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6日发(作者:郯经国)
《中国文脉》读后感(精选17篇)
《中国文脉》读后感(精选17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回过头来
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
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文脉》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
喜欢。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
我平时读书,喜欢挑作者,喜欢挑书的封皮。
寒假里,阅读组推荐了几部书,我先上网搜了一下所有书目的介
绍,打算选出自己比较喜欢的来读。第一眼,我就看到了余秋雨的名
字,毫不犹豫先搜寻了他的《中国文脉》,屏幕上,黑色的封皮,厚
重典雅,配以一簇大红的零星碎片在左下角,撩拨着我的心,所以当
即拍下了这本书。这部书一共分三个部分:
一是中国文脉。余秋雨先生追溯到了我国古诗的源头——《诗
经》,还谈到了诸子百家中的老庄孔孟,从体裁上来看还赏析了楚辞、
秦碑、汉赋等;然后纵横大唐诗文,点评南唐李煜,盛赞了宋代豪放
词风及爱国情怀。随后,他论元杂剧、明清小说,最后来到近现代,
回望了王国维、陈寅恪等学者。这一路写来,就像一把梳子把中国杂
乱的文学史按年代、体裁及历史作用清晰地梳理开来,让我的脑中的
历史文学知识立即呈立体状。
二是笔墨历史。作者纵览历史,回望过往,从甲骨金文,一直写
到清代和近代。那些写了汉字之于其他语言的不同之处。它的书写是
一种集体人格程序,有风范和表情,不仅是集体的审美,更有韵致,
推进了文化的美学品格。汉字千年,历久弥坚,汉语魅力,当并不只
遣词达意,更须在用典引文、在修辞造境之上。
三是用了三个话题来说中国的上古时代,从猜测皇帝到感悟神话,
然后写殷墟甲骨,考古记事。余先生回溯了黄帝和炎帝的时代,他列
举了很多史家对于上古中国历史的质疑,认为华夏文明皆是外来,或
者,认为上古根本不存在什么三皇五帝,都是后人的神话传说。
以我的学识,读起本书来觉得有些费劲,但却有一种“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的感觉。我通过阅读本书,把上大学时期学到的古代文学
史回顾一遍,又亲近了中国历史。在品读“中国文脉”的过程中,似
乎能从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听到中国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们身上的
体温。循着这条脉络,我感觉自己好像在探寻自己生命和文化的源头。
余秋雨先生说自己想通过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来重塑人格,我想他做
到了,对于我而言,我读过他的这本书后就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精神
像被一位高深的长者智者导引着,忘记了眼下的喧闹与物欲,忘记了
世俗的纷扰,只想徜徉于中国文化的洪流中,去感受、去思索、去探
寻、去收获,这不正是重塑自己人格吗?想来,在当今社会中能让人
摆脱纷繁陆离的世界,精心潜读的书籍真的不是很多呀!
对于中国文字,我虽然每天都在教,但是它的演变、他的美、他
的精髓我从未想过,读了本书,我刹那间发现原来汉字竟然是一种艺
术,感谢余秋雨先生带我领略了一座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艺术宝库,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还可以把这座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也
同我一样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至于最后
的一部分内容,我只做了了解性的阅读,觉得他有很多历史的专业知
识,我有些看不懂。最受益的还是前两个部分的内容。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2
借着暑假这个空闲的假期,我花了7个小时把余秋雨的《中国文
脉》读完了。总体感觉给自己的中国文学史复习了一下。复习过程比
较轻松。有笑着感叹的地方,也有不甚满意的地方。
新意并不多,把冷饭热炒一遍,模模糊糊都是晓风明月的感觉。
好在时间线索比较清楚,分类也比较明确。
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他因为对曹操的偏爱,冷落了孔明,冷落了三
国。对罗贯中缺乏足够的敬意。
其次是他对越是遥远的东西评价越高,越是接近现代的文人和作
品,越缺少充分的评价。好像是文脉消失了一样。这个见解缺乏说服
力。
第三是对百姓在文学史上地位评价的前后矛盾。前面说稷下学宫
里不需要草民。后面又说只有百姓还记得屈原,好像给了屈原无上文
学地位的是百姓。
最后是对红楼梦的解读评价,虽然很高,说这是人性生存与美好
的幻灭,但是分析软弱无力,缺乏独到见解,又不敢在众多理论中阐
明旗帜,不够给力。
为了可以追求语言的生动,很多地方做了一些想象,确实有效果,
我往往就是被此逗笑。但是越到后面,越觉得写法出现模式化,就在
笑不出来了。
《中国文脉》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在这我也推荐大家有机会一定
要看下。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3
近期,好友推荐我有空看一下,余秋雨先生系列书籍。其正在阅
读《中国文脉》一书,故亦从此书读开去,以窥端倪。自上周从淘宝
天猫购得《中国文脉》一书,即阅之。
深深被余先生文笔吸引,第一次看到有人以人为脉,以史为鉴,
融会贯通将史上孤立的人物,孤立的事件,通过文化的启承转接发展
串联在一起。使每一个历史人物,宛如昨天,就在眼前,是那么有血
有肉活灵活现,个性实足,仿佛隔空在与历史人物对话,仿佛余先生
穿越到4000年前的古国,一步一步沿着每个朝代,一路一风景,详细
记下了沿途所见所思。真实所见的就如实记叙,道听途说的,难以见
证的,多方求证,力求真实。史上没有结果的,想象无穷而符逻辑。
其将文人、政治家等,置身于当时当刻来分析,显其质,传其神。
将历史人物以史学家般的研究并给予文学家的独到见解,让枯燥的历
史人物生动而易读易懂。
复原人物情感,凸显历史地位,摘其一二感受如下:禹传位于子,
结束了禅让选贤,开创了世袭制,实是无奈防争斗;老子之学乃吾友,
道法自然,沁人心脾。孔子之学乃吾师,深深教诲,发自肺腑。两者
秋水共长天一色,相映趣;一身侠气,四海为家,充满理想,自视过
高而缺乏判断力和执行力的李白,时时想报效朝廷,却输得一败涂地;
南山脚下,悠然采菊,怡然自得的陶渊明,数百年后才被人记起;聊
发少年狂,欲要射天狼的苏东坡,多次被贬谪,等不到冯唐持节云中;
当年万里觅封侯,却身老沧州的陆游,至死也未见九州同;本想了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可怜白发生;八千里征途,
三十年征战,而怒发冲冠,欲雪靖康耻的岳飞,终究不抵流言,空悲
切;不畏汉武,严谨记实,受奇耻大辱后仍不停笔写《史记》的司马
迁,人情失恰,不知所踪;死而后已,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终究敌不
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前者忠心耿耿,留下《出师表》受人
敬仰,后者雄才伟略,成就一代文豪;墨子兼爱非攻过于理想而不宜
推行,孔子仁爱人本现实而易行;持《离骚》,问九天的屈原,一路
在问却无人回答,曲高和寡,郁郁寡欢,投江而去!
综观余秋雨先生在本书所写的文人志士,大多壮志未酬,空留遗
憾!但是正是这帮豪情高涨,充满斗志却显无奈,似是不懂风情的文
人志士,传承发展了中华文化,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他们那种国家民
族利益高于一切,置生死与度外,不失气节大义的气概,是我等学习
的楷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4
中国文脉,好大的气派!读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
我长时间沉浸在一种感动和震撼之中。
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史,著作浩如卷帙,星光璀璨夺目,哪些
作品和人物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可以成为穿越时空成为不朽的经典?
余秋雨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他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思考,运用"减
法"的研究方法来梳理了中国文学的脉络。他说:"减而见筋,减而见
神,减而得脉"。在博而精的文学基础和底蕴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邃
的穿越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进行了大胆而独到的取舍。
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
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体量不大,不一以贯之,时断时续,就像一
条倔强的山脊连成的天际线,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正是
这条天际线,让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
了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等级,是由品味来决定的。品味决定等级,
等级构成文明。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的等级和品味,是
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大道,人类尊严。文中字里行间
都充满着秋雨先生慷慨豪迈的情怀,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对中华文
学家园满腔的热爱和关切之情。
从汉字的起源到诗经的出现,从先秦诸子到汉大赋,从魏晋南北
朝到大唐盛世,从英杰辈出的宋代到文脉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诗意
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带领我们去亲近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
僻居荒村气定神闲的陶渊明;去敬仰行吟江边孤傲悲怆的屈原、倍受
酷刑而握笔的司马迁;去了解风骨飘逸桀骜多才的魏晋名士、唐诗宋
词巍峨顶峰上的诸多身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模糊的形象,通过
他的文字,变得清朗而感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别样
情怀。同时,秋雨先生对影响中国文脉至深的科学制度,进行了深刻
批判和公正评价,并剖析了文脉的根本,用清新简练的文字表达了精
神之脉和人格之脉的深刻思想与启蒙精神。
在饱蘸深情、荡气回肠的笔墨间,我们也不难发现始终云绕着秋
雨先生的淡淡忧伤和飘忽的无奈。中国文脉源远流长,有过诸多的辉
煌,也有过百年的苍凉。中国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偌大中国没有出现
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
家。研究队伍的夸张、伪饰、把玩的风尚大幅贬损了文学的形象。面
对当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领域,秋雨先生主张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
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清理地基搬开芜杂,寻获大柱
石基,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中华文化
的复兴。
现代是如此的荒瘠,我们不要在那里流浪太久。当今社会,物欲
横流,人心浮躁。中国文脉在今天的断裂,是中国文学的悲哀,是中
华民族魂的失落。
中国文脉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种宣言,是一种思想。她对于
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防止当今工业社会人性的异化和疏离,具有积
极的引导作用。
读《中国文脉》一书至少可以让我们短时间沉静下来,细细体味
文中优美的词句,慢慢感悟文学的品味;忘记尘嚣,忘记利益,忘记
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耐心地回顾过去,静静地审视周围,回归自
然回归本我。
明天,我们还能这样吗?
意志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是要创造或是破坏某种东西的自由
的憧憬,是能从中创造奇迹的创造力!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5
早已耳闻余秋雨先生的大名,很有幸一次在超市的书架上看到余
先生的这本书就痛快买了下来,但是能力有限距今断断续续读了已经
半年有余才算初步读完。接下来谈谈读完这本书的感悟吧。
何谓中国文脉,“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发展几千年来的一种最高
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等级是文脉的生命。文学的等级没有像
官阶、军衔、财富等这样的东西来界定,它由一种不太明显的东西来
定,这种东西叫——品味”。什么是品味,这里我给大家几个品味对
人产生影响的例子。我们常说一个人读过什么样的书在他的身上就会
有这样的影子。例如他穿衣服的品味,做事的风格等。一个暴富的土
豪他的汽车里肯定不会听着舒缓的音乐。一个饱读诗书的学生也不会
去带一条大金链子。
当今社会上某些“成功”人士扛着大师的旗号来以文炫已,以文
训世的现象数见不鲜。如某丹在百家讲坛上讲《论语》多少人津津乐
道,我当时就在老爹的要求下看了几次,甚至家里还买了他的书,最
后听说因在北京大学演讲穿着暴露被轰赶下台。现在还有很多顶着无
数头衔到处给人送去心灵震撼的“大师”,请大家一定擦亮眼睛,凡
事要有自己的判断。
我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盲目的背着并不理解的发蒙文言,例如
《三字经》里边有些东西已经明显是错误的、有些电视人永远在绘声
绘色的讲述早就应该退出文化记忆的文化残屑。
面对上述现象先生直言“文脉既隐,小丘成峰。健翅已远,残羽
冲鹏。”因此迫切需要来搬开芜杂重新梳理中国文脉。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6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上一次是在高中。本以为还可以回忆
些什么东西,但可惜,除了书上留下的些许印记可以佐证我曾看过,
提起书名模糊的好看二字,再不剩其他。以前读书时觉得这本书是在
讲中国的文化历史,被余秋雨先生飘逸脱俗、温润厚美、充满灵性的
文笔所折服,看过了便罢了,作者的角度就是我的角度,作者对事物
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但现在我觉得,没有思考的看书是有量无质的,
这次,我很庆幸我可以留下自己一些小小的思考。
这本书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夹叙夹议的散文形式对中国文化历
史上的重要节点作出点评,我觉得本书其实算得上是文学评论,作者
对文学作品及穿插在其中的历史人物都有系统点评,这是一项说起来
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因为全面点评需要系统的阅读和鉴赏,而查阅
完中国从古至今结合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优秀作品足以见得作者对文学
深厚的功底。
对阅读此书的背景介绍到此为止,下面来谈一谈我阅读本书时产
生的一些小小思考。
1、艺术风格所折射的生命基调。
余秋雨先生笔下的中国文学背后的作者不再是一个个空洞的文字
和符号,他们仿佛站在了人前,诉说他们所经历的喜乐伤悲。每一个
伟大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伟大的作者、画家、诗人、书法家,他们可以
统一简称为创作者。但每一个创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时都离不开特定的
历史背景,或是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或是一片繁荣国富民强的大唐
盛世,亦或是外族入侵改朝换代的明末时期。不同时期的作者所投射
出的作品读起来又有不同的感觉,他们可以是豪迈祥和,也可以是萧
瑟悲壮,可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
也可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乐观豪迈。
不信?可以问问自己,你印象中的李白是否是一个英姿勃发,充
满天真的侠客形象,他拿着酒杯,兴致所达之处,挥斥方遒,他仿佛
永远都不会老去。
再比如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杜甫老
先生,他站在破落的房子外,用悲凉的目光投向风雨飘浸下无依无靠
的百姓,他已垂垂老矣,抚须长叹间留下这样一句诗。印象中的李白
英姿勃发,无法想象他的年老。温厚纯良的杜甫恂恂然一长者也,可
实际上,历史考证李白要比杜甫大上将近一轮。由此可见,艺术风格
所投射的生命基调里,会在读者心中兑换成不同的年纪形象。
2、文化的传承断裂和延续。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闪耀在蓝色星球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像中国一样,皑皑屹立千年而不倒,能传承至今
而没有被泯灭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而这种文化本身,
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才可以不被历史所淘汰。
首先,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到秦朝,我们要感谢一个叫做秦始皇的
伟人。因为文明的割裂、分化、小化都与文字语言的不统一有关。如
果没有秦始皇及时地以强权统一文字,让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不同种族
的人用同一种文字语言,也许中国文脉早已不复存在。文化的传承还
带给中国一种集体心理,比如说修竹给人的风雅形象、晚霞给人的凄
艳感受、滴水穿石给人的坚韧之意、长年累月给人一种真实,甚至比
他们在天文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历史
以来,汉族在政治上被很多民族侵略过,占据过,剥削过,但是,汉
族也常常在被外族战胜之后却在文化上战胜了外族,这是历史上屡见
不鲜的事情。与世界上其他古老帝国互相远征、互毁文明不同,历史
上中国人内战再激烈,也不会自毁文明,即使是游牧种群落入中原,
也迟早是华夏文明的一员,去瞻仰一些历史遗迹,去阅读中国传承才
来的优秀文化,正是那些东西和那些地方,决定了中国人之所以成为
中国人。
读完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在荒热沙漠上行走的旅人发现甘泉的感觉,
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脉的思考由浅入深,启人思考,受益颇多。但是,
他谈到的一些东西我不是那么认可。比如文中提到“在当代的电脑书
法中,最丑陋的隶书被大陆诸多机关大量取用,连高铁的车名、站名
也包括在内,结果,人民即便呼啸而至,也逃不过那种臃肿、钝滞、
笨拙的笔墨”,但我觉得用隶书无伤大雅,我对此的感受没有余老先
生那样深刻,往小了说,隶书这种字体似乎并不好看,没有楷书的方
正气势,也没有行书的飘洒自如,但是它严谨庄重,好辨认,试想一
下在高铁的车名上书写狂草,那么会不会有人坐错站呢?往大了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统一使用一种字体可以达成规范,维持秩序。就像
高考只能用黑色来答题一样,制定者无法面面俱到,但终归是一件利
大于弊的事情。
因为本人知识储备和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在一些事物角度上看
法片面偏颇,看的少想的浅。这都是需要我不断地在阅读思考中去改
进和学习的,所以非常庆幸以读书笔记这种形式来督促自己,在读的
过程中理解,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7
从《山河之书》到《中国文脉》如果说前者是闪耀在中华文化长
河上的亮丽一景的话,后者便是前者的缔造者。如果说我是一个从不
懂历史,一向崇尚科技的理科女时,我却被余老师用那么通俗,简洁,
干净而又赋予魅力的语言吸引着,我从来不知道浸着历史味道的散文,
如此让人醉,你为我们讲述的不是那铁骑血腥的历史,娓娓道来的而
婉诺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携着远古文化气息,那么亲切地走来了,
你所有的怀疑,被她微微一笑征服了。
那种美是我从不曾目睹的,那种爱是迷失自我的岁月里,光辉的
一笔,那是生命里的切切私语,是生存状态自然程现,就是她让我心
里像点着了一场大火,让我的思考从平淡、消极、颓废,又回到了重
新思考、平淡、感知、美好。
可灼伤感还是有的,有那么一天开始,我不那么热衷于我的工作
了,那不怨我,因为我心底的渴求的,我掂着脚也够不着,我的心力
憔悴了,心的火还在烧着,燃烧是一种让人睁不眼睛的吞噬。火焰以
一种灼热而飘忽的狞笑,快速地推进着毁灭。那一刻,我这一边已经
准备刹时化为灰烬,哪知有一双手伸了进来,把伤残的我救出。
我从梦魇中醒来,生命那么触手可及,连楼兰姑娘也在为我婉惜,
我还是要重整旗鼓,高昂地走下去。
正像我对数理化的宣扬,那种数字美,那种简洁美,那种约定美,
那种不用粉饰的美,那么高傲地推动着生产力。我想用我的力量,用
我感召的力量,为我亲爱的祖国尽微薄之力,这是我的青春!踏着青
的遗迹,我的人生带着年龄的冗余前进着,可时间已经付不起,匆忙
的身影,让一种东西停止了,而让一种东西无力了,我没有自信了,
带着的清高的外表,却感到了那种来自心底的弱弱,生活,你让我伤
透了。
西天最后的一丝余光铺开了夜的序,我开始了我争渡的最礼相遇,
不知道算不算爱上了你。
我的书房里,泛泛的灯光里,我席地而座的随意,散落一地的书,
干瘪的水果,茶杯,酒杯,咖啡。你应该知道,我不想睡!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8
喜欢读《中国文脉》,源于它的名字;坚持读下去,因为它的内
容深深地吸引了我;反复读几遍,得益于它博大精深的深层内涵和对
文化的思考。
谈到文化,势必是一个极为博大深远的话题。它是民族,一个国
家的根源,是我们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
家,历经千余载岁月的涤荡,我们获得了不计其数的文化瑰宝。面对
如此之繁华盛景,一个中国人,若是对自己的文化渊源一无所知,甚
至鄙薄,显然是极端可怕的。这不禁让我们意识到,品鉴和把握先祖
赋予我们的财富,并将其不断延续,推向高峰,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
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古往今来,文化洪流奔涌不息,其之大,浩浩
荡荡,其之深,难寻其底,其之绚丽多姿,琳琅满目。正如我上文所
说,把握和品鉴其精髓是关键所在。而文学的发展变迁正是华夏文化
延续变化的一条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线,它的活力充分展现了我国文化
肝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华。因此,抓住这条主线,有助于我们更准
确,更深刻地领悟文化的神韵精髓。
于是,我仔细研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然而我惊喜的
发现,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开篇第一句即指出
“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刘和审
美潜流。”这正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指明了我所追寻的方向,将文
学的主线升华为了文脉,这正是其根源所在。
点明主题之后,《中国文脉》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原点从《诗经》
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统一
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史记》,魏晋(:中国文脉读书心
得)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
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展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既是文学
的发展,亦是历史的变迁,生动地为我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纵观全书,开始的两个篇目,《中国文脉》和《笔墨历史》是总
体纲领,它们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以及作
为文脉载体的中国书法史,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分别以个体进行精
细论述,使全书更加丰满充实。作者站在研究者个人的角度,展现的
是研究者个人的史观和研究心得,并不过分强调说教,虽有争议,但
对于像我这样非专业平民,能够站在研究者的肩膀上,努力借助研究
者的眼睛,鸟瞰浩瀚的中国文脉,“窃取”某些硏究者的点滴研究成
果已经获益匪浅。
大浪淘沙,历史沉浮,那一条贯穿中国文化的文脉正逢抉择的关
键。我们面对着继承与发扬的机遇与挑战,余先生的作品点明了社会
的现状与背景的潮流。经典不可复制,此话掷地有声,既承认了人类
一切文化壮举由盛而衰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提出,应当敬畏经典,保
护经典,如此,才能重整重组,在大力改革中创造与推进新的中国文
脉。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9
中国文脉,好大的气派。读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
我长时间沉浸在一种感动和震撼之中。
中国文学三千年的发展史中,著作浩如卷帙,星座璀璨夺目,哪
些作品和人物能经历时间的考验,可以穿越时空成为不朽的经典?秋
雨老师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他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思考,运用“减法”
的研究方法来梳理中国文学的脉络。他说“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
而得脉”。在博而精的文学基础和底蕴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遂地穿
越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进行了大胆而独到地取舍。
秋雨先生讲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
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体量不大,不一以贯之,时断时续,就
像一条倔犟的山脊连成的天际线,延绵不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正是这条天际线,让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
领略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等级,是由品位来决定的。品位决定等级,
等级构成文脉。秋雨老师讲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的等级和品位,
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的大道,人类的尊严。文中的
字里行间,都充斥着秋雨先生慷慨豪迈的情怀,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
和对中华文学家园满腔的热爱与关切之情。
从汉字的起源到诗经的出现,从先秦诸子到汉大赋,从魏晋南北
朝到大唐盛世,从英杰辈出的宋代到文脉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诗意
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带领我们去亲近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
僻居荒村气定神闲的陶渊明;去敬仰行吟江边孤傲悲伧的屈原、倍受
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去了解风骨飘逸桀骜多才的魏晋名士、唐诗
宋词巍峨顶峰上的诸多身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模糊的形象,通
过他的文字,变得清朗而感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别
样情怀。同时,秋雨先生对影响中国文脉至深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
刻批判和公正评价,并剖析了文脉的根本,用清新简练的文字表达了
精神之脉和人格之脉的深刻思想与启蒙精神。
在饱蘸深情、荡气回肠的笔墨间,我们也不难发现始终云绕着秋
雨先生的淡淡忧伤和飘忽的无奈。中国文脉源远流长,有过诸多的辉
煌,也有过百年的苍凉。中国近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偌大中国没有出
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
家。研究队伍的夸张、伪饰、把玩的风尚大幅贬损了文学的形象。面
对当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领域,秋雨先生主张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
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清理地基搬开芜杂,寻获大柱
石基,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中华文化
的复兴。
现代是如此的荒瘠,我们不要在那里流浪太久。当今社会,物欲
横流,人心浮躁。中国文脉在今天的断裂,是中国文学的悲哀,是中
华民族魂的失落。
中国文脉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种宣言,是一种思想。她对于
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防止当今工业社会人性的异化和疏离,具有积
极的引导作用。
读中国文脉一书至少可以让我们短时间沉静下来,细细体味文中
优美的词句,慢慢感悟文学的品位;忘记尘嚣,忘记利益,忘记人与
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耐心地回顾过去,静静地审视周围,回归自然回
归本我。
明天,我们还能这样吗?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0
最初对余秋雨老师的印象,是在前些年的央视歌手大赛上,他作
为文化课考官,在评点歌手答题的同时,为我们普及了很多文化历史
知识,当时很多听不太懂,只是觉得他出口成章,各种文学典故信手
拈来,让很多人崇拜至极。
后来,读了他最有名的《文化苦旅》,似乎读懂了几分他的苦心,
他对于中华文化是如此的热爱如此的维护,一心想推广开来,可是在
当今这个人心浮躁一心向钱的社会,他所做的就像是对着大海呐喊一
样,声音被隐没在海浪里了。
但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为民族文化呐喊,一起为保留我
们灿烂的精华而呐喊,可能这些声音就能汇聚成强有力的音符,能穿
透海浪传播到四面八方。
这篇《中国文脉》,余老师是依照历史的顺序,为我们一一清点
每个阶段最伟大的文学家。
从《诗经》的吟唱开始,中国文化开始上路,历经楚辞、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伟大的诗人和
瑰丽的文学作品。首先,在先秦诸子中,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
庄子、孟子;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
而余老师认为屈原是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学冠军。汉赋的成就相对
最弱,幸好还有占据历史性学至高地位的司马迁和《史记》。
魏晋文脉,分为三段,第一个在战火硝烟中接续文脉的,是曹操。
有很多成为熟语的诗句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
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
深。他用干净朴素凝炼的笔墨,以开阔的气势来写宇宙人生。第二段,
是阮籍,嵇康两人,真正称得上“魏晋名士”。第三段的主角,陶渊
明,他以自己的诗句展示了最鲜明的文学主张,戒色彩,戒繁复,戒
深奥,戒典故,并创造了一种以“田园”为标识的人生境界,成了一
种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陶渊明为中国文脉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然之
气,洁净之气,淡远之气。本人也是最喜欢他身上这种悠然淡定的超
然气息。
唐代文化上的繁荣,留下最壮丽的一篇。余老师心中唐代诗人的
前四名,当属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写的好的当
属韩愈和柳宗元。
宋代文脉的首席,让给了苏东坡,他是一个全才,诗、词、文、
书法、音乐、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皆可
傲视千年。排在他后面是是辛弃疾、陆游和李清照。
及至元代,诗歌、散文不值一提,但戏剧的出现,弥补了中华文
明几千年来的一个重大缺漏。关汉卿、王实甫的出现,让中国可以立
即在戏剧上与其他文明并肩而“毫无愧色”。明清两代五百多年,中
国文脉严重衰弱,还好有一部《红楼梦》以世界性的高度存在着,慰
抚了五百年的荒凉。
中国近、现代文学,成就较低。现代作家之中,真正懂文脉的也
就是鲁迅。
现代如此荒瘠,如何重新推进中国文脉?余老师说,首先领略两
种伟大——古代的伟大和国际的伟大,然后重建自己的人格,创造未
来。每个试图把中国文脉接到自己身上的年轻人,首先要从当代文化
圈里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
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
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中。
然后就有可能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和期盼者。
我们在等待……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1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
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
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
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
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这股潜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官方主流;
不是民间主流;属于文学,并不从属于哲学学派;虽然重要,但体量
不大;并不一以贯之,而是时断时续,断多续少;对周围的其他文学
现象有吸附力,更有排斥力。
就个人而言,不经过教育,何能自由取用?
余秋雨进一步说:“如果不分高低,只让每个时间和空间的民众
自由取用、集体“海选”,那么,中国文学,能选得到那位流浪草泽、
即将投水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受过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吗?
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艰苦躬耕的陶渊明吗?他们后来为民众知道,
并非民众自己的行为。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体会他们的内涵。因
此我敢断言,任何民粹主义的自由海选,即便再有人数、再有资金,
也与优秀文学基本无关。”
这不是文学的悲哀,而是文学的高贵。今天,我们回望历史,那
些在云雾中隐约可见的山脊是什么呢?
“文脉的原始材料,是文字。汉字大约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王
朝谱牒,甲骨文和金文……终于听到声音了,那是《诗经》。《诗经》
使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这种香气和声音,将
散布久远,至今还闻到、听到。”
我们看到了,背靠着一大批神话传说,刻写着一行行甲骨文、金
文,吟唱着一首首《诗经》,中国文化隆重上路。其实,这也就是以
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出场前的精神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
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
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
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
余先生说:“寻得这股潜流,是做减法的结果,……减法更为重要,
也更为艰难,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然“得脉者难得知
音”,所以,余先生只能深深一叹,他主张“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
良知领域,应该重启文明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
普世范本,这样,文化的复兴才有可能。”
余先生身体力行,为中国文学把脉、梳理、分类、总结,虽有不
尽完美之处,但表现出来的中国精神,让人为之感动。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2
《中国文脉》这本书是作家余秋雨在2013年写的,在这本书中,
余秋雨先生完整地梳理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作者从中华文明的起源讲起,历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伟大的诗人和瑰丽的文学作品。
首先,在先秦诸子中,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庄子、孟子;
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
魏晋文脉分为三段,第一段写的是曹操,写了很多他的诗句,例
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他用干净朴素凝炼的笔墨以
开阔的气势书写着人生。第二段写的是阮籍和嵇康两人,他们可以称
得上“魏晋名士”了。第三段写的是陶渊明,他以诗句展示出了最鲜
明的文学主张,创造了一种以“田园”为标识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种
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
唐代文化中诗是最繁荣,唐代诗人的前四名,当属李白、杜甫、
王维、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写的好的当属韩愈和柳宗元。宋代文脉
写的是苏东坡,他对诗、词、书法、音乐等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
散文、书法三项。排在他后面是是辛弃疾、陆游和李清照。元代出现
了戏剧的,关汉卿、王实甫的出现,让中国可以立即在戏剧上与其他
文明并肩而“毫无愧色”。
而古往今来的人们大多壮志未酬,例如:南山脚下悠然采菊的陶
渊明,数百年后才被人记起;聊发少年狂的'苏东坡,多次被贬谪;万
里觅封侯的陆游,至死也未见九州统一;八千里征途,三十年征战的
岳飞,终究不抵流言蜚语;不畏汉武,严谨记实,受奇耻大辱后仍不
停笔写《史记》的司马迁,人情失恰,不知所踪。
综观余秋雨先生在本书所写的文人志士,大多壮志未酬,空留遗
憾!但是正是这帮豪情高涨,充满斗志却显无奈,似是不懂风情的文
人志士,传承发展了中华文化,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他们那种国家民
族利益高于一切,置生死与度外,不失气节大义的气概,是我等学习
的楷模!
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文字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生命的传承,
生生地担起了中国的文脉。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源,中国文脉的基础,
深深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内心的中国之魂。作者:张锦鹏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3
去北京玩的时候,看到了余秋雨的《中国文脉》一书,不知道是
什么原因,竞也是爱不释手,是因为封面的“黑”里透红,还是因为
黑色封面上虽小却也很显眼的白色字体余秋雨?说不清是什么原因,
虽说明知道上网去买的话肯定会打折的,在这里买一点也不打折,是
原价38元,书也比较笨,纸也是有些泛黄的,也还是比较重的,但不
知是什么原因总也不能放手。
一、中国文脉篇
许是那股“潜流”,许是“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
许是对《诗经》的评论:在平实的麦香中熔铸着伟大和奇丽;许是对
先秦诸子的文学品相的分等级,许是对“屈原”的肯定:一动一静,
一祭一读,都是屈原;魏晋文脉的三段论,南北朝文化、唐宋元明清,
真的是一部《中国文华史》,不同时代的文化的比较、四大名著的论
述……真的能让我们“从当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装扮中逃出,滤净心胸,
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
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
中。然后,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企盼者。”真想,去领
略这份文脉,莫再等待。
二、笔墨历史篇
笔墨是我的喜爱,但也只能算是喜爱,在上学的时候学习过它,
现在还要使用它。对过去的毛笔字也只能算是一项喜爱,好歹会提笔
划拉几下,爱好王羲之的行书、欧阳询的楷体,看它们是一种欣赏,
或者说只能是爱看,却不会赏它,读过了这个笔墨的历史篇章,里面
有很多的东西让我更喜爱毛笔字了,假期里也抽出时间来翻开很久以
的书法字贴写了几张,很是生疏,但看到笔墨的痕迹,嗅到墨香,心
里总是一种欣然,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的神韵总是承
现在脑海中,围绕在身边,真的也想做一名考古学家,去古墓中寻找
感受古人的那种书法气韵。
东晋王家,那种历史文化,王家那数也数不清的书法家,自王正
的八个儿子,产生了四个杰出书法家,其中的王旷又出了比自己有名
的儿子王羲之,这个胆腹东床快婿也娶了个“女中仙笔”郗璿为妻,
又生了七擅长书法的儿子,“凝之得其韵、徽之得其势、操之得其体、
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这种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不可能不懂书法,
连献之的保姆李如意也是草书名笔,东晋王家,无处不飘逸着书法的
香气,若能在其家的外墙院站一站、闻一闻那种感觉也会令人心醉。
王羲之的书法在唐朝皇帝的珍爱中进一行得以提升,也出现了习王的
“欧柳颜赵”,这四家之中,我最喜欢欧阳询的字体,也曾习过它的
字帖《九成宫醴泉铭》,欧体的书法以“险劲挺秀”而名,评《九成
宫醴泉铭》的也很多,“楷书之盛,肇自李唐,若欧、虞、褚、薛,
尤其著者也。余谓欧公当为三家之冠,盖其同得或军运笔之妙谛。观
此帖结构谨严、风神遵劲,于右军之神气骨力不相悖,实世之珍。”
读到这儿,总不免提笔再去临习一下字帖,却总感到那份神韵离自己
太远,即便极其遥远,但能临摹一下总能沾到点墨痕,还得多抽时间
学一下,宋代的“苏黄米蔡”也曾领略过,尤其是其中的苏轼,很喜
欢他的词风,也喜欢他的笔韵,“苏黄共阅一手卷”,苏黄的情趣相
同,苏轼的《寒食帖》,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卷》也有相通之处。
虽说明清的书法没有唐代的鼎盛,但我还相信历史已入黄昏,文
脉不会打盹,笔墨也会重振。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4
文化潜流在历史的山峦间时隐时现,黛色的群峰构筑了溪流的生
命格局,而淙淙清流涌动着山涧的动人风景。中华大地宽广绵长的时
间和空间,与华夏文明绝无仅有的繁盛迷离,相声相长,缠绕绵延,
勾勒出中国文脉清晰繁复的脉络。
余秋雨如同深山的老者,他轻轻拨开林间的雾岚,将这山水之间
的纷繁往事娓娓道来,带我们聆听这世界上伟大文明强劲有力的心声。
就像一切原始神秘的东西总能引发无数欣喜与悸动一样,余秋雨
从千万年前的先民,从黄帝炎帝女娲夸父落笔,这些流传甚久动人心
仪的传说,以其风尘仆仆的历史感和不可思议的姿态,镌刻在每个牙
牙学语孩子的梦乡,每个甚至目不识丁的中国人的心头。正如书中所
述:“等级,是文脉的生命。”“世间之礼,天地之敬”的文化信仰
与崇拜是浩荡中华文明的奠基,而传说时代略显虚妄不实的古老故事
则是华夏文明最初意识形态的曲折呈现。那些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更
迭仍不朽地存在于历代人民心中的,是因为这神话中包含着一种属于
集体心理的真实。余秋雨这样阐释神话的“原型”价值:“这就像晚
霞给人的凄艳感受,修竹给人的风雅印象,长年累月也成了一种真实,
甚至比它们在天象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
中国古代的神话,无论是宏伟创世开天辟地,亦或悲壮牺牲填海
奔月,都潜匿着一种美学的生命气息,有着天人合一的壮阔和悲情柔
美的鸿蒙。从这不确定的源头起,这最苍老又最不会衰老的诗意,已
经植入每一个中国人身上。
继而,从《诗经》的稻麦声和虫鸟声起,屈原凄楚高贵、孤傲悯
人的行吟,司马迁错落有致的朴素笔触,魏晋四方奔溢、气貌繁盛的
文化格局,唐宋哀感顽艳字字珠玑。华夏文明流光溢彩奔腾不息。中
国人总愿意回顾历史,而文化潜流一直被朝朝代代的中国人的记忆定
格,因而我们仍可触及那些来路上的“平和、安详、寻常、世俗以及
有节制的谴责和愉悦”,这是文化的繁盛恩赐。
最令人动容的是余秋雨写李白、杜甫、王维的那一章。唐朝诗坛
是不好落笔评述的,因为它的盛世繁华,也因为历代文人对它繁冗无
尽的评说。对于这个人人都能轻易诵出“羌笛孤城”、“空山新雨”
的民族来说,唐诗开启了个人生命最初的美学的认知,它唤醒的是内
心,是山河,是文化传代和生存本性,因而也是华夏文明不可逾越的
篇章。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5
车窗外是绵延的山脉,高低起伏,各有其态。遍布竹海的高山少
不了几许裸露的山脊,却也不觉突兀,黄褐色的土壤与竹的墨绿相衬,
颇有几分相映成趣的味道。这,或许便是一种脉吧?一种自然的脉,有
起有落,或有断裂,却依然浑然一体。这,又多像余秋雨先生在《中
国文脉》中所提到的文脉啊。不过是一个有形而一个无形罢了。
所谓文脉,在余秋雨先生看来,便是一个减法。依我所想,所谓
减法,便是由加法演变而来。如若没有余秋雨先生那般多的底蕴,没
有巨人之肩的高度,便也不会有这文脉一说了,更遑论余秋雨先生那
种手握斧钺大胆取舍的果敢与对文化的敏锐洞察之深刻。
全文从太过古老以致无法考究的神话开始,带领我们穿越一个个
朝代,领略朝代中各个文采魅力均是惊艳绝伦的著名文人,探寻他们
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生平,追随他们的足迹,直至今朝。而将这一切
串联后得到的,即是余秋雨先生所说的“文脉”。
初论及文脉,我不能说一无所知,但也大略明白约是如山脉一般
的、专属文化的一条脉络。然而却从未想过这脉络中涌动的是什么,
或者说是什么组成了这脉络。那么,是什么呢?是文人吗,还是所谓
“文化”呢?
我自是没有余秋雨先生那般幸运,家门前的大山里还能有幸遇到
古旧的藏书阁,但毕竟,家附近还是有山的。怀揣着对“脉”的一种
敬意,我登上了山。在山顶俯瞰,俯瞰山脉,也俯瞰林立的楼房。入
目密布的楼房,假若城市是一种“脉”,那楼房该是这条“脉”的基
础。那文脉的基础是文章么?是诗词歌赋么?不,我想不是,文脉的基
础当是文字,是余秋雨先生口中的“笔墨”之雏形。因它只是墨色端
庄的方块字,还未曾拥有那种恣肆壮美的体态与内在。
余秋雨先生认为,笔墨是用来书写历史的,它贯穿了古今,述说
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奇。没有错,笔墨的确承载了历史,但在我看来,
在看了《中国文脉》一书后的我看来,承载历史真正内涵的,却是文
字,笔墨真正能代表的,不过是当代人的一种精神罢了。我从未觉得
自古以来的文人是文脉的全部,对我而言,文字才是全部。
在书中随余秋雨先生的思潮,随历史的波涛,我见过了太多文人
一生的足迹、坎坷和辉煌。没错,他们是笔墨的传承者,他们也用自
己的精神书写了历史,但是,倘若没有文字,历朝历代的文人们又何
以书写呢?笔墨于我,不过是文字的衍伸,是一种更具国人内心真情的
文字。但换个角度,笔墨又是文字的升华,用文字来讲述情感,或许
需要很多描写,而笔墨,也许只需几许。也因此,笔墨和文字成为两
种不同的体系,尽管它们本是同源,同是用于表达国人内心真情。当
然,文字更深得我心。
我无意感慨,但眼看这时代,笔墨除了成为文档中字体一栏的固
定一员,也并无太多用处,并不为大多数人钟情。尽管政府提倡学写
毛笔字,学习这种笔墨,可是真正喜爱它,不将它视为一种无奈的任
务,抑或是炫耀的资本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不否认在千千万万人中,
总有那么些钟情于笔墨的人们,但需要我们灌注情感、花费大把时间
和精力的笔墨,除了那些真正有底蕴、有阅历的人们,又还剩多少呢?
故而,我更为看重文字。
无论多少年过去,文字依旧是人们表达、体现情感的主要方式。
这种方式从国人出生开始,由身边人引导;上学,又转变为谈吐和作文;
工作,又演变成所谓论文的存在;再过几年,它又成为你抒发内心愁绪
和欢乐的表达方式。就这样,文字成为证明国人生活阅历、文化内涵,
抒发国人内心情感的几近唯一的方式。墨色端庄的方块字牢牢占据了
绝大多数国人的内心,国人惯于用此表达,也钟情于用此表达。这种
表达,往往成为中国历史上浩长文脉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篇章神话、楚
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至近代、现代、当代的
散文、新诗、小说等等。也正是因为这种表达,专于文字的表达,使
得文字无可替代地成为中国文脉奠定的基础。
至此,我终于解开困扰我内心许久的谜题,明白在我心中文字才
是文脉之基础。中国自古以来流传的端庄方块字是有无穷魅力的,仅
一个字,就可以从它的变形中发现无数奥妙。而当文字一个个汇聚在
一起,成为文章的时候,文字就仿佛是你的心,它连接了现实世界和
精神世界,在四维空间和二维平面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才是文字真
正的精华所在,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文字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生命的传承,生生地担起了中国的文
脉。
行走在这条文脉之上,领略文字的伟大,虽从不曾妄图将自己与
文脉相接,但却深深地明白,文字仍在,文脉永存。
文字中华民族的根源,中国文脉的基础,深深根植在每个中国人
内心的中国之魂。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6
余秋雨老师成名很早,在他成名之后,拜读过一本散文集,与我
心中的张爱玲、沈从文比,犹如繁花与藤蔓,最终觉得索然无味而没
有读完。后来余老师以文化学者自居,多少有些心生厌烦。
看完《中国文脉》这本书后,觉得余老师涉猎之广泛,我辈望尘
莫及。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坏小孩,在舞台角落拉开幕布偷看在书海中
徜徉的余老师,完全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妄自点评。
文中说,孔子的《论语》开辟了中国散文的先河,开始觉得这个
说法很有意思,但仔细思量,《论语》里子曰东一句,西一句散漫的
说着,不就是散文吗。文中将孔子对文脉的影响排在孟子、庄子之后,
这点我是很不服气的。
我从喜欢《论语》到喜欢孔子,长大后看《论语》和小时候背诵
课文里的《论语》节选感受完全不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读到这
段,觉得都是和学习有关的大道理。标准答案的翻译是这样的:学了
以后要不断地复习、实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和我一起商讨学问),不也快乐吗?虽然人家对我不了解,我也不
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现在读觉得场景应该是这样的:在一个放学后的黄昏,孔子和一
群学生在小酒馆喝酒,酒过三巡,孔子说"以前看过的书,过段时间拿
出来再看看,会有新的理解,还蛮有意思的,大家可以试试。"觥筹交
错间,又是几杯过后他又说;"那位远方的朋友来到这里,就一起喝几
杯吧!"远方的朋友来向孔子敬酒,孔子道:"实在喝不了了,跟你第
一次喝酒,你不知道我的酒量,不怪你,但我实在喝不了了。"也许孔
子就真的和我想象中一样,是个二不兮兮的可爱小老头吧。这样受后
世敬仰的敦厚可爱小老头居然被排在巧舌如簧的周庄之后,实在有点
接受不了。
文中把《诗经》排在《离骚》之后,我确实也不懂。最喜欢《诗
经》中《风》的诗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
琚"多么青涩可人的爱情故事,这和拗口难懂的《离骚》比,竟然在它
之后?记得《大学语文》学过一篇《离骚》的节选,其中一段老师讲
了4节课吧,才明白是说我的家乡,武汉市江夏区被洪水淹没了,屈
原站在山顶唏嘘不已。
读完余老师古文今译的离骚,觉得屈原,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富
二代,本想大展宏图,却始终郁郁不得志,只好把那些伤感和悲叹化
作离骚动人的诗篇。不过读完还是很感慨,原来在那个年代,人们就
已经开始种植兰花了,并且能分出兰草和蕙兰。
黄庭坚的字,余老师评价不高,他喜欢颜真卿。中国字演变的变
化并不大,为什么清朝至今,没有出现过"苏黄米蔡"这样,普通大众
都公认的大书法家。也许正如文中所说,王羲之的父亲、叔父伯父是
书法家,王羲之的兄弟、妻子、嫂子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几个儿子是
书法家,就连王羲之的女佣,也都写得一手好字。这样崇尚书法的社
会氛围已经不再,又怎么可能出现书法大家。
余老师文中说,司马迁的贡献不仅仅限于《史记》,更在于为以
后的史官做了表率。死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在遭受宫刑以后窝囊的
活着。但更让人惊奇的是,司马迁在接受宫刑出狱后,汉武帝不计前
嫌仍然为他封官,召他入殿献言献策。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7
余秋雨评价唐朝诗坛:“一群男子,一路辛苦,成了民族迈向美
的天域的里程碑。他们,都是中国文脉的高贵主宰。”唐朝时中华民
族最大的骄傲,那心境平和,气韵高华的大唐文明成就了这个民族的
气质与高贵,使从此以往的中国人血液里都流淌着一种剥离不去的诗
情画意,或孤傲,或华贵,或清冽天真,却也都弥足珍贵。
我们很欣喜地发现诗人这一特殊群体以其特有的敏感记录着历史
不一样的审美格式。李白笔下对山水性灵的惊讶,他如不系之舟,奔
忙追赶着充满陌生的美好,他自由舒展的灵魂,构筑了中华文明中最
飘逸最性情的成分,也充溢着令人向往的盛唐气象,这样的浩荡,山
川共仰。杜甫的生命却交织在苦难与飘零的漩涡中,而他最动人的博
爱悯人也恰如其分地从这荒泽泥沼中绵绵不绝地滋生出来,面对风雨
飘摇的凄楚与不堪,他报以眼泪、悲悯和随之即来的笔墨,他绵亘着
荒乱时代为数不多的善良与大美。王维则沾染着略显贵族的安静的诗
意,像余秋雨所说“连忧伤都是浩荡的,连曲折都是透彻的,连私情
都是干爽的,连隐语都是靓丽的”,他的美,是平易却也是深邃的。
而提及他们三人,不仅因为他们的文字造诣几乎占去唐诗的大半灵气,
而且他们的命运都经历了相同的拐点——安史之乱。这场逼得唐玄宗
落荒出逃,唐王朝元气大损的浩劫动乱,险些断送这三个稀世大诗人
的生命,因而我们不得不审视一个共同命题:政脉与文脉的重叠与交
错。
余秋雨并未在书中详述政治对文化的操纵,想来是因为在写这些
文字时正处于敏感动荡期,他本人也因为政治问题而不得已躲入深山
小屋中,才慢慢梳理起中国文脉的。但我们能清晰地感知,纵然政治
文明和物质文明不能限制住文化发展的进程,就像连魏晋那样荒谬无
度的乱世也出了许多风姿超群的名士,但政治权利却总是在其存在的
状态中凌驾于文学领域之上,因而开放自由的政治格局缠绕着的是文
化的汩汩涌动的欣欣向荣,而愚昧僵硬的统治下文脉大多只能委屈地
苟活,这样的敏感脆弱,我想应不是文学的悲哀,而是文学的高贵。
我们仍就祈愿,在当下,能依然延续着中国文脉的生命潜流,这
样盛大的脉络将成为民族进程的天际中最灿烂的云霓。
2024年8月6日发(作者:郯经国)
《中国文脉》读后感(精选17篇)
《中国文脉》读后感(精选17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回过头来
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
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文脉》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
喜欢。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
我平时读书,喜欢挑作者,喜欢挑书的封皮。
寒假里,阅读组推荐了几部书,我先上网搜了一下所有书目的介
绍,打算选出自己比较喜欢的来读。第一眼,我就看到了余秋雨的名
字,毫不犹豫先搜寻了他的《中国文脉》,屏幕上,黑色的封皮,厚
重典雅,配以一簇大红的零星碎片在左下角,撩拨着我的心,所以当
即拍下了这本书。这部书一共分三个部分:
一是中国文脉。余秋雨先生追溯到了我国古诗的源头——《诗
经》,还谈到了诸子百家中的老庄孔孟,从体裁上来看还赏析了楚辞、
秦碑、汉赋等;然后纵横大唐诗文,点评南唐李煜,盛赞了宋代豪放
词风及爱国情怀。随后,他论元杂剧、明清小说,最后来到近现代,
回望了王国维、陈寅恪等学者。这一路写来,就像一把梳子把中国杂
乱的文学史按年代、体裁及历史作用清晰地梳理开来,让我的脑中的
历史文学知识立即呈立体状。
二是笔墨历史。作者纵览历史,回望过往,从甲骨金文,一直写
到清代和近代。那些写了汉字之于其他语言的不同之处。它的书写是
一种集体人格程序,有风范和表情,不仅是集体的审美,更有韵致,
推进了文化的美学品格。汉字千年,历久弥坚,汉语魅力,当并不只
遣词达意,更须在用典引文、在修辞造境之上。
三是用了三个话题来说中国的上古时代,从猜测皇帝到感悟神话,
然后写殷墟甲骨,考古记事。余先生回溯了黄帝和炎帝的时代,他列
举了很多史家对于上古中国历史的质疑,认为华夏文明皆是外来,或
者,认为上古根本不存在什么三皇五帝,都是后人的神话传说。
以我的学识,读起本书来觉得有些费劲,但却有一种“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的感觉。我通过阅读本书,把上大学时期学到的古代文学
史回顾一遍,又亲近了中国历史。在品读“中国文脉”的过程中,似
乎能从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听到中国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们身上的
体温。循着这条脉络,我感觉自己好像在探寻自己生命和文化的源头。
余秋雨先生说自己想通过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来重塑人格,我想他做
到了,对于我而言,我读过他的这本书后就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精神
像被一位高深的长者智者导引着,忘记了眼下的喧闹与物欲,忘记了
世俗的纷扰,只想徜徉于中国文化的洪流中,去感受、去思索、去探
寻、去收获,这不正是重塑自己人格吗?想来,在当今社会中能让人
摆脱纷繁陆离的世界,精心潜读的书籍真的不是很多呀!
对于中国文字,我虽然每天都在教,但是它的演变、他的美、他
的精髓我从未想过,读了本书,我刹那间发现原来汉字竟然是一种艺
术,感谢余秋雨先生带我领略了一座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艺术宝库,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还可以把这座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也
同我一样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至于最后
的一部分内容,我只做了了解性的阅读,觉得他有很多历史的专业知
识,我有些看不懂。最受益的还是前两个部分的内容。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2
借着暑假这个空闲的假期,我花了7个小时把余秋雨的《中国文
脉》读完了。总体感觉给自己的中国文学史复习了一下。复习过程比
较轻松。有笑着感叹的地方,也有不甚满意的地方。
新意并不多,把冷饭热炒一遍,模模糊糊都是晓风明月的感觉。
好在时间线索比较清楚,分类也比较明确。
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他因为对曹操的偏爱,冷落了孔明,冷落了三
国。对罗贯中缺乏足够的敬意。
其次是他对越是遥远的东西评价越高,越是接近现代的文人和作
品,越缺少充分的评价。好像是文脉消失了一样。这个见解缺乏说服
力。
第三是对百姓在文学史上地位评价的前后矛盾。前面说稷下学宫
里不需要草民。后面又说只有百姓还记得屈原,好像给了屈原无上文
学地位的是百姓。
最后是对红楼梦的解读评价,虽然很高,说这是人性生存与美好
的幻灭,但是分析软弱无力,缺乏独到见解,又不敢在众多理论中阐
明旗帜,不够给力。
为了可以追求语言的生动,很多地方做了一些想象,确实有效果,
我往往就是被此逗笑。但是越到后面,越觉得写法出现模式化,就在
笑不出来了。
《中国文脉》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在这我也推荐大家有机会一定
要看下。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3
近期,好友推荐我有空看一下,余秋雨先生系列书籍。其正在阅
读《中国文脉》一书,故亦从此书读开去,以窥端倪。自上周从淘宝
天猫购得《中国文脉》一书,即阅之。
深深被余先生文笔吸引,第一次看到有人以人为脉,以史为鉴,
融会贯通将史上孤立的人物,孤立的事件,通过文化的启承转接发展
串联在一起。使每一个历史人物,宛如昨天,就在眼前,是那么有血
有肉活灵活现,个性实足,仿佛隔空在与历史人物对话,仿佛余先生
穿越到4000年前的古国,一步一步沿着每个朝代,一路一风景,详细
记下了沿途所见所思。真实所见的就如实记叙,道听途说的,难以见
证的,多方求证,力求真实。史上没有结果的,想象无穷而符逻辑。
其将文人、政治家等,置身于当时当刻来分析,显其质,传其神。
将历史人物以史学家般的研究并给予文学家的独到见解,让枯燥的历
史人物生动而易读易懂。
复原人物情感,凸显历史地位,摘其一二感受如下:禹传位于子,
结束了禅让选贤,开创了世袭制,实是无奈防争斗;老子之学乃吾友,
道法自然,沁人心脾。孔子之学乃吾师,深深教诲,发自肺腑。两者
秋水共长天一色,相映趣;一身侠气,四海为家,充满理想,自视过
高而缺乏判断力和执行力的李白,时时想报效朝廷,却输得一败涂地;
南山脚下,悠然采菊,怡然自得的陶渊明,数百年后才被人记起;聊
发少年狂,欲要射天狼的苏东坡,多次被贬谪,等不到冯唐持节云中;
当年万里觅封侯,却身老沧州的陆游,至死也未见九州同;本想了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可怜白发生;八千里征途,
三十年征战,而怒发冲冠,欲雪靖康耻的岳飞,终究不抵流言,空悲
切;不畏汉武,严谨记实,受奇耻大辱后仍不停笔写《史记》的司马
迁,人情失恰,不知所踪;死而后已,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终究敌不
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前者忠心耿耿,留下《出师表》受人
敬仰,后者雄才伟略,成就一代文豪;墨子兼爱非攻过于理想而不宜
推行,孔子仁爱人本现实而易行;持《离骚》,问九天的屈原,一路
在问却无人回答,曲高和寡,郁郁寡欢,投江而去!
综观余秋雨先生在本书所写的文人志士,大多壮志未酬,空留遗
憾!但是正是这帮豪情高涨,充满斗志却显无奈,似是不懂风情的文
人志士,传承发展了中华文化,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他们那种国家民
族利益高于一切,置生死与度外,不失气节大义的气概,是我等学习
的楷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4
中国文脉,好大的气派!读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
我长时间沉浸在一种感动和震撼之中。
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史,著作浩如卷帙,星光璀璨夺目,哪些
作品和人物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可以成为穿越时空成为不朽的经典?
余秋雨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他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思考,运用"减
法"的研究方法来梳理了中国文学的脉络。他说:"减而见筋,减而见
神,减而得脉"。在博而精的文学基础和底蕴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邃
的穿越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进行了大胆而独到的取舍。
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
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体量不大,不一以贯之,时断时续,就像一
条倔强的山脊连成的天际线,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正是
这条天际线,让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
了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等级,是由品味来决定的。品味决定等级,
等级构成文明。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的等级和品味,是
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大道,人类尊严。文中字里行间
都充满着秋雨先生慷慨豪迈的情怀,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对中华文
学家园满腔的热爱和关切之情。
从汉字的起源到诗经的出现,从先秦诸子到汉大赋,从魏晋南北
朝到大唐盛世,从英杰辈出的宋代到文脉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诗意
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带领我们去亲近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
僻居荒村气定神闲的陶渊明;去敬仰行吟江边孤傲悲怆的屈原、倍受
酷刑而握笔的司马迁;去了解风骨飘逸桀骜多才的魏晋名士、唐诗宋
词巍峨顶峰上的诸多身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模糊的形象,通过
他的文字,变得清朗而感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别样
情怀。同时,秋雨先生对影响中国文脉至深的科学制度,进行了深刻
批判和公正评价,并剖析了文脉的根本,用清新简练的文字表达了精
神之脉和人格之脉的深刻思想与启蒙精神。
在饱蘸深情、荡气回肠的笔墨间,我们也不难发现始终云绕着秋
雨先生的淡淡忧伤和飘忽的无奈。中国文脉源远流长,有过诸多的辉
煌,也有过百年的苍凉。中国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偌大中国没有出现
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
家。研究队伍的夸张、伪饰、把玩的风尚大幅贬损了文学的形象。面
对当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领域,秋雨先生主张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
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清理地基搬开芜杂,寻获大柱
石基,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中华文化
的复兴。
现代是如此的荒瘠,我们不要在那里流浪太久。当今社会,物欲
横流,人心浮躁。中国文脉在今天的断裂,是中国文学的悲哀,是中
华民族魂的失落。
中国文脉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种宣言,是一种思想。她对于
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防止当今工业社会人性的异化和疏离,具有积
极的引导作用。
读《中国文脉》一书至少可以让我们短时间沉静下来,细细体味
文中优美的词句,慢慢感悟文学的品味;忘记尘嚣,忘记利益,忘记
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耐心地回顾过去,静静地审视周围,回归自
然回归本我。
明天,我们还能这样吗?
意志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是要创造或是破坏某种东西的自由
的憧憬,是能从中创造奇迹的创造力!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5
早已耳闻余秋雨先生的大名,很有幸一次在超市的书架上看到余
先生的这本书就痛快买了下来,但是能力有限距今断断续续读了已经
半年有余才算初步读完。接下来谈谈读完这本书的感悟吧。
何谓中国文脉,“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发展几千年来的一种最高
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等级是文脉的生命。文学的等级没有像
官阶、军衔、财富等这样的东西来界定,它由一种不太明显的东西来
定,这种东西叫——品味”。什么是品味,这里我给大家几个品味对
人产生影响的例子。我们常说一个人读过什么样的书在他的身上就会
有这样的影子。例如他穿衣服的品味,做事的风格等。一个暴富的土
豪他的汽车里肯定不会听着舒缓的音乐。一个饱读诗书的学生也不会
去带一条大金链子。
当今社会上某些“成功”人士扛着大师的旗号来以文炫已,以文
训世的现象数见不鲜。如某丹在百家讲坛上讲《论语》多少人津津乐
道,我当时就在老爹的要求下看了几次,甚至家里还买了他的书,最
后听说因在北京大学演讲穿着暴露被轰赶下台。现在还有很多顶着无
数头衔到处给人送去心灵震撼的“大师”,请大家一定擦亮眼睛,凡
事要有自己的判断。
我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盲目的背着并不理解的发蒙文言,例如
《三字经》里边有些东西已经明显是错误的、有些电视人永远在绘声
绘色的讲述早就应该退出文化记忆的文化残屑。
面对上述现象先生直言“文脉既隐,小丘成峰。健翅已远,残羽
冲鹏。”因此迫切需要来搬开芜杂重新梳理中国文脉。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6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上一次是在高中。本以为还可以回忆
些什么东西,但可惜,除了书上留下的些许印记可以佐证我曾看过,
提起书名模糊的好看二字,再不剩其他。以前读书时觉得这本书是在
讲中国的文化历史,被余秋雨先生飘逸脱俗、温润厚美、充满灵性的
文笔所折服,看过了便罢了,作者的角度就是我的角度,作者对事物
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但现在我觉得,没有思考的看书是有量无质的,
这次,我很庆幸我可以留下自己一些小小的思考。
这本书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夹叙夹议的散文形式对中国文化历
史上的重要节点作出点评,我觉得本书其实算得上是文学评论,作者
对文学作品及穿插在其中的历史人物都有系统点评,这是一项说起来
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因为全面点评需要系统的阅读和鉴赏,而查阅
完中国从古至今结合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优秀作品足以见得作者对文学
深厚的功底。
对阅读此书的背景介绍到此为止,下面来谈一谈我阅读本书时产
生的一些小小思考。
1、艺术风格所折射的生命基调。
余秋雨先生笔下的中国文学背后的作者不再是一个个空洞的文字
和符号,他们仿佛站在了人前,诉说他们所经历的喜乐伤悲。每一个
伟大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伟大的作者、画家、诗人、书法家,他们可以
统一简称为创作者。但每一个创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时都离不开特定的
历史背景,或是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或是一片繁荣国富民强的大唐
盛世,亦或是外族入侵改朝换代的明末时期。不同时期的作者所投射
出的作品读起来又有不同的感觉,他们可以是豪迈祥和,也可以是萧
瑟悲壮,可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
也可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乐观豪迈。
不信?可以问问自己,你印象中的李白是否是一个英姿勃发,充
满天真的侠客形象,他拿着酒杯,兴致所达之处,挥斥方遒,他仿佛
永远都不会老去。
再比如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杜甫老
先生,他站在破落的房子外,用悲凉的目光投向风雨飘浸下无依无靠
的百姓,他已垂垂老矣,抚须长叹间留下这样一句诗。印象中的李白
英姿勃发,无法想象他的年老。温厚纯良的杜甫恂恂然一长者也,可
实际上,历史考证李白要比杜甫大上将近一轮。由此可见,艺术风格
所投射的生命基调里,会在读者心中兑换成不同的年纪形象。
2、文化的传承断裂和延续。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闪耀在蓝色星球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像中国一样,皑皑屹立千年而不倒,能传承至今
而没有被泯灭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而这种文化本身,
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才可以不被历史所淘汰。
首先,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到秦朝,我们要感谢一个叫做秦始皇的
伟人。因为文明的割裂、分化、小化都与文字语言的不统一有关。如
果没有秦始皇及时地以强权统一文字,让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不同种族
的人用同一种文字语言,也许中国文脉早已不复存在。文化的传承还
带给中国一种集体心理,比如说修竹给人的风雅形象、晚霞给人的凄
艳感受、滴水穿石给人的坚韧之意、长年累月给人一种真实,甚至比
他们在天文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历史
以来,汉族在政治上被很多民族侵略过,占据过,剥削过,但是,汉
族也常常在被外族战胜之后却在文化上战胜了外族,这是历史上屡见
不鲜的事情。与世界上其他古老帝国互相远征、互毁文明不同,历史
上中国人内战再激烈,也不会自毁文明,即使是游牧种群落入中原,
也迟早是华夏文明的一员,去瞻仰一些历史遗迹,去阅读中国传承才
来的优秀文化,正是那些东西和那些地方,决定了中国人之所以成为
中国人。
读完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在荒热沙漠上行走的旅人发现甘泉的感觉,
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脉的思考由浅入深,启人思考,受益颇多。但是,
他谈到的一些东西我不是那么认可。比如文中提到“在当代的电脑书
法中,最丑陋的隶书被大陆诸多机关大量取用,连高铁的车名、站名
也包括在内,结果,人民即便呼啸而至,也逃不过那种臃肿、钝滞、
笨拙的笔墨”,但我觉得用隶书无伤大雅,我对此的感受没有余老先
生那样深刻,往小了说,隶书这种字体似乎并不好看,没有楷书的方
正气势,也没有行书的飘洒自如,但是它严谨庄重,好辨认,试想一
下在高铁的车名上书写狂草,那么会不会有人坐错站呢?往大了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统一使用一种字体可以达成规范,维持秩序。就像
高考只能用黑色来答题一样,制定者无法面面俱到,但终归是一件利
大于弊的事情。
因为本人知识储备和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在一些事物角度上看
法片面偏颇,看的少想的浅。这都是需要我不断地在阅读思考中去改
进和学习的,所以非常庆幸以读书笔记这种形式来督促自己,在读的
过程中理解,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7
从《山河之书》到《中国文脉》如果说前者是闪耀在中华文化长
河上的亮丽一景的话,后者便是前者的缔造者。如果说我是一个从不
懂历史,一向崇尚科技的理科女时,我却被余老师用那么通俗,简洁,
干净而又赋予魅力的语言吸引着,我从来不知道浸着历史味道的散文,
如此让人醉,你为我们讲述的不是那铁骑血腥的历史,娓娓道来的而
婉诺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携着远古文化气息,那么亲切地走来了,
你所有的怀疑,被她微微一笑征服了。
那种美是我从不曾目睹的,那种爱是迷失自我的岁月里,光辉的
一笔,那是生命里的切切私语,是生存状态自然程现,就是她让我心
里像点着了一场大火,让我的思考从平淡、消极、颓废,又回到了重
新思考、平淡、感知、美好。
可灼伤感还是有的,有那么一天开始,我不那么热衷于我的工作
了,那不怨我,因为我心底的渴求的,我掂着脚也够不着,我的心力
憔悴了,心的火还在烧着,燃烧是一种让人睁不眼睛的吞噬。火焰以
一种灼热而飘忽的狞笑,快速地推进着毁灭。那一刻,我这一边已经
准备刹时化为灰烬,哪知有一双手伸了进来,把伤残的我救出。
我从梦魇中醒来,生命那么触手可及,连楼兰姑娘也在为我婉惜,
我还是要重整旗鼓,高昂地走下去。
正像我对数理化的宣扬,那种数字美,那种简洁美,那种约定美,
那种不用粉饰的美,那么高傲地推动着生产力。我想用我的力量,用
我感召的力量,为我亲爱的祖国尽微薄之力,这是我的青春!踏着青
的遗迹,我的人生带着年龄的冗余前进着,可时间已经付不起,匆忙
的身影,让一种东西停止了,而让一种东西无力了,我没有自信了,
带着的清高的外表,却感到了那种来自心底的弱弱,生活,你让我伤
透了。
西天最后的一丝余光铺开了夜的序,我开始了我争渡的最礼相遇,
不知道算不算爱上了你。
我的书房里,泛泛的灯光里,我席地而座的随意,散落一地的书,
干瘪的水果,茶杯,酒杯,咖啡。你应该知道,我不想睡!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8
喜欢读《中国文脉》,源于它的名字;坚持读下去,因为它的内
容深深地吸引了我;反复读几遍,得益于它博大精深的深层内涵和对
文化的思考。
谈到文化,势必是一个极为博大深远的话题。它是民族,一个国
家的根源,是我们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
家,历经千余载岁月的涤荡,我们获得了不计其数的文化瑰宝。面对
如此之繁华盛景,一个中国人,若是对自己的文化渊源一无所知,甚
至鄙薄,显然是极端可怕的。这不禁让我们意识到,品鉴和把握先祖
赋予我们的财富,并将其不断延续,推向高峰,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
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古往今来,文化洪流奔涌不息,其之大,浩浩
荡荡,其之深,难寻其底,其之绚丽多姿,琳琅满目。正如我上文所
说,把握和品鉴其精髓是关键所在。而文学的发展变迁正是华夏文化
延续变化的一条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线,它的活力充分展现了我国文化
肝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华。因此,抓住这条主线,有助于我们更准
确,更深刻地领悟文化的神韵精髓。
于是,我仔细研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然而我惊喜的
发现,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开篇第一句即指出
“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刘和审
美潜流。”这正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指明了我所追寻的方向,将文
学的主线升华为了文脉,这正是其根源所在。
点明主题之后,《中国文脉》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原点从《诗经》
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统一
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史记》,魏晋(:中国文脉读书心
得)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
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展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既是文学
的发展,亦是历史的变迁,生动地为我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纵观全书,开始的两个篇目,《中国文脉》和《笔墨历史》是总
体纲领,它们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以及作
为文脉载体的中国书法史,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分别以个体进行精
细论述,使全书更加丰满充实。作者站在研究者个人的角度,展现的
是研究者个人的史观和研究心得,并不过分强调说教,虽有争议,但
对于像我这样非专业平民,能够站在研究者的肩膀上,努力借助研究
者的眼睛,鸟瞰浩瀚的中国文脉,“窃取”某些硏究者的点滴研究成
果已经获益匪浅。
大浪淘沙,历史沉浮,那一条贯穿中国文化的文脉正逢抉择的关
键。我们面对着继承与发扬的机遇与挑战,余先生的作品点明了社会
的现状与背景的潮流。经典不可复制,此话掷地有声,既承认了人类
一切文化壮举由盛而衰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提出,应当敬畏经典,保
护经典,如此,才能重整重组,在大力改革中创造与推进新的中国文
脉。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9
中国文脉,好大的气派。读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
我长时间沉浸在一种感动和震撼之中。
中国文学三千年的发展史中,著作浩如卷帙,星座璀璨夺目,哪
些作品和人物能经历时间的考验,可以穿越时空成为不朽的经典?秋
雨老师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他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思考,运用“减法”
的研究方法来梳理中国文学的脉络。他说“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
而得脉”。在博而精的文学基础和底蕴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遂地穿
越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进行了大胆而独到地取舍。
秋雨先生讲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
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体量不大,不一以贯之,时断时续,就
像一条倔犟的山脊连成的天际线,延绵不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正是这条天际线,让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
领略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等级,是由品位来决定的。品位决定等级,
等级构成文脉。秋雨老师讲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的等级和品位,
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的大道,人类的尊严。文中的
字里行间,都充斥着秋雨先生慷慨豪迈的情怀,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
和对中华文学家园满腔的热爱与关切之情。
从汉字的起源到诗经的出现,从先秦诸子到汉大赋,从魏晋南北
朝到大唐盛世,从英杰辈出的宋代到文脉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诗意
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带领我们去亲近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
僻居荒村气定神闲的陶渊明;去敬仰行吟江边孤傲悲伧的屈原、倍受
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去了解风骨飘逸桀骜多才的魏晋名士、唐诗
宋词巍峨顶峰上的诸多身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模糊的形象,通
过他的文字,变得清朗而感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别
样情怀。同时,秋雨先生对影响中国文脉至深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
刻批判和公正评价,并剖析了文脉的根本,用清新简练的文字表达了
精神之脉和人格之脉的深刻思想与启蒙精神。
在饱蘸深情、荡气回肠的笔墨间,我们也不难发现始终云绕着秋
雨先生的淡淡忧伤和飘忽的无奈。中国文脉源远流长,有过诸多的辉
煌,也有过百年的苍凉。中国近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偌大中国没有出
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
家。研究队伍的夸张、伪饰、把玩的风尚大幅贬损了文学的形象。面
对当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领域,秋雨先生主张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
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清理地基搬开芜杂,寻获大柱
石基,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中华文化
的复兴。
现代是如此的荒瘠,我们不要在那里流浪太久。当今社会,物欲
横流,人心浮躁。中国文脉在今天的断裂,是中国文学的悲哀,是中
华民族魂的失落。
中国文脉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种宣言,是一种思想。她对于
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防止当今工业社会人性的异化和疏离,具有积
极的引导作用。
读中国文脉一书至少可以让我们短时间沉静下来,细细体味文中
优美的词句,慢慢感悟文学的品位;忘记尘嚣,忘记利益,忘记人与
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耐心地回顾过去,静静地审视周围,回归自然回
归本我。
明天,我们还能这样吗?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0
最初对余秋雨老师的印象,是在前些年的央视歌手大赛上,他作
为文化课考官,在评点歌手答题的同时,为我们普及了很多文化历史
知识,当时很多听不太懂,只是觉得他出口成章,各种文学典故信手
拈来,让很多人崇拜至极。
后来,读了他最有名的《文化苦旅》,似乎读懂了几分他的苦心,
他对于中华文化是如此的热爱如此的维护,一心想推广开来,可是在
当今这个人心浮躁一心向钱的社会,他所做的就像是对着大海呐喊一
样,声音被隐没在海浪里了。
但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为民族文化呐喊,一起为保留我
们灿烂的精华而呐喊,可能这些声音就能汇聚成强有力的音符,能穿
透海浪传播到四面八方。
这篇《中国文脉》,余老师是依照历史的顺序,为我们一一清点
每个阶段最伟大的文学家。
从《诗经》的吟唱开始,中国文化开始上路,历经楚辞、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伟大的诗人和
瑰丽的文学作品。首先,在先秦诸子中,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
庄子、孟子;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
而余老师认为屈原是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学冠军。汉赋的成就相对
最弱,幸好还有占据历史性学至高地位的司马迁和《史记》。
魏晋文脉,分为三段,第一个在战火硝烟中接续文脉的,是曹操。
有很多成为熟语的诗句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
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
深。他用干净朴素凝炼的笔墨,以开阔的气势来写宇宙人生。第二段,
是阮籍,嵇康两人,真正称得上“魏晋名士”。第三段的主角,陶渊
明,他以自己的诗句展示了最鲜明的文学主张,戒色彩,戒繁复,戒
深奥,戒典故,并创造了一种以“田园”为标识的人生境界,成了一
种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陶渊明为中国文脉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然之
气,洁净之气,淡远之气。本人也是最喜欢他身上这种悠然淡定的超
然气息。
唐代文化上的繁荣,留下最壮丽的一篇。余老师心中唐代诗人的
前四名,当属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写的好的当
属韩愈和柳宗元。
宋代文脉的首席,让给了苏东坡,他是一个全才,诗、词、文、
书法、音乐、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皆可
傲视千年。排在他后面是是辛弃疾、陆游和李清照。
及至元代,诗歌、散文不值一提,但戏剧的出现,弥补了中华文
明几千年来的一个重大缺漏。关汉卿、王实甫的出现,让中国可以立
即在戏剧上与其他文明并肩而“毫无愧色”。明清两代五百多年,中
国文脉严重衰弱,还好有一部《红楼梦》以世界性的高度存在着,慰
抚了五百年的荒凉。
中国近、现代文学,成就较低。现代作家之中,真正懂文脉的也
就是鲁迅。
现代如此荒瘠,如何重新推进中国文脉?余老师说,首先领略两
种伟大——古代的伟大和国际的伟大,然后重建自己的人格,创造未
来。每个试图把中国文脉接到自己身上的年轻人,首先要从当代文化
圈里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
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
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中。
然后就有可能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和期盼者。
我们在等待……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1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
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
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
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
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这股潜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官方主流;
不是民间主流;属于文学,并不从属于哲学学派;虽然重要,但体量
不大;并不一以贯之,而是时断时续,断多续少;对周围的其他文学
现象有吸附力,更有排斥力。
就个人而言,不经过教育,何能自由取用?
余秋雨进一步说:“如果不分高低,只让每个时间和空间的民众
自由取用、集体“海选”,那么,中国文学,能选得到那位流浪草泽、
即将投水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受过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吗?
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艰苦躬耕的陶渊明吗?他们后来为民众知道,
并非民众自己的行为。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体会他们的内涵。因
此我敢断言,任何民粹主义的自由海选,即便再有人数、再有资金,
也与优秀文学基本无关。”
这不是文学的悲哀,而是文学的高贵。今天,我们回望历史,那
些在云雾中隐约可见的山脊是什么呢?
“文脉的原始材料,是文字。汉字大约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王
朝谱牒,甲骨文和金文……终于听到声音了,那是《诗经》。《诗经》
使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这种香气和声音,将
散布久远,至今还闻到、听到。”
我们看到了,背靠着一大批神话传说,刻写着一行行甲骨文、金
文,吟唱着一首首《诗经》,中国文化隆重上路。其实,这也就是以
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出场前的精神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
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
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
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
余先生说:“寻得这股潜流,是做减法的结果,……减法更为重要,
也更为艰难,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然“得脉者难得知
音”,所以,余先生只能深深一叹,他主张“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
良知领域,应该重启文明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
普世范本,这样,文化的复兴才有可能。”
余先生身体力行,为中国文学把脉、梳理、分类、总结,虽有不
尽完美之处,但表现出来的中国精神,让人为之感动。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2
《中国文脉》这本书是作家余秋雨在2013年写的,在这本书中,
余秋雨先生完整地梳理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作者从中华文明的起源讲起,历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伟大的诗人和瑰丽的文学作品。
首先,在先秦诸子中,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庄子、孟子;
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
魏晋文脉分为三段,第一段写的是曹操,写了很多他的诗句,例
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他用干净朴素凝炼的笔墨以
开阔的气势书写着人生。第二段写的是阮籍和嵇康两人,他们可以称
得上“魏晋名士”了。第三段写的是陶渊明,他以诗句展示出了最鲜
明的文学主张,创造了一种以“田园”为标识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种
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
唐代文化中诗是最繁荣,唐代诗人的前四名,当属李白、杜甫、
王维、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写的好的当属韩愈和柳宗元。宋代文脉
写的是苏东坡,他对诗、词、书法、音乐等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
散文、书法三项。排在他后面是是辛弃疾、陆游和李清照。元代出现
了戏剧的,关汉卿、王实甫的出现,让中国可以立即在戏剧上与其他
文明并肩而“毫无愧色”。
而古往今来的人们大多壮志未酬,例如:南山脚下悠然采菊的陶
渊明,数百年后才被人记起;聊发少年狂的'苏东坡,多次被贬谪;万
里觅封侯的陆游,至死也未见九州统一;八千里征途,三十年征战的
岳飞,终究不抵流言蜚语;不畏汉武,严谨记实,受奇耻大辱后仍不
停笔写《史记》的司马迁,人情失恰,不知所踪。
综观余秋雨先生在本书所写的文人志士,大多壮志未酬,空留遗
憾!但是正是这帮豪情高涨,充满斗志却显无奈,似是不懂风情的文
人志士,传承发展了中华文化,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他们那种国家民
族利益高于一切,置生死与度外,不失气节大义的气概,是我等学习
的楷模!
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文字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生命的传承,
生生地担起了中国的文脉。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源,中国文脉的基础,
深深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内心的中国之魂。作者:张锦鹏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3
去北京玩的时候,看到了余秋雨的《中国文脉》一书,不知道是
什么原因,竞也是爱不释手,是因为封面的“黑”里透红,还是因为
黑色封面上虽小却也很显眼的白色字体余秋雨?说不清是什么原因,
虽说明知道上网去买的话肯定会打折的,在这里买一点也不打折,是
原价38元,书也比较笨,纸也是有些泛黄的,也还是比较重的,但不
知是什么原因总也不能放手。
一、中国文脉篇
许是那股“潜流”,许是“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
许是对《诗经》的评论:在平实的麦香中熔铸着伟大和奇丽;许是对
先秦诸子的文学品相的分等级,许是对“屈原”的肯定:一动一静,
一祭一读,都是屈原;魏晋文脉的三段论,南北朝文化、唐宋元明清,
真的是一部《中国文华史》,不同时代的文化的比较、四大名著的论
述……真的能让我们“从当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装扮中逃出,滤净心胸,
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
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
中。然后,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企盼者。”真想,去领
略这份文脉,莫再等待。
二、笔墨历史篇
笔墨是我的喜爱,但也只能算是喜爱,在上学的时候学习过它,
现在还要使用它。对过去的毛笔字也只能算是一项喜爱,好歹会提笔
划拉几下,爱好王羲之的行书、欧阳询的楷体,看它们是一种欣赏,
或者说只能是爱看,却不会赏它,读过了这个笔墨的历史篇章,里面
有很多的东西让我更喜爱毛笔字了,假期里也抽出时间来翻开很久以
的书法字贴写了几张,很是生疏,但看到笔墨的痕迹,嗅到墨香,心
里总是一种欣然,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的神韵总是承
现在脑海中,围绕在身边,真的也想做一名考古学家,去古墓中寻找
感受古人的那种书法气韵。
东晋王家,那种历史文化,王家那数也数不清的书法家,自王正
的八个儿子,产生了四个杰出书法家,其中的王旷又出了比自己有名
的儿子王羲之,这个胆腹东床快婿也娶了个“女中仙笔”郗璿为妻,
又生了七擅长书法的儿子,“凝之得其韵、徽之得其势、操之得其体、
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这种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不可能不懂书法,
连献之的保姆李如意也是草书名笔,东晋王家,无处不飘逸着书法的
香气,若能在其家的外墙院站一站、闻一闻那种感觉也会令人心醉。
王羲之的书法在唐朝皇帝的珍爱中进一行得以提升,也出现了习王的
“欧柳颜赵”,这四家之中,我最喜欢欧阳询的字体,也曾习过它的
字帖《九成宫醴泉铭》,欧体的书法以“险劲挺秀”而名,评《九成
宫醴泉铭》的也很多,“楷书之盛,肇自李唐,若欧、虞、褚、薛,
尤其著者也。余谓欧公当为三家之冠,盖其同得或军运笔之妙谛。观
此帖结构谨严、风神遵劲,于右军之神气骨力不相悖,实世之珍。”
读到这儿,总不免提笔再去临习一下字帖,却总感到那份神韵离自己
太远,即便极其遥远,但能临摹一下总能沾到点墨痕,还得多抽时间
学一下,宋代的“苏黄米蔡”也曾领略过,尤其是其中的苏轼,很喜
欢他的词风,也喜欢他的笔韵,“苏黄共阅一手卷”,苏黄的情趣相
同,苏轼的《寒食帖》,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卷》也有相通之处。
虽说明清的书法没有唐代的鼎盛,但我还相信历史已入黄昏,文
脉不会打盹,笔墨也会重振。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4
文化潜流在历史的山峦间时隐时现,黛色的群峰构筑了溪流的生
命格局,而淙淙清流涌动着山涧的动人风景。中华大地宽广绵长的时
间和空间,与华夏文明绝无仅有的繁盛迷离,相声相长,缠绕绵延,
勾勒出中国文脉清晰繁复的脉络。
余秋雨如同深山的老者,他轻轻拨开林间的雾岚,将这山水之间
的纷繁往事娓娓道来,带我们聆听这世界上伟大文明强劲有力的心声。
就像一切原始神秘的东西总能引发无数欣喜与悸动一样,余秋雨
从千万年前的先民,从黄帝炎帝女娲夸父落笔,这些流传甚久动人心
仪的传说,以其风尘仆仆的历史感和不可思议的姿态,镌刻在每个牙
牙学语孩子的梦乡,每个甚至目不识丁的中国人的心头。正如书中所
述:“等级,是文脉的生命。”“世间之礼,天地之敬”的文化信仰
与崇拜是浩荡中华文明的奠基,而传说时代略显虚妄不实的古老故事
则是华夏文明最初意识形态的曲折呈现。那些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更
迭仍不朽地存在于历代人民心中的,是因为这神话中包含着一种属于
集体心理的真实。余秋雨这样阐释神话的“原型”价值:“这就像晚
霞给人的凄艳感受,修竹给人的风雅印象,长年累月也成了一种真实,
甚至比它们在天象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
中国古代的神话,无论是宏伟创世开天辟地,亦或悲壮牺牲填海
奔月,都潜匿着一种美学的生命气息,有着天人合一的壮阔和悲情柔
美的鸿蒙。从这不确定的源头起,这最苍老又最不会衰老的诗意,已
经植入每一个中国人身上。
继而,从《诗经》的稻麦声和虫鸟声起,屈原凄楚高贵、孤傲悯
人的行吟,司马迁错落有致的朴素笔触,魏晋四方奔溢、气貌繁盛的
文化格局,唐宋哀感顽艳字字珠玑。华夏文明流光溢彩奔腾不息。中
国人总愿意回顾历史,而文化潜流一直被朝朝代代的中国人的记忆定
格,因而我们仍可触及那些来路上的“平和、安详、寻常、世俗以及
有节制的谴责和愉悦”,这是文化的繁盛恩赐。
最令人动容的是余秋雨写李白、杜甫、王维的那一章。唐朝诗坛
是不好落笔评述的,因为它的盛世繁华,也因为历代文人对它繁冗无
尽的评说。对于这个人人都能轻易诵出“羌笛孤城”、“空山新雨”
的民族来说,唐诗开启了个人生命最初的美学的认知,它唤醒的是内
心,是山河,是文化传代和生存本性,因而也是华夏文明不可逾越的
篇章。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5
车窗外是绵延的山脉,高低起伏,各有其态。遍布竹海的高山少
不了几许裸露的山脊,却也不觉突兀,黄褐色的土壤与竹的墨绿相衬,
颇有几分相映成趣的味道。这,或许便是一种脉吧?一种自然的脉,有
起有落,或有断裂,却依然浑然一体。这,又多像余秋雨先生在《中
国文脉》中所提到的文脉啊。不过是一个有形而一个无形罢了。
所谓文脉,在余秋雨先生看来,便是一个减法。依我所想,所谓
减法,便是由加法演变而来。如若没有余秋雨先生那般多的底蕴,没
有巨人之肩的高度,便也不会有这文脉一说了,更遑论余秋雨先生那
种手握斧钺大胆取舍的果敢与对文化的敏锐洞察之深刻。
全文从太过古老以致无法考究的神话开始,带领我们穿越一个个
朝代,领略朝代中各个文采魅力均是惊艳绝伦的著名文人,探寻他们
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生平,追随他们的足迹,直至今朝。而将这一切
串联后得到的,即是余秋雨先生所说的“文脉”。
初论及文脉,我不能说一无所知,但也大略明白约是如山脉一般
的、专属文化的一条脉络。然而却从未想过这脉络中涌动的是什么,
或者说是什么组成了这脉络。那么,是什么呢?是文人吗,还是所谓
“文化”呢?
我自是没有余秋雨先生那般幸运,家门前的大山里还能有幸遇到
古旧的藏书阁,但毕竟,家附近还是有山的。怀揣着对“脉”的一种
敬意,我登上了山。在山顶俯瞰,俯瞰山脉,也俯瞰林立的楼房。入
目密布的楼房,假若城市是一种“脉”,那楼房该是这条“脉”的基
础。那文脉的基础是文章么?是诗词歌赋么?不,我想不是,文脉的基
础当是文字,是余秋雨先生口中的“笔墨”之雏形。因它只是墨色端
庄的方块字,还未曾拥有那种恣肆壮美的体态与内在。
余秋雨先生认为,笔墨是用来书写历史的,它贯穿了古今,述说
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奇。没有错,笔墨的确承载了历史,但在我看来,
在看了《中国文脉》一书后的我看来,承载历史真正内涵的,却是文
字,笔墨真正能代表的,不过是当代人的一种精神罢了。我从未觉得
自古以来的文人是文脉的全部,对我而言,文字才是全部。
在书中随余秋雨先生的思潮,随历史的波涛,我见过了太多文人
一生的足迹、坎坷和辉煌。没错,他们是笔墨的传承者,他们也用自
己的精神书写了历史,但是,倘若没有文字,历朝历代的文人们又何
以书写呢?笔墨于我,不过是文字的衍伸,是一种更具国人内心真情的
文字。但换个角度,笔墨又是文字的升华,用文字来讲述情感,或许
需要很多描写,而笔墨,也许只需几许。也因此,笔墨和文字成为两
种不同的体系,尽管它们本是同源,同是用于表达国人内心真情。当
然,文字更深得我心。
我无意感慨,但眼看这时代,笔墨除了成为文档中字体一栏的固
定一员,也并无太多用处,并不为大多数人钟情。尽管政府提倡学写
毛笔字,学习这种笔墨,可是真正喜爱它,不将它视为一种无奈的任
务,抑或是炫耀的资本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不否认在千千万万人中,
总有那么些钟情于笔墨的人们,但需要我们灌注情感、花费大把时间
和精力的笔墨,除了那些真正有底蕴、有阅历的人们,又还剩多少呢?
故而,我更为看重文字。
无论多少年过去,文字依旧是人们表达、体现情感的主要方式。
这种方式从国人出生开始,由身边人引导;上学,又转变为谈吐和作文;
工作,又演变成所谓论文的存在;再过几年,它又成为你抒发内心愁绪
和欢乐的表达方式。就这样,文字成为证明国人生活阅历、文化内涵,
抒发国人内心情感的几近唯一的方式。墨色端庄的方块字牢牢占据了
绝大多数国人的内心,国人惯于用此表达,也钟情于用此表达。这种
表达,往往成为中国历史上浩长文脉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篇章神话、楚
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至近代、现代、当代的
散文、新诗、小说等等。也正是因为这种表达,专于文字的表达,使
得文字无可替代地成为中国文脉奠定的基础。
至此,我终于解开困扰我内心许久的谜题,明白在我心中文字才
是文脉之基础。中国自古以来流传的端庄方块字是有无穷魅力的,仅
一个字,就可以从它的变形中发现无数奥妙。而当文字一个个汇聚在
一起,成为文章的时候,文字就仿佛是你的心,它连接了现实世界和
精神世界,在四维空间和二维平面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才是文字真
正的精华所在,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文字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生命的传承,生生地担起了中国的文
脉。
行走在这条文脉之上,领略文字的伟大,虽从不曾妄图将自己与
文脉相接,但却深深地明白,文字仍在,文脉永存。
文字中华民族的根源,中国文脉的基础,深深根植在每个中国人
内心的中国之魂。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6
余秋雨老师成名很早,在他成名之后,拜读过一本散文集,与我
心中的张爱玲、沈从文比,犹如繁花与藤蔓,最终觉得索然无味而没
有读完。后来余老师以文化学者自居,多少有些心生厌烦。
看完《中国文脉》这本书后,觉得余老师涉猎之广泛,我辈望尘
莫及。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坏小孩,在舞台角落拉开幕布偷看在书海中
徜徉的余老师,完全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妄自点评。
文中说,孔子的《论语》开辟了中国散文的先河,开始觉得这个
说法很有意思,但仔细思量,《论语》里子曰东一句,西一句散漫的
说着,不就是散文吗。文中将孔子对文脉的影响排在孟子、庄子之后,
这点我是很不服气的。
我从喜欢《论语》到喜欢孔子,长大后看《论语》和小时候背诵
课文里的《论语》节选感受完全不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读到这
段,觉得都是和学习有关的大道理。标准答案的翻译是这样的:学了
以后要不断地复习、实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和我一起商讨学问),不也快乐吗?虽然人家对我不了解,我也不
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现在读觉得场景应该是这样的:在一个放学后的黄昏,孔子和一
群学生在小酒馆喝酒,酒过三巡,孔子说"以前看过的书,过段时间拿
出来再看看,会有新的理解,还蛮有意思的,大家可以试试。"觥筹交
错间,又是几杯过后他又说;"那位远方的朋友来到这里,就一起喝几
杯吧!"远方的朋友来向孔子敬酒,孔子道:"实在喝不了了,跟你第
一次喝酒,你不知道我的酒量,不怪你,但我实在喝不了了。"也许孔
子就真的和我想象中一样,是个二不兮兮的可爱小老头吧。这样受后
世敬仰的敦厚可爱小老头居然被排在巧舌如簧的周庄之后,实在有点
接受不了。
文中把《诗经》排在《离骚》之后,我确实也不懂。最喜欢《诗
经》中《风》的诗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
琚"多么青涩可人的爱情故事,这和拗口难懂的《离骚》比,竟然在它
之后?记得《大学语文》学过一篇《离骚》的节选,其中一段老师讲
了4节课吧,才明白是说我的家乡,武汉市江夏区被洪水淹没了,屈
原站在山顶唏嘘不已。
读完余老师古文今译的离骚,觉得屈原,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富
二代,本想大展宏图,却始终郁郁不得志,只好把那些伤感和悲叹化
作离骚动人的诗篇。不过读完还是很感慨,原来在那个年代,人们就
已经开始种植兰花了,并且能分出兰草和蕙兰。
黄庭坚的字,余老师评价不高,他喜欢颜真卿。中国字演变的变
化并不大,为什么清朝至今,没有出现过"苏黄米蔡"这样,普通大众
都公认的大书法家。也许正如文中所说,王羲之的父亲、叔父伯父是
书法家,王羲之的兄弟、妻子、嫂子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几个儿子是
书法家,就连王羲之的女佣,也都写得一手好字。这样崇尚书法的社
会氛围已经不再,又怎么可能出现书法大家。
余老师文中说,司马迁的贡献不仅仅限于《史记》,更在于为以
后的史官做了表率。死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在遭受宫刑以后窝囊的
活着。但更让人惊奇的是,司马迁在接受宫刑出狱后,汉武帝不计前
嫌仍然为他封官,召他入殿献言献策。
《中国文脉》读后感 篇17
余秋雨评价唐朝诗坛:“一群男子,一路辛苦,成了民族迈向美
的天域的里程碑。他们,都是中国文脉的高贵主宰。”唐朝时中华民
族最大的骄傲,那心境平和,气韵高华的大唐文明成就了这个民族的
气质与高贵,使从此以往的中国人血液里都流淌着一种剥离不去的诗
情画意,或孤傲,或华贵,或清冽天真,却也都弥足珍贵。
我们很欣喜地发现诗人这一特殊群体以其特有的敏感记录着历史
不一样的审美格式。李白笔下对山水性灵的惊讶,他如不系之舟,奔
忙追赶着充满陌生的美好,他自由舒展的灵魂,构筑了中华文明中最
飘逸最性情的成分,也充溢着令人向往的盛唐气象,这样的浩荡,山
川共仰。杜甫的生命却交织在苦难与飘零的漩涡中,而他最动人的博
爱悯人也恰如其分地从这荒泽泥沼中绵绵不绝地滋生出来,面对风雨
飘摇的凄楚与不堪,他报以眼泪、悲悯和随之即来的笔墨,他绵亘着
荒乱时代为数不多的善良与大美。王维则沾染着略显贵族的安静的诗
意,像余秋雨所说“连忧伤都是浩荡的,连曲折都是透彻的,连私情
都是干爽的,连隐语都是靓丽的”,他的美,是平易却也是深邃的。
而提及他们三人,不仅因为他们的文字造诣几乎占去唐诗的大半灵气,
而且他们的命运都经历了相同的拐点——安史之乱。这场逼得唐玄宗
落荒出逃,唐王朝元气大损的浩劫动乱,险些断送这三个稀世大诗人
的生命,因而我们不得不审视一个共同命题:政脉与文脉的重叠与交
错。
余秋雨并未在书中详述政治对文化的操纵,想来是因为在写这些
文字时正处于敏感动荡期,他本人也因为政治问题而不得已躲入深山
小屋中,才慢慢梳理起中国文脉的。但我们能清晰地感知,纵然政治
文明和物质文明不能限制住文化发展的进程,就像连魏晋那样荒谬无
度的乱世也出了许多风姿超群的名士,但政治权利却总是在其存在的
状态中凌驾于文学领域之上,因而开放自由的政治格局缠绕着的是文
化的汩汩涌动的欣欣向荣,而愚昧僵硬的统治下文脉大多只能委屈地
苟活,这样的敏感脆弱,我想应不是文学的悲哀,而是文学的高贵。
我们仍就祈愿,在当下,能依然延续着中国文脉的生命潜流,这
样盛大的脉络将成为民族进程的天际中最灿烂的云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