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犁文敏)
计算机配置参数解释
1 主频为CPU的频率(如 Intel Core 2 Duo E6300的主频为1.86 倍频为7 外频 266MHz L1缓存(KB)32 L2缓存1MB*2)
2 CPU主频= 外频x 倍频。也就是倍频是指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CPU主频也就越高
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说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1秒内发生的同步脉冲数)的简称。单位是Hz。它决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主频由过去MHZ发展到了现在的GHZ(1G=1024M)。通常来讲,在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但对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另外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说到处理器主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早期的CPU并没有“倍频”这个概念,那时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随着技术的发展,CPU速度越来越快,内存、硬盘等配件逐渐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频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使内存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对较低的系统总线频率下,而CPU的主频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理论上)。我们可以把外频看作是机器内的一条生产线,而倍频则是生产线的条数,一台机器生产速度的快慢(主频)自然就是生产线的速度(外频)乘以生产线的条数(倍频)了。现在的厂商基本上都已经把倍频锁死,要超频只有从外频下手,通过倍频与外频的搭配来对主板的跳线或在BIOS中设置软超频,从而达到计算机总体性能的部分提升。所以在购买的时候要尽量注意CPU的外频。
处理器外频
外频是CPU乃至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兆赫兹)。在早期的电脑中,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等于外频,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对于目前的计算机系统来说,两者完全可以不相同,但是外频的意义仍然存在,计算机系统中大多数的频率都是在外频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倍数来实现,这个倍数可以是大于1的,也可以是小于1的。
说到处理器外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主频,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
在486之前,CPU的主频还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CPU的主频一般都等于外频。而在486出现以后,由于CPU工作频率不断提高,而PC机的一些其他设备(如插卡、硬盘等)却受到工艺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频率,因此限制了CPU频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出现了倍频技术,该技术能够使CPU内部工作频率变为外部频率的倍数,从而通过提升倍频而达到提升主频的目的。倍频技术就是使外部设备可以工作在一个较低外频上,而CPU主频是外频的倍数。
在Pentium时代,CPU的外频一般是60/66MHz,从Pentium Ⅱ 350开始,CPU外频提高到100MHz,目前CPU外频已经达到了200MHz。由于正常情况下外频和内存总线频率相同,所以当CPU外频提高后,与内存之间的交换速度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对提高电脑整体运行速度影响较大。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的。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
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很快。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普通台式机CPU的L2缓存最大为512KB,而笔记本、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最高可达1MB-3MB。
例如:
1.显示卡 NVIDIA GeForce 8400GS
2.处理器 AMD Athlon(tm)64x2 Dual Core Processor 4200+
AMD Athlon(tm)64x2 Dual Core Processor 4200+
3. 2.21GHz,1.00GB内存
1.显示卡 NVIDIA GeForce 8400GS
NVIDIA GeForce:是显卡核心(GPU)的生产厂商
8400:GPU的型号
8400是比较低端的GPU
9800>8800>9600>8600>7600>8500>8400>7400
相对来说就是以上好坏排序了
GS:加强版
NVIDIA公司对显卡的分类和F1赛车分类都差不多,分别有NF\标准版 2.处理器 AMD Athlon(tm)64x2 Dual Core Processor 4200+ AMD:CPU的生产厂商 CPU就是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两大厂商的,分别是英特尔和AMD Athlon(tm):CPU的型号 有人将它译为速龙 这个是中端的CPU型号 Sempron 64x2:64位核心两个 就是双核的意思 32<64<64x2 Dual Core Processor :核心架构表达方式之一 通常买CPU的时候很少人留意这个,但内核架构是CPU性能的重要指标,超先进的架构性能就越好 这句英文意思是"双重核心的处理器" 4200+:CPU的RP值 直接表示CPU性能的一个数值 这个数值是直接表达CPU性能的,基本上什么双核单核都不用管,直接看这个数值的多少就能知道CPU的性能了,数值越高越好 3. 2.21GHz,1.00GB内存 主频和内存当然是越高越好啦 2.21GHz:cpu的主频 主频越高,CPU就越快,和架构成比例的,好似一个人跑步,架构就是他的步幅,主频就是他的步频 1.00GB内存:内存是1G的 例如: Pentium 4 3.2GHz w/HT Desktop 160GB SATA Hard Drive (7200RPM w/8MB cache) 1GB Dual Channel DDR2 SDRAM Memory 16X CD/DVD Burner (DVD +/-RW) w/double layer 13-in-1 Digital Media Card Reader Integrated Intel® Media Accelerator 900 Graphics 56K PCI Data/Fax Modem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2005 TV Tuner w/Remote Control CPU:奔4 3.2G "HT"是超线程 硬盘:160G SATA硬盘,7200转 内存:1G DDR2 光驱:DVD刻录机 读卡器:十三合一 显卡:inter的GMA900显卡 网卡:56K PCI 操作系统:windowsXP 电视卡: C P U:2.0 内 存:1G 显 卡:6200 128MB 硬 盘:3G 下面我详细解释下官方的这个最低配置 :CPU的主要性能参数有以下这些: 主频,即官方配置中2.0,单位GHZ,主频=外频×倍频 外频,也就是常见特性表中所列的CPU总线频率,是由主板 为CPU提供的基准时钟频率。或者说CPU到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 倍频,原先并没有倍频概念,CPU的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 ,但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倍频技术也就应运而生,它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 缓存,CPU进行处理的数据信息多是从内存中调取的,但CPU的运算速度要比内存快得多, 为此在此传输过程中放置一存储器,存储CPU经常使用的数据和指令。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可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前端总线(FSB)频率,前端总线这个名称是由AMD在推出K7 CPU时提出的概念,实际上前端总线也就是CPU总线。由于在目前的各种主板上前端总线频 率与内存总线频率相同,所以前端总线频率也是CPU与内存以及 L2 Cache(仅指Socket 7主板)之间交换数据的工作时钟。也就是说,即使你的主频很高,但如果FSB相对来说较低,就会形成所谓的瓶颈,使你的CPU无法发挥出最大性能! 好了,这是CPU的一些基本参数,这些参数对CPU的性能影响最大。 下面来说显卡,我想这也是兄弟们最关心的吧!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专业玩家,或者对视觉要求不是发烧友级别的,显卡我们只要关心三个参数就足够了。 显存:这也是大家最常用来评价一个显卡好坏的参数,显存里面存放着数据信息,包括帧 缓冲、Z缓冲和纹理缓冲,这些都要占据显存的容量,并且随着画面分辨率和色深提高而增大,因此显存容量大小影响着显卡的性能. 现在主流的显卡是GF芯片的8系列,但很贵哦,GF8600GT在中关村最低报价也要700,8900GTS(发烧级)能卖到2000多,8900系列玩极品11可以开全效果。 显存工作频率:显存速度就是指显存的工作频率,在显存颗粒上用纳秒表示,一般有6ns、5ns、4ns、3.5ns、3ns等等,显存工作频率=1/显存速度。 位宽:这是另一个严重影响显卡性能的参数,显存中的信息并不是静态的,其需要不断的和显卡核心(GPU或VPU)进行数据交换,这就涉及到了显存位宽的概念.显存位宽就是指显存颗粒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位宽,现在主流显卡的位宽一般是128Bit,而有一部分高端显卡已经到了256甚至512Bit,大家不要小看位宽哦。举例来说,一个显存256M,位宽128Bit的显卡要比显存512M,位宽64Bit的显卡性能好很多。典型的就是GF7300LE..该款显卡显存512M。。而位宽只有64Bit,,但很多人就是它512M的显存欺骗了。(大家以后买显卡千万要注意后缀。LE是最最最最烂的,即缩水版。而GT是标准版,GS介于两者之间。) 官方给出的那个6200显卡是上一代的显卡,而且一直都不是主流产品,具体参数是显存128M,位宽有128Bit和64Bit两种,这个显卡现在已经停产了。 内存:这个就不多说,稍微懂点的人都知道,内存也分好几代,现在主流的是DDR2 667,但是DDR2 800已经快要取代DDR2 667了。。因为在中关村两者的价格只差20元。 硬盘我就不说。相信大家的硬盘应该都在40G以上吧,其他像转速、硬盘缓存等参数基本上主流硬盘都是7200转/8M缓存。 如果你想看看自己电脑的配置,推荐用evest这个软件,能很详细的向你报告出电脑的配置,及各个零件的制造厂商等参数。/html_2/1/60/id=5024&pn= 如果你看完自己的配置,发现玩不了,不要紧,别沮丧,光看不行,眼见为实嘛。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当初WOW说的配置那么高,我朋友GF5200显卡(64M 64Bit),521M的内存也玩了,无非就是人多的地方卡而已。 如果你的电脑显卡是128M。。64Bit的显卡,512M的内存,还想玩魔幻圣典的话,你可以把效果调到最低,应该能跑的动,但玩起来肯定不爽。 看参数识别CPU性能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大家需要重点了解的CPU主要指标/参数有: 1.主频 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例如我们常说的P4(奔四)1.8GHz,这个1.8GHz(1800MHz)就是CPU的主频。一般说来,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主频=外频X倍频。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AMD的Athlon XP系列处理器其主频为PR(Performance Rating)值标称,例如Athlon XP 1700+和1800+。举例来说,实际运行频率为1.53GHz的Athlon XP标称为1800+,而且在系统开机的自检画面、Windows系统的系统属性以及WCPUID等检测软件中也都是这样显示的。 2.外频 外频即CPU的外部时钟频率,主板及CPU标准外频主要有66MHz、100MHz、133MHz几种。此外主板可调的外频越多、越高越好,特别是对于超频者比较有用。 3.倍频 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例如Athlon XP 2000+的CPU,其外频为133MHz,所以其倍频为12.5倍。 4.接口 接口指CPU和主板连接的接口。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卡式接口,称为SLOT,卡式接口的CPU像我们经常用的各种扩展卡,例如显卡、声卡等一样是竖立插到主板上的,当然主板上必须有对应SLOT插槽,这种接口的CPU目前已被淘汰。另一类是主流的针脚式接口,称为Socket,Socket接口的CPU有数百个针脚,因为针脚数目不同而称为Socket370、Socket478、Socket462、Socket423等。 5.缓存 缓存就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极快,所以又被称为高速缓存。与处理器相关的缓存一般分为两种——L1缓存,也称内部缓存;和L2缓存,也称外部缓存。例如Pentium4“Willamette”内核产品采用了423的针脚架构,具备400MHz的前端总线,拥有256KB全速二级缓存,8KB一级追踪缓存,SSE2指令集。 内部缓存(L1 Cache)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级高速缓存。在CPU里面内置了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L1缓存越大,CPU工作时与存取速度较慢的L2缓存和内存间交换数据的次数越少,相对电脑的运算速度可以提高。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L1缓存的容量单位一般为KB。 外部缓存(L2 Cache) CPU外部的高速缓存,外部缓存成本昂贵,所以Pentium 4 Willamette核心为外部缓存256K,但同样核心的赛扬4代只有128K。 6.多媒体指令集 为了提高计算机在多媒体、3D图形方面的应用能力,许多处理器指令集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三种便是Intel的MMX、SSE/SSE2和AMD的3D NOW!指令集。理论上这些指令对目前流行的图像处理、浮点运算、3D运算、视频处理、音频处理等诸多多媒体应用起到全面强化的作用。 7.制造工艺 早期的处理器都是使用0.5微米工艺制造出来的,随着CPU频率的增加,原有的工艺已无法满足产品的要求,这样便出现了0.35微米以及0.25微米工艺。制作工艺越精细意味着单位体积内集成的电子元件越多,而现在,采用0.18微米和0.13微米制造的处理器产品是市场上的主流,例如Northwood核心P4采用了0.13微米生产工艺。而在2003年,Intel和AMD的CPU的制造工艺会达到0.09毫米。 8.电压(Vcore) CPU的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与制作工艺及集成的晶体管数相关。正常工作的电压越低,功耗越低,发热减少。CPU的发展方向,也是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不断降低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压。例如老核心Athlon XP的工作电压为1.75v,而新核心的Athlon XP其电压为1.65v。 9.封装形式 所谓CPU封装是CPU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封装是采用特定的材料将CPU芯片或CPU模块固化在其中以防损坏的保护措施,一般必须在封装后CPU才能交付用户使用。CPU的封装方式取决于CPU安装形式和器件集成设计,从大的分类来看通常采用Socket插座进行安装的CPU使用PGA(栅格阵列)方式封装,而采用Slot x槽安装的CPU则全部采用SEC(单边接插盒)的形式封装。现在还有PLGA(Plastic Land Grid Array)、OLGA(Organic Land Grid Array)等封装技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前CPU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以节约成本为主。 10.整数单元和浮点单元 ALU—运算逻辑单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整数”单元。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以及逻辑运算如“OR、AND、ASL、ROL”等指令都在逻辑运算单元中执行。在多数的软件程序中,这些运算占了程序代码的绝大多数。 而浮点运算单元FPU(Floating Point Unit)主要负责浮点运算和高精度整数运算。有些FPU还具有向量运算的功能,另外一些则有专门的向量处理单元。 整数处理能力是CPU运算速度最重要的体现,但浮点运算能力是关系到CPU的多媒体、3D图形处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对于现代CPU而言浮点单元运算能力的强弱更能显示CPU的性能。 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犁文敏)
计算机配置参数解释
1 主频为CPU的频率(如 Intel Core 2 Duo E6300的主频为1.86 倍频为7 外频 266MHz L1缓存(KB)32 L2缓存1MB*2)
2 CPU主频= 外频x 倍频。也就是倍频是指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CPU主频也就越高
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说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1秒内发生的同步脉冲数)的简称。单位是Hz。它决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主频由过去MHZ发展到了现在的GHZ(1G=1024M)。通常来讲,在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但对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另外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说到处理器主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早期的CPU并没有“倍频”这个概念,那时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随着技术的发展,CPU速度越来越快,内存、硬盘等配件逐渐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频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使内存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对较低的系统总线频率下,而CPU的主频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理论上)。我们可以把外频看作是机器内的一条生产线,而倍频则是生产线的条数,一台机器生产速度的快慢(主频)自然就是生产线的速度(外频)乘以生产线的条数(倍频)了。现在的厂商基本上都已经把倍频锁死,要超频只有从外频下手,通过倍频与外频的搭配来对主板的跳线或在BIOS中设置软超频,从而达到计算机总体性能的部分提升。所以在购买的时候要尽量注意CPU的外频。
处理器外频
外频是CPU乃至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兆赫兹)。在早期的电脑中,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等于外频,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对于目前的计算机系统来说,两者完全可以不相同,但是外频的意义仍然存在,计算机系统中大多数的频率都是在外频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倍数来实现,这个倍数可以是大于1的,也可以是小于1的。
说到处理器外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主频,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
在486之前,CPU的主频还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CPU的主频一般都等于外频。而在486出现以后,由于CPU工作频率不断提高,而PC机的一些其他设备(如插卡、硬盘等)却受到工艺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频率,因此限制了CPU频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出现了倍频技术,该技术能够使CPU内部工作频率变为外部频率的倍数,从而通过提升倍频而达到提升主频的目的。倍频技术就是使外部设备可以工作在一个较低外频上,而CPU主频是外频的倍数。
在Pentium时代,CPU的外频一般是60/66MHz,从Pentium Ⅱ 350开始,CPU外频提高到100MHz,目前CPU外频已经达到了200MHz。由于正常情况下外频和内存总线频率相同,所以当CPU外频提高后,与内存之间的交换速度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对提高电脑整体运行速度影响较大。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的。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
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很快。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普通台式机CPU的L2缓存最大为512KB,而笔记本、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最高可达1MB-3MB。
例如:
1.显示卡 NVIDIA GeForce 8400GS
2.处理器 AMD Athlon(tm)64x2 Dual Core Processor 4200+
AMD Athlon(tm)64x2 Dual Core Processor 4200+
3. 2.21GHz,1.00GB内存
1.显示卡 NVIDIA GeForce 8400GS
NVIDIA GeForce:是显卡核心(GPU)的生产厂商
8400:GPU的型号
8400是比较低端的GPU
9800>8800>9600>8600>7600>8500>8400>7400
相对来说就是以上好坏排序了
GS:加强版
NVIDIA公司对显卡的分类和F1赛车分类都差不多,分别有NF\标准版 2.处理器 AMD Athlon(tm)64x2 Dual Core Processor 4200+ AMD:CPU的生产厂商 CPU就是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两大厂商的,分别是英特尔和AMD Athlon(tm):CPU的型号 有人将它译为速龙 这个是中端的CPU型号 Sempron 64x2:64位核心两个 就是双核的意思 32<64<64x2 Dual Core Processor :核心架构表达方式之一 通常买CPU的时候很少人留意这个,但内核架构是CPU性能的重要指标,超先进的架构性能就越好 这句英文意思是"双重核心的处理器" 4200+:CPU的RP值 直接表示CPU性能的一个数值 这个数值是直接表达CPU性能的,基本上什么双核单核都不用管,直接看这个数值的多少就能知道CPU的性能了,数值越高越好 3. 2.21GHz,1.00GB内存 主频和内存当然是越高越好啦 2.21GHz:cpu的主频 主频越高,CPU就越快,和架构成比例的,好似一个人跑步,架构就是他的步幅,主频就是他的步频 1.00GB内存:内存是1G的 例如: Pentium 4 3.2GHz w/HT Desktop 160GB SATA Hard Drive (7200RPM w/8MB cache) 1GB Dual Channel DDR2 SDRAM Memory 16X CD/DVD Burner (DVD +/-RW) w/double layer 13-in-1 Digital Media Card Reader Integrated Intel® Media Accelerator 900 Graphics 56K PCI Data/Fax Modem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2005 TV Tuner w/Remote Control CPU:奔4 3.2G "HT"是超线程 硬盘:160G SATA硬盘,7200转 内存:1G DDR2 光驱:DVD刻录机 读卡器:十三合一 显卡:inter的GMA900显卡 网卡:56K PCI 操作系统:windowsXP 电视卡: C P U:2.0 内 存:1G 显 卡:6200 128MB 硬 盘:3G 下面我详细解释下官方的这个最低配置 :CPU的主要性能参数有以下这些: 主频,即官方配置中2.0,单位GHZ,主频=外频×倍频 外频,也就是常见特性表中所列的CPU总线频率,是由主板 为CPU提供的基准时钟频率。或者说CPU到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 倍频,原先并没有倍频概念,CPU的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 ,但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倍频技术也就应运而生,它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 缓存,CPU进行处理的数据信息多是从内存中调取的,但CPU的运算速度要比内存快得多, 为此在此传输过程中放置一存储器,存储CPU经常使用的数据和指令。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可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前端总线(FSB)频率,前端总线这个名称是由AMD在推出K7 CPU时提出的概念,实际上前端总线也就是CPU总线。由于在目前的各种主板上前端总线频 率与内存总线频率相同,所以前端总线频率也是CPU与内存以及 L2 Cache(仅指Socket 7主板)之间交换数据的工作时钟。也就是说,即使你的主频很高,但如果FSB相对来说较低,就会形成所谓的瓶颈,使你的CPU无法发挥出最大性能! 好了,这是CPU的一些基本参数,这些参数对CPU的性能影响最大。 下面来说显卡,我想这也是兄弟们最关心的吧!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专业玩家,或者对视觉要求不是发烧友级别的,显卡我们只要关心三个参数就足够了。 显存:这也是大家最常用来评价一个显卡好坏的参数,显存里面存放着数据信息,包括帧 缓冲、Z缓冲和纹理缓冲,这些都要占据显存的容量,并且随着画面分辨率和色深提高而增大,因此显存容量大小影响着显卡的性能. 现在主流的显卡是GF芯片的8系列,但很贵哦,GF8600GT在中关村最低报价也要700,8900GTS(发烧级)能卖到2000多,8900系列玩极品11可以开全效果。 显存工作频率:显存速度就是指显存的工作频率,在显存颗粒上用纳秒表示,一般有6ns、5ns、4ns、3.5ns、3ns等等,显存工作频率=1/显存速度。 位宽:这是另一个严重影响显卡性能的参数,显存中的信息并不是静态的,其需要不断的和显卡核心(GPU或VPU)进行数据交换,这就涉及到了显存位宽的概念.显存位宽就是指显存颗粒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位宽,现在主流显卡的位宽一般是128Bit,而有一部分高端显卡已经到了256甚至512Bit,大家不要小看位宽哦。举例来说,一个显存256M,位宽128Bit的显卡要比显存512M,位宽64Bit的显卡性能好很多。典型的就是GF7300LE..该款显卡显存512M。。而位宽只有64Bit,,但很多人就是它512M的显存欺骗了。(大家以后买显卡千万要注意后缀。LE是最最最最烂的,即缩水版。而GT是标准版,GS介于两者之间。) 官方给出的那个6200显卡是上一代的显卡,而且一直都不是主流产品,具体参数是显存128M,位宽有128Bit和64Bit两种,这个显卡现在已经停产了。 内存:这个就不多说,稍微懂点的人都知道,内存也分好几代,现在主流的是DDR2 667,但是DDR2 800已经快要取代DDR2 667了。。因为在中关村两者的价格只差20元。 硬盘我就不说。相信大家的硬盘应该都在40G以上吧,其他像转速、硬盘缓存等参数基本上主流硬盘都是7200转/8M缓存。 如果你想看看自己电脑的配置,推荐用evest这个软件,能很详细的向你报告出电脑的配置,及各个零件的制造厂商等参数。/html_2/1/60/id=5024&pn= 如果你看完自己的配置,发现玩不了,不要紧,别沮丧,光看不行,眼见为实嘛。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当初WOW说的配置那么高,我朋友GF5200显卡(64M 64Bit),521M的内存也玩了,无非就是人多的地方卡而已。 如果你的电脑显卡是128M。。64Bit的显卡,512M的内存,还想玩魔幻圣典的话,你可以把效果调到最低,应该能跑的动,但玩起来肯定不爽。 看参数识别CPU性能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大家需要重点了解的CPU主要指标/参数有: 1.主频 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例如我们常说的P4(奔四)1.8GHz,这个1.8GHz(1800MHz)就是CPU的主频。一般说来,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主频=外频X倍频。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AMD的Athlon XP系列处理器其主频为PR(Performance Rating)值标称,例如Athlon XP 1700+和1800+。举例来说,实际运行频率为1.53GHz的Athlon XP标称为1800+,而且在系统开机的自检画面、Windows系统的系统属性以及WCPUID等检测软件中也都是这样显示的。 2.外频 外频即CPU的外部时钟频率,主板及CPU标准外频主要有66MHz、100MHz、133MHz几种。此外主板可调的外频越多、越高越好,特别是对于超频者比较有用。 3.倍频 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例如Athlon XP 2000+的CPU,其外频为133MHz,所以其倍频为12.5倍。 4.接口 接口指CPU和主板连接的接口。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卡式接口,称为SLOT,卡式接口的CPU像我们经常用的各种扩展卡,例如显卡、声卡等一样是竖立插到主板上的,当然主板上必须有对应SLOT插槽,这种接口的CPU目前已被淘汰。另一类是主流的针脚式接口,称为Socket,Socket接口的CPU有数百个针脚,因为针脚数目不同而称为Socket370、Socket478、Socket462、Socket423等。 5.缓存 缓存就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极快,所以又被称为高速缓存。与处理器相关的缓存一般分为两种——L1缓存,也称内部缓存;和L2缓存,也称外部缓存。例如Pentium4“Willamette”内核产品采用了423的针脚架构,具备400MHz的前端总线,拥有256KB全速二级缓存,8KB一级追踪缓存,SSE2指令集。 内部缓存(L1 Cache)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级高速缓存。在CPU里面内置了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L1缓存越大,CPU工作时与存取速度较慢的L2缓存和内存间交换数据的次数越少,相对电脑的运算速度可以提高。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L1缓存的容量单位一般为KB。 外部缓存(L2 Cache) CPU外部的高速缓存,外部缓存成本昂贵,所以Pentium 4 Willamette核心为外部缓存256K,但同样核心的赛扬4代只有128K。 6.多媒体指令集 为了提高计算机在多媒体、3D图形方面的应用能力,许多处理器指令集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三种便是Intel的MMX、SSE/SSE2和AMD的3D NOW!指令集。理论上这些指令对目前流行的图像处理、浮点运算、3D运算、视频处理、音频处理等诸多多媒体应用起到全面强化的作用。 7.制造工艺 早期的处理器都是使用0.5微米工艺制造出来的,随着CPU频率的增加,原有的工艺已无法满足产品的要求,这样便出现了0.35微米以及0.25微米工艺。制作工艺越精细意味着单位体积内集成的电子元件越多,而现在,采用0.18微米和0.13微米制造的处理器产品是市场上的主流,例如Northwood核心P4采用了0.13微米生产工艺。而在2003年,Intel和AMD的CPU的制造工艺会达到0.09毫米。 8.电压(Vcore) CPU的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与制作工艺及集成的晶体管数相关。正常工作的电压越低,功耗越低,发热减少。CPU的发展方向,也是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不断降低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压。例如老核心Athlon XP的工作电压为1.75v,而新核心的Athlon XP其电压为1.65v。 9.封装形式 所谓CPU封装是CPU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封装是采用特定的材料将CPU芯片或CPU模块固化在其中以防损坏的保护措施,一般必须在封装后CPU才能交付用户使用。CPU的封装方式取决于CPU安装形式和器件集成设计,从大的分类来看通常采用Socket插座进行安装的CPU使用PGA(栅格阵列)方式封装,而采用Slot x槽安装的CPU则全部采用SEC(单边接插盒)的形式封装。现在还有PLGA(Plastic Land Grid Array)、OLGA(Organic Land Grid Array)等封装技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前CPU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以节约成本为主。 10.整数单元和浮点单元 ALU—运算逻辑单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整数”单元。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以及逻辑运算如“OR、AND、ASL、ROL”等指令都在逻辑运算单元中执行。在多数的软件程序中,这些运算占了程序代码的绝大多数。 而浮点运算单元FPU(Floating Point Unit)主要负责浮点运算和高精度整数运算。有些FPU还具有向量运算的功能,另外一些则有专门的向量处理单元。 整数处理能力是CPU运算速度最重要的体现,但浮点运算能力是关系到CPU的多媒体、3D图形处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对于现代CPU而言浮点单元运算能力的强弱更能显示CPU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