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打造“青蛙小镇”留住“美丽乡愁”——苏州市东山镇杨湾村美丽乡村产业

IT圈 admin 50浏览 0评论

2023年12月3日发(作者:牢蒙)

打造“青蛙小镇”留住“美丽乡愁”——苏州市东山镇杨湾村美丽乡村产业导入的实践与启示

顾国培;张纯纯;包勤康;唐远花

【期刊名称】《江苏农村经济》

【年(卷),期】2015(000)006

【总页数】3页(P38-40)

【作 者】顾国培;张纯纯;包勤康;唐远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委办公室;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委办公室;苏州市吴中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苏州市吴中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 文

今年3月,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首个特色主题精品民宿——东山杨湾“两栖小镇”投入试运营,市场反响热烈,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分别以“这里的蛙声能卖钱”、“仲夏夜去苏州‘青蛙村’听取蛙声”、“休闲的‘青蛙村’走出农业转型路”为题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截至目前,客房预订已至三个月后,周末节假日一房难求。一个经济发展受生态、资源瓶颈制约的集体经济区级薄弱村何以能频繁被主流媒体聚焦肯定,试运营的首批民宿产品在周边配套设施尚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为何备受市场青睐?近期,我们对吴中区东山镇杨湾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东山镇杨湾村位于吴中区东山镇西南角,总面积约11.86平方公里,由原杨湾村、上湾村、屯湾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农户1145户,人口3664人,12个自然村。受到地理、生态因素影响,杨湾村原来集体经济比较薄弱,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努力谋划发展蓝图,加快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村级稳定收入从2011年的不足10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30万元,村级资产从1700万元增加到3900万元。

1、以强烈的发展意识,辩证研判发展项目。2013年,杨湾村进行了换届改选。尽快甩掉“贫困村”帽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是新当选的两委班子面临的头等大事。但是杨湾村紧邻太湖,属于典型生态敏感区域,生态保护是第一要义。村两委班子领导在陆续赴台湾、北京、广东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后发现,当地特色民宿产业如火如荼,而他们的区位特征、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并不强于杨湾村。强烈的发展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杨湾村面朝太湖,自然生态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仅国家级文保单位就有3处,这些独特的资源禀赋可能成为发展的最大利好。新的村两委班子研判决策,杨湾村发展,突破口就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民宿,构建一产、三产紧密结合的特色产业链,走绿色发展道路。

2、以强烈的规划理念,筑牢夯实产业基础。杨湾村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团队进行产业发展规划设计。经过论证,选择坐拥东山长圻码头的西巷自然村进行布点。在核心板块设计上,紧扣当下返璞归真意识形态,确定打造两栖小镇-青蛙主题文化创意生态村。首批民宿以原生态风格为主,色调淡雅自然,目前已开发建设了青蛙咖啡馆和3户精品民宿。还将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加快二期3户民宿改造,推进栖居综合服务楼、文创杂货铺和开发农产品产业链等项目,不断完善两栖小镇旅游功能。在外围环境打造上,以省村庄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和市、区两级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大力实施房屋立面见新、村庄道路硬化、景观小品及小游园配套设施等工程。在配套产业发展上,加快推进区级实事工程总面积5.4平方公里的自行车公园建设。目前,该项目已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今年计划再投资5000万元,着力打造集自行车运动、山水人文观光、深度体验游等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主题公园,与民宿产业形成聚合效应。

3、以强烈的富民宗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牵头组建了苏州市首家农房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742万,由6户农户的房屋使用权作价和杨湾村经济合作社货币出资组成。目前,入股期限为15年,农户以房屋市场评估价作为股份,每1万元折价为一股,入股农户每年可增收近5万元。下一步即将启动的两栖小镇二期、三期工程,会不断增加村民租金和盈利分红等收益。鼓励村民依托两栖小镇产业利好,巧搭公共“顺风车”,兴办优质农家乐。立足抱团发展,运作好杨湾劳务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帮助村内“40、50、60”农民充分就业,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以强烈的市场导向,推动产业行稳致远。注册成立苏州杨湾三生三品农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农房运行平台,坚持强强联合,与传翌(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精准把握当前乡村休闲旅游市场导向,加快青蛙生态村文创理念落实,在街头墙边设置青蛙雕塑和青蛙涂鸦,建设青蛙科普文化馆。引入现代服务理念,以台湾业务骨干帮带本地村民,做到服务人员既了解本地乡土人情,又具备现代服务理念,避免了有些地区原住民流失、民宿“空壳化”现象。定位中高端客户人群,每间客房均价1000元/晚,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营销手段,开通“西巷栖居”微信公众号,扩大“两栖小镇”影响力。下一步,还将通过引入会员制,扩大并锁定优质客户群。

杨湾村坚持村民零拆迁、生态零破坏、环境零污染,整合现有闲置农房资源与优美的田园山水风光、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发展特色民宿产业的实践,再一次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道理。杨湾村的探索进一步表明,集体经济薄弱村要脱贫致富,加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关键是要努力处理好“五个三者”关系。

启示之一:生产、生活、生态,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生态良好地区可以走出一条发展新路。生态美、生活好、生产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要义。杨湾村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加快河道生态化改造,推进污水集中处理等举措,提升了自然生态环境。通过路灯亮化、环境整洁化、长效管理制度化等措施,改善了生活环境。经过多年努力,西巷自然村这个昔日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的偏远山村已成功实现了向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太湖美丽山村蝶变,为杨湾村发展民宿产业提供了基础保障。反过来,民宿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杨湾村在更高层次上树立主动保护生态、优化生态的理念,基本形成了

“三生”融合跨越发展的良好格局。

启示之二:农村、农业、农民,农民是关键因素,必须注重农民参与、维护农民权益,才能真正做好“三农”文章。杨湾村通过建设“两栖小镇”,发展特色民宿业,带动特色农副产品生产销售,吸引年轻劳动力回村务工创业,初步解决了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休闲旅游农业的蓬勃发展和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回流能够带动农村的繁荣,提升农村发展活力,使农村不再是“贫穷落后”的象征,反而让村民以成为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吃上绿色蔬菜,满足创业激情,获取不菲收入的“农二代”而自豪。

启示之三:农业、文化、旅游,既要文旅融合,也要农文、农旅融合,推动农业在融合发展中实现更大质效。杨湾村树立大农业、大旅游理念,将“两栖小镇”的打造与自行车公园、古村落保护、杨梅园建设等相结合,赋予了“两栖小镇”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命力。以成功创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为契机,着力培育杨梅、枇杷等优质农产品,让游客“空手进村、满载出村”。杨湾村加快探索并初显成效的文、体、农、旅深度整合,融观光、度假和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直接证明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推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大有可为,也势在必行。

启示之四:品味、品质、品牌,要在挖掘品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品质,进而打出、打响优质品牌。杨湾村在打造“西巷栖居”时,坚持硬件设施高品质,配备五星级标准床垫、面湖景观欧式独立浴缸、小米网络电视、配送“青蛙池塘”咖啡,部分客房还配套私人庭院和个人厨房,甚至私人专用禅房,适应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在品味营造上,杨湾村着力彰显太湖风光、沿湖风貌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让始终在城市生活的人能找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心灵空间。杨湾村过硬的品质和不俗的品味,也开始让“两栖小镇”的民宿品牌在客户的口口相传中加快形成。

启示之五:集体、公司、农民,村集体是组织主体、管理主体,公司是运营主体、市场主体,农民要成为参与主体、受益主体,要合理构建相关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是村级要素集聚的平台和引领者。无论是杨湾村民宿产业发展的规划蓝图,还是其所依托的闲置农房资源整合,没有集体的引导,是很难实现的。在村级经济发展中,集体要当仁不让地扮演领头羊和带路人角色。公司是现代农村、农业经营不可或缺的市场主体,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至关重要。成立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把农户的利益联结起来,又解决了老百姓个体能力有限、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缺陷。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和当然受益者。杨湾村民具备双重身份,既作为股东参与监督管理,又分享由集体引导、公司运作带来的资源集聚的溢出效益,为当下集体经济发展中找准村集体、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三者的发展、管理和利益分配定位提供了参考。

青山、绿水、乡愁,不光要追求“看得见青山绿水”,更要在“记得住美丽乡愁”上下功夫、做文章、出亮点。吴中区2015年启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5~2020)》,按美丽村庄、康居乡村和安居乡村标准,对109个特色村、408个重点村和421个无撤并计划的一般村进行提标升级,致力在奠定青山绿水等物的基础上,将美丽村庄建设提升到乡愁文化高度。在这一过程中,杨湾村依托青山绿水,着力挖掘当地青蛙资源,以此为“卖点”将闲置民房“变废为宝”,同时妙用青蛙博物馆等方式唤起人们对于生态资源保护的意识,使闲散资源变成了发家致富 “金母鸡”,保持了青山绿水这根“生态命脉”,守住了山水故土这片“人文情怀”,推动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协同并进,成为吴中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美丽典范。

美丽乡村建设是吴中区巩固深化农村村庄环境整治的升级版,契合中央精神,体现区情实际,顺乎民心民意,对于促进农民致富、推动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对推动沿太湖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构建具有吴中特色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意义重大。

1、建议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导入,并把产业导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方面和根本支撑。“美丽乡村”不仅指农村生态环境优美、村貌整洁有序,更体现为农民素质提升和收入增长。建设美丽乡村,通过产业导入提升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是根本。建议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借鉴杨湾村通过产业导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做法。在规划时要同步考虑产业发展,推动村庄环境整治、公共服务配套及整体风貌建设与合理利用田园风光、特色果品、山水资源和传统文化等有机融合,做到产业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真正做到“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2、建议在产业导入实践中,积极运用改革理念赋予百姓更多权能,使产业导入的过程成为“为百姓服务、让百姓得益”的过程。杨湾村通过组建农房合作社,盘活闲置农房资源等做法,既解决了产业发展的资源问题,又带动了农民增收。今年,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国家级试点落户吴中,改革创新是农村发展的最大动力,应当紧扣“确权、赋能、增收”目标,因地制宜推进股权固化等改革,固化农民财产权益,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继承、有偿退出等更多权能,使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产业导入成为盘活全区农村各类要素资源,实现集体经济发展质效与农民财产性收益双提升的重要助推器。

3、建议以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导入为有效抓手,为全区第四轮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注入新动力,加快环太湖区域脱贫致富步伐。杨湾村打造“青蛙小镇”,发展民宿等产业的做法表明,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是相对的,只要因地制宜,生态敏感地区的贫困村也能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薄弱村的村两委党员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要有强烈的发展使命和责任担当,把握产业导入这个根本,在解决好特色农产品销售、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上拓新路,推动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同步增长。进一步发挥“1+3+1”挂钩帮扶机制作用,通过政策、资金、人才等帮扶,引导薄弱村因地制宜推进农旅、文旅融合,着力打造一村一业(品),为加快脱贫致富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4、建议以西巷打造“青蛙村”、“两栖小镇”为品牌带动和示范引领,积极规划打造“环太湖特色民宿带”,与环太湖酒店集群等形成互补,助推环太湖旅游度假产业发展。吴中环太湖地区具有发展民宿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出入交通方便,大部分村落仍基本保留着传统的、原生态的农村生活格局,可供利用的闲置农房较多,可与环太湖酒店集群融合互动,适应游客多层次需求,提升吴中环太湖旅游吸引力。建议当前以杨湾村为试点,重点在打造创意主题、导入公共服务配套和提升运营管理等方面发力,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打响“青蛙村”、“两栖小镇”民宿品牌。适时编制《环太湖民宿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特色,在东山和西山等环太湖区域有条件的村落大力推进民宿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吴中环太湖旅游度假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老百姓致富的重要载体。□

2023年12月3日发(作者:牢蒙)

打造“青蛙小镇”留住“美丽乡愁”——苏州市东山镇杨湾村美丽乡村产业导入的实践与启示

顾国培;张纯纯;包勤康;唐远花

【期刊名称】《江苏农村经济》

【年(卷),期】2015(000)006

【总页数】3页(P38-40)

【作 者】顾国培;张纯纯;包勤康;唐远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委办公室;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委办公室;苏州市吴中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苏州市吴中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 文

今年3月,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首个特色主题精品民宿——东山杨湾“两栖小镇”投入试运营,市场反响热烈,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分别以“这里的蛙声能卖钱”、“仲夏夜去苏州‘青蛙村’听取蛙声”、“休闲的‘青蛙村’走出农业转型路”为题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截至目前,客房预订已至三个月后,周末节假日一房难求。一个经济发展受生态、资源瓶颈制约的集体经济区级薄弱村何以能频繁被主流媒体聚焦肯定,试运营的首批民宿产品在周边配套设施尚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为何备受市场青睐?近期,我们对吴中区东山镇杨湾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东山镇杨湾村位于吴中区东山镇西南角,总面积约11.86平方公里,由原杨湾村、上湾村、屯湾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农户1145户,人口3664人,12个自然村。受到地理、生态因素影响,杨湾村原来集体经济比较薄弱,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努力谋划发展蓝图,加快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村级稳定收入从2011年的不足10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30万元,村级资产从1700万元增加到3900万元。

1、以强烈的发展意识,辩证研判发展项目。2013年,杨湾村进行了换届改选。尽快甩掉“贫困村”帽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是新当选的两委班子面临的头等大事。但是杨湾村紧邻太湖,属于典型生态敏感区域,生态保护是第一要义。村两委班子领导在陆续赴台湾、北京、广东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后发现,当地特色民宿产业如火如荼,而他们的区位特征、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并不强于杨湾村。强烈的发展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杨湾村面朝太湖,自然生态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仅国家级文保单位就有3处,这些独特的资源禀赋可能成为发展的最大利好。新的村两委班子研判决策,杨湾村发展,突破口就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民宿,构建一产、三产紧密结合的特色产业链,走绿色发展道路。

2、以强烈的规划理念,筑牢夯实产业基础。杨湾村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团队进行产业发展规划设计。经过论证,选择坐拥东山长圻码头的西巷自然村进行布点。在核心板块设计上,紧扣当下返璞归真意识形态,确定打造两栖小镇-青蛙主题文化创意生态村。首批民宿以原生态风格为主,色调淡雅自然,目前已开发建设了青蛙咖啡馆和3户精品民宿。还将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加快二期3户民宿改造,推进栖居综合服务楼、文创杂货铺和开发农产品产业链等项目,不断完善两栖小镇旅游功能。在外围环境打造上,以省村庄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和市、区两级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大力实施房屋立面见新、村庄道路硬化、景观小品及小游园配套设施等工程。在配套产业发展上,加快推进区级实事工程总面积5.4平方公里的自行车公园建设。目前,该项目已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今年计划再投资5000万元,着力打造集自行车运动、山水人文观光、深度体验游等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主题公园,与民宿产业形成聚合效应。

3、以强烈的富民宗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牵头组建了苏州市首家农房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742万,由6户农户的房屋使用权作价和杨湾村经济合作社货币出资组成。目前,入股期限为15年,农户以房屋市场评估价作为股份,每1万元折价为一股,入股农户每年可增收近5万元。下一步即将启动的两栖小镇二期、三期工程,会不断增加村民租金和盈利分红等收益。鼓励村民依托两栖小镇产业利好,巧搭公共“顺风车”,兴办优质农家乐。立足抱团发展,运作好杨湾劳务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帮助村内“40、50、60”农民充分就业,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以强烈的市场导向,推动产业行稳致远。注册成立苏州杨湾三生三品农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农房运行平台,坚持强强联合,与传翌(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精准把握当前乡村休闲旅游市场导向,加快青蛙生态村文创理念落实,在街头墙边设置青蛙雕塑和青蛙涂鸦,建设青蛙科普文化馆。引入现代服务理念,以台湾业务骨干帮带本地村民,做到服务人员既了解本地乡土人情,又具备现代服务理念,避免了有些地区原住民流失、民宿“空壳化”现象。定位中高端客户人群,每间客房均价1000元/晚,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营销手段,开通“西巷栖居”微信公众号,扩大“两栖小镇”影响力。下一步,还将通过引入会员制,扩大并锁定优质客户群。

杨湾村坚持村民零拆迁、生态零破坏、环境零污染,整合现有闲置农房资源与优美的田园山水风光、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发展特色民宿产业的实践,再一次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道理。杨湾村的探索进一步表明,集体经济薄弱村要脱贫致富,加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关键是要努力处理好“五个三者”关系。

启示之一:生产、生活、生态,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生态良好地区可以走出一条发展新路。生态美、生活好、生产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要义。杨湾村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加快河道生态化改造,推进污水集中处理等举措,提升了自然生态环境。通过路灯亮化、环境整洁化、长效管理制度化等措施,改善了生活环境。经过多年努力,西巷自然村这个昔日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的偏远山村已成功实现了向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太湖美丽山村蝶变,为杨湾村发展民宿产业提供了基础保障。反过来,民宿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杨湾村在更高层次上树立主动保护生态、优化生态的理念,基本形成了

“三生”融合跨越发展的良好格局。

启示之二:农村、农业、农民,农民是关键因素,必须注重农民参与、维护农民权益,才能真正做好“三农”文章。杨湾村通过建设“两栖小镇”,发展特色民宿业,带动特色农副产品生产销售,吸引年轻劳动力回村务工创业,初步解决了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休闲旅游农业的蓬勃发展和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回流能够带动农村的繁荣,提升农村发展活力,使农村不再是“贫穷落后”的象征,反而让村民以成为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吃上绿色蔬菜,满足创业激情,获取不菲收入的“农二代”而自豪。

启示之三:农业、文化、旅游,既要文旅融合,也要农文、农旅融合,推动农业在融合发展中实现更大质效。杨湾村树立大农业、大旅游理念,将“两栖小镇”的打造与自行车公园、古村落保护、杨梅园建设等相结合,赋予了“两栖小镇”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命力。以成功创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为契机,着力培育杨梅、枇杷等优质农产品,让游客“空手进村、满载出村”。杨湾村加快探索并初显成效的文、体、农、旅深度整合,融观光、度假和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直接证明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推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大有可为,也势在必行。

启示之四:品味、品质、品牌,要在挖掘品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品质,进而打出、打响优质品牌。杨湾村在打造“西巷栖居”时,坚持硬件设施高品质,配备五星级标准床垫、面湖景观欧式独立浴缸、小米网络电视、配送“青蛙池塘”咖啡,部分客房还配套私人庭院和个人厨房,甚至私人专用禅房,适应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在品味营造上,杨湾村着力彰显太湖风光、沿湖风貌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让始终在城市生活的人能找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心灵空间。杨湾村过硬的品质和不俗的品味,也开始让“两栖小镇”的民宿品牌在客户的口口相传中加快形成。

启示之五:集体、公司、农民,村集体是组织主体、管理主体,公司是运营主体、市场主体,农民要成为参与主体、受益主体,要合理构建相关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是村级要素集聚的平台和引领者。无论是杨湾村民宿产业发展的规划蓝图,还是其所依托的闲置农房资源整合,没有集体的引导,是很难实现的。在村级经济发展中,集体要当仁不让地扮演领头羊和带路人角色。公司是现代农村、农业经营不可或缺的市场主体,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至关重要。成立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把农户的利益联结起来,又解决了老百姓个体能力有限、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缺陷。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和当然受益者。杨湾村民具备双重身份,既作为股东参与监督管理,又分享由集体引导、公司运作带来的资源集聚的溢出效益,为当下集体经济发展中找准村集体、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三者的发展、管理和利益分配定位提供了参考。

青山、绿水、乡愁,不光要追求“看得见青山绿水”,更要在“记得住美丽乡愁”上下功夫、做文章、出亮点。吴中区2015年启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5~2020)》,按美丽村庄、康居乡村和安居乡村标准,对109个特色村、408个重点村和421个无撤并计划的一般村进行提标升级,致力在奠定青山绿水等物的基础上,将美丽村庄建设提升到乡愁文化高度。在这一过程中,杨湾村依托青山绿水,着力挖掘当地青蛙资源,以此为“卖点”将闲置民房“变废为宝”,同时妙用青蛙博物馆等方式唤起人们对于生态资源保护的意识,使闲散资源变成了发家致富 “金母鸡”,保持了青山绿水这根“生态命脉”,守住了山水故土这片“人文情怀”,推动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协同并进,成为吴中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美丽典范。

美丽乡村建设是吴中区巩固深化农村村庄环境整治的升级版,契合中央精神,体现区情实际,顺乎民心民意,对于促进农民致富、推动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对推动沿太湖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构建具有吴中特色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意义重大。

1、建议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导入,并把产业导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方面和根本支撑。“美丽乡村”不仅指农村生态环境优美、村貌整洁有序,更体现为农民素质提升和收入增长。建设美丽乡村,通过产业导入提升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是根本。建议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借鉴杨湾村通过产业导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做法。在规划时要同步考虑产业发展,推动村庄环境整治、公共服务配套及整体风貌建设与合理利用田园风光、特色果品、山水资源和传统文化等有机融合,做到产业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真正做到“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2、建议在产业导入实践中,积极运用改革理念赋予百姓更多权能,使产业导入的过程成为“为百姓服务、让百姓得益”的过程。杨湾村通过组建农房合作社,盘活闲置农房资源等做法,既解决了产业发展的资源问题,又带动了农民增收。今年,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国家级试点落户吴中,改革创新是农村发展的最大动力,应当紧扣“确权、赋能、增收”目标,因地制宜推进股权固化等改革,固化农民财产权益,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继承、有偿退出等更多权能,使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产业导入成为盘活全区农村各类要素资源,实现集体经济发展质效与农民财产性收益双提升的重要助推器。

3、建议以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导入为有效抓手,为全区第四轮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注入新动力,加快环太湖区域脱贫致富步伐。杨湾村打造“青蛙小镇”,发展民宿等产业的做法表明,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是相对的,只要因地制宜,生态敏感地区的贫困村也能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薄弱村的村两委党员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要有强烈的发展使命和责任担当,把握产业导入这个根本,在解决好特色农产品销售、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上拓新路,推动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同步增长。进一步发挥“1+3+1”挂钩帮扶机制作用,通过政策、资金、人才等帮扶,引导薄弱村因地制宜推进农旅、文旅融合,着力打造一村一业(品),为加快脱贫致富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4、建议以西巷打造“青蛙村”、“两栖小镇”为品牌带动和示范引领,积极规划打造“环太湖特色民宿带”,与环太湖酒店集群等形成互补,助推环太湖旅游度假产业发展。吴中环太湖地区具有发展民宿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出入交通方便,大部分村落仍基本保留着传统的、原生态的农村生活格局,可供利用的闲置农房较多,可与环太湖酒店集群融合互动,适应游客多层次需求,提升吴中环太湖旅游吸引力。建议当前以杨湾村为试点,重点在打造创意主题、导入公共服务配套和提升运营管理等方面发力,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打响“青蛙村”、“两栖小镇”民宿品牌。适时编制《环太湖民宿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特色,在东山和西山等环太湖区域有条件的村落大力推进民宿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吴中环太湖旅游度假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老百姓致富的重要载体。□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