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发(作者:万薄)
表-乙酸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中文名:乙酸;醋酸
标识 英文名:acetic acid
分子式:C2H4O2
外观与性状
理化
性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侵入途径
毒性
及健
康危
害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
分子量:60.05
无色透明液体或结晶,有刺激性气味
16.7
118.1
肪烃。
吸入、食入,经皮肤吸入。
LD50:大鼠经口LD50:3530mg/kg;1060mg/kg(兔经皮)
LC50:13791mg/m
3
,1小时(小鼠吸入)
吸入本品蒸汽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
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和水泡。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
糜烂,出现带血呕吐、腹泻甚至尿闭、尿毒症和血尿,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
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燃烧性
闪点(℃)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
建规火险分级
禁忌物
灭火方法
自燃温度(℃)
危险特性
易燃
40
427
燃烧分解物
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6.0
5.4
密度(g/cm
3
)
饱和蒸气压(kPa)
1.05
1.57(20℃)
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2630
UN编号:2798
CAS号:64-19-7
溶于水、醚、甘油、四氯化碳等常用有机溶剂,不溶于二硫化碳和C12以上脂
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
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的危险。具有较强腐蚀性。
乙类
强碱、强氧化剂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或5%Na2CO3、氨水涂抹中和再用水彻底冲洗至少
急救
措施
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食入:用水漱口。催吐,必要时饮用牛奶与蛋白混合液,就医。
泄漏
处置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中和后再用水冲洗。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冬季宜保暖至16℃以上不使冻结。应与
储运
注意
氧化剂、碱类和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地面用耐酸混凝土或涂刷耐腐材料。采用防爆型照
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止滚动,不可交叉。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运输途中防曝晒、雨淋、防高
事项
收容材料。运输: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钢瓶戴好安全帽,钢瓶平放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
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实行双人押运。
2024年5月18日发(作者:万薄)
表-乙酸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中文名:乙酸;醋酸
标识 英文名:acetic acid
分子式:C2H4O2
外观与性状
理化
性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侵入途径
毒性
及健
康危
害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
分子量:60.05
无色透明液体或结晶,有刺激性气味
16.7
118.1
肪烃。
吸入、食入,经皮肤吸入。
LD50:大鼠经口LD50:3530mg/kg;1060mg/kg(兔经皮)
LC50:13791mg/m
3
,1小时(小鼠吸入)
吸入本品蒸汽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
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和水泡。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
糜烂,出现带血呕吐、腹泻甚至尿闭、尿毒症和血尿,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
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燃烧性
闪点(℃)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
建规火险分级
禁忌物
灭火方法
自燃温度(℃)
危险特性
易燃
40
427
燃烧分解物
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6.0
5.4
密度(g/cm
3
)
饱和蒸气压(kPa)
1.05
1.57(20℃)
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2630
UN编号:2798
CAS号:64-19-7
溶于水、醚、甘油、四氯化碳等常用有机溶剂,不溶于二硫化碳和C12以上脂
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
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的危险。具有较强腐蚀性。
乙类
强碱、强氧化剂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或5%Na2CO3、氨水涂抹中和再用水彻底冲洗至少
急救
措施
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食入:用水漱口。催吐,必要时饮用牛奶与蛋白混合液,就医。
泄漏
处置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中和后再用水冲洗。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冬季宜保暖至16℃以上不使冻结。应与
储运
注意
氧化剂、碱类和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地面用耐酸混凝土或涂刷耐腐材料。采用防爆型照
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止滚动,不可交叉。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运输途中防曝晒、雨淋、防高
事项
收容材料。运输: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钢瓶戴好安全帽,钢瓶平放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
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实行双人押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