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常用医学计算公式

IT圈 admin 22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韩含香)

常用医学计算公式

来源: 郭芸君的日志

1. 补钠计算

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

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

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

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

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

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

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

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

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

mEq/L×1/化合价=mmol/L

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

2.补液计算

(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

脱水性质血 Na+mmol/L

低渗性脱水 >130

等渗性脱水 130~150

高渗性脱水 >150

(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

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

休克早期800~1200ml/(m2•d);

体克晚期1000~1400ml(m2•d);

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

(4)一般补液公式: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3.补铁计算

总缺铁量[mg]=体重[kg]x(Hb目标值-Hb实际值)[g/l]x0.238+贮存铁量[ mg]

贮存铁量=10mg/kg体重(<700mg)

如果总需要量超过了最大单次给药剂量,则应分次给药。如果给药后1-2周观察到血液学参

数无变化,则应重新考虑最初的诊断。

计算失血和支持自体捐血的患者铁补充的剂量

需补充的铁量[mg]=失血单位量x200

4.电解质补充计算

某种电解质缺少的总量:

mmol/L=(正常mmol/L-测得mmol/L)×体重(kg) ×0.6

(正常mmol/L-测得mmol/L)×体重(kg)×0.6

克数=----------------------------------------------------------

1g电解质所含mmol数

5.静息能量消耗计算

Harris-Benedict计算公式:

女性:REE(Kcal/d)=655+9.6W+1.7H-4.7A

男性:REE(Kcal/d)=66+13.7W+5.0H-6.8A

[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岁)]

6.药物输液速度计算

(1)静脉输液速度与时间参考数据

液体量(ml) 滴速(gtt/min) 时间(h)

500 30 4

500 40 3

500 60 2

(2)输液速度判定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

(3)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

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

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

60(min)

每min滴数×60(min)

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

每min相当滴数(15gtt)

7.肌酐清除率计算

(1)Cockcroft公式:

Ccr=(140-年龄)×体重(k g)/[72×Scr(mg/dl) ] 或

Ccr=[(140-年龄)×体重(k g)]/[0.818×Scr(umol/L)]

注意肌酐的单位,女性计算结果×0.85

(2)简化MDRD公式:

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韩含香)

常用医学计算公式

来源: 郭芸君的日志

1. 补钠计算

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

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

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

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

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

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

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

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

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

mEq/L×1/化合价=mmol/L

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

2.补液计算

(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

脱水性质血 Na+mmol/L

低渗性脱水 >130

等渗性脱水 130~150

高渗性脱水 >150

(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

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

休克早期800~1200ml/(m2•d);

体克晚期1000~1400ml(m2•d);

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

(4)一般补液公式: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3.补铁计算

总缺铁量[mg]=体重[kg]x(Hb目标值-Hb实际值)[g/l]x0.238+贮存铁量[ mg]

贮存铁量=10mg/kg体重(<700mg)

如果总需要量超过了最大单次给药剂量,则应分次给药。如果给药后1-2周观察到血液学参

数无变化,则应重新考虑最初的诊断。

计算失血和支持自体捐血的患者铁补充的剂量

需补充的铁量[mg]=失血单位量x200

4.电解质补充计算

某种电解质缺少的总量:

mmol/L=(正常mmol/L-测得mmol/L)×体重(kg) ×0.6

(正常mmol/L-测得mmol/L)×体重(kg)×0.6

克数=----------------------------------------------------------

1g电解质所含mmol数

5.静息能量消耗计算

Harris-Benedict计算公式:

女性:REE(Kcal/d)=655+9.6W+1.7H-4.7A

男性:REE(Kcal/d)=66+13.7W+5.0H-6.8A

[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岁)]

6.药物输液速度计算

(1)静脉输液速度与时间参考数据

液体量(ml) 滴速(gtt/min) 时间(h)

500 30 4

500 40 3

500 60 2

(2)输液速度判定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

(3)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

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

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

60(min)

每min滴数×60(min)

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

每min相当滴数(15gtt)

7.肌酐清除率计算

(1)Cockcroft公式:

Ccr=(140-年龄)×体重(k g)/[72×Scr(mg/dl) ] 或

Ccr=[(140-年龄)×体重(k g)]/[0.818×Scr(umol/L)]

注意肌酐的单位,女性计算结果×0.85

(2)简化MDRD公式: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