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液晶及等离子电视面板市场供求分析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乾致)
维普资讯
‘、 I{m …、专题报道■一≈B报理_一
液日明、等离子面板向大尺寸发展
液晶及等离子电视
面板市场供求分析
刘万贤
2006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5480万片,销售额达225
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85%,等离子电视面板2006年出货量达
1430万片,增长36%。
据相关调研机构统计.2006年全球平板电
的面板设计.主要用于32英寸和37英寸液晶电视。第
视市场销量规模达 ̄1J4300万台.1:1:;2005年的2600 7代线主要是针对40英寸以上液晶电视设计的.以切割
万台增长了65.3%.其中液晶电视销量达到3400
生产4O英寸和46英寸面板为主。8代线以上则主要针对
万台.等离子电视销量达到9OO万台。随着平板
5O英寸以上的超大液晶电视面板而设计(见表1)。
电视的普及.平板电视的关键零部件——面板在 随着液晶电视市场需求的增加.各大厂家纷纷投入
市场方面的表现亦是不俗.在出货量及产值方面
6代以上生产线的建设.以追求最为经济的切割尺寸。面
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板大厂夏普规划的全球第一条8代线(2160mm X
从总体的市场状况来看.液晶电视面板正朝
2400mm)已于2006年8月量产.基板可切割8面46英
着大尺寸的趋势进发.而等离子电视在液晶电视 寸面板或6面52英寸面板:三星及LG一飞利浦的7代以
的“逼迫—下.向着5O英寸以上的领域发展。作 上生产线已相继投入生产。这使得液晶电视面板的尺寸
为平板电视的上游厂商.各面板制造企业均调整
逐渐增大.32英寸以上液晶电视面板成为主流。随着夏
自己的战略.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立足.同 普8线投入生产.52英寸的液晶电视面板开始占有一定
时也推动了面板市场的发展。
的市场份额(见图2)。
按供货量计算.3O英寸~3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市
2006年液晶及等离子电视
场份额最大。2006年占总体的33.5%。另一方面.增长
面板市场状况
幅度最大的是40英寸--42英寸产品.2006年增至635
根据显示器市场专业机构DisplaySearch的 万片.为2005年的5.5倍。预计到2010年40英寸--42
数据.2006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5480
英寸产品市场规模将占总体的24.6%.其次是3O英寸~
万片.销售额达225亿美元.1:1;:2005年增长85%. 32英寸产品.将占总体的32.7%。
液晶电视面板的尺寸1:1;:2006年平均增加13%.而 2OO6年.液晶电视面板呈整体下跌趋势,其中42英
单位面积的价格却下滑24%。
寸跌幅最大。20英寸面板由年初的225美元跌至年底的160
从2006年各月的出货量来看.除2006年第 美元.全年下跌65美元.跌幅为28.89%:26英寸,27英
四季度12月以外.其余月份均比2005年保持
寸由年初的385美元跌至年底的274美元.全年下跌111美
100%以上的增长速度(见图1)。不同代数的液
元.跌幅为28.83%:32英寸由年初的550美元跌至年底的
晶面板生产线均有各自的产品定位.第5代线主
335美元.全年下跌215美元.跌幅为39.09%:37英寸由
要针对26英寸以下的产品设计.市场定位在15
年初的790美元跌至年底的500美元.全年下跌290美元.
英寸,17英寸和19英寸面板以及22英寸.27英
跌幅为36.71%:42英寸由年初的1050美元跌至年底的635
寸的液晶电视。第6代线主要针对37英寸及以下 美元.全年下跌415美元.跌幅为39.52%(见图3)。
ll
维普资讯
有关资料显示,虽然LG・飞利浦在2006年有较大
幅度的亏损,但是在2006面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量排名
方面,LG・飞利浦居首位,友达光电在2006年9月份与
2006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统计
广辉合并之后,其出货量获得一定的提升,排名第二位。
据DisplaySearch预估,2007年预计友达光电将获得更
多的32英寸、37英寸和4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订单,
其出货量将达到2000万片,在全球排名第一.而LG.飞
利浦和三星电子将分别出货1750万片和1600万片.分
别排名第二和第三(见图4)。
等离子电视面板2006年出货量达1430万片,增长
36%
,
但是随着液晶电视面板朝着40英寸以上方向的发
展 在40英寸领域面临液晶电视面板强有力的竞争。韩
国显示器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bank曾发布平板电视面板
市场调查,2006年40英寸--49英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
量为780万片,而同尺寸的等离子电视面板则为740万
片,液晶产品首度在此级别超越等离子。该尺寸的液晶
电视面板出货量自2006年8月起,即开始超越等离子电
视面板,此后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以平均每月5%的幅
度增加,而等离子电视的出货量则平均每月减少10%。
在出货量减少的情况下,等离子电视面板的价格也
呈现大幅度下跌,42英寸标清等离子面板由年初的619
美元下降到年底的483美元,全年下跌136美元,跌幅
为22%:42英寸高清等离子面板价格由年初的745美元
下降到550美元,全年下跌195美元,跌幅为26%:50
英寸高清等离子面板价格由年初的1260美元下降 ̄q878
美元 全年下跌382美元,跌幅为30%(见图5)。
2007年液晶及等离子电视面板全球市场
需求预测
液晶电视面板方面.DisplaySearch预计,2007年出
货量将可达81加万片,出货量增长率达48%.而营收也
惭 瑚瑚瑚 m∞0
将增长23%左右.液晶电视面板的平均尺寸将超越30英
寸.达31英寸。预计到2010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
将会达到1.4亿片(见图6)。从2007年一季度面板淡季
的情况来看.2007年液晶37英寸、40英寸、42英寸面
板将面临较大的降价压力.价格将会持续下跌;从另一
个角度而言.2007年液晶电视终端市场中.37英寸、40
英寸、42英寸等级的市场也将会是最大的市场。
40英寸以上的平板电视面板方面.预计2007年液
晶面板需求将为1690万片.2010年上升至5210万片.
约为等离子电视面板的2.6倍(见图7)。2007年等离子
12
DisplaySearch
2006年液晶电视面板各尺寸所占比例变化
f%1
10 l
l
≥黧 i鬟
蠹
0
霪
一。 鏊
翳 溺
翳
咖 啪瑚
鹱
翳 髓 熙
霾鞘 蜜
蝴瑚瑚
蘑雾
叠
羹量
霪
《li 一¨矗■
5432z760-~” 及以427下” 上
劲啪 ∞∞∞∞加
o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 月1 2月
数据来碌:DisplaySearch
2006年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变化
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l1月1 2月
DisplaySearch
!I各液晶电视面板生产厂商出货量比例
¨友达
■京东方
■奇美
ll中华映管
■LG飞利浦
■广辉
■三星
■夏普
■其他
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I1月1 2月
数据来源:DisplaySearch
面板的需求为1370万片. ̄2OlO年将上升至2010万片。
随着液晶面板尺寸的扩大.等离子面板在40英寸~
维普资讯
sm ’ R …RT专题报道■—■●
42英寸领域的竞争力将会减小.同时随着高清数字电视
2006年等离子电视面板价格走势
标准的执行.等离子面板的重心将转移至尺寸更大的50
英寸以上的电视面板领域。预计2010年2024万的等离
子电视面板市场中.50英寸以上的面板约为1042万片.
占等离子面板总量的一半左右(见图8)。
中国本地液晶及等离子面板状况分析
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B月9月10月11月1 2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和中国电子商会联合编
数据来源:DisplaySea ̄h
写的((2006年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和2007
l0英寸以上的TFr液晶面板市场规模预测
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预测报告》显示:2006年国内平板
电视销售量为477万台(液晶电视387万台.等离子电
视80万台).占整体销售量的13.63%.同比增长151.05%。
同时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预测.中国大陆的液晶电
视市场在今后的四年里会出现巨大的增长.年平均增幅
将达到惊人的49%。iSuppli表示.中国的液晶电视出货
量预计在201
航
0年将增加到超过2000万台.市场规模将
伽
从2005年的13亿美元.以59.4%的综合年增长率.增
长到2010年的128亿美元。等离子电视的出货量在2010
数据来源:DisplaySe.arch
年将增长到200万台。
40英寸以上电视用液晶.等离子面板需求预测
同时.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TFT-LCD制造厂
商陆续将生产线及模块组装厂转移到中国大陆.加上国
内的一些彩电厂商开始投入等离子面板的生产.中国大
陆的平板电视面板将会在未来几年内需求旺盛。
TFT—LCD技术发展趋势
从2006年开始.电视用液晶面板的竞争态势和过去
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液晶面板厂商喜好兴建投资
数据来源:DisplaySea ̄h
巨大的五代线、六代线、七代线、八代线.但是这种以
:r等离子毛视面板不同尺寸的需求状况
玻璃基板大型化为趋势的大投资时代即将结束。
降低原材料成本已成为竞争的关键。其中彩色滤色
膜是实现彩色显示的关键部件.传统工艺是颜料分散
法.经过曝光、显影等.缺点是时间较长.如果改为喷
墨的办法.就能降低一定成本。液晶面板中的偏光片和
相位差膜的成本也可以降低.原来是先做偏光片.然后
把相位差膜贴上去.现在则是把二者直接做在一起.这
数据来源:DisplaySearch
样也可以减少TAC材料。
5代线以上LCD-TV切割数
此外.现在液晶电视在显示速度、对比度、视角等
方面还需要提升.不过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比
懒麟麴曩 囊■豳曩_囊黛基
G5 ll00×l30o 8 6
如说提高帧的频率、准脉冲驱动或者其他的办法.但是
G6 l500×l850 l5 l0
8 6
这些办法却可能会提升一定成本,如何解决也成为关键。
('7 l870×2200 l5
l2 8
G8 2l6O×2460 l5 l2
6
(感谢北京清华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G9 240o×2800
l8 l5
8 6
13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乾致)
维普资讯
‘、 I{m …、专题报道■一≈B报理_一
液日明、等离子面板向大尺寸发展
液晶及等离子电视
面板市场供求分析
刘万贤
2006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5480万片,销售额达225
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85%,等离子电视面板2006年出货量达
1430万片,增长36%。
据相关调研机构统计.2006年全球平板电
的面板设计.主要用于32英寸和37英寸液晶电视。第
视市场销量规模达 ̄1J4300万台.1:1:;2005年的2600 7代线主要是针对40英寸以上液晶电视设计的.以切割
万台增长了65.3%.其中液晶电视销量达到3400
生产4O英寸和46英寸面板为主。8代线以上则主要针对
万台.等离子电视销量达到9OO万台。随着平板
5O英寸以上的超大液晶电视面板而设计(见表1)。
电视的普及.平板电视的关键零部件——面板在 随着液晶电视市场需求的增加.各大厂家纷纷投入
市场方面的表现亦是不俗.在出货量及产值方面
6代以上生产线的建设.以追求最为经济的切割尺寸。面
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板大厂夏普规划的全球第一条8代线(2160mm X
从总体的市场状况来看.液晶电视面板正朝
2400mm)已于2006年8月量产.基板可切割8面46英
着大尺寸的趋势进发.而等离子电视在液晶电视 寸面板或6面52英寸面板:三星及LG一飞利浦的7代以
的“逼迫—下.向着5O英寸以上的领域发展。作 上生产线已相继投入生产。这使得液晶电视面板的尺寸
为平板电视的上游厂商.各面板制造企业均调整
逐渐增大.32英寸以上液晶电视面板成为主流。随着夏
自己的战略.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立足.同 普8线投入生产.52英寸的液晶电视面板开始占有一定
时也推动了面板市场的发展。
的市场份额(见图2)。
按供货量计算.3O英寸~3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市
2006年液晶及等离子电视
场份额最大。2006年占总体的33.5%。另一方面.增长
面板市场状况
幅度最大的是40英寸--42英寸产品.2006年增至635
根据显示器市场专业机构DisplaySearch的 万片.为2005年的5.5倍。预计到2010年40英寸--42
数据.2006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5480
英寸产品市场规模将占总体的24.6%.其次是3O英寸~
万片.销售额达225亿美元.1:1;:2005年增长85%. 32英寸产品.将占总体的32.7%。
液晶电视面板的尺寸1:1;:2006年平均增加13%.而 2OO6年.液晶电视面板呈整体下跌趋势,其中42英
单位面积的价格却下滑24%。
寸跌幅最大。20英寸面板由年初的225美元跌至年底的160
从2006年各月的出货量来看.除2006年第 美元.全年下跌65美元.跌幅为28.89%:26英寸,27英
四季度12月以外.其余月份均比2005年保持
寸由年初的385美元跌至年底的274美元.全年下跌111美
100%以上的增长速度(见图1)。不同代数的液
元.跌幅为28.83%:32英寸由年初的550美元跌至年底的
晶面板生产线均有各自的产品定位.第5代线主
335美元.全年下跌215美元.跌幅为39.09%:37英寸由
要针对26英寸以下的产品设计.市场定位在15
年初的790美元跌至年底的500美元.全年下跌290美元.
英寸,17英寸和19英寸面板以及22英寸.27英
跌幅为36.71%:42英寸由年初的1050美元跌至年底的635
寸的液晶电视。第6代线主要针对37英寸及以下 美元.全年下跌415美元.跌幅为39.52%(见图3)。
ll
维普资讯
有关资料显示,虽然LG・飞利浦在2006年有较大
幅度的亏损,但是在2006面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量排名
方面,LG・飞利浦居首位,友达光电在2006年9月份与
2006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统计
广辉合并之后,其出货量获得一定的提升,排名第二位。
据DisplaySearch预估,2007年预计友达光电将获得更
多的32英寸、37英寸和4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订单,
其出货量将达到2000万片,在全球排名第一.而LG.飞
利浦和三星电子将分别出货1750万片和1600万片.分
别排名第二和第三(见图4)。
等离子电视面板2006年出货量达1430万片,增长
36%
,
但是随着液晶电视面板朝着40英寸以上方向的发
展 在40英寸领域面临液晶电视面板强有力的竞争。韩
国显示器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bank曾发布平板电视面板
市场调查,2006年40英寸--49英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
量为780万片,而同尺寸的等离子电视面板则为740万
片,液晶产品首度在此级别超越等离子。该尺寸的液晶
电视面板出货量自2006年8月起,即开始超越等离子电
视面板,此后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以平均每月5%的幅
度增加,而等离子电视的出货量则平均每月减少10%。
在出货量减少的情况下,等离子电视面板的价格也
呈现大幅度下跌,42英寸标清等离子面板由年初的619
美元下降到年底的483美元,全年下跌136美元,跌幅
为22%:42英寸高清等离子面板价格由年初的745美元
下降到550美元,全年下跌195美元,跌幅为26%:50
英寸高清等离子面板价格由年初的1260美元下降 ̄q878
美元 全年下跌382美元,跌幅为30%(见图5)。
2007年液晶及等离子电视面板全球市场
需求预测
液晶电视面板方面.DisplaySearch预计,2007年出
货量将可达81加万片,出货量增长率达48%.而营收也
惭 瑚瑚瑚 m∞0
将增长23%左右.液晶电视面板的平均尺寸将超越30英
寸.达31英寸。预计到2010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
将会达到1.4亿片(见图6)。从2007年一季度面板淡季
的情况来看.2007年液晶37英寸、40英寸、42英寸面
板将面临较大的降价压力.价格将会持续下跌;从另一
个角度而言.2007年液晶电视终端市场中.37英寸、40
英寸、42英寸等级的市场也将会是最大的市场。
40英寸以上的平板电视面板方面.预计2007年液
晶面板需求将为1690万片.2010年上升至5210万片.
约为等离子电视面板的2.6倍(见图7)。2007年等离子
12
DisplaySearch
2006年液晶电视面板各尺寸所占比例变化
f%1
10 l
l
≥黧 i鬟
蠹
0
霪
一。 鏊
翳 溺
翳
咖 啪瑚
鹱
翳 髓 熙
霾鞘 蜜
蝴瑚瑚
蘑雾
叠
羹量
霪
《li 一¨矗■
5432z760-~” 及以427下” 上
劲啪 ∞∞∞∞加
o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 月1 2月
数据来碌:DisplaySearch
2006年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变化
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l1月1 2月
DisplaySearch
!I各液晶电视面板生产厂商出货量比例
¨友达
■京东方
■奇美
ll中华映管
■LG飞利浦
■广辉
■三星
■夏普
■其他
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I1月1 2月
数据来源:DisplaySearch
面板的需求为1370万片. ̄2OlO年将上升至2010万片。
随着液晶面板尺寸的扩大.等离子面板在40英寸~
维普资讯
sm ’ R …RT专题报道■—■●
42英寸领域的竞争力将会减小.同时随着高清数字电视
2006年等离子电视面板价格走势
标准的执行.等离子面板的重心将转移至尺寸更大的50
英寸以上的电视面板领域。预计2010年2024万的等离
子电视面板市场中.50英寸以上的面板约为1042万片.
占等离子面板总量的一半左右(见图8)。
中国本地液晶及等离子面板状况分析
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B月9月10月11月1 2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和中国电子商会联合编
数据来源:DisplaySea ̄h
写的((2006年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和2007
l0英寸以上的TFr液晶面板市场规模预测
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预测报告》显示:2006年国内平板
电视销售量为477万台(液晶电视387万台.等离子电
视80万台).占整体销售量的13.63%.同比增长151.05%。
同时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预测.中国大陆的液晶电
视市场在今后的四年里会出现巨大的增长.年平均增幅
将达到惊人的49%。iSuppli表示.中国的液晶电视出货
量预计在201
航
0年将增加到超过2000万台.市场规模将
伽
从2005年的13亿美元.以59.4%的综合年增长率.增
长到2010年的128亿美元。等离子电视的出货量在2010
数据来源:DisplaySe.arch
年将增长到200万台。
40英寸以上电视用液晶.等离子面板需求预测
同时.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TFT-LCD制造厂
商陆续将生产线及模块组装厂转移到中国大陆.加上国
内的一些彩电厂商开始投入等离子面板的生产.中国大
陆的平板电视面板将会在未来几年内需求旺盛。
TFT—LCD技术发展趋势
从2006年开始.电视用液晶面板的竞争态势和过去
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液晶面板厂商喜好兴建投资
数据来源:DisplaySea ̄h
巨大的五代线、六代线、七代线、八代线.但是这种以
:r等离子毛视面板不同尺寸的需求状况
玻璃基板大型化为趋势的大投资时代即将结束。
降低原材料成本已成为竞争的关键。其中彩色滤色
膜是实现彩色显示的关键部件.传统工艺是颜料分散
法.经过曝光、显影等.缺点是时间较长.如果改为喷
墨的办法.就能降低一定成本。液晶面板中的偏光片和
相位差膜的成本也可以降低.原来是先做偏光片.然后
把相位差膜贴上去.现在则是把二者直接做在一起.这
数据来源:DisplaySearch
样也可以减少TAC材料。
5代线以上LCD-TV切割数
此外.现在液晶电视在显示速度、对比度、视角等
方面还需要提升.不过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比
懒麟麴曩 囊■豳曩_囊黛基
G5 ll00×l30o 8 6
如说提高帧的频率、准脉冲驱动或者其他的办法.但是
G6 l500×l850 l5 l0
8 6
这些办法却可能会提升一定成本,如何解决也成为关键。
('7 l870×2200 l5
l2 8
G8 2l6O×2460 l5 l2
6
(感谢北京清华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G9 240o×2800
l8 l5
8 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