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麻云英)
语文板块式教学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多年来,见仁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这里我根据
本人的教学实践,认为板块教学法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所谓“板块教学”,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
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
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清晰而又灵动的教学设计。
板块结构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形式,它首先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来设
计板块是板块确立的主要依据。其次,为了使板块教学不流于形式,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还必须根据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确定"块"的量和序,并明确"块"与"块"之间的逻辑联系。板块
教学不同于传统线条教学的最大之处,在于它注重在精心选点的基础上,利用板块对选点
进行集中突破,以此达到高效的教学。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缺乏对教学内容、教学对
象以及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整体把握的重视,常常对一篇课文采用平推式的线条教学形式,
从文学常识、字、词、段意,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乃至课后练习的讲解,面面俱到,
无微不至。这“必然是未能针对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情况有取有舍;有点有面;有详
有略地进行教学,而是不分难易、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面对这种低效的线条教学
形式,语文界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许多语文工作者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
尽管是“八仙过海”,但这些改革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简化课堂教学头绪,优化课
堂教学结构。而对课堂教学头绪的简化,就有针对性的精选每堂课的教学点,增加对每个
教学点的时间投入。这其实就是教学的板块化,但这种板块化还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教学操
作。在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中,老师们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手段和方式有了系统
的整体把握,强调在对教材精要取舍的基础上,借助教学板块的优势能对教学内容整体突
破并完成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挖掘。探索一条真正的“板块式”课堂教学之路。
一、“板块式”课堂教学基本特色:
1、板块式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知、能、情等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整个课堂设计的灵魂。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
响,普遍存在着重视认知领域,轻视技能领域,忽视情感领域的现象,教师的教学目标设
计大多只研究认知目标,教学目标不具有完整的育人导向和功能。
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在
新课标关照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从“三个维度”出发,力求使学生在知、能、情等方面
得到全面发展。使三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体现一种新的理性思考,形成一种立体的
思维模式。
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改变过去习惯上的一些做法,把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有机
地统一起来。如,“知识与能力”目标就是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表述本节课应“知
道”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等具体目标,同时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感知、
品味、积累、应用语言的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过程与方法”目标就
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置,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审美
情趣、心理品质、语文素养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由此可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
语文素养应该像一根红线整合“三个维度”,贯穿课堂的始终。所有的教学设计必须紧扣提
高学生语文素养来展开。
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麻云英)
语文板块式教学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多年来,见仁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这里我根据
本人的教学实践,认为板块教学法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所谓“板块教学”,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
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
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清晰而又灵动的教学设计。
板块结构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形式,它首先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来设
计板块是板块确立的主要依据。其次,为了使板块教学不流于形式,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还必须根据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确定"块"的量和序,并明确"块"与"块"之间的逻辑联系。板块
教学不同于传统线条教学的最大之处,在于它注重在精心选点的基础上,利用板块对选点
进行集中突破,以此达到高效的教学。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缺乏对教学内容、教学对
象以及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整体把握的重视,常常对一篇课文采用平推式的线条教学形式,
从文学常识、字、词、段意,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乃至课后练习的讲解,面面俱到,
无微不至。这“必然是未能针对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情况有取有舍;有点有面;有详
有略地进行教学,而是不分难易、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面对这种低效的线条教学
形式,语文界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许多语文工作者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
尽管是“八仙过海”,但这些改革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简化课堂教学头绪,优化课
堂教学结构。而对课堂教学头绪的简化,就有针对性的精选每堂课的教学点,增加对每个
教学点的时间投入。这其实就是教学的板块化,但这种板块化还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教学操
作。在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中,老师们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手段和方式有了系统
的整体把握,强调在对教材精要取舍的基础上,借助教学板块的优势能对教学内容整体突
破并完成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挖掘。探索一条真正的“板块式”课堂教学之路。
一、“板块式”课堂教学基本特色:
1、板块式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知、能、情等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整个课堂设计的灵魂。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
响,普遍存在着重视认知领域,轻视技能领域,忽视情感领域的现象,教师的教学目标设
计大多只研究认知目标,教学目标不具有完整的育人导向和功能。
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在
新课标关照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从“三个维度”出发,力求使学生在知、能、情等方面
得到全面发展。使三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体现一种新的理性思考,形成一种立体的
思维模式。
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改变过去习惯上的一些做法,把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有机
地统一起来。如,“知识与能力”目标就是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表述本节课应“知
道”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等具体目标,同时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感知、
品味、积累、应用语言的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过程与方法”目标就
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置,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审美
情趣、心理品质、语文素养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由此可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
语文素养应该像一根红线整合“三个维度”,贯穿课堂的始终。所有的教学设计必须紧扣提
高学生语文素养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