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互联网产业简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这两节中,笔者希望通过对科技发展历史的汇总,对 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整个体系和各领域中优秀企业的分析,预测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万物互联智能世界中的各项创新与机会。当然,历史不能重演,过去并不代表着未来,未来是不断成长、进步与提升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更加宏大。
从 图 2-1 中可以看出,在整个互联网的生态里,用户通过以计算机为主的硬件设备,主要通过 Windows 操作系统和 MacOS进入计算机本地的各种办公软件、设计软件、应用,通过浏览器进入互联网,找到需要的各种网站服务。
下面了解一下科技浪潮中优秀企业的情况。以下的描述,笔者并没有按时间顺序,而是按操作系统、芯片、硬件设备、软件应用这个思路整理的,以便于后面总结分析。
在互联网领域,微软基于计算机硬件中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所占据的流量入口优势,基本上涉及各个阶段的各项主流网站和应用,具体包括浏览器、新闻门户、网络邮件、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等。
微软在互联网生态中,通过操作系统整合、联合各类型计算机、芯片的厂商,其中最经典的合作就是微软与英特尔的合作及它们之间的联盟。
微软与英特尔的联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着计算机市场。两者的紧密合作,推动操作系统与 CPU 的共同发展。它们的合作在世界个人计算机市场上占绝对优势份额;同时,两者通过芯片、硬件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组合和协同更新,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两者同步更新、升级与迭代,让计算机性能和用户体验不断升级。当然,互联网的发展,也带动了芯片产业的发展。概括完微软与英特尔的合作,接下来介绍硬件基础设备与软件服务公司。
思科系统公司的快速发展起始于其“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的尝试成功,对于当时的思科来说,它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网络设备市场,其产品几乎覆盖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建设的每个部分。如今思科系统公司已成为全球网络互联解决方案的领先厂商之一,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从代理销售程控交换机起步,快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凭借的是综合实力和自主研发投入。
在互联网生态中,我们能了解到有些曾经非常知名的硬件设备厂商已经衰落了。
当然,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比如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其具体产品包括服务器相关、企业应用软件相关、Java 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中国的金蝶、用友等软件服务公司的发展也是非常迅猛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平时接触最多的网站应用领域的强者们,具体分述如下:
浏览器在互联网体系中很重要,我们在计算机上上网必须要通过浏览器进行。早期的浏览器参与者包括网景、IE 浏览器等。中国的主要互联网服务商,现在都有自己研发的浏览器。门户网站比如美国的雅虎曾经风光一时,中国的新浪、搜狐、网易、腾
讯四大门户也是此领域非常成功的实践者。
电子商务方面,亚马逊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之一。中国的阿里巴巴、淘宝网、京东、当当、拼多多等,也将电商优势与红利发挥到了极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视频网站方面,比如被谷歌收购的 YouTube,中国的优酷、爱奇艺等都在奋勇发展,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谷歌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同样,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占据了中国计算机搜索领域较大份额,另外搜狗搜索、360 搜索等也抢占了一部分市场。
Facebook 是社交网站,创立于互联网时期,全面布局移动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流量世界排名靠前的公司中,好几家都属于它的旗下。同时中国的博客、微博、微信等也蓬勃发展。
在本节的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苹果公司。苹果公司的计算机硬件产品以时尚艺术为特征,软硬件统一品牌管理,其产品一直占据世界计算机销售领域的高 端市场。其中,苹果公司的iPhone 智能手机、iOS 操作系统、与 App Store 相配套的各项手机应用,将世界从 PC 互联网时代全面带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公司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闻名。
我们并没有对每个案例中公司品牌相互依存的上下游等进行逐个分析,还有很多垂直品牌等,所以,整个体系中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发展与商业机会,这其实与同时代的每个人成长的历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我们在对标鸿蒙生态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各个角色的机会自然呈现出来了,虽然各项具体机会不是一样的,但是至少有了参照体系。
2.3.2 移动互联网时代
分析完 PC 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接着梳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渐进的相互包容的过程。就像鸿蒙操作系统生态一样,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前期也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比如在 PC 互联网时期发展起来的微软依旧在继续发展并占据主流位置,同时苹果公司、谷歌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速进入世界科技第一阵营。
当然,也有一些硬件厂商和软件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再那么辉煌或逐渐衰落。所以,面对时代的科技发展浪潮,只有迎头赶上,才能持续发展。而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展,也将同时在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物联网的融合升级中展开。我们先来看看移动互联网生态简图,如图 2-2 所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使用的主要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从全球角度来讲,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谷歌的Android 操作系统,比如我们以前用的很多非鸿蒙操作系统与非iOS 系统手机等;一个是苹果公司的 iOS 系统,比如我们用的苹果手机。
在这一时期,人们在手机里使用的不仅有网站,还有客户端,比如抖音、微信等都是客户端。人们在手机里通过各种客户端去实现自己想要的各项功能和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世界上手机销量排名靠前的包括华为、苹果、小米、OPPO、vivo、魅族、三星、联想、一加等,我们看到这其中除了苹果和三星,其他都是中国品牌。当然,其中除了苹果手机是自己的操作系统,其他手机都是基于安卓操作系统来运行的。
这中间我们还需要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芯片产业,芯片产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不一样,我们来了解一下高通。智能手机领域从 3G 开始发展到现在,大部分机型涉及高通及其发明。就现在的技术阶段而言,我们前面分析的所有世界领先的手机品牌,几乎都受其影响。同时期的芯片及技术服务商还包括中兴、中芯国际、华为海思等,但是,这些芯片及技术服务商与高通还是有些差距的。所以,中国的芯片产业,特别是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芯片产业,其发展空间与机遇都是巨大的。
我们再来看看移动互联网时代中世界领先的应用吧。在苹果手机应用商店和 Google Play 中 ,2020 年 3 月下载排行榜靠前的应用主要包括 TikTok、WhatsApp Messenger、Facebook 等。从排行榜上可以看出,图片、视频、音乐、多媒体娱乐社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其中,TikTok、爱奇艺、腾讯视频、茄子快传等都是中国公司的团队在操作运行,这些平台的价值都是巨大的,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
除了上面分析的面对终端消费者的应用,在企业级服务领域,比如基于云端、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关系管理软件 Salesforce快速崛起,并向各种传统类型软件进行渗透与扩展。而中国的包括钉钉、企业微信等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发展势头非常迅 猛 。
移动互联网生态中总计有 400 多万个应用软件,其中不包括各应用软件平台上的“小巨人”与各种用户等,同时移动互联网生态中的各种创新、发展机会也是巨大的。
从苹果公司公开的开发者分配收入情况来看,这里的开发者不仅是技术工程师,还包括产品经理、UI 设计师、UE 设计师、前端开发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策划运营人员等,既包括个人又包括团队和公司。由苹果公司 2020 年 1 月 8 日公开的数据可知,App Store 从 2008 年上线开始,已经为开发者们带来约1550 亿美元的收入。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基于未来、全场景、分布式的鸿蒙生态,包括智能硬件设备及配套相关的、软件应用开发及相关的;鸿蒙生态发展前期的尝试者和坚持者,是一个新的生态体系的共同开创者,在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会有无可比拟的包括成长上的、荣誉上的、财富上的收获。
2.3.3 智慧互联大未来与鸿蒙
通过分析 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看出,网络生态主导者的竞争其实是操作系统的根技术与核心能力的竞争,谁拥有了操作系统的底层支持体系,谁就掌握了生态、硬件设备、开发者以及应用等。从计算机到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掌握操作系统的公司不仅财富较多,还引领着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把控着生态中的各项关键命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公司因为固执己见或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消退,又不断有新的力量、团队、公司在各轮技术创新与进步中快速成长,主导新的产业。
正如《浪潮之巅》一书中所述,“在每次科技变革的浪潮之中,总有一些公司和个人很幸运地、有意无意地站在技术转型升级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间,他们代表着科技的趋势,直到下一次新变革的来临。”当然,浪潮之巅一定是需要努力付出才会到达的,并且需要持续奋斗并不断创新,才能保持领先的地位。所以,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关键环节进行把控。华为在构建万物互联智能世界时,从操作系统进行统筹与发展生态。笔者认为,鸿蒙操作系统就是万物互联智能世界中浪潮之巅的体现。
我们从华为消费者 BG 软件部总裁、鸿蒙操作系统主要推动者及负责人王成录先生在媒体上的公开发言中可以了解到,2012年他在华为中央软件院任职时,基于软件系统性开发与深度钻研的需求,就有了研发操作系统的想法。后来通过各方面的推动与落实,才有了分布式操作系统 1.0、2.0 版本的发展,并获得了华为消费者事业部投资评审委员会投资和任正非先生的认可。2019年 5 月,该分布式操作系统被命名为“鸿蒙”,英文为 HarmonyOS。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 2019 年 8 月鸿蒙 1.0 版 本正式对外发布前,鸿蒙操作系统在华为内部从思想起源到技术变革已经打磨了 8 年之久。
从 图 2-3 中可以看出,在鸿蒙操作系统的生态体系中,用户通 过 1+8+N 种设备形成了一致体验的统一超级终端,再通过鸿蒙操作系统,形成了随处可及、服务直达与跨设备无缝流转的新应用服务体系。
我们再看看底层的支撑技术结构体系,如图 2-3 所示。从芯片 到 5G 网络技术,从 OS 及软件开发、操作系统、开发平台,到管理分析平台、连接与设备管理、AI 分析平台、云服务平台,再到集成与应用体系,整个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的“新信息高速公路”技术体系已经开始由我们主导和构建,在这个基础上征战全球的各设备与应用厂商,可以更自主,更具有活力,不用担心各种无妄之灾。
从 图 2-4 中可以看出,华为在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之前,已经发布过 Huawei LiteOS 轻量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我们从前面的技术分析中可以看到鸿蒙操作系统的内核也集成了 LiteOS。同时,华为又把鸿蒙操作系统源代码捐献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形成了开源的 OpenHarmony。所以,我们从技术、商业逻辑和生态上分析鸿蒙操作系统与 Linux,Android 的代码开源开放体系,Windows 操作系统与计算机厂商、网站应用合作共建生态的方式,苹果代码封源,其中软硬件完全自主强势控制的体系都不一样。鸿蒙操作系统是一个全新的既包含了上述体系的优点,又独具特色的基于未来、全场景、分布式的新生态体系。
在鸿蒙操作系统开源开放中,其机会就是各种鸿蒙操作系统的发行版,就像基于 Linux 的 Red Hat、Android 一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面有专门的章节会阐述这部分内容。
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设备与应用软件服务的发展也充满着各种机遇,图 2-5 为鸿蒙北向应用与南向设备发展简图。
软件应用从 PC 互联网时期的以网站为主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期的以客户端为主,那么,智能物联网时代的各种网站和客户端一定不会只具有以前的功能和表现形式。各种北向应用的切换、更新、迭代升级中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机会与财富机会。同时,在智能物联网时代 1+8+N 的各项智能设备中,每个细分的品类和其他设备在各个场景下组合,都会诞生新的软硬件一体化的全球性独角兽品牌。
所以,在新的科技浪潮下,很多不接受者、不适应者将会落后,积极的参与者将成为新体系中的佼佼者,成为新一波科技浪潮的弄潮儿。
现在中国的硬件设备厂商面对两种情况:一是将功能硬件产品升级为智能物联产品;二是将局部入网的智能硬件产品升级为全面入网的智能物联产品。对于这两种情况,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详细讨论。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带动下的整体升级与聚合效应,其实是带动中国实业、制造业等全面智能物联化升级,让大家提高核心竞争力。当然,我们讲的鸿蒙操作系统的超级终端、超级应用并不意味着垄断和大品牌通吃,超级是底层的基础设施。由于具有强大的通信基础设施,拥有核心技术,比如芯片的设计、生产、制作,以及统一强大的万物互联智能操作系统,因此中国企业为更多个性化的小而美的产品、应用提供了更便捷的创作开发运营体系,为更多的创新提供了机会。
百家争鸣、多元多样、生机勃勃、不断迭代升级、让世界更加美好是我们预想的鸿蒙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的理想生态。
笔者呼吁中国各阵营各类型的 1+8+N 厂商、Web 网站、移动应用平台拥抱鸿蒙操作系统新世界,从我们自己构建的万物互联智能超级赛道中领跑世界。这是时代变革中的最优选择。
我们要知道,互联网当初也是在美国形成硬件、软件等的统一后再向全球拓展的。如果在这次新科技浪潮中我们没有成功的信心,那么我们想想世界领先的高铁、北斗系统的全面组网与运行,是不是非常震撼与自豪呢?
在本章的最后,笔者引用中国古文和致力于鸿蒙操作系统发展的同行者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坚信,这也是鸿蒙操作系统及生态参与者所具备的品质。
下一章主要讨论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设备相关的事项,开始了解鸿蒙操作系统生态的关键角色与环节。
2.3.1 互联网产业简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这两节中,笔者希望通过对科技发展历史的汇总,对 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整个体系和各领域中优秀企业的分析,预测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万物互联智能世界中的各项创新与机会。当然,历史不能重演,过去并不代表着未来,未来是不断成长、进步与提升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更加宏大。
从 图 2-1 中可以看出,在整个互联网的生态里,用户通过以计算机为主的硬件设备,主要通过 Windows 操作系统和 MacOS进入计算机本地的各种办公软件、设计软件、应用,通过浏览器进入互联网,找到需要的各种网站服务。
下面了解一下科技浪潮中优秀企业的情况。以下的描述,笔者并没有按时间顺序,而是按操作系统、芯片、硬件设备、软件应用这个思路整理的,以便于后面总结分析。
在互联网领域,微软基于计算机硬件中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所占据的流量入口优势,基本上涉及各个阶段的各项主流网站和应用,具体包括浏览器、新闻门户、网络邮件、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等。
微软在互联网生态中,通过操作系统整合、联合各类型计算机、芯片的厂商,其中最经典的合作就是微软与英特尔的合作及它们之间的联盟。
微软与英特尔的联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着计算机市场。两者的紧密合作,推动操作系统与 CPU 的共同发展。它们的合作在世界个人计算机市场上占绝对优势份额;同时,两者通过芯片、硬件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组合和协同更新,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两者同步更新、升级与迭代,让计算机性能和用户体验不断升级。当然,互联网的发展,也带动了芯片产业的发展。概括完微软与英特尔的合作,接下来介绍硬件基础设备与软件服务公司。
思科系统公司的快速发展起始于其“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的尝试成功,对于当时的思科来说,它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网络设备市场,其产品几乎覆盖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建设的每个部分。如今思科系统公司已成为全球网络互联解决方案的领先厂商之一,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从代理销售程控交换机起步,快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凭借的是综合实力和自主研发投入。
在互联网生态中,我们能了解到有些曾经非常知名的硬件设备厂商已经衰落了。
当然,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比如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其具体产品包括服务器相关、企业应用软件相关、Java 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中国的金蝶、用友等软件服务公司的发展也是非常迅猛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平时接触最多的网站应用领域的强者们,具体分述如下:
浏览器在互联网体系中很重要,我们在计算机上上网必须要通过浏览器进行。早期的浏览器参与者包括网景、IE 浏览器等。中国的主要互联网服务商,现在都有自己研发的浏览器。门户网站比如美国的雅虎曾经风光一时,中国的新浪、搜狐、网易、腾
讯四大门户也是此领域非常成功的实践者。
电子商务方面,亚马逊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之一。中国的阿里巴巴、淘宝网、京东、当当、拼多多等,也将电商优势与红利发挥到了极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视频网站方面,比如被谷歌收购的 YouTube,中国的优酷、爱奇艺等都在奋勇发展,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谷歌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同样,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占据了中国计算机搜索领域较大份额,另外搜狗搜索、360 搜索等也抢占了一部分市场。
Facebook 是社交网站,创立于互联网时期,全面布局移动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流量世界排名靠前的公司中,好几家都属于它的旗下。同时中国的博客、微博、微信等也蓬勃发展。
在本节的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苹果公司。苹果公司的计算机硬件产品以时尚艺术为特征,软硬件统一品牌管理,其产品一直占据世界计算机销售领域的高 端市场。其中,苹果公司的iPhone 智能手机、iOS 操作系统、与 App Store 相配套的各项手机应用,将世界从 PC 互联网时代全面带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公司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闻名。
我们并没有对每个案例中公司品牌相互依存的上下游等进行逐个分析,还有很多垂直品牌等,所以,整个体系中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发展与商业机会,这其实与同时代的每个人成长的历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我们在对标鸿蒙生态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各个角色的机会自然呈现出来了,虽然各项具体机会不是一样的,但是至少有了参照体系。
2.3.2 移动互联网时代
分析完 PC 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接着梳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渐进的相互包容的过程。就像鸿蒙操作系统生态一样,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前期也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比如在 PC 互联网时期发展起来的微软依旧在继续发展并占据主流位置,同时苹果公司、谷歌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速进入世界科技第一阵营。
当然,也有一些硬件厂商和软件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再那么辉煌或逐渐衰落。所以,面对时代的科技发展浪潮,只有迎头赶上,才能持续发展。而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展,也将同时在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物联网的融合升级中展开。我们先来看看移动互联网生态简图,如图 2-2 所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使用的主要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从全球角度来讲,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谷歌的Android 操作系统,比如我们以前用的很多非鸿蒙操作系统与非iOS 系统手机等;一个是苹果公司的 iOS 系统,比如我们用的苹果手机。
在这一时期,人们在手机里使用的不仅有网站,还有客户端,比如抖音、微信等都是客户端。人们在手机里通过各种客户端去实现自己想要的各项功能和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世界上手机销量排名靠前的包括华为、苹果、小米、OPPO、vivo、魅族、三星、联想、一加等,我们看到这其中除了苹果和三星,其他都是中国品牌。当然,其中除了苹果手机是自己的操作系统,其他手机都是基于安卓操作系统来运行的。
这中间我们还需要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芯片产业,芯片产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不一样,我们来了解一下高通。智能手机领域从 3G 开始发展到现在,大部分机型涉及高通及其发明。就现在的技术阶段而言,我们前面分析的所有世界领先的手机品牌,几乎都受其影响。同时期的芯片及技术服务商还包括中兴、中芯国际、华为海思等,但是,这些芯片及技术服务商与高通还是有些差距的。所以,中国的芯片产业,特别是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芯片产业,其发展空间与机遇都是巨大的。
我们再来看看移动互联网时代中世界领先的应用吧。在苹果手机应用商店和 Google Play 中 ,2020 年 3 月下载排行榜靠前的应用主要包括 TikTok、WhatsApp Messenger、Facebook 等。从排行榜上可以看出,图片、视频、音乐、多媒体娱乐社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其中,TikTok、爱奇艺、腾讯视频、茄子快传等都是中国公司的团队在操作运行,这些平台的价值都是巨大的,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
除了上面分析的面对终端消费者的应用,在企业级服务领域,比如基于云端、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关系管理软件 Salesforce快速崛起,并向各种传统类型软件进行渗透与扩展。而中国的包括钉钉、企业微信等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发展势头非常迅 猛 。
移动互联网生态中总计有 400 多万个应用软件,其中不包括各应用软件平台上的“小巨人”与各种用户等,同时移动互联网生态中的各种创新、发展机会也是巨大的。
从苹果公司公开的开发者分配收入情况来看,这里的开发者不仅是技术工程师,还包括产品经理、UI 设计师、UE 设计师、前端开发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策划运营人员等,既包括个人又包括团队和公司。由苹果公司 2020 年 1 月 8 日公开的数据可知,App Store 从 2008 年上线开始,已经为开发者们带来约1550 亿美元的收入。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基于未来、全场景、分布式的鸿蒙生态,包括智能硬件设备及配套相关的、软件应用开发及相关的;鸿蒙生态发展前期的尝试者和坚持者,是一个新的生态体系的共同开创者,在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会有无可比拟的包括成长上的、荣誉上的、财富上的收获。
2.3.3 智慧互联大未来与鸿蒙
通过分析 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看出,网络生态主导者的竞争其实是操作系统的根技术与核心能力的竞争,谁拥有了操作系统的底层支持体系,谁就掌握了生态、硬件设备、开发者以及应用等。从计算机到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掌握操作系统的公司不仅财富较多,还引领着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把控着生态中的各项关键命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公司因为固执己见或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消退,又不断有新的力量、团队、公司在各轮技术创新与进步中快速成长,主导新的产业。
正如《浪潮之巅》一书中所述,“在每次科技变革的浪潮之中,总有一些公司和个人很幸运地、有意无意地站在技术转型升级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间,他们代表着科技的趋势,直到下一次新变革的来临。”当然,浪潮之巅一定是需要努力付出才会到达的,并且需要持续奋斗并不断创新,才能保持领先的地位。所以,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关键环节进行把控。华为在构建万物互联智能世界时,从操作系统进行统筹与发展生态。笔者认为,鸿蒙操作系统就是万物互联智能世界中浪潮之巅的体现。
我们从华为消费者 BG 软件部总裁、鸿蒙操作系统主要推动者及负责人王成录先生在媒体上的公开发言中可以了解到,2012年他在华为中央软件院任职时,基于软件系统性开发与深度钻研的需求,就有了研发操作系统的想法。后来通过各方面的推动与落实,才有了分布式操作系统 1.0、2.0 版本的发展,并获得了华为消费者事业部投资评审委员会投资和任正非先生的认可。2019年 5 月,该分布式操作系统被命名为“鸿蒙”,英文为 HarmonyOS。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 2019 年 8 月鸿蒙 1.0 版 本正式对外发布前,鸿蒙操作系统在华为内部从思想起源到技术变革已经打磨了 8 年之久。
从 图 2-3 中可以看出,在鸿蒙操作系统的生态体系中,用户通 过 1+8+N 种设备形成了一致体验的统一超级终端,再通过鸿蒙操作系统,形成了随处可及、服务直达与跨设备无缝流转的新应用服务体系。
我们再看看底层的支撑技术结构体系,如图 2-3 所示。从芯片 到 5G 网络技术,从 OS 及软件开发、操作系统、开发平台,到管理分析平台、连接与设备管理、AI 分析平台、云服务平台,再到集成与应用体系,整个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的“新信息高速公路”技术体系已经开始由我们主导和构建,在这个基础上征战全球的各设备与应用厂商,可以更自主,更具有活力,不用担心各种无妄之灾。
从 图 2-4 中可以看出,华为在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之前,已经发布过 Huawei LiteOS 轻量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我们从前面的技术分析中可以看到鸿蒙操作系统的内核也集成了 LiteOS。同时,华为又把鸿蒙操作系统源代码捐献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形成了开源的 OpenHarmony。所以,我们从技术、商业逻辑和生态上分析鸿蒙操作系统与 Linux,Android 的代码开源开放体系,Windows 操作系统与计算机厂商、网站应用合作共建生态的方式,苹果代码封源,其中软硬件完全自主强势控制的体系都不一样。鸿蒙操作系统是一个全新的既包含了上述体系的优点,又独具特色的基于未来、全场景、分布式的新生态体系。
在鸿蒙操作系统开源开放中,其机会就是各种鸿蒙操作系统的发行版,就像基于 Linux 的 Red Hat、Android 一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面有专门的章节会阐述这部分内容。
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设备与应用软件服务的发展也充满着各种机遇,图 2-5 为鸿蒙北向应用与南向设备发展简图。
软件应用从 PC 互联网时期的以网站为主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期的以客户端为主,那么,智能物联网时代的各种网站和客户端一定不会只具有以前的功能和表现形式。各种北向应用的切换、更新、迭代升级中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机会与财富机会。同时,在智能物联网时代 1+8+N 的各项智能设备中,每个细分的品类和其他设备在各个场景下组合,都会诞生新的软硬件一体化的全球性独角兽品牌。
所以,在新的科技浪潮下,很多不接受者、不适应者将会落后,积极的参与者将成为新体系中的佼佼者,成为新一波科技浪潮的弄潮儿。
现在中国的硬件设备厂商面对两种情况:一是将功能硬件产品升级为智能物联产品;二是将局部入网的智能硬件产品升级为全面入网的智能物联产品。对于这两种情况,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详细讨论。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带动下的整体升级与聚合效应,其实是带动中国实业、制造业等全面智能物联化升级,让大家提高核心竞争力。当然,我们讲的鸿蒙操作系统的超级终端、超级应用并不意味着垄断和大品牌通吃,超级是底层的基础设施。由于具有强大的通信基础设施,拥有核心技术,比如芯片的设计、生产、制作,以及统一强大的万物互联智能操作系统,因此中国企业为更多个性化的小而美的产品、应用提供了更便捷的创作开发运营体系,为更多的创新提供了机会。
百家争鸣、多元多样、生机勃勃、不断迭代升级、让世界更加美好是我们预想的鸿蒙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的理想生态。
笔者呼吁中国各阵营各类型的 1+8+N 厂商、Web 网站、移动应用平台拥抱鸿蒙操作系统新世界,从我们自己构建的万物互联智能超级赛道中领跑世界。这是时代变革中的最优选择。
我们要知道,互联网当初也是在美国形成硬件、软件等的统一后再向全球拓展的。如果在这次新科技浪潮中我们没有成功的信心,那么我们想想世界领先的高铁、北斗系统的全面组网与运行,是不是非常震撼与自豪呢?
在本章的最后,笔者引用中国古文和致力于鸿蒙操作系统发展的同行者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坚信,这也是鸿蒙操作系统及生态参与者所具备的品质。
下一章主要讨论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设备相关的事项,开始了解鸿蒙操作系统生态的关键角色与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