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第一 二代的区别 观点 发展的方向
2024年5月24日发(作者:梁丘恨桃)
一1.教学设计理论 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加涅从对教学的含义理解出发任务教学设计就是计划安排一系列教学事件的过
程(1992)
肯普从系统方法出发对加涅的定义的具体展开(1994)
史密斯、雷根从系统发出法,注重理论的指导地位(1999)
乌美娜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过程模式化,使教学设计成为一个更注重实践的应用性
定义(1994)梅瑞儿从对教学的含义的理解出发,围绕以教为主,提出教学设计
应围绕如何让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出发,设计并开发出有利于这种知识学习的学
习环境。(1996)
加涅和布里格斯是20世纪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
物。加涅把认知理论整合于其教学设计理念中,成为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
代表。在书中,加涅与布里格斯认为,教学设计应具备几个前提条件或者基本假
设:第一,必须为个体而设计,这个观念与孔子的“因材施教”观念不谋而合,
可以说,在他们眼里,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教育的效果和目的。这
就为在老师控制之下的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提供
了理论上的保障;第二,设计应当包括短期和长期的阶段。这是强调教学设计不
是一次具体的教学过程的思考和实施,而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着。教育是一项具
有超越性特点的事业,因此,教育虽然一定是特定的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思想、行
为等相关因素的综合,但教育却不能仅仅是社会形态的附属品,教育的目的和效
果还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教育在维持社会良性运转的同时还要否定社会的现
有的秩序,要使社会在肯定和否定的双向的运动中获得发展的可能。这样,教学
设计实质上就是教育目的能否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因此要保证教学设计
的眼前设计和未来设计的结合;第三,设计应当实质性地影响个体发展。教学设
计不是把学生当作一个没有差别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群体或者整体,相反,教学设
计要为个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的环境,从而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完成自我发展
的基础;第四,设计必须以系统的方式进行,并且要建立在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
知识的基础上。加涅认为人的学习是包括不同层级的。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和外
部条件是不同的。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基于其“学习层级说”的,教学设计
的目的就是为不同学习结果或能力的产生提供最佳学习条件。加涅和布时格斯的
教学设计原理影响深远。
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乔纳森(Jonassen,1996)提
出了用于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模型,该模型由六部分组成:(1)问题(包
括疑问、项目、分歧等);(2)相关的实例(或个案);(3)信息资源;(4)
认知工具;(5)会话与协作工具;(6)社会背景支持。
巴班斯基把系统方法作为一般科学方法论引入教学理论研究领
域,形成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教学设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教
学设计正是根据该理论,把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如教师、学生、目的、任
务、内容、形式、方法等要素都置于系统形成之中,加以考察研究和应用;而斯
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引导――发现法、奥苏
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的程序教学、加涅的信息理论、赞可夫的“以最好的教学
效果来促进学生最大发展”的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都是促进教学设
计发展的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一、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九-五矩阵理论)
加涅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他认为教学必
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条件。学习条件又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有许多顺序的阶段,所以教学也有相应的阶段。由此,他从
学习的内部心里加工过程九个阶段演绎出了九阶段教学事件,即引起注意、告诉
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发学习表现、
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和迁移。加涅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语言
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二、瑞格卢斯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框架(细化理论)
瑞格卢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就是“教学科学”;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规
定性的教学理论;他还提出了建立关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知识库的构想
(Reigeluth,1983)。他把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果,
并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化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递策略。
教学组织策略进一步分化为“宏策略”和“微策略”两类。
三、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
梅瑞尔首先提出了一个有关知识的描述性理论,认为知识由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
构成了两维分类。它的行为维度是记忆、运用和发现;它的内容维度是事实、概
念、过程和原理。
3. 主要的教学设计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加涅
2024年5月24日发(作者:梁丘恨桃)
一1.教学设计理论 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加涅从对教学的含义理解出发任务教学设计就是计划安排一系列教学事件的过
程(1992)
肯普从系统方法出发对加涅的定义的具体展开(1994)
史密斯、雷根从系统发出法,注重理论的指导地位(1999)
乌美娜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过程模式化,使教学设计成为一个更注重实践的应用性
定义(1994)梅瑞儿从对教学的含义的理解出发,围绕以教为主,提出教学设计
应围绕如何让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出发,设计并开发出有利于这种知识学习的学
习环境。(1996)
加涅和布里格斯是20世纪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
物。加涅把认知理论整合于其教学设计理念中,成为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
代表。在书中,加涅与布里格斯认为,教学设计应具备几个前提条件或者基本假
设:第一,必须为个体而设计,这个观念与孔子的“因材施教”观念不谋而合,
可以说,在他们眼里,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教育的效果和目的。这
就为在老师控制之下的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提供
了理论上的保障;第二,设计应当包括短期和长期的阶段。这是强调教学设计不
是一次具体的教学过程的思考和实施,而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着。教育是一项具
有超越性特点的事业,因此,教育虽然一定是特定的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思想、行
为等相关因素的综合,但教育却不能仅仅是社会形态的附属品,教育的目的和效
果还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教育在维持社会良性运转的同时还要否定社会的现
有的秩序,要使社会在肯定和否定的双向的运动中获得发展的可能。这样,教学
设计实质上就是教育目的能否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因此要保证教学设计
的眼前设计和未来设计的结合;第三,设计应当实质性地影响个体发展。教学设
计不是把学生当作一个没有差别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群体或者整体,相反,教学设
计要为个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的环境,从而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完成自我发展
的基础;第四,设计必须以系统的方式进行,并且要建立在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
知识的基础上。加涅认为人的学习是包括不同层级的。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和外
部条件是不同的。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基于其“学习层级说”的,教学设计
的目的就是为不同学习结果或能力的产生提供最佳学习条件。加涅和布时格斯的
教学设计原理影响深远。
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乔纳森(Jonassen,1996)提
出了用于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模型,该模型由六部分组成:(1)问题(包
括疑问、项目、分歧等);(2)相关的实例(或个案);(3)信息资源;(4)
认知工具;(5)会话与协作工具;(6)社会背景支持。
巴班斯基把系统方法作为一般科学方法论引入教学理论研究领
域,形成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教学设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教
学设计正是根据该理论,把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如教师、学生、目的、任
务、内容、形式、方法等要素都置于系统形成之中,加以考察研究和应用;而斯
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引导――发现法、奥苏
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的程序教学、加涅的信息理论、赞可夫的“以最好的教学
效果来促进学生最大发展”的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都是促进教学设
计发展的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一、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九-五矩阵理论)
加涅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他认为教学必
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条件。学习条件又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有许多顺序的阶段,所以教学也有相应的阶段。由此,他从
学习的内部心里加工过程九个阶段演绎出了九阶段教学事件,即引起注意、告诉
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发学习表现、
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和迁移。加涅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语言
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二、瑞格卢斯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框架(细化理论)
瑞格卢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就是“教学科学”;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规
定性的教学理论;他还提出了建立关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知识库的构想
(Reigeluth,1983)。他把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果,
并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化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递策略。
教学组织策略进一步分化为“宏策略”和“微策略”两类。
三、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
梅瑞尔首先提出了一个有关知识的描述性理论,认为知识由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
构成了两维分类。它的行为维度是记忆、运用和发现;它的内容维度是事实、概
念、过程和原理。
3. 主要的教学设计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加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