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5日发(作者:是晴曦)
宝华CDMse惠威M和M+
———————————————————————————————— 作者:
———————————————————————————————— 日期:
2
查看文章
英国原产B&W CDM1SE经典书架HIFI音箱
2010-01-06 0:27
3 / 40
4 / 40
Specifications :规格:
two-way, reflex-loaded,
stand-mounted loudspeaker.型号.................................................双向
反射加载,独立式扬声器。
0.75" (18mm) metal-dome
tweeter,驱动单位......................................... 0.75“(18毫米)金属球顶
高音单元,
.........................................6.5" (165mm) Kevlar-cone
6.5“(165毫米)芳纶锥形低音扬声
器。
3kHz.交叉频率..........................
3kHz。
64Hz to 20kHz, ±2dB.频率响
应.......................... 64Hz到20kHz,± 2dB的。
5 / 40
88dB/W/m
(2.83V).88dB/W/m(2.83V )。
8 ohms.标称阻
抗........................... 8欧姆。
.30W minimum.放大器的最低要
求.......................功率30W。
18 lbs重
量............................................. 18磅
Dimensions(wxdxh)........................22.5 x 29 x 37 cm尺寸
(WxDxH )........................ 22.5 x 29 × 37厘米
价格:6000.00元
英国产的
音箱
一直在国内爱乐者中有很好的口碑。英国箱风格各异,既有柔和醇厚的KEF、
Tannoy、Spendor,又有清新透明的Harbeth,还有劲爆有力的AE、ATC以及昂贵罕见的Wilson
Benesch等品牌。但在林林总总的英国名箱中,若要让我评一个“最佳印象”之类,我愿意
投B&W的票,因为这家英国名厂不仅有“鹦鹉螺”之类的充满高科技色彩的极品,又有久经
考验,为世界各大录音室和爱乐者接受的800系列,更有为广大人士乐于
购买
的P系列,600
系列等产品。而就我所接触的多款B&W产品看来,B&W在新科技单元设计、箱体防共振结构
及声音取向方面都是令人满意的,而且不同系列的声音在取向上略有差异,以求吸引更多的
使用者,这就象今天我们谈得很多的“多品牌战略”,聪明的英国人看来早就运用在
音响
产
品上了。
6 / 40
B&W的产品大致都有纯净中性、准确耐听的声音风格,
只是随价位不同而在密度、细节、质感方面有所差异。所以
我说B&W是英国箱中较“全能”的一种,而且价格方面又比
较平实,比如801 S3,早就被认为是“最便宜的Hi-End箱”
——这个说法最初来自海外评价,后来被事实证实。这么大
型又出色的一对全音域监听
音箱
,售价仅是三、四万,其它牌
子似乎再也找不出了。B&W的几个系列,除了新推出的300
系列换用了全新单元而不讨我喜欢外,其余的几种都是不错
的。纵观身边的朋友,用上B&W的还真不少:801、802、803、
805、P5、P6等多为古典、爵士乐迷采用,用600系列组成家
庭影院的则更多。
用上CDM 1的也不少。用CDM 1的大概是因为用不起805的一种妥协。因为805不仅
身价更高,而且对
功放
和音源要求更甚,于是,声音类似805的CDM 1就有更多的人在使用。
当然,CDM 1总体上是不及805的,不仅在频响、密度和动态上,在舞台纵深度上也是略有
不及的,但CDM 1用一台MF E100、Audiolab 8000A(B)或Aura Ls 100之类就可以推好,
一万五左右就可以搭配好一套不错的组合。因此,我向许多朋友推荐了CDM 1 。
CDM 1 SE的推出当然引起了我的关注。事实上,一起到货的还有CDM系列的中置及座
地箱,但出于对CDM 1的关注,我要求试听的只是其SE改进版。
如果不摘下面网,我丝毫没有查觉SE版
音箱
究竟改动在何方:箱体大小、形状、木皮、
手工一模一样,那削去1/3箱顶的奇异造型和那个安在“斜坡”上的带金属网罩的高音依然
是老样子。摘下面网后,看见低音单元已换用全新带“子弹头”相位塞的165mm Kevlar振
膜单元。新单元的“子弹头”看上去比较怪异,又长又亮,估计不是金属制品,子弹头与音
圈分离,进一步提高振膜反应速度且有更佳的散热条件,只是音圈周围有一圈白色粘合剂,
看上去颇为不雅。
如果摘去低音单元外圈的黑色胶圈,就可以看到铸铝的未上漆的单元盆架。据说SE版
音箱
在分音器上有所改动,但朋友嘱咐在先,万勿“解剖”,只好作罢。低音单元下的导相
孔较大,而且长度较短。CDM 1 SE仍同原版一样边角倒圆,用漂亮的木皮贴面,双线分音
端子很好用,总体上是一对既漂亮又坚固的充满现代感的小精灵。
CDM 1 SE和高档的同厂产品一样采用了铝膜高音、液磁冷却、超能磁铁及Kevlar防弹
纤维丝盆,所以不易“煲熟”。新开声的CDM 1 SE用一台天龙的PMA 2000 N
功放
推动,专
拣鼓乐和铜管煲箱。刚开声的CDM 1 SE高频又亮又硬,中低音也拘谨,需要文火武火慢慢
煲来。等状态稳定后,改用Audiolab 8000AⅡ
功放
推动,
CD机
用马兰士63 SE和CEC 3100,
有时为了好奇,也试用一下Krell昂贵的kps 30i,当然我知道是没有人这样搭配的。线材
7 / 40
用VDH产品,
音箱
线用“红衣主教”,这根线配B&W较佳。本来想用原版或805作一下对比,
不料好久都未借到,也好,反正805和CDM 1印象颇深。试听软件有《炎皇第一鼓》、《飞
鹰》、《地狱结冰》、《民歌蔡琴》、《崔岩光中国民歌》、《图画展览会》、《贝多芬“大
公”三重奏》、《海飞兹:勃拉姆斯小协》、《卡门歌剧精选》及B&W公司出品的爵士乐
CD等等。以下是试听印象。
一、漂亮的中高频,出色的解析力
因为以往对CDM 1曾多次把玩,所以知道B&W的蓝色铝膜高音是叫人欢喜叫人忧的。
以前推荐朋友用Aura Ls 100合并机推CDM 1,因为曾试过Audiolab 8000B,明亮的高频让
人有点受不了。而Aura则在高频处略有衰减,听上去更柔和顺耳一些。我不知道CDM 1 SE
在高音分频上是否有所改动,或是单元有所改进,反正SE版的
音箱
虽然仍是明亮高解析力
的,但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出现刺耳的现象。即使是用Audiolab这种明朗爽快的机子搭配,
CDM 1 SE也绝无半点不适。
因为金属高音的先天优势,CDM 1 SE展现出来的高频细节非常丰富,空间感和堂音也
较能准确反映,透明度颇高,尤其是听海飞兹的老录音,那种消除不去的背景噪声捕捉得很
好。听帕尔曼演奏的帕格尼尼第一小协,音色准确、细节丰富,很好地展示了帕尔曼的技巧
和帕格尼尼小协欢乐、炫技的性质,让人不由多听了几遍。用CDM 1 SE播出的钢琴更是出
色,音符清脆、有力、明亮,只是左手弹奏的部分还不能和更大型的
音箱
相比。
二、更加有密度的中频
和醇厚的800系列相比,P系列和CDM系列的音色显得要平淡寡味一些,或曰“清丽”
一些。但和CDM 1相比,“SE”版无疑要显得原声一些。这在听蔡琴时有更磁性、更动人的
演绎,当然,这是就CDM 1而言,你不要指望它象卓丽或Opera一样“肉感十足”, B&W
就是B&W,中性准确的监听风格。因为“SE”的中频更加圆润,所以这一次可以放心地用8000A
Ⅱ来推动而不担心它味道太平淡了。
CDM 1 SE的分频点在3kHz左右,但是中高音与中音衔接还是比较完美的,用《崔岩光》
一碟试一试就知,女高音的谐振峰横跨3kHz一段,但并没有出现撕裂、刺耳或是衰减等不
良现象,证明CDM 1 SE的分频设计是很好的。另外,虽然人声不如纸质音盆那样迷人,但
绝无脑海里偶尔掠过的“Kevlar之声”之类的中频不佳现象。“Kevlar声”?若不揭开网
面,谁会料到它是一只Kevlar振盆呢?如果总是听B&W或Focal的Kevlar单元,谁还会相
信曾经有个“Kevlar声”的恶名呢?
三、低频动态:有一点遗憾
8 / 40
应该说,CDM 1 SE的动态是不错。从极弱到极强,CDM 1 SE跟随速度颇快,重播声压
也很高,在二十个平方的屋子里一样可以提供足够大的声压。用来播一播《未来战士》之类
的刺激片段也不尴尬,只是中低频略欠厚实,低频下潜仍然不够,播到高潮处就有点难受。
播《炎皇第一鼓》之“鼓诗”,CDM 1 SE很快就和801以至805拉开了差距,鼓形缩水,
弹性不佳,在重播钢琴、大提琴时也有同样的现象,用来播交响乐,因为802、801的印象
太好太深,所以觉得CDM 1 SE气势小了许多,低频垫底不够——可是它仅仅是一对书架箱
呀!书架箱缺乏绝对意义上的低频延伸。说到低音部,CDM 1 SE比不上805,更比不上ATC
SCM 10、SCM 20或是AE-1、卓丽一号。CDM 1 SE的低频缺乏ATC的弹性与控制力,更缺乏
卓丽一号的厚度感——这是万元以上和万元以下优秀小书架箱的区别。
四、音场出色、层次颇佳
虽然缺乏一点超低频作底,但CDM 1 SE在重播交响乐时并没有丧失太多的分数,它的
层次感非常好,音场虽不是特别宽深,但经过仔细调校摆位,CDM 1 SE一样可以媲美这方
面的高手。尤其用来听小规模的室内乐,音色清新、透明度佳、定位出色,效果甚至好过了
另一款采用同轴单元设计的
音箱
,这在重播《拉丁弥撒》和《麦田之歌》时得到了很好的验
证。
另外,CDM 1 SE也是一对相当友善的小音箱,试过用很多
功放
推动,效果虽然各有差
异,但并无明显的不搭配的例子,当然,我更趋向于用音质细腻、电流较大的英国合并机推
动,至于
CD机
,如果以Krell kps 30i作标准,那么在NAD 502,马兰士63 SE和CEC 3100
三款中,我觉得后者的声音更出色一些。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都错过了这台售价仅3000
元的
CD机
,可能是其转盘机构比63 SE略差一点吧,我个人的使用感觉是该机的转盘稳定
性略差,循迹不理想。然而,CEC 3100单机重达6公斤,输出端子为大型铜制品,独立电
源线还有平衡式数码输出接口,内外皆属重料设计,音色属快速,清新,高分析力类型,低
频凝聚有力,配上8000AⅡ和CDM 1 SE后可以重播出纯正、准确、干净、中性、高分析力
的声音,只是在线材上要搭配一下。
CDM 1 SE售价超过了6000元,算不上便宜,但如果你不是只爱甜腻中频和刺激的低频,
如果你是一个古典乐迷,理性爱乐人士,并且不想在
音响
上投入太多的钱,可以试听一下CDM
1 SE,相信它可以给你许多美好的音乐享受,小房间者尤佳。
产品详情
品牌型
惠威M3
产品价格
市场价:¥7800/对,活动价:请咨询客服
9 / 40
号
颜色分
类
频响范
围
阻抗
豪华天然原木色
箱体材质
功率范围
单元配置
木质
40Hz ~ 20kHz
10-120W
低音L6-4R,高音TR2(组合式面板)。
4Ω
88dB
灵敏度
音箱净
重
产品质
保
外形尺寸
(W*D*H)
建议搭配
258×318×445mm
12kg
大电流 或甲类功放 胆机 斯巴克MT45
10天无理由退换,3个月包换新,1年质保(此售后服务为本店特色,只有本店顾客才享用)
相比M系列前代作品,惠威M3高保真书架音箱在配置上更加豪华,箱体有所增加,经典的实木外观造型内部却
是更充足和更符合电声高质量回放的结构设计,配置上采用了惠威全新设计的高素质6.5英寸中低音单元L6-4R、
产品特
点
优秀的中音软球顶中音单元DMN-A和惠威专利电声技术的改进型等磁场带式高音单元,配合惠威顶级电声工程师
精心调校的配套三分频电声分频器,高中低三只单元的声音衔接更为顺畅,每只单元声音协调性更是大幅提升。
置身惠威M3所营造的声场之中,精确到点和层次分明的声音结像和全频段的出色优美表现,真实的临场感重现
耳边。
商品活
动
同时购买原厂脚架 和配套功放 可赠送惠威原厂音响线 默认发德邦物流 运费到付
10 / 40
11 / 40
12 / 40
13 / 40
HiVi惠威M3高保真书架音箱
14 / 40
相比M系列前代作品,惠威M3高保真书架音箱在配置上更加豪华,箱体有所增加,经典
的实木外观造型内部却是更充足和更符合电声高质量回放的结构设计,配置上采用了惠威全
新设计的高素质6.5英寸中低音单元L6-4R、优秀的中音软球顶中音单元DMN-A和惠威专
利电声技术的改进型等磁场带式高音单元,配合惠威顶级电声工程师精心调校的配套三分频
电声分频器,高中低三只单元的声音衔接更为顺畅,每只单元声音协调性更是大幅提升。置
身惠威M3所营造的声场之中,精确到点和层次分明的声音结像和全频段的出色优美表现,
真实的临场感重现耳边。
惠威M3等磁场带式高音和球顶中音
惠威M3采用一体化的等磁场带式高音和顶级球顶中音单元的配置结构,通过全新改良的改
进型等磁场金属带式高音单元,响应频率从几kHz开始能一直延伸到超过40kHz的声音频
率,拥有超高的解析力,而且声音细腻透亮。惠威顶级DMN系列软球顶中音单元是惠威电
声科技的强力作品,曾用于惠威旗舰音响Swans2.3B,在CES2008大展上这只顶级球顶中
音单元得到所有试听发烧友的高度评价。DMN系列软球顶中音单元的振膜材料用上优质的
丝膜材料外面涂上特殊的阻尼材料,单元独立负责800Hz~6kHz的响应声音频率,这段频
率覆盖绝大部分中高频乐器和中高人声部分,独立球顶中音单元的音色甜美自然,避免2
分频结构衔接的中频缺陷,保证了声音的绝佳顺滑感。
15 / 40
惠威6.5英寸中低音单元L6-4R
惠威M3中配置了一颗全新研发的中低音单元L6-4R,采用6.5英寸的大口径设计,中央采
用相位塞设计。振膜采用全黑的凯拉夫(kevlar)纤维超轻高强度一体化 复合材料让声音
自然准确,结合相当柔软的耐疲劳长冲程橡胶振膜折环能吸收多余的震动能量;内部 高顺
性的定心支片具有优良的阻尼特性与动力稳定性 ; 屏蔽式磁路系统和长冲程线性位移技术
提供更强劲的低音输出,保证振膜大功率时的线性振动, 独特的磁路系统及大型磁钢驱动
单元,低频迅猛有力而且极富弹性,向下响应频率轻松达到50Hz以下,瞬态响应速度、低
频质感和量度都让惠威M系列的低频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经典是在不断的延续中成为了永恒,全新的惠威M3高保真书架音箱再一次承载着惠威人的
智慧结晶,把最新最先进的顶级电声技术融入其中,同时承载着惠威“专注声音品质”的优秀
生产理念,给大家带来又一次的最高级声音享受,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真实美好的声音。
M3 技术参数
音箱系列 :
音箱型号 :
系统形式 :
高保真音箱
M3
三路四阶倒相式
音箱系统
低音 : L6-4R
TR2(组
中高
合式面
音 :
板)
40Hz ~ 20kHz
单元配置 :
频率范围 :
16 / 40
失 真 度 :
65Hz ~ 20kHz
≤1%(2.83V/1m)
灵敏度
88dB
(2.83V/m) :
额定阻抗 : 4Ω
功率范围 : 10 ~ 120W
豪华天然原木箱
箱体外观 :
体配铝装饰圈
外形尺寸
258×318×445
(W×D×H mm) :
净重(公斤/
12kg
只) :
万元王者之战!惠威M3对决B&W CDM1 NT
B&W CD
M1
NT和
惠威
M3
在人类电声史的发展中,双声道立体声音箱经历的时间最为漫长,其中也流传
着无数传奇般的故事。从公元 1941年第一部真正商业发行的立体声拷贝片《梦
幻曲》开始,“立体声”逐渐为大众所认识,并逐步从电影行业走向普通的民用
范畴。也许我们无法体会半个多世纪前当人们第一次听到立体声时的惊奇与兴
奋,但立体声结像原理所展现出的美妙声场今天依然在我们耳边萦绕。
17 / 40
B&W CD
M1
NT(左)和
惠威
M3(右)
双声道立体声作为目前所有电声回放的基准架构应用极为广泛,从随处可闻
的FM调频立体声到CD音乐的录音监听及后期的制作都在应用。而众多音响发
烧友簇拥下的HiFi音响更是高保真立体声的高端应用之一,它展现了人类电声
科技最常见也最为精妙之处:一对立体声音箱,竟然可以再现一个舞台或一支交
响乐队:歌手的吟唱、乐器的位置,音乐的层次就这样完美的在耳前铺开,不由
让人惊叹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智慧。
我们继续将目光锁定HiFi音箱,在高保真立体声音箱中有一类音箱特别专注
于忠实地回放现场,展现音乐的本原和精髓,它们之中不乏世界名箱,如
JBL4428、Dynaudio Audience 52SE、B&W CDM1 NT、HiVi M1等。这类音箱有
很多共性,例如准确的音色,宽广而平坦的频率响应范围,优秀的低衰减指向特
性,出色的动态,极低的失真与快速的瞬态响应。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顶级高
保真书架音箱的精妙之处,本文将为大家带来惠威新款书架箱M3与B&W经典
名器CDM1 NT的全面对比评测,相信这两款顶级产品强烈碰撞产生的火花将让
您对高保真书架箱有更深入的了解。
箱体与单元配置:B&W CDM1 NT
18 / 40
●箱体与单元配置:B&W CDM1 NT
CDM1 NT是英国实力派音响公司——B&W在CDM1和CMD1-SE大获成功后,
推出的后继HiFi书架箱型号。从命名上就知道CDM1 NT来历不凡,它是B&W
将“鹦鹉螺”技术延伸应用的产品,这里的“NT” 就是英文“Nautilus Technology(鹦
鹉螺技术)”的缩写。
B&W CDM1 NT是一款采用2分频架构的书架音箱,其箱体造型非常特殊,上
面板是一个大倾角,为的是方便安装外置的“鹦鹉螺”高音单元。从外观上,我们
可以看到,“鹦鹉螺”高音单元被前粗后细的管状体包裹,在高音单元的背后就是
消音管。同时,CDM1 NT的高音单元采用了硬球顶金属振膜,高频有着非常出
色的透明感与纯净度。
19 / 40
在低音单?矫妫珻DM1 NT采用了165mm(6.5英寸)口径的锥盆中低音单
元。这只单元采用黄色的Kevlar防弹布纤维编织而成,单元中央有一个子弹型
相位锥。这只编织盆低音单元,有着非常出色的低频下潜与极低的失真,可以说
是目前书架式音箱中最为出色的中低音扬声器之一。
箱体与单元配置:惠威M3
●箱体与单元配置:惠威M3
惠威M3是HiVi经典书架箱M1的全新系列型号,M3和M1一样采用了昂贵的
原木箱体,只是容积比M1显著提升。此外,M3在箱体内部采用了的矩阵增强
结构设计,让箱体谐振降至更低。
在电声结构上,M3采用了全新的3分频单元架构,除了秉承M1上传奇般的
惠威专利等磁场带式扬声器之外,它还加入了一只素质不凡的专用球顶中音单元
以及惠威新款6.5英寸黑色Kevlar防弹布纤维编织盆中低音单元,面对来势汹
20 / 40
汹单元配置堪称豪华的对手-CDM1 NT,惠威M3在单元用料和电声特性上和对
手相比不逞多让。
惠威的专利等磁场带式扬声器技术与 B&W的“鹦鹉螺”导音管技术一样,同
为目前世界电声领域最为领先的技术;而相比传统球顶动圈高音单元,惠威等磁
场带式扬声器拥有更平坦的频率响应,更高的声压,极快的瞬态响应速度以及更
小的失真,通常它只在最顶级的音响系统中被采用。HiVi M3上采用的RT1.3W
高音更是融合了惠威等磁场带式高音扬声器技术精华的最新杰作。RT1.3W单元
的核心为一块高精度振动芯片,振膜面积占整个振动芯片面积90%以上,振动芯
21 / 40
片被精密安装在钕铁硼磁体矩阵中以并获得均匀驱动力。RT1.3W振膜的振动质
量极轻,它的质量只有同传统球顶中高音的五十分之一,这意味着对于任何输入
的瞬态信号,RT1.3W几乎可以马上作出瞬时响应,瞬态特性远远超过传统扬声
器。此外,惠威等磁场带式扬声器的振膜面积要比普通球顶高音大数倍,使得扬
声器拥有更加均匀宽广指向特性。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德国Hi-end厂商纷
纷采用惠威等磁场带式扬声器的原因了,因为惠威的带式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更
加清晰、自然透明,结像也更富有层次。
22 / 40
除了新款的等磁场带式扬声器,M3比M1还采用了更先进和复杂的3分频电声
结构,这就是惠威专业球顶中音单元的应用。我们知道不同材质的振膜在表现相
同频率的声音时音色是有所差异的,为了让音箱的中频更符合人声以及乐器在中
频段的音色特点,以单只中音单元涵盖完整中音区,表现人声、弦乐器基音,为
带式高音和6.5英寸中低音作完美衔接即成为M3的设计主旨。采用一只专业球
顶中音承上启下配合这个特殊频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性设计,然而增加一只
中音单元将对整个系统在频率响应、阻抗与相位特性等各方面设计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这就是惠威为M3专门打造的新款DMO球顶中音单元,这只单元采用了手工
制做的德国编织球顶振膜与旋转对称的振动组件,音圈采用大功率50mm铝骨
架,双层矩形截面导线绕制,软引线呈180度对称引出。另外,这只单元采用
双钕铁硼磁体设计,为悬浮其中的音圈提供了线性驱动力和有效的散热,这样的
结构可以获得极低的谐波失真和很大的功率承载能力。DMO球顶中音单元频响
曲线是非常平滑的,从800-8000Hz不均匀度仅为负1.5dB。惠威新款DMO球
顶中音单元的加入让整套扬声器系统拥有更大的辐射空间,并让整套扬声器系统
的音色更清晰、透明且接近真实。
23 / 40
M3的低音采用的是HiVi全新研发的单元 L6-4R,这是一只采用6.5英寸的大
口径中低音单元,中央采用相位塞设计。振膜采用全黑的超轻高强度 Kevlar防
弹布纤维编织盆 ,这种复合材料让声音自然准确。结合柔软的耐疲劳长冲程橡
胶振膜折环能吸收多余的震动能量;内部高顺性的定心支片具有优良的阻尼特性
与动力稳定性;屏蔽式磁路系统和长冲程线性位移技术提供更强劲的低音输出与
瞬态特性,保证振膜大功率时的线性振动。独特的磁路系统及大型磁钢驱动单元,
低频迅猛有力而且极富弹性,低频下沿响应频率轻松达到 39Hz(-6dB)。这样
响应速度、低频质、量兼备的超级中低音单元让惠威 M3的低频提升至更高层次。
轴向频率响应曲线对比
●电声测量数据的全面较量
● 轴向频率响应曲线对比
24 / 40
当代音箱设计是先进的电声辅助设计、测量技术与设计师的阅历、审美共同作
用的结晶。音箱作为电声回放器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可以被量化的,音箱的
客观电声测量数据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一款音箱的真正素质。
“轴向频率响应曲线”是评价一款高保真音箱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可以说一款
音箱是否好听从频响曲线上就可以看出个大概。也许一款音箱有好的曲线,但它
不一定好听,因为还有其他重要的声学因素影响着音箱的音质。但是如果一款音
箱连频响曲线凹凸不平,那么很难说它会是一款有着正确的声音、好听的音箱。
要知道,世界上数以百计的国内外公认名箱中98%以上的频率响应曲线都是平
坦、均匀的。
这是B&W CDM1 NT在消声室内测量出的实际频率响应曲线,我们可以清楚的
看到CDM1 NT的曲线非常平坦,从65Hz-20kHz的不均匀度仅为?dB,有效频率
范围是40Hz-20kHz(+3dB、-6dB)。值得注意的是CDM1 NT的频响曲线在3kHz
开始有一个逐步爬升的过程,在5kHz附近达到顶峰,这个延续峰直达20kHz,
总的增益数在2.5dB左右,这部分的频响特性会让音箱在中高频的表现上更为突
出,听感更明亮具有能量感和穿透力。
25 / 40
这是HiVi M3在消声室内测量出的实际频率响应曲线,整体的平滑度较CDM1
NT稍高一些,48Hz-20kHz的不均匀度为?.5dB,有效频率范围是39Hz-20kHz
(+3dB、-6dB)。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两款音箱的曲线在设计风格上有两处
比较明显的差异。一是在39Hz-65Hz这个频段,M3的曲线要比CDM1 NT衰减
的更缓慢一些,这部分的差异会让M3听上去低频有更好的下潜,更具包围感;
二是M3的频率提升从400Hz开始一直延续到2.5kHz,总体增益为2.5dB左右,
这部分的提升主要是加强了中频的能量和密度;M3在3kHz-10kHz频段是非常
平坦的,一直到10kHz以上略有1.5dB左右的提升,让高频听上去更加飘逸具
有空气感。
分频点对比
● 分频点对比
精密设
计的分频网络将音箱的整个频率响应范围精确分割,让每只单元都工作在
最擅长的频率范围内。
26 / 40
B&W CDM1 NT的分频点设计十分的传统且严谨,非常符合英国人的特点。分
频点精确的落在3kHz点上,高音的分频器为3阶(18dB/oct)滤 波;低音分
频器则为1阶(6dB/oct)滤波,另外加电阻和电容各1只作为低音单元阻抗的
补偿。
由于采用3分频架构,HiVi M3的分频设计相比CDM1 NT要复杂,分频点分
别为1.1kHz和5kHz。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懒⒌淖ㄒ登蚨ブ幸舳杂Φ钠德史段
В?800Hz-7kHz就是是惠威DMO球顶中音的工作频率区间,这个区域也是最为
考验音箱中频音色特性的频段。
扬声器的阻抗与相位特性对比
27 / 40
● 扬声器的阻抗与相位特性对比
扬声器的阻抗与相位特性也是衡量一款扬声器性能的重要指标,而音箱系统的
阻抗特性又要比单个扬声器的阻抗特性复杂的多,它与扬声器本身的性能、箱体
结构、分频网络的设计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这张是B&W CDM1 NT的阻抗与相位曲线,我们可以看到CDM1 NT的阻抗曲
线低频调谐频率为43Hz,阻抗双峰为26Hz和80Hz。双峰后曲线上最低阻抗是
200Hz的5Ω,阻抗曲线相位变化范围为+30 /-55度。
28 / 40
这张是HiVi M3的阻抗与相位曲线,我们可以看到M3的阻抗曲线低频调谐频
率为42Hz,阻抗双峰为28Hz和66Hz。双峰后曲线上最低阻抗是170Hz的4Ω,
阻抗曲线相位变化范围为+45 /-60度。
失真度对比
● 失真度对比
在失真度
的测量环节,我们采用了丹麦B&K专业电声仪器进行测量。从上至下
分别为音箱的频率响应曲线、二次谐波失真曲线、三次谐波失真曲线以及总谐波
失真曲线(淡蓝色),其中总谐波失真曲线是评价音箱失真度的重要参数。对于
一般扬声器而言,总谐波失真要求小于7%,对于高保真扬声器要求小于5%。
29 / 40
从失真度曲线上看,CDM1 NT的表现非常抢眼,从50Hz-20kHz的总谐波失真
全部小于1%,完全满足高保真音箱总谐波失真小于5%的要求。
30 / 40
从HiVi M3的测量结果上看,M3的成绩同样出色,从50Hz-20kHz的总谐波失
真全部小于1%,也完全满足高保真音箱总谐波失真小于5%的要求。
瞬态响应特性对比
● 瞬态响应特性对比
瞬态响应特性也是考量高保真音箱良莠的重点之一,当音频讯号前沿到来时,
振膜要迅速开始工作达到规定振幅,当讯号过后,振膜亦要迅速停止振动,只有
这样,对于一些急促的瞬间声音讯号才能够忠实的重放出来。而当一款音箱缺乏
好的瞬态响应时,声音可能变得浑浊,解析力下降,声音缺乏层次,这些都是不
利于声音高保真回放的。在电声设计和测量时我们一般利用积累频谱衰减曲线来
31 / 40
体现音箱的瞬态响应特性,特别是后沿衰减特性。影响扬声器系统瞬态响应特性
的方面有很多,其中包含扬声器本身的素质以及阻尼特性,箱体的强度以及形状
等等。
从CDM1 NT的积累频谱衰减曲线上来看,1kHz-3kHz频段存有略微的残留声,
时间延续在2毫秒左右,10kHz附近有一个3毫秒左右的窄频带残留,但是对实
际听感影响很小。
32 / 40
从M3的积累频谱衰减曲线上来看,采用了原木材质和矩阵增强技术的箱体在
抑止谐振上确实更有优势,除了1kHz处的极少量残留声,其余频段的后沿衰减
都在2毫秒以内就完成了,惠威等磁场带式扬声器的瞬态优势同样充分体现了出
来。
水平正负60指向性曲线对比
● 水平正负60指向性曲线
双声道高保真音箱需要再现歌手吟唱的凝聚感,交响乐恢弘的场面与乐器层次,
因此水平指向特性就显得极为重要。它关系到音箱在立体声回放时声场规模、宽
阔度与纵深感,声像的结实程度、声音层次、细节定位等诸多方面,同样是评价
一款音箱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
33 / 40
从CDM1 NT的水平正负60指向性曲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饪蠲魅肥得
恍榇诩丶闹懈咂刀蜟DM1 NT一直到40度角时依旧保持了极为出色
的指向特性,曲线的衰减很小,保持了非常高的一致性。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
CDM1 NT拥有那令人过耳难忘的立体音场感。
34 / 40
M3的水平正负60度指向特性同样让人赞叹,在正负20度角时所有频段的衰
减极小,与0度角时曲线形状几乎没有变化。而从20度到40度,最容易受到
辐射角影响的高频段也仅有少量衰减,这个时候惠威等磁场带式高音扬声器大振
动面积的优势就完全体现,因为在偏离轴向30度左右时,它几乎不受指向特性
的影响,也就是说听音时尽管您移动了位置达30度之多,但是声音的变化依旧
很小。
主观听感对比
● 主观听感对比
有了单元配置和电声测量这两组客观评价之后,对于两款音箱主观听音的对比
当然必不可少。我们在一间专业听音室进行了这场主观听感的正面交锋,驱动两
款音箱的是ROTEL 971前后级功率放大器,试听软件为《柏林之声2》和《德
国高级音响会示?禖.5》。
35 / 40
在初听之时,B&W CDM1 NT在听感上很明显较惠威M3更亮一些,这主要是
由于CDM1 NT在中高频段那个2.5dB的增益所致,而惠威M3的听感则要温顺
柔和一些,少了一点CDM1 NT那种光芒四射的刺激。就各频段而言,CDM1 NT
的中频段具有饱满密实的质感,音色表现基本趋向中性,略带一丝淡淡的甜味;
而“鹦鹉螺”高音的素质也绝对值得赞赏,高频有足够的延伸,听感亮丽开扬;低
频的量感充沛,下潜对于一款采用6.5英寸低音的书架箱来说已经足够。在聆听
大规模交响乐时,CDM1 NT能很好的表现出乐队的层次,乐器之间有良好的分
离度,声场的立体感很强。
而HiVi M3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全频段精确平顺的表现,包括高频细致密实,
感觉非常平实自然。由于采用了等磁场带式高音,M3拥有比普通音箱更圆润的
高频,泛音充足而细节缜密,无论弦乐的色泽与铜管的光辉都非常逼真。中频的
凝聚感和质感非常出色,人声结实而充满肌肉,在表现弦乐和人声时能带来胸腔
的共鸣,也许这就是独立的球顶中音优势所在吧。在AB对比中M3的低频似乎
下潜更深,低音丰满,鼓皮振动与贝斯拨弹被出色的低频分析力刻画地非常真实。
在声场方面,M3还原的声场相当宽广、深远,声象定位准确,播放爵士乐有非
常强烈的临场感与鲜活的味道。
从听感上很难评判这两款音箱孰优孰劣,因为它们表现出的声音趋向并不完
全相同,CDM1 NT像一个英国绅士,彬彬有礼但又少了一分亲切;而M3则像
是一个邻家的阳光男孩多了一份亲和与宽容。
●结语
目前,B&W CDM1 NT的售价在万元左右,惠威M3也在同一个价位。从箱体
材料上看CDM1 NT采用的是MDF板,而M3采用了原木箱体要更为豪华,对音
质确有提升。从声学结构上对比,CDM1 NT采用2分频,M3采用的是3分频;
36 / 40
我们不能从声学结构上判定哪种分频更优秀,这只是设计理念上的差异。而在最
重要的主观听感方面,可以说在这个价位上的HiFi箱已经很难再区分出谁更优
秀,它们在保证出色回放音质的同时都带着自己独有的声音特点,这些差异也许
不能用优劣来权衡,只能从不同文化属性之间异同来理解品味,就像每个人都不
尽相同的人生轨迹,需要自己去思考和回味。
M3+
经典在时间的磨砺后成为永恒,惠威M3成为继M1后惠威新的书架式音箱旗舰。M系列两
代经典传承了惠威不断探索电声高峰的理念并不断应用着更多高性能的先进电声科技,如今
惠威M3的新型号M3+璀璨登场,经典的定义正在延续。
M3+采用和M3相同的单元配置,均是罕有三分频书架箱!区别在于箱体设计风格的转变。
M3采用了全原木箱体,而M3+应用的则是天然木皮加透明钢琴烤漆的外观。从质感而言,
M3更加柔和古典,而M3+更时尚和光芒四射。
惠威M3+的单元配置相当豪华,采用了惠威全新设计的高素质6.5英寸中低音单元L6-4R、
优秀的中音软球顶中音单元DMN和惠威专利电声技术的改进型等磁场带式高音单元,配合
37 / 40
惠威顶级电声工程师精心调校的配套三分频电声分频器,高中低三只单元的声音衔接更为顺
畅,每只单元声音协调性更是大幅提升。置身惠威M3+所营造的声场之中,精确到点和层
次分明的声音结像和全频段的出色优美表现,真实的临场感重现耳边。
惠威M3+采用一体化的等磁场带式高音和顶级球顶中音单元的配置结构,通过全新改良的
改进型等磁场金属带式高音单元,响应频率从几kHz开始能一直延伸到超过40kHz的声音
频率,拥有超高的解析力,而且声音细腻透亮。惠威顶级DMN系列软球顶中音单元是惠威
电声科技的强力作品,曾用于惠威旗舰音响Swans2.3B,在CES2008大展上这只顶级球顶
中音单元得到所有试听发烧友的高度评价。DMN系列软球顶中音单元的振膜材料用上优质
的丝膜材料外面涂上特殊的阻尼材料,单元独立负责800Hz~6kHz的响应声音频率,这段
频率覆盖绝大部分中高频乐器和中高人声部分,独立球顶中音单元的音色甜美自然,避免2
分频结构衔接的中频缺陷,保证了声音的绝佳顺滑感。
38 / 40
惠威M3+中配置了一颗全新研发的中低音单元L6-4R,采用6.5英寸的大口径设计,中央采
用相位塞设计。振膜采用全黑的 玻璃纤维超轻高强度一体化 复合材料让声音自然准确,结
合相当柔软的耐疲劳长冲程橡胶振膜折环能吸收多余的震动能量;内部高顺性的定心支片具
有优良的阻尼特性与动力稳定性;屏蔽式磁路系统和长冲程线性位移技术提供更强劲的低音
输出,保证振膜大功率时的线性振动, 独特的磁路系统及大型磁钢驱动单元,低频迅猛有
力而且极富弹性,向下响应频率轻松达到40Hz以下,瞬态响应速度、低频质感和量度都让
惠威M系列的低频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经典是在不断的延续中成为了永恒,全新的惠威M3+高保真书架音箱再一次承载着惠威人
的智慧结晶,把最新最先进的电声技术和精致外观融入其中。为无数发烧带来最高级声音享
受,妙乐如影相随。
M3+ 技术参数
音箱系列 : 高保真音箱
音箱型号 : M3
三路四阶倒相式
系统形式 :
音箱系统
6.5英寸
低音 : 专业中
低音
单元配置 :
TR2(组
中高
合式面
音 :
板)
39 / 40
频率范围 :
失 真 度 :
40Hz ~ 20kHz
65Hz ~ 20kHz
≤1%(2.83V/1m)
灵敏度
88dB
(2.83V/m) :
额定阻抗 : 4Ω
功率范围 : 10 ~ 120W
豪华钢琴烤漆箱
箱体外观 :
体铝装饰圈
外形尺寸
272×380×420
(W×D×H mm) :
净重(公斤/
13.2kg
只) :
40 / 40
2024年8月5日发(作者:是晴曦)
宝华CDMse惠威M和M+
———————————————————————————————— 作者:
———————————————————————————————— 日期:
2
查看文章
英国原产B&W CDM1SE经典书架HIFI音箱
2010-01-06 0:27
3 / 40
4 / 40
Specifications :规格:
two-way, reflex-loaded,
stand-mounted loudspeaker.型号.................................................双向
反射加载,独立式扬声器。
0.75" (18mm) metal-dome
tweeter,驱动单位......................................... 0.75“(18毫米)金属球顶
高音单元,
.........................................6.5" (165mm) Kevlar-cone
6.5“(165毫米)芳纶锥形低音扬声
器。
3kHz.交叉频率..........................
3kHz。
64Hz to 20kHz, ±2dB.频率响
应.......................... 64Hz到20kHz,± 2dB的。
5 / 40
88dB/W/m
(2.83V).88dB/W/m(2.83V )。
8 ohms.标称阻
抗........................... 8欧姆。
.30W minimum.放大器的最低要
求.......................功率30W。
18 lbs重
量............................................. 18磅
Dimensions(wxdxh)........................22.5 x 29 x 37 cm尺寸
(WxDxH )........................ 22.5 x 29 × 37厘米
价格:6000.00元
英国产的
音箱
一直在国内爱乐者中有很好的口碑。英国箱风格各异,既有柔和醇厚的KEF、
Tannoy、Spendor,又有清新透明的Harbeth,还有劲爆有力的AE、ATC以及昂贵罕见的Wilson
Benesch等品牌。但在林林总总的英国名箱中,若要让我评一个“最佳印象”之类,我愿意
投B&W的票,因为这家英国名厂不仅有“鹦鹉螺”之类的充满高科技色彩的极品,又有久经
考验,为世界各大录音室和爱乐者接受的800系列,更有为广大人士乐于
购买
的P系列,600
系列等产品。而就我所接触的多款B&W产品看来,B&W在新科技单元设计、箱体防共振结构
及声音取向方面都是令人满意的,而且不同系列的声音在取向上略有差异,以求吸引更多的
使用者,这就象今天我们谈得很多的“多品牌战略”,聪明的英国人看来早就运用在
音响
产
品上了。
6 / 40
B&W的产品大致都有纯净中性、准确耐听的声音风格,
只是随价位不同而在密度、细节、质感方面有所差异。所以
我说B&W是英国箱中较“全能”的一种,而且价格方面又比
较平实,比如801 S3,早就被认为是“最便宜的Hi-End箱”
——这个说法最初来自海外评价,后来被事实证实。这么大
型又出色的一对全音域监听
音箱
,售价仅是三、四万,其它牌
子似乎再也找不出了。B&W的几个系列,除了新推出的300
系列换用了全新单元而不讨我喜欢外,其余的几种都是不错
的。纵观身边的朋友,用上B&W的还真不少:801、802、803、
805、P5、P6等多为古典、爵士乐迷采用,用600系列组成家
庭影院的则更多。
用上CDM 1的也不少。用CDM 1的大概是因为用不起805的一种妥协。因为805不仅
身价更高,而且对
功放
和音源要求更甚,于是,声音类似805的CDM 1就有更多的人在使用。
当然,CDM 1总体上是不及805的,不仅在频响、密度和动态上,在舞台纵深度上也是略有
不及的,但CDM 1用一台MF E100、Audiolab 8000A(B)或Aura Ls 100之类就可以推好,
一万五左右就可以搭配好一套不错的组合。因此,我向许多朋友推荐了CDM 1 。
CDM 1 SE的推出当然引起了我的关注。事实上,一起到货的还有CDM系列的中置及座
地箱,但出于对CDM 1的关注,我要求试听的只是其SE改进版。
如果不摘下面网,我丝毫没有查觉SE版
音箱
究竟改动在何方:箱体大小、形状、木皮、
手工一模一样,那削去1/3箱顶的奇异造型和那个安在“斜坡”上的带金属网罩的高音依然
是老样子。摘下面网后,看见低音单元已换用全新带“子弹头”相位塞的165mm Kevlar振
膜单元。新单元的“子弹头”看上去比较怪异,又长又亮,估计不是金属制品,子弹头与音
圈分离,进一步提高振膜反应速度且有更佳的散热条件,只是音圈周围有一圈白色粘合剂,
看上去颇为不雅。
如果摘去低音单元外圈的黑色胶圈,就可以看到铸铝的未上漆的单元盆架。据说SE版
音箱
在分音器上有所改动,但朋友嘱咐在先,万勿“解剖”,只好作罢。低音单元下的导相
孔较大,而且长度较短。CDM 1 SE仍同原版一样边角倒圆,用漂亮的木皮贴面,双线分音
端子很好用,总体上是一对既漂亮又坚固的充满现代感的小精灵。
CDM 1 SE和高档的同厂产品一样采用了铝膜高音、液磁冷却、超能磁铁及Kevlar防弹
纤维丝盆,所以不易“煲熟”。新开声的CDM 1 SE用一台天龙的PMA 2000 N
功放
推动,专
拣鼓乐和铜管煲箱。刚开声的CDM 1 SE高频又亮又硬,中低音也拘谨,需要文火武火慢慢
煲来。等状态稳定后,改用Audiolab 8000AⅡ
功放
推动,
CD机
用马兰士63 SE和CEC 3100,
有时为了好奇,也试用一下Krell昂贵的kps 30i,当然我知道是没有人这样搭配的。线材
7 / 40
用VDH产品,
音箱
线用“红衣主教”,这根线配B&W较佳。本来想用原版或805作一下对比,
不料好久都未借到,也好,反正805和CDM 1印象颇深。试听软件有《炎皇第一鼓》、《飞
鹰》、《地狱结冰》、《民歌蔡琴》、《崔岩光中国民歌》、《图画展览会》、《贝多芬“大
公”三重奏》、《海飞兹:勃拉姆斯小协》、《卡门歌剧精选》及B&W公司出品的爵士乐
CD等等。以下是试听印象。
一、漂亮的中高频,出色的解析力
因为以往对CDM 1曾多次把玩,所以知道B&W的蓝色铝膜高音是叫人欢喜叫人忧的。
以前推荐朋友用Aura Ls 100合并机推CDM 1,因为曾试过Audiolab 8000B,明亮的高频让
人有点受不了。而Aura则在高频处略有衰减,听上去更柔和顺耳一些。我不知道CDM 1 SE
在高音分频上是否有所改动,或是单元有所改进,反正SE版的
音箱
虽然仍是明亮高解析力
的,但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出现刺耳的现象。即使是用Audiolab这种明朗爽快的机子搭配,
CDM 1 SE也绝无半点不适。
因为金属高音的先天优势,CDM 1 SE展现出来的高频细节非常丰富,空间感和堂音也
较能准确反映,透明度颇高,尤其是听海飞兹的老录音,那种消除不去的背景噪声捕捉得很
好。听帕尔曼演奏的帕格尼尼第一小协,音色准确、细节丰富,很好地展示了帕尔曼的技巧
和帕格尼尼小协欢乐、炫技的性质,让人不由多听了几遍。用CDM 1 SE播出的钢琴更是出
色,音符清脆、有力、明亮,只是左手弹奏的部分还不能和更大型的
音箱
相比。
二、更加有密度的中频
和醇厚的800系列相比,P系列和CDM系列的音色显得要平淡寡味一些,或曰“清丽”
一些。但和CDM 1相比,“SE”版无疑要显得原声一些。这在听蔡琴时有更磁性、更动人的
演绎,当然,这是就CDM 1而言,你不要指望它象卓丽或Opera一样“肉感十足”, B&W
就是B&W,中性准确的监听风格。因为“SE”的中频更加圆润,所以这一次可以放心地用8000A
Ⅱ来推动而不担心它味道太平淡了。
CDM 1 SE的分频点在3kHz左右,但是中高音与中音衔接还是比较完美的,用《崔岩光》
一碟试一试就知,女高音的谐振峰横跨3kHz一段,但并没有出现撕裂、刺耳或是衰减等不
良现象,证明CDM 1 SE的分频设计是很好的。另外,虽然人声不如纸质音盆那样迷人,但
绝无脑海里偶尔掠过的“Kevlar之声”之类的中频不佳现象。“Kevlar声”?若不揭开网
面,谁会料到它是一只Kevlar振盆呢?如果总是听B&W或Focal的Kevlar单元,谁还会相
信曾经有个“Kevlar声”的恶名呢?
三、低频动态:有一点遗憾
8 / 40
应该说,CDM 1 SE的动态是不错。从极弱到极强,CDM 1 SE跟随速度颇快,重播声压
也很高,在二十个平方的屋子里一样可以提供足够大的声压。用来播一播《未来战士》之类
的刺激片段也不尴尬,只是中低频略欠厚实,低频下潜仍然不够,播到高潮处就有点难受。
播《炎皇第一鼓》之“鼓诗”,CDM 1 SE很快就和801以至805拉开了差距,鼓形缩水,
弹性不佳,在重播钢琴、大提琴时也有同样的现象,用来播交响乐,因为802、801的印象
太好太深,所以觉得CDM 1 SE气势小了许多,低频垫底不够——可是它仅仅是一对书架箱
呀!书架箱缺乏绝对意义上的低频延伸。说到低音部,CDM 1 SE比不上805,更比不上ATC
SCM 10、SCM 20或是AE-1、卓丽一号。CDM 1 SE的低频缺乏ATC的弹性与控制力,更缺乏
卓丽一号的厚度感——这是万元以上和万元以下优秀小书架箱的区别。
四、音场出色、层次颇佳
虽然缺乏一点超低频作底,但CDM 1 SE在重播交响乐时并没有丧失太多的分数,它的
层次感非常好,音场虽不是特别宽深,但经过仔细调校摆位,CDM 1 SE一样可以媲美这方
面的高手。尤其用来听小规模的室内乐,音色清新、透明度佳、定位出色,效果甚至好过了
另一款采用同轴单元设计的
音箱
,这在重播《拉丁弥撒》和《麦田之歌》时得到了很好的验
证。
另外,CDM 1 SE也是一对相当友善的小音箱,试过用很多
功放
推动,效果虽然各有差
异,但并无明显的不搭配的例子,当然,我更趋向于用音质细腻、电流较大的英国合并机推
动,至于
CD机
,如果以Krell kps 30i作标准,那么在NAD 502,马兰士63 SE和CEC 3100
三款中,我觉得后者的声音更出色一些。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都错过了这台售价仅3000
元的
CD机
,可能是其转盘机构比63 SE略差一点吧,我个人的使用感觉是该机的转盘稳定
性略差,循迹不理想。然而,CEC 3100单机重达6公斤,输出端子为大型铜制品,独立电
源线还有平衡式数码输出接口,内外皆属重料设计,音色属快速,清新,高分析力类型,低
频凝聚有力,配上8000AⅡ和CDM 1 SE后可以重播出纯正、准确、干净、中性、高分析力
的声音,只是在线材上要搭配一下。
CDM 1 SE售价超过了6000元,算不上便宜,但如果你不是只爱甜腻中频和刺激的低频,
如果你是一个古典乐迷,理性爱乐人士,并且不想在
音响
上投入太多的钱,可以试听一下CDM
1 SE,相信它可以给你许多美好的音乐享受,小房间者尤佳。
产品详情
品牌型
惠威M3
产品价格
市场价:¥7800/对,活动价:请咨询客服
9 / 40
号
颜色分
类
频响范
围
阻抗
豪华天然原木色
箱体材质
功率范围
单元配置
木质
40Hz ~ 20kHz
10-120W
低音L6-4R,高音TR2(组合式面板)。
4Ω
88dB
灵敏度
音箱净
重
产品质
保
外形尺寸
(W*D*H)
建议搭配
258×318×445mm
12kg
大电流 或甲类功放 胆机 斯巴克MT45
10天无理由退换,3个月包换新,1年质保(此售后服务为本店特色,只有本店顾客才享用)
相比M系列前代作品,惠威M3高保真书架音箱在配置上更加豪华,箱体有所增加,经典的实木外观造型内部却
是更充足和更符合电声高质量回放的结构设计,配置上采用了惠威全新设计的高素质6.5英寸中低音单元L6-4R、
产品特
点
优秀的中音软球顶中音单元DMN-A和惠威专利电声技术的改进型等磁场带式高音单元,配合惠威顶级电声工程师
精心调校的配套三分频电声分频器,高中低三只单元的声音衔接更为顺畅,每只单元声音协调性更是大幅提升。
置身惠威M3所营造的声场之中,精确到点和层次分明的声音结像和全频段的出色优美表现,真实的临场感重现
耳边。
商品活
动
同时购买原厂脚架 和配套功放 可赠送惠威原厂音响线 默认发德邦物流 运费到付
10 / 40
11 / 40
12 / 40
13 / 40
HiVi惠威M3高保真书架音箱
14 / 40
相比M系列前代作品,惠威M3高保真书架音箱在配置上更加豪华,箱体有所增加,经典
的实木外观造型内部却是更充足和更符合电声高质量回放的结构设计,配置上采用了惠威全
新设计的高素质6.5英寸中低音单元L6-4R、优秀的中音软球顶中音单元DMN-A和惠威专
利电声技术的改进型等磁场带式高音单元,配合惠威顶级电声工程师精心调校的配套三分频
电声分频器,高中低三只单元的声音衔接更为顺畅,每只单元声音协调性更是大幅提升。置
身惠威M3所营造的声场之中,精确到点和层次分明的声音结像和全频段的出色优美表现,
真实的临场感重现耳边。
惠威M3等磁场带式高音和球顶中音
惠威M3采用一体化的等磁场带式高音和顶级球顶中音单元的配置结构,通过全新改良的改
进型等磁场金属带式高音单元,响应频率从几kHz开始能一直延伸到超过40kHz的声音频
率,拥有超高的解析力,而且声音细腻透亮。惠威顶级DMN系列软球顶中音单元是惠威电
声科技的强力作品,曾用于惠威旗舰音响Swans2.3B,在CES2008大展上这只顶级球顶中
音单元得到所有试听发烧友的高度评价。DMN系列软球顶中音单元的振膜材料用上优质的
丝膜材料外面涂上特殊的阻尼材料,单元独立负责800Hz~6kHz的响应声音频率,这段频
率覆盖绝大部分中高频乐器和中高人声部分,独立球顶中音单元的音色甜美自然,避免2
分频结构衔接的中频缺陷,保证了声音的绝佳顺滑感。
15 / 40
惠威6.5英寸中低音单元L6-4R
惠威M3中配置了一颗全新研发的中低音单元L6-4R,采用6.5英寸的大口径设计,中央采
用相位塞设计。振膜采用全黑的凯拉夫(kevlar)纤维超轻高强度一体化 复合材料让声音
自然准确,结合相当柔软的耐疲劳长冲程橡胶振膜折环能吸收多余的震动能量;内部 高顺
性的定心支片具有优良的阻尼特性与动力稳定性 ; 屏蔽式磁路系统和长冲程线性位移技术
提供更强劲的低音输出,保证振膜大功率时的线性振动, 独特的磁路系统及大型磁钢驱动
单元,低频迅猛有力而且极富弹性,向下响应频率轻松达到50Hz以下,瞬态响应速度、低
频质感和量度都让惠威M系列的低频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经典是在不断的延续中成为了永恒,全新的惠威M3高保真书架音箱再一次承载着惠威人的
智慧结晶,把最新最先进的顶级电声技术融入其中,同时承载着惠威“专注声音品质”的优秀
生产理念,给大家带来又一次的最高级声音享受,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真实美好的声音。
M3 技术参数
音箱系列 :
音箱型号 :
系统形式 :
高保真音箱
M3
三路四阶倒相式
音箱系统
低音 : L6-4R
TR2(组
中高
合式面
音 :
板)
40Hz ~ 20kHz
单元配置 :
频率范围 :
16 / 40
失 真 度 :
65Hz ~ 20kHz
≤1%(2.83V/1m)
灵敏度
88dB
(2.83V/m) :
额定阻抗 : 4Ω
功率范围 : 10 ~ 120W
豪华天然原木箱
箱体外观 :
体配铝装饰圈
外形尺寸
258×318×445
(W×D×H mm) :
净重(公斤/
12kg
只) :
万元王者之战!惠威M3对决B&W CDM1 NT
B&W CD
M1
NT和
惠威
M3
在人类电声史的发展中,双声道立体声音箱经历的时间最为漫长,其中也流传
着无数传奇般的故事。从公元 1941年第一部真正商业发行的立体声拷贝片《梦
幻曲》开始,“立体声”逐渐为大众所认识,并逐步从电影行业走向普通的民用
范畴。也许我们无法体会半个多世纪前当人们第一次听到立体声时的惊奇与兴
奋,但立体声结像原理所展现出的美妙声场今天依然在我们耳边萦绕。
17 / 40
B&W CD
M1
NT(左)和
惠威
M3(右)
双声道立体声作为目前所有电声回放的基准架构应用极为广泛,从随处可闻
的FM调频立体声到CD音乐的录音监听及后期的制作都在应用。而众多音响发
烧友簇拥下的HiFi音响更是高保真立体声的高端应用之一,它展现了人类电声
科技最常见也最为精妙之处:一对立体声音箱,竟然可以再现一个舞台或一支交
响乐队:歌手的吟唱、乐器的位置,音乐的层次就这样完美的在耳前铺开,不由
让人惊叹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智慧。
我们继续将目光锁定HiFi音箱,在高保真立体声音箱中有一类音箱特别专注
于忠实地回放现场,展现音乐的本原和精髓,它们之中不乏世界名箱,如
JBL4428、Dynaudio Audience 52SE、B&W CDM1 NT、HiVi M1等。这类音箱有
很多共性,例如准确的音色,宽广而平坦的频率响应范围,优秀的低衰减指向特
性,出色的动态,极低的失真与快速的瞬态响应。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顶级高
保真书架音箱的精妙之处,本文将为大家带来惠威新款书架箱M3与B&W经典
名器CDM1 NT的全面对比评测,相信这两款顶级产品强烈碰撞产生的火花将让
您对高保真书架箱有更深入的了解。
箱体与单元配置:B&W CDM1 NT
18 / 40
●箱体与单元配置:B&W CDM1 NT
CDM1 NT是英国实力派音响公司——B&W在CDM1和CMD1-SE大获成功后,
推出的后继HiFi书架箱型号。从命名上就知道CDM1 NT来历不凡,它是B&W
将“鹦鹉螺”技术延伸应用的产品,这里的“NT” 就是英文“Nautilus Technology(鹦
鹉螺技术)”的缩写。
B&W CDM1 NT是一款采用2分频架构的书架音箱,其箱体造型非常特殊,上
面板是一个大倾角,为的是方便安装外置的“鹦鹉螺”高音单元。从外观上,我们
可以看到,“鹦鹉螺”高音单元被前粗后细的管状体包裹,在高音单元的背后就是
消音管。同时,CDM1 NT的高音单元采用了硬球顶金属振膜,高频有着非常出
色的透明感与纯净度。
19 / 40
在低音单?矫妫珻DM1 NT采用了165mm(6.5英寸)口径的锥盆中低音单
元。这只单元采用黄色的Kevlar防弹布纤维编织而成,单元中央有一个子弹型
相位锥。这只编织盆低音单元,有着非常出色的低频下潜与极低的失真,可以说
是目前书架式音箱中最为出色的中低音扬声器之一。
箱体与单元配置:惠威M3
●箱体与单元配置:惠威M3
惠威M3是HiVi经典书架箱M1的全新系列型号,M3和M1一样采用了昂贵的
原木箱体,只是容积比M1显著提升。此外,M3在箱体内部采用了的矩阵增强
结构设计,让箱体谐振降至更低。
在电声结构上,M3采用了全新的3分频单元架构,除了秉承M1上传奇般的
惠威专利等磁场带式扬声器之外,它还加入了一只素质不凡的专用球顶中音单元
以及惠威新款6.5英寸黑色Kevlar防弹布纤维编织盆中低音单元,面对来势汹
20 / 40
汹单元配置堪称豪华的对手-CDM1 NT,惠威M3在单元用料和电声特性上和对
手相比不逞多让。
惠威的专利等磁场带式扬声器技术与 B&W的“鹦鹉螺”导音管技术一样,同
为目前世界电声领域最为领先的技术;而相比传统球顶动圈高音单元,惠威等磁
场带式扬声器拥有更平坦的频率响应,更高的声压,极快的瞬态响应速度以及更
小的失真,通常它只在最顶级的音响系统中被采用。HiVi M3上采用的RT1.3W
高音更是融合了惠威等磁场带式高音扬声器技术精华的最新杰作。RT1.3W单元
的核心为一块高精度振动芯片,振膜面积占整个振动芯片面积90%以上,振动芯
21 / 40
片被精密安装在钕铁硼磁体矩阵中以并获得均匀驱动力。RT1.3W振膜的振动质
量极轻,它的质量只有同传统球顶中高音的五十分之一,这意味着对于任何输入
的瞬态信号,RT1.3W几乎可以马上作出瞬时响应,瞬态特性远远超过传统扬声
器。此外,惠威等磁场带式扬声器的振膜面积要比普通球顶高音大数倍,使得扬
声器拥有更加均匀宽广指向特性。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德国Hi-end厂商纷
纷采用惠威等磁场带式扬声器的原因了,因为惠威的带式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更
加清晰、自然透明,结像也更富有层次。
22 / 40
除了新款的等磁场带式扬声器,M3比M1还采用了更先进和复杂的3分频电声
结构,这就是惠威专业球顶中音单元的应用。我们知道不同材质的振膜在表现相
同频率的声音时音色是有所差异的,为了让音箱的中频更符合人声以及乐器在中
频段的音色特点,以单只中音单元涵盖完整中音区,表现人声、弦乐器基音,为
带式高音和6.5英寸中低音作完美衔接即成为M3的设计主旨。采用一只专业球
顶中音承上启下配合这个特殊频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性设计,然而增加一只
中音单元将对整个系统在频率响应、阻抗与相位特性等各方面设计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这就是惠威为M3专门打造的新款DMO球顶中音单元,这只单元采用了手工
制做的德国编织球顶振膜与旋转对称的振动组件,音圈采用大功率50mm铝骨
架,双层矩形截面导线绕制,软引线呈180度对称引出。另外,这只单元采用
双钕铁硼磁体设计,为悬浮其中的音圈提供了线性驱动力和有效的散热,这样的
结构可以获得极低的谐波失真和很大的功率承载能力。DMO球顶中音单元频响
曲线是非常平滑的,从800-8000Hz不均匀度仅为负1.5dB。惠威新款DMO球
顶中音单元的加入让整套扬声器系统拥有更大的辐射空间,并让整套扬声器系统
的音色更清晰、透明且接近真实。
23 / 40
M3的低音采用的是HiVi全新研发的单元 L6-4R,这是一只采用6.5英寸的大
口径中低音单元,中央采用相位塞设计。振膜采用全黑的超轻高强度 Kevlar防
弹布纤维编织盆 ,这种复合材料让声音自然准确。结合柔软的耐疲劳长冲程橡
胶振膜折环能吸收多余的震动能量;内部高顺性的定心支片具有优良的阻尼特性
与动力稳定性;屏蔽式磁路系统和长冲程线性位移技术提供更强劲的低音输出与
瞬态特性,保证振膜大功率时的线性振动。独特的磁路系统及大型磁钢驱动单元,
低频迅猛有力而且极富弹性,低频下沿响应频率轻松达到 39Hz(-6dB)。这样
响应速度、低频质、量兼备的超级中低音单元让惠威 M3的低频提升至更高层次。
轴向频率响应曲线对比
●电声测量数据的全面较量
● 轴向频率响应曲线对比
24 / 40
当代音箱设计是先进的电声辅助设计、测量技术与设计师的阅历、审美共同作
用的结晶。音箱作为电声回放器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可以被量化的,音箱的
客观电声测量数据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一款音箱的真正素质。
“轴向频率响应曲线”是评价一款高保真音箱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可以说一款
音箱是否好听从频响曲线上就可以看出个大概。也许一款音箱有好的曲线,但它
不一定好听,因为还有其他重要的声学因素影响着音箱的音质。但是如果一款音
箱连频响曲线凹凸不平,那么很难说它会是一款有着正确的声音、好听的音箱。
要知道,世界上数以百计的国内外公认名箱中98%以上的频率响应曲线都是平
坦、均匀的。
这是B&W CDM1 NT在消声室内测量出的实际频率响应曲线,我们可以清楚的
看到CDM1 NT的曲线非常平坦,从65Hz-20kHz的不均匀度仅为?dB,有效频率
范围是40Hz-20kHz(+3dB、-6dB)。值得注意的是CDM1 NT的频响曲线在3kHz
开始有一个逐步爬升的过程,在5kHz附近达到顶峰,这个延续峰直达20kHz,
总的增益数在2.5dB左右,这部分的频响特性会让音箱在中高频的表现上更为突
出,听感更明亮具有能量感和穿透力。
25 / 40
这是HiVi M3在消声室内测量出的实际频率响应曲线,整体的平滑度较CDM1
NT稍高一些,48Hz-20kHz的不均匀度为?.5dB,有效频率范围是39Hz-20kHz
(+3dB、-6dB)。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两款音箱的曲线在设计风格上有两处
比较明显的差异。一是在39Hz-65Hz这个频段,M3的曲线要比CDM1 NT衰减
的更缓慢一些,这部分的差异会让M3听上去低频有更好的下潜,更具包围感;
二是M3的频率提升从400Hz开始一直延续到2.5kHz,总体增益为2.5dB左右,
这部分的提升主要是加强了中频的能量和密度;M3在3kHz-10kHz频段是非常
平坦的,一直到10kHz以上略有1.5dB左右的提升,让高频听上去更加飘逸具
有空气感。
分频点对比
● 分频点对比
精密设
计的分频网络将音箱的整个频率响应范围精确分割,让每只单元都工作在
最擅长的频率范围内。
26 / 40
B&W CDM1 NT的分频点设计十分的传统且严谨,非常符合英国人的特点。分
频点精确的落在3kHz点上,高音的分频器为3阶(18dB/oct)滤 波;低音分
频器则为1阶(6dB/oct)滤波,另外加电阻和电容各1只作为低音单元阻抗的
补偿。
由于采用3分频架构,HiVi M3的分频设计相比CDM1 NT要复杂,分频点分
别为1.1kHz和5kHz。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懒⒌淖ㄒ登蚨ブ幸舳杂Φ钠德史段
В?800Hz-7kHz就是是惠威DMO球顶中音的工作频率区间,这个区域也是最为
考验音箱中频音色特性的频段。
扬声器的阻抗与相位特性对比
27 / 40
● 扬声器的阻抗与相位特性对比
扬声器的阻抗与相位特性也是衡量一款扬声器性能的重要指标,而音箱系统的
阻抗特性又要比单个扬声器的阻抗特性复杂的多,它与扬声器本身的性能、箱体
结构、分频网络的设计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这张是B&W CDM1 NT的阻抗与相位曲线,我们可以看到CDM1 NT的阻抗曲
线低频调谐频率为43Hz,阻抗双峰为26Hz和80Hz。双峰后曲线上最低阻抗是
200Hz的5Ω,阻抗曲线相位变化范围为+30 /-55度。
28 / 40
这张是HiVi M3的阻抗与相位曲线,我们可以看到M3的阻抗曲线低频调谐频
率为42Hz,阻抗双峰为28Hz和66Hz。双峰后曲线上最低阻抗是170Hz的4Ω,
阻抗曲线相位变化范围为+45 /-60度。
失真度对比
● 失真度对比
在失真度
的测量环节,我们采用了丹麦B&K专业电声仪器进行测量。从上至下
分别为音箱的频率响应曲线、二次谐波失真曲线、三次谐波失真曲线以及总谐波
失真曲线(淡蓝色),其中总谐波失真曲线是评价音箱失真度的重要参数。对于
一般扬声器而言,总谐波失真要求小于7%,对于高保真扬声器要求小于5%。
29 / 40
从失真度曲线上看,CDM1 NT的表现非常抢眼,从50Hz-20kHz的总谐波失真
全部小于1%,完全满足高保真音箱总谐波失真小于5%的要求。
30 / 40
从HiVi M3的测量结果上看,M3的成绩同样出色,从50Hz-20kHz的总谐波失
真全部小于1%,也完全满足高保真音箱总谐波失真小于5%的要求。
瞬态响应特性对比
● 瞬态响应特性对比
瞬态响应特性也是考量高保真音箱良莠的重点之一,当音频讯号前沿到来时,
振膜要迅速开始工作达到规定振幅,当讯号过后,振膜亦要迅速停止振动,只有
这样,对于一些急促的瞬间声音讯号才能够忠实的重放出来。而当一款音箱缺乏
好的瞬态响应时,声音可能变得浑浊,解析力下降,声音缺乏层次,这些都是不
利于声音高保真回放的。在电声设计和测量时我们一般利用积累频谱衰减曲线来
31 / 40
体现音箱的瞬态响应特性,特别是后沿衰减特性。影响扬声器系统瞬态响应特性
的方面有很多,其中包含扬声器本身的素质以及阻尼特性,箱体的强度以及形状
等等。
从CDM1 NT的积累频谱衰减曲线上来看,1kHz-3kHz频段存有略微的残留声,
时间延续在2毫秒左右,10kHz附近有一个3毫秒左右的窄频带残留,但是对实
际听感影响很小。
32 / 40
从M3的积累频谱衰减曲线上来看,采用了原木材质和矩阵增强技术的箱体在
抑止谐振上确实更有优势,除了1kHz处的极少量残留声,其余频段的后沿衰减
都在2毫秒以内就完成了,惠威等磁场带式扬声器的瞬态优势同样充分体现了出
来。
水平正负60指向性曲线对比
● 水平正负60指向性曲线
双声道高保真音箱需要再现歌手吟唱的凝聚感,交响乐恢弘的场面与乐器层次,
因此水平指向特性就显得极为重要。它关系到音箱在立体声回放时声场规模、宽
阔度与纵深感,声像的结实程度、声音层次、细节定位等诸多方面,同样是评价
一款音箱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
33 / 40
从CDM1 NT的水平正负60指向性曲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饪蠲魅肥得
恍榇诩丶闹懈咂刀蜟DM1 NT一直到40度角时依旧保持了极为出色
的指向特性,曲线的衰减很小,保持了非常高的一致性。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
CDM1 NT拥有那令人过耳难忘的立体音场感。
34 / 40
M3的水平正负60度指向特性同样让人赞叹,在正负20度角时所有频段的衰
减极小,与0度角时曲线形状几乎没有变化。而从20度到40度,最容易受到
辐射角影响的高频段也仅有少量衰减,这个时候惠威等磁场带式高音扬声器大振
动面积的优势就完全体现,因为在偏离轴向30度左右时,它几乎不受指向特性
的影响,也就是说听音时尽管您移动了位置达30度之多,但是声音的变化依旧
很小。
主观听感对比
● 主观听感对比
有了单元配置和电声测量这两组客观评价之后,对于两款音箱主观听音的对比
当然必不可少。我们在一间专业听音室进行了这场主观听感的正面交锋,驱动两
款音箱的是ROTEL 971前后级功率放大器,试听软件为《柏林之声2》和《德
国高级音响会示?禖.5》。
35 / 40
在初听之时,B&W CDM1 NT在听感上很明显较惠威M3更亮一些,这主要是
由于CDM1 NT在中高频段那个2.5dB的增益所致,而惠威M3的听感则要温顺
柔和一些,少了一点CDM1 NT那种光芒四射的刺激。就各频段而言,CDM1 NT
的中频段具有饱满密实的质感,音色表现基本趋向中性,略带一丝淡淡的甜味;
而“鹦鹉螺”高音的素质也绝对值得赞赏,高频有足够的延伸,听感亮丽开扬;低
频的量感充沛,下潜对于一款采用6.5英寸低音的书架箱来说已经足够。在聆听
大规模交响乐时,CDM1 NT能很好的表现出乐队的层次,乐器之间有良好的分
离度,声场的立体感很强。
而HiVi M3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全频段精确平顺的表现,包括高频细致密实,
感觉非常平实自然。由于采用了等磁场带式高音,M3拥有比普通音箱更圆润的
高频,泛音充足而细节缜密,无论弦乐的色泽与铜管的光辉都非常逼真。中频的
凝聚感和质感非常出色,人声结实而充满肌肉,在表现弦乐和人声时能带来胸腔
的共鸣,也许这就是独立的球顶中音优势所在吧。在AB对比中M3的低频似乎
下潜更深,低音丰满,鼓皮振动与贝斯拨弹被出色的低频分析力刻画地非常真实。
在声场方面,M3还原的声场相当宽广、深远,声象定位准确,播放爵士乐有非
常强烈的临场感与鲜活的味道。
从听感上很难评判这两款音箱孰优孰劣,因为它们表现出的声音趋向并不完
全相同,CDM1 NT像一个英国绅士,彬彬有礼但又少了一分亲切;而M3则像
是一个邻家的阳光男孩多了一份亲和与宽容。
●结语
目前,B&W CDM1 NT的售价在万元左右,惠威M3也在同一个价位。从箱体
材料上看CDM1 NT采用的是MDF板,而M3采用了原木箱体要更为豪华,对音
质确有提升。从声学结构上对比,CDM1 NT采用2分频,M3采用的是3分频;
36 / 40
我们不能从声学结构上判定哪种分频更优秀,这只是设计理念上的差异。而在最
重要的主观听感方面,可以说在这个价位上的HiFi箱已经很难再区分出谁更优
秀,它们在保证出色回放音质的同时都带着自己独有的声音特点,这些差异也许
不能用优劣来权衡,只能从不同文化属性之间异同来理解品味,就像每个人都不
尽相同的人生轨迹,需要自己去思考和回味。
M3+
经典在时间的磨砺后成为永恒,惠威M3成为继M1后惠威新的书架式音箱旗舰。M系列两
代经典传承了惠威不断探索电声高峰的理念并不断应用着更多高性能的先进电声科技,如今
惠威M3的新型号M3+璀璨登场,经典的定义正在延续。
M3+采用和M3相同的单元配置,均是罕有三分频书架箱!区别在于箱体设计风格的转变。
M3采用了全原木箱体,而M3+应用的则是天然木皮加透明钢琴烤漆的外观。从质感而言,
M3更加柔和古典,而M3+更时尚和光芒四射。
惠威M3+的单元配置相当豪华,采用了惠威全新设计的高素质6.5英寸中低音单元L6-4R、
优秀的中音软球顶中音单元DMN和惠威专利电声技术的改进型等磁场带式高音单元,配合
37 / 40
惠威顶级电声工程师精心调校的配套三分频电声分频器,高中低三只单元的声音衔接更为顺
畅,每只单元声音协调性更是大幅提升。置身惠威M3+所营造的声场之中,精确到点和层
次分明的声音结像和全频段的出色优美表现,真实的临场感重现耳边。
惠威M3+采用一体化的等磁场带式高音和顶级球顶中音单元的配置结构,通过全新改良的
改进型等磁场金属带式高音单元,响应频率从几kHz开始能一直延伸到超过40kHz的声音
频率,拥有超高的解析力,而且声音细腻透亮。惠威顶级DMN系列软球顶中音单元是惠威
电声科技的强力作品,曾用于惠威旗舰音响Swans2.3B,在CES2008大展上这只顶级球顶
中音单元得到所有试听发烧友的高度评价。DMN系列软球顶中音单元的振膜材料用上优质
的丝膜材料外面涂上特殊的阻尼材料,单元独立负责800Hz~6kHz的响应声音频率,这段
频率覆盖绝大部分中高频乐器和中高人声部分,独立球顶中音单元的音色甜美自然,避免2
分频结构衔接的中频缺陷,保证了声音的绝佳顺滑感。
38 / 40
惠威M3+中配置了一颗全新研发的中低音单元L6-4R,采用6.5英寸的大口径设计,中央采
用相位塞设计。振膜采用全黑的 玻璃纤维超轻高强度一体化 复合材料让声音自然准确,结
合相当柔软的耐疲劳长冲程橡胶振膜折环能吸收多余的震动能量;内部高顺性的定心支片具
有优良的阻尼特性与动力稳定性;屏蔽式磁路系统和长冲程线性位移技术提供更强劲的低音
输出,保证振膜大功率时的线性振动, 独特的磁路系统及大型磁钢驱动单元,低频迅猛有
力而且极富弹性,向下响应频率轻松达到40Hz以下,瞬态响应速度、低频质感和量度都让
惠威M系列的低频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经典是在不断的延续中成为了永恒,全新的惠威M3+高保真书架音箱再一次承载着惠威人
的智慧结晶,把最新最先进的电声技术和精致外观融入其中。为无数发烧带来最高级声音享
受,妙乐如影相随。
M3+ 技术参数
音箱系列 : 高保真音箱
音箱型号 : M3
三路四阶倒相式
系统形式 :
音箱系统
6.5英寸
低音 : 专业中
低音
单元配置 :
TR2(组
中高
合式面
音 :
板)
39 / 40
频率范围 :
失 真 度 :
40Hz ~ 20kHz
65Hz ~ 20kHz
≤1%(2.83V/1m)
灵敏度
88dB
(2.83V/m) :
额定阻抗 : 4Ω
功率范围 : 10 ~ 120W
豪华钢琴烤漆箱
箱体外观 :
体铝装饰圈
外形尺寸
272×380×420
(W×D×H mm) :
净重(公斤/
13.2kg
只) :
40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