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
2024年6月10日发(作者:繁琳溪)
教学设计
学校:遮岛小学 年级:六年级 科目:数学
课题: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
课型:新授课
备课组长:张艳华
备课组员:闫杏兰、张艳华、杨锦仙、杨玲菊、许茂任、曹成爱、彭光习
授课时间:2012年-9月
执笔人:杨玲菊
内容及其说明
1. 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7贞例1及练习四相应的习题。
2. 说明:分数乘法这个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
的,同时乂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白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 同,分
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 学的理念,
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 题的内容,以丰
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和能力。根据教材的
编写思路,本单元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 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
题” 一个小节, 通过“专项”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类 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
题思路。
教学目标及说明
1. 目标:
执教教师意
见或课后反
思:
(1) 知识目标:能够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 情感目标:渗透思想素质教育及丰富学生的基本常识,提高学生对数学 学习
的兴趣。
(3)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2. 教学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 法;
渗透对应思想。
难点:理解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用线段图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灵活
判断单位“ 1”。
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育点:知道保护好环境和耕地。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属于两个量相比的关系,帮助 学生理
解和掌握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也就是如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算理来解答自然成 为本节课的重中
之重,所以:
量,关键是弄清哪个量是单位
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
找到两个相比较的 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算理因为本节课涉及的这类数量关系比较特殊,
“1
;
'要求的量是单位 “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 解答。
所以: 难点:正确找准单位 “1所对应的量。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问题背景下的 探索活动,使学
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解题方法,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 数学的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旺盛,主观能动性 极易
被调动,同学之间乂善丁合作和交流,本节的内容乂建立在刚刚学过的分数 乘法的基
础上,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突出自 主探索和合作
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识,理解算理, 分析数量关系,寻
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练习法、课堂讨论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知识的迁移类推。
教学支持条件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基本流程
情境导入、揭示教学目标一一自主学习一一合作探究一一精讲点拨一一当堂训 练、
巩固检测一一当堂训练、巩固检测一、情境导入、揭示教学目标
1. 讲述下列算式的意义。
20的3/4是多少?
6的
1/2
是多少?
2. 列式计算
3.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设计意图:设计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导入新课,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符合 学生
的学习规律。)
二、自主学习、精讲点拨
1. 启发引出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会分析 数量
关系。
(2) 知道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3) 知道如何找单位
2. 合作探究
自学例1 (学生独立思考)
(1) 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应
该把谁看作单位 “1?
(2)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仅占 2/5是占哪个的2/5, 是求哪
部
分?
(3) 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什么?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应该怎 样列
式?(设计意图:画图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通过画
图,可以 帮助学生较为直观地理解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教师有选 择地将不同的
思路展示出来,对丁出现的问题,不要急丁纠错,要把错误作为教 学资源来分享。对
3. 精讲点拨
小组讨论
4 .全班展示 把2500肘看作单位“1” 2500 X 2/5=1000
当堂训练、巩固检测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 1/4。参加合唱队的有 多少
2024年6月10日发(作者:繁琳溪)
教学设计
学校:遮岛小学 年级:六年级 科目:数学
课题: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
课型:新授课
备课组长:张艳华
备课组员:闫杏兰、张艳华、杨锦仙、杨玲菊、许茂任、曹成爱、彭光习
授课时间:2012年-9月
执笔人:杨玲菊
内容及其说明
1. 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7贞例1及练习四相应的习题。
2. 说明:分数乘法这个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
的,同时乂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白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 同,分
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 学的理念,
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 题的内容,以丰
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和能力。根据教材的
编写思路,本单元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 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
题” 一个小节, 通过“专项”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类 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
题思路。
教学目标及说明
1. 目标:
执教教师意
见或课后反
思:
(1) 知识目标:能够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 情感目标:渗透思想素质教育及丰富学生的基本常识,提高学生对数学 学习
的兴趣。
(3)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2. 教学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 法;
渗透对应思想。
难点:理解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用线段图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灵活
判断单位“ 1”。
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育点:知道保护好环境和耕地。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属于两个量相比的关系,帮助 学生理
解和掌握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也就是如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算理来解答自然成 为本节课的重中
之重,所以:
量,关键是弄清哪个量是单位
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
找到两个相比较的 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算理因为本节课涉及的这类数量关系比较特殊,
“1
;
'要求的量是单位 “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 解答。
所以: 难点:正确找准单位 “1所对应的量。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问题背景下的 探索活动,使学
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解题方法,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 数学的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旺盛,主观能动性 极易
被调动,同学之间乂善丁合作和交流,本节的内容乂建立在刚刚学过的分数 乘法的基
础上,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突出自 主探索和合作
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识,理解算理, 分析数量关系,寻
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练习法、课堂讨论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知识的迁移类推。
教学支持条件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基本流程
情境导入、揭示教学目标一一自主学习一一合作探究一一精讲点拨一一当堂训 练、
巩固检测一一当堂训练、巩固检测一、情境导入、揭示教学目标
1. 讲述下列算式的意义。
20的3/4是多少?
6的
1/2
是多少?
2. 列式计算
3.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设计意图:设计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导入新课,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符合 学生
的学习规律。)
二、自主学习、精讲点拨
1. 启发引出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会分析 数量
关系。
(2) 知道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3) 知道如何找单位
2. 合作探究
自学例1 (学生独立思考)
(1) 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应
该把谁看作单位 “1?
(2)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仅占 2/5是占哪个的2/5, 是求哪
部
分?
(3) 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什么?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应该怎 样列
式?(设计意图:画图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通过画
图,可以 帮助学生较为直观地理解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教师有选 择地将不同的
思路展示出来,对丁出现的问题,不要急丁纠错,要把错误作为教 学资源来分享。对
3. 精讲点拨
小组讨论
4 .全班展示 把2500肘看作单位“1” 2500 X 2/5=1000
当堂训练、巩固检测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 1/4。参加合唱队的有 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