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Z981操作指南已及摄影基础知识介绍

IT圈 admin 43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鞠以彤)

摄影基础知识介绍

一、 A、S、P、M档的使用

这些档位的选择通过模式转盘来选择。

1、A档

A档是光圈优先拍摄模式,这种模式我最常使用。因为光圈和焦距的组

合可以控制景深,设置ISO(感光度)值,结合直方图显示,微调EV值,可

以获得不错的曝光。 一般,光线好时,用较小光圈可以获得锐利、细节清晰

的片子;背景虚化,又可以才有较大光圈和较长焦段;拍夜景,可以用较小

光圈(不一定是F=8.0,我用F=5.6也出了星芒),可以得到星芒效果。 A

档模式下,可调的参数有光圈、EV、ISO。

2、S档

S档是快门优先,主要用于拍摄相对较快运动的人和物体,为了得

到清晰的主体,通常设置较快快门,光圈值由相机自动确定,来获得正确的

曝光。设置ISO(感光度)值,结合直方图显示,微调EV值,进行曝光修正。

置于具体快门值设置多少合适,这要根据拍摄主体的速度和光线情况。 S档

模式下,可调的参数有快门、EV、ISO。

3、P档

P档是程序档,快门和光圈有相机自主决定,对于紧急情况下的抓

拍还是很有用的。设置ISO(感光度)值,结合直方图显示,微调EV值,进

行曝光修正。建议不妨在关机时,把模式转盘设置在P档,万一有紧急抓拍

的镜头,可以快速响应,毕竟Z812的开机速度是非常不错的。 P档模式下,

可调的参数有EV、ISO。

4、M档

M档是完全手动档,根据拍摄者的拍摄想法,任意设置,已得到符

合拍摄者设计思想的片子。我最近M档有所使用,主要是在光线不好时,几

次室内抓拍和两次拍摄夜景。酒吧那机组片子就是用的M档,光圈优先,要

1/2秒的快门,者几乎都糊片,所以调高ISO(Z812在ISO200、400`的表现

还不错),光圈设为最大,快门设为1/20~1/15,可以基本不糊片,结合打

闪,片子曝光也可以。在陕博拍玻璃橱窗内的文物,ISO100,最大光圈,没

有打闪时快门设置为1/6秒,也基本没糊片。元月2号大雁塔拍摄夜景,

ISO100,进行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得到不同效果的片子。 M档模式下,可调

的参数有ISO、光圈、快门。

二、 操控旋钮的使用

操控旋钮是调焦按键右侧的旋按钮,在A、S、P、M档,旋转操控旋钮,

有一个白色的三角符号会在可调参数顶上跳转,需要调节那个参数,就在那

个参数停下,然后按下操控旋钮,该参数变黄,左右旋转旋钮,可以改变参

数值,设置好后,再按下操控旋钮,退出该参数的调整,可以进行两外参数

的调整。

三、 直方图

在A、S、P、S档,按两次信息键,即可以调出直方图“i”显示直

方图,在LCD的左下角,是红色波线显示的,

柯达Z981的直方图是一个二维的坐标系,其横轴代表的是图像中的亮

度,纵轴代表的则是图像中处于这个亮度范围的像素的相对数量。当直方图

中的红色色块偏向于左边时,说明这张照片的整体色调偏暗,也可以理解为

照片欠曝。而当红色色块集中在右边时,说明这张照片整体色调偏亮,除非

是特殊构图需要,否则我们可以理解为照片过曝。直方图也可以理解为曝光

显示亮条的二维坐标体现。

直方图和图片质量的好坏没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直方图的分布和曝

光有一定的关系,往往起伏较大的照片反差也大,比如那种U型图就是亮部的

面积和暗部的面积都较大,是一种反差较大的曝光方式.拿人像来说,有高调

和低调之分,前者的直方图主要集中在右侧;而后者正好相反,直方图集中在

左侧,摄影本身就没有绝对性,这也正是艺术的一个特点.它可以让作者根据

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来自由发挥.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大家在看和用直方图

的时候最好稍欠曝一点,这和那个在取景拍摄时要求曝光亮条稍稍偏左的做

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果你用的是单反相机,而且喜欢用raw格式存储,可以遵循"向右曝光"

的普遍原则,关于向右曝光网上有很多文章,这里就不细说了,需要着重说明

的是,后期处理在目前现有的数码摄影中是很必要的(除非你搞的是新闻摄影

要求只能调整对比度和亮度和稍加锐化以外),但是你必须信奉这样的一个永

远是真理的观点,那就是好的作品是靠自己用心来拍出来的,而不是后期P出

来的.拍摄前期的工作比后期相比要更重要一些。

四、电池、转接筒、三脚架UV镜和偏振镜

1、电池

柯达Z981随机附送了两对原装可充电的低自放电的镍氢电池。续航能力还是

不错的。我自己一般是使用LCD屏幕来取景。具体数量没有计算,一般来说

可以拍摄400张左右。在这里向大家推荐EVF取景。省电,而且相机也更加

稳定一些。据说有位大虾用EVF取景器拍摄,差不多拍了有900张!

大家如果觉得一对电池不够的话可以自行选购一对充电套装。我现在用的是

品胜的2300毫安的智能充电套装,价格便宜量又足!如果以后想造反的话,

建议配毫安数更大一点的或者更好一点的。很多朋友向我推荐爱老婆的电池,

效果很不错的。有的朋友使用第二代的爱老婆充电电池,使用单反的情况下,

最多能够拍900来张!续航能力相当恐怖,而且做工精美!至于充电器,建

议大家买智能充电器吧。柯达原配的充电器是属于傻充一类的,要自己计算

时间。如果过充时间过长,会弄坏电池的。据说SONY得智能充电器很牛,大

家可以自己去淘宝或者百度上面找一找,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哎~可怜的

国货,啥时候弄死小RI本啊!)

2、转接筒

转接筒是由原来Z980的浪人兄弟研究出来,用于Z980和Z981上的一款专利

产品。我就不上图片了,免得说我做广告。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淘

宝上搜索Z981转接筒。就可以看到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转接筒的使用,个人觉得主要的作用的是:1、保护镜头。大家在拍摄过程中

难免接触到灰尘,或者难免会将镜头上弄上印记。特别是超微距拍摄的时候,

一不留神,镜头容易碰到花粉或者其他之类的脏东西。2、增加相机的可玩性。

有了转接筒以后就可以使用一些原来不能使用的镜片了,比如增距镜,近摄

镜头(好像小9没必要了),UV镜,偏振镜等等一些镜片了。3、装了转接

筒以后再加上小9庞大的机身,可以说看起来比单反还单反了。拿出去糊弄

新手那是一哄一个准。

当然有优点也有缺点!1、价格不是很便宜,嘿嘿(我个人这么觉得,对不起

了浪人兄)。2、失去了DC的便携性了。3、操作上面带来了一些不便捷。因

为小9是长焦了,而转接筒需要用手来伸缩。所以在变焦的时候需要同时记

得用手来拧长转接筒。不然就会导致镜头碰到UV镜,自动关机。这需要一个

适应过程,我刚开始的时候经常会使镜头顶到UV镜。慢慢习惯以后就好一些

了,但是还有有一定的不便捷。4、因为加入了转接筒,而981的闪光灯弹出

的高度不够。所以在使用闪光灯的时候相片的下方会有明显的阴影,而且无

法避免!没办法,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3、三脚架

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配的,拍夜景,不是每个人都有1/2秒不糊片的铁手功

的。并且也可以用于自拍,以免朋友合影,片子里就没有你。我用的是送的

伟峰330A,感觉不是很给力。而且云台的水平和垂直度有些问题,需要修正。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选一个价格在100米左右的三脚架。完全能够胜任981的

使用了!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两款供大家参考吧:伟峰6662A和伟峰6663A,

我准备过年之前在这两款里面选一款。主要考虑是以后单反还可以用,不要

重复建设,呵呵。

4、UV镜和偏振镜

DC用UV镜,完全是为了保护镜头,已经失去了滤除紫外线影响的作

用,因为CCD不同于胶片,对紫外线不敏感,所以镀膜层数完全不必考虑,

需要考虑的只是通光性。置于Z981是否需要加UV镜保护镜头,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如果你的拍摄环境和洁净,你用着也很小心,镜头上不会落灰尘

和有指印等,可以不加UV镜。否则,我建议还是加上UV镜为好。毕竟镜头

很娇贵,也是成像最重要的。UV镜个人认为海鸥的即可,只要是真的,对成

像几乎没有影响,对焦也几乎不受影响。天涯的UV镜也还不错。

偏振镜,也叫偏光镜,简称PL镜,是一种滤色镜。偏振镜的出色功用

是能有选择地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在彩色和黑白摄影中常用来消除

或减弱非金属表面的强反光,从而消除或减轻光斑。例如,在景物和风光摄

影中,常用来表现强反光处的物体的质感,突出玻璃后面的景物,压暗天空

和表现蓝天白云等。由两片光学玻璃夹着一片有定向作用的微小偏光性质晶

体(如云母)组成。还有另一种制造方法,两片光学玻璃之间的夹层涂有聚

乙烯膜或聚乙烯氰一类的结晶物,这一聚合物涂层可产生极细的栅栏状的结

构,好像是一道细密的栅栏,只允许振动方向与缝隙相同的光通过。再将这

两片玻璃各自独立地安装在可以旋转的环圈里,通过旋转其中一镜片便可以

消除被摄物体表面的偏振反射光。这层涂膜会逐渐老化失效,而且受潮和撞

击、震动也会缩短使用寿命。说到底,使用聚合物涂层的PL就是消耗品,不

是耐用品。在正常情况下,使用五六年没问题。

使用偏振镜的场合:

1、清澈的蓝天,想把蓝天拍摄的更蓝。

2、清澈的蓝天,蓝天给所有景物都染上了一层蓝色。想消除景物上的蓝

色,使得景物更饱和。

3、想拍摄清水中的物体,例如游鱼;或者想让水面暗一些。

4、拍摄静物,想消除物体表面的反光。

5、想透过玻璃拍摄后面的东西。

五、广角端暗角、CCD坏点、LCD坏点测试

1、广角端暗角测试: 光圈优先模式,光圈设为2.8焦段为26mm为

W-T按钮W按至最左端,斜向上45度拍摄天空;然后在43mm焦段,即稍变

焦,斜向上45度拍摄天空。在电脑上看。标准由自己掌握。

2、CCD坏点测试: 建议M档,ISO64,光圈2.8(这个无所谓),快

门1/50(这个也不重要),关闭闪光,存储选为精细,4:3的600万像素下,

镜头用黑色的厚书遮挡密实,拍摄,多拍几张,可以改下参数,在电脑上用

DeadPixelTest软件测试,噪点阈值设为50(不是很重要),坏点阈值设为

20,测试,如果坏点显示为零,一切OK,如果几张片子显示坏点坐标都相同,

且在电脑屏幕上依据坐标可见坏点,那么就有可能有坏点了。 坛友“时光

里”所提供的方法:检测CCD坏点及噪点:手动模式,4:3最大像素, 最大

光圈,存储选为精细,关闭闪光灯,将iso调到400,100和64,搭配不同的快

门速度,拍摄全黑照片,如时间紧,建议测试1/60和机器最快和最慢快门的

图。然后用测试坏点和噪点的软件,检查这些全黑照片的坏点及噪点情况.

如果有坏点,换机。如果噪点比较厉害,比如亮度超过200,接近坏点亮度

阈值250,也不能接受。在ISO100和64下,快门时间在1s以下时,如果还

是比较厉害(100),也换。在1/60的快门下面有亮度接近60的点,建议换

机,1/60无噪点合格.在1/10s时,噪点为0的优秀,小于10正常.在1s以

下噪点数为0的非常优秀,小于10的良好。在1/125下面不能有肉眼可以看

到的亮度在20以上的点

3、LCD坏点测试: 拍摄全黑、全白、全红、全绿的片子,在LCD

上预览即可,亮点、暗点、红点、绿点即可发现。

六、 关于镜头的清洁

在清洁镜头之前。我们要明白这样几个问题:Z981你所看见的镜头上

的镜片是玻璃的(不是金刚石的),是有镀膜(镀膜稍溶于水,溶于酒精等

有机溶剂),镜头是很和娇贵的,万一弄坏了,大概换要很多米的。 一般而

言,镜头上有点指印和灰尘,对成像不会有明显的影响,镜头是用来拍片子看

的,镜头不是用来看的。清洁镜头须谨慎!

如果实在需要清洁了,建议如下:

对于浮尘,用气吹(大号注射器也可以),最好是吸取灰尘,而不是一味的

吹,以免脏东西吹进镜筒里。如果这招酒吧镜头上的脏东西全部清理,那是

再好不过了,对镜头丝毫无损。 如果浮尘比较顽固,吹吸都不起作用,那就

使用镜头毛刷。镜头毛刷一定要软毛的,不能掉毛,有人说美眉的化妆用毛

刷也可以。质量次的毛刷,会损伤镜头。用毛刷从内向外绕圈轻勾掉灰尘。

如果没有毛刷,可以用麂皮或者镜头纸代替毛刷,记住是刷,不是擦!麂皮

就不必说了,镜头纸是一张撕成两半,卷成筒,代替毛刷。切忌,镜头纸不

能擦镜头,会划伤镜头的。 如果镜头上是指印等,吹吸刷肯定无效,方法如

下:用棉棒(不掉毛的)蘸点镜头水(不是哪个大瓶的LCD清洁液,是专用

的镜头清洁水)或者蒸馏水,轻轻在指印处圆圈状擦洗,然后用麂皮或者镜

头纸吸出水分。 友情提醒:千万不能拿酒精或者其他有机溶剂洗镜头,否则

镀膜会没有的。建议您用UV镜保护镜头,免除经常对镜头进行理疗。

七、 关于微距拍摄

可以参考本论坛的微距大师追蝶人(吴)的昆虫微距经验谈

/61/139_

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

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微距题材很广泛,盆养的花、家中的小饰

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楼下草地里的昆虫世界„„

谓微距摄影,一般指拍摄比物体正常尺寸要大的图像,即图像大小与实物大

小的比例超过1∶1。虽然数码相机微距上手比较快,完全不需要传统相机要

配备很好的微距镜头,并需要足够的经验才能实现精彩的“一拍”,但是,

要想用数码相机拍到好片子,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行。在实拍的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灵活把握好光圈、焦点、景深及光线等影响片子效果的几个重要

因素之间的关系。

微距模式

Z981具有微距拍摄功能,也比较容易上手。在相机上部对焦方式选择按

钮可以选择微距对焦模式。

焦点的选择

不同的焦点选择,能营造出不同的图像效果。在移动拍摄焦点时,应使

拍照对象处于画面中间,一般情况下应该选取画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

是你最想表现的部分,并保持快门的半按状态,在焦点对准以后(要稍微等一

下以便相机进行对焦)再从容地按动快门,避免拍摄出的照片发虚。

一般说来,在数码相机微距模式下,镜头距离物体越近,拍摄出来的物

体越大,如果不注意画龙点睛,片子画面就会显得非常呆板。如对小昆虫一

类的主体拍摄,焦点的选择应该落在昆虫的眼睛上。眼睛是生命的灵气的所

在,拍得越清晰越好清楚。尤其是像蜜蜂、小青虫和蚂蚁昆虫这样微小的生

物,更要重视对眼睛的表达。

聚焦与景深

景深在微距摄影中往往是成败的关键。由于微距拍摄时镜头距景物很近,

所以景深一般都很浅,背景都几乎看不清楚。但有时为强调画面效果,需要

适当加强景深,因此要特别注意聚焦与景深的调整。

景深一般取决于三个因素:

1. 光圈大小。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

越深。为了展示花鸟鱼虫细节方面的微距拍摄,纵向增加主体的清晰度,一

般适宜用较小的光圈以加深景深。

2. 镜头和景物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深,距离越近景深越浅。拍摄时

最好把要拍摄的主题都能放到同一个与镜头轴向垂直的平面里,否则会有一

部分主题可能不够锐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配置一枚广角镜头,这样不仅

可以增加景深,而且可以让你更靠近景物。

3.焦距。焦距越大景深越浅,焦距越小景深越深。不同的光圈和焦距的

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景深。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地利用光圈和焦距的组合,既

能虚化背景,又能保证主体清晰。如果用远端变焦进行微距拍摄,拍摄的照

片就会不够理想。

曝光和背景

微距摄影曝光程序比起普通拍摄有少许不同之处,因为微距拍摄的物品

一般都是很小的,占很小部分篇幅,曝光程序很有可能被背景所愚弄,所以

在拍摄时最好人为加上背景,这样更能让主题突出。

添加背景,一般可以选择中性灰色的纸作为背景,使用灰色一方面可以

让曝光更准确,还有就是使用灰色让背景显得很淡,这种色彩和一般的色彩

都可以搭配到一起。也可以使用白色或黑色的背景,不过这样曝光时就要特

别注意,因为它们很容易导致曝光不准确,造成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这时

就要用到曝光补偿进行调整,如果背景太暗,就增加曝光,如果太亮就减弱

曝光。

光线的控制

微距摄影的光线控制本质上是调节自然光与人造光的比例,正确地运行

光线,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与意境。但一般不要使用闪光灯。虽然,闪光

灯能缩短拍摄曝光时间,获得的景深更深,减弱因曝光时的抖动或物体运动

所带来的影响,但微距拍摄时闪光灯的使用要比普通模式下难,很容易造成

曝光过度。所以,一般摄影爱好者在进行微距拍摄时,要注意观察光线的照

射方向,尽量利用好自然光,确保光线平均地照射在被摄物体上。在大多数

情况下,从侧面射入的光线能更好地突出物体的质感。如果自然光线的不足

或光线照射位不当,可以用个手电筒或白色泡沫板(充当反光板)补光。

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如果是拍摄花草类的静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虑用光与造型。大光圈

可以助你获得极好的浅景深,并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虚掉,同时可

以获得艺术美感的效果。但因为是微观世界,相机镜头与被摄物间已经离得

很近,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所以辅助光是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内拍摄,

请使用大功率家用台灯之类,至于是白炽灯还是荧光灯并不重要,因为DC

都带有白平衡调节,大不了多试几次。另外,一张白板纸用来补光也是很好

的建议。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辅助架稳相机的三脚架、独脚架是必不可少

的。

如果拍摄对象是怕惊扰且行动迅捷的小昆虫,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素。获

取高速快门有三种途径,一是使用大光圈,通光量足了,快门速度就可以相

应提高。二是使用高ISO,但高ISO会造成画面较粗糙,颗粒感加强,因为

表现微观世界一定要细腻一些好,所以除非在高阶ISO还能获得足够精细的

画面(像Canon 300D在ISO800下还可以获得通透的片子来),否则不建议使

用。三是使用闪光灯,例如为了拍一只纵深感清晰的蝗虫照片,只有通过小

光圈才能获得,但是小光圈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减少与快门速度的

降低,而行动快捷的小动物不会给你机会打辅助长明灯光,闪光灯是唯一选

择,而且行动要快。为了避免直射过曝,请在闪光灯上加柔光罩。

用得着的小技巧

1.在被摄物较小不易准确聚焦时,如小花可以把手置于花的后面,或者

在同距离处手持手表之类的大一点的物件来辅助对焦,半按快门锁焦,然后

移走手和物体。,拍摄

2.使用液晶屏取景,因为拍微距本身就要与被摄物离得很近,再使用取

景器取景不仅姿势不雅,关键是不易端稳相机。而使用液晶屏取景,可以让

拍摄者很从容地构图,并方便看到最终的浅景深效果。

3.注意背景。尽管微距一般都可以很好地虚化背景,但也要留意背景物

体间的接缝处,有时一不小心就会破坏整体效果。

4.适当尝试逆光效果。特别是边缘薄且透的植物花、叶之类,逆光下会

表现出特别的美感。

5.旅游景点中,像风蚀的石刻、锈迹斑斑的门锁之类,在微距拍摄中会

表现出强烈的质感。

八、 云、雾、雨、雪、日出日落的拍摄技巧(转)

云是天空湿气所形成的凝体,它在天空中会随着天气变化而凝结、移动和

消散。云的确很很美,而且有多种不同形象,一般常见到的有浮云、朵云、

鱼鳞云、片云、条云、层云、火烧云等。

爱好拍摄风景的人,对云是特别喜爱的。一张风光照片因为有了云以后

会增加美观。不少好的景物却往往缺乏天空的云彩,使画面上的天空部分过

于空旷而美中不足,甚至会影响到画面的结构和色调的均衡。

云不但能增加景物的美观和使画面的均衡,而且还可利用不同形象的云

表现景物的季节和气候。例如,春天早晨轻薄的浮云、夏日凝结不散的层云、

秋天美丽的鱼鳞云、初冬稀疏的条云;早晨的云海和傍晚的彩云、风和日丽

的朵云、台风前夕的火烧云、风雨欲来的乌云等等,都是表现每个不同季节、

气候和时间的。即使景物本身完全没有明显表示时间的特征,但由于景物中

有了云,从云的形象中就可以知道是什么季节葺气候了。云是有多种多样的,

形象不同的。我们利用白云陪衬景物,也要注意白云的形象是否与景物相适

应。例如,有显著横条的景物,就不应再选用横条的云作陪衬,不然就会使

画面产生更多的横线条,造成画面呆板,线条无变化的感觉。又如采取与景

物主体大小相等的白云作陪体,也会造成画面的宾主不分。因此,采取作陪

衬景物的白云,必须要注意它的形象,并要与主体物有明显不同的比例,才

能使画面生动、感人。

其次,没有深浅层次的白云,不适宜作任何景物的陪衬,更不宜作为主

体,一般层次较多的白云多半产生在早上或下午阳光斜射的时候。因此,在

斜照的阳光下拍摄风光,是最适合运用天空的白云作陪体。云的形象是随着

风千变万化的,我们要掌握时机,要有耐心,才会拍到好的云景。但拍摄时

要注意使用滤色镜,彩色多加偏振镜,黑白摄影多用黄、橙滤镜。

雾 利用各种雾层或霞层拍摄风光,能使景物的透视变化可近可远。也能

使景物的色调变化可深可浅,给予景物丰富的层次。在晨光雾还没有被太阳

热蒸发消散而每个山峦的高峰凸出在晨光雾上面的时候拍摄逆光的山景,由

于远近的山层都有了厚薄不同的晨雾,被逆光照射的雾层又是非常明亮的,

只要以较近的主要山层作为曝光基础,拍出来自然会显现出由深到浅的层次

丰富的色调明快的照片。

云雾在山上常会随风方向移动,有时却停留在山腰间或只露出山峰,层

雾存在树林中,太阳从枝叶稀疏的空间照射到林中产生一条条的斜阳光线,

这种不同的光线,随着太阳高低转移投射方向和角度,显示出明暗的光柱。

这一切自然景物变化,给我们拍摄山林景色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只要我们身

处其景,及时掌握景物的自然变化,才能拍出有艺术性,高素质的风光照片。

晚霞产生在傍晚的时候,由于傍晚时空间的湿气较少,故晚霞常比晨光

雾淡薄。利用晚霞拍摄景物,较远的景物中才有霞的气氛表现出来,较近距

离的景物就象没有晚霞一样,如果运用逆光拍摄晚霞景色,有晚霞的地方就

能如晨雾景色一样,表现出景物的浅淡层次。但逆光照射在晚霞景物中,景

物的近处因没有霞气容易受远处霞景的光亮影响而曝光不足。因此,拍摄霞

景时,要是以近处景物作主体的话,就应以近处为测光标准。有时拍摄远处

的晚霞景色,我们就要用长焦距的镜头拉近拍摄,使景物在画面上所占面积

大些。

雨 雨天是摄影者最不喜欢的天气,不论是在下大雨或下小雨,都很少

人拿着照相机到外边拍摄景物,甚至有人认为雨天根本不能拍摄风光。

大家都知道,有光线就能摄影。我们在晚上可以拍摄夜景,白天当然更

可以拍摄雨景,而且可以拍摄有动态的雨景,就是雨天的晚上,也右以拍摄

雨夜景。雨天的景物也有它独特的情调,何况雨天也是人们生活中必有的情

景。为了反映更多的生活情景,丰富风光的内容,雨景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

拍摄题材。

拍摄雨景时,为要在照片上表现雨景中的雨条,除了选择大雨外,还必

须要有较深色调的背景作衬托才行。如果雨中景物的背景是天空,那么雨天

的天空必须是白色的浓密云层,即使雨下得非常大,也因背景与雨条同是白

色而不能显现。背景越近,雨条越易显现,背景越远,景物场面必然大,雨

条也不易清楚显现。因此,拍摄雨景所取的景物范围不宜过大,更要避免白

色的天空占据大部分画面,而影响景物中的雨条的表现。

下雨时景物的光亮度,一般是比较弱的。因此,拍摄雨景时一般都要用

较大的光圈及较慢的快门速度,才使雨景有足够感光为显出景物空间中还没

有落地的雨条和能掌握雨中动态,应站在较高的位置拍摄。一般用1/60秒的

快门速度拍摄雨景,就能显现出空间中还没落地的雨条,如果使用较快门速

度拍摄雨景空间的雨条变较短,使用更慢的快门速度能获得较长的雨景,便

景物中的动态可能就会不够清晰。

在小雨天气下拍摄景物,因小雨在景物中不够显现,故不能表现出雨条。

但是,利用毛毛细雨在拍摄深色调的树林或山层,由于景物中没有阳光照射

而尽是深色调的物体,毛毛细雨在深色的物体间就会如雾层一样,显现出远

浅近深的色调。如果取景范围不很大,以近处的物体明亮度作曝光基调,也

能在景物中表现出如雨如雾的烟雨情景。每当夏季的时候,常常会在阳光照

射下突然下一场大雨,这是拍摄雨景的最好时机。在大雨中进行拍摄景物,

相机镜头很容易被雨淋湿,拍摄前应事先考虑好这一点,做好防雨的准备工

具。

雪 雪是洁白的晶体物,它散布下或积聚在景物上时,景物中色调深浅不

一的物体都给它遮盖而成为白色,因而雪景就是白色部分较多的景物,可给

人以洁白可爱的感觉。正因为雪景中白色部分占据的面积较大,也比其它景

物明亮,在有太阳光线照射时,就更加明亮,它的感光也比一般景物灵敏。

要表现出雪景的明暗层次以及表现出较近地方雪粒的透明质感,运用逆光或

后侧光拍摄雪景最为适宜。这样,即使是远景也因逆光或侧逆光而产生深远

的气氛。

如果以正面光或顶光拍雪景,由于光线平正或垂直照的关系,不但不能

使雪白微细的晶体物产生明暗层次和质感,而且会使物体失去立体感。但是,

逆光或侧面光照射在白色面积较大的雪景上,未被雪遮盖的其它色调的物体

必然会因此而容易成为黑色。为使雪景中的白雪和其它色调的物体都能够有

层次显现,拍雪景就必须采用柔和太阳光线。

正在下着雪的时候拍摄雪景,也如下雨拍摄一样,必须有深色的背景作

衬托,才易于显现出正在天空飞舞的雪花。如果拍摄天空范围较广的景物,

那就只有在一些深色物体前的空间中才能看见雪花,其它部分雪花是不能显

现的。

在阳光下拍摄雪景,为了使蔚蓝的天空不至过白,拍摄可以根据需要使

用滤色镜(偏振镜)。

为获得更为简洁的雪景画面,又能清晰地表现雪中物体的层次和线条,

可选择线条较美的局部景物,并用柔和的逆光、侧逆光拍摄,这样,可使雪

中物体的层次线条都能充分显现,从而获得更为美满的雪景。

日出和日落 从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或在太阳即将西沉的时候,地面上都

有一定的朝霞或晚霞遮盖着太阳散射的光线,而显现出一轮没有光芒散射的

圆圆的太阳,这就是拍摄日出或日落的时候了。太阳刚出或刚落时,地平线

上的天空常常会有一些逆光的有色云彩,我们可等到太阳云彩而没有光芒散

射时拍摄日出或日落景色。这样,不但可避免太阳散射而底片上产生光晕,

并可使景物的天空部分不至仅有孤单的太阳存在。

太阳刚出或即将落逆照山层时,山层间因没有水的反光,就完全与有太

阳的天空成为黑的色调的对比。因此,在山峦上拍摄日出或日落景色,只有

在云彩遮盖部分太阳或在放大是增加天空部分的曝光,才可使天空与山层的

色调较为均衡。

在太阳刚出或将落的时候,天空没有一些云彩也是常有的现象。为避免

天空过于单调,利用一些较为稀疏的树叶、枝干作为空旷的天空部分的前景,

能帮助景物画面结构的均衡。但枝叶过多或过重,就会遮盖大部天空而影响

画面的均衡。

太阳的形象和色调在早晚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如果要从照片上来区别

日出或日落,应当通过景物和色调去区别,因为早晨地平线的天空一般都比

较清朗,太阳上升时就会很快地散布射光茫。黄昏时候的地平线上天空一般

都较为混浊,太阳离地平线尚远时就没有散射的光芒了。从色调来区别,早

上天空色调偏红带黄,而黄昏色调带品红。

因此,拍摄日出时,太阳刚升上地平线就应该立即拍摄,不能错过。拍

日落就可以从没有光芒散射的时候开始,直到将进入地平线的时候为止,都

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拍摄。

九、 关于新手的摄影练习

很多买Z981的都是第一次拥有自己的DC甚至相机,对摄影不是很精通,学

习不知从何入手,乱拍一气,总也拍不好,不久新鲜劲一过,相机就压箱底

了。这里,建议大家进行专项练习,从基础练起,不主张一上来就背景虚化、

夜色星芒甚至追求意境,首先,要保证把片子拍清楚,曝光适当。并且,即

使练手,也要有拍摄主题,有拍摄主体,不能别人看你的片子不知道你在拍

什么。建议在拍摄同一场景时,用不同的模式和参数、不同视角和构图多拍

几张,然后在电脑上仔细对比,总结出最佳参数和构图。以下的专项练习是

转摘的,根据Z981的参数有所修改:

很多买Z981的都是第一次拥有自己的DC甚至相机,对摄影不是很精通,

学习不知从何入手,乱拍一气,总也拍不好,不久新鲜劲一过,相机就压箱

底了。这里,建议大家进行专项练习,从基础练起,不主张一上来就背景虚

化、夜色星芒甚至追求意境,首先,要保证把片子拍清楚,曝光适当。并且,

即使练手,也要有拍摄主题,有拍摄主体,不能别人看你的片子不知道你在

拍什么。建议在拍摄同一场景时,用不同的模式和参数、不同视角和构图多

拍几张,然后在电脑上仔细对比,总结出最佳参数和构图。以下的专项练习

是转摘的,根据Z981的参数有所修改:

训练1、全景深练习

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 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 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6~43MM拍摄, 光 圈:F7.1~8,光圈优先AE模

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

要 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 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 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优先S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

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 议:慢速快门1/15秒-16秒。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

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

要 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

*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 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

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 求: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

清晰度。

建 议: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

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

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

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

十、构图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的分享

请参考:龙行天下289的 人像构图技巧

/98/232_

胡军avwap的一些帖子:摄影构图全盘揭秘(一)【转】

/92/232_

摄影构图全盘揭秘(二)【转】

/93/232_

摄影构图全盘揭秘(三)【转】

/93/232_

烟花拍摄技巧入门教程图解【转】

/91/232_

谈拍好MM的构图技巧(图)【转】

/91/232_

实战大讲堂之宠物写真【转】

/93/232_

鸟类摄影实用教程【转】

/93/232_

轻松摆好人像摄影姿势【转】

/93/232_

光圈与快门的关系

光圈与快门是照相机的两个重要部件,任何相机都不可缺少。

光圈与快门的主要作用

从日常生活摄影的角度讲,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和曝光量。光圈越大

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光圈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光

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小。

快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和使动体影像“凝固”。快门速度越慢,曝光

量越大,速度越快,曝光量越小;快门越快,越能抓住活动物体的瞬间静止

状态。

为了使景物达到预期的影像,要靠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密切配合。摄影的几个

技术指标——曝光正确、影像清晰、层次丰富、突出主题,都要靠光圈与快

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

选用光圈时注意的问题

按景深选用光圈,这应成为拍照时的基本原则。有人误以为,景深越长越好,

清楚范围越大越好,实际这是一种误解,正确地说法应该是,该清楚的地方

要保证清楚,不应该清楚的地方就不要清楚。

使用快门时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相机,快门速度可以用光圈控制:光圈大,意味

速度快;光圈小,意味着速度慢。一般相机,拍摄一般景物,应在光圈确定

之后,根据天气、光线情况确定快门。若拍照动体就要先选定快门,根据快

门再确定光圈。有时要把动态拍成“凝固”状态就应用高速快门。有时要把

动体的动感拍出来,就要用慢一点的快门速度。

当今使用变焦距镜头时机很多。它的体积较大、较重、较长,按动快门时容

易颤动,故应紧握住镜头,而不能像拿标准镜头那样只握机身。快门速度小

于焦距的倒数时,就要用三角架。

快门优先!与抖动没有直接关系!照片的好坏与暴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

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暴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

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那么,为了得到正确的暴光量,就需要

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

小些。

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

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

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

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

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

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

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

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

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

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

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

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

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

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

叫景深。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然后利用相机的测光获取相应的快

门值。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

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

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

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

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

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

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

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

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

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

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

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

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

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与传统的相机

一样,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与快门速度在拍摄时相当重要,但对于目前普通

的商用及家用级的数码相机,因为相机的全自动化,使得人们只关心如何选

择拍摄景物,而不太注意相机自动控制的光圈及快门速度。但如果您在购买

数码相机时,最好能够对比一下各种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及快门速度,因为

光圈和快门将配合控制您的数码相机的光线摄入量的总体范围值,也就是说

它将影响到您的相机是否能够在各种光线情况下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快门

速度也将直接影响到您在拍摄动态图像时的效果,而光圈范围将影响到您拍

摄图像的景深。

拍摄照片的过程,是相机开启快门后,让眼前的影像透过镜头后投影到

数码相机的CCD感光器上,感光器在通过数模转化器,将图像的信息在相机

的存储卡上记录下来,这个过程与传统的相机的曝光过程一样。然而想要获

得层次丰富的影像,就要控制投射在CCD感光器的光量值,照片上的细节都

可以得到正确的描述,从颜色最深到最淡的区域,都有丰富的层次表现,明

暗之间有渐变过渡,不是截然的黑白分明,另外作品的反差和鲜锐度也都有

最佳的表现。过多的光线,导致曝光过渡,影像明显偏亮;反过来说,若CCD

吸收的光线太少,则会曝光不足,整张照片会偏暗,细节的地方会流失,照

片效果会相当不好,所以在拍摄时,要得到合适的曝光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一样,用来控制曝光量的就是「光圈」与「快门」,

「光圈」是光线通过镜头的口径,口径越大,自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投射

的光线越多,快门就是光线通过镜头的时间,时间越短,曝光量越小。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一样,光圈就安放在镜头的几片透镜中,由几片金

属薄片组合而成,利用金属薄片的移动而调节光圈的大小。使用过传统的反

光相机的人都知道,在镜头上,我们可以找到光圈值f,通常所见的光圈刻

度为:1.4、2、2.8、4、5.6、8、11、16、22„„,光圈级数f越大,表示

镜头的口径越小,f值是将镜头的焦距距离与光圈的口径(孔的大小)所除而

得的数字,因此数值越大,口径也就愈小。而每一级的光圈级数之间的单位进

光量都是相差两倍,但目前有的数码相机,并未按以上级数设置光圈,而是

按f2.8,f.5.6,f11,这时,其上下级的进光量,就不仅仅差两倍。

前面说过,光圈是光线通过镜头时的口径大小,然而这只是笼统的说法,

光圈的大小还要考虑到本身镜头镜头的焦距长短。长焦距的镜头(望远镜头),

其长度较长,从光线的进入达到CCD的距离长,因此投射到CCD上的光线比

较弱,因此长焦距的镜头的光圈往往略小一点,若是要作较大的光圈的镜头,

就必须把口径拉大,才能把单位进光量提高,但是因为制作大口径的镜头的

级数有不少的困难,制作工艺也较高,因而这一类的镜头通常较贵。因为光

圈级数f是靠口径的大小和焦距长短的比值计算而得,因此只要光圈级数一

样,不管35毫米或是200毫米,其进光量都是一样的。

快门速度值通常标为:1、2、4、8、15、30、60、125、250、500„„,

这些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是1秒的倒数,所以15是指1/15秒,250是指1/250

秒,这比光圈要令人好理解多了,也是和光圈一样,每一格的快门速度间所

相差的光量值也是2倍,例如,快门1/500秒的光量值为1/250秒的一半,

是1/125秒的1/4而已。

因为光圈与快门都可以用来控制曝光量,只要决定了光圈值f,就可由

快门速度来修正曝光量,相反地,你也可以先决定使用的快门速度后,然后

借调整光圈来获得曝光量,所幸的是在光量的调正上,都是以2倍的概念进

行控制,使我们更容易调整适当的曝光量,例如说:若测出的正确曝光量为

f/11,快门1/30秒时,想要把快门提高到1/60秒时,那么光圈也就要开大

到f/8,因为快门从1/30秒到1/60秒时,曝光时间减少一半,那么光圈就

要大一级,以加倍单位时间得进光量,如此光圈与快门的一增一减,曝光量

也就刚好达到平衡。

可是因为光圈与快门各有其独到特别的地方,因此每种搭配产生的效果

都不一样,必须依据拍摄物体的需要个人想要表现的方式,选择最适合的组

合,才能发挥光圈与快门的实际意义。

以快门速度来分,可分为高速快门与慢速快门。通常高速的快门能将移

动中的物体给与「固定」,固定后的物体的动作细节和质感鲜明地加以描绘,

使得物体更富有立体感。通常快门速度在1/30秒到1秒,甚至1秒以上的B

快门都是属于慢速快门的范围,慢速快门常用的方法:第一种是将相机固定

后,再由较慢的快门速度,使移动中的物体产生模糊图像,而让背景(静物)

的清晰可以更加衬托主题的动感。第二种就是让相机随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平

移或是转移,如此,和第一种方法刚好相反,背景会变得相当模糊,而主题

会有点模糊却带有清晰,同样也是能把主体和背景分离出来。第三种,就是

一不作二不休,干脆整张照片都模糊不清,借着迅速摇晃相机器而得来的。

这三种方法,各有其特色在,如何适时的运用看就各人喜好的所在。

我们常用慢速快门来拍摄夜晚得城市,因为流动的车辆,留下了红色和

白色的车灯轨迹,而由数十条的光线汇成长长的光龙,十分绚丽,将繁华的

不夜城描绘出来。或是用来拍摄流水,拍出的感觉相当的柔和和细腻。

在选用用慢速快门时,要特别注意一点,因为每一级得慢速快门,相差

得曝光时间很大,不像高速快门的1/250秒和1/500,拍出来的效果难以比

较,在用慢速快门拍摄流动的景象时,若快门过快,则会不小心冻结景象;

若快门太慢,则会整体看起来过于朦胧,失去了想要表现的效果,因此尝试

每一格的慢速快门都拍拍看,就能得到理想的作品,也能看出其差异所在。

比起快门,光圈就稍微复杂一点,光圈除了用来调节曝光量外,另外最

重要的就是控制画面「景深」的大小,所谓的「景深」就是在调焦使影像清

晰,在焦点的前后有一段距离内的区域,能够清晰显现,而这一段范围我们

称之为景深,景深越长,那么能清晰呈现的范围越大;反之,景深愈小,则

前景或背景会变得模糊,模糊是因为聚焦松散所形成的一种朦胧现象。从光

学理论来看,在镜头的焦距下,能够清楚呈像的只有在一物距上的平面,在

此面外的景物都会模糊。

影像景深有三种因素:

(1)景深与焦距的长短成反比,换言之,就是镜头焦距越长,则景深越短。

(2)景深与景物拍摄的距离成正比,相机若是离景物越近,则景深越短。

(3)景深与光圈级数的大小成正比。若是镜头的焦距和物体的被拍摄距离距都

维持不便,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就是说光圈由

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

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生动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前

后的杂乱景物,而美化朦胧,这种朦胧美和因相机震动而导致的模糊不一样,

富有优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调更加浅薄,能营造出

相当程度的气氛,和景深内的主题产生分离的透视感,具有衬托出主体的特

色,因此常用在人像摄影上,模特儿的背景模糊,而使人门的焦点放在漂亮

的模特儿上,同时也因为大光圈的运用,可以有更多的光量,藉以提高快门

速度,防止相机的震动,使影像更加锐利而明晰,还有若是处在昏暗的光源

下,没有三脚架的帮助下,想捕捉当时的环境和气氛,或是无法用更慢的快

门时,都是大光圈运用的地方,破坏了画面的气氛,因此大光圈的镜头向来

是影友爱用的装备之一。

若把光圈越小,由f/5.6→f/8→f/11→f/16→f/22„„时,则景深的范

围就越大,对于景物的描绘就更加的真实,极富有真实性,画质比大光圈更

加清晰明锐,且因为景深的范围广,焦点涵盖的面积更大,因此有泛焦点的

效果,就是前背景的事物都一一表现出来,且在对焦困难的环境下,例如高

速移动的物体或是昏暗的光源下,那么泛焦点可以避免因为对焦的失误,而

造成主题的失焦模糊,此外,小光圈能使镜头的接像不良,或透光不匀的像

差等减低,获得高画质的作品,还有小光圈可以拉低快门速度,可由慢速快

门制造流动感。

对于专业级的数码相机,一般您可手动控制相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但

对于于商用及家用的数码相机,由于相机自动控制光圈和快门速度,因而您

不需要自己控制,对于非专业用户这点是非常好的。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

看出,用户在选择数码相机时,为适合更广阔的使用环境,数码相机的光圈

范围和快门速度的范围越大越好,另外光圈最好能够按正常的级数连续设置,

而不是跳跃性设立,另外也得注意数码相机在开启和关闭闪光灯时,其快门

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

十一、柯达Z981的官方补充说明书和固件下载

这个链接是柯达官网上的补充说明书,可供大家参考。

/global/zh-cn/service/publications/urg01118toc

.jhtml?chapsec=urg01118toc&pq-path=2300298/2300305

另外再打包一个附件,里面包含柯达Z981的固件升级的固件:1.01和1.02

版。还有Z981的PDF版本的补充说明书。另外提示,升级有风险大家要谨慎。

个人不承担升级不成功的一切后果。(不过本人都是自行升级,按照步骤来,

不会有问题的。)

注意:固件升级包和补充说明书附件在最高楼主一层!

以下是升级注意事项:

操作系统 兼容 WINDOWS 7、WINDOWS XP 和 WINDOWS VISTA

处理器速度 INTEL PENTIUM II 233MHz

RAM 128 MB

硬盘空间 200 MB

波兰语、芬兰语、简体中文、日语、西班牙语、英语、瑞典语、

支持语言 土耳其语、俄语、德语、韩语、荷兰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

法语

安装说明

重要提示:若要完成此操作,您必须有存储卡和存储卡阅读器,或者您的计

算机上有存储卡插槽。继续操作之前,请打印此页面。

下载并解压缩固件文件

1. 单击“点击下载”,然后将文件保存到计算机桌面上。

2. 双击 *.exe 文件。"WinZip 自解压应用程序"屏幕出现后,选择一个文

件夹或接受默认位置,然后单击 Unzip(解压缩)。固件文件将会解压

缩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3. 请记住 *.fw 文件的位置,然后关闭 WinZip 自解压应用程序。

升级相机固件

警告:如果固件升级期间断电,可能会导致相机无法工作。

1. 如果您的相机内存或存储卡中有照片或录像,请将它们保存到计算机。

2. 关闭相机电源。

3. 连接可选购的柯达交流变压器,或在相机中装入新的或已完全充电的电

池。

4. 将存储卡插入到计算机中,或是插入到与计算机连接的存储卡阅读器

中。

5. 在计算机上,选择与存储卡或存储卡阅读器相关联的可移动驱动器。

6. 如果存储卡中没有 System 文件夹,请创建一个。

7. 将 *.fw 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存储卡上的 System 文件夹中。

8. 从计算机或存储卡阅读器中取出存储卡,然后将其插入相机。

9. 打开相机电源,然后按照说明开始固件升级。LCD 屏幕上将显示升级进

度。升级过程大约耗时两分钟。

10. 当 LCD 屏幕上显示"升级成功"消息时,请选择删除升级文件以从存储

卡中删除固件文件。

11. 关闭您的相机,然后再次打开以激活新固件。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鞠以彤)

摄影基础知识介绍

一、 A、S、P、M档的使用

这些档位的选择通过模式转盘来选择。

1、A档

A档是光圈优先拍摄模式,这种模式我最常使用。因为光圈和焦距的组

合可以控制景深,设置ISO(感光度)值,结合直方图显示,微调EV值,可

以获得不错的曝光。 一般,光线好时,用较小光圈可以获得锐利、细节清晰

的片子;背景虚化,又可以才有较大光圈和较长焦段;拍夜景,可以用较小

光圈(不一定是F=8.0,我用F=5.6也出了星芒),可以得到星芒效果。 A

档模式下,可调的参数有光圈、EV、ISO。

2、S档

S档是快门优先,主要用于拍摄相对较快运动的人和物体,为了得

到清晰的主体,通常设置较快快门,光圈值由相机自动确定,来获得正确的

曝光。设置ISO(感光度)值,结合直方图显示,微调EV值,进行曝光修正。

置于具体快门值设置多少合适,这要根据拍摄主体的速度和光线情况。 S档

模式下,可调的参数有快门、EV、ISO。

3、P档

P档是程序档,快门和光圈有相机自主决定,对于紧急情况下的抓

拍还是很有用的。设置ISO(感光度)值,结合直方图显示,微调EV值,进

行曝光修正。建议不妨在关机时,把模式转盘设置在P档,万一有紧急抓拍

的镜头,可以快速响应,毕竟Z812的开机速度是非常不错的。 P档模式下,

可调的参数有EV、ISO。

4、M档

M档是完全手动档,根据拍摄者的拍摄想法,任意设置,已得到符

合拍摄者设计思想的片子。我最近M档有所使用,主要是在光线不好时,几

次室内抓拍和两次拍摄夜景。酒吧那机组片子就是用的M档,光圈优先,要

1/2秒的快门,者几乎都糊片,所以调高ISO(Z812在ISO200、400`的表现

还不错),光圈设为最大,快门设为1/20~1/15,可以基本不糊片,结合打

闪,片子曝光也可以。在陕博拍玻璃橱窗内的文物,ISO100,最大光圈,没

有打闪时快门设置为1/6秒,也基本没糊片。元月2号大雁塔拍摄夜景,

ISO100,进行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得到不同效果的片子。 M档模式下,可调

的参数有ISO、光圈、快门。

二、 操控旋钮的使用

操控旋钮是调焦按键右侧的旋按钮,在A、S、P、M档,旋转操控旋钮,

有一个白色的三角符号会在可调参数顶上跳转,需要调节那个参数,就在那

个参数停下,然后按下操控旋钮,该参数变黄,左右旋转旋钮,可以改变参

数值,设置好后,再按下操控旋钮,退出该参数的调整,可以进行两外参数

的调整。

三、 直方图

在A、S、P、S档,按两次信息键,即可以调出直方图“i”显示直

方图,在LCD的左下角,是红色波线显示的,

柯达Z981的直方图是一个二维的坐标系,其横轴代表的是图像中的亮

度,纵轴代表的则是图像中处于这个亮度范围的像素的相对数量。当直方图

中的红色色块偏向于左边时,说明这张照片的整体色调偏暗,也可以理解为

照片欠曝。而当红色色块集中在右边时,说明这张照片整体色调偏亮,除非

是特殊构图需要,否则我们可以理解为照片过曝。直方图也可以理解为曝光

显示亮条的二维坐标体现。

直方图和图片质量的好坏没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直方图的分布和曝

光有一定的关系,往往起伏较大的照片反差也大,比如那种U型图就是亮部的

面积和暗部的面积都较大,是一种反差较大的曝光方式.拿人像来说,有高调

和低调之分,前者的直方图主要集中在右侧;而后者正好相反,直方图集中在

左侧,摄影本身就没有绝对性,这也正是艺术的一个特点.它可以让作者根据

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来自由发挥.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大家在看和用直方图

的时候最好稍欠曝一点,这和那个在取景拍摄时要求曝光亮条稍稍偏左的做

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果你用的是单反相机,而且喜欢用raw格式存储,可以遵循"向右曝光"

的普遍原则,关于向右曝光网上有很多文章,这里就不细说了,需要着重说明

的是,后期处理在目前现有的数码摄影中是很必要的(除非你搞的是新闻摄影

要求只能调整对比度和亮度和稍加锐化以外),但是你必须信奉这样的一个永

远是真理的观点,那就是好的作品是靠自己用心来拍出来的,而不是后期P出

来的.拍摄前期的工作比后期相比要更重要一些。

四、电池、转接筒、三脚架UV镜和偏振镜

1、电池

柯达Z981随机附送了两对原装可充电的低自放电的镍氢电池。续航能力还是

不错的。我自己一般是使用LCD屏幕来取景。具体数量没有计算,一般来说

可以拍摄400张左右。在这里向大家推荐EVF取景。省电,而且相机也更加

稳定一些。据说有位大虾用EVF取景器拍摄,差不多拍了有900张!

大家如果觉得一对电池不够的话可以自行选购一对充电套装。我现在用的是

品胜的2300毫安的智能充电套装,价格便宜量又足!如果以后想造反的话,

建议配毫安数更大一点的或者更好一点的。很多朋友向我推荐爱老婆的电池,

效果很不错的。有的朋友使用第二代的爱老婆充电电池,使用单反的情况下,

最多能够拍900来张!续航能力相当恐怖,而且做工精美!至于充电器,建

议大家买智能充电器吧。柯达原配的充电器是属于傻充一类的,要自己计算

时间。如果过充时间过长,会弄坏电池的。据说SONY得智能充电器很牛,大

家可以自己去淘宝或者百度上面找一找,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哎~可怜的

国货,啥时候弄死小RI本啊!)

2、转接筒

转接筒是由原来Z980的浪人兄弟研究出来,用于Z980和Z981上的一款专利

产品。我就不上图片了,免得说我做广告。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淘

宝上搜索Z981转接筒。就可以看到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转接筒的使用,个人觉得主要的作用的是:1、保护镜头。大家在拍摄过程中

难免接触到灰尘,或者难免会将镜头上弄上印记。特别是超微距拍摄的时候,

一不留神,镜头容易碰到花粉或者其他之类的脏东西。2、增加相机的可玩性。

有了转接筒以后就可以使用一些原来不能使用的镜片了,比如增距镜,近摄

镜头(好像小9没必要了),UV镜,偏振镜等等一些镜片了。3、装了转接

筒以后再加上小9庞大的机身,可以说看起来比单反还单反了。拿出去糊弄

新手那是一哄一个准。

当然有优点也有缺点!1、价格不是很便宜,嘿嘿(我个人这么觉得,对不起

了浪人兄)。2、失去了DC的便携性了。3、操作上面带来了一些不便捷。因

为小9是长焦了,而转接筒需要用手来伸缩。所以在变焦的时候需要同时记

得用手来拧长转接筒。不然就会导致镜头碰到UV镜,自动关机。这需要一个

适应过程,我刚开始的时候经常会使镜头顶到UV镜。慢慢习惯以后就好一些

了,但是还有有一定的不便捷。4、因为加入了转接筒,而981的闪光灯弹出

的高度不够。所以在使用闪光灯的时候相片的下方会有明显的阴影,而且无

法避免!没办法,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3、三脚架

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配的,拍夜景,不是每个人都有1/2秒不糊片的铁手功

的。并且也可以用于自拍,以免朋友合影,片子里就没有你。我用的是送的

伟峰330A,感觉不是很给力。而且云台的水平和垂直度有些问题,需要修正。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选一个价格在100米左右的三脚架。完全能够胜任981的

使用了!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两款供大家参考吧:伟峰6662A和伟峰6663A,

我准备过年之前在这两款里面选一款。主要考虑是以后单反还可以用,不要

重复建设,呵呵。

4、UV镜和偏振镜

DC用UV镜,完全是为了保护镜头,已经失去了滤除紫外线影响的作

用,因为CCD不同于胶片,对紫外线不敏感,所以镀膜层数完全不必考虑,

需要考虑的只是通光性。置于Z981是否需要加UV镜保护镜头,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如果你的拍摄环境和洁净,你用着也很小心,镜头上不会落灰尘

和有指印等,可以不加UV镜。否则,我建议还是加上UV镜为好。毕竟镜头

很娇贵,也是成像最重要的。UV镜个人认为海鸥的即可,只要是真的,对成

像几乎没有影响,对焦也几乎不受影响。天涯的UV镜也还不错。

偏振镜,也叫偏光镜,简称PL镜,是一种滤色镜。偏振镜的出色功用

是能有选择地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在彩色和黑白摄影中常用来消除

或减弱非金属表面的强反光,从而消除或减轻光斑。例如,在景物和风光摄

影中,常用来表现强反光处的物体的质感,突出玻璃后面的景物,压暗天空

和表现蓝天白云等。由两片光学玻璃夹着一片有定向作用的微小偏光性质晶

体(如云母)组成。还有另一种制造方法,两片光学玻璃之间的夹层涂有聚

乙烯膜或聚乙烯氰一类的结晶物,这一聚合物涂层可产生极细的栅栏状的结

构,好像是一道细密的栅栏,只允许振动方向与缝隙相同的光通过。再将这

两片玻璃各自独立地安装在可以旋转的环圈里,通过旋转其中一镜片便可以

消除被摄物体表面的偏振反射光。这层涂膜会逐渐老化失效,而且受潮和撞

击、震动也会缩短使用寿命。说到底,使用聚合物涂层的PL就是消耗品,不

是耐用品。在正常情况下,使用五六年没问题。

使用偏振镜的场合:

1、清澈的蓝天,想把蓝天拍摄的更蓝。

2、清澈的蓝天,蓝天给所有景物都染上了一层蓝色。想消除景物上的蓝

色,使得景物更饱和。

3、想拍摄清水中的物体,例如游鱼;或者想让水面暗一些。

4、拍摄静物,想消除物体表面的反光。

5、想透过玻璃拍摄后面的东西。

五、广角端暗角、CCD坏点、LCD坏点测试

1、广角端暗角测试: 光圈优先模式,光圈设为2.8焦段为26mm为

W-T按钮W按至最左端,斜向上45度拍摄天空;然后在43mm焦段,即稍变

焦,斜向上45度拍摄天空。在电脑上看。标准由自己掌握。

2、CCD坏点测试: 建议M档,ISO64,光圈2.8(这个无所谓),快

门1/50(这个也不重要),关闭闪光,存储选为精细,4:3的600万像素下,

镜头用黑色的厚书遮挡密实,拍摄,多拍几张,可以改下参数,在电脑上用

DeadPixelTest软件测试,噪点阈值设为50(不是很重要),坏点阈值设为

20,测试,如果坏点显示为零,一切OK,如果几张片子显示坏点坐标都相同,

且在电脑屏幕上依据坐标可见坏点,那么就有可能有坏点了。 坛友“时光

里”所提供的方法:检测CCD坏点及噪点:手动模式,4:3最大像素, 最大

光圈,存储选为精细,关闭闪光灯,将iso调到400,100和64,搭配不同的快

门速度,拍摄全黑照片,如时间紧,建议测试1/60和机器最快和最慢快门的

图。然后用测试坏点和噪点的软件,检查这些全黑照片的坏点及噪点情况.

如果有坏点,换机。如果噪点比较厉害,比如亮度超过200,接近坏点亮度

阈值250,也不能接受。在ISO100和64下,快门时间在1s以下时,如果还

是比较厉害(100),也换。在1/60的快门下面有亮度接近60的点,建议换

机,1/60无噪点合格.在1/10s时,噪点为0的优秀,小于10正常.在1s以

下噪点数为0的非常优秀,小于10的良好。在1/125下面不能有肉眼可以看

到的亮度在20以上的点

3、LCD坏点测试: 拍摄全黑、全白、全红、全绿的片子,在LCD

上预览即可,亮点、暗点、红点、绿点即可发现。

六、 关于镜头的清洁

在清洁镜头之前。我们要明白这样几个问题:Z981你所看见的镜头上

的镜片是玻璃的(不是金刚石的),是有镀膜(镀膜稍溶于水,溶于酒精等

有机溶剂),镜头是很和娇贵的,万一弄坏了,大概换要很多米的。 一般而

言,镜头上有点指印和灰尘,对成像不会有明显的影响,镜头是用来拍片子看

的,镜头不是用来看的。清洁镜头须谨慎!

如果实在需要清洁了,建议如下:

对于浮尘,用气吹(大号注射器也可以),最好是吸取灰尘,而不是一味的

吹,以免脏东西吹进镜筒里。如果这招酒吧镜头上的脏东西全部清理,那是

再好不过了,对镜头丝毫无损。 如果浮尘比较顽固,吹吸都不起作用,那就

使用镜头毛刷。镜头毛刷一定要软毛的,不能掉毛,有人说美眉的化妆用毛

刷也可以。质量次的毛刷,会损伤镜头。用毛刷从内向外绕圈轻勾掉灰尘。

如果没有毛刷,可以用麂皮或者镜头纸代替毛刷,记住是刷,不是擦!麂皮

就不必说了,镜头纸是一张撕成两半,卷成筒,代替毛刷。切忌,镜头纸不

能擦镜头,会划伤镜头的。 如果镜头上是指印等,吹吸刷肯定无效,方法如

下:用棉棒(不掉毛的)蘸点镜头水(不是哪个大瓶的LCD清洁液,是专用

的镜头清洁水)或者蒸馏水,轻轻在指印处圆圈状擦洗,然后用麂皮或者镜

头纸吸出水分。 友情提醒:千万不能拿酒精或者其他有机溶剂洗镜头,否则

镀膜会没有的。建议您用UV镜保护镜头,免除经常对镜头进行理疗。

七、 关于微距拍摄

可以参考本论坛的微距大师追蝶人(吴)的昆虫微距经验谈

/61/139_

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

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微距题材很广泛,盆养的花、家中的小饰

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楼下草地里的昆虫世界„„

谓微距摄影,一般指拍摄比物体正常尺寸要大的图像,即图像大小与实物大

小的比例超过1∶1。虽然数码相机微距上手比较快,完全不需要传统相机要

配备很好的微距镜头,并需要足够的经验才能实现精彩的“一拍”,但是,

要想用数码相机拍到好片子,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行。在实拍的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灵活把握好光圈、焦点、景深及光线等影响片子效果的几个重要

因素之间的关系。

微距模式

Z981具有微距拍摄功能,也比较容易上手。在相机上部对焦方式选择按

钮可以选择微距对焦模式。

焦点的选择

不同的焦点选择,能营造出不同的图像效果。在移动拍摄焦点时,应使

拍照对象处于画面中间,一般情况下应该选取画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

是你最想表现的部分,并保持快门的半按状态,在焦点对准以后(要稍微等一

下以便相机进行对焦)再从容地按动快门,避免拍摄出的照片发虚。

一般说来,在数码相机微距模式下,镜头距离物体越近,拍摄出来的物

体越大,如果不注意画龙点睛,片子画面就会显得非常呆板。如对小昆虫一

类的主体拍摄,焦点的选择应该落在昆虫的眼睛上。眼睛是生命的灵气的所

在,拍得越清晰越好清楚。尤其是像蜜蜂、小青虫和蚂蚁昆虫这样微小的生

物,更要重视对眼睛的表达。

聚焦与景深

景深在微距摄影中往往是成败的关键。由于微距拍摄时镜头距景物很近,

所以景深一般都很浅,背景都几乎看不清楚。但有时为强调画面效果,需要

适当加强景深,因此要特别注意聚焦与景深的调整。

景深一般取决于三个因素:

1. 光圈大小。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

越深。为了展示花鸟鱼虫细节方面的微距拍摄,纵向增加主体的清晰度,一

般适宜用较小的光圈以加深景深。

2. 镜头和景物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深,距离越近景深越浅。拍摄时

最好把要拍摄的主题都能放到同一个与镜头轴向垂直的平面里,否则会有一

部分主题可能不够锐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配置一枚广角镜头,这样不仅

可以增加景深,而且可以让你更靠近景物。

3.焦距。焦距越大景深越浅,焦距越小景深越深。不同的光圈和焦距的

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景深。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地利用光圈和焦距的组合,既

能虚化背景,又能保证主体清晰。如果用远端变焦进行微距拍摄,拍摄的照

片就会不够理想。

曝光和背景

微距摄影曝光程序比起普通拍摄有少许不同之处,因为微距拍摄的物品

一般都是很小的,占很小部分篇幅,曝光程序很有可能被背景所愚弄,所以

在拍摄时最好人为加上背景,这样更能让主题突出。

添加背景,一般可以选择中性灰色的纸作为背景,使用灰色一方面可以

让曝光更准确,还有就是使用灰色让背景显得很淡,这种色彩和一般的色彩

都可以搭配到一起。也可以使用白色或黑色的背景,不过这样曝光时就要特

别注意,因为它们很容易导致曝光不准确,造成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这时

就要用到曝光补偿进行调整,如果背景太暗,就增加曝光,如果太亮就减弱

曝光。

光线的控制

微距摄影的光线控制本质上是调节自然光与人造光的比例,正确地运行

光线,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与意境。但一般不要使用闪光灯。虽然,闪光

灯能缩短拍摄曝光时间,获得的景深更深,减弱因曝光时的抖动或物体运动

所带来的影响,但微距拍摄时闪光灯的使用要比普通模式下难,很容易造成

曝光过度。所以,一般摄影爱好者在进行微距拍摄时,要注意观察光线的照

射方向,尽量利用好自然光,确保光线平均地照射在被摄物体上。在大多数

情况下,从侧面射入的光线能更好地突出物体的质感。如果自然光线的不足

或光线照射位不当,可以用个手电筒或白色泡沫板(充当反光板)补光。

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如果是拍摄花草类的静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虑用光与造型。大光圈

可以助你获得极好的浅景深,并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虚掉,同时可

以获得艺术美感的效果。但因为是微观世界,相机镜头与被摄物间已经离得

很近,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所以辅助光是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内拍摄,

请使用大功率家用台灯之类,至于是白炽灯还是荧光灯并不重要,因为DC

都带有白平衡调节,大不了多试几次。另外,一张白板纸用来补光也是很好

的建议。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辅助架稳相机的三脚架、独脚架是必不可少

的。

如果拍摄对象是怕惊扰且行动迅捷的小昆虫,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素。获

取高速快门有三种途径,一是使用大光圈,通光量足了,快门速度就可以相

应提高。二是使用高ISO,但高ISO会造成画面较粗糙,颗粒感加强,因为

表现微观世界一定要细腻一些好,所以除非在高阶ISO还能获得足够精细的

画面(像Canon 300D在ISO800下还可以获得通透的片子来),否则不建议使

用。三是使用闪光灯,例如为了拍一只纵深感清晰的蝗虫照片,只有通过小

光圈才能获得,但是小光圈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减少与快门速度的

降低,而行动快捷的小动物不会给你机会打辅助长明灯光,闪光灯是唯一选

择,而且行动要快。为了避免直射过曝,请在闪光灯上加柔光罩。

用得着的小技巧

1.在被摄物较小不易准确聚焦时,如小花可以把手置于花的后面,或者

在同距离处手持手表之类的大一点的物件来辅助对焦,半按快门锁焦,然后

移走手和物体。,拍摄

2.使用液晶屏取景,因为拍微距本身就要与被摄物离得很近,再使用取

景器取景不仅姿势不雅,关键是不易端稳相机。而使用液晶屏取景,可以让

拍摄者很从容地构图,并方便看到最终的浅景深效果。

3.注意背景。尽管微距一般都可以很好地虚化背景,但也要留意背景物

体间的接缝处,有时一不小心就会破坏整体效果。

4.适当尝试逆光效果。特别是边缘薄且透的植物花、叶之类,逆光下会

表现出特别的美感。

5.旅游景点中,像风蚀的石刻、锈迹斑斑的门锁之类,在微距拍摄中会

表现出强烈的质感。

八、 云、雾、雨、雪、日出日落的拍摄技巧(转)

云是天空湿气所形成的凝体,它在天空中会随着天气变化而凝结、移动和

消散。云的确很很美,而且有多种不同形象,一般常见到的有浮云、朵云、

鱼鳞云、片云、条云、层云、火烧云等。

爱好拍摄风景的人,对云是特别喜爱的。一张风光照片因为有了云以后

会增加美观。不少好的景物却往往缺乏天空的云彩,使画面上的天空部分过

于空旷而美中不足,甚至会影响到画面的结构和色调的均衡。

云不但能增加景物的美观和使画面的均衡,而且还可利用不同形象的云

表现景物的季节和气候。例如,春天早晨轻薄的浮云、夏日凝结不散的层云、

秋天美丽的鱼鳞云、初冬稀疏的条云;早晨的云海和傍晚的彩云、风和日丽

的朵云、台风前夕的火烧云、风雨欲来的乌云等等,都是表现每个不同季节、

气候和时间的。即使景物本身完全没有明显表示时间的特征,但由于景物中

有了云,从云的形象中就可以知道是什么季节葺气候了。云是有多种多样的,

形象不同的。我们利用白云陪衬景物,也要注意白云的形象是否与景物相适

应。例如,有显著横条的景物,就不应再选用横条的云作陪衬,不然就会使

画面产生更多的横线条,造成画面呆板,线条无变化的感觉。又如采取与景

物主体大小相等的白云作陪体,也会造成画面的宾主不分。因此,采取作陪

衬景物的白云,必须要注意它的形象,并要与主体物有明显不同的比例,才

能使画面生动、感人。

其次,没有深浅层次的白云,不适宜作任何景物的陪衬,更不宜作为主

体,一般层次较多的白云多半产生在早上或下午阳光斜射的时候。因此,在

斜照的阳光下拍摄风光,是最适合运用天空的白云作陪体。云的形象是随着

风千变万化的,我们要掌握时机,要有耐心,才会拍到好的云景。但拍摄时

要注意使用滤色镜,彩色多加偏振镜,黑白摄影多用黄、橙滤镜。

雾 利用各种雾层或霞层拍摄风光,能使景物的透视变化可近可远。也能

使景物的色调变化可深可浅,给予景物丰富的层次。在晨光雾还没有被太阳

热蒸发消散而每个山峦的高峰凸出在晨光雾上面的时候拍摄逆光的山景,由

于远近的山层都有了厚薄不同的晨雾,被逆光照射的雾层又是非常明亮的,

只要以较近的主要山层作为曝光基础,拍出来自然会显现出由深到浅的层次

丰富的色调明快的照片。

云雾在山上常会随风方向移动,有时却停留在山腰间或只露出山峰,层

雾存在树林中,太阳从枝叶稀疏的空间照射到林中产生一条条的斜阳光线,

这种不同的光线,随着太阳高低转移投射方向和角度,显示出明暗的光柱。

这一切自然景物变化,给我们拍摄山林景色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只要我们身

处其景,及时掌握景物的自然变化,才能拍出有艺术性,高素质的风光照片。

晚霞产生在傍晚的时候,由于傍晚时空间的湿气较少,故晚霞常比晨光

雾淡薄。利用晚霞拍摄景物,较远的景物中才有霞的气氛表现出来,较近距

离的景物就象没有晚霞一样,如果运用逆光拍摄晚霞景色,有晚霞的地方就

能如晨雾景色一样,表现出景物的浅淡层次。但逆光照射在晚霞景物中,景

物的近处因没有霞气容易受远处霞景的光亮影响而曝光不足。因此,拍摄霞

景时,要是以近处景物作主体的话,就应以近处为测光标准。有时拍摄远处

的晚霞景色,我们就要用长焦距的镜头拉近拍摄,使景物在画面上所占面积

大些。

雨 雨天是摄影者最不喜欢的天气,不论是在下大雨或下小雨,都很少

人拿着照相机到外边拍摄景物,甚至有人认为雨天根本不能拍摄风光。

大家都知道,有光线就能摄影。我们在晚上可以拍摄夜景,白天当然更

可以拍摄雨景,而且可以拍摄有动态的雨景,就是雨天的晚上,也右以拍摄

雨夜景。雨天的景物也有它独特的情调,何况雨天也是人们生活中必有的情

景。为了反映更多的生活情景,丰富风光的内容,雨景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

拍摄题材。

拍摄雨景时,为要在照片上表现雨景中的雨条,除了选择大雨外,还必

须要有较深色调的背景作衬托才行。如果雨中景物的背景是天空,那么雨天

的天空必须是白色的浓密云层,即使雨下得非常大,也因背景与雨条同是白

色而不能显现。背景越近,雨条越易显现,背景越远,景物场面必然大,雨

条也不易清楚显现。因此,拍摄雨景所取的景物范围不宜过大,更要避免白

色的天空占据大部分画面,而影响景物中的雨条的表现。

下雨时景物的光亮度,一般是比较弱的。因此,拍摄雨景时一般都要用

较大的光圈及较慢的快门速度,才使雨景有足够感光为显出景物空间中还没

有落地的雨条和能掌握雨中动态,应站在较高的位置拍摄。一般用1/60秒的

快门速度拍摄雨景,就能显现出空间中还没落地的雨条,如果使用较快门速

度拍摄雨景空间的雨条变较短,使用更慢的快门速度能获得较长的雨景,便

景物中的动态可能就会不够清晰。

在小雨天气下拍摄景物,因小雨在景物中不够显现,故不能表现出雨条。

但是,利用毛毛细雨在拍摄深色调的树林或山层,由于景物中没有阳光照射

而尽是深色调的物体,毛毛细雨在深色的物体间就会如雾层一样,显现出远

浅近深的色调。如果取景范围不很大,以近处的物体明亮度作曝光基调,也

能在景物中表现出如雨如雾的烟雨情景。每当夏季的时候,常常会在阳光照

射下突然下一场大雨,这是拍摄雨景的最好时机。在大雨中进行拍摄景物,

相机镜头很容易被雨淋湿,拍摄前应事先考虑好这一点,做好防雨的准备工

具。

雪 雪是洁白的晶体物,它散布下或积聚在景物上时,景物中色调深浅不

一的物体都给它遮盖而成为白色,因而雪景就是白色部分较多的景物,可给

人以洁白可爱的感觉。正因为雪景中白色部分占据的面积较大,也比其它景

物明亮,在有太阳光线照射时,就更加明亮,它的感光也比一般景物灵敏。

要表现出雪景的明暗层次以及表现出较近地方雪粒的透明质感,运用逆光或

后侧光拍摄雪景最为适宜。这样,即使是远景也因逆光或侧逆光而产生深远

的气氛。

如果以正面光或顶光拍雪景,由于光线平正或垂直照的关系,不但不能

使雪白微细的晶体物产生明暗层次和质感,而且会使物体失去立体感。但是,

逆光或侧面光照射在白色面积较大的雪景上,未被雪遮盖的其它色调的物体

必然会因此而容易成为黑色。为使雪景中的白雪和其它色调的物体都能够有

层次显现,拍雪景就必须采用柔和太阳光线。

正在下着雪的时候拍摄雪景,也如下雨拍摄一样,必须有深色的背景作

衬托,才易于显现出正在天空飞舞的雪花。如果拍摄天空范围较广的景物,

那就只有在一些深色物体前的空间中才能看见雪花,其它部分雪花是不能显

现的。

在阳光下拍摄雪景,为了使蔚蓝的天空不至过白,拍摄可以根据需要使

用滤色镜(偏振镜)。

为获得更为简洁的雪景画面,又能清晰地表现雪中物体的层次和线条,

可选择线条较美的局部景物,并用柔和的逆光、侧逆光拍摄,这样,可使雪

中物体的层次线条都能充分显现,从而获得更为美满的雪景。

日出和日落 从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或在太阳即将西沉的时候,地面上都

有一定的朝霞或晚霞遮盖着太阳散射的光线,而显现出一轮没有光芒散射的

圆圆的太阳,这就是拍摄日出或日落的时候了。太阳刚出或刚落时,地平线

上的天空常常会有一些逆光的有色云彩,我们可等到太阳云彩而没有光芒散

射时拍摄日出或日落景色。这样,不但可避免太阳散射而底片上产生光晕,

并可使景物的天空部分不至仅有孤单的太阳存在。

太阳刚出或即将落逆照山层时,山层间因没有水的反光,就完全与有太

阳的天空成为黑的色调的对比。因此,在山峦上拍摄日出或日落景色,只有

在云彩遮盖部分太阳或在放大是增加天空部分的曝光,才可使天空与山层的

色调较为均衡。

在太阳刚出或将落的时候,天空没有一些云彩也是常有的现象。为避免

天空过于单调,利用一些较为稀疏的树叶、枝干作为空旷的天空部分的前景,

能帮助景物画面结构的均衡。但枝叶过多或过重,就会遮盖大部天空而影响

画面的均衡。

太阳的形象和色调在早晚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如果要从照片上来区别

日出或日落,应当通过景物和色调去区别,因为早晨地平线的天空一般都比

较清朗,太阳上升时就会很快地散布射光茫。黄昏时候的地平线上天空一般

都较为混浊,太阳离地平线尚远时就没有散射的光芒了。从色调来区别,早

上天空色调偏红带黄,而黄昏色调带品红。

因此,拍摄日出时,太阳刚升上地平线就应该立即拍摄,不能错过。拍

日落就可以从没有光芒散射的时候开始,直到将进入地平线的时候为止,都

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拍摄。

九、 关于新手的摄影练习

很多买Z981的都是第一次拥有自己的DC甚至相机,对摄影不是很精通,学

习不知从何入手,乱拍一气,总也拍不好,不久新鲜劲一过,相机就压箱底

了。这里,建议大家进行专项练习,从基础练起,不主张一上来就背景虚化、

夜色星芒甚至追求意境,首先,要保证把片子拍清楚,曝光适当。并且,即

使练手,也要有拍摄主题,有拍摄主体,不能别人看你的片子不知道你在拍

什么。建议在拍摄同一场景时,用不同的模式和参数、不同视角和构图多拍

几张,然后在电脑上仔细对比,总结出最佳参数和构图。以下的专项练习是

转摘的,根据Z981的参数有所修改:

很多买Z981的都是第一次拥有自己的DC甚至相机,对摄影不是很精通,

学习不知从何入手,乱拍一气,总也拍不好,不久新鲜劲一过,相机就压箱

底了。这里,建议大家进行专项练习,从基础练起,不主张一上来就背景虚

化、夜色星芒甚至追求意境,首先,要保证把片子拍清楚,曝光适当。并且,

即使练手,也要有拍摄主题,有拍摄主体,不能别人看你的片子不知道你在

拍什么。建议在拍摄同一场景时,用不同的模式和参数、不同视角和构图多

拍几张,然后在电脑上仔细对比,总结出最佳参数和构图。以下的专项练习

是转摘的,根据Z981的参数有所修改:

训练1、全景深练习

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 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 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6~43MM拍摄, 光 圈:F7.1~8,光圈优先AE模

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

要 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 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 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优先S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

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 议:慢速快门1/15秒-16秒。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

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

要 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

*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 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

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 求: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

清晰度。

建 议: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

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

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

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

十、构图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的分享

请参考:龙行天下289的 人像构图技巧

/98/232_

胡军avwap的一些帖子:摄影构图全盘揭秘(一)【转】

/92/232_

摄影构图全盘揭秘(二)【转】

/93/232_

摄影构图全盘揭秘(三)【转】

/93/232_

烟花拍摄技巧入门教程图解【转】

/91/232_

谈拍好MM的构图技巧(图)【转】

/91/232_

实战大讲堂之宠物写真【转】

/93/232_

鸟类摄影实用教程【转】

/93/232_

轻松摆好人像摄影姿势【转】

/93/232_

光圈与快门的关系

光圈与快门是照相机的两个重要部件,任何相机都不可缺少。

光圈与快门的主要作用

从日常生活摄影的角度讲,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和曝光量。光圈越大

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光圈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光

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小。

快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和使动体影像“凝固”。快门速度越慢,曝光

量越大,速度越快,曝光量越小;快门越快,越能抓住活动物体的瞬间静止

状态。

为了使景物达到预期的影像,要靠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密切配合。摄影的几个

技术指标——曝光正确、影像清晰、层次丰富、突出主题,都要靠光圈与快

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

选用光圈时注意的问题

按景深选用光圈,这应成为拍照时的基本原则。有人误以为,景深越长越好,

清楚范围越大越好,实际这是一种误解,正确地说法应该是,该清楚的地方

要保证清楚,不应该清楚的地方就不要清楚。

使用快门时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相机,快门速度可以用光圈控制:光圈大,意味

速度快;光圈小,意味着速度慢。一般相机,拍摄一般景物,应在光圈确定

之后,根据天气、光线情况确定快门。若拍照动体就要先选定快门,根据快

门再确定光圈。有时要把动态拍成“凝固”状态就应用高速快门。有时要把

动体的动感拍出来,就要用慢一点的快门速度。

当今使用变焦距镜头时机很多。它的体积较大、较重、较长,按动快门时容

易颤动,故应紧握住镜头,而不能像拿标准镜头那样只握机身。快门速度小

于焦距的倒数时,就要用三角架。

快门优先!与抖动没有直接关系!照片的好坏与暴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

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暴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

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那么,为了得到正确的暴光量,就需要

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

小些。

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

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

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

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

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

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

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

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

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

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

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

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

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

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

叫景深。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然后利用相机的测光获取相应的快

门值。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

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

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

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

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

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

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

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

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

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

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

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

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

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与传统的相机

一样,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与快门速度在拍摄时相当重要,但对于目前普通

的商用及家用级的数码相机,因为相机的全自动化,使得人们只关心如何选

择拍摄景物,而不太注意相机自动控制的光圈及快门速度。但如果您在购买

数码相机时,最好能够对比一下各种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及快门速度,因为

光圈和快门将配合控制您的数码相机的光线摄入量的总体范围值,也就是说

它将影响到您的相机是否能够在各种光线情况下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快门

速度也将直接影响到您在拍摄动态图像时的效果,而光圈范围将影响到您拍

摄图像的景深。

拍摄照片的过程,是相机开启快门后,让眼前的影像透过镜头后投影到

数码相机的CCD感光器上,感光器在通过数模转化器,将图像的信息在相机

的存储卡上记录下来,这个过程与传统的相机的曝光过程一样。然而想要获

得层次丰富的影像,就要控制投射在CCD感光器的光量值,照片上的细节都

可以得到正确的描述,从颜色最深到最淡的区域,都有丰富的层次表现,明

暗之间有渐变过渡,不是截然的黑白分明,另外作品的反差和鲜锐度也都有

最佳的表现。过多的光线,导致曝光过渡,影像明显偏亮;反过来说,若CCD

吸收的光线太少,则会曝光不足,整张照片会偏暗,细节的地方会流失,照

片效果会相当不好,所以在拍摄时,要得到合适的曝光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一样,用来控制曝光量的就是「光圈」与「快门」,

「光圈」是光线通过镜头的口径,口径越大,自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投射

的光线越多,快门就是光线通过镜头的时间,时间越短,曝光量越小。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一样,光圈就安放在镜头的几片透镜中,由几片金

属薄片组合而成,利用金属薄片的移动而调节光圈的大小。使用过传统的反

光相机的人都知道,在镜头上,我们可以找到光圈值f,通常所见的光圈刻

度为:1.4、2、2.8、4、5.6、8、11、16、22„„,光圈级数f越大,表示

镜头的口径越小,f值是将镜头的焦距距离与光圈的口径(孔的大小)所除而

得的数字,因此数值越大,口径也就愈小。而每一级的光圈级数之间的单位进

光量都是相差两倍,但目前有的数码相机,并未按以上级数设置光圈,而是

按f2.8,f.5.6,f11,这时,其上下级的进光量,就不仅仅差两倍。

前面说过,光圈是光线通过镜头时的口径大小,然而这只是笼统的说法,

光圈的大小还要考虑到本身镜头镜头的焦距长短。长焦距的镜头(望远镜头),

其长度较长,从光线的进入达到CCD的距离长,因此投射到CCD上的光线比

较弱,因此长焦距的镜头的光圈往往略小一点,若是要作较大的光圈的镜头,

就必须把口径拉大,才能把单位进光量提高,但是因为制作大口径的镜头的

级数有不少的困难,制作工艺也较高,因而这一类的镜头通常较贵。因为光

圈级数f是靠口径的大小和焦距长短的比值计算而得,因此只要光圈级数一

样,不管35毫米或是200毫米,其进光量都是一样的。

快门速度值通常标为:1、2、4、8、15、30、60、125、250、500„„,

这些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是1秒的倒数,所以15是指1/15秒,250是指1/250

秒,这比光圈要令人好理解多了,也是和光圈一样,每一格的快门速度间所

相差的光量值也是2倍,例如,快门1/500秒的光量值为1/250秒的一半,

是1/125秒的1/4而已。

因为光圈与快门都可以用来控制曝光量,只要决定了光圈值f,就可由

快门速度来修正曝光量,相反地,你也可以先决定使用的快门速度后,然后

借调整光圈来获得曝光量,所幸的是在光量的调正上,都是以2倍的概念进

行控制,使我们更容易调整适当的曝光量,例如说:若测出的正确曝光量为

f/11,快门1/30秒时,想要把快门提高到1/60秒时,那么光圈也就要开大

到f/8,因为快门从1/30秒到1/60秒时,曝光时间减少一半,那么光圈就

要大一级,以加倍单位时间得进光量,如此光圈与快门的一增一减,曝光量

也就刚好达到平衡。

可是因为光圈与快门各有其独到特别的地方,因此每种搭配产生的效果

都不一样,必须依据拍摄物体的需要个人想要表现的方式,选择最适合的组

合,才能发挥光圈与快门的实际意义。

以快门速度来分,可分为高速快门与慢速快门。通常高速的快门能将移

动中的物体给与「固定」,固定后的物体的动作细节和质感鲜明地加以描绘,

使得物体更富有立体感。通常快门速度在1/30秒到1秒,甚至1秒以上的B

快门都是属于慢速快门的范围,慢速快门常用的方法:第一种是将相机固定

后,再由较慢的快门速度,使移动中的物体产生模糊图像,而让背景(静物)

的清晰可以更加衬托主题的动感。第二种就是让相机随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平

移或是转移,如此,和第一种方法刚好相反,背景会变得相当模糊,而主题

会有点模糊却带有清晰,同样也是能把主体和背景分离出来。第三种,就是

一不作二不休,干脆整张照片都模糊不清,借着迅速摇晃相机器而得来的。

这三种方法,各有其特色在,如何适时的运用看就各人喜好的所在。

我们常用慢速快门来拍摄夜晚得城市,因为流动的车辆,留下了红色和

白色的车灯轨迹,而由数十条的光线汇成长长的光龙,十分绚丽,将繁华的

不夜城描绘出来。或是用来拍摄流水,拍出的感觉相当的柔和和细腻。

在选用用慢速快门时,要特别注意一点,因为每一级得慢速快门,相差

得曝光时间很大,不像高速快门的1/250秒和1/500,拍出来的效果难以比

较,在用慢速快门拍摄流动的景象时,若快门过快,则会不小心冻结景象;

若快门太慢,则会整体看起来过于朦胧,失去了想要表现的效果,因此尝试

每一格的慢速快门都拍拍看,就能得到理想的作品,也能看出其差异所在。

比起快门,光圈就稍微复杂一点,光圈除了用来调节曝光量外,另外最

重要的就是控制画面「景深」的大小,所谓的「景深」就是在调焦使影像清

晰,在焦点的前后有一段距离内的区域,能够清晰显现,而这一段范围我们

称之为景深,景深越长,那么能清晰呈现的范围越大;反之,景深愈小,则

前景或背景会变得模糊,模糊是因为聚焦松散所形成的一种朦胧现象。从光

学理论来看,在镜头的焦距下,能够清楚呈像的只有在一物距上的平面,在

此面外的景物都会模糊。

影像景深有三种因素:

(1)景深与焦距的长短成反比,换言之,就是镜头焦距越长,则景深越短。

(2)景深与景物拍摄的距离成正比,相机若是离景物越近,则景深越短。

(3)景深与光圈级数的大小成正比。若是镜头的焦距和物体的被拍摄距离距都

维持不便,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就是说光圈由

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

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生动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前

后的杂乱景物,而美化朦胧,这种朦胧美和因相机震动而导致的模糊不一样,

富有优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调更加浅薄,能营造出

相当程度的气氛,和景深内的主题产生分离的透视感,具有衬托出主体的特

色,因此常用在人像摄影上,模特儿的背景模糊,而使人门的焦点放在漂亮

的模特儿上,同时也因为大光圈的运用,可以有更多的光量,藉以提高快门

速度,防止相机的震动,使影像更加锐利而明晰,还有若是处在昏暗的光源

下,没有三脚架的帮助下,想捕捉当时的环境和气氛,或是无法用更慢的快

门时,都是大光圈运用的地方,破坏了画面的气氛,因此大光圈的镜头向来

是影友爱用的装备之一。

若把光圈越小,由f/5.6→f/8→f/11→f/16→f/22„„时,则景深的范

围就越大,对于景物的描绘就更加的真实,极富有真实性,画质比大光圈更

加清晰明锐,且因为景深的范围广,焦点涵盖的面积更大,因此有泛焦点的

效果,就是前背景的事物都一一表现出来,且在对焦困难的环境下,例如高

速移动的物体或是昏暗的光源下,那么泛焦点可以避免因为对焦的失误,而

造成主题的失焦模糊,此外,小光圈能使镜头的接像不良,或透光不匀的像

差等减低,获得高画质的作品,还有小光圈可以拉低快门速度,可由慢速快

门制造流动感。

对于专业级的数码相机,一般您可手动控制相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但

对于于商用及家用的数码相机,由于相机自动控制光圈和快门速度,因而您

不需要自己控制,对于非专业用户这点是非常好的。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

看出,用户在选择数码相机时,为适合更广阔的使用环境,数码相机的光圈

范围和快门速度的范围越大越好,另外光圈最好能够按正常的级数连续设置,

而不是跳跃性设立,另外也得注意数码相机在开启和关闭闪光灯时,其快门

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

十一、柯达Z981的官方补充说明书和固件下载

这个链接是柯达官网上的补充说明书,可供大家参考。

/global/zh-cn/service/publications/urg01118toc

.jhtml?chapsec=urg01118toc&pq-path=2300298/2300305

另外再打包一个附件,里面包含柯达Z981的固件升级的固件:1.01和1.02

版。还有Z981的PDF版本的补充说明书。另外提示,升级有风险大家要谨慎。

个人不承担升级不成功的一切后果。(不过本人都是自行升级,按照步骤来,

不会有问题的。)

注意:固件升级包和补充说明书附件在最高楼主一层!

以下是升级注意事项:

操作系统 兼容 WINDOWS 7、WINDOWS XP 和 WINDOWS VISTA

处理器速度 INTEL PENTIUM II 233MHz

RAM 128 MB

硬盘空间 200 MB

波兰语、芬兰语、简体中文、日语、西班牙语、英语、瑞典语、

支持语言 土耳其语、俄语、德语、韩语、荷兰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

法语

安装说明

重要提示:若要完成此操作,您必须有存储卡和存储卡阅读器,或者您的计

算机上有存储卡插槽。继续操作之前,请打印此页面。

下载并解压缩固件文件

1. 单击“点击下载”,然后将文件保存到计算机桌面上。

2. 双击 *.exe 文件。"WinZip 自解压应用程序"屏幕出现后,选择一个文

件夹或接受默认位置,然后单击 Unzip(解压缩)。固件文件将会解压

缩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3. 请记住 *.fw 文件的位置,然后关闭 WinZip 自解压应用程序。

升级相机固件

警告:如果固件升级期间断电,可能会导致相机无法工作。

1. 如果您的相机内存或存储卡中有照片或录像,请将它们保存到计算机。

2. 关闭相机电源。

3. 连接可选购的柯达交流变压器,或在相机中装入新的或已完全充电的电

池。

4. 将存储卡插入到计算机中,或是插入到与计算机连接的存储卡阅读器

中。

5. 在计算机上,选择与存储卡或存储卡阅读器相关联的可移动驱动器。

6. 如果存储卡中没有 System 文件夹,请创建一个。

7. 将 *.fw 文件从计算机复制到存储卡上的 System 文件夹中。

8. 从计算机或存储卡阅读器中取出存储卡,然后将其插入相机。

9. 打开相机电源,然后按照说明开始固件升级。LCD 屏幕上将显示升级进

度。升级过程大约耗时两分钟。

10. 当 LCD 屏幕上显示"升级成功"消息时,请选择删除升级文件以从存储

卡中删除固件文件。

11. 关闭您的相机,然后再次打开以激活新固件。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