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发(作者:别从筠)
第
25
卷第
1
期
2009
年
1
月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GQIUTEACHERSCOLLEGE
Vol.25
No.1
January.2009
野性的回归和张扬
———杰克・伦敦及其《野性的呼唤》在中国的研究综述
(
1997
—
2007
)
蔡 乾
(
商丘师范学院
,
河南商丘
476000
)
摘 要
: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
在中国学者对《野性的呼唤》的研究
中
,
经历了从研究方法到研究视角和不同侧重点的转变
,
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
也折射出蕴藏在国人
心灵深处的文化特征。当中国研究者根据自身的文化取向和情感习惯对之研究时
,
得出的结论往
往是中国式的
,
并且这些结论还会随着中国的时代演变而改变。
关键词
:
野性的呼唤
;
中国
;
研究状况
;
梳理
中图分类号
:
I109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3600
(
2009
)
01-0046-03
杰克・伦敦
(
JackLondon,1876
一
1916
)
,
美国
19
世纪
末
20
世纪初著名的文学家
,
勤奋多产
,
在短暂的
18
年创作
生涯中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我国对杰克・伦敦及作品的介绍与翻译、研究工作起步
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新文化运动
,30
年代达到高潮。《野性
的呼唤》是最先被翻译到中国的杰克・伦敦的作品之一
[1]
,
作为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以后
80
余年的历史中被学者反
复的翻译和研究
,
可见它的重要性。
一、研究背景
在前人对杰克・伦敦的研究中不得不提到并应该加以
仔细研究的已有成果是
:
1
1国外资料译介
据笔者了解到的最早翻译到中国的有关杰克・伦敦的
传记是美国欧文・斯通
(
IrvingStone
)
著、董秋斯先生于
1948
[2]
(
P115
)
年翻译的《杰克・伦敦传———马背上的水手》。另外
由天虹辑翻译、文化生活出版社于
1937
年出版的《杰克・伦
敦短篇小说集》书末附有《杰克・伦敦自述》、辛克莱的《关
于杰克・伦敦》以及译者后记
,
这两者是较早的权威性的参
考资料。
在国内还可以看到的有
(
美
)
弗农・路易斯・帕灵顿的
(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
中关于杰克・伦《美国思想主潮》
敦思想的论述
;
英国考尔德
-
马歇尔
(
Calder-Marshall,A.
)
著
,
刘榜离、乔法州翻译的《孤狼———杰克・伦敦轶事》
(
上
海译文出版社
,1991
)
;
美国麦吉尔编、王志远翻译的《世界名
著鉴赏大辞典・小说卷
(
中
)
》有专篇对《荒野的呼唤》一文
的鉴赏
(
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3
)
。
2
1国内相关专著
(
北京出版社
,1981
漆以凯著《杰克・伦敦和他的小说》
年出版
)
详细介绍了杰克・伦敦的生平和思想发展
,
并就“思
想的进步性与局限”和“艺术成就和特色”进行了专章论述
;
另外还编写了杰克・伦敦的年表附在书后。这在国内是开
(
漓江创性的工作。李淑言、吴冰编选的《杰克・伦敦研究》
出版社
,1988
)
主要编选了国外学者有关杰克・伦敦的论文
,
体现了当时的研究状况。
3
1国内相关教材
(
吉林人民出版社
,24
所高等院校合编的《外国文学史》
1981
)
提到杰克・伦敦的作品“强有力的东西里面掺杂了一
些非常软弱的东西
,
有些作品浸透着资产阶级的道德观
[3]
(
P253
)
念”
,
从阶级的观念出发解读了杰克・伦敦的作品。
国内另外还翻译了美国威勒德・索普著的《二十世纪美国文
[4]
(
P166
)
学》作为大学教材
,
其中把杰克・伦敦归入到“自然主
义小说家”一节中。毛信德在《美国小说史纲》中认为杰克
・伦敦《野性的呼唤》的写作“显然是一种讽喻和影射的手
法
,
目的在于通过动物世界中‘人’性的沦丧和野性的复发以
及它们之间的勾心斗角与残酷争夺来揭示当时美国社会的
现实本质。布克实际上正是那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拜金
[5]
(
P235
)
主义毒气吞噬了人的基本理性的受害者的象征”。王
长荣在《现代美国小说史》中认为“《荒野的呼唤》的创作
,
在
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完美结合。它的主题是爱的价值和按
公平的规则比赛”
,
“巴克的驯化而服务于人类
,
以及最后野
性复归
,
逃回荒野成为狼
,
其决定条件无非是环境与条件。
这也是自然主义小说真谛所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
择、适者生存的理论都生动的体现在《荒野的呼唤》的始
[6]
(
P103
)
终”。朱维之、赵澧在《外国文学史・欧美部
[7]
(
P501
)
分》
,
穆睿清、姚汝勤在《外国文学参考资料
[8]
(
P558
)
[9]
(
P62
)
(
下
)
》
,
傅景川在《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史》
中用
“生存斗争
,
适者生存”的观点来解释《野性的呼唤》的主题
,
是这一阶段大部分教材的统一观点。
收稿日期
:2008-04-16
作者简介
:
蔡乾
(
1985-
)
,
男
,
河南商丘人
,
硕士生
,
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第
1
期 蔡乾
:
野性的回归和张扬
4
1代表性论文
(
以提到《野性的呼唤》为准
)
47
曾令甫的《杰克・伦敦———十九世纪末美国优秀的批判
(
现实主义作家》《中学语文》
,1979
)
;
(
毛信德的《杰克・伦敦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1981
)
;
佐禹的《一个振聋发聩的现代寓言
:
读杰克・伦敦的中
(
篇小说〈野性的呼唤〉》《电大语文》
,1992
)
;
钟吉娅的《论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
(
《文科季刊》
,
1994
)
;
陈光明的《折射杰克・伦敦思想感受的一面镜子
:
评〈野
(
性的呼唤〉中巴克的形象》《安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
1995
)
;
候瑞君的《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浅析杰克・伦敦北方小
(
说的创作意图》《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5
)
;
(
冒福全的《人性的“狗性”表现
:
评〈荒野的呼唤〉》《南
通师专学报》
,1995
)
;
(
陈许的《论杰克・伦敦小说〈荒野的呼唤〉》《盐城师专
学报》
,1995
)
。
二、
1997
年
-2007
年的研究状况
基于笔者的水平和所掌握的材料的有限
,
笔者把关注点
放在近
11
年
(
1997
—
2007
)
国内学者的研究之中。《野性的
呼唤》在近
11
年中在中国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
1
1第一阶段
:1997
年至
1999
年
,
承继和总结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对以前的杰克・伦敦研究做了总结
性的梳理
,
对于《野性的呼唤》的研究多为概述性的、社会历
史批评性的
,
将它和杰克・伦敦的其他作品一同加以总结。
北京的《国外文学》
1997
年第
2
期开辟了专门的篇幅系统地
对杰克・伦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其中刘树森的《杰克・
伦敦在中国
:
世纪末的回声———〈杰克・伦敦文集〉绍介》和
美国厄尔・拉博尔著、阮江平翻译的《杰克・伦敦的短篇小
说》就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
:
“有评论认为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并非《马丁・伊登》
,
而当推《荒野的呼唤》
,
因而对这一作品的解读一时颇为活
跃。有人称其视为寓言
,
表现人性的本质
;
有人程其为‘达尔
文式的史诗’
;
有人认为是遁世文学作品
,
以婉转的艺术手法
表现对人类的理解
;
也有人将其归为象征自传的作品。”
“比如巴克
,
在它向‘荒野的呼唤’投降之前
,
就因它对
约翰・宋顿无私的奉献而经历了精神上的改造
,
并在小说末
尾完全超越了自身自然主义的背景
,
成为北方传奇性的‘狗
妖’。《白牙》
,
即《荒野的呼唤》的姐妹篇的主人公
,
会从一
只杀人的狼变成牧场宠畜
,
也同样是因为它被威顿・斯各特
充满爱意的管理救赎了
:
‘人类的善意如阳光般沐浴着它
,
而它也就像沃土中的一株鲜花那样茁壮成长。’”
郑克鲁在其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呼应前人的观点
:
(
1903
)
和《
(
1906
)
通过对动物的描写“《荒野的呼唤》白牙》
[10]
(
P205
)
表现‘弱肉强食
,
适者生存’的思想。”常耀信在其主
编的《美国文学史》中也认为
:
“布克适应环境的进化过程充
[11]
(
P619
)
分体现出斯宾塞社会达尔文论的基本命题。”同时还
从小说叙事角度出发分析了《野性的呼唤》的艺术效果
,
这是
其认识角度的创新。
(
山西人民祝东平编著的《杰克・伦敦的青少年时代》
出版社
,1999
)
也是值得一读的关于杰克・伦敦生平的传记
资料。
在这些总结性的梳理的基础之上
,
有的学者也提出了一
些新的看法
,
但总的来说还是在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上展开
(
的。如在焦建平的《杰克・伦敦身后的狼群》《西北大学学
报》
,1999
)
中就借分析《野性的呼唤》中对野性的礼赞的主
题提出了“人类的文明与进化对于生命本身究竟是悲是喜”
的问题。
2
1第二阶段
:2000
年至
2007
年
,
方法论解读期
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们纷纷尝试用西方的各种理论对《野
性的呼唤》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其中有比较文学角度的
:
方晏的《文明和自然的冲突及其文化意蕴———〈野性的呼
(
唤〉和〈婴宁〉之比较》《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
和
李明的《狼的艺术与人的哲学———贾平凹和杰克・伦敦
(
“狼”小说比较论》《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5
)
就在跨文
化、跨语言、跨民族的比较视阈中找到了《野性的呼唤》的普
遍文学意义。也有学者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加以发掘
:
如阿
德尔・塔伊尔的《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与杰克・伦敦的
(
〈野性的呼唤〉》《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
、易建红的《海
狗与海狼———从精神分析角度论〈荒野的呼唤〉和〈雪虎〉》
(
《野性的呼唤》、《荒野的呼唤》皆为“
TheCalloftheWild
”的
中译名
;
《雪虎》和《白牙》皆为“
WhiteFang
”的中译名
)(
《四
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
和黄彩霞的《试论〈荒野的呼唤〉和
(
〈雪虎〉中的超人思想》《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04
)
。还有
生态学角度的探析
:
尚晓进、诸逢佳的《〈荒野的呼唤〉
:
探析
(
杰克・伦敦的生态主题》《海南大学学报》
,2006
)
。叙事学
角度的
:
赵琳娅的《浅析杰克・伦敦在〈野性的呼唤〉中的叙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
。主题学的探讨
:
易建红事视角》
(
的《〈荒野的呼唤〉主题探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
(
增刊
)
、谭燕萍的《论〈荒野的呼唤〉主题的多重性》《湖南农
业大学学报》
,2002
)
、李星亮的《杰克・伦敦的人生哲学———
(
〈野性的呼唤〉主题分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
、聂
丽君的《变革时代英雄想象的意义与局限———重读〈荒野的
(
呼唤〉》《保山师专学报》
,2007
)
、冷昌根的《〈野性的呼唤〉
的思想负载及寓意》
(
《文学教育》
,2007
)
。阅读学角度的
有
:
魏剑锋的《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缘何吸引中国读
(
者》《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2007
)
。阐释学角度的有
:
常润
(
芳的《从野性对巴克的呼唤解读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河
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
、马兴芝的《“适者生存”在〈野性的
(
呼唤〉和〈白牙〉中的阐释》《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07
)
。
传统的象征方面的分析
:
谭燕萍的《〈荒野的呼唤〉的象征主
(
义解读》、何清的《杰克・伦敦小说中荒野的象征意义》《郑
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4
)
、朱媛的《〈荒野的呼唤〉
(
中红白两色象征意义初探》《科教文汇》
,2007
)
。还有传统
的形象分析
,
如
:
黄嵘的《荒野的英雄
,
生命的礼赞———〈野性
(
的呼唤〉中巴克的形象解读》《时代文学》
,2007
)
、贾军红
的《挣脱爱的枷锁响应自由的呼唤———〈野性的呼唤〉中巴
(
克形象评析》《时代文学》
,2007
)
、徐鸿的《关于〈野性的呼
(
唤〉中巴克的转变的分析》《希望月报》
,2007
)
、程佳的《〈野
性的呼唤〉中的艺术手法与形象》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07
)
。自然主义角度的
: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4
级
毕业研究生赵燕的硕士论文《论杰克・伦敦作品中的自然主
义元素》
,
朱宝荣的《杰克・伦敦“狗的小说”与自然主义》
(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
。
还有一些学者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法论
,
而是在自
己的论述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分析。钟吉娅的《一个挣不
脱的“圈”———从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探索其内心世界》
48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
年
在《野性的呼唤》的研究历史中
,
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
也
折射出一些蕴藏在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特征。任何异质文
化间的文学交流总不可避免地发生误读和遗漏
,
这些误读和
遗漏背后往往是文化的本质性差异。美国文学的核心精神
属于西方文化精神的范围之内。作为美国小说家的杰克・
伦敦
,
他所真正打动欧美读者的
,
未必能在中国人心目中留
下最深刻的印象。当中国读者和研究者们根据自身的文化
取向和情感习惯阅读和研究杰克・伦敦时
,
得出的结论往往
是中国式的
,
并且这些结论还会随着中国的时代演变而改
变。
杰克・伦敦说过
:
“有机物的每一个原子都是可塑的。
……我被生命极大的可塑性所感动
,
我感觉我永远无法把握
神奇的力量和环境的影响。”《野性的呼唤》的生命力就是来
源于对它的意义的不断发掘
,
我们在对它不断的解读和阐释
中完成对文本的超越从而更加接近生命的本真。
参考文献
:
[1]
李怀波
.
杰克・伦敦的形象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
[J].
山东外语教学
,2004
(
3
)
.
[2]
漆以凯
,
杰克・伦敦和他的小说
[M].
北京
:
北京出版
社
,1981.
[3]
二十四所高等院校
.
外国文学史
[M].
长春
:
吉林人民出
版社
,1981.
[4]
(
美
)
威勒德・索普
.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
[M].
濮阳翔
,
李
成秀
,
译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
[5]
毛信德
.
美国小说史纲
[M].
北京
:
北京出版社
,1988.
[6]
王长荣
,
现代美国小说史
[M].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1992.
[7]
朱维之
,
赵澧
.
外国文学史
:
欧美部分
[M].
天津
:
南开大
学出版社
,1985.
[8]
穆睿清
,
姚汝勤
.
外国文学参考资料
[M].
北京
:
地质出版
社
,1984.
[9]
傅景川
.
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史
[M].
长春
:
吉林教育出版
社
,1995.
[10]
郑克鲁
.
外国文学史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9.
[11]
常耀信
.
美国文学史
[M].
天津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1998.
[12]
毛信德
.
美国小说发展史
[M].
杭州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4.
[13]
刘海平
,
王守仁
,
等
.
新编美国文学史
[M].
上海
:
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
,2002.
[14]
董衡巽
.
美国文学简史
(
修订版
)
[M].
北京
:
人民文学
出版社
,2003.
[15]
杨仁敬
.20
世纪美国文学史
[M].
青岛
:
青岛出版社
,
2000.
[16]
陈建华
.
外国文学史
(
插图本
)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
版社
,2002.
(
《国外文学》
,2001
)
将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荒野的呼
唤》和《雪虎》这一对姊妹篇结合起来分析
,
发现小说暴露了
作家这一时期真实的内心世界
:
“布克”和“雪虎”不同的生
命轨迹构成的命运之“圈”
,
是作家内心世界里精神追求与生
活追求之间矛盾冲突的折射
,
“布克”代表着作家激越的精神
追求———对社会和统治者的叛逆反抗
,
对自由、独立、尊严的
追求
,
对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
“雪虎”则表明了作
家的生活态度———压抑本性、适应环境
,
做生存竞争中的成
功者。作家内心世界里这一矛盾冲突源自其同时信仰了几
种相互矛盾的哲学和社会观
,
作家至终也未挣脱这一矛盾之
“圈”。
同时“人性”和“野性”的关系是研究者的另一个着眼
点
,
如
:
刘文娟的《对杰克・伦敦笔下“野性”与“人性”的哲
学思考———〈野性的呼唤〉解析》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
,2007
)
、黄西林的《人性和野性在杰克・伦敦作品中的关
(
系》《社科纵横》
,2007
)
和寻阳的《杰克・伦敦小说创作中
(
“狼”的情结》《齐鲁学刊》
,2007
)
。
这一时期的教材同时也呈现出评价的多样性。毛信德
在他的新作《美国小说发展史》中延续了他一贯对杰克・伦
[12]
(
P161
)
敦的评论。朱刚在其主撰的《新编美国文学史
(
第二
卷
)
》中提供了杰克・伦敦在写作《野性的呼唤》的前后与书
商兼评论家麦克米兰公司总裁乔治・布莱特的通信
,
其中有
作者和评论家对文本的讨论和读者反响以及后世评论家的
观点
,
是难得的资料
;
最后作者认为“伦敦在《野性的呼唤》
里描写了荒野和自然在内心的复苏过程
,
布克从文明到荒野
[13]
(
P153-154
)
的转换属于‘逃逸文学’”。董衡巽在《美国文学
简史》中认为
:
“动物之间的冲突……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社会
[14]
(
P193
)
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的斗争。”杨仁敬在《
20
世纪美
国文学史》中认为《荒野的呼唤》“揭示了为了生存而顽强克
敌制胜的勇气
,
同时流露了作者的‘弱肉强食’的自然主义思
[15]
(
P103
)
想”。陈建华在《外国文学史
(
插图本
)
》中认为“《荒
野的呼唤》以动物间的殊死搏斗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丛林原则
[16]
(
P130-131
)
的残酷性”。
综合上述两个阶段
,
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
1
1学者对《野性的呼唤》的研究方法随着理论的引进和
更新
,
由传统的艺术手法、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转向运用精神
分析、生态学、叙事学、结构主义等方法
;
方法由单独使用到
结合使用。
2
1通过对《野性的呼唤》的研究的深入
,
学者们对杰克
・伦敦的定位由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争论转向用动态发
展的眼光看问题。
3
1由单独对《野性的呼唤》单篇的研究到运用比较的方
(
法
,
如将《荒野的呼唤》和《雪虎》《野性的呼唤》和《荒野的
呼唤》皆为“
Thecallofthewild
”的中译名
;
《雪虎》和《白牙》
皆为“
writeFang
”的中译名
)
这一对姊妹篇结合起来分析
;
进
一步还有比较文学意义上的与中国文学的比较分析。
4
1从研究《野性的呼唤》文本意义本身到研究由此生发
出的文化问题和生态问题。
【责任编辑
:
郭德民】
2024年5月23日发(作者:别从筠)
第
25
卷第
1
期
2009
年
1
月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GQIUTEACHERSCOLLEGE
Vol.25
No.1
January.2009
野性的回归和张扬
———杰克・伦敦及其《野性的呼唤》在中国的研究综述
(
1997
—
2007
)
蔡 乾
(
商丘师范学院
,
河南商丘
476000
)
摘 要
: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
在中国学者对《野性的呼唤》的研究
中
,
经历了从研究方法到研究视角和不同侧重点的转变
,
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
也折射出蕴藏在国人
心灵深处的文化特征。当中国研究者根据自身的文化取向和情感习惯对之研究时
,
得出的结论往
往是中国式的
,
并且这些结论还会随着中国的时代演变而改变。
关键词
:
野性的呼唤
;
中国
;
研究状况
;
梳理
中图分类号
:
I109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3600
(
2009
)
01-0046-03
杰克・伦敦
(
JackLondon,1876
一
1916
)
,
美国
19
世纪
末
20
世纪初著名的文学家
,
勤奋多产
,
在短暂的
18
年创作
生涯中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我国对杰克・伦敦及作品的介绍与翻译、研究工作起步
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新文化运动
,30
年代达到高潮。《野性
的呼唤》是最先被翻译到中国的杰克・伦敦的作品之一
[1]
,
作为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以后
80
余年的历史中被学者反
复的翻译和研究
,
可见它的重要性。
一、研究背景
在前人对杰克・伦敦的研究中不得不提到并应该加以
仔细研究的已有成果是
:
1
1国外资料译介
据笔者了解到的最早翻译到中国的有关杰克・伦敦的
传记是美国欧文・斯通
(
IrvingStone
)
著、董秋斯先生于
1948
[2]
(
P115
)
年翻译的《杰克・伦敦传———马背上的水手》。另外
由天虹辑翻译、文化生活出版社于
1937
年出版的《杰克・伦
敦短篇小说集》书末附有《杰克・伦敦自述》、辛克莱的《关
于杰克・伦敦》以及译者后记
,
这两者是较早的权威性的参
考资料。
在国内还可以看到的有
(
美
)
弗农・路易斯・帕灵顿的
(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
中关于杰克・伦《美国思想主潮》
敦思想的论述
;
英国考尔德
-
马歇尔
(
Calder-Marshall,A.
)
著
,
刘榜离、乔法州翻译的《孤狼———杰克・伦敦轶事》
(
上
海译文出版社
,1991
)
;
美国麦吉尔编、王志远翻译的《世界名
著鉴赏大辞典・小说卷
(
中
)
》有专篇对《荒野的呼唤》一文
的鉴赏
(
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3
)
。
2
1国内相关专著
(
北京出版社
,1981
漆以凯著《杰克・伦敦和他的小说》
年出版
)
详细介绍了杰克・伦敦的生平和思想发展
,
并就“思
想的进步性与局限”和“艺术成就和特色”进行了专章论述
;
另外还编写了杰克・伦敦的年表附在书后。这在国内是开
(
漓江创性的工作。李淑言、吴冰编选的《杰克・伦敦研究》
出版社
,1988
)
主要编选了国外学者有关杰克・伦敦的论文
,
体现了当时的研究状况。
3
1国内相关教材
(
吉林人民出版社
,24
所高等院校合编的《外国文学史》
1981
)
提到杰克・伦敦的作品“强有力的东西里面掺杂了一
些非常软弱的东西
,
有些作品浸透着资产阶级的道德观
[3]
(
P253
)
念”
,
从阶级的观念出发解读了杰克・伦敦的作品。
国内另外还翻译了美国威勒德・索普著的《二十世纪美国文
[4]
(
P166
)
学》作为大学教材
,
其中把杰克・伦敦归入到“自然主
义小说家”一节中。毛信德在《美国小说史纲》中认为杰克
・伦敦《野性的呼唤》的写作“显然是一种讽喻和影射的手
法
,
目的在于通过动物世界中‘人’性的沦丧和野性的复发以
及它们之间的勾心斗角与残酷争夺来揭示当时美国社会的
现实本质。布克实际上正是那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拜金
[5]
(
P235
)
主义毒气吞噬了人的基本理性的受害者的象征”。王
长荣在《现代美国小说史》中认为“《荒野的呼唤》的创作
,
在
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完美结合。它的主题是爱的价值和按
公平的规则比赛”
,
“巴克的驯化而服务于人类
,
以及最后野
性复归
,
逃回荒野成为狼
,
其决定条件无非是环境与条件。
这也是自然主义小说真谛所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
择、适者生存的理论都生动的体现在《荒野的呼唤》的始
[6]
(
P103
)
终”。朱维之、赵澧在《外国文学史・欧美部
[7]
(
P501
)
分》
,
穆睿清、姚汝勤在《外国文学参考资料
[8]
(
P558
)
[9]
(
P62
)
(
下
)
》
,
傅景川在《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史》
中用
“生存斗争
,
适者生存”的观点来解释《野性的呼唤》的主题
,
是这一阶段大部分教材的统一观点。
收稿日期
:2008-04-16
作者简介
:
蔡乾
(
1985-
)
,
男
,
河南商丘人
,
硕士生
,
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第
1
期 蔡乾
:
野性的回归和张扬
4
1代表性论文
(
以提到《野性的呼唤》为准
)
47
曾令甫的《杰克・伦敦———十九世纪末美国优秀的批判
(
现实主义作家》《中学语文》
,1979
)
;
(
毛信德的《杰克・伦敦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1981
)
;
佐禹的《一个振聋发聩的现代寓言
:
读杰克・伦敦的中
(
篇小说〈野性的呼唤〉》《电大语文》
,1992
)
;
钟吉娅的《论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
(
《文科季刊》
,
1994
)
;
陈光明的《折射杰克・伦敦思想感受的一面镜子
:
评〈野
(
性的呼唤〉中巴克的形象》《安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
1995
)
;
候瑞君的《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浅析杰克・伦敦北方小
(
说的创作意图》《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5
)
;
(
冒福全的《人性的“狗性”表现
:
评〈荒野的呼唤〉》《南
通师专学报》
,1995
)
;
(
陈许的《论杰克・伦敦小说〈荒野的呼唤〉》《盐城师专
学报》
,1995
)
。
二、
1997
年
-2007
年的研究状况
基于笔者的水平和所掌握的材料的有限
,
笔者把关注点
放在近
11
年
(
1997
—
2007
)
国内学者的研究之中。《野性的
呼唤》在近
11
年中在中国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
1
1第一阶段
:1997
年至
1999
年
,
承继和总结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对以前的杰克・伦敦研究做了总结
性的梳理
,
对于《野性的呼唤》的研究多为概述性的、社会历
史批评性的
,
将它和杰克・伦敦的其他作品一同加以总结。
北京的《国外文学》
1997
年第
2
期开辟了专门的篇幅系统地
对杰克・伦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其中刘树森的《杰克・
伦敦在中国
:
世纪末的回声———〈杰克・伦敦文集〉绍介》和
美国厄尔・拉博尔著、阮江平翻译的《杰克・伦敦的短篇小
说》就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
:
“有评论认为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并非《马丁・伊登》
,
而当推《荒野的呼唤》
,
因而对这一作品的解读一时颇为活
跃。有人称其视为寓言
,
表现人性的本质
;
有人程其为‘达尔
文式的史诗’
;
有人认为是遁世文学作品
,
以婉转的艺术手法
表现对人类的理解
;
也有人将其归为象征自传的作品。”
“比如巴克
,
在它向‘荒野的呼唤’投降之前
,
就因它对
约翰・宋顿无私的奉献而经历了精神上的改造
,
并在小说末
尾完全超越了自身自然主义的背景
,
成为北方传奇性的‘狗
妖’。《白牙》
,
即《荒野的呼唤》的姐妹篇的主人公
,
会从一
只杀人的狼变成牧场宠畜
,
也同样是因为它被威顿・斯各特
充满爱意的管理救赎了
:
‘人类的善意如阳光般沐浴着它
,
而它也就像沃土中的一株鲜花那样茁壮成长。’”
郑克鲁在其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呼应前人的观点
:
(
1903
)
和《
(
1906
)
通过对动物的描写“《荒野的呼唤》白牙》
[10]
(
P205
)
表现‘弱肉强食
,
适者生存’的思想。”常耀信在其主
编的《美国文学史》中也认为
:
“布克适应环境的进化过程充
[11]
(
P619
)
分体现出斯宾塞社会达尔文论的基本命题。”同时还
从小说叙事角度出发分析了《野性的呼唤》的艺术效果
,
这是
其认识角度的创新。
(
山西人民祝东平编著的《杰克・伦敦的青少年时代》
出版社
,1999
)
也是值得一读的关于杰克・伦敦生平的传记
资料。
在这些总结性的梳理的基础之上
,
有的学者也提出了一
些新的看法
,
但总的来说还是在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上展开
(
的。如在焦建平的《杰克・伦敦身后的狼群》《西北大学学
报》
,1999
)
中就借分析《野性的呼唤》中对野性的礼赞的主
题提出了“人类的文明与进化对于生命本身究竟是悲是喜”
的问题。
2
1第二阶段
:2000
年至
2007
年
,
方法论解读期
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们纷纷尝试用西方的各种理论对《野
性的呼唤》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其中有比较文学角度的
:
方晏的《文明和自然的冲突及其文化意蕴———〈野性的呼
(
唤〉和〈婴宁〉之比较》《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
和
李明的《狼的艺术与人的哲学———贾平凹和杰克・伦敦
(
“狼”小说比较论》《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5
)
就在跨文
化、跨语言、跨民族的比较视阈中找到了《野性的呼唤》的普
遍文学意义。也有学者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加以发掘
:
如阿
德尔・塔伊尔的《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与杰克・伦敦的
(
〈野性的呼唤〉》《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
、易建红的《海
狗与海狼———从精神分析角度论〈荒野的呼唤〉和〈雪虎〉》
(
《野性的呼唤》、《荒野的呼唤》皆为“
TheCalloftheWild
”的
中译名
;
《雪虎》和《白牙》皆为“
WhiteFang
”的中译名
)(
《四
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
和黄彩霞的《试论〈荒野的呼唤〉和
(
〈雪虎〉中的超人思想》《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04
)
。还有
生态学角度的探析
:
尚晓进、诸逢佳的《〈荒野的呼唤〉
:
探析
(
杰克・伦敦的生态主题》《海南大学学报》
,2006
)
。叙事学
角度的
:
赵琳娅的《浅析杰克・伦敦在〈野性的呼唤〉中的叙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
。主题学的探讨
:
易建红事视角》
(
的《〈荒野的呼唤〉主题探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
(
增刊
)
、谭燕萍的《论〈荒野的呼唤〉主题的多重性》《湖南农
业大学学报》
,2002
)
、李星亮的《杰克・伦敦的人生哲学———
(
〈野性的呼唤〉主题分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
、聂
丽君的《变革时代英雄想象的意义与局限———重读〈荒野的
(
呼唤〉》《保山师专学报》
,2007
)
、冷昌根的《〈野性的呼唤〉
的思想负载及寓意》
(
《文学教育》
,2007
)
。阅读学角度的
有
:
魏剑锋的《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缘何吸引中国读
(
者》《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2007
)
。阐释学角度的有
:
常润
(
芳的《从野性对巴克的呼唤解读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河
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
、马兴芝的《“适者生存”在〈野性的
(
呼唤〉和〈白牙〉中的阐释》《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07
)
。
传统的象征方面的分析
:
谭燕萍的《〈荒野的呼唤〉的象征主
(
义解读》、何清的《杰克・伦敦小说中荒野的象征意义》《郑
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4
)
、朱媛的《〈荒野的呼唤〉
(
中红白两色象征意义初探》《科教文汇》
,2007
)
。还有传统
的形象分析
,
如
:
黄嵘的《荒野的英雄
,
生命的礼赞———〈野性
(
的呼唤〉中巴克的形象解读》《时代文学》
,2007
)
、贾军红
的《挣脱爱的枷锁响应自由的呼唤———〈野性的呼唤〉中巴
(
克形象评析》《时代文学》
,2007
)
、徐鸿的《关于〈野性的呼
(
唤〉中巴克的转变的分析》《希望月报》
,2007
)
、程佳的《〈野
性的呼唤〉中的艺术手法与形象》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07
)
。自然主义角度的
: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4
级
毕业研究生赵燕的硕士论文《论杰克・伦敦作品中的自然主
义元素》
,
朱宝荣的《杰克・伦敦“狗的小说”与自然主义》
(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
。
还有一些学者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法论
,
而是在自
己的论述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分析。钟吉娅的《一个挣不
脱的“圈”———从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探索其内心世界》
48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
年
在《野性的呼唤》的研究历史中
,
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
也
折射出一些蕴藏在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特征。任何异质文
化间的文学交流总不可避免地发生误读和遗漏
,
这些误读和
遗漏背后往往是文化的本质性差异。美国文学的核心精神
属于西方文化精神的范围之内。作为美国小说家的杰克・
伦敦
,
他所真正打动欧美读者的
,
未必能在中国人心目中留
下最深刻的印象。当中国读者和研究者们根据自身的文化
取向和情感习惯阅读和研究杰克・伦敦时
,
得出的结论往往
是中国式的
,
并且这些结论还会随着中国的时代演变而改
变。
杰克・伦敦说过
:
“有机物的每一个原子都是可塑的。
……我被生命极大的可塑性所感动
,
我感觉我永远无法把握
神奇的力量和环境的影响。”《野性的呼唤》的生命力就是来
源于对它的意义的不断发掘
,
我们在对它不断的解读和阐释
中完成对文本的超越从而更加接近生命的本真。
参考文献
:
[1]
李怀波
.
杰克・伦敦的形象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
[J].
山东外语教学
,2004
(
3
)
.
[2]
漆以凯
,
杰克・伦敦和他的小说
[M].
北京
:
北京出版
社
,1981.
[3]
二十四所高等院校
.
外国文学史
[M].
长春
:
吉林人民出
版社
,1981.
[4]
(
美
)
威勒德・索普
.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
[M].
濮阳翔
,
李
成秀
,
译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
[5]
毛信德
.
美国小说史纲
[M].
北京
:
北京出版社
,1988.
[6]
王长荣
,
现代美国小说史
[M].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1992.
[7]
朱维之
,
赵澧
.
外国文学史
:
欧美部分
[M].
天津
:
南开大
学出版社
,1985.
[8]
穆睿清
,
姚汝勤
.
外国文学参考资料
[M].
北京
:
地质出版
社
,1984.
[9]
傅景川
.
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史
[M].
长春
:
吉林教育出版
社
,1995.
[10]
郑克鲁
.
外国文学史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9.
[11]
常耀信
.
美国文学史
[M].
天津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1998.
[12]
毛信德
.
美国小说发展史
[M].
杭州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4.
[13]
刘海平
,
王守仁
,
等
.
新编美国文学史
[M].
上海
:
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
,2002.
[14]
董衡巽
.
美国文学简史
(
修订版
)
[M].
北京
:
人民文学
出版社
,2003.
[15]
杨仁敬
.20
世纪美国文学史
[M].
青岛
:
青岛出版社
,
2000.
[16]
陈建华
.
外国文学史
(
插图本
)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
版社
,2002.
(
《国外文学》
,2001
)
将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荒野的呼
唤》和《雪虎》这一对姊妹篇结合起来分析
,
发现小说暴露了
作家这一时期真实的内心世界
:
“布克”和“雪虎”不同的生
命轨迹构成的命运之“圈”
,
是作家内心世界里精神追求与生
活追求之间矛盾冲突的折射
,
“布克”代表着作家激越的精神
追求———对社会和统治者的叛逆反抗
,
对自由、独立、尊严的
追求
,
对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
“雪虎”则表明了作
家的生活态度———压抑本性、适应环境
,
做生存竞争中的成
功者。作家内心世界里这一矛盾冲突源自其同时信仰了几
种相互矛盾的哲学和社会观
,
作家至终也未挣脱这一矛盾之
“圈”。
同时“人性”和“野性”的关系是研究者的另一个着眼
点
,
如
:
刘文娟的《对杰克・伦敦笔下“野性”与“人性”的哲
学思考———〈野性的呼唤〉解析》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
,2007
)
、黄西林的《人性和野性在杰克・伦敦作品中的关
(
系》《社科纵横》
,2007
)
和寻阳的《杰克・伦敦小说创作中
(
“狼”的情结》《齐鲁学刊》
,2007
)
。
这一时期的教材同时也呈现出评价的多样性。毛信德
在他的新作《美国小说发展史》中延续了他一贯对杰克・伦
[12]
(
P161
)
敦的评论。朱刚在其主撰的《新编美国文学史
(
第二
卷
)
》中提供了杰克・伦敦在写作《野性的呼唤》的前后与书
商兼评论家麦克米兰公司总裁乔治・布莱特的通信
,
其中有
作者和评论家对文本的讨论和读者反响以及后世评论家的
观点
,
是难得的资料
;
最后作者认为“伦敦在《野性的呼唤》
里描写了荒野和自然在内心的复苏过程
,
布克从文明到荒野
[13]
(
P153-154
)
的转换属于‘逃逸文学’”。董衡巽在《美国文学
简史》中认为
:
“动物之间的冲突……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社会
[14]
(
P193
)
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的斗争。”杨仁敬在《
20
世纪美
国文学史》中认为《荒野的呼唤》“揭示了为了生存而顽强克
敌制胜的勇气
,
同时流露了作者的‘弱肉强食’的自然主义思
[15]
(
P103
)
想”。陈建华在《外国文学史
(
插图本
)
》中认为“《荒
野的呼唤》以动物间的殊死搏斗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丛林原则
[16]
(
P130-131
)
的残酷性”。
综合上述两个阶段
,
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
1
1学者对《野性的呼唤》的研究方法随着理论的引进和
更新
,
由传统的艺术手法、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转向运用精神
分析、生态学、叙事学、结构主义等方法
;
方法由单独使用到
结合使用。
2
1通过对《野性的呼唤》的研究的深入
,
学者们对杰克
・伦敦的定位由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争论转向用动态发
展的眼光看问题。
3
1由单独对《野性的呼唤》单篇的研究到运用比较的方
(
法
,
如将《荒野的呼唤》和《雪虎》《野性的呼唤》和《荒野的
呼唤》皆为“
Thecallofthewild
”的中译名
;
《雪虎》和《白牙》
皆为“
writeFang
”的中译名
)
这一对姊妹篇结合起来分析
;
进
一步还有比较文学意义上的与中国文学的比较分析。
4
1从研究《野性的呼唤》文本意义本身到研究由此生发
出的文化问题和生态问题。
【责任编辑
:
郭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