君主立宪模
式既能学习近代西方文明,又不致动摇皇族统治,
所以政策上倾向于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日本带有
“中西和璧”色彩的近代文化对于当时中国人来说,
有亲切感与吸引力。
这些因素虽然不是主要原因.但却是上至清
廷、官绅,下至广大青年普遍考虑到的共同原因。与
中国一水之隔、有着许多共同的文化基因的日本成
为留学优先考虑的对象。
基于以上原因,二十世纪初中国形成了蔚为壮
观的留日热潮。留日学生中的大多数没有按照清政
府和日本政府所设计的模式发展下去.而是走上了
革命的道路,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展,并促进
118 池州学院学报
flO1光绪朝东华录Ⅲ].北京:中华书局,1958.
第24卷
了清末教育改革和新教育的发展,给中日社会带来
不同程度的影响。
注释:
①有关数字参看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第186页。
②丁致聘:《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0年版.第29、31、34页。
[11];tYr.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2】辛亥首义回忆录:第1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
【13]秋瑾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41光绪朝东华绪录 】.北京:中华书局,1958.
【l5】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
[16】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33.
[17】张之洞.请奖励职官游历游学片[M]//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
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81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M]+台北,1975.
③日本东京调查员:《外国特别调查》,《女子世界》第2年第3
期,1905年。
④粱启超:《变法通议・论译书》,《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9年影印本,第76页。
[19] ̄g村一夫.驻清公使时代的矢野龙溪氏[J】.成城文艺,1967
f461.
【20]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
参考文献:
【1]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J].游学译编,1903(6).
[2]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东京留学生.留学生鉴『M1.东京:启智书社,1906.
f4]张之洞.劝学篇[M1.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5】北洋洋务局.约章成案汇览[0].光绪三十一年上海点石斋石
印本
[21]许广平.鲁迅在日本【M】,/许广平文集:第二卷.南京:江苏文艺
出版社 1998.
【22]鲁迅.藤野先生[M】//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73.
『23]藤野严九郎复小林茂雄信[G]//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二辑.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24]温秉忠.一个留美幼童的回 [L[G]//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
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45.
[6]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第二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8】清德宗实录:卷四百二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5】论学日本文之益[M1//清议报: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
[责任编辑:胡惠芳】
[9]严复砣教育与国家之关 ̄[1W/-T:拭.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A Probe into Causes of Studying in Japan in Late Qing Dynasty
Feng Lin
(Institute of Modem Histot7,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6)
A ̄stract:In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there emerges an upsurge to study in Japan in the late feudalism.
The causes fall into three kinds:the internal cause is that the changing ideas inside the feudalism,abolishing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initiating schools,some incentive measures;external cause is Japanese attitude of
acceptance for cultivating pro-Japanese elements,or cultural exchange,or developing education;the
advantageous conditions are that geographical and humanistic element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ttract
Chinese students.
Key Words:Late Qing Dynasty;Study in Japan;Causes
(上接第1 O9页)
Sun Yat-sen’S Sport Thought
Hu Huifang ,Zou Zhen
fa.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Sociology;b.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izhou College,Chizhou,Anhui 247000)
Abstract:Sun Yat—sen is the leader of modern China’S bourgeois revolution.His sport thought mainly includes
sport educational view,sport methodology and sport values,which is characterized with distinct political nature
and opening.It is a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ought of nationalism and people’s livelihood.Sun Yat—sen
integ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and bourgeois revolution,which promotes revolutionary caus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and ha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sport reform today.
Key Words:Sun Yat—sen;SDort Thought;Moder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