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发(作者:卯年)
防治水考试题库
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A)
A 0.1~1.0L/s.m B 小于0.1 L/s.m
C 1.0~5.0 L/s.m D大于5.0 L/s.m
2、矿井涌水量观测常用的方法有4种,其中不包括(D)
A 容积法 B 浮标法 C 堰测法 D 目测法。
3、《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条规定,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
老窑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都必须绘在(B)上。
A井上下对照图 B采掘工程平面图
C通风系统图 D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估算图
4、掘进巷道迎头布置的探放水钻孔一般不少于(C)个,向前方呈放
射状。
A 1 B 2 C 3 D 4
5、探放老空水钻孔布置时以满足平距 m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
孔的垂距不得超过 m。 (A)
A 3,1.5 B 2.5,1.5 C 3,2 D 4,2
6、采掘工作面距离已知含水断层()m,推断断层()m时,需探放
断层水。 (B)
A 30,60 B 60,100 C 60,80 D 30,90
7、探水作业时,钻进中一旦发现见软、见空和见水、变层要立即(C)。
A 不用上报矿调度室 B 拨出钻杆
C 停钻,丈量残尺并记录深度 D 继续钻进
8、探放老空水时,当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孔中水压水
量突然增大,必须(A)。
A 立即停钻,不拨出钻杆 B 立即停钻,拨出钻杆
C 密切观察,加压钻进 D 拨出钻杆,关闭闸阀
9、水压大于(A)MPa的断层,一般不宜沿煤层探放水。
A 1 B 2 C 3 D 4
10、下面哪一条不属于老空水探放的原则。(D)
A 主动探放 B 先隔离后探放
C 先降压后疏放 D 注浆加固,改变含水层性质
11、(A)即断层带内的积水,断层带面通常还与不同的含水层连通,
甚至与地表水相通。
A 断层水 B 大气降水 C 地表水 D 含水层水
1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每___年重新确定,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应
在____年内重新确定。 (A)
A 3,1 B 4,2 C 5,1 D 2,1
13、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达___m
3
/h以上,或者造成___人以
上死亡的。(B)
A 300,6 B 300,3 C 100,1 D 600,6
14、(A)主要分布于疏松未胶结或半胶结的新生代地层中。
A孔隙含水层 B裂隙含水层 C岩溶含水层 D承压含水层
15、“上三带”理论中,将煤层开采过程中顶板破坏分为三带,其中
不导水带为(C)。
A垮落带 B导水裂缝带 C弯曲带
16、煤矿进行带压开采时,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
2024年6月3日发(作者:卯年)
防治水考试题库
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A)
A 0.1~1.0L/s.m B 小于0.1 L/s.m
C 1.0~5.0 L/s.m D大于5.0 L/s.m
2、矿井涌水量观测常用的方法有4种,其中不包括(D)
A 容积法 B 浮标法 C 堰测法 D 目测法。
3、《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条规定,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
老窑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都必须绘在(B)上。
A井上下对照图 B采掘工程平面图
C通风系统图 D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估算图
4、掘进巷道迎头布置的探放水钻孔一般不少于(C)个,向前方呈放
射状。
A 1 B 2 C 3 D 4
5、探放老空水钻孔布置时以满足平距 m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
孔的垂距不得超过 m。 (A)
A 3,1.5 B 2.5,1.5 C 3,2 D 4,2
6、采掘工作面距离已知含水断层()m,推断断层()m时,需探放
断层水。 (B)
A 30,60 B 60,100 C 60,80 D 30,90
7、探水作业时,钻进中一旦发现见软、见空和见水、变层要立即(C)。
A 不用上报矿调度室 B 拨出钻杆
C 停钻,丈量残尺并记录深度 D 继续钻进
8、探放老空水时,当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孔中水压水
量突然增大,必须(A)。
A 立即停钻,不拨出钻杆 B 立即停钻,拨出钻杆
C 密切观察,加压钻进 D 拨出钻杆,关闭闸阀
9、水压大于(A)MPa的断层,一般不宜沿煤层探放水。
A 1 B 2 C 3 D 4
10、下面哪一条不属于老空水探放的原则。(D)
A 主动探放 B 先隔离后探放
C 先降压后疏放 D 注浆加固,改变含水层性质
11、(A)即断层带内的积水,断层带面通常还与不同的含水层连通,
甚至与地表水相通。
A 断层水 B 大气降水 C 地表水 D 含水层水
1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每___年重新确定,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应
在____年内重新确定。 (A)
A 3,1 B 4,2 C 5,1 D 2,1
13、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达___m
3
/h以上,或者造成___人以
上死亡的。(B)
A 300,6 B 300,3 C 100,1 D 600,6
14、(A)主要分布于疏松未胶结或半胶结的新生代地层中。
A孔隙含水层 B裂隙含水层 C岩溶含水层 D承压含水层
15、“上三带”理论中,将煤层开采过程中顶板破坏分为三带,其中
不导水带为(C)。
A垮落带 B导水裂缝带 C弯曲带
16、煤矿进行带压开采时,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