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发(作者:邛梦云)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林译小说:指中国清末民初著名翻译家林纾(字琴南,1852——1924)运用古文,且全部采
用合译的形式,即在别人的口头翻译合作下,“耳受手追,声已笔止”译述的西洋小说。他
以极好的古文修养,娴熟的表达技巧和流畅的文笔,形成了他独特的译文风格。第一部林译
小说是1899年出版的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小说译成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以后著名的如《黑
奴吁天录》等。林纾一生共译出11个国家中98位小说家的163部作品。
“一校一刊”: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一校:蔡元培掌校的北京大学;一刊:陈独秀创办的
《新青年》。
三大主义:1917年陈独秀在二月号《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
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文中提出“三大主义”作为 “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
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
双簧信: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
思潮斗争的序幕。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
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
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学衡派: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1922年1月创刊《学衡》杂志,标志着该派的
诞生。代表人物为当时南京东南大学的教授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人。他们反对新文学运
动,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
甲寅派: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得名于《甲寅》杂志 ,1925年于北京复刊,代
表人物为章士钊。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11月,得名于《语丝》周刊,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
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等人。他们创造的那种着重社会
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甚大。
文学研究会:最早成立的新文学社团(1912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
郑振铎、王统照、孙伏园、叶绍钧、郭绍虞、许地山、郑希祖、耿济之、瞿世瑛、蒋百里等
十二人。以改版后的《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关注社会和人生问
题,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由留日学生组成,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
成仿吾田汉等。创办《创造》季刊、《创作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刊物。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奉行浪漫主义,并受到当时新兴的现代主义创作潮流的影响,体现
出与文学研究会的迥异不同。
创造社小说:创造社主要由留日青年学生组成,摆出与文学研究会相对立的姿态,以
1925-1926年为界,后期创作明显带有政治倾向。宣扬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代表作家有郁达
夫、郭沫若、周金平等。其作品宣扬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性;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
受西方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多种文学思潮的影响,对西方文学的接受视野比文学研究会更开
阔更大胆。以情调小说为结构,具有“自叙传”的色彩。
戏仿:又名“滑稽模仿”、“戏拟”、“嘲仿”等,源自英文parody,它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导致
了滑稽效果的模仿(im itation),可以用于诗(verse)或文(prose),也可用于戏剧或音乐剧;
另一种含义是指拙劣的模仿。解构主义的阐释是,“戏仿”是“仿拟”的特殊形态,从修辞意
义上说,就是戏谑式仿拟,在后现代作品中,是对传统文类(如神话、童话、侦探、言情、科幻
等)或文本(各种经典作品,如萨翁的戏剧)的借用、参考、滑稽模仿,既构成对现代生活的解
构,又构成对这些文类和文本本身的解构。
周译小说:周树人、周作人兄弟在清末合作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与晚清译届在翻译
中随意发挥不同,周氏兄弟采用直译,关注西方文坛新出现的小说和被压迫民族的作品。《域
外小说集》在当时声明不著,但其翻译理念和文学趣味却对后世影响至深。
问题小说:由新潮社和文学研究会作家发起的小说创作潮流,是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
的小说。主要涉及劳工、女性以及伦理和宗教等问题。初期问题小说中的部分作品专以“爱”
与“美”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大多只提出问题,而不提供答案。代表作有胡适《一个问题》,
罗家伦《是爱情还是痛苦》,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
新潮社:1918年11月9日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傅斯年、罗家伦等,成员皆为
北大学生。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最早的问题小说即发于
此。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
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
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
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
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
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
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
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
等。
自叙传抒情小说:以郁达夫为代表的创造社作家,小说创作以主观抒情为主,回避对外在世
界和对他人人生的客观描绘,只涉及青年知识分子,以自我生活与人生为蓝本,表达一种愤
世嫉俗或哀艳感伤的情怀,体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
零余者:即“多余的人”,俄国文学中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不满现实但又懦弱,很少参加实
际社会活动。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
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
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
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
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
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私小说:日本大正时代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私小说”一词于1920年开始散见于当
时的报刊上。对于私小说的概念,日本文坛一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是:凡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故事的,均称为私小说。但人们多数倾向于狭义的解释:凡是
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而孤立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称为私小说。
“失事求似”:郭沫若认为历史剧的创作重要的不是外在的历史真实,而是内在的历史精神
的真实,他据此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求似就是历史精神尽可能真实准备
的把握,失事就是在此前提下,和史事是尽可以相出入的。在大关节目上不违背历史的真实,
但根据主题的需要,可以进行自由的虚构与改造。
小诗体: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徘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
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
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
人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
感受的努力。小诗体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
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最初为英美留学生以及一些银行家的俱乐部,人员混杂。1925
年《现代评论》创刊,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主持《诗镌》(后又有余上沅等编辑《剧刊》),
“新月派”的出现以上述两个刊物为创刊标志。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
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
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
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
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
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
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
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
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
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
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2024年6月1日发(作者:邛梦云)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林译小说:指中国清末民初著名翻译家林纾(字琴南,1852——1924)运用古文,且全部采
用合译的形式,即在别人的口头翻译合作下,“耳受手追,声已笔止”译述的西洋小说。他
以极好的古文修养,娴熟的表达技巧和流畅的文笔,形成了他独特的译文风格。第一部林译
小说是1899年出版的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小说译成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以后著名的如《黑
奴吁天录》等。林纾一生共译出11个国家中98位小说家的163部作品。
“一校一刊”: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一校:蔡元培掌校的北京大学;一刊:陈独秀创办的
《新青年》。
三大主义:1917年陈独秀在二月号《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
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文中提出“三大主义”作为 “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
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
双簧信: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
思潮斗争的序幕。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
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
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学衡派: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1922年1月创刊《学衡》杂志,标志着该派的
诞生。代表人物为当时南京东南大学的教授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人。他们反对新文学运
动,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
甲寅派: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得名于《甲寅》杂志 ,1925年于北京复刊,代
表人物为章士钊。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11月,得名于《语丝》周刊,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
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等人。他们创造的那种着重社会
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甚大。
文学研究会:最早成立的新文学社团(1912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
郑振铎、王统照、孙伏园、叶绍钧、郭绍虞、许地山、郑希祖、耿济之、瞿世瑛、蒋百里等
十二人。以改版后的《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关注社会和人生问
题,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由留日学生组成,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
成仿吾田汉等。创办《创造》季刊、《创作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刊物。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奉行浪漫主义,并受到当时新兴的现代主义创作潮流的影响,体现
出与文学研究会的迥异不同。
创造社小说:创造社主要由留日青年学生组成,摆出与文学研究会相对立的姿态,以
1925-1926年为界,后期创作明显带有政治倾向。宣扬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代表作家有郁达
夫、郭沫若、周金平等。其作品宣扬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性;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
受西方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多种文学思潮的影响,对西方文学的接受视野比文学研究会更开
阔更大胆。以情调小说为结构,具有“自叙传”的色彩。
戏仿:又名“滑稽模仿”、“戏拟”、“嘲仿”等,源自英文parody,它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导致
了滑稽效果的模仿(im itation),可以用于诗(verse)或文(prose),也可用于戏剧或音乐剧;
另一种含义是指拙劣的模仿。解构主义的阐释是,“戏仿”是“仿拟”的特殊形态,从修辞意
义上说,就是戏谑式仿拟,在后现代作品中,是对传统文类(如神话、童话、侦探、言情、科幻
等)或文本(各种经典作品,如萨翁的戏剧)的借用、参考、滑稽模仿,既构成对现代生活的解
构,又构成对这些文类和文本本身的解构。
周译小说:周树人、周作人兄弟在清末合作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与晚清译届在翻译
中随意发挥不同,周氏兄弟采用直译,关注西方文坛新出现的小说和被压迫民族的作品。《域
外小说集》在当时声明不著,但其翻译理念和文学趣味却对后世影响至深。
问题小说:由新潮社和文学研究会作家发起的小说创作潮流,是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
的小说。主要涉及劳工、女性以及伦理和宗教等问题。初期问题小说中的部分作品专以“爱”
与“美”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大多只提出问题,而不提供答案。代表作有胡适《一个问题》,
罗家伦《是爱情还是痛苦》,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
新潮社:1918年11月9日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傅斯年、罗家伦等,成员皆为
北大学生。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最早的问题小说即发于
此。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
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
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
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
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
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
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
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
等。
自叙传抒情小说:以郁达夫为代表的创造社作家,小说创作以主观抒情为主,回避对外在世
界和对他人人生的客观描绘,只涉及青年知识分子,以自我生活与人生为蓝本,表达一种愤
世嫉俗或哀艳感伤的情怀,体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
零余者:即“多余的人”,俄国文学中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不满现实但又懦弱,很少参加实
际社会活动。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
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
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
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
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
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私小说:日本大正时代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私小说”一词于1920年开始散见于当
时的报刊上。对于私小说的概念,日本文坛一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是:凡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故事的,均称为私小说。但人们多数倾向于狭义的解释:凡是
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而孤立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称为私小说。
“失事求似”:郭沫若认为历史剧的创作重要的不是外在的历史真实,而是内在的历史精神
的真实,他据此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求似就是历史精神尽可能真实准备
的把握,失事就是在此前提下,和史事是尽可以相出入的。在大关节目上不违背历史的真实,
但根据主题的需要,可以进行自由的虚构与改造。
小诗体: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徘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
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
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
人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
感受的努力。小诗体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
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最初为英美留学生以及一些银行家的俱乐部,人员混杂。1925
年《现代评论》创刊,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主持《诗镌》(后又有余上沅等编辑《剧刊》),
“新月派”的出现以上述两个刊物为创刊标志。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
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
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
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
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
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
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
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
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
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
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