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发(作者:应育)
油藏分类评价标准汇总表
表2
分类
原
油
性
质
低粘度
中粘度
高粘度
稠油
挥发油
高凝油
复杂地表条件
陆上
简单地表条件
整装构造
构造复杂程
度
复杂断块油藏
极复杂
分类
Ⅰ
稠
油
普通稠油
特稠油
★
分类指标描述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小于5mpa.s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在5-20mpa.s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在20-50mpa.s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大于50mpa.s,相对密度大于0.920原油
流体系统位于油气之间的过渡区内,而其特性在油藏内属泡点系统,呈液
体状态,相态接近临界点。在开发过程中挥发性强,收缩率高。
凝点>40℃的轻质高含蜡原油
海上
滩海、浅海、深海
沙漠、水网、村庄、城市、水库等
储量品位评分标准
100
95
90
参照稠油细分标准
80
70
滩海(90)浅海(85)深海
(80)
沙漠(85)水网(90)村庄
(90)城市(85)水库(85)
简单地表条件(100)
权重
0.15
地表条件0.1
油层分布连片、构造简单、储量规模大、储量丰度高、平均每个含油圈闭
面积大于1.5km
2
平均每个含油构造圈闭面积小于1.5~0.5km
2
平均每个含油构造圈闭面积小于0.5km
2
主要指标(粘度)mpa.s
>50
★
~<3000
>3000~<10000
≥10000~<50000
辅助指标(相对密度)
>0.9200
>0.9200
>0.9500
>0.9800
储集层空气渗透率
≥500×10
-3
μm
2
≥50×10
-3
μm
2
~<500×10
-3
μm
2
一般低渗透
≥10×10μm~<50×10μm
<1×10
-3
μm
2
砂岩
碳酸盐岩
砾岩
粘土岩
火山碎屑岩
喷出岩
侵入岩
变质岩
-32-32
100
90
80
85
80
75
65
0.12
Ⅱ
0.15
超稠油≥50000
指油层条件下粘度,其它指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
分类
高渗透
中渗透
低渗透
特低渗透
超低渗透
渗
透
率
100
90
80
70
60
100
90
85
80
80
80
80
80
100
90
80
70
0.15
≥1×10
-3
μm
2
~<10×10
-3
μm
2
岩
性
0.08
油
藏
埋
藏
分类
浅层
中深层
深层
超深层
分类
正常地层压力
一般高压
异常高压
异常低压
分类
高丰度
中丰度
低丰度
特低丰度
分类
低采出程度
中采出程度
高采出程度
分类
低含水期
中含水期
高含水期
埋藏中部埋深(米)
<1500
≥1500~<2800
≥2800~<4000
≥4000
压力系数
>0.9~≤1.2
>1.2~≤1.5
>1.5
≤0.9
剩余可采储量丰度(10
4
t/km
2
)
≥30
≥10-<30
≥3-<10
<3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50%
≥50%~<75%
≥75%
含水
≤20%
>20%~≤60%
>60%~≤90%
0.08
目
前
地
层
压
力
剩
量余
丰可
度采
储
采
出
程
度
综
合
含
水
100
90
80
70
100
90
80
70
100
90
80
100
90
80
0.08
0.08
0.08
0.08
合
含
水
0.08
特高含水期>90%
70
注:含水分级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从中石油、实际统计分析等来看,此分级为合适。
2024年5月24日发(作者:应育)
油藏分类评价标准汇总表
表2
分类
原
油
性
质
低粘度
中粘度
高粘度
稠油
挥发油
高凝油
复杂地表条件
陆上
简单地表条件
整装构造
构造复杂程
度
复杂断块油藏
极复杂
分类
Ⅰ
稠
油
普通稠油
特稠油
★
分类指标描述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小于5mpa.s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在5-20mpa.s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在20-50mpa.s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大于50mpa.s,相对密度大于0.920原油
流体系统位于油气之间的过渡区内,而其特性在油藏内属泡点系统,呈液
体状态,相态接近临界点。在开发过程中挥发性强,收缩率高。
凝点>40℃的轻质高含蜡原油
海上
滩海、浅海、深海
沙漠、水网、村庄、城市、水库等
储量品位评分标准
100
95
90
参照稠油细分标准
80
70
滩海(90)浅海(85)深海
(80)
沙漠(85)水网(90)村庄
(90)城市(85)水库(85)
简单地表条件(100)
权重
0.15
地表条件0.1
油层分布连片、构造简单、储量规模大、储量丰度高、平均每个含油圈闭
面积大于1.5km
2
平均每个含油构造圈闭面积小于1.5~0.5km
2
平均每个含油构造圈闭面积小于0.5km
2
主要指标(粘度)mpa.s
>50
★
~<3000
>3000~<10000
≥10000~<50000
辅助指标(相对密度)
>0.9200
>0.9200
>0.9500
>0.9800
储集层空气渗透率
≥500×10
-3
μm
2
≥50×10
-3
μm
2
~<500×10
-3
μm
2
一般低渗透
≥10×10μm~<50×10μm
<1×10
-3
μm
2
砂岩
碳酸盐岩
砾岩
粘土岩
火山碎屑岩
喷出岩
侵入岩
变质岩
-32-32
100
90
80
85
80
75
65
0.12
Ⅱ
0.15
超稠油≥50000
指油层条件下粘度,其它指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
分类
高渗透
中渗透
低渗透
特低渗透
超低渗透
渗
透
率
100
90
80
70
60
100
90
85
80
80
80
80
80
100
90
80
70
0.15
≥1×10
-3
μm
2
~<10×10
-3
μm
2
岩
性
0.08
油
藏
埋
藏
分类
浅层
中深层
深层
超深层
分类
正常地层压力
一般高压
异常高压
异常低压
分类
高丰度
中丰度
低丰度
特低丰度
分类
低采出程度
中采出程度
高采出程度
分类
低含水期
中含水期
高含水期
埋藏中部埋深(米)
<1500
≥1500~<2800
≥2800~<4000
≥4000
压力系数
>0.9~≤1.2
>1.2~≤1.5
>1.5
≤0.9
剩余可采储量丰度(10
4
t/km
2
)
≥30
≥10-<30
≥3-<10
<3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50%
≥50%~<75%
≥75%
含水
≤20%
>20%~≤60%
>60%~≤90%
0.08
目
前
地
层
压
力
剩
量余
丰可
度采
储
采
出
程
度
综
合
含
水
100
90
80
70
100
90
80
70
100
90
80
100
90
80
0.08
0.08
0.08
0.08
合
含
水
0.08
特高含水期>90%
70
注:含水分级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从中石油、实际统计分析等来看,此分级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