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受敏博)
2021
年
4
月
缘乞科枚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
23
卷第
7
期
华南沿海城市绿化的优良抗风树种
—
—
长叶马府油
林松青
,
罗建华,闫瑞環
,
谢丹
(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广东湛江
524037)
摘要
:
通过对长叶马府油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
,
以及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
,
归纳了该树种在栽培各环节
的技术要点
。
归纳了长叶马府油的生物学特性
,
总结了其种子采集
、
苗木培育
、
造林栽植
、
抚育管理及病虫
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
,
并对该树种在沿海城市的绿化现状
、
抗风特性和用途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建议
。
为长叶马府油的人工栽培和园林绿化栽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关键词
:
长叶马府油
;
生物学特性
;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4-9944(2021)07-0149-02
1
引言
长叶马府油
(Madbuca
longifolia
(J.
Konig)
J.
F.
3.1
苗木培育
3.
1.
1
采种
选择生长健康
、
主干通直
、
树冠发达
、
结实多及无病
虫害的
15
年生以上的优树
,
于
8
〜
9
月桨果由青绿色转
Macbr.
)
又名长叶马胡油
、
长叶马胡卡
、
印度子京
。
为
山榄科紫荆木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
黄色
,
可进行采收
。
浆果采集后放阴凉处
3
〜
5
d,
果皮软化后挤出种
滨海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
在海南、
广东
、
广西有种植
,
生长快速,适应干旱环境生长
。
树干挺直
,
枝叶茂密
,
树
子,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
置于阴凉处晾干备用
,
不可曝
冠优美
,
根系发达
,
主根深
,
抗风能力强
。
其种子含油
,
晒
。
可作工业用油和燃油
,
花含糖丰富
,
可食用
,
树皮可
药用
m
O
3.
1.2
种子处理
种子最好随采随播
,
不宜久存
。
如果需要短期贮
2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长叶马府油为高大乔木
,
树冠广伞型
,
树高达
20
〜
25
m,
胸径达
60
cm
;
树皮暗灰色,偶具横裂条纹
,
厚
5
〜
藏
,
可及时把洗干净的种子与
2
倍体积的湿椰糠拌匀放
置于阴凉通风处
,
贮藏时间以不超过
1
个月为宜。
3.
1.3
整地作床
育苗地选好后铲除杂草,
深翻
,
清除土中草根与杂
6
mm,
具乳汁
;
叶互生
,
聚生于小枝项端
,
革质
,
全缘
,
倒
卵形或长倒卵形
,
长
15
〜
20
cm,
宽
4~6
cm,
先端略钝
或浑圆而稍凹入
,
基部楔形
,
两面无毛
。
花数朵簇生叶
物
,
让太阳晒白
,
碎土平整
,
按宽
100
cm,
高
15
cm
规格
起畦作苗床
,
苗床间步道
40
〜
50
cm
。
3.
1.4
播种育苗
采用散播或点播
,
将种子直接播种在苗床上
,
播种
密度为每平方米
400
粒
,
播后用过筛火烧土覆盖种子
,
腋
,
弯垂
,
花柄长
1.
5
〜
3.
5
cm,
密被锈色丝毛
;
花冠黄
白色
,
无毛
,
裂片约
10
枚;雄蕊约
30
枚
,
花丝极细
,
长约
4
mm
;
子房卵形
,
长
1
〜
2
mm,
花柱钻形
,
长
8
〜
12
mm
。
果黄绿色,椭圆形
,
长
2
〜
3
cm,
宽
1.5
〜
2.
5
cm
;
果皮肥
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用遮荫网搭荫棚遮光
,
避免
阳光直射;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
,
保持床面湿润
。
通常
厚
,
种子
1
〜
3
枚
,
多
2
枚
,
长椭圆形
,
压扁
,
长约
2
cm,
宽
1~1.
2
cm,
种皮褐色
。
花期
3~5
月
,
果期
8
月
~9
月
。
长叶马府油原产印度南部
,
主要分布于海拔
600
m
以下
,
年降水量为
500
〜
2000
mm
的季雨林中
。
1964
年
引入我国海南岛
,
现已推广到广东
、
广西
、
福建和香港等
5
d
就开始发芽
,
种子是先出根后出叶芽,发芽时间很不
整齐,可延续
30
d
左右
,
发芽率达
85%
。
种子发芽后
10
d,
雾雨天用
1
:
750
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
1
:
800
水溶液喷洒幼苗杀菌
,
连续三次
,
芽苗移植前加强除草
,
发现有虫及时在晴天杀虫
。
幼苗长出
1
〜
2
对真叶
,
苗
省区図
。
长叶马府油四季常青
,
喜光
,
从小需要充足的光照
高
6
〜
8
cm
时即可移入营养袋中培育容器苗
,
由于幼苗
的根系较发达
,
因此移入营养袋时注意不要伤根
,
移植
后经过
20d
恢复生长可拆除荫棚
。
幼苗刚出的嫩叶红
才能正常生长
。
根系发达
,
主根深
,
抗风能力强
。
在土
层深厚
、
湿润的红壤
、
黄壤地区长势良好
,
在海滨沙壤
、
色
,
逐渐转绿
,
老叶呈深绿色
。
幼苗期生长较缓慢
,
需要
在苗圃培育
10
个月左右
,
待苗高
40
〜
60
cm,
叶片转绿
才能出圃培育大苗或上山造林
。
燥红壤
,
年降水量不足
1000
mm
的干旱
、
半干旱地区也
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3
栽培技术
收稿日期
=2021-01-26
基金项目
:
广东省林业厅地方标准制定项目(编号
:
2018-DB-14)
3.
1.5
大田育苗
选择土层深厚
,
质地较疏松
、
土壤潮湿
,
排水良好的
作者简介:林松青
(1962-),
男
,
高级工程师
,
研究方向为苗木栽培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
149
林松青
,
等
:
华南沿海城市绿化的优良抗风树种
—
—
长叶马府油
植物与植被
肥沃黄壤土或砂壤土
,
且避风向阳的平地或坡地作为培
育绿化大苗圃地
,
要深耕土层
,
细致整地
,
挖穴规格为
50
cmX50
cmX40
cm
o
移植前
7
d
在植穴中施腐熟的
农家土杂肥
2
〜
2.
5
kg+
磷肥
0.
2
kg,
或复合肥
0.
5
kg
作基肥
,
填回表土至
20
cm
搅拌均匀
。
待容器苗长至
40
〜
60
cm
时即可移入苗圃培育大苗
,
全年可栽植
,
最
适宜在苗木冬眠后春梢萌动前进行
。
大田育苗的株行
距为
1.5
mX2
m
o
植后及时浇水
,
保持土壤湿润
。
浇
水根据具体天气情况而定
,
晴天每天浇水
1
次
,
阴天
2
〜
3
d
浇水
1
次
,
其余情况视湿度而定
。
当苗木栽植后
30
d,
幼苗抽出新芽后
,
可进行第一次施肥
,
肥料的种类
有复合肥
、
花生获
、
鸡屎粪等
,
复合肥施肥量约
25
g/
株
,
随着树木的长大,施肥量应逐渐增加
。
及时除草
、
松土
,
除去幼树旁杂草
,
加强保水
。
苗木定植后
前两年生长较慢
,
第三年开始进入速生期
,
第三年
株高可达
2.
5
m,
主干地径
6
〜
8
cm
。
大苗培育应加强
修枝整形
,
使幼树在
2
m
以下保持不分枝
,
促进树木生
长
,
提高经济价值
。
3.2
造林栽植
3.2.
1
山地造林
3.
2.
1.1
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宜选择地势开阔
,
阳光较足
,
土层深厚的排
水良好的山坡中下部
,
土壤以酸性砂质壤土或轻砧质壤
土为佳
。
3.2.
1.2
整地施肥
造林前清除林地杂灌
,
穴状整地或带状整地
,
植穴
规格为
50
cmX
50
cm
X
40
cm
。
造林时施农家肥
2
〜
2.
5
kg+
磷肥
0.
2
kg,
或
0.
25-0.
4
kg
复合肥和
0.
5
kg
磷肥作为基肥
。
3.2.
1.3
造林方法
造林宜选择在春季雨后土壤湿透时进行
。
株行距
为
3
mX2
m,
即
:
1666
株
/hn?
。
定植时剥除塑料薄膜
,
注意保持袋土不散
,
将苗植入穴中央
,
回土扶正定植
,
压
实苗木周围土壤
,定植时要求种下的苗木要端正
。
造林
后一个月内发现死苗或缺株的选择雨后及时补植
。
3.2.
1.4
抚育管理
造林后
3
个月时应进行幼林抚育
,
除去幼树旁杂
草
、
松土
,
加强保水
。
造林后
3
年内
,
每年春季
、
秋季均
应抚育一次
,
包括除草
、
松土扩穴和追肥管理
,
每穴追肥
150~250
g
复合肥
。
3.2.2
园林绿化苗种植
3.
2.
2.
1
挖穴
挖穴规格视苗木土球的大小而定
,
植穴口应比土球
直径大
40
cm
左右
,
深度要比土球的高度略深
30
cm
。
3.
2.
2.2
定植
移栽前穴底要填厚
20
cm
的混合腐熟有机肥的疏
松泥土
,
然后将苗木端正地放下穴底
,
填土前要将土球
包装材料拆除
,
种植时保持土球完整,分层填土踏实,土
球的顶部应比地表面略低
,
防止栽植过深或过浅
。
栽植
后立即浇透水
,
大苗大树栽植后主干必须四周搭设扶
木,支撑高度为主干高的
1/2
〜
1/3
处
。
3.
2.
2.3
养护
150
苗木种植后每天用水喷洒树干
、
树冠
,
在
3
〜
4
d
内
对土壤再浇
1
次透水
,
保持土壤湿润
,
以后根据天气情
况和土壤湿度注意浇水
。
植株长出幼叶后
,
宜采用叶面
施肥
,
采用
2
%〜
5%
复合肥水溶液喷撒叶面
,
选择早晚
或阴天
,
30
d
左右喷施一次
;
大苗成活后再采用土壤施
肥
,
每年春夏季各施
1
次肥
,
每次每株用复合肥
0.
5
〜
1
kg
进行穴施
。
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苗期有叶斑病,大树有灰霉病
,
发病时叶
面
、
叶背都具灰霉
,
严重时全树落叶
。
发病时均可用
50%
百菌清
,
或
80%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800
倍
液
,
每隔
7
d
喷药
1
次
,
连续
3
〜
4
次切
。
主要虫害
:
主要有长叶马府油网蛾⑷
,
偶有木虱危
害
。
嫩叶常受长叶马府油网蛾幼虫危害
,
可喷
50%
杀
螟松乳油
1000
倍液
,
7
d
杀虫
1
次
,
连续
2~3
次
。
5
城市绿化现状
、
应用和用途
1964
年初
,
长叶马府油经由海南乐东县尖峰岭林
场从印度成功引种栽培和育苗推广
,
已经分别种植于
1990
年初建成的香港新机场
、
海南的红树林公园
、
大东
海海边
、
白鹭公园
、
三亚湾海滨
、
三亚技工学校
、
三亚机
场路至海虹广场路
、
广东湛江市儿童公园
、
湛江市东菊
公园和榕树公园等地
。
经过
50
多年的种植和推广
,
现
已成功种植在海南
、
广东
、
广西
、
福建
、
香港等
5
省区
,
成
为这些省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外引热带树种之一
。
目前
该树主要是用于行道
、园林绿化
。
长叶马府油喜光热,适高温
,
耐碱
,
耐瘠
,
耐旱
,
根系
发达
,
主根深
,
三年树苗主根可达
1
m
以上
,
故抗击大风
台风能力强
。
成功种植的五省区所处位置台风多
,
特别
是
2013
年
11
月三亚历史上最强台风之一“海燕
”
过境
三亚
,
以及
1996
年和
2015
年先后登陆广东湛江的强台
风
“
莎莉
”
和
“
彩虹
”
均造成其他树木大片折断倒伏
,
损失
惨重,但长叶马府油树却稳如太山
,
昂然挺立
,
伤害甚
小
。
10-11
级台风只对部分枝叶有损伤⑷
,
至今没有
发现被风刮倒的树木。
可以说
,
长叶马府油是名副其实
防风树种
。
长叶马府油在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
,
能
适应种植于碱
、
瘠
、
旱地区
,
在河岸
、
海滨
、
沙地和山区公
路边等地带均有种植
,
栽植布景中可以采用孤植
、
行植
、
群植等方式进行布置
。
长叶马府油树干笔直挺拔
,
材质坚硬,质感好
,
不变
形,不开裂
,
为国家一类木材
,
是高级家具和优良造船
材
。
长叶马府油还是有名的水果树
,
其果形似橄榄
,
果
皮青色
,
可食
,
味道清甜
,
是热带地区夏日的理想水
果旧
。
花朵气味芬芳
,
可以发酵制作酒精饮料;其种子
可以榨油
,
含油量
>30%
[5]
,
种子油可制护发油
、
婴儿按
摩油
、
肥皂和人造奶油
,
也可以用作工业原料油
。
树皮
也可以药用
,
可以用于止痒
、
以及治疗蛇咬伤
。
可以说
该树满身皆宝
。
2021
年
4
月
缘乞科枚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
23
卷第
7
期
不同比例红花香椿与闽楠混交林生长分析
彭王釦
,
郑雪押
,
李勇
1,
郑天汉
〈
郑礬
(1.
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
,
福建顺昌
3532112
;
2,
福建省林业局
,
福建福州
353000)
摘要
:
试验采用不同比例红花香椿与闽楠混交
,
对不同造林比例混交林生长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
结果表明:
红花香椿在与闽楠
1
:
2
比例混交时
,
红花香椿的生长量明显高于红花香椿与闽楠
1
:
1
比例和
2
:
1
混交
,
混交林中闽楠生长量无显著性差异
。
关键词
:
红花香椿
;
闽楠
;
混交林
;
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
S725.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4-9944(2021)07-0151-02
1
引言
闽楠
(P/ioe&e
Ocwmei
(Hemsl.
)
Yang)
樟科楠属亚
热带常绿大乔木,别名兴安楠木
、
竹叶楠,为中国特有国
3.1
试验地造林设计
2017
年
1
月在板桥工区小班
033
—
39
—
010
进行
红花香椿和闽楠株间混交造林
,
红花香椿和闽楠皆为福
建省洋口国有林场苗圃培育的当年生一级苗木
。
开水
平带
,
株行距
2.
2
mX2.
2
m,
挖穴规格
50
cm
(面宽)
X
家二级珍稀渐危种其树干高大通直香气持久
,
木质
坚硬结构美观
,
为造船
、
雕刻
、
家具
、
建筑等优良木材阂
。
红花香椿
QToona
rubriflora
Tseng)
楝科香椿属常
40
cm
(深)
X30
cm
(底宽)
,
每穴底部施基肥钙镁磷
0.25
kg,
苗木须根斩断
,
沾黄泥浆
,
深栽
,
防止窝根
。
2017
年
4
月在板桥管护站进行苗木分苗种植营建红花
香椿和闽楠混交林
,
该混交试验采用
3
个处理
,
3
次重
绿大乔木
,
别名
:
菜椿
,
是福建典型乡土速生阔叶树种和
落叶乔木
,
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红花香椿木材质地优
良
,
粉红色材质细致柔和
,
纹理清晰美观
,
木材质地较
复
,
共
9
块小区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
轻
,
不翘不裂耐腐
,
易于加于利用
,
是高档贴面材料
、
工
艺雕刻的良好材料
,
木材可应用的领域较宽
,
开发利用
前景好
。
为探讨适宜红花香椿与闽楠混交栽培比例
,以
1
处理红花香椿
IX
闽楠
2(
株间混交)
2
处理红花香椿
IX
闽楠
1(
株间混交)
3
处理红花香椿
2
X
闽楠
1(
株间混交)
3
种不同比例红花香椿与闽楠混交造林后对生长量进
行了比较
,以期为今后营造红花香椿与闽楠混交林推广
3.2
调查方法
造林
3
年后对试验林中红花香椿和闽楠树高和胸
径进行每木检尺测定
,树高和胸径使用
Microsoft
Office
提供指导
。
2003
软件统计
,利用福建省二元材积公式分别计算标
准地中红花香椿与闽楠平均单株材积
: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顺昌县井垄村省洋口林场板桥
工区小班
033-39-010,
位于
26°48'36"N,n7°51'16"
=0.
OOOO526D
1
-
882161
H
1
'
009317
(1)
(2)
V
B(S
=0.
D
1
'
933221
H°-
867885
式
(1).(2)
中
:
V
为立木材积,单位为立方米
(
n?)
;
E,
试验地类型为丘陵地貌
,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
候
,2020
年平均气温
21
°C,
2
月年绝对最低气温为
一
1
D
为胸径
,
单位为厘米
(cm)
;
H
为树高,
单位为米
(m)
。
使用
SPSS19.
0
软件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法进行
°C,
7
月年绝对最高气温为
38
°C,
年平均降雨量
1821.
13
mm
。
海拔
240
〜
345
m,
坡度
29°,
水化红壤
,土
层厚度
90
cm,
腐殖质层厚度
3,
皿级立地等级
。
显著性分析
,
采用
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⑷
,
对比了红花
香椿与闽楠在不同比例造林情况
。
4
结果和分析
在相同比例混交林中
,
红花香椿属于速生树种
,
闽
3
材料和方法
收稿日期
=2021-02-03
基金项目
:
福建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编号
:
2018N0009)
作者
简介:彭王勋
(1996-)
,
男
,
主要从事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口
丁慎言.印度山榄科马胡卡属的五个种
[J1
热带作物译丛
,
1977
(3)
:
3&
[
2
]
白嘉雨,
周铁烽,侯云萍.中国热带主要外来树种昆明
:
云南
[
3
]
刘元福.海南岛尖峰岭林区昆虫区系
:
网蛾科[
J1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3)
:
282
〜
286..
[
4
]
侯倩,李意德.海南热带滨海城市防台风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
J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31(5):184
〜
191.
[
5
]
邓必玉
,
王建荣.海南岛油脂植物种质资源
[
J
]
.
中国农学通报,
科技出版社
,2011
:
226
〜22
&
2009,25(15):230
〜
234.
151
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受敏博)
2021
年
4
月
缘乞科枚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
23
卷第
7
期
华南沿海城市绿化的优良抗风树种
—
—
长叶马府油
林松青
,
罗建华,闫瑞環
,
谢丹
(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广东湛江
524037)
摘要
:
通过对长叶马府油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
,
以及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
,
归纳了该树种在栽培各环节
的技术要点
。
归纳了长叶马府油的生物学特性
,
总结了其种子采集
、
苗木培育
、
造林栽植
、
抚育管理及病虫
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
,
并对该树种在沿海城市的绿化现状
、
抗风特性和用途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建议
。
为长叶马府油的人工栽培和园林绿化栽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关键词
:
长叶马府油
;
生物学特性
;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4-9944(2021)07-0149-02
1
引言
长叶马府油
(Madbuca
longifolia
(J.
Konig)
J.
F.
3.1
苗木培育
3.
1.
1
采种
选择生长健康
、
主干通直
、
树冠发达
、
结实多及无病
虫害的
15
年生以上的优树
,
于
8
〜
9
月桨果由青绿色转
Macbr.
)
又名长叶马胡油
、
长叶马胡卡
、
印度子京
。
为
山榄科紫荆木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
黄色
,
可进行采收
。
浆果采集后放阴凉处
3
〜
5
d,
果皮软化后挤出种
滨海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
在海南、
广东
、
广西有种植
,
生长快速,适应干旱环境生长
。
树干挺直
,
枝叶茂密
,
树
子,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
置于阴凉处晾干备用
,
不可曝
冠优美
,
根系发达
,
主根深
,
抗风能力强
。
其种子含油
,
晒
。
可作工业用油和燃油
,
花含糖丰富
,
可食用
,
树皮可
药用
m
O
3.
1.2
种子处理
种子最好随采随播
,
不宜久存
。
如果需要短期贮
2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长叶马府油为高大乔木
,
树冠广伞型
,
树高达
20
〜
25
m,
胸径达
60
cm
;
树皮暗灰色,偶具横裂条纹
,
厚
5
〜
藏
,
可及时把洗干净的种子与
2
倍体积的湿椰糠拌匀放
置于阴凉通风处
,
贮藏时间以不超过
1
个月为宜。
3.
1.3
整地作床
育苗地选好后铲除杂草,
深翻
,
清除土中草根与杂
6
mm,
具乳汁
;
叶互生
,
聚生于小枝项端
,
革质
,
全缘
,
倒
卵形或长倒卵形
,
长
15
〜
20
cm,
宽
4~6
cm,
先端略钝
或浑圆而稍凹入
,
基部楔形
,
两面无毛
。
花数朵簇生叶
物
,
让太阳晒白
,
碎土平整
,
按宽
100
cm,
高
15
cm
规格
起畦作苗床
,
苗床间步道
40
〜
50
cm
。
3.
1.4
播种育苗
采用散播或点播
,
将种子直接播种在苗床上
,
播种
密度为每平方米
400
粒
,
播后用过筛火烧土覆盖种子
,
腋
,
弯垂
,
花柄长
1.
5
〜
3.
5
cm,
密被锈色丝毛
;
花冠黄
白色
,
无毛
,
裂片约
10
枚;雄蕊约
30
枚
,
花丝极细
,
长约
4
mm
;
子房卵形
,
长
1
〜
2
mm,
花柱钻形
,
长
8
〜
12
mm
。
果黄绿色,椭圆形
,
长
2
〜
3
cm,
宽
1.5
〜
2.
5
cm
;
果皮肥
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用遮荫网搭荫棚遮光
,
避免
阳光直射;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
,
保持床面湿润
。
通常
厚
,
种子
1
〜
3
枚
,
多
2
枚
,
长椭圆形
,
压扁
,
长约
2
cm,
宽
1~1.
2
cm,
种皮褐色
。
花期
3~5
月
,
果期
8
月
~9
月
。
长叶马府油原产印度南部
,
主要分布于海拔
600
m
以下
,
年降水量为
500
〜
2000
mm
的季雨林中
。
1964
年
引入我国海南岛
,
现已推广到广东
、
广西
、
福建和香港等
5
d
就开始发芽
,
种子是先出根后出叶芽,发芽时间很不
整齐,可延续
30
d
左右
,
发芽率达
85%
。
种子发芽后
10
d,
雾雨天用
1
:
750
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
1
:
800
水溶液喷洒幼苗杀菌
,
连续三次
,
芽苗移植前加强除草
,
发现有虫及时在晴天杀虫
。
幼苗长出
1
〜
2
对真叶
,
苗
省区図
。
长叶马府油四季常青
,
喜光
,
从小需要充足的光照
高
6
〜
8
cm
时即可移入营养袋中培育容器苗
,
由于幼苗
的根系较发达
,
因此移入营养袋时注意不要伤根
,
移植
后经过
20d
恢复生长可拆除荫棚
。
幼苗刚出的嫩叶红
才能正常生长
。
根系发达
,
主根深
,
抗风能力强
。
在土
层深厚
、
湿润的红壤
、
黄壤地区长势良好
,
在海滨沙壤
、
色
,
逐渐转绿
,
老叶呈深绿色
。
幼苗期生长较缓慢
,
需要
在苗圃培育
10
个月左右
,
待苗高
40
〜
60
cm,
叶片转绿
才能出圃培育大苗或上山造林
。
燥红壤
,
年降水量不足
1000
mm
的干旱
、
半干旱地区也
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3
栽培技术
收稿日期
=2021-01-26
基金项目
:
广东省林业厅地方标准制定项目(编号
:
2018-DB-14)
3.
1.5
大田育苗
选择土层深厚
,
质地较疏松
、
土壤潮湿
,
排水良好的
作者简介:林松青
(1962-),
男
,
高级工程师
,
研究方向为苗木栽培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
149
林松青
,
等
:
华南沿海城市绿化的优良抗风树种
—
—
长叶马府油
植物与植被
肥沃黄壤土或砂壤土
,
且避风向阳的平地或坡地作为培
育绿化大苗圃地
,
要深耕土层
,
细致整地
,
挖穴规格为
50
cmX50
cmX40
cm
o
移植前
7
d
在植穴中施腐熟的
农家土杂肥
2
〜
2.
5
kg+
磷肥
0.
2
kg,
或复合肥
0.
5
kg
作基肥
,
填回表土至
20
cm
搅拌均匀
。
待容器苗长至
40
〜
60
cm
时即可移入苗圃培育大苗
,
全年可栽植
,
最
适宜在苗木冬眠后春梢萌动前进行
。
大田育苗的株行
距为
1.5
mX2
m
o
植后及时浇水
,
保持土壤湿润
。
浇
水根据具体天气情况而定
,
晴天每天浇水
1
次
,
阴天
2
〜
3
d
浇水
1
次
,
其余情况视湿度而定
。
当苗木栽植后
30
d,
幼苗抽出新芽后
,
可进行第一次施肥
,
肥料的种类
有复合肥
、
花生获
、
鸡屎粪等
,
复合肥施肥量约
25
g/
株
,
随着树木的长大,施肥量应逐渐增加
。
及时除草
、
松土
,
除去幼树旁杂草
,
加强保水
。
苗木定植后
前两年生长较慢
,
第三年开始进入速生期
,
第三年
株高可达
2.
5
m,
主干地径
6
〜
8
cm
。
大苗培育应加强
修枝整形
,
使幼树在
2
m
以下保持不分枝
,
促进树木生
长
,
提高经济价值
。
3.2
造林栽植
3.2.
1
山地造林
3.
2.
1.1
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宜选择地势开阔
,
阳光较足
,
土层深厚的排
水良好的山坡中下部
,
土壤以酸性砂质壤土或轻砧质壤
土为佳
。
3.2.
1.2
整地施肥
造林前清除林地杂灌
,
穴状整地或带状整地
,
植穴
规格为
50
cmX
50
cm
X
40
cm
。
造林时施农家肥
2
〜
2.
5
kg+
磷肥
0.
2
kg,
或
0.
25-0.
4
kg
复合肥和
0.
5
kg
磷肥作为基肥
。
3.2.
1.3
造林方法
造林宜选择在春季雨后土壤湿透时进行
。
株行距
为
3
mX2
m,
即
:
1666
株
/hn?
。
定植时剥除塑料薄膜
,
注意保持袋土不散
,
将苗植入穴中央
,
回土扶正定植
,
压
实苗木周围土壤
,定植时要求种下的苗木要端正
。
造林
后一个月内发现死苗或缺株的选择雨后及时补植
。
3.2.
1.4
抚育管理
造林后
3
个月时应进行幼林抚育
,
除去幼树旁杂
草
、
松土
,
加强保水
。
造林后
3
年内
,
每年春季
、
秋季均
应抚育一次
,
包括除草
、
松土扩穴和追肥管理
,
每穴追肥
150~250
g
复合肥
。
3.2.2
园林绿化苗种植
3.
2.
2.
1
挖穴
挖穴规格视苗木土球的大小而定
,
植穴口应比土球
直径大
40
cm
左右
,
深度要比土球的高度略深
30
cm
。
3.
2.
2.2
定植
移栽前穴底要填厚
20
cm
的混合腐熟有机肥的疏
松泥土
,
然后将苗木端正地放下穴底
,
填土前要将土球
包装材料拆除
,
种植时保持土球完整,分层填土踏实,土
球的顶部应比地表面略低
,
防止栽植过深或过浅
。
栽植
后立即浇透水
,
大苗大树栽植后主干必须四周搭设扶
木,支撑高度为主干高的
1/2
〜
1/3
处
。
3.
2.
2.3
养护
150
苗木种植后每天用水喷洒树干
、
树冠
,
在
3
〜
4
d
内
对土壤再浇
1
次透水
,
保持土壤湿润
,
以后根据天气情
况和土壤湿度注意浇水
。
植株长出幼叶后
,
宜采用叶面
施肥
,
采用
2
%〜
5%
复合肥水溶液喷撒叶面
,
选择早晚
或阴天
,
30
d
左右喷施一次
;
大苗成活后再采用土壤施
肥
,
每年春夏季各施
1
次肥
,
每次每株用复合肥
0.
5
〜
1
kg
进行穴施
。
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苗期有叶斑病,大树有灰霉病
,
发病时叶
面
、
叶背都具灰霉
,
严重时全树落叶
。
发病时均可用
50%
百菌清
,
或
80%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800
倍
液
,
每隔
7
d
喷药
1
次
,
连续
3
〜
4
次切
。
主要虫害
:
主要有长叶马府油网蛾⑷
,
偶有木虱危
害
。
嫩叶常受长叶马府油网蛾幼虫危害
,
可喷
50%
杀
螟松乳油
1000
倍液
,
7
d
杀虫
1
次
,
连续
2~3
次
。
5
城市绿化现状
、
应用和用途
1964
年初
,
长叶马府油经由海南乐东县尖峰岭林
场从印度成功引种栽培和育苗推广
,
已经分别种植于
1990
年初建成的香港新机场
、
海南的红树林公园
、
大东
海海边
、
白鹭公园
、
三亚湾海滨
、
三亚技工学校
、
三亚机
场路至海虹广场路
、
广东湛江市儿童公园
、
湛江市东菊
公园和榕树公园等地
。
经过
50
多年的种植和推广
,
现
已成功种植在海南
、
广东
、
广西
、
福建
、
香港等
5
省区
,
成
为这些省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外引热带树种之一
。
目前
该树主要是用于行道
、园林绿化
。
长叶马府油喜光热,适高温
,
耐碱
,
耐瘠
,
耐旱
,
根系
发达
,
主根深
,
三年树苗主根可达
1
m
以上
,
故抗击大风
台风能力强
。
成功种植的五省区所处位置台风多
,
特别
是
2013
年
11
月三亚历史上最强台风之一“海燕
”
过境
三亚
,
以及
1996
年和
2015
年先后登陆广东湛江的强台
风
“
莎莉
”
和
“
彩虹
”
均造成其他树木大片折断倒伏
,
损失
惨重,但长叶马府油树却稳如太山
,
昂然挺立
,
伤害甚
小
。
10-11
级台风只对部分枝叶有损伤⑷
,
至今没有
发现被风刮倒的树木。
可以说
,
长叶马府油是名副其实
防风树种
。
长叶马府油在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
,
能
适应种植于碱
、
瘠
、
旱地区
,
在河岸
、
海滨
、
沙地和山区公
路边等地带均有种植
,
栽植布景中可以采用孤植
、
行植
、
群植等方式进行布置
。
长叶马府油树干笔直挺拔
,
材质坚硬,质感好
,
不变
形,不开裂
,
为国家一类木材
,
是高级家具和优良造船
材
。
长叶马府油还是有名的水果树
,
其果形似橄榄
,
果
皮青色
,
可食
,
味道清甜
,
是热带地区夏日的理想水
果旧
。
花朵气味芬芳
,
可以发酵制作酒精饮料;其种子
可以榨油
,
含油量
>30%
[5]
,
种子油可制护发油
、
婴儿按
摩油
、
肥皂和人造奶油
,
也可以用作工业原料油
。
树皮
也可以药用
,
可以用于止痒
、
以及治疗蛇咬伤
。
可以说
该树满身皆宝
。
2021
年
4
月
缘乞科枚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
23
卷第
7
期
不同比例红花香椿与闽楠混交林生长分析
彭王釦
,
郑雪押
,
李勇
1,
郑天汉
〈
郑礬
(1.
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
,
福建顺昌
3532112
;
2,
福建省林业局
,
福建福州
353000)
摘要
:
试验采用不同比例红花香椿与闽楠混交
,
对不同造林比例混交林生长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
结果表明:
红花香椿在与闽楠
1
:
2
比例混交时
,
红花香椿的生长量明显高于红花香椿与闽楠
1
:
1
比例和
2
:
1
混交
,
混交林中闽楠生长量无显著性差异
。
关键词
:
红花香椿
;
闽楠
;
混交林
;
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
S725.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4-9944(2021)07-0151-02
1
引言
闽楠
(P/ioe&e
Ocwmei
(Hemsl.
)
Yang)
樟科楠属亚
热带常绿大乔木,别名兴安楠木
、
竹叶楠,为中国特有国
3.1
试验地造林设计
2017
年
1
月在板桥工区小班
033
—
39
—
010
进行
红花香椿和闽楠株间混交造林
,
红花香椿和闽楠皆为福
建省洋口国有林场苗圃培育的当年生一级苗木
。
开水
平带
,
株行距
2.
2
mX2.
2
m,
挖穴规格
50
cm
(面宽)
X
家二级珍稀渐危种其树干高大通直香气持久
,
木质
坚硬结构美观
,
为造船
、
雕刻
、
家具
、
建筑等优良木材阂
。
红花香椿
QToona
rubriflora
Tseng)
楝科香椿属常
40
cm
(深)
X30
cm
(底宽)
,
每穴底部施基肥钙镁磷
0.25
kg,
苗木须根斩断
,
沾黄泥浆
,
深栽
,
防止窝根
。
2017
年
4
月在板桥管护站进行苗木分苗种植营建红花
香椿和闽楠混交林
,
该混交试验采用
3
个处理
,
3
次重
绿大乔木
,
别名
:
菜椿
,
是福建典型乡土速生阔叶树种和
落叶乔木
,
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红花香椿木材质地优
良
,
粉红色材质细致柔和
,
纹理清晰美观
,
木材质地较
复
,
共
9
块小区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
轻
,
不翘不裂耐腐
,
易于加于利用
,
是高档贴面材料
、
工
艺雕刻的良好材料
,
木材可应用的领域较宽
,
开发利用
前景好
。
为探讨适宜红花香椿与闽楠混交栽培比例
,以
1
处理红花香椿
IX
闽楠
2(
株间混交)
2
处理红花香椿
IX
闽楠
1(
株间混交)
3
处理红花香椿
2
X
闽楠
1(
株间混交)
3
种不同比例红花香椿与闽楠混交造林后对生长量进
行了比较
,以期为今后营造红花香椿与闽楠混交林推广
3.2
调查方法
造林
3
年后对试验林中红花香椿和闽楠树高和胸
径进行每木检尺测定
,树高和胸径使用
Microsoft
Office
提供指导
。
2003
软件统计
,利用福建省二元材积公式分别计算标
准地中红花香椿与闽楠平均单株材积
: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顺昌县井垄村省洋口林场板桥
工区小班
033-39-010,
位于
26°48'36"N,n7°51'16"
=0.
OOOO526D
1
-
882161
H
1
'
009317
(1)
(2)
V
B(S
=0.
D
1
'
933221
H°-
867885
式
(1).(2)
中
:
V
为立木材积,单位为立方米
(
n?)
;
E,
试验地类型为丘陵地貌
,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
候
,2020
年平均气温
21
°C,
2
月年绝对最低气温为
一
1
D
为胸径
,
单位为厘米
(cm)
;
H
为树高,
单位为米
(m)
。
使用
SPSS19.
0
软件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法进行
°C,
7
月年绝对最高气温为
38
°C,
年平均降雨量
1821.
13
mm
。
海拔
240
〜
345
m,
坡度
29°,
水化红壤
,土
层厚度
90
cm,
腐殖质层厚度
3,
皿级立地等级
。
显著性分析
,
采用
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⑷
,
对比了红花
香椿与闽楠在不同比例造林情况
。
4
结果和分析
在相同比例混交林中
,
红花香椿属于速生树种
,
闽
3
材料和方法
收稿日期
=2021-02-03
基金项目
:
福建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编号
:
2018N0009)
作者
简介:彭王勋
(1996-)
,
男
,
主要从事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口
丁慎言.印度山榄科马胡卡属的五个种
[J1
热带作物译丛
,
1977
(3)
:
3&
[
2
]
白嘉雨,
周铁烽,侯云萍.中国热带主要外来树种昆明
:
云南
[
3
]
刘元福.海南岛尖峰岭林区昆虫区系
:
网蛾科[
J1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3)
:
282
〜
286..
[
4
]
侯倩,李意德.海南热带滨海城市防台风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
J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31(5):184
〜
191.
[
5
]
邓必玉
,
王建荣.海南岛油脂植物种质资源
[
J
]
.
中国农学通报,
科技出版社
,2011
:
226
〜22
&
2009,25(15):230
〜
234.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