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垒学理之基·探践行之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首创寄语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桑文宣)
2014年2月
当代继续教育
Feb.,2014
第32卷第176期
Contemporary Continuing Education
Vo1.32 N0.176
垒学理之基・探践行之路
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首创寄语
高志敏
些心得。
2013年秋,借北京胜利召开首届国际学习型城
其一,让我们一起记得“古老”与“年轻”。
市大会之东风,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领导下,经过半
成人教育,原始意义上,同人类共同源起;现代
年多时间的辛勤筹备,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武汉
意义上,不过两三百年。
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行了“全国成人教育科学研
成人教育,散状的思想言说,异域可追到苏格拉
究机构工作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全国中青年成
底时代,本土可溯到孔孟时代;专项的学理探究,异
人教育研究工作者理论研讨会”。
域发端于l8世纪初叶,本土发轫于20世纪后叶。
带着一份结新朋会老友之后的喜悦,揣着一份
成人教育,作为一门学科,20世纪初,方才跨
论学习型社会(城市)建设与成人教育发展之后的
人异域的高等学府;20世纪末,方才登上本土的大
舒畅,我和工作委员会的副理事长乐传永教授与理
学讲坛。
事李盛聪教授等一行,应程红兵副校长的邀请,作客
“古老”,必然蕴拥着它在人类存在和人类演进
湖北:赶学,为该校主办并正式更名不久的学术刊
中的基因性和基础性,又必定会散发出一种悠远人
物一一《当代继续教育》共谟办刊大计。
类文化和悠久人类文明的芬芳;
在诸多动念中,也许是自己长年担任研究生导
“年轻”,必然规定着它在人类进步和人类发展
师的角色使然,抑或更是因为旨在激励青年才俊闪
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必然会绽放出一种充满现
亮登场,故而,我特别建议《当代继续教育》具有创
实意义与充满未来价值的魅力。
新意义地开辟一个“研究生论坛”,从而为全国数十
古老,需要珍惜、需要守护,需要发扬、需要光
所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大;
搭建一个能够专门使之充满学科精神秀和专业归宿
年轻,需要呵护、需要守望、需要培育、需要创
感的“学术探索平台”。诚然,又期盼通过这样一种
新。
最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新生力量,来促进成人教育
其二,让我们一起努力“美己”与“美人”。
与成人学习、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乃至学习型社会
现代意义上,成人教育(学习)是一种全新的人
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类实践。
它们的主体,是社会的正式成员,而非社会的后
感谢程校长并编辑部同仁,他们欣然接受建议,
并决定即于2014年起正式开设《当代继续教育》
备人员;
“研究生论坛”,并邀我为这一新辟栏目发表“寄
它们的发生,直缘于社会的变革,更直源于生活
的变迁;
语”。
它们的内容构成可以五彩缤纷,它们的方式方
法可以让人目不暇接;
籍此,很是愿意敞开心扉,和青年学子们诉说一
它们的展开空间可以无边无际,它们的时间延
6 当代继续教育・研究生论坛 2014年2月
续可以临近生命终点;
它们为了实现人一生的真切发展,它们为了构
建人完整的生命意义。
阐扬这份“个性”,是为了赢得一种自我、获得
一
——
权利正在被重新分配,机会正在被重新寻求;
知识正在被重新扩展,能力正在被重新框定;
价值正在被重新认定,精神正在被重新探寻
——
——
……
而所有这一切,无论其正面效应还是其负面效
果,最终都将归落到人的身上,或者说都将由人类本
种独立。
既然需要赢得自我,获得独立,那就首先需要努
力“美己”。
身或是来享受,或是来担当。于是,它们也就对教育
与学习、对成人教育与学习、对终身教育与学习,或
是赢得了机遇,或是带来了挑战。
然而,它们又从来不会孤单。也就是说,它们和
儿童教育(学习)并肩,共同构成完整的终身教育
(学习)。试想:
——
成人教育(学习),若无儿童教育(学习)的
先行,持续一生的生命足迹,是否还可以依然走得顺
畅?
——
儿童教育(学习),若无成人教育(学习)的
延续,贯穿一生的生命线条,是否还可以依然显得靓
丽?
——
儿童教育(学习)、成人教育(学习),若无
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力量的一视同仁和双边关照,
它们岂能实现内在的贯通与连接?
——
终身教育(学习),若无儿童教育(学习)、
成人教育(学习)两端力量的双边支撑与共同归升,
它们又岂非永远是一种美丽传说?
既然天赋此等关联,此等相依,那就需要同时努
力“美人”。
总之,“美己”,旨在树立“自我形象”,得以“自
我发展”;“美人”旨在厘清“相互关系”,实现“和谐
共进”。
说到底,心里面憧憬着的是类似费孝通先生的
那份“各美其美(美己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绚烂图景。
其三,让我们一起面对“挑战”与“机遇”。
放眼现今,我们正在面临一个复杂而快速变化
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
社会正在被重新认知,政治正在被重新阐释;
——
经济正在被重新解构,劳动正在被重新解读;
——
文化正在被重新演绎,科技正在被重新超越;
——
人口正在被重新组合,就业正在被重新调整;
——
城市正在被重新扩张,生活正在被重新规划;
——
战争正在被重新审视,安全正在被重新警示;
——
生态正在被重新关注,环境正在被重新治理;
对此,尤其需要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理论与实践
作出回答的是: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它们都准备好了吗?
显然这种准备,
——
既关涉到其地位和作用的再认知、又关乎
到其目的和目标的再认定;
——
既关涉到其体系与体制的再构建,又关乎
到其机理与机制的再构造;
——
既关涉到其形式和内容的再抉择,又关乎
到其方式与方法的再选择;
——
既关涉到其空间与途径的再扩展,又关乎
到其机会与资源的再拓展;
等等,等等。
其四,让我们一起倡导“回归”与“走进”。
外部世界变化的“机遇”和“挑战”固然会归落
到人的身上,而人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发展及其不同
阶段所形成的“机遇”和“挑战”,又更会自然而然地
集结于每一主体的本身。而所有这样一种“归落”
与“集结”,又必当分撒在每一主体真实而丰富的生
活世界之中,真切而缤纷的精神家园之中。
由此,我十分希望和年轻学子们一起来共同倡
导和崇尚,对于成人教育,必当秉持“回归丰富的成
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这样一种
全新的研究理念。曾经有过如下两段充满自信的表
达:
——
“回归”与“走进”,凝合在其核心部位的精
髓,就是要奉献给成人学习者以义不容辞的关切和
深切人微的关怀,亦即,要直面他们最真实的社会境
遇与最本真的社会生活,直面他们最真切的发展需
求与最真实的人生向往,并将关于教育与学习活动
的一切思考与行动去服务于其生命延续的不同阶
第32卷第176期 垒学理之基・探践行之路 7
段,覆盖于其生命发展的整个过程;去服务于其生命
构架的所有侧面,归宿于其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
一一
“回归”与“走进”,就是要求成人教育研究
能够义无返顾地“回到事物的本身”,即“回到事物
发生的本源”,“回到事物存在的本体”,“回到事物
演进的本位”,基此洞察、了解、分析和阐释他们的
教育与学习问题,从而真正形成现实生活与教育的
对接,真正实现人生发展与学习的契合。
我们已经知道,
一一
由于成人群体数量庞大和成人群体结构的
复杂性 ,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与学习者之现实世界的直接
接壤性,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与学习者之现实生活的直接
镶嵌性,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与家庭、职业与社会生活的
交替性,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将与人之一生而相伴相随的
延绵性,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空间的广袤性和学习目标的
多变性,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渠道的多样性和学习方式的
灵活性,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发生的情境性和学习方法的
随机性,等等,
加之,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一门年轻的
教育科学,故而,对于它的认知与探索,一定会充满
艰难与艰辛。对之,我们当有一种充分的思想认识
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当有一种坚定的学术意志和一
份恒久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对之,我曾经这样
勉励和规诫自己,既然成人教育这个命题,成了自己
的一种学术追求,既然成人教育这门学科,成了自己
的一门专业选择,那么,此生便一定:不放弃、不抛
弃;不旋踵、不易辙。因为,可以坚信:艰难之后必定
会有灿烂;艰辛之后必定会有辉煌!
莘莘学子们,我丝毫无疑,你们一定会用你们更
优秀的才华、更敏锐的思维、更灵动的思想、更创新
的思考、更坚强的执着,而为成人教育这样一种必将
持久永恒的人类实践,和为成人教育这样一门必将
释放无穷能量的新兴学科,去垒筑更加宽厚的学术
与理论之基,探获更加光明的实践与行动之路!
当然,还可以预见的是:你们的先行,必定会慢
慢形成磁场,渐渐产生磁力。也就是说,你们的努
力、你们的成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还必定会引来
其他教育学科的学子们,乃至更多其他非教育学科
的学子们对于这个“研究生论坛”的卷入和参与!
最后,愿你们中间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在未来的
学术征程与未来的生命延展中:如鸿鹄尽怀大志,似
鲲鹏永搏长空!
(高志敏为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教育科学研
究机构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
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桑文宣)
2014年2月
当代继续教育
Feb.,2014
第32卷第176期
Contemporary Continuing Education
Vo1.32 N0.176
垒学理之基・探践行之路
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首创寄语
高志敏
些心得。
2013年秋,借北京胜利召开首届国际学习型城
其一,让我们一起记得“古老”与“年轻”。
市大会之东风,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领导下,经过半
成人教育,原始意义上,同人类共同源起;现代
年多时间的辛勤筹备,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武汉
意义上,不过两三百年。
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行了“全国成人教育科学研
成人教育,散状的思想言说,异域可追到苏格拉
究机构工作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全国中青年成
底时代,本土可溯到孔孟时代;专项的学理探究,异
人教育研究工作者理论研讨会”。
域发端于l8世纪初叶,本土发轫于20世纪后叶。
带着一份结新朋会老友之后的喜悦,揣着一份
成人教育,作为一门学科,20世纪初,方才跨
论学习型社会(城市)建设与成人教育发展之后的
人异域的高等学府;20世纪末,方才登上本土的大
舒畅,我和工作委员会的副理事长乐传永教授与理
学讲坛。
事李盛聪教授等一行,应程红兵副校长的邀请,作客
“古老”,必然蕴拥着它在人类存在和人类演进
湖北:赶学,为该校主办并正式更名不久的学术刊
中的基因性和基础性,又必定会散发出一种悠远人
物一一《当代继续教育》共谟办刊大计。
类文化和悠久人类文明的芬芳;
在诸多动念中,也许是自己长年担任研究生导
“年轻”,必然规定着它在人类进步和人类发展
师的角色使然,抑或更是因为旨在激励青年才俊闪
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必然会绽放出一种充满现
亮登场,故而,我特别建议《当代继续教育》具有创
实意义与充满未来价值的魅力。
新意义地开辟一个“研究生论坛”,从而为全国数十
古老,需要珍惜、需要守护,需要发扬、需要光
所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大;
搭建一个能够专门使之充满学科精神秀和专业归宿
年轻,需要呵护、需要守望、需要培育、需要创
感的“学术探索平台”。诚然,又期盼通过这样一种
新。
最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新生力量,来促进成人教育
其二,让我们一起努力“美己”与“美人”。
与成人学习、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乃至学习型社会
现代意义上,成人教育(学习)是一种全新的人
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类实践。
它们的主体,是社会的正式成员,而非社会的后
感谢程校长并编辑部同仁,他们欣然接受建议,
并决定即于2014年起正式开设《当代继续教育》
备人员;
“研究生论坛”,并邀我为这一新辟栏目发表“寄
它们的发生,直缘于社会的变革,更直源于生活
的变迁;
语”。
它们的内容构成可以五彩缤纷,它们的方式方
法可以让人目不暇接;
籍此,很是愿意敞开心扉,和青年学子们诉说一
它们的展开空间可以无边无际,它们的时间延
6 当代继续教育・研究生论坛 2014年2月
续可以临近生命终点;
它们为了实现人一生的真切发展,它们为了构
建人完整的生命意义。
阐扬这份“个性”,是为了赢得一种自我、获得
一
——
权利正在被重新分配,机会正在被重新寻求;
知识正在被重新扩展,能力正在被重新框定;
价值正在被重新认定,精神正在被重新探寻
——
——
……
而所有这一切,无论其正面效应还是其负面效
果,最终都将归落到人的身上,或者说都将由人类本
种独立。
既然需要赢得自我,获得独立,那就首先需要努
力“美己”。
身或是来享受,或是来担当。于是,它们也就对教育
与学习、对成人教育与学习、对终身教育与学习,或
是赢得了机遇,或是带来了挑战。
然而,它们又从来不会孤单。也就是说,它们和
儿童教育(学习)并肩,共同构成完整的终身教育
(学习)。试想:
——
成人教育(学习),若无儿童教育(学习)的
先行,持续一生的生命足迹,是否还可以依然走得顺
畅?
——
儿童教育(学习),若无成人教育(学习)的
延续,贯穿一生的生命线条,是否还可以依然显得靓
丽?
——
儿童教育(学习)、成人教育(学习),若无
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力量的一视同仁和双边关照,
它们岂能实现内在的贯通与连接?
——
终身教育(学习),若无儿童教育(学习)、
成人教育(学习)两端力量的双边支撑与共同归升,
它们又岂非永远是一种美丽传说?
既然天赋此等关联,此等相依,那就需要同时努
力“美人”。
总之,“美己”,旨在树立“自我形象”,得以“自
我发展”;“美人”旨在厘清“相互关系”,实现“和谐
共进”。
说到底,心里面憧憬着的是类似费孝通先生的
那份“各美其美(美己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绚烂图景。
其三,让我们一起面对“挑战”与“机遇”。
放眼现今,我们正在面临一个复杂而快速变化
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
社会正在被重新认知,政治正在被重新阐释;
——
经济正在被重新解构,劳动正在被重新解读;
——
文化正在被重新演绎,科技正在被重新超越;
——
人口正在被重新组合,就业正在被重新调整;
——
城市正在被重新扩张,生活正在被重新规划;
——
战争正在被重新审视,安全正在被重新警示;
——
生态正在被重新关注,环境正在被重新治理;
对此,尤其需要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理论与实践
作出回答的是: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它们都准备好了吗?
显然这种准备,
——
既关涉到其地位和作用的再认知、又关乎
到其目的和目标的再认定;
——
既关涉到其体系与体制的再构建,又关乎
到其机理与机制的再构造;
——
既关涉到其形式和内容的再抉择,又关乎
到其方式与方法的再选择;
——
既关涉到其空间与途径的再扩展,又关乎
到其机会与资源的再拓展;
等等,等等。
其四,让我们一起倡导“回归”与“走进”。
外部世界变化的“机遇”和“挑战”固然会归落
到人的身上,而人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发展及其不同
阶段所形成的“机遇”和“挑战”,又更会自然而然地
集结于每一主体的本身。而所有这样一种“归落”
与“集结”,又必当分撒在每一主体真实而丰富的生
活世界之中,真切而缤纷的精神家园之中。
由此,我十分希望和年轻学子们一起来共同倡
导和崇尚,对于成人教育,必当秉持“回归丰富的成
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这样一种
全新的研究理念。曾经有过如下两段充满自信的表
达:
——
“回归”与“走进”,凝合在其核心部位的精
髓,就是要奉献给成人学习者以义不容辞的关切和
深切人微的关怀,亦即,要直面他们最真实的社会境
遇与最本真的社会生活,直面他们最真切的发展需
求与最真实的人生向往,并将关于教育与学习活动
的一切思考与行动去服务于其生命延续的不同阶
第32卷第176期 垒学理之基・探践行之路 7
段,覆盖于其生命发展的整个过程;去服务于其生命
构架的所有侧面,归宿于其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
一一
“回归”与“走进”,就是要求成人教育研究
能够义无返顾地“回到事物的本身”,即“回到事物
发生的本源”,“回到事物存在的本体”,“回到事物
演进的本位”,基此洞察、了解、分析和阐释他们的
教育与学习问题,从而真正形成现实生活与教育的
对接,真正实现人生发展与学习的契合。
我们已经知道,
一一
由于成人群体数量庞大和成人群体结构的
复杂性 ,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与学习者之现实世界的直接
接壤性,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与学习者之现实生活的直接
镶嵌性,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与家庭、职业与社会生活的
交替性,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将与人之一生而相伴相随的
延绵性,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空间的广袤性和学习目标的
多变性,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渠道的多样性和学习方式的
灵活性,
一一
由于成人教育发生的情境性和学习方法的
随机性,等等,
加之,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一门年轻的
教育科学,故而,对于它的认知与探索,一定会充满
艰难与艰辛。对之,我们当有一种充分的思想认识
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当有一种坚定的学术意志和一
份恒久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对之,我曾经这样
勉励和规诫自己,既然成人教育这个命题,成了自己
的一种学术追求,既然成人教育这门学科,成了自己
的一门专业选择,那么,此生便一定:不放弃、不抛
弃;不旋踵、不易辙。因为,可以坚信:艰难之后必定
会有灿烂;艰辛之后必定会有辉煌!
莘莘学子们,我丝毫无疑,你们一定会用你们更
优秀的才华、更敏锐的思维、更灵动的思想、更创新
的思考、更坚强的执着,而为成人教育这样一种必将
持久永恒的人类实践,和为成人教育这样一门必将
释放无穷能量的新兴学科,去垒筑更加宽厚的学术
与理论之基,探获更加光明的实践与行动之路!
当然,还可以预见的是:你们的先行,必定会慢
慢形成磁场,渐渐产生磁力。也就是说,你们的努
力、你们的成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还必定会引来
其他教育学科的学子们,乃至更多其他非教育学科
的学子们对于这个“研究生论坛”的卷入和参与!
最后,愿你们中间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在未来的
学术征程与未来的生命延展中:如鸿鹄尽怀大志,似
鲲鹏永搏长空!
(高志敏为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教育科学研
究机构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
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