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6日发(作者:庞哲)
氯化石蜡-70技术、市场报告
氯化石蜡-70(简称氯蜡-70),是石蜡经氯化所得含氯量约70%左右的产品。
因原料状态不同可分为固体粉末和黏稠液体。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阻燃性和相溶性,
是理想的含氯阻燃剂和辅助增塑剂。广泛应用于PVC、聚烯烃等合成材料中,同时作
为橡胶助剂和润滑油添加剂等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氯蜡-70本身不燃烧,有芳香气味,挥发性极微,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
于水和乙醇,与润滑油、醚、酯、天然橡胶、氯丁像胶、合成橡胶、聚酯、醋酸类
树脂相溶性甚佳。
1 国内外生产概况
1.1 国外情况
国外氯蜡-70的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现生产厂家主要有美国的Diamand公司、
Dover公司和Neville公司,德国的Hoechest公司,英国的ICI公司,日本的三木公司
等,此外俄罗斯、意大利、法国等国家也有生产。国外氯蜡-70主要生产厂家见表1。
1.2 国内情况
国内氯蜡-70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的主要厂家有沈阳化工集团公
司、哈尔滨市亿滨化工公司等2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2.0万吨,其中水相法生产能
力为15000吨/年,本体法生产能力为5000吨/年, 四氯化碳溶剂法受《蒙特利尔议定
书》限制已关停.
2 国内主要生产工艺
目前我国氯蜡-70生产方法主要有3种:四氯化碳溶剂氯化法、本体法(热氯化法)
和水相悬浮氯化法。
2.1 四氯化碳溶剂法
四氯化碳溶剂法是最早采用的氯蜡-70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如图1。该工艺较成熟,
产品质量好,氯气利用率高,在国内已有二十几年的生产经验,但由于生产中采用
了四氯化碳有毒溶剂,不但危害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极大地破坏了臭氧层,
不符合环保要求,同时其产品含有四氯化碳溶剂,不为用户所接受。另外,该法的
另一特点是需要增加溶剂回收装置,大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2004年底,已面临《蒙
特利尔议定书》的约束而被淘汰
2.2 本体法
本体法与溶剂法、水相悬浮法生产工艺相比较,工艺流程短,投资少,成本稍低。
但该法的缺点是反应热难移走,生产操作不稳定,产品软化点较低,易分解,且不
稳定,颜色较深,能耗较高,尾气含氯高,其工艺流程如图2。
2.3 水相悬浮氯化工艺
水相悬浮法的最大优点是采用水为分散剂,在高活性催化剂的作用下深度氯化,工
艺控制稳定,无溶剂回收装置,产品不含四氯化碳,较受外商欢迎。缺点是氯化条
件较苛刻,对氯化釜和分离机等关键设备要求高。国内外都在开发研究此项生产技
术,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攻关,目前已形成规模
化生产水平,产品质量与溶剂法不相上下,软化点达100℃以上,部分指标优于溶剂
法,取得了较大突破。产品已推向市场,并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其工艺流程如图3。
3 国外相关技术进展情况
近年来,发达国家由于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 ,开发了相关的新工艺取代四
氯化碳溶剂法,因此,有利于环保和工业化的制造氯蜡-70新工艺格外引人注目。
已知的新工艺方法有:美国多佛尔公司采用新型有机溶剂4-氯-三氟甲苯替代四氯
化碳,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公开报道实现工业化制造新工艺的专利商之一。多佛
尔公司采用新工艺目前能生产7个主要牌号的氯蜡-7O系列产品,含氯量从70.O%
至71.5% ,软化点从103℃至120℃ ,其中一种牌号(CHLOREZ760)含氯量高达74% ,
软化点可达160℃ ,可满足特殊用户需求。工艺过程如图4
其他专利报道还有德国赫司特公司采用无溶剂氯化法,以含水0.5%~ 3.0%
液氯进行石蜡氯化,生产性能独特的树脂状产品,工艺过程如图5。 日本旭电化株
式会社采用水相悬浮法,将原料蜡、离子交换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丙烯酸聚合
物以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通氯气,生产合格的氯蜡-70产品。
4-氯-三氟甲苯
液蜡
含氯量
36%
热氯化
氯气
混合 光氯化
真空汽提 蒸馏 稳定化 脱 酸
冷却 粉碎或成型 成品
图4 美国多佛
尔公司溶剂法工艺
固蜡
碱吸收
熔化
氯气
氯化
HCL
吸 收 30%副产盐酸
氯蜡-42
水
稀盐酸
氯气
水
助剂
后氯化
后处理 水洗 离心
成品 包装 粉碎 干燥
图5
德国赫司特公司采用无溶剂
氯化法工艺
2024年8月26日发(作者:庞哲)
氯化石蜡-70技术、市场报告
氯化石蜡-70(简称氯蜡-70),是石蜡经氯化所得含氯量约70%左右的产品。
因原料状态不同可分为固体粉末和黏稠液体。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阻燃性和相溶性,
是理想的含氯阻燃剂和辅助增塑剂。广泛应用于PVC、聚烯烃等合成材料中,同时作
为橡胶助剂和润滑油添加剂等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氯蜡-70本身不燃烧,有芳香气味,挥发性极微,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
于水和乙醇,与润滑油、醚、酯、天然橡胶、氯丁像胶、合成橡胶、聚酯、醋酸类
树脂相溶性甚佳。
1 国内外生产概况
1.1 国外情况
国外氯蜡-70的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现生产厂家主要有美国的Diamand公司、
Dover公司和Neville公司,德国的Hoechest公司,英国的ICI公司,日本的三木公司
等,此外俄罗斯、意大利、法国等国家也有生产。国外氯蜡-70主要生产厂家见表1。
1.2 国内情况
国内氯蜡-70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的主要厂家有沈阳化工集团公
司、哈尔滨市亿滨化工公司等2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2.0万吨,其中水相法生产能
力为15000吨/年,本体法生产能力为5000吨/年, 四氯化碳溶剂法受《蒙特利尔议定
书》限制已关停.
2 国内主要生产工艺
目前我国氯蜡-70生产方法主要有3种:四氯化碳溶剂氯化法、本体法(热氯化法)
和水相悬浮氯化法。
2.1 四氯化碳溶剂法
四氯化碳溶剂法是最早采用的氯蜡-70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如图1。该工艺较成熟,
产品质量好,氯气利用率高,在国内已有二十几年的生产经验,但由于生产中采用
了四氯化碳有毒溶剂,不但危害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极大地破坏了臭氧层,
不符合环保要求,同时其产品含有四氯化碳溶剂,不为用户所接受。另外,该法的
另一特点是需要增加溶剂回收装置,大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2004年底,已面临《蒙
特利尔议定书》的约束而被淘汰
2.2 本体法
本体法与溶剂法、水相悬浮法生产工艺相比较,工艺流程短,投资少,成本稍低。
但该法的缺点是反应热难移走,生产操作不稳定,产品软化点较低,易分解,且不
稳定,颜色较深,能耗较高,尾气含氯高,其工艺流程如图2。
2.3 水相悬浮氯化工艺
水相悬浮法的最大优点是采用水为分散剂,在高活性催化剂的作用下深度氯化,工
艺控制稳定,无溶剂回收装置,产品不含四氯化碳,较受外商欢迎。缺点是氯化条
件较苛刻,对氯化釜和分离机等关键设备要求高。国内外都在开发研究此项生产技
术,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攻关,目前已形成规模
化生产水平,产品质量与溶剂法不相上下,软化点达100℃以上,部分指标优于溶剂
法,取得了较大突破。产品已推向市场,并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其工艺流程如图3。
3 国外相关技术进展情况
近年来,发达国家由于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 ,开发了相关的新工艺取代四
氯化碳溶剂法,因此,有利于环保和工业化的制造氯蜡-70新工艺格外引人注目。
已知的新工艺方法有:美国多佛尔公司采用新型有机溶剂4-氯-三氟甲苯替代四氯
化碳,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公开报道实现工业化制造新工艺的专利商之一。多佛
尔公司采用新工艺目前能生产7个主要牌号的氯蜡-7O系列产品,含氯量从70.O%
至71.5% ,软化点从103℃至120℃ ,其中一种牌号(CHLOREZ760)含氯量高达74% ,
软化点可达160℃ ,可满足特殊用户需求。工艺过程如图4
其他专利报道还有德国赫司特公司采用无溶剂氯化法,以含水0.5%~ 3.0%
液氯进行石蜡氯化,生产性能独特的树脂状产品,工艺过程如图5。 日本旭电化株
式会社采用水相悬浮法,将原料蜡、离子交换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丙烯酸聚合
物以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通氯气,生产合格的氯蜡-70产品。
4-氯-三氟甲苯
液蜡
含氯量
36%
热氯化
氯气
混合 光氯化
真空汽提 蒸馏 稳定化 脱 酸
冷却 粉碎或成型 成品
图4 美国多佛
尔公司溶剂法工艺
固蜡
碱吸收
熔化
氯气
氯化
HCL
吸 收 30%副产盐酸
氯蜡-42
水
稀盐酸
氯气
水
助剂
后氯化
后处理 水洗 离心
成品 包装 粉碎 干燥
图5
德国赫司特公司采用无溶剂
氯化法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