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6日发(作者:燕麦)
基于simulink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仿真实验
11电牵3班罗凯
关键字:单相 全桥 逆变 simulink
本次实验主要为利用simulink中的块原件来构建电力电子中的一种基本整
流电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在逆变电
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设计电路及有关参数选择是否合理、效果好坏进行验证。
如果通过实验来验证, 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元件安装、调试、重新设计等步骤,
这样使得设计耗资大,效率低, 周期长。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为电力电子电路
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崭新的方法, 可以使复杂的电力电子电路、系统的分析和
设计变得更加容易和有效。
Matlab 是一种计算机仿真软件, 它是以矩阵为基础的交互式程序计算语言。
Simulink 是基于框图的仿真平台, 它挂接在Matlab 环境上,以Matlab 的强
大计算功能为基础, 用直观的模块框图进行仿真和计算。其中的电力系统
(Power System)工具箱是专用于RLC电路、电力电子电路、电机传动控制系
统和电力系统仿真用的模型库。以Matlab7.0 为设计平台, 利用Simulink 中
的Pow er System工具箱来搭建整流电路仿真模型,设置参数进行仿真。
一、 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1、 电路结构
V1,V4
V2,V3
Id
u
o
V1VD1V3VD3
b)
i
o
Z
感性负载
i
o
t3t4
t0
Ud
c)
t2
t1
u
o
D1,D4D2,D3
V1,V4V2,V3
V2VD2V4VD4
Id
d)
a)
单相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的原理图及波形(阻感性负载)(图a)
输出电压(图 b)输出电流(图 c)直流输入电流(图 d)
2、 工作原理
a) 两个半桥电路的组合;
b) V1和V4一对,V2和V3另一对,成对桥臂同时导通,两对交替各导
通180°;
c) uo波形同半桥电路的uo,幅值高出一倍U
m
=U
d
;
d) i
o
波形和半桥电路的i
o
相同,幅值增加一倍;
e) 单相逆变电路中应用最多的;
3、 输出电压参数分析
t
t
t
uo成傅里叶级数
基波有效值
4U
d
11
u
o
sin
tsin3
tsin5
t
35
基波幅值
U
o1m
U
o1
4U
d
1.27U
d
0.9U
d
22U
d
+
U
d
-
当uo为正负各180°时,要改变输出电压有效值只能改变Ud来实现
4、 移相调压方式(通过逆变器本身开关控制,适用于单相)
u
G1
O
V
1
C
V
2
VD
1
u
o
V
4
V
3
VD
3
u
G2
O
u
G3
O
u
G4
O
u
o
i
o
O
i
o
t
1
t
2
b)
t
3
u
o
t
t
t
R
i
o
L
VD
2
VD
4
t
t
a)
图示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移相调压方式
图5-7
可采用移相方式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称为移相调压
各栅极信号为180°正偏,180°反偏,且V
1
和V
2
互补,V
3
和V
4
互补关系
不变
但V
3
的栅极信号只比V
1
落后q ( 0 u o 成为正负各为q 的脉冲,改变q 即可调节输出电压有效值 uo成傅里叶级数 d o n1,3,5 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u 4U n sinsinn t n2 U o U d 基波有效值 22 U d U o(1) sin 2 随着 的变化,谐波幅值也发生变化,特别是当 较小时,较低次的谐波 幅值将与基波的幅值相当,所以,这种调压方式不适合大范围的调压。注意:移 相调压方法不适用于单相半桥逆变电路。 二、 在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 1、 模块调取 打开matlab中的simulink,在电力系统(Power System)中调取出单相交 流电源、晶闸管、触发脉冲和RLC等相关模块。根据图示电路连接电路图 + v - VM IGBT D1 IGBT2 D3 Out1 Out2 Out3 DC Out4 RL Subsystem Scope IGBT1 D2 IGBT3 D4 2,设置各元件参数 触发脉冲为V1和V4一对,V2和V3另一对,成对桥臂同时导通,两对交替 各导通180°; 三、实验仿真 设置好个参数后便可进行仿真。观察示波器中的波形后可选择autoscale键, 调整波形。现需要对波形进行编辑,所以先把保存文件,并且把数据传入到工作 空间中。再到matlab的工作空间中调出文件,然后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绘图, 绘制五行一列的图形,在一个图中表现单相直流输入电压、四个输入脉冲以及阻 感性负载的电压电流模型。然后对脉冲波形进行调整,因为绘出的脉冲波形与坐 标轴线的上顶想重合,虽然是彩色,但还是调整为脉冲的形式比较好,可以通过 编辑坐标轴进行调整,脉冲高度为1,则将坐标轴y轴调整为1.2。还可以调整 各个图形的高度,增加图形的整体视觉效果。 四、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是第二次真正利用simulink进行仿真,通过上一次实验的摸索,大 概熟悉了simulink里的模块原件。上次实验基于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这次 是反过来运用,进行直流变交流的逆变。利用simulink的平台,对相关参数进行 设置后仿真。 实验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在选取阻感性负载时,选择了电路图中常见的 电阻图样的模块,而实际上是电力系统的线路,应该选择RLC元件,并且将电容 设置为inf。另外要根据提示修改算法对于电压有两个端无法用示波器直接检测 所以要用一个电压检测模块。 而晶闸管则按正常使用,对于另外的信号检测端则可用一个示波器检测即可。 对于电流信号则和电压信号类似。电流信号则和电压信号检测模块同时连接在负 载两端时会无法检测出电压。 脉冲在示波器里观察一切正常,但传入工作空间后画出来的图会出现脉冲失 真现象,找了很久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通过这次实验,更好的熟悉了simulink的工作平台,加强了对其相关模块的 理解,为日后更好的运用此软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附图: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不同相位角时阻感负载波形
2024年5月26日发(作者:燕麦)
基于simulink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仿真实验
11电牵3班罗凯
关键字:单相 全桥 逆变 simulink
本次实验主要为利用simulink中的块原件来构建电力电子中的一种基本整
流电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在逆变电
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设计电路及有关参数选择是否合理、效果好坏进行验证。
如果通过实验来验证, 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元件安装、调试、重新设计等步骤,
这样使得设计耗资大,效率低, 周期长。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为电力电子电路
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崭新的方法, 可以使复杂的电力电子电路、系统的分析和
设计变得更加容易和有效。
Matlab 是一种计算机仿真软件, 它是以矩阵为基础的交互式程序计算语言。
Simulink 是基于框图的仿真平台, 它挂接在Matlab 环境上,以Matlab 的强
大计算功能为基础, 用直观的模块框图进行仿真和计算。其中的电力系统
(Power System)工具箱是专用于RLC电路、电力电子电路、电机传动控制系
统和电力系统仿真用的模型库。以Matlab7.0 为设计平台, 利用Simulink 中
的Pow er System工具箱来搭建整流电路仿真模型,设置参数进行仿真。
一、 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1、 电路结构
V1,V4
V2,V3
Id
u
o
V1VD1V3VD3
b)
i
o
Z
感性负载
i
o
t3t4
t0
Ud
c)
t2
t1
u
o
D1,D4D2,D3
V1,V4V2,V3
V2VD2V4VD4
Id
d)
a)
单相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的原理图及波形(阻感性负载)(图a)
输出电压(图 b)输出电流(图 c)直流输入电流(图 d)
2、 工作原理
a) 两个半桥电路的组合;
b) V1和V4一对,V2和V3另一对,成对桥臂同时导通,两对交替各导
通180°;
c) uo波形同半桥电路的uo,幅值高出一倍U
m
=U
d
;
d) i
o
波形和半桥电路的i
o
相同,幅值增加一倍;
e) 单相逆变电路中应用最多的;
3、 输出电压参数分析
t
t
t
uo成傅里叶级数
基波有效值
4U
d
11
u
o
sin
tsin3
tsin5
t
35
基波幅值
U
o1m
U
o1
4U
d
1.27U
d
0.9U
d
22U
d
+
U
d
-
当uo为正负各180°时,要改变输出电压有效值只能改变Ud来实现
4、 移相调压方式(通过逆变器本身开关控制,适用于单相)
u
G1
O
V
1
C
V
2
VD
1
u
o
V
4
V
3
VD
3
u
G2
O
u
G3
O
u
G4
O
u
o
i
o
O
i
o
t
1
t
2
b)
t
3
u
o
t
t
t
R
i
o
L
VD
2
VD
4
t
t
a)
图示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移相调压方式
图5-7
可采用移相方式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称为移相调压
各栅极信号为180°正偏,180°反偏,且V
1
和V
2
互补,V
3
和V
4
互补关系
不变
但V
3
的栅极信号只比V
1
落后q ( 0 u o 成为正负各为q 的脉冲,改变q 即可调节输出电压有效值 uo成傅里叶级数 d o n1,3,5 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u 4U n sinsinn t n2 U o U d 基波有效值 22 U d U o(1) sin 2 随着 的变化,谐波幅值也发生变化,特别是当 较小时,较低次的谐波 幅值将与基波的幅值相当,所以,这种调压方式不适合大范围的调压。注意:移 相调压方法不适用于单相半桥逆变电路。 二、 在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 1、 模块调取 打开matlab中的simulink,在电力系统(Power System)中调取出单相交 流电源、晶闸管、触发脉冲和RLC等相关模块。根据图示电路连接电路图 + v - VM IGBT D1 IGBT2 D3 Out1 Out2 Out3 DC Out4 RL Subsystem Scope IGBT1 D2 IGBT3 D4 2,设置各元件参数 触发脉冲为V1和V4一对,V2和V3另一对,成对桥臂同时导通,两对交替 各导通180°; 三、实验仿真 设置好个参数后便可进行仿真。观察示波器中的波形后可选择autoscale键, 调整波形。现需要对波形进行编辑,所以先把保存文件,并且把数据传入到工作 空间中。再到matlab的工作空间中调出文件,然后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绘图, 绘制五行一列的图形,在一个图中表现单相直流输入电压、四个输入脉冲以及阻 感性负载的电压电流模型。然后对脉冲波形进行调整,因为绘出的脉冲波形与坐 标轴线的上顶想重合,虽然是彩色,但还是调整为脉冲的形式比较好,可以通过 编辑坐标轴进行调整,脉冲高度为1,则将坐标轴y轴调整为1.2。还可以调整 各个图形的高度,增加图形的整体视觉效果。 四、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是第二次真正利用simulink进行仿真,通过上一次实验的摸索,大 概熟悉了simulink里的模块原件。上次实验基于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这次 是反过来运用,进行直流变交流的逆变。利用simulink的平台,对相关参数进行 设置后仿真。 实验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在选取阻感性负载时,选择了电路图中常见的 电阻图样的模块,而实际上是电力系统的线路,应该选择RLC元件,并且将电容 设置为inf。另外要根据提示修改算法对于电压有两个端无法用示波器直接检测 所以要用一个电压检测模块。 而晶闸管则按正常使用,对于另外的信号检测端则可用一个示波器检测即可。 对于电流信号则和电压信号类似。电流信号则和电压信号检测模块同时连接在负 载两端时会无法检测出电压。 脉冲在示波器里观察一切正常,但传入工作空间后画出来的图会出现脉冲失 真现象,找了很久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通过这次实验,更好的熟悉了simulink的工作平台,加强了对其相关模块的 理解,为日后更好的运用此软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附图: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不同相位角时阻感负载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