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发(作者:佼如风)
科教资讯
DOI:10.16661/.1672-3791.2112-5042-3988
2022NO.15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技资讯
“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识图》课程
改革探究
于海龙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沈阳110167)
摘要:“1+X”证书制度是深化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形式;《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是“1+
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基础。该文首先通过分析《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现存问题,提出“课
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实训教学改革”“期末考核方式改革”等解决方
案,让学生在学历教育阶段即具备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能力,实现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增强就业
本领。
关键词: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制度课程改革课证融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8(a)-0179-05
ArchitecturalEngineeringDrawingReading
CurriculumReform
StudyBasedon"1+X"CertificateSystem
YUHailong
(ShenyangUrbanConstruction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Province,110167China)
Abstract:"1+X"certificatesystemisanimportantformofdeepeningvocationalskillsandimprovingstudents'
employability;Thecourseof
ArchitecturalEngineeringDrawingReading
isthebasicofthe"1+X"architectural
y,byanalyzingtheexistingproblemsinthecourse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DrawingReading
,thispaperputsforwardsolutionssuchas"linkingthecoursecontentwithvocational
skillstandards""reformofteachingmethodsandmeans""reformofpracticalteaching""reformoffinalexamination
methods",sothatstudentscanhavetheabilitytoobtainvocationalskillcertificatesatthestageofacademiceduca‐
tion,realizethetrainingofhigh-levelskilledtalents,andenhancetheiremployability.
KeyWords:ArchitecturalEngineeringDrawingReading;"1+X"Certificatesystem;Curriculumreform;Class
certificateaccommodation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
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加紧迫。为适应职
业市场需求,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国务
院于2019年2月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中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开展“学历证
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
技能储备、提升就业率
[1]
。对工程类专业学生而言,建
筑工程识图是其最重要的职业核心素养之一;2020年
1月22日,《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正式列
入第三批“1+X”证书名单。以此为契机,沈阳城市建
设学院紧密跟随政策形式,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自
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制度试点工作,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沈阳城市建设学院2019年度校级重点课程立项建设项目——建筑工程识图(形成性评价专项课程建
设项目);沈阳城市建设学院2020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X”证书制度下《建
筑工程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于海龙(198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179
2022NO.15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教资讯
图1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任务要求对照
“1+X”证书试点工作启动至今,该校通过梳理“1+X”证
书制度背景,积极结合自身办学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学
习能力及学校配套建设情况,成功申报“1+X”建筑工
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试点。现已完成相关
课题立项,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具体改
革思路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的技能要求存在差异,对学情
分析不足,长此以往难以实现“课证融通”。
1.2教学方法及手段较单一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专
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在掌握16G图集的基础
上,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具有综合实践性强、教
学内容抽象等特点,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手段
应提出较高的要求
[2]
。但传统授课过程中,多采用以
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指导、自学等教学方法,且上课地
点在普通教室,采用板书、多媒体等常规教学手段进行
教学。随着教育发展呈现综合化、复杂化等趋势,该教
学方法以及手段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
动性,难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无法体现以学生为
主体的人性化教育理念,进而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对该门课程失去兴趣。
1.3实训环节实践性不强
建筑工程识图实训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
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之一。过去的实训,偏于注重
对平法识图中细节内容的训练。例如:给出一根框架
梁的平法表达,让学生根据该梁的平法表达,绘制指定
位置的梁断面图,并写出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的含
义,最后计算该框架梁“上部通长筋”“下部纵筋”“箍
筋”等钢筋工程量,其他结构构件同理。以上传统实训
内容能够让学生掌握各单体结构构件的特性,但不利
于学生对整套建筑工程图纸的识读,大部分实训成果
均以文字和数据的形式停留于纸面,缺少对现场实践
及动手能力的训练。
1.4课程考核方式不科学
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工程识图》课程为例,
改革前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部
1《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改革前概况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设置的《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理
论学时为64学时,与国内各应用型院校设置课程教学
时长相持平;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考核”与“期末成
绩考核”两个部分,并通过折算百分比计入总成绩。但
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下逐渐发现,课程存在教学标准与
职业技能要求不同步、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实训内容
单薄等问题。
1.1课程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要求不同步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的教学目
标是让学生掌握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掌握常见结构中
“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等主要结构构件
的钢筋构造要求,同时能够独立完成常规钢筋混凝土结
构图纸识图与钢筋工程量计算。该课程平法识图部分
的教学内容,与该校申报的“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中级)土建施工(结构)类”证书考核要求存在诸
多交集;但在传统理论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只偏重对
教材理论内容的讲授,导致学生在接触真实工程项目图
纸时,易出现图纸识读困难等现象,缺乏系统的识图方
法和思路,效率低下;在实践环节,教师会给学生布置识
图任务,但多采用单体建筑面积1万m
2
以下,或楼层相
对较低的小型工程项目图纸进行训练,当学生一旦接触
中、大型工程项目图纸时,便难以胜任图纸识读工作。
以上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标准均与“建筑工程识图职
180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教资讯
图2三维钢筋仿真软件教学示例
分。课程平时考核主要由出勤、课后作业成绩组成,考
核项较为单一,且考核方式繁琐。例如:出勤考核时多
采用手动点名的方式,较占用课堂时间;作业为纸质作
业,学生抄袭现象明显,并且很难追踪抄袭的源头。
从传统期末考试的考核内容来看,考核内容多取
自于教材,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检验,此类考核形式易
导致学生为通过考试而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更无法实
现对学生整体图纸识读能力的考查
[3]
。
从传统期末考试流程来看,在考试前多由任课教
师进行出题组卷工作,其对考试内容十分清楚。但此
类考试流程,易出现个别教师为提高所授课程的考试
通过率,而出现侧面向学生渗透考试内容的情况,此种
做法不利于维护考试公平公正,违反校规校纪,可造成
恶劣影响;并且这种固化的考核方式,多是通过期末试
卷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无法充分印证学生所从事建
筑领域的岗位知识与技能灵活掌握情况,与“1+X”考
试精神相悖。
2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课程改革思路
2.1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
识图能力是建筑业岗位的必备技能,也是企业在
招聘用人过程中所关注的核心能力之一。随着“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完善与推广,广大院校及企
业逐步认可该证书在考核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
的专业性,并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以学
校为主导,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证融通”改
革,让教学更加注重实效性。
通过课程改革,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已探究并完成了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教学大纲与“1+X”建筑工程识图职
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的对接工作,能够让学生通过理
论及实践课程的学习,即具备考取相应“1+X”职业技能
等级证书的能力。《建筑工程识图》课程内容与该专业职
业技能等级证书任务要求对照具体见图1。
2.2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
2.2.1突出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过程中,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团队深
2022NO.15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技资讯
图3实体比例建筑结构模型现场教学
入分析了“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方案”
等与“1+X”考试相
关文件,根据考核内容及考核要求,以“课证融通”为导
向,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以传统教材讲授为主的授
课模式,全程引入项目化教学,以多套实际工程项目图
纸为案例贯通理论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整套建筑及
结构施工图纸快速、准确识读,并掌握常规构件钢筋工
程量计算的能力
[4]
。例如: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工程造
价及工程管理专业在《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教学过程
中,首先,基于两套小型工程项目图纸(4~12层房屋建
筑工程)进行授课,在完成各章节理论知识讲解后,便
采用该图纸进行“基础”“柱”“梁”等构件平法识图与钢
筋算量的课上训练;其次,为巩固学习成果,并对接“1+
X”中级证书的考试标准,在课下作业、测验等模块中,
以两套中型工程项目图纸(12~25层房屋建筑工程)为
基础,参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模式,在对应章节
中出题并布置作业、测验,通过上述项目化教学方式,
能够有效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内容与模式融入课程教
学过程中,实现“课证融通”。
2.2.2可视化三维钢筋仿真教学
针对教学过程中结构施工图纸难理解,钢筋平法
表达较抽象的问题,为支持课程改革需要,沈阳城市建
设学院采购了可视化三维钢筋虚拟仿真教学软件
一点通”,并且为方便虚拟仿真教学,将课程上课
地点设置在机房,以助学生在课上能够跟随老师的引
导,同步完成仿真教学软件的操作,提升学习效率。该
软件包含“基础”“柱”“梁”“墙板”“楼梯”等135个单构
件建筑节点,构件模型仿真度高,营造出形象逼真的教
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结构构件
图纸表达与三维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学生对
钢筋算量的理解。三维钢筋仿真教学软件示例图具体
见图2。
2.2.3实体比例建筑结构模型现场教学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鲁班楼中建成有实体比例建筑
结构模型,该模型涵盖常见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181
“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BIM
《
2022NO.15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教资讯
图4实训微缩钢筋绑扎过程及成果示例
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能够真实还原实际工作情境,且
模型中的大部分节点构造及做法均能够按施工工序分
层、裸露展示,现已作为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应用于《建
筑工程识图》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过程当中
[5]
。
以“梁”实体比例结构模型为例,该模型位于一套
完整的“梁、板、柱框架体系”模型组中,根据轴网位置
的不同,分别设置有“框架梁”“非框架梁”“悬挑梁”等
常见节点构造,细节还包括“竖向加腋梁”“水平加腋
梁”“变截面梁”等特殊构造做法,学生在模型现场教学
环节中,不仅能清楚地观察到各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
方式,也能够对单一构件的钢筋组成、绑扎方式、钢筋
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等信息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学生平
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算量的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实体比例模型现场教学具体情况见图3。
2.2.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在疫情常态化环境下,各大院校为降低疫情对正
常教学进度的影响,纷纷加紧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模式。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工程识图》课程
司”开发,其题库资源中主要包括“单项识图”与“综合
识图”两个部分,且“综合识图”的试题考核模式,基本
与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一致,学生可直
接利用平台中的多套试题资源进行训练,在实训过程
中即完成“1+X”考试“识图卷”部分的练习与测验,进
一步有效推动“课证融通”的建设。
2.3.2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钢筋算量及绑扎实训教学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
环节,广大师生可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展示风采、赛出风
格,更能够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了解建筑相关产业转型
及企业工作岗位核心任务,对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教
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提升有较大的帮助。
“全国建筑类院校钢筋平法应用技能大赛”近年由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是面向全国建筑类职业院校
及本科院校的一项赛事,具有“以企业工作岗位核心工
作任务为驱动”“竞赛选题对接岗位需求、模拟实际工
作”“考核动手实操能力”“与1+X建筑工程识图考核内
容相似”等特点,能够检验在校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和展
在“混合式教学”建设期间,逐步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库,
示教育教学成果
[7]
。为此,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相关专
将教学所用图纸、三维钢筋模型、课件、国家建筑标准
业现已模拟该项赛事流程,在实训环节制定了“平法识
设计图集(含三维图集)、作业与习题库等上传至网络
教学平台,并挑选重点章节录制微课,为线上课程资源
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在课前学习阶段可
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内容的自主学习,为课上
的项目教学打好基础;在课堂学习阶段可引导学生完
成知识回顾,并由学生讲解部分课程内容;课后学习阶
段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布置作业、测验等,以类似
“翻转课堂”的形式充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2.3实训教学改革
2.3.1基于建筑工程识图实训评价软件的综合识图
教学
“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实训评价软件”由“1+X”建筑
工程识图的建设主体“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
182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6]
图”“钢筋计量”“绑扎实操”这3个实训模块。通过实
训强化学生16G平法识图及逻辑思维能力,深化学生
结构构件钢筋算量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实训
教学改革,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钢筋节点的组成及构造,
促进职业性与教育性的有机融合。该次实训环节改革
也相应增加了实训时长,即从一周延长至两周,充分反
映了该课程的实践特征。学生实训微缩钢筋绑扎过程
及成果示例图具体见图4。
2.4期末考核方式改革
期末考试改革采用“教考分离”形式,即首先建立课
程团队及命题组,参照“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实训评价软
件”的“1+X”考试出题模式,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
培养方案制定考核大纲,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试题库,形
成统一命题、随机抽题、流水阅卷、考试分析与成绩管理
科教资讯
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备的考核体系。教考分离的改革,一
方面,能促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严格遵照教学大纲组织
教学内容,杜绝了任课教师考前集中划定考试范围的可
能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效端正学习态度,应在上课期
间即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与重难点,让学生充分意识到
考试成绩的高低取决于平时的努力程度。通过教考分
离,不但可以维护教学考评的公平公正,也有利于教学评
价的科学有效,促进教风及学风建设。
2022NO.15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技资讯
参考文献
[1]张晓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教育与职业,2021(15):52-56.
[2]徐丽丽.对接“1+X”证书制度实施混合式教学策略
研究——以“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为例[J].广西教
育,2021(19):77-79.
[3]谢和平.对大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
2021(4):4-11.
[4]耿玉,张东平,时焕岗.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践教
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
(8):216-220.
[5]梁占勇.实体建筑结构模型在中职实训教学中的应
用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8.
[6]王林.1+X证书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实施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3):225,227.
[7]曾天山,陈斌,苏敏.以高水平赛事促进“岗课赛证”
综合育人——基于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9):5-10.
3结语
“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反映学
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体现其职业工作范畴和职业
发展方向,可有效提升学生识图技能储备,拓展就业创
业本领。院校作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应在
相应课程上努力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衔
接,针对传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
过课程改革破除“1”与“X”衔接的壁垒,实现“课证融
通”,让学生毕业前即掌握多项职业技能,更加符合企
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技能需求,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上接46页)
疾控部门每天对系统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汇总与判
定,在出现预警信号时及时处置,从而实现早期发现、
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有效地将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
[5]马瑀涵,王路,夏志伟,等.北京市学生标化与非标化
近视检出率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2):195-
197,202.
[6]刘景新.肥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有效测评方法与
运动改善健康的量效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
学院,2021.
[7]杨晓蕾,李洪杰,刘景华,等.齐齐哈尔市儿童替牙期
及牙齿健康状况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
志,2021,29(8):1-5.
[8]鹿凤苓,杨其法,张宝津,等.杭州余杭区疾病监测地
理信息系统研制与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
(9):1137-1138.
[9]莫泽会.基层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
[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36-236,240.
[10]熊子豪.基于移动端的校园健康晨检系统的设计与
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11]吕海英,王丽梅.中山市学校因病缺勤症状监测预
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校医,2016,30(4):
290-292.
[12]安莹,王晓平,闫世春,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
理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3,29(3):384-385.
[13]李红娟,代晓彤.学生体质监测的根本目的是健康
促进[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6-9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4结语
系统建设完善了已有的晨检监测系统,整合了学校
防病工作中的各个子模块,打破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
能够反映出学生真实健康情况,进而有助于评估疾病在
校内的传播风险,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促进
学生整体健康状况的提高。该系统不仅适用于学校,人
员相对固定场所内人群传染病症状信息收集、汇总、分
析及预警等业务均可在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参考文献
[1]马军.中国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6):801-804.
[2]郑继超,高锋,董翠香.回顾与展望:扬州会议40年青
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述评[J].南京体育学院
学报.2020,19(7):45-54.
[3]刘慎行.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9):169-170.
[4]张利峰,秦秀群,陈诗颖,等.广州市公立幼儿园传染
病管理实践面临困境与对策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
理,2020,18(21):2630-2634.
183
2024年5月23日发(作者:佼如风)
科教资讯
DOI:10.16661/.1672-3791.2112-5042-3988
2022NO.15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技资讯
“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识图》课程
改革探究
于海龙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沈阳110167)
摘要:“1+X”证书制度是深化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形式;《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是“1+
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基础。该文首先通过分析《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现存问题,提出“课
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实训教学改革”“期末考核方式改革”等解决方
案,让学生在学历教育阶段即具备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能力,实现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增强就业
本领。
关键词: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制度课程改革课证融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8(a)-0179-05
ArchitecturalEngineeringDrawingReading
CurriculumReform
StudyBasedon"1+X"CertificateSystem
YUHailong
(ShenyangUrbanConstruction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Province,110167China)
Abstract:"1+X"certificatesystemisanimportantformofdeepeningvocationalskillsandimprovingstudents'
employability;Thecourseof
ArchitecturalEngineeringDrawingReading
isthebasicofthe"1+X"architectural
y,byanalyzingtheexistingproblemsinthecourse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DrawingReading
,thispaperputsforwardsolutionssuchas"linkingthecoursecontentwithvocational
skillstandards""reformofteachingmethodsandmeans""reformofpracticalteaching""reformoffinalexamination
methods",sothatstudentscanhavetheabilitytoobtainvocationalskillcertificatesatthestageofacademiceduca‐
tion,realizethetrainingofhigh-levelskilledtalents,andenhancetheiremployability.
KeyWords:ArchitecturalEngineeringDrawingReading;"1+X"Certificatesystem;Curriculumreform;Class
certificateaccommodation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
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加紧迫。为适应职
业市场需求,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国务
院于2019年2月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中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开展“学历证
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
技能储备、提升就业率
[1]
。对工程类专业学生而言,建
筑工程识图是其最重要的职业核心素养之一;2020年
1月22日,《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正式列
入第三批“1+X”证书名单。以此为契机,沈阳城市建
设学院紧密跟随政策形式,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自
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制度试点工作,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沈阳城市建设学院2019年度校级重点课程立项建设项目——建筑工程识图(形成性评价专项课程建
设项目);沈阳城市建设学院2020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X”证书制度下《建
筑工程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于海龙(198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179
2022NO.15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教资讯
图1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任务要求对照
“1+X”证书试点工作启动至今,该校通过梳理“1+X”证
书制度背景,积极结合自身办学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学
习能力及学校配套建设情况,成功申报“1+X”建筑工
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试点。现已完成相关
课题立项,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具体改
革思路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的技能要求存在差异,对学情
分析不足,长此以往难以实现“课证融通”。
1.2教学方法及手段较单一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专
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在掌握16G图集的基础
上,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具有综合实践性强、教
学内容抽象等特点,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手段
应提出较高的要求
[2]
。但传统授课过程中,多采用以
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指导、自学等教学方法,且上课地
点在普通教室,采用板书、多媒体等常规教学手段进行
教学。随着教育发展呈现综合化、复杂化等趋势,该教
学方法以及手段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
动性,难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无法体现以学生为
主体的人性化教育理念,进而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对该门课程失去兴趣。
1.3实训环节实践性不强
建筑工程识图实训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
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之一。过去的实训,偏于注重
对平法识图中细节内容的训练。例如:给出一根框架
梁的平法表达,让学生根据该梁的平法表达,绘制指定
位置的梁断面图,并写出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的含
义,最后计算该框架梁“上部通长筋”“下部纵筋”“箍
筋”等钢筋工程量,其他结构构件同理。以上传统实训
内容能够让学生掌握各单体结构构件的特性,但不利
于学生对整套建筑工程图纸的识读,大部分实训成果
均以文字和数据的形式停留于纸面,缺少对现场实践
及动手能力的训练。
1.4课程考核方式不科学
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工程识图》课程为例,
改革前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部
1《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改革前概况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设置的《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理
论学时为64学时,与国内各应用型院校设置课程教学
时长相持平;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考核”与“期末成
绩考核”两个部分,并通过折算百分比计入总成绩。但
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下逐渐发现,课程存在教学标准与
职业技能要求不同步、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实训内容
单薄等问题。
1.1课程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要求不同步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的教学目
标是让学生掌握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掌握常见结构中
“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等主要结构构件
的钢筋构造要求,同时能够独立完成常规钢筋混凝土结
构图纸识图与钢筋工程量计算。该课程平法识图部分
的教学内容,与该校申报的“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中级)土建施工(结构)类”证书考核要求存在诸
多交集;但在传统理论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只偏重对
教材理论内容的讲授,导致学生在接触真实工程项目图
纸时,易出现图纸识读困难等现象,缺乏系统的识图方
法和思路,效率低下;在实践环节,教师会给学生布置识
图任务,但多采用单体建筑面积1万m
2
以下,或楼层相
对较低的小型工程项目图纸进行训练,当学生一旦接触
中、大型工程项目图纸时,便难以胜任图纸识读工作。
以上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标准均与“建筑工程识图职
180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教资讯
图2三维钢筋仿真软件教学示例
分。课程平时考核主要由出勤、课后作业成绩组成,考
核项较为单一,且考核方式繁琐。例如:出勤考核时多
采用手动点名的方式,较占用课堂时间;作业为纸质作
业,学生抄袭现象明显,并且很难追踪抄袭的源头。
从传统期末考试的考核内容来看,考核内容多取
自于教材,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检验,此类考核形式易
导致学生为通过考试而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更无法实
现对学生整体图纸识读能力的考查
[3]
。
从传统期末考试流程来看,在考试前多由任课教
师进行出题组卷工作,其对考试内容十分清楚。但此
类考试流程,易出现个别教师为提高所授课程的考试
通过率,而出现侧面向学生渗透考试内容的情况,此种
做法不利于维护考试公平公正,违反校规校纪,可造成
恶劣影响;并且这种固化的考核方式,多是通过期末试
卷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无法充分印证学生所从事建
筑领域的岗位知识与技能灵活掌握情况,与“1+X”考
试精神相悖。
2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课程改革思路
2.1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
识图能力是建筑业岗位的必备技能,也是企业在
招聘用人过程中所关注的核心能力之一。随着“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完善与推广,广大院校及企
业逐步认可该证书在考核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
的专业性,并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以学
校为主导,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证融通”改
革,让教学更加注重实效性。
通过课程改革,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已探究并完成了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教学大纲与“1+X”建筑工程识图职
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的对接工作,能够让学生通过理
论及实践课程的学习,即具备考取相应“1+X”职业技能
等级证书的能力。《建筑工程识图》课程内容与该专业职
业技能等级证书任务要求对照具体见图1。
2.2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
2.2.1突出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过程中,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团队深
2022NO.15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技资讯
图3实体比例建筑结构模型现场教学
入分析了“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方案”
等与“1+X”考试相
关文件,根据考核内容及考核要求,以“课证融通”为导
向,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以传统教材讲授为主的授
课模式,全程引入项目化教学,以多套实际工程项目图
纸为案例贯通理论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整套建筑及
结构施工图纸快速、准确识读,并掌握常规构件钢筋工
程量计算的能力
[4]
。例如: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工程造
价及工程管理专业在《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教学过程
中,首先,基于两套小型工程项目图纸(4~12层房屋建
筑工程)进行授课,在完成各章节理论知识讲解后,便
采用该图纸进行“基础”“柱”“梁”等构件平法识图与钢
筋算量的课上训练;其次,为巩固学习成果,并对接“1+
X”中级证书的考试标准,在课下作业、测验等模块中,
以两套中型工程项目图纸(12~25层房屋建筑工程)为
基础,参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模式,在对应章节
中出题并布置作业、测验,通过上述项目化教学方式,
能够有效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内容与模式融入课程教
学过程中,实现“课证融通”。
2.2.2可视化三维钢筋仿真教学
针对教学过程中结构施工图纸难理解,钢筋平法
表达较抽象的问题,为支持课程改革需要,沈阳城市建
设学院采购了可视化三维钢筋虚拟仿真教学软件
一点通”,并且为方便虚拟仿真教学,将课程上课
地点设置在机房,以助学生在课上能够跟随老师的引
导,同步完成仿真教学软件的操作,提升学习效率。该
软件包含“基础”“柱”“梁”“墙板”“楼梯”等135个单构
件建筑节点,构件模型仿真度高,营造出形象逼真的教
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结构构件
图纸表达与三维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学生对
钢筋算量的理解。三维钢筋仿真教学软件示例图具体
见图2。
2.2.3实体比例建筑结构模型现场教学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鲁班楼中建成有实体比例建筑
结构模型,该模型涵盖常见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181
“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BIM
《
2022NO.15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教资讯
图4实训微缩钢筋绑扎过程及成果示例
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能够真实还原实际工作情境,且
模型中的大部分节点构造及做法均能够按施工工序分
层、裸露展示,现已作为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应用于《建
筑工程识图》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过程当中
[5]
。
以“梁”实体比例结构模型为例,该模型位于一套
完整的“梁、板、柱框架体系”模型组中,根据轴网位置
的不同,分别设置有“框架梁”“非框架梁”“悬挑梁”等
常见节点构造,细节还包括“竖向加腋梁”“水平加腋
梁”“变截面梁”等特殊构造做法,学生在模型现场教学
环节中,不仅能清楚地观察到各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
方式,也能够对单一构件的钢筋组成、绑扎方式、钢筋
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等信息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学生平
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算量的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实体比例模型现场教学具体情况见图3。
2.2.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在疫情常态化环境下,各大院校为降低疫情对正
常教学进度的影响,纷纷加紧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模式。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工程识图》课程
司”开发,其题库资源中主要包括“单项识图”与“综合
识图”两个部分,且“综合识图”的试题考核模式,基本
与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一致,学生可直
接利用平台中的多套试题资源进行训练,在实训过程
中即完成“1+X”考试“识图卷”部分的练习与测验,进
一步有效推动“课证融通”的建设。
2.3.2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钢筋算量及绑扎实训教学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
环节,广大师生可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展示风采、赛出风
格,更能够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了解建筑相关产业转型
及企业工作岗位核心任务,对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教
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提升有较大的帮助。
“全国建筑类院校钢筋平法应用技能大赛”近年由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是面向全国建筑类职业院校
及本科院校的一项赛事,具有“以企业工作岗位核心工
作任务为驱动”“竞赛选题对接岗位需求、模拟实际工
作”“考核动手实操能力”“与1+X建筑工程识图考核内
容相似”等特点,能够检验在校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和展
在“混合式教学”建设期间,逐步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库,
示教育教学成果
[7]
。为此,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相关专
将教学所用图纸、三维钢筋模型、课件、国家建筑标准
业现已模拟该项赛事流程,在实训环节制定了“平法识
设计图集(含三维图集)、作业与习题库等上传至网络
教学平台,并挑选重点章节录制微课,为线上课程资源
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在课前学习阶段可
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内容的自主学习,为课上
的项目教学打好基础;在课堂学习阶段可引导学生完
成知识回顾,并由学生讲解部分课程内容;课后学习阶
段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布置作业、测验等,以类似
“翻转课堂”的形式充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2.3实训教学改革
2.3.1基于建筑工程识图实训评价软件的综合识图
教学
“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实训评价软件”由“1+X”建筑
工程识图的建设主体“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
182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6]
图”“钢筋计量”“绑扎实操”这3个实训模块。通过实
训强化学生16G平法识图及逻辑思维能力,深化学生
结构构件钢筋算量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实训
教学改革,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钢筋节点的组成及构造,
促进职业性与教育性的有机融合。该次实训环节改革
也相应增加了实训时长,即从一周延长至两周,充分反
映了该课程的实践特征。学生实训微缩钢筋绑扎过程
及成果示例图具体见图4。
2.4期末考核方式改革
期末考试改革采用“教考分离”形式,即首先建立课
程团队及命题组,参照“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实训评价软
件”的“1+X”考试出题模式,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
培养方案制定考核大纲,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试题库,形
成统一命题、随机抽题、流水阅卷、考试分析与成绩管理
科教资讯
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备的考核体系。教考分离的改革,一
方面,能促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严格遵照教学大纲组织
教学内容,杜绝了任课教师考前集中划定考试范围的可
能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效端正学习态度,应在上课期
间即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与重难点,让学生充分意识到
考试成绩的高低取决于平时的努力程度。通过教考分
离,不但可以维护教学考评的公平公正,也有利于教学评
价的科学有效,促进教风及学风建设。
2022NO.15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技资讯
参考文献
[1]张晓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教育与职业,2021(15):52-56.
[2]徐丽丽.对接“1+X”证书制度实施混合式教学策略
研究——以“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为例[J].广西教
育,2021(19):77-79.
[3]谢和平.对大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
2021(4):4-11.
[4]耿玉,张东平,时焕岗.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践教
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
(8):216-220.
[5]梁占勇.实体建筑结构模型在中职实训教学中的应
用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8.
[6]王林.1+X证书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实施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3):225,227.
[7]曾天山,陈斌,苏敏.以高水平赛事促进“岗课赛证”
综合育人——基于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9):5-10.
3结语
“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反映学
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体现其职业工作范畴和职业
发展方向,可有效提升学生识图技能储备,拓展就业创
业本领。院校作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应在
相应课程上努力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衔
接,针对传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
过课程改革破除“1”与“X”衔接的壁垒,实现“课证融
通”,让学生毕业前即掌握多项职业技能,更加符合企
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技能需求,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上接46页)
疾控部门每天对系统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汇总与判
定,在出现预警信号时及时处置,从而实现早期发现、
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有效地将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
[5]马瑀涵,王路,夏志伟,等.北京市学生标化与非标化
近视检出率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2):195-
197,202.
[6]刘景新.肥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有效测评方法与
运动改善健康的量效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
学院,2021.
[7]杨晓蕾,李洪杰,刘景华,等.齐齐哈尔市儿童替牙期
及牙齿健康状况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
志,2021,29(8):1-5.
[8]鹿凤苓,杨其法,张宝津,等.杭州余杭区疾病监测地
理信息系统研制与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
(9):1137-1138.
[9]莫泽会.基层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
[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36-236,240.
[10]熊子豪.基于移动端的校园健康晨检系统的设计与
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11]吕海英,王丽梅.中山市学校因病缺勤症状监测预
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校医,2016,30(4):
290-292.
[12]安莹,王晓平,闫世春,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
理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3,29(3):384-385.
[13]李红娟,代晓彤.学生体质监测的根本目的是健康
促进[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6-9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4结语
系统建设完善了已有的晨检监测系统,整合了学校
防病工作中的各个子模块,打破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
能够反映出学生真实健康情况,进而有助于评估疾病在
校内的传播风险,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促进
学生整体健康状况的提高。该系统不仅适用于学校,人
员相对固定场所内人群传染病症状信息收集、汇总、分
析及预警等业务均可在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参考文献
[1]马军.中国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6):801-804.
[2]郑继超,高锋,董翠香.回顾与展望:扬州会议40年青
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述评[J].南京体育学院
学报.2020,19(7):45-54.
[3]刘慎行.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9):169-170.
[4]张利峰,秦秀群,陈诗颖,等.广州市公立幼儿园传染
病管理实践面临困境与对策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
理,2020,18(21):2630-2634.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