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氮密互作对陆两优996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IT圈 admin 21浏览 0评论

2024年10月6日发(作者:威凡雁)

● C T ● 

8|.腿RIO札U卜LTI啊URIA“E 华北农学报・201 3,28(1):21 3.220 

氮密互作对陆两优996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刘文祥 ,青先国 ,艾治勇 ,朱佳文 

(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省农业厅,湖南长沙410005 

3.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5) 

摘要:以超级杂交稻陆两优996为材料,设置不同氮肥水平(纯N 0,90,135,180 kg/hm )和栽插密度(22万,3O 

万,45万穴/hm ),分析两因素及其互作对群体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氮和中密处理均能使 

高温季节高温时段水稻冠层的温度降低,并增加冠层相对湿度及改善群体内部的微气象环境,使冠层叶片SPAD值及 

剑叶光合速率和光能截获率提高,延长了冠层叶片光合作用时间,N D 。互作处理产量最高,为10 489.30 ks/hm 。 

氮肥用量和密度对穗粒数、结实率影响不大,对有效穗和千粒质量影响较大,氮肥和密度互作对有效穗影响达显著水 

平,施氮180 ks/hm 虽然有一定的增穗作用但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却降低,因此不能高产。在本试验条件下, 

早稻移栽密度为36.6×10 穴/hm 再配合施氮141.2 kg/hm ,能构建高产群体,实现足穗和大穗以及结实率和千粒质 

量关系的协调,获得高产;因此适当加大密度和减少氮肥用量是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氮肥;密度;微气象环境;生理生态特性 

中图分类号:¥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91(2013)O1一O213—08 

Effects of Transplan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Rate on Canopy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Luliangyou 996 

LIU Wen.xiang ,QING Xian—guo ,AI Zhi.yong ,ZHU Jia—wen 

(1.College of Bio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2.Hunan Agricultural 

Bureau,Changsha 410005,China;3.National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Changsha 410125,China) 

Abstract: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 rates(N 0,90,1 35,1 80 kg/ha)and transplanting densities 

(2.2×1 0 ,3.0×1 0 ,4.5×1 0 hills/ha)on canopy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early 

rice was studied by using super hybrid rice Luliangyou 996.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dium transplanting densities 

and medium N use rate had a signiifcant reduction of rice canopy temperature in hot season and canopy relative hu- 

midity increased,good micro climatic conditions was created,there by signiifcantly enhanced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SPAD value and solar radiation interception rate of canopy,the Nl35 D30 could get the maximum yield,it was 

10 489.30 kg/ha.Nitrogen fertilizer rate and transplanting density had little effect on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seed-setting rate but the productive panicles and 1000一grain weight were decreased.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 of ni— 

trogen fertilizer and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was significant.As a result,high yield of the 

early rice can be obtained by the N fertilization rate was used as 141.2 kg/ha with the transplanting density of 3.66× 

10 hills/ha. 

Key words:Nitrogen fertilizer;Density;Micro climatic conditions;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单产的高低 物质主要来自抽穗后叶片的光合作用 m ,叶片的 

主要取决于肥水调控及栽插密度等农艺措施的合理 光合作用又取决于群体叶面积的大小及单位叶面积 

组配 。氮肥和栽插密度通过协调群体与个体的 的光合效率 “ 引。因此,通过改善作物冠层结构来 

发展来构建不同群体而调控群体内的光照、温度、湿 

提高群体冠层光能截获率即群体光能利用率,对提 

度等小气候因子,最终影响到产量。水稻籽粒的干 

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 

收稿日期:2012—10—28 

基金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长江中游南部(湖南)双季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2011BAD16B01);湖南省农业科 

学院创新基金项目(2009hnnkycx24) 

作者简介:刘文祥(1977一),男,湖南岳阳人,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 

通讯作者:青先国(1955一),男,湖南汉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 

-C l●一 

●_刚CULTUl^E 214 

华北农学报 28卷 

_●雠ILl-|mIC●一 

来,随着超级稻的推广种植,水稻生产虽然实现了超 

高产,但由于农民片面追求高产,水稻生产上普遍存 

在过分稀植和氮肥过多施用的现象;不但导致氮肥 

利用率低和水稻生产成本高,而且还严重破坏了生 

态环境,同时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 

本研究以陆两优99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 

氮肥和密度水平互作对其群体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和 

产量的影响,探讨其最适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为高 

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1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1年在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试验地进 

行,以陆两优996为试验材料,该品种为湖南农业大 

学选配的两系超级杂交早稻组合,2006年被湖南省 

认定的超级稻品种。 

1.2试验设计 

裂区设计,随机排列,以氮肥水平为主区,施氮 

量分别为0,90,135,180 kg/hm ,以No、N90、N 、 

Nl80表示;密度为副区,设:4.5×10’,3.0×10 ,2.2× 

10 穴/hm ,3水平,用D 、D,。、D :表示,3次重复, 

共36个小区。 

3月24 Et播种,4月21日移栽,7月15日收 

获。施过磷酸钙600 kg/hm 、氯化钾225 kg/hm ; 

随机排列,共36个小区;各主区间双埂隔离,埂上覆 

膜,实行单独排灌。氮肥分3次施用,基肥:蘖肥:穗 

肥=4:4:2;磷肥全部用作基肥;钾肥基肥和穗肥各 

50%。按超高产栽培的原则,依田间水分和病虫害 

发生情况进行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1.3测定方法 

1.3.1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每小区在收获前2 d 

调查30穴的有效穗数,再各取1O穴考查每穗实粒 

数、空秕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子, 

另选取5 ITI 单打单收,测定实际产量。 

1.3.2 冠层剑叶光合速率 用LI一6400便携式光 

合系统测定仪(美国LI.COR制造),分别于齐穗、乳 

熟和蜡熟期选择晴好天气,于9:00—11:00在田间 

测定各处理剑叶的光合速率,各处理重复5次。测 

定时设定光强为1 000 ̄mol/(m ・s),气体流速为 

60 ̄mol/s。 

1.3.3 冠层叶片SPAD值 于齐穗、乳熟和蜡熟 

期,各处理随机选择稻株10株,用SPAD一502型便 

携式叶绿素含量测定仪进行活体测定,每小区测10 

株,每株选剑叶和倒二、倒三叶的中部、中部上端3 

cm处和中部下端3 cm处测定,取平均值为观测值, 

以10株的总平均值作该叶片的SPAD值。 

1.3.4冠层生态因子 于齐穗期和乳熟期选择晴 

好天气,用美国生产的EM50/R数据采集器(将探 

头用支架固定于距地面80 cm的高度,每10 mim记 

录一次数据)进行连续7 d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数 

据采集。 

1.3.5冠层太阳辐射截获率齐穗、乳熟和蜡熟期 

选择晴好天气,在11:00—13:00采用英国Delta公司 

生产的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测定冠层的截获率= 

冠层截获的太阳辐射量/穗顶部太阳辐射总量× 

100%。 

1.4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处理,利用DPS软件 

进行统计分析。 

表1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 

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Tab.1 Effect of nitrogen r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photosynthetic rate of flag leaf ̄moV(m2,s)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剑叶光 

合特性的影响 

水稻的产量最终来自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分 

配,尤其是抽穗后的光合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 

1期 刘文祥等:氮密互作对陆两优996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215 

明,氮肥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的剑叶光合速率 蜡熟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氮肥与密度互作处理 

的影响均有明显差异(表1),均以NⅢD 处理的光 对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在齐穗期差异显著,乳熟和 

合速率最高,N。D 最低。从氮肥水平单因子来看, 蜡熟期差异不显著。 

齐穗期N啪处理和乳熟期、蜡熟期NⅢ处理的剑叶 2.2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陆两优996生育后 

光合速率最高,与N。处理差异均显著。栽插密度 期冠层叶片SPAD值动态 

对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为光合速率随密度的增加而 由表2可知,剑叶、倒二叶、倒三叶的SPAD值 

下降,在齐穗期、乳熟期密度处理间的差异显著,但 均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且不同氮肥处理间的差 

衰2 不同施氮■和栽插密度的陆两优996生育后期剑叶SPAD值动态 

Tab.2 Dynamic changes in the SPAD values of canopy leaves of derived from nitrogen 

r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Luliangyou 996 at the late growth stage 

齐穗期Full heading stage 

N0D45 41.87f 39.33d 38.90d 

N90D45 

46.47cde 44.01e 

42.70c 

Nl”D45 

46.58cde 44.96bc 43.03bc 

Nl80D45 

47.49bed 45.93b 

43.58abe 

N0D3o 

42.24f 40.63d 39.20d 

N90D30 

46.16de 45.46be 

44.10abc 

Nl35D30 

48.06abc 45.68bc 45.42abc 

Nl80D30 

49.70a 49.76a 46.O0a 

N0D22 

42.68f 40.53d 39.33d 

N9oD22 

45.66e 45.31bc 44.63abc 

Nl”D22 

48.53ab 46.24b 

44.93abc 

Nl8oD22 

47.11bede 46.74b 45.46ab 

N 

枣木 木木 

D 

nS nS 

N×D 

nS 

nS 

乳熟期Milky ripe stage 

NoD45 

31.50e 31.50d 

30.00b 

N90D45 

37.16abcd 

35.17abc 33.58a 

Nl35D45 

35.84bcde 36.47a 

34.77a 

NI8oD45 

35.57cde 36.97a 35.69a 

N0D30 

33.03de 

32.43cd 

30.17b 

N90D30 

39.50abc 37.10a 33.87a 

Nl35D3o 

40.17abc 

36.49a 34.74a 

N180D3o 

41.53a 

37.22a 35.90a 

NoD22 32.53de 32.80bed 29.13b 

N90D22 

39.53abc 36.O9ab 34.38a 

Nl"D22 

40.59ab 

36.46a 35.54a 

Nl80D22 

40.84a 36.14ab 35.48a 

N 

木丰 

D 

^ 

nS nS 

N x D 

nS nS nS 

蜡熟期Waxy ripe stage 

N0D45 

25.40d 

21.O7e 17.13d 

N90D45 

29.57bc 

28.93a 24.43e 

N1"D45 

32.16ab 28.26a 25.74bc 

N180D45 

32.87a 

28.57a 

26.30abc 

N0D 3o 

26.33d 23.57bc 19.20d 

N90D30 

31.38ab 29.44a 27.645abc 

Nl35D30 

31.69ab 30.6la 

28.87ab 

Nl80D30 

33.36a 30.67a 

29.30a 

N0D22 

27.20cd 

23.87b 18.80d 

N90D22 

31.57ab 

29.43a 

25.83bc 

Nl35D22 

31.46ab 

29.O1a 

26.50abc 

Nl∞D22 

31.83ab 29.30a 

28.80ab 

N 

木水 

D 

nS 

nS 

N×D 

nS 

nS nS 

216 华北农学报 28卷 

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密度处理对冠层叶片SPAD值 

的影响为齐穗期和蜡熟期各处理间的剑叶SPAD值 

差异不显著,但乳熟期差异显著;齐穗期各处理间倒 

二叶SPAD值差异达显著水平,乳熟和蜡熟期差异 

光截获率的影响表现为截获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 

加,齐穗期N。, 和N。 。处理问差异不大但与N 。和N。 

处理的差异均较大;在乳熟期N 和N 处理间的 

差距逐渐拉大,且N 处理在生育后期的下降趋势 

不显著;但不同密度处理间倒三叶SPAD值在齐穗 

较其他处理要慢,说明N 。处理能延缓后期功能叶 

∞ 昌g da昌∞苫州 冒 一o∞ 

∞%5;;8∞ }8∞弱∞坫 

和乳熟期差异不显著,蜡熟期差异显著。氮密互作 

的衰老。从栽插密度单因子来看,D 处理最高,齐 

对冠层叶片SPAD值的影响,齐穗期剑叶氮密互作 

效应差异显著,乳熟和蜡熟期的影响不显著;氮密互 

作对倒二和倒三叶影响差异不显著。 

2.3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齐穗期陆两优996 

群体冠层太阳光截获率的影响 

穗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在乳熟和蜡熟期D 。 

与D 和D::处理间差值逐渐加大,表明在生育后期 

D 处理由于群体过大致使群体透气透光性较差进 

而影响群体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早衰,而D,,处理 

由于群体过小所以冠层太阳光截获率也较小。 

由图1可知,施氮水平对陆两优996冠层太阳 

鬈 

k N135 N1Bo ND N∞ Nl35 N180 №o N135 N18o 

齐穗期 

Full heading stage 

乳熟期 

Milky ripe stage 

蜡熟期 

Waxy ripe stage 

图1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后期冠层太阳光截获率影响 

Fig.1 Effects of nitrogen r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light transmittance of Luliangyou 996 

2.4不同施氮■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冠层温 .层相对湿度变化较小,6:00以后开始迅速下降,在 

度和湿度的影响 

从图2.A可以看出,在齐穗期不同施氮水平下 

13:o0一l4:00冠层相对湿度下降至最低,14:00以后 

群体冠层相对湿度又开始回升。不同施氮量和密度 

处理对冠层相对湿度的影响均表现为群体冠层相对 

湿度随施氮量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即N >N > 

N90>N0、D45>D 30>D22;这是由于N180、D45处理群 

冠层温度的变化趋势为,冠层温度与施氮量成反比 

关系;不同栽插密度对冠层温度的影响表现为D > 

D: >D 。0:00—6:00由于近地表的空气湿度大, 

这就加快了白天所吸收热量的散失,冠层温度缓慢 

体量大,加大了群体总蒸腾量以及群体内风速降低、 

乱流减弱,水气不易扩散出去,使得相对湿度升高。 

下降,6:00后随着太阳光的入射,冠层温度开始快 

速上升,在中午12:00—14:o0达到最高,14:00— 

说明高氮和高密处理在高温季节能有效地提高冠层 

的相对湿度,为群体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微生态 

环境。 

18:o0冠层温度又出现缓慢下降,18:00之后则快速 

下降;各处理间的冠层昼温变化大且差距比较明显, 

而夜间各处理间差值不大且温度较稳定。由图2.B 

可知,乳熟期氮肥水平对冠层温度的影响为,冠层温 

2.5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产量及其 

构成因子的影响 

度随施氦量的增加而下降;不同密度处理间的冠层 

试验结果(表3)表明,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极 

温度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0:00—4:00冠层 

温度缓慢下降,4:00以后冠层温度逐步上升,到 

l2:00达到最高,l4:o0以后又开始缓慢下降,各处 

理间温差在2O:00以后逐渐缩小。 

显著,而密度对产量影响不显著;N D 。处理产量最 

高,其次为N D 处理,分别为10 489.30, 

10 138.59 kg/hm 。不同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虽不 

大,但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适当加大密度相对稀 

植来说更有利于产量的增加。从施氮量单因素对产 

由图2.c,D可知,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处理的群 

体冠层相对湿度在齐穗期和乳熟期的日变化趋势基 

本一致,即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夜 

量的影响来看,N 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N 。和N。 

处理;N 与N。。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施氮量对 

间相对湿度值较大且各处理间的差值相对较小,白 

天则变化大且各处理间差值也大。22:00—6:00冠 

产量的影响呈单峰曲线关系,施氮90 kg/hm 是早 

稻施氮的技术拐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肥和密 

l期 刘文祥等:氮密互作对陆两优996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217 

度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影响不显著,这与周江明等 的研究结果相符。 

p 竭 

II 矗§_ 

+NaD“ 

9--N朋D“ 

+Nl0‘D“ 

-x—NI9oD帖 

X-NeD-a 

..-N ̄Dso 

-+一NsHDIO 

+NlecDso 

+NeDI2 

— Nl ̄oD2= 

+NlaID 

十Nl ̄,oD22 

p 霸 

昌j 时 0鲁 Ir 

盘 

时同 时间 

Time Time 

图2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陆两优996齐穗期(A、c)和乳熟期(B、D)水稻冠层温度及相对温度的日变化 

Fig.2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dynamics of nitrogen r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rice canopy at the full heading stage(A,C)and milky ripe stage(B。D) 

表3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Tab.3 Effects of nitrogen rate and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the 

grai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for Luliangyou 996 

分析氮肥、栽插密度及氮肥密度互作对产量各 

穗数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密度处理间的有效穗数差 

构成因素的影响可得,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 

异不显著,说明氮肥对有效穗数的影响比密度大;氮 

均会使有效穗数增加;不同氮肥用量处理间的有效 

密互作效果达显著水平。氮肥对穗粒数的影响为抛 

2川‰ R0‘一

_

●-刚C"LTU矗 t 218 

华北农学报 28卷 

B郇唧岫一lI啪啊l一 

物线关系,即穗粒数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 

当氮肥水平增加到一定数量时,穗粒数反而会下降, 

N。与其他施氮处理间差异显著;密度对穗粒数的影 

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其变化趋势为随着密度的增加 

而减少;氮密互作对穗粒数的影响不显著。N 的结 

实率最高且与N , 的差异不显著,但与N 。和N。 。处 

理的差异显著;密度对结实率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 

结实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氮肥与密度互作对 

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氮肥对千粒质量的作用为: 

N 。最高,其次为NⅢ,N。最低;D 的千粒质量最高, 

D: 次之;氮密互作对千粒质量影响的效果不显著。 

2.6不同施氮量、栽插密度和水稻产量的回归分析 

以水稻产量为因变量(Y),氮肥用量( ,)、密度 

(X,)为自变量,通过DPS软件二项回归分析,建立 

氮肥和栽插密度对产量的回归方程: 

产量Y=5 286.507+60.046X1+45.602X2— 

0.214Xl 0.649X2 +0.013X1 2,R 0.990 8。 

对上述方程进行F检验,F=128.242,P= 

0.000 1为极显著水平;理论产量与方程预测值的相 

关性显著,R=0.995 4。表明氮肥、密度和产量之间 

的回归关系极显著;同时对各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 

性检验,各t值结果: 为12.237 , 。 为 

11.268”,X X:为0.124。从回归方程可得出,氮肥 

和密度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呈单峰曲线关系,即产量 

随施氮量和密度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和栽插密度 

超过一定值后产量反而会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 

通过回归方程模拟试验,陆两优996作早稻栽培最 

高产为10 359.296 kg/hm ,最高产时的密度和施氮 

量分别为3.659 7×10 穴/hm 和141.169 kg/hm 。 

3 讨论 

3.1施氮量、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产量形成的影响 

适量施氮和合理的栽插密度是水稻获得高产的 

两大重要栽培技术措施。周瑞庆等 、张洪程 

等 研究认为,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水稻产量与 

施氮量成正比,超过一定范围后产量和部分产量构 

成因素则下降;徐春梅等¨ 以中早22为材料,研究 

了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得出产 

量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的结论;而李木英等 则认 

为,超级杂交稻陆两优996的产量随密度的降低而 

减少。另有许多关于氮密互作对产量影响的研究报 

道,林玉棋 ¨认为,Ⅱ优航2号在氮肥用量为135 

kg/hm 搭配密度为2.55×10 穴/hm 时产量最高; 

马国辉等¨ 研究结果则表明,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 

1号的最佳氮肥与密度搭配为189.5 kg/hm 和 

2.08×10 穴/hm ;周江明等 指出,早晚稻在施 

氮水平为195.0,193.4 kg/hm 时分别配合栽插密度 

3.14,2.62×10’穴/hm 能获得高产。综上所述,氮 

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抛物线关系的观点已基本形 

成共识,本试验的结果也对其进行了佐证;但在密度 

对产量影响的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本研究关 

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与李木英等 u-的研究结果相 

符,即在相同氮肥水平下,密度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为 

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水稻高产就是在足量有效穗的基础上培育大 

穗,即保足穗争大穗,这是构成产量的关键因素。本 

试验氮肥水平对产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产量构成 

因素的变化,氮肥对有效穗和穗粒数影响较大;栽插 

密度对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对千粒质量的影 

响较大。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产量和千粒质量的互 

作效应不显著,对有效穗数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这与 

林洪鑫等 -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本试验条件下,在 

适当加大密度的情况下氮肥用量不宜过多,要在合 

理群体起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主茎穗,控制好无效 

分蘖,促进高产群体的构建,利于穗数、粒数、粒质量 

等产量构成因子的协调发展。 

3.2施氮量、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冠层生理生态 

的影响 

群体冠层的重要特征就是进行物质生产,提高 

谷物类作物产量潜力可通过增加群体的受光能力来 

实现口 -3 。因此,李迪秦等H 认为,在生产上应充 

分运用栽培措施来调控群体,使群体获得最大的光 

能截获率,来实现高产目标;韩春雷等 也认为,群 

体冠层的光分布及光截获直接影响着干物质的生产 

和积累,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可通过肥密合理组配 

来构建。本试验结果表明,N 、N。 。和D,。处理的群 

体结构良好,同时验证了不同氮肥和密度处理的群 

体冠层光能截获率存在差异,而造成差异的原因在 

于氮密合理组配改善了群体冠层内部的受光态势, 

有利于光向冠层下部透射,冠层光合能力强,干物质 

积累量大且转运良好。 

水稻群体内优良的小气候因子能促进生长发 

育,且对光合生理等起着重要作用,是水稻优质高产 

的重要条件。张邦琨等 研究认为,合理密植、优 

良品种及优化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能改善田间小气 

候环境;而高温胁迫严重影响水稻光合能力,可导致 

叶片叶绿素合成受阻、降解加剧而含量降低 ;彭 

少兵等 研究指出,最低夜间温度与产量密切相 

关,产量随水稻生长的旱季平均最低夜间温度的上 

升而下降;刘开昌等 对玉米的研究表明,群体结 

● C T ● 

1期 刘文祥等:氮密互作对陆两优996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HRIOULTURAE 

219 

构与冠层相对湿度密切相关,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 

中空气的相对湿度逐渐升高;还有研究报道,高温季 

节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能影响叶片的气孔导度从而影 

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本试验结果表明,冠层相 

对湿度与施氮量成正相关,即冠层相对湿度随施氮 

量的增加而升高;而冠层气温与施氮量呈负相关; 

Nm处理不但能降低群体冠层气温还能增加冠层相 

对湿度,N啪、N 处理群体冠层内的日最高温度均 

低于N。。和N。处理;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即适量的氮肥用量和合理的密度互作能改善群体结 

构。从本试验结果的冠层生理特性来看,剑叶的光 

合速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提高,N 。和N。处理在乳 

熟和蜡熟期下降比较快,但高氮处理群体因氮素吸 

收过多在后期贪青导致源库不协调;密度对剑叶光 

合速率的影响则表现为反比关系,即剑叶光合速率 

随着密度的增加反而下降,这是由于在生育后期低 

密处理的群体数量较小,群体通风通气效果良好能 

延缓功能叶的衰老。在本试验条件下,NⅢD,。互作 

处理的群体能较好地协调群体与个体及各环境因子 

的关系。 

针对农民习惯依赖过量施氮来保证水稻高产, 

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只有采用适量施氮搭配适宜 

栽插密度的栽培技术,才能促进和保证农业可持续 

发展。因此,生产上要适当提高水稻种植密度,减少 

氮肥用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早稻施氮量为141.2 

kg/hm ,再配合3.66 x 10 穴/hm 的栽插密度,通过 

构建高产群体,提高群体对小气候资源与环境资源 

的利用率;做到增苗争多穗控苗争大穗相协调,是高 

产高效节氮栽培的合理组合。 

参考文献: 

[1] 彭少兵,黄见良,钟旭华,等.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 

的研究策略[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9):1095一 

l103. 

[2] 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华南双季杂交稻氮素养分消 

耗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13(4):569—576. 

[3] Cassman K G,Dobermann A,Waiters D T.Agroeeosys— 

tems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J].Ambio,2002,31:132—140. 

[4] Wei J Y,Shen Z,Pu S,et a1.How do nitrogen inputs to 

the Changjiang basin impact the Chan ̄iang River nitrate: 

A temporal analysis for 1968—1997[J].Glob Biogeo— 

chem Cycl,2003,17(4):1091—1099. ・ 

[5]Stoop W A,Uphoff N,Kassam A.A review of agricuhural 

research issues raised by the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 

(SRI)from Madagascar:Opportunities for improving farm. 

BO髓|LI-|iHl曲 

ing systems for resource poor farmers[J].Agric Systems, 

2002,17(3):249—274. 

[6] Campbell C S,Heilman J L,Mclnnes K J,et a1.Seasonal 

variation in radiation use efficiency of irrigated rice[J]. 

Agricuh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2001,110:45—54. 

[7] Zhang L,Vander Weft W,Bastiaans L,et a1.Light inter・ 

ception and utilization in relay intercrops of wheat and 

cotton[J].Field Crops Research,2008,107:29—42. 

[8] Ruiz R A,Bertero H D.Light interception and radiation 

use efifciency in temperate quinoa(Chenopodium quinoa 

Willd.)cuhivars[J].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08,29:144—152. 

[9] Acreche M M,Briceno-Felix G,Martin Sanchez J A,et a1. 

Radiation interception and use efifciency as affected by 

breeding in Mediteranean wheat[J].Field Crops Re— 

search,2009,110:90—97. 

[10] 陈雨海,余松烈,于振文.小麦生长后期群体光截获 

量及其分布与产量的关系[J].作物学报,2003,29 

(5):730—734. 

[11] 林玉棋.Ⅱ优航2号作双季晚稻栽培的适宜氮肥用量 

和移栽密度探讨[J].杂交稻,2008,23(3):42—45. 

[12] 马国辉,龙继锐,戴清明,等.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 

号最佳缓释氮肥用量和密度配置研究[J].杂交水 

稻,2008,23(6):73—77. 

[13]Dong S T,Hu C H,Yue S S.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nopy 

photo synthesis of summer corn and its relation with cano— 

PY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J].Acta Phytoeco 

logicaet Geobotanica Sinica,1992,16:372—378. 

[14] 刘开昌,张秀清,王庆成,等.密度对玉米群体冠层内 

小气候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0,24(4):489— 

493. 

[15] 敖和军,王淑红,邹应斌,等.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 

特点与产量稳定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 

(7):1927—1936. 

[16] 李迪秦,秦建权,张运波,等.品种与播期对齐穗期水 

稻群体光能截获量和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J].核 

农学报,2009,23(5):858—863. 

[17] 艾治勇,马国辉,青先国.超级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 

及高产稳产栽培调控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 

学,2011,25(5):553—560. 

[18]Akita K,Tanaka N.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plant- 

ing patterns of young seedlings transplanting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rice plants[J].Jpn J Crop Sci, 

1992,61(1):80—86. 

[19] 徐春梅,王丹英,邵国胜,等.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超 

高产水稻中早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 

科学,2008,22(5):507—512. 

[20] 周江明,赵琳,董越勇,等.氮肥和栽植密度对水稻 

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 

报,2010,16(2):274—281. 

220 华北农学报 28卷 

[21] 龚金龙,张洪程,李杰,等.水稻超高产栽培模式及 

科学,1999,13(4):205—210. 

Peng S B,Huang J L,John E S,et a1.Rice yield decline 

系统理论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10,24 

(4):417—424. 

with higher 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J]. 

PNAS,2004,101(27):9971—9975. 

[22] 夏冰,阳树英,刘清波.生态因子对水稻叶片光合 

生理功能的影响综述[J].作物研究,2008(2):140— 

142. 

黄成林.安徽休宁倭竹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J].安 

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32(2):187—191. 

[23] 周瑞庆,萧光玉,汪大明,等.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 

构成因素的影响[J].作物研究,1991,6(增刊):21—26. 

[24] 张洪程,王秀芹,戴其根,等.氮肥和栽插密度对杂交 

李木英,石庆华,王 涛,等.种植密度对双季超级稻 

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9,24(2): 

72—77. 

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 

国农业科学,2003,36(7):800—806. 

[25] 韩春雷,魏树和,刘宪平,等.水稻高产群体的冠层特 

征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6 

(4):24—27. 

[26] 张邦琨,张 璐,陈官文.水稻田间小气候特征与生 

产潜力关系研究[J].贵州气象,1998,22(5):l3— 

rl rl rl l rL 

25. 

1J]J 1 

∞ 

]j

儿 

 1J 

[27] 黄英金,罗永锋.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的品种间差异及 

其与剑叶光合特性和内源多胺的关系[J].中国水稻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等.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 

级早稻中早22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 

报,2011,17(1):22—28. 

Kiniry J R,Jones C A,Toole J C O,et a1.Radiation use 

efifciency in biomass accumulation prior to grain filling 

for ifve grain crop species[J].Field Crops Research, 

1989,20:51—64. 

rL 

Sinoquet H,Bonhomme R.Modeling radiative transfer in 

1J 

mixed and rOW intercropping systems[J].Agric For Me— 

teorol,1992,62(5):219—240. 

2024年10月6日发(作者:威凡雁)

● C T ● 

8|.腿RIO札U卜LTI啊URIA“E 华北农学报・201 3,28(1):21 3.220 

氮密互作对陆两优996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刘文祥 ,青先国 ,艾治勇 ,朱佳文 

(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省农业厅,湖南长沙410005 

3.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5) 

摘要:以超级杂交稻陆两优996为材料,设置不同氮肥水平(纯N 0,90,135,180 kg/hm )和栽插密度(22万,3O 

万,45万穴/hm ),分析两因素及其互作对群体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氮和中密处理均能使 

高温季节高温时段水稻冠层的温度降低,并增加冠层相对湿度及改善群体内部的微气象环境,使冠层叶片SPAD值及 

剑叶光合速率和光能截获率提高,延长了冠层叶片光合作用时间,N D 。互作处理产量最高,为10 489.30 ks/hm 。 

氮肥用量和密度对穗粒数、结实率影响不大,对有效穗和千粒质量影响较大,氮肥和密度互作对有效穗影响达显著水 

平,施氮180 ks/hm 虽然有一定的增穗作用但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却降低,因此不能高产。在本试验条件下, 

早稻移栽密度为36.6×10 穴/hm 再配合施氮141.2 kg/hm ,能构建高产群体,实现足穗和大穗以及结实率和千粒质 

量关系的协调,获得高产;因此适当加大密度和减少氮肥用量是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氮肥;密度;微气象环境;生理生态特性 

中图分类号:¥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91(2013)O1一O213—08 

Effects of Transplan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Rate on Canopy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Luliangyou 996 

LIU Wen.xiang ,QING Xian—guo ,AI Zhi.yong ,ZHU Jia—wen 

(1.College of Bio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2.Hunan Agricultural 

Bureau,Changsha 410005,China;3.National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Changsha 410125,China) 

Abstract: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 rates(N 0,90,1 35,1 80 kg/ha)and transplanting densities 

(2.2×1 0 ,3.0×1 0 ,4.5×1 0 hills/ha)on canopy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early 

rice was studied by using super hybrid rice Luliangyou 996.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dium transplanting densities 

and medium N use rate had a signiifcant reduction of rice canopy temperature in hot season and canopy relative hu- 

midity increased,good micro climatic conditions was created,there by signiifcantly enhanced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SPAD value and solar radiation interception rate of canopy,the Nl35 D30 could get the maximum yield,it was 

10 489.30 kg/ha.Nitrogen fertilizer rate and transplanting density had little effect on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seed-setting rate but the productive panicles and 1000一grain weight were decreased.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 of ni— 

trogen fertilizer and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was significant.As a result,high yield of the 

early rice can be obtained by the N fertilization rate was used as 141.2 kg/ha with the transplanting density of 3.66× 

10 hills/ha. 

Key words:Nitrogen fertilizer;Density;Micro climatic conditions;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单产的高低 物质主要来自抽穗后叶片的光合作用 m ,叶片的 

主要取决于肥水调控及栽插密度等农艺措施的合理 光合作用又取决于群体叶面积的大小及单位叶面积 

组配 。氮肥和栽插密度通过协调群体与个体的 的光合效率 “ 引。因此,通过改善作物冠层结构来 

发展来构建不同群体而调控群体内的光照、温度、湿 

提高群体冠层光能截获率即群体光能利用率,对提 

度等小气候因子,最终影响到产量。水稻籽粒的干 

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 

收稿日期:2012—10—28 

基金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长江中游南部(湖南)双季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2011BAD16B01);湖南省农业科 

学院创新基金项目(2009hnnkycx24) 

作者简介:刘文祥(1977一),男,湖南岳阳人,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 

通讯作者:青先国(1955一),男,湖南汉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 

-C l●一 

●_刚CULTUl^E 214 

华北农学报 28卷 

_●雠ILl-|mIC●一 

来,随着超级稻的推广种植,水稻生产虽然实现了超 

高产,但由于农民片面追求高产,水稻生产上普遍存 

在过分稀植和氮肥过多施用的现象;不但导致氮肥 

利用率低和水稻生产成本高,而且还严重破坏了生 

态环境,同时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 

本研究以陆两优99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 

氮肥和密度水平互作对其群体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和 

产量的影响,探讨其最适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为高 

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1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1年在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试验地进 

行,以陆两优996为试验材料,该品种为湖南农业大 

学选配的两系超级杂交早稻组合,2006年被湖南省 

认定的超级稻品种。 

1.2试验设计 

裂区设计,随机排列,以氮肥水平为主区,施氮 

量分别为0,90,135,180 kg/hm ,以No、N90、N 、 

Nl80表示;密度为副区,设:4.5×10’,3.0×10 ,2.2× 

10 穴/hm ,3水平,用D 、D,。、D :表示,3次重复, 

共36个小区。 

3月24 Et播种,4月21日移栽,7月15日收 

获。施过磷酸钙600 kg/hm 、氯化钾225 kg/hm ; 

随机排列,共36个小区;各主区间双埂隔离,埂上覆 

膜,实行单独排灌。氮肥分3次施用,基肥:蘖肥:穗 

肥=4:4:2;磷肥全部用作基肥;钾肥基肥和穗肥各 

50%。按超高产栽培的原则,依田间水分和病虫害 

发生情况进行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1.3测定方法 

1.3.1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每小区在收获前2 d 

调查30穴的有效穗数,再各取1O穴考查每穗实粒 

数、空秕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子, 

另选取5 ITI 单打单收,测定实际产量。 

1.3.2 冠层剑叶光合速率 用LI一6400便携式光 

合系统测定仪(美国LI.COR制造),分别于齐穗、乳 

熟和蜡熟期选择晴好天气,于9:00—11:00在田间 

测定各处理剑叶的光合速率,各处理重复5次。测 

定时设定光强为1 000 ̄mol/(m ・s),气体流速为 

60 ̄mol/s。 

1.3.3 冠层叶片SPAD值 于齐穗、乳熟和蜡熟 

期,各处理随机选择稻株10株,用SPAD一502型便 

携式叶绿素含量测定仪进行活体测定,每小区测10 

株,每株选剑叶和倒二、倒三叶的中部、中部上端3 

cm处和中部下端3 cm处测定,取平均值为观测值, 

以10株的总平均值作该叶片的SPAD值。 

1.3.4冠层生态因子 于齐穗期和乳熟期选择晴 

好天气,用美国生产的EM50/R数据采集器(将探 

头用支架固定于距地面80 cm的高度,每10 mim记 

录一次数据)进行连续7 d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数 

据采集。 

1.3.5冠层太阳辐射截获率齐穗、乳熟和蜡熟期 

选择晴好天气,在11:00—13:00采用英国Delta公司 

生产的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测定冠层的截获率= 

冠层截获的太阳辐射量/穗顶部太阳辐射总量× 

100%。 

1.4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处理,利用DPS软件 

进行统计分析。 

表1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 

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Tab.1 Effect of nitrogen r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photosynthetic rate of flag leaf ̄moV(m2,s)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剑叶光 

合特性的影响 

水稻的产量最终来自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分 

配,尤其是抽穗后的光合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 

1期 刘文祥等:氮密互作对陆两优996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215 

明,氮肥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的剑叶光合速率 蜡熟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氮肥与密度互作处理 

的影响均有明显差异(表1),均以NⅢD 处理的光 对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在齐穗期差异显著,乳熟和 

合速率最高,N。D 最低。从氮肥水平单因子来看, 蜡熟期差异不显著。 

齐穗期N啪处理和乳熟期、蜡熟期NⅢ处理的剑叶 2.2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陆两优996生育后 

光合速率最高,与N。处理差异均显著。栽插密度 期冠层叶片SPAD值动态 

对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为光合速率随密度的增加而 由表2可知,剑叶、倒二叶、倒三叶的SPAD值 

下降,在齐穗期、乳熟期密度处理间的差异显著,但 均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且不同氮肥处理间的差 

衰2 不同施氮■和栽插密度的陆两优996生育后期剑叶SPAD值动态 

Tab.2 Dynamic changes in the SPAD values of canopy leaves of derived from nitrogen 

r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Luliangyou 996 at the late growth stage 

齐穗期Full heading stage 

N0D45 41.87f 39.33d 38.90d 

N90D45 

46.47cde 44.01e 

42.70c 

Nl”D45 

46.58cde 44.96bc 43.03bc 

Nl80D45 

47.49bed 45.93b 

43.58abe 

N0D3o 

42.24f 40.63d 39.20d 

N90D30 

46.16de 45.46be 

44.10abc 

Nl35D30 

48.06abc 45.68bc 45.42abc 

Nl80D30 

49.70a 49.76a 46.O0a 

N0D22 

42.68f 40.53d 39.33d 

N9oD22 

45.66e 45.31bc 44.63abc 

Nl”D22 

48.53ab 46.24b 

44.93abc 

Nl8oD22 

47.11bede 46.74b 45.46ab 

N 

枣木 木木 

D 

nS nS 

N×D 

nS 

nS 

乳熟期Milky ripe stage 

NoD45 

31.50e 31.50d 

30.00b 

N90D45 

37.16abcd 

35.17abc 33.58a 

Nl35D45 

35.84bcde 36.47a 

34.77a 

NI8oD45 

35.57cde 36.97a 35.69a 

N0D30 

33.03de 

32.43cd 

30.17b 

N90D30 

39.50abc 37.10a 33.87a 

Nl35D3o 

40.17abc 

36.49a 34.74a 

N180D3o 

41.53a 

37.22a 35.90a 

NoD22 32.53de 32.80bed 29.13b 

N90D22 

39.53abc 36.O9ab 34.38a 

Nl"D22 

40.59ab 

36.46a 35.54a 

Nl80D22 

40.84a 36.14ab 35.48a 

N 

木丰 

D 

^ 

nS nS 

N x D 

nS nS nS 

蜡熟期Waxy ripe stage 

N0D45 

25.40d 

21.O7e 17.13d 

N90D45 

29.57bc 

28.93a 24.43e 

N1"D45 

32.16ab 28.26a 25.74bc 

N180D45 

32.87a 

28.57a 

26.30abc 

N0D 3o 

26.33d 23.57bc 19.20d 

N90D30 

31.38ab 29.44a 27.645abc 

Nl35D30 

31.69ab 30.6la 

28.87ab 

Nl80D30 

33.36a 30.67a 

29.30a 

N0D22 

27.20cd 

23.87b 18.80d 

N90D22 

31.57ab 

29.43a 

25.83bc 

Nl35D22 

31.46ab 

29.O1a 

26.50abc 

Nl∞D22 

31.83ab 29.30a 

28.80ab 

N 

木水 

D 

nS 

nS 

N×D 

nS 

nS nS 

216 华北农学报 28卷 

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密度处理对冠层叶片SPAD值 

的影响为齐穗期和蜡熟期各处理间的剑叶SPAD值 

差异不显著,但乳熟期差异显著;齐穗期各处理间倒 

二叶SPAD值差异达显著水平,乳熟和蜡熟期差异 

光截获率的影响表现为截获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 

加,齐穗期N。, 和N。 。处理问差异不大但与N 。和N。 

处理的差异均较大;在乳熟期N 和N 处理间的 

差距逐渐拉大,且N 处理在生育后期的下降趋势 

不显著;但不同密度处理间倒三叶SPAD值在齐穗 

较其他处理要慢,说明N 。处理能延缓后期功能叶 

∞ 昌g da昌∞苫州 冒 一o∞ 

∞%5;;8∞ }8∞弱∞坫 

和乳熟期差异不显著,蜡熟期差异显著。氮密互作 

的衰老。从栽插密度单因子来看,D 处理最高,齐 

对冠层叶片SPAD值的影响,齐穗期剑叶氮密互作 

效应差异显著,乳熟和蜡熟期的影响不显著;氮密互 

作对倒二和倒三叶影响差异不显著。 

2.3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齐穗期陆两优996 

群体冠层太阳光截获率的影响 

穗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在乳熟和蜡熟期D 。 

与D 和D::处理间差值逐渐加大,表明在生育后期 

D 处理由于群体过大致使群体透气透光性较差进 

而影响群体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早衰,而D,,处理 

由于群体过小所以冠层太阳光截获率也较小。 

由图1可知,施氮水平对陆两优996冠层太阳 

鬈 

k N135 N1Bo ND N∞ Nl35 N180 №o N135 N18o 

齐穗期 

Full heading stage 

乳熟期 

Milky ripe stage 

蜡熟期 

Waxy ripe stage 

图1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后期冠层太阳光截获率影响 

Fig.1 Effects of nitrogen r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light transmittance of Luliangyou 996 

2.4不同施氮■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冠层温 .层相对湿度变化较小,6:00以后开始迅速下降,在 

度和湿度的影响 

从图2.A可以看出,在齐穗期不同施氮水平下 

13:o0一l4:00冠层相对湿度下降至最低,14:00以后 

群体冠层相对湿度又开始回升。不同施氮量和密度 

处理对冠层相对湿度的影响均表现为群体冠层相对 

湿度随施氮量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即N >N > 

N90>N0、D45>D 30>D22;这是由于N180、D45处理群 

冠层温度的变化趋势为,冠层温度与施氮量成反比 

关系;不同栽插密度对冠层温度的影响表现为D > 

D: >D 。0:00—6:00由于近地表的空气湿度大, 

这就加快了白天所吸收热量的散失,冠层温度缓慢 

体量大,加大了群体总蒸腾量以及群体内风速降低、 

乱流减弱,水气不易扩散出去,使得相对湿度升高。 

下降,6:00后随着太阳光的入射,冠层温度开始快 

速上升,在中午12:00—14:o0达到最高,14:00— 

说明高氮和高密处理在高温季节能有效地提高冠层 

的相对湿度,为群体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微生态 

环境。 

18:o0冠层温度又出现缓慢下降,18:00之后则快速 

下降;各处理间的冠层昼温变化大且差距比较明显, 

而夜间各处理间差值不大且温度较稳定。由图2.B 

可知,乳熟期氮肥水平对冠层温度的影响为,冠层温 

2.5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产量及其 

构成因子的影响 

度随施氦量的增加而下降;不同密度处理间的冠层 

试验结果(表3)表明,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极 

温度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0:00—4:00冠层 

温度缓慢下降,4:00以后冠层温度逐步上升,到 

l2:00达到最高,l4:o0以后又开始缓慢下降,各处 

理间温差在2O:00以后逐渐缩小。 

显著,而密度对产量影响不显著;N D 。处理产量最 

高,其次为N D 处理,分别为10 489.30, 

10 138.59 kg/hm 。不同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虽不 

大,但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适当加大密度相对稀 

植来说更有利于产量的增加。从施氮量单因素对产 

由图2.c,D可知,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处理的群 

体冠层相对湿度在齐穗期和乳熟期的日变化趋势基 

本一致,即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夜 

量的影响来看,N 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N 。和N。 

处理;N 与N。。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施氮量对 

间相对湿度值较大且各处理间的差值相对较小,白 

天则变化大且各处理间差值也大。22:00—6:00冠 

产量的影响呈单峰曲线关系,施氮90 kg/hm 是早 

稻施氮的技术拐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肥和密 

l期 刘文祥等:氮密互作对陆两优996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217 

度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影响不显著,这与周江明等 的研究结果相符。 

p 竭 

II 矗§_ 

+NaD“ 

9--N朋D“ 

+Nl0‘D“ 

-x—NI9oD帖 

X-NeD-a 

..-N ̄Dso 

-+一NsHDIO 

+NlecDso 

+NeDI2 

— Nl ̄oD2= 

+NlaID 

十Nl ̄,oD22 

p 霸 

昌j 时 0鲁 Ir 

盘 

时同 时间 

Time Time 

图2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陆两优996齐穗期(A、c)和乳熟期(B、D)水稻冠层温度及相对温度的日变化 

Fig.2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dynamics of nitrogen r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rice canopy at the full heading stage(A,C)and milky ripe stage(B。D) 

表3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Tab.3 Effects of nitrogen rate and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the 

grai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for Luliangyou 996 

分析氮肥、栽插密度及氮肥密度互作对产量各 

穗数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密度处理间的有效穗数差 

构成因素的影响可得,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 

异不显著,说明氮肥对有效穗数的影响比密度大;氮 

均会使有效穗数增加;不同氮肥用量处理间的有效 

密互作效果达显著水平。氮肥对穗粒数的影响为抛 

2川‰ R0‘一

_

●-刚C"LTU矗 t 218 

华北农学报 28卷 

B郇唧岫一lI啪啊l一 

物线关系,即穗粒数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 

当氮肥水平增加到一定数量时,穗粒数反而会下降, 

N。与其他施氮处理间差异显著;密度对穗粒数的影 

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其变化趋势为随着密度的增加 

而减少;氮密互作对穗粒数的影响不显著。N 的结 

实率最高且与N , 的差异不显著,但与N 。和N。 。处 

理的差异显著;密度对结实率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 

结实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氮肥与密度互作对 

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氮肥对千粒质量的作用为: 

N 。最高,其次为NⅢ,N。最低;D 的千粒质量最高, 

D: 次之;氮密互作对千粒质量影响的效果不显著。 

2.6不同施氮量、栽插密度和水稻产量的回归分析 

以水稻产量为因变量(Y),氮肥用量( ,)、密度 

(X,)为自变量,通过DPS软件二项回归分析,建立 

氮肥和栽插密度对产量的回归方程: 

产量Y=5 286.507+60.046X1+45.602X2— 

0.214Xl 0.649X2 +0.013X1 2,R 0.990 8。 

对上述方程进行F检验,F=128.242,P= 

0.000 1为极显著水平;理论产量与方程预测值的相 

关性显著,R=0.995 4。表明氮肥、密度和产量之间 

的回归关系极显著;同时对各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 

性检验,各t值结果: 为12.237 , 。 为 

11.268”,X X:为0.124。从回归方程可得出,氮肥 

和密度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呈单峰曲线关系,即产量 

随施氮量和密度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和栽插密度 

超过一定值后产量反而会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 

通过回归方程模拟试验,陆两优996作早稻栽培最 

高产为10 359.296 kg/hm ,最高产时的密度和施氮 

量分别为3.659 7×10 穴/hm 和141.169 kg/hm 。 

3 讨论 

3.1施氮量、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产量形成的影响 

适量施氮和合理的栽插密度是水稻获得高产的 

两大重要栽培技术措施。周瑞庆等 、张洪程 

等 研究认为,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水稻产量与 

施氮量成正比,超过一定范围后产量和部分产量构 

成因素则下降;徐春梅等¨ 以中早22为材料,研究 

了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得出产 

量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的结论;而李木英等 则认 

为,超级杂交稻陆两优996的产量随密度的降低而 

减少。另有许多关于氮密互作对产量影响的研究报 

道,林玉棋 ¨认为,Ⅱ优航2号在氮肥用量为135 

kg/hm 搭配密度为2.55×10 穴/hm 时产量最高; 

马国辉等¨ 研究结果则表明,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 

1号的最佳氮肥与密度搭配为189.5 kg/hm 和 

2.08×10 穴/hm ;周江明等 指出,早晚稻在施 

氮水平为195.0,193.4 kg/hm 时分别配合栽插密度 

3.14,2.62×10’穴/hm 能获得高产。综上所述,氮 

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抛物线关系的观点已基本形 

成共识,本试验的结果也对其进行了佐证;但在密度 

对产量影响的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本研究关 

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与李木英等 u-的研究结果相 

符,即在相同氮肥水平下,密度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为 

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水稻高产就是在足量有效穗的基础上培育大 

穗,即保足穗争大穗,这是构成产量的关键因素。本 

试验氮肥水平对产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产量构成 

因素的变化,氮肥对有效穗和穗粒数影响较大;栽插 

密度对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对千粒质量的影 

响较大。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产量和千粒质量的互 

作效应不显著,对有效穗数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这与 

林洪鑫等 -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本试验条件下,在 

适当加大密度的情况下氮肥用量不宜过多,要在合 

理群体起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主茎穗,控制好无效 

分蘖,促进高产群体的构建,利于穗数、粒数、粒质量 

等产量构成因子的协调发展。 

3.2施氮量、栽插密度对陆两优996冠层生理生态 

的影响 

群体冠层的重要特征就是进行物质生产,提高 

谷物类作物产量潜力可通过增加群体的受光能力来 

实现口 -3 。因此,李迪秦等H 认为,在生产上应充 

分运用栽培措施来调控群体,使群体获得最大的光 

能截获率,来实现高产目标;韩春雷等 也认为,群 

体冠层的光分布及光截获直接影响着干物质的生产 

和积累,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可通过肥密合理组配 

来构建。本试验结果表明,N 、N。 。和D,。处理的群 

体结构良好,同时验证了不同氮肥和密度处理的群 

体冠层光能截获率存在差异,而造成差异的原因在 

于氮密合理组配改善了群体冠层内部的受光态势, 

有利于光向冠层下部透射,冠层光合能力强,干物质 

积累量大且转运良好。 

水稻群体内优良的小气候因子能促进生长发 

育,且对光合生理等起着重要作用,是水稻优质高产 

的重要条件。张邦琨等 研究认为,合理密植、优 

良品种及优化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能改善田间小气 

候环境;而高温胁迫严重影响水稻光合能力,可导致 

叶片叶绿素合成受阻、降解加剧而含量降低 ;彭 

少兵等 研究指出,最低夜间温度与产量密切相 

关,产量随水稻生长的旱季平均最低夜间温度的上 

升而下降;刘开昌等 对玉米的研究表明,群体结 

● C T ● 

1期 刘文祥等:氮密互作对陆两优996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HRIOULTURAE 

219 

构与冠层相对湿度密切相关,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 

中空气的相对湿度逐渐升高;还有研究报道,高温季 

节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能影响叶片的气孔导度从而影 

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本试验结果表明,冠层相 

对湿度与施氮量成正相关,即冠层相对湿度随施氮 

量的增加而升高;而冠层气温与施氮量呈负相关; 

Nm处理不但能降低群体冠层气温还能增加冠层相 

对湿度,N啪、N 处理群体冠层内的日最高温度均 

低于N。。和N。处理;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即适量的氮肥用量和合理的密度互作能改善群体结 

构。从本试验结果的冠层生理特性来看,剑叶的光 

合速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提高,N 。和N。处理在乳 

熟和蜡熟期下降比较快,但高氮处理群体因氮素吸 

收过多在后期贪青导致源库不协调;密度对剑叶光 

合速率的影响则表现为反比关系,即剑叶光合速率 

随着密度的增加反而下降,这是由于在生育后期低 

密处理的群体数量较小,群体通风通气效果良好能 

延缓功能叶的衰老。在本试验条件下,NⅢD,。互作 

处理的群体能较好地协调群体与个体及各环境因子 

的关系。 

针对农民习惯依赖过量施氮来保证水稻高产, 

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只有采用适量施氮搭配适宜 

栽插密度的栽培技术,才能促进和保证农业可持续 

发展。因此,生产上要适当提高水稻种植密度,减少 

氮肥用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早稻施氮量为141.2 

kg/hm ,再配合3.66 x 10 穴/hm 的栽插密度,通过 

构建高产群体,提高群体对小气候资源与环境资源 

的利用率;做到增苗争多穗控苗争大穗相协调,是高 

产高效节氮栽培的合理组合。 

参考文献: 

[1] 彭少兵,黄见良,钟旭华,等.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 

的研究策略[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9):1095一 

l103. 

[2] 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华南双季杂交稻氮素养分消 

耗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13(4):569—576. 

[3] Cassman K G,Dobermann A,Waiters D T.Agroeeosys— 

tems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J].Ambio,2002,31:132—140. 

[4] Wei J Y,Shen Z,Pu S,et a1.How do nitrogen inputs to 

the Changjiang basin impact the Chan ̄iang River nitrate: 

A temporal analysis for 1968—1997[J].Glob Biogeo— 

chem Cycl,2003,17(4):1091—1099. ・ 

[5]Stoop W A,Uphoff N,Kassam A.A review of agricuhural 

research issues raised by the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 

(SRI)from Madagascar:Opportunities for improving farm. 

BO髓|LI-|iHl曲 

ing systems for resource poor farmers[J].Agric Systems, 

2002,17(3):249—274. 

[6] Campbell C S,Heilman J L,Mclnnes K J,et a1.Seasonal 

variation in radiation use efficiency of irrigated rice[J]. 

Agricuh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2001,110:45—54. 

[7] Zhang L,Vander Weft W,Bastiaans L,et a1.Light inter・ 

ception and utilization in relay intercrops of wheat and 

cotton[J].Field Crops Research,2008,107:29—42. 

[8] Ruiz R A,Bertero H D.Light interception and radiation 

use efifciency in temperate quinoa(Chenopodium quinoa 

Willd.)cuhivars[J].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08,29:144—152. 

[9] Acreche M M,Briceno-Felix G,Martin Sanchez J A,et a1. 

Radiation interception and use efifciency as affected by 

breeding in Mediteranean wheat[J].Field Crops Re— 

search,2009,110:90—97. 

[10] 陈雨海,余松烈,于振文.小麦生长后期群体光截获 

量及其分布与产量的关系[J].作物学报,2003,29 

(5):730—734. 

[11] 林玉棋.Ⅱ优航2号作双季晚稻栽培的适宜氮肥用量 

和移栽密度探讨[J].杂交稻,2008,23(3):42—45. 

[12] 马国辉,龙继锐,戴清明,等.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 

号最佳缓释氮肥用量和密度配置研究[J].杂交水 

稻,2008,23(6):73—77. 

[13]Dong S T,Hu C H,Yue S S.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nopy 

photo synthesis of summer corn and its relation with cano— 

PY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J].Acta Phytoeco 

logicaet Geobotanica Sinica,1992,16:372—378. 

[14] 刘开昌,张秀清,王庆成,等.密度对玉米群体冠层内 

小气候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0,24(4):489— 

493. 

[15] 敖和军,王淑红,邹应斌,等.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 

特点与产量稳定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 

(7):1927—1936. 

[16] 李迪秦,秦建权,张运波,等.品种与播期对齐穗期水 

稻群体光能截获量和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J].核 

农学报,2009,23(5):858—863. 

[17] 艾治勇,马国辉,青先国.超级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 

及高产稳产栽培调控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 

学,2011,25(5):553—560. 

[18]Akita K,Tanaka N.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plant- 

ing patterns of young seedlings transplanting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rice plants[J].Jpn J Crop Sci, 

1992,61(1):80—86. 

[19] 徐春梅,王丹英,邵国胜,等.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超 

高产水稻中早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 

科学,2008,22(5):507—512. 

[20] 周江明,赵琳,董越勇,等.氮肥和栽植密度对水稻 

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 

报,2010,16(2):274—281. 

220 华北农学报 28卷 

[21] 龚金龙,张洪程,李杰,等.水稻超高产栽培模式及 

科学,1999,13(4):205—210. 

Peng S B,Huang J L,John E S,et a1.Rice yield decline 

系统理论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10,24 

(4):417—424. 

with higher 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J]. 

PNAS,2004,101(27):9971—9975. 

[22] 夏冰,阳树英,刘清波.生态因子对水稻叶片光合 

生理功能的影响综述[J].作物研究,2008(2):140— 

142. 

黄成林.安徽休宁倭竹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J].安 

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32(2):187—191. 

[23] 周瑞庆,萧光玉,汪大明,等.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 

构成因素的影响[J].作物研究,1991,6(增刊):21—26. 

[24] 张洪程,王秀芹,戴其根,等.氮肥和栽插密度对杂交 

李木英,石庆华,王 涛,等.种植密度对双季超级稻 

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9,24(2): 

72—77. 

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 

国农业科学,2003,36(7):800—806. 

[25] 韩春雷,魏树和,刘宪平,等.水稻高产群体的冠层特 

征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6 

(4):24—27. 

[26] 张邦琨,张 璐,陈官文.水稻田间小气候特征与生 

产潜力关系研究[J].贵州气象,1998,22(5):l3— 

rl rl rl l rL 

25. 

1J]J 1 

∞ 

]j

儿 

 1J 

[27] 黄英金,罗永锋.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的品种间差异及 

其与剑叶光合特性和内源多胺的关系[J].中国水稻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等.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 

级早稻中早22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 

报,2011,17(1):22—28. 

Kiniry J R,Jones C A,Toole J C O,et a1.Radiation use 

efifciency in biomass accumulation prior to grain filling 

for ifve grain crop species[J].Field Crops Research, 

1989,20:51—64. 

rL 

Sinoquet H,Bonhomme R.Modeling radiative transfer in 

1J 

mixed and rOW intercropping systems[J].Agric For Me— 

teorol,1992,62(5):219—240.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