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数学建模经典案例最优截断切割问题

IT圈 admin 55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沈慧心)

建模案例:最优截断切割问题

一、 问 题

从一个长方体中加工出一个已知尺寸、位置预定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

对应表面是平行的),通常要经过6 次截断切割.设水平切割单位面积的费用

是垂直切割单位面积费用的r倍。且当先后两次垂直切割的平面(不管它们之

间是否穿插水平切割)不平行时,因调整刀具需额外费用e.试设计一种安排各

面加工次序(称“切割方式”)的方法,使加工费用最少。

二、 假 设

1、假设水平切割单位面积的费用为r,垂直切割单位面积费用为1;

2、当先后两次垂直切割的平面(不管它们之间是否穿插水平切割)不平行时,

调整刀具需额外费用e;

3、第一次切割前,刀具已经调整完毕,即第一次垂直切割不加入刀具调整费用;

4 、每个待加工长方体都必须经过6次截断切割.

三、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设待加工长方体的左右面、前后面、上下面间的距离分别为

a0、b0 、c0

六个切割面分别位于左、右、前、后、上、下,将它们相应编号为M1、M2、M3、

M4、M5、M6,这六个面与待加工长方体相应外侧面的边距分别为

u1、u2、u3、

u4、u5、u6

.这样,一种切割方式就是六个切割面的一个排列,共有

P

6

6

720

切割方式。当考虑到切割费用时,显然有局部优化准则:两个平行待切割面中,

边距较大的待切割面总是先加工.

P

6

6

90

种切割方式.即在求最少加工费用 由此准则,只需考虑

2!2!2!

时,只需在90个满足准则的切割序列中考虑.不失一般性,设

u1≥u2,u3≥u4,

u5≥u6

,故只考虑M1在M2前、M3在M4前、M5在M6前的切割方式。

1、 e=0 的情况

1 / 5

为简单起见,先考虑e=0 的情况.构造如图9—13的一个有向赋权网络图G

(V,E)。为了表示切割过程的有向性,在网络图上加上坐标轴x,y,z.

图9—13 G(V,E)

图G(V,E)的含义为:

(1)空间网络图中每个结点Vi

(xi,yi,zi)

表示被切割石材所处的一

个状态.顶点坐标

xi、yi、zi

分别代表石材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上已被切

割的刀数.例如:V24(2,1,2) 表示石材在左右方向上已被切割两刀,前后方向

上已被切一刀,上下方向上已被切两刀,即面M1、M2、M3、M5、M6均已被切割.顶

点V1(0,0,0) 表示石材的最初待加工状态,顶点V27(2,2,2)表示石

材加工完成后的状态.

(2)G的弧(Vi,Vj)表示石材被切割的一个过程,若长方体能从状态Vi经

一次切割变为状态Vj,即当且仅当

xi+yi+zi+1=xj+yj+zj

时,Vi(xi,yi,

zi)到Vj(xj,yj,zj)有弧(Vi,Vj),相应弧上的权

W(Vi,Vj)

即为这一

切割过程的费用。

W(Vi,Vj)=(xj-xi)

(bi

ci)+(yj-yi)

(ai

ci)+(zj—zi)

(a

i

bi)

r

其中,

ai、bi、ci

分别代表在状态Vi时,长方体的左右面、上下面、

前后面之间的距离.

例如,状态V5(1,1,0),

a5 = a0-u1,b5 = b0—u3,c5 = c0;

状态V6(2,1,0)

W(V5,V6) =(b0-u3)

c0

(3)根据准则知第一刀有三种选择, 即第一刀应切M1、M3、M5中的某

个面,在图中分别对应的弧为( V1,V2),(V1,V4),(V1,V10). 图G中从V1

到V27的任意一条有向道路代表一种切割方式.从V1到V27共有90条有向道

路,对应着所考虑的90种切割方式.V1到V27的最短路即为最少加工费用,该

有向道路即对应所求的最优切割方式。

实例:待加工长方体和成品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0、145、19 和

3、2、4,两者左侧面、正面、底面之间的距离分别为6、7、9,则边距如下表:

u1

u2

u3

u4

u5

u6

6

55

6

2 / 5

r=1时,求得最短路为V1-V10-V13-V22—V23-V26—V27,其权为374

对应的最优切割排列为M5-M3-M6-M1-M4-M2,费用为374元.

2、 e

0的情况

当e

0时,即当先后两次垂直切割的平面不平行时,需加调刀费e。希望在

图9-13的网络图中某些边增加权来实现此费用增加。在所有切割序列中,四

个垂直面的切割顺序只有三种可能情况:

<情况一>先切一对平行面,再切另外一对平行面,总费用比e=0时的费用

增加e。

<情况二>先切一个,再切一对平行面,最后割剩余的一个,总费用比e=0

时的费用增加2e.

〈情况三>切割面是两两相互垂直,总费用比e=0时的费用增加3e。

在所考虑的90种切割序列中,上述三种情况下垂直切割面的排列情形,及在

图G中对应有向路的必经点如下表:

垂直切割面排列情有向路必经点

情况一 (一)

M1-M2—M3-M4

(1,0,z),(2,0,z),

(2,1,z)

情况一 (二)

M3-M4-M1-M2

(0,1,z),(0,2,z),

(1,2,z)

情况二 (一)

M3—M1-M2-M4

(0,1,z),(1,1,z),

(2,1,z)

情况二 (二)

M1-M3-M4-M2

(1,0,z),(1,1,z),

(1,2,z)

情况三 (一)

M1-M3-M2-M4

(1,0,z),(1,1,

z),(2,1,z)

情况三 (二)

M3-M1-M4-M2

(0,1,z),(1,1,z),

(1,2,z)

z=0,1,2

3 / 5

我们希望通过在图9—13的网络图中的某些边上增加权来进行调刀费用增加

的计算,但由于网络图中的某些边是多种切割序列所公用的.对于某一种切割序

列,需要在此边上增加权e,但对于另外一种切割序列, 就有可能不需要在此边上

增加权e,这样我们就不能直接利用图9-13的网络图进行边加权这种方法来求

出最短路径。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种情况的情形(一)有公共点集{(2,1,z)|z=0,1,

2},情形(二)有公共点集{(1,2,z)|z=0,1,2}.且情形(一)的有向路决不通

过情形(二)的公共点集,情形(二)的有向路也不通过情形(一)的公共点集.所

以可判断出这两部分是独立的、互补的。如果我们在图G中分别去掉点集{(1,

2,z)|z=0,1,2}和{(2,1,z)|z=0,1,2}及与之相关联的入弧,就形成

两个新的网络图,如图H1和H2。这两个网络图具有互补性。对于一个问题来说,

最短路线必存在于它们中的某一个中.

由于调整垂直刀具为3次时,总费用需增加3e, 故我们先安排这种情况的

权增加值e,每次转刀时,给其待切弧上的权增加e.增加e的情况如图9—14中所

示.再来判断是否满足调整垂直刀具为二次、一次时的情况,我们发现所增加的权

满足另外两类切割序列。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将原网络图G分解为两个网络图H1和H2,并在指定边上

的权增加e,然后分别求出图H1和H2中从V1到V27的最短路,最短路的权分别为:

d1,d2.则得出整体的最少费用为:d = min(d1,d2) ,最优切割序列即为其

对应的最短路径.

实例:r=15,e=2时,求得图G1与G2的最短路为G2的路V1-V4—V5—V14

—V17-V26—V27,权为4435,对应的最优切割序列为M3-M1—M6—M4-M5

—M2,最优费用为4435。

图9-14 H1

4 / 5

图9—15 H

5 / 5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沈慧心)

建模案例:最优截断切割问题

一、 问 题

从一个长方体中加工出一个已知尺寸、位置预定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

对应表面是平行的),通常要经过6 次截断切割.设水平切割单位面积的费用

是垂直切割单位面积费用的r倍。且当先后两次垂直切割的平面(不管它们之

间是否穿插水平切割)不平行时,因调整刀具需额外费用e.试设计一种安排各

面加工次序(称“切割方式”)的方法,使加工费用最少。

二、 假 设

1、假设水平切割单位面积的费用为r,垂直切割单位面积费用为1;

2、当先后两次垂直切割的平面(不管它们之间是否穿插水平切割)不平行时,

调整刀具需额外费用e;

3、第一次切割前,刀具已经调整完毕,即第一次垂直切割不加入刀具调整费用;

4 、每个待加工长方体都必须经过6次截断切割.

三、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设待加工长方体的左右面、前后面、上下面间的距离分别为

a0、b0 、c0

六个切割面分别位于左、右、前、后、上、下,将它们相应编号为M1、M2、M3、

M4、M5、M6,这六个面与待加工长方体相应外侧面的边距分别为

u1、u2、u3、

u4、u5、u6

.这样,一种切割方式就是六个切割面的一个排列,共有

P

6

6

720

切割方式。当考虑到切割费用时,显然有局部优化准则:两个平行待切割面中,

边距较大的待切割面总是先加工.

P

6

6

90

种切割方式.即在求最少加工费用 由此准则,只需考虑

2!2!2!

时,只需在90个满足准则的切割序列中考虑.不失一般性,设

u1≥u2,u3≥u4,

u5≥u6

,故只考虑M1在M2前、M3在M4前、M5在M6前的切割方式。

1、 e=0 的情况

1 / 5

为简单起见,先考虑e=0 的情况.构造如图9—13的一个有向赋权网络图G

(V,E)。为了表示切割过程的有向性,在网络图上加上坐标轴x,y,z.

图9—13 G(V,E)

图G(V,E)的含义为:

(1)空间网络图中每个结点Vi

(xi,yi,zi)

表示被切割石材所处的一

个状态.顶点坐标

xi、yi、zi

分别代表石材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上已被切

割的刀数.例如:V24(2,1,2) 表示石材在左右方向上已被切割两刀,前后方向

上已被切一刀,上下方向上已被切两刀,即面M1、M2、M3、M5、M6均已被切割.顶

点V1(0,0,0) 表示石材的最初待加工状态,顶点V27(2,2,2)表示石

材加工完成后的状态.

(2)G的弧(Vi,Vj)表示石材被切割的一个过程,若长方体能从状态Vi经

一次切割变为状态Vj,即当且仅当

xi+yi+zi+1=xj+yj+zj

时,Vi(xi,yi,

zi)到Vj(xj,yj,zj)有弧(Vi,Vj),相应弧上的权

W(Vi,Vj)

即为这一

切割过程的费用。

W(Vi,Vj)=(xj-xi)

(bi

ci)+(yj-yi)

(ai

ci)+(zj—zi)

(a

i

bi)

r

其中,

ai、bi、ci

分别代表在状态Vi时,长方体的左右面、上下面、

前后面之间的距离.

例如,状态V5(1,1,0),

a5 = a0-u1,b5 = b0—u3,c5 = c0;

状态V6(2,1,0)

W(V5,V6) =(b0-u3)

c0

(3)根据准则知第一刀有三种选择, 即第一刀应切M1、M3、M5中的某

个面,在图中分别对应的弧为( V1,V2),(V1,V4),(V1,V10). 图G中从V1

到V27的任意一条有向道路代表一种切割方式.从V1到V27共有90条有向道

路,对应着所考虑的90种切割方式.V1到V27的最短路即为最少加工费用,该

有向道路即对应所求的最优切割方式。

实例:待加工长方体和成品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0、145、19 和

3、2、4,两者左侧面、正面、底面之间的距离分别为6、7、9,则边距如下表:

u1

u2

u3

u4

u5

u6

6

55

6

2 / 5

r=1时,求得最短路为V1-V10-V13-V22—V23-V26—V27,其权为374

对应的最优切割排列为M5-M3-M6-M1-M4-M2,费用为374元.

2、 e

0的情况

当e

0时,即当先后两次垂直切割的平面不平行时,需加调刀费e。希望在

图9-13的网络图中某些边增加权来实现此费用增加。在所有切割序列中,四

个垂直面的切割顺序只有三种可能情况:

<情况一>先切一对平行面,再切另外一对平行面,总费用比e=0时的费用

增加e。

<情况二>先切一个,再切一对平行面,最后割剩余的一个,总费用比e=0

时的费用增加2e.

〈情况三>切割面是两两相互垂直,总费用比e=0时的费用增加3e。

在所考虑的90种切割序列中,上述三种情况下垂直切割面的排列情形,及在

图G中对应有向路的必经点如下表:

垂直切割面排列情有向路必经点

情况一 (一)

M1-M2—M3-M4

(1,0,z),(2,0,z),

(2,1,z)

情况一 (二)

M3-M4-M1-M2

(0,1,z),(0,2,z),

(1,2,z)

情况二 (一)

M3—M1-M2-M4

(0,1,z),(1,1,z),

(2,1,z)

情况二 (二)

M1-M3-M4-M2

(1,0,z),(1,1,z),

(1,2,z)

情况三 (一)

M1-M3-M2-M4

(1,0,z),(1,1,

z),(2,1,z)

情况三 (二)

M3-M1-M4-M2

(0,1,z),(1,1,z),

(1,2,z)

z=0,1,2

3 / 5

我们希望通过在图9—13的网络图中的某些边上增加权来进行调刀费用增加

的计算,但由于网络图中的某些边是多种切割序列所公用的.对于某一种切割序

列,需要在此边上增加权e,但对于另外一种切割序列, 就有可能不需要在此边上

增加权e,这样我们就不能直接利用图9-13的网络图进行边加权这种方法来求

出最短路径。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种情况的情形(一)有公共点集{(2,1,z)|z=0,1,

2},情形(二)有公共点集{(1,2,z)|z=0,1,2}.且情形(一)的有向路决不通

过情形(二)的公共点集,情形(二)的有向路也不通过情形(一)的公共点集.所

以可判断出这两部分是独立的、互补的。如果我们在图G中分别去掉点集{(1,

2,z)|z=0,1,2}和{(2,1,z)|z=0,1,2}及与之相关联的入弧,就形成

两个新的网络图,如图H1和H2。这两个网络图具有互补性。对于一个问题来说,

最短路线必存在于它们中的某一个中.

由于调整垂直刀具为3次时,总费用需增加3e, 故我们先安排这种情况的

权增加值e,每次转刀时,给其待切弧上的权增加e.增加e的情况如图9—14中所

示.再来判断是否满足调整垂直刀具为二次、一次时的情况,我们发现所增加的权

满足另外两类切割序列。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将原网络图G分解为两个网络图H1和H2,并在指定边上

的权增加e,然后分别求出图H1和H2中从V1到V27的最短路,最短路的权分别为:

d1,d2.则得出整体的最少费用为:d = min(d1,d2) ,最优切割序列即为其

对应的最短路径.

实例:r=15,e=2时,求得图G1与G2的最短路为G2的路V1-V4—V5—V14

—V17-V26—V27,权为4435,对应的最优切割序列为M3-M1—M6—M4-M5

—M2,最优费用为4435。

图9-14 H1

4 / 5

图9—15 H

5 / 5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