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typec焊脚定义

IT圈 admin 109浏览 0评论

2024年7月23日发(作者:受雁芙)

typec焊脚定义

TYPE-C焊脚定义是指TYPE-C接口在PCB板上的焊接端子。TYPE-C

接口是一种新型的连接标准,具有正反插无需判断方向、传输速度快、

支持高电流和同时传输音视频信号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

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上。在PCB板上焊接TYPE-C接口时,需

要了解TYPE-C焊脚的定义,以确保正确焊接和连接。

一、TYPE-C焊脚的分类

TYPE-C焊脚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常见的TYPE-C焊脚

包括以下几类:

1.电源线焊脚:用于传输电源信号和电流。例如,VBUS(电源正

极)、GND(电源负极)等。

2.数据线焊脚:用于传输数据信号和音视频信号。例如,D+、D-

等。

3.控制线焊脚:用于控制TYPE-C接口的功能。例如,CC(用于辨

识口器设备的连接状态和供电能力)等。

4.外壳焊脚:用于接地和机械固定。例如,SHELL(外壳接点)等。

二、TYPE-C焊脚的引脚编号

TYPE-C焊脚通常是通过引脚编号来进行标识和连接的。它采用了

16个引脚的设计,其中标准的TYPE-C接口有12个引脚,扩展的

TYPE-C接口有16个引脚。下面是常用TYPE-C焊脚的引脚编号及其功

能:

1. VBUS(1):供电线,正极。

2. CC1(2):CC引脚1,用于判断接入设备的连接类型和供电能力。

3. CC2(3):CC引脚2,与CC1相对应,同样用于判断连接类型和

供电能力。

4. D-(4):数据线,负极。

5. D+(5):数据线,正极。

6. GND(6):地线。

7. VCONN(7):供电线,正极。

8. SBU1(8):用于高速数据和音视频信号的传输。

9. SBU2(9):与SBU1相对应,同样用于高速数据和音视频信号的

传输。

10. CC3(10):扩展CC引脚,用于支持更多的连接类型和供电能

力。

11. CC4(11):扩展CC引脚,同样用于支持更多的连接类型和供

电能力。

12. D+(12):扩展的数据线,正极。

13. D-(13):扩展的数据线,负极。

14. SBU3(14):扩展的SBU引脚。

15. SBU4(15):扩展的SBU引脚。

16. GND(16):地线。

三、TYPE-C焊脚的连接方式

在PCB板上焊接TYPE-C焊脚时,需要根据焊脚的定义和连接方式

来进行操作。根据焊脚类型的不同,连接方式也会有所区别。一般情

况下,电源线和数据线需要焊接到相应的焊脚上,而控制线和外壳焊

脚也需要正确连接。

1.电源线连接方式:将VBUS焊接到相应的电源正极焊脚上,将

GND焊接到电源负极焊脚上。

2.数据线连接方式:将D+线和D-线分别焊接到对应的数据线焊脚

上。

3.控制线连接方式:将CC1引脚和CC2引脚分别焊接到对应的CC

引脚上。

4.外壳焊脚连接方式:将手机或设备的外壳与TYPE-C接口的外壳

焊脚相连接,以确保机械固定和接地。

总结:

TYPE-C焊脚定义是指TYPE-C接口在PCB板上的焊接端子。根据其

功能和用途,TYPE-C焊脚可以分为电源线焊脚、数据线焊脚、控制线

焊脚和外壳焊脚等几类。通过引脚编号来标识和连接,常用TYPE-C焊

脚的引脚编号及其功能包括VBUS、CC1、CC2、D-、D+、GND、VCONN、

SBU1、SBU2等。焊接连接方式根据焊脚类型的不同而有区别,一般情

况下电源线、数据线、控制线和外壳焊脚需要正确连接。了解TYPE-C

焊脚的定义和连接方式,可以确保在PCB板上正确焊接和连接TYPE-C

接口。

2024年7月23日发(作者:受雁芙)

typec焊脚定义

TYPE-C焊脚定义是指TYPE-C接口在PCB板上的焊接端子。TYPE-C

接口是一种新型的连接标准,具有正反插无需判断方向、传输速度快、

支持高电流和同时传输音视频信号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

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上。在PCB板上焊接TYPE-C接口时,需

要了解TYPE-C焊脚的定义,以确保正确焊接和连接。

一、TYPE-C焊脚的分类

TYPE-C焊脚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常见的TYPE-C焊脚

包括以下几类:

1.电源线焊脚:用于传输电源信号和电流。例如,VBUS(电源正

极)、GND(电源负极)等。

2.数据线焊脚:用于传输数据信号和音视频信号。例如,D+、D-

等。

3.控制线焊脚:用于控制TYPE-C接口的功能。例如,CC(用于辨

识口器设备的连接状态和供电能力)等。

4.外壳焊脚:用于接地和机械固定。例如,SHELL(外壳接点)等。

二、TYPE-C焊脚的引脚编号

TYPE-C焊脚通常是通过引脚编号来进行标识和连接的。它采用了

16个引脚的设计,其中标准的TYPE-C接口有12个引脚,扩展的

TYPE-C接口有16个引脚。下面是常用TYPE-C焊脚的引脚编号及其功

能:

1. VBUS(1):供电线,正极。

2. CC1(2):CC引脚1,用于判断接入设备的连接类型和供电能力。

3. CC2(3):CC引脚2,与CC1相对应,同样用于判断连接类型和

供电能力。

4. D-(4):数据线,负极。

5. D+(5):数据线,正极。

6. GND(6):地线。

7. VCONN(7):供电线,正极。

8. SBU1(8):用于高速数据和音视频信号的传输。

9. SBU2(9):与SBU1相对应,同样用于高速数据和音视频信号的

传输。

10. CC3(10):扩展CC引脚,用于支持更多的连接类型和供电能

力。

11. CC4(11):扩展CC引脚,同样用于支持更多的连接类型和供

电能力。

12. D+(12):扩展的数据线,正极。

13. D-(13):扩展的数据线,负极。

14. SBU3(14):扩展的SBU引脚。

15. SBU4(15):扩展的SBU引脚。

16. GND(16):地线。

三、TYPE-C焊脚的连接方式

在PCB板上焊接TYPE-C焊脚时,需要根据焊脚的定义和连接方式

来进行操作。根据焊脚类型的不同,连接方式也会有所区别。一般情

况下,电源线和数据线需要焊接到相应的焊脚上,而控制线和外壳焊

脚也需要正确连接。

1.电源线连接方式:将VBUS焊接到相应的电源正极焊脚上,将

GND焊接到电源负极焊脚上。

2.数据线连接方式:将D+线和D-线分别焊接到对应的数据线焊脚

上。

3.控制线连接方式:将CC1引脚和CC2引脚分别焊接到对应的CC

引脚上。

4.外壳焊脚连接方式:将手机或设备的外壳与TYPE-C接口的外壳

焊脚相连接,以确保机械固定和接地。

总结:

TYPE-C焊脚定义是指TYPE-C接口在PCB板上的焊接端子。根据其

功能和用途,TYPE-C焊脚可以分为电源线焊脚、数据线焊脚、控制线

焊脚和外壳焊脚等几类。通过引脚编号来标识和连接,常用TYPE-C焊

脚的引脚编号及其功能包括VBUS、CC1、CC2、D-、D+、GND、VCONN、

SBU1、SBU2等。焊接连接方式根据焊脚类型的不同而有区别,一般情

况下电源线、数据线、控制线和外壳焊脚需要正确连接。了解TYPE-C

焊脚的定义和连接方式,可以确保在PCB板上正确焊接和连接TYPE-C

接口。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