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5日发(作者:羿暄和)
水
信 息 报 汛 方
宜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水情科
二〇一〇年四月
法文
目录
1、报汛的基本常识 ...................................... 1
2、水库拍报的内容及要求 ................................. 6
2.1 水库降水量拍报规定及内容 ........................................................... 6
2.1.1降水量拍报一般规定 ............................................................... 6
2.1.2 各水库雨量报汛方法及内容 ................................................. 7
2.1.3 雨量报汛举例 .......................................................................... 8
2. 2 水库水情报汛内容 .......................................................................... 9
2.2.1水库水情拍报规定 ................................................................... 9
2.2.2水库水情报汛内容 ................................................................. 10
2.2.3 水库水情报汛举例 ................................................................ 10
3、堤防拍报的内容及要求 ................................ 11
3.1 雨量拍报方法及内容 ..................................................................... 11
3.2 堤防水位拍报要求 ......................................................................... 11
4、排灌站拍报的内容及要求 .............................. 11
5、报汛制度及要求 ..................................... 12
水 文 信 息 报 汛 方 法
1、报汛的基本常识
(一)汛、汛期和防汛
汛的含义是指定期涨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节呈周期性的涨水现象。汛常以出现的季节或形成的原因命名,如春汛、伏汛、潮汛等。春汛(或桃汛)是春季江河流域内降雨冰雪融化汇流形成的涨水现象或伏天或秋天由于降雨汇流形成的江河涨长,称伏汛或秋汛。沿江滨海地区海水周期性上涨,称潮汛。
汛期的含义是指江河水域中汛水自始涨到回落的期间。我国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降雨季节不同,汛期长短不一,有长有短,有早有晚,即使是同一条河流的汛期,各年情况也不尽相同,有早有迟,汛期来水量相差很大,变化过程也是千差万别。为了做好防汛工作,根据主要降水规律和江河涨水情况规定了汛期,我市汛期按省明确为5月1日至10月15日。
防汛的含义是为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在汛期进行的防御洪水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水库、堤坊和水库下游的安全
防汛主要工作内容是:防汛组织,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抢险队伍的建立,防汛物资和经费的筹积存储,江河水库、堤防、水闸等防洪工程的巡查防守,水文气象测报和暴雨天气洪水水情预报,蓄洪、泄洪、分洪、滞洪等防洪设施的调度运用,出现非常情况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发现险情后的紧急抢护和洪灾抢救等。
1
(二)洪 水
1、洪水的概念:洪水是水流的一种自然现象,一般是指河流、海洋、湖泊等水体上涨到一定的水位,威胁有关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灾害的水流。根据出现的区域不同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冰川洪水、溃坝洪水等。
2、洪水等级:划分洪水等级可对洪水有一个明确的量级概念,有利于防洪工作。按照水利部行业标准:
一般洪水是指水文要素重现期小于10年的洪水;
较大洪水是指水文要素重现期10—20年的洪水;
大洪水是指水文要素重现期20—50年的洪水;
特大洪水是指水文要素重现期大于50年的洪水;
(3)洪水特征:反映洪水大小一般以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及洪水过程线三项要素表示洪水特征。
(三)常用防汛水文气象名词
1、降水量:在一定时段内,从大气降落到地面的降水物在地平面上所积聚的水层厚度。一般是指某一时段(小时或日)内的总降水量。每天定时观测。以毫米(mm)为单位。以8时为日分界,8时至次日8时降水量的总和,称为日降水量。每月1日-10日(1日8时至11日8时)降水量总和为上旬雨量,每月11日-20日(11日8时至21日8时)降水量总和为中旬雨量,21日-月末(21日8时至下月1日8时)降水量总和为下旬雨量,每月逐日降水量总和为月降水量(上月1日8时至下月1日8时),每年逐月降水量总和为年降水量。
2
2、降雨强度:单位时段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
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0.2-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
中雨:12小时内雨量为5-1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1-25毫米;
大雨:12小时内雨量为15.1-30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1-50毫米。
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30.1-7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50.1-100毫米;
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70.1-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00.1-200毫米;
特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大于200毫米。
降 雨 强 度 与 等 级 表
单位:mm
雨强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现 象 描 述
雨能使地地面潮湿,但不泥泞。
雨降到屋顶有淅淅声,凹地积水。
降雨如倾盆,落地四溅,平地积水。
降雨比大雨还猛,能造成山洪暴发。
12小时
降雨量
R12<5
5≤R12<10
10≤R12<30
30≤R12<70
24小时
降雨量
R24<10
10≤R24<25
25≤R24<50
50≤R24<100
100≤R24<200
200≤R24
降雨比大雨还大,或时间长,能造成洪涝灾害。 70≤R12<140
降雨比大暴雨还大,能造成洪涝灾害。 140≤R12
3
3、流域平均雨量:流域平均雨量又叫面雨量。水文工作中常需推求整个流域面上的平均降雨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算术平均法和垂直平分法(又叫做泰森多边形法),也有用绘制等雨量线图来推求的。
4、水位: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目前水文站提供的水位一般是基本水尺断面的水位,其基面多为冻结基面。
5、洪峰水位:是指洪水过程中出现的瞬时最高水位。
6、洪峰流量:是指洪水过程中出现的瞬时最大流量,一般是指与洪峰水位相对应的流量。
7、实测流量:是在某一时段内,采用一定的测验方法,在基本水尺断面实际测算的断面流量。
8、允许最高洪水位:是指蓄水工程在控运年度内,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该水位一般不应高于原设计洪水位。
9、正常蓄水位:是为满足兴利用水的需要,根据枯季用水量情况确定的汛末达到的水位。
10、防洪限制水位:水库根据防洪兴利的需要,既能保证防洪的安全又能满足用水需要而确定的蓄水位,叫防洪限制水位,汛期洪水到来之前库水位一般不超过该水位。
11、警戒水位:是为防范水利工程可能出现险情而确定的洪水位。
(四)水文情报
1、水文情报的内容
水文情报是由基层水情站网收集、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所提供的雨情、水情、旱(墒)情、地下水、沙情、冰情、水质、风暴潮等各项
4
水文信息。并分析提供有关雨水情信息和水文情势的咨询或参考资料。
2、水情拍报段次
水情拍报按一天内拍发电报的次数规定分为6级,即以每天早上8时为日分界,一级每天8时1次;二级为8时、20时2次;三级每天8时、14时、20时、2时4次,四级为每天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2时、5时8次,五级每天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20时、22时、24时、2时、4时、6时12次,六级每小时报一次24次
在规定了拍报级别以后,根据需要,还规定了在不同雨水情况下的拍报和加报标准,该标准通常由省一级主管机关在布置任务中加以规定。目前我市各水文测站及各报汛雨量站执行三级拍报标准。
(六)水文预报
1、水文预报:是根据前期和现时已出现的水文、气象等信息,运用水文学、气象学、水利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河流、湖泊等水体未来一定时段内的水文情势作出定量和定性的预报。水文预报的内容,按预报现象分洪水预报、枯季径流预报、风暴潮预报等等。目前我市仅开展库河洪水预报。
2、洪水预报方法
目前常用的水文预报方法有:河道相应水位(流量)预报、河道流量演算预报、降雨径流预报、流域水文模型。我局使用的洪水预报方案主要有河道相应水位(流量)预报、降雨径流预报。
3、预见期:即预报根据信息发生时间至预报水文要素出现的时距。
5
2、水库拍报的内容及要求
2.1 水库降水量拍报规定及内容
2.1.1降水量拍报一般规定
1)日、时段降水量
一日内各个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的,8时除报日降水量外,还应同时报各时段降水量;
到规定编报时间时,如时段降水量达到起报标准,应立即编报这个时段的降水量;
前一个或几个规定编报时段内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其后某一规定时间已达起报标准时,除编报这一规定时段内的降水量外,还应按时间先后,列报本日内该时段之前未达起报标准的各个时段降水量。时段降水量为零的各时段,可不列报。
2)编报时段降水量及日降水量信息时,应列报天气状况。
3)每日8时编报前一日的日降水量,并将每日8时作为前一日日降水量编码的观测时间。
4)旬、月降水量为零时,也应列报。
5)暴雨加报
①暴雨加报的标准,在时间上,应以3小时等整小时正点编报为原则;
②在规定的时段内,若降水量达到暴雨加报标准时,应立即单独编发暴雨加报,同时编列降雨历时;
6
③加报的暴雨量不得跨时段、跨日界计算;
④加报过的暴雨量仍应参加时段降水量及日降水量的统计;
⑤当暴雨加报时间与时段或日降水量编报时间相同时,可不编报暴雨加报。
⑥如遇间歇性暴雨,则降雨历时为观测时段内累计降雨时间。
⑦观测时间码应以暴雨观测时间末为准。
6)凡是编报降水量的水情站,当发生雹情时,应在雹情停止时立即编报降雹历时和雹粒直径。
7)降雪或雨夹雪时,编报降水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降雪量或雨夹雪量均应折合成雪水当量来编报降水量;
②当地面积雪时,应在8时水情报文的降水量信息之后,编列积雪深度和密度信息;
③旬、月内遇降雪或雨夹雪时,均应折合成雪水当量后的降水量来编报旬、月降水量。
2.1.2 各水库雨量报汛方法及内容
由于各水库水情报汛仍采用电话报汛。
根据2010年下达的报汛任务书,全市34个大中型水库必须报时段降水量、日降水量、旬月降水量及暴雨加报。
西北口、古洞口、巩河三座大型水库时段雨量按三级四段制报汛,起报标准为5mm,即每天8时、14时、20时、2时每间隔6小时观测一次雨量,雨量达到起报标准5mm时应立即报出时段雨情,同时还应按时间先后,
7
报本日内该时段之前未达起报标准的各个时段降水量。其它31座中型水库时段雨量按二级拍报二级二段制报汛,起报标准为10mm标准,即每天8时、20时每间隔12小时观测一次雨量,雨量达到10mm时需拍发雨情电报,同时还应按时间先后,报本日内该时段之前未达起报标准的各个时段降水量。另外还有白河、跑马、石子岭、鲁家港等四座中型水库枯季需要向中央、省防办报旬月雨量。
34座大中型水库每天报日降水量,一日内各个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的,8时除报日降水量外,还应同时报各时段降水量。
34座大中型水库每月的1日需报下旬雨量及全月降水量;11日、21日报上旬、中旬降水量。
暴雨加报为不跨段制界、不跨日界且时段3小时达到30mm,整点编报,加报雨情。西北口、古洞口、巩河三座大型水库时段雨量按三级四段制报汛,段制界为8时、14时、20时、2时,日界为8时。31座中型水库采用二级二段制报汛,段制界为8时、20时,日界为8时。
2.1.3 雨量报汛举例
1、如西北口水库降雨量采用三级四段制报汛,起报标准为5mm,14时、20时观测时段雨量分别为3mm和4mm,均未达到起报标准,14时、20时可不编报。次日2时观测时段雨量为5mm,达到起报标准,这时应按时间先后,报出14时、20时和2时各个时段降水量。
2、如西北口水库采用三级四段制报汛,17时—20时降雨量达31mm,达到暴雨加报标准,但20时是时段降水量报汛时间,故可不报
8
暴雨加报,直接报时段雨量即可。
3、如西北口水库17时报暴雨加报降水为32mm,17-20时又降水10mm,20时报时段降水量应报暴雨加报量加进去,即20时报时段雨量为42mm。
4、如西北口水库19时降水为5mm, 20时降水10mm,21时降水16mm。虽然3小时达到了30mm,由于20时已经报了时段雨量,不应该再报暴雨加报,因为跨了20时的时段界。
5、各水库旬月降水量为0时,也得报汛。
2. 2 水库水情报汛内容
2.2.1水库水情拍报规定
1)采用水量平衡法编报时段平均入库流量时,应同时列报相应的时段长。
2)编报水库蓄水量及库下水位时,应同时列报相应的库上水位。
3)出流设备运行情况的编报内容包括输水设备的类别、编号、开启孔数、开启高度及相应的流量。输水设备的类别和编号应保持不变。不同类型及编号输水设备的运行情况,应分别编列。
4)输水设备的类型应按功能划分可分为非常溢洪道、正常溢洪道、泄洪道(洞)、灌溉洞(渠)、发电洞、供水洞、排沙孔、船闸及其他共九类。当某类输水设备具有多种功能时,应以其主要功能的类别为准。
5)当同一类型及编号输水设备的闸门开启高度不一致时,应根据
9
开启高度进行分组,每组连续编报相应的开启孔数及开启高度。
6)当编报输水设备的出库流量时,应同时列报水库的总出库流量。
7)当输水设备向库内输水时,应加报逆流标志。
8)当溢洪道开始溢洪和出现最大溢洪流量和溢洪终止以及溢洪道闸门全关时,应立即报送水位、蓄水量、溢洪道运行情况及相应的泄洪流量。
9)如果船闸等非正常过流设备被用来应急过流,应编报相应的类别、编号及流量。
2.2.2水库水情报汛内容
各大中型水库水情的编码内容包括库水位、蓄水量、入库流量、总出库流量、旬月平均出、入库流量、闸门启闭、输水设备运行情况。
各水库开始溢洪或达到限制水位以后,水势继续上涨时应按二级二段制报汛,若遇紧急情况就随时加报。各水库在开闸、关闸时要加报水库水情。
西北口、巩河、古洞口水库全年报旬月平均流量。
各水库报汛任务详见2010年报汛任务书。
2.2.3 水库水情报汛举例
如西北口水库7月8日20时库水位为322.36m,水势平,已初步判断是洪峰水位,相应蓄水量为16200万m3,入库流量为100m3/s,当时正常溢洪道1孔闸门开启高度为0.7m,相应泄洪流量为400m3/s,
10
水库总出库流量为430 m3/s。在电话报汛时应根据水库实时的水情表述清楚。
3、堤防拍报的内容及要求
3.1 雨量拍报方法及内容
堤防的雨量拍报方法同中型水库拍报方法,拍报标准及内容详见2010年堤防站报汛任务。
3.2 河道堤防水位拍报一般规定及要求
河道堤防水情报汛一般规定:报送水位应以基本水尺为准,河道水流特征可分为河水干涸、断流、起涨、洪峰、逆流和顺流不定等六种情况。当出现河水干涸、断流、起涨、洪峰时应立即加报。
洪峰水位一般在水势由涨趋平,判定达峰顶时应立即加报。
河道堤防水情报汛要求:各堤防站基本段次为1段制,即为每天8时报汛一次。当各站水位达到起报标准时,就按报汛任务书要求及时加报。
4、排灌站拍报的内容及要求
泵站水情一般规定:抽水流量应为泵站当前开机状态下的抽水流量。
时段平均抽水流量是指从开启第一台机组开始连续开机期间的平均流量,该期间开机台数变时时,用时间加权平均法计算平均流量。
11
日、旬、月、年平均抽水流量为各时间内抽水总量降所对应时间。
报送抽水流量的极值时,应同时报送该项极值发生时间。
抽水历时应为从第一台机组开机开始连续开机(至少有一台机组运行)至规定的报送时间为止的累计抽水时间,日、旬、月累计抽水历时是指相应时间内开机运行抽水时间的总和。抽水量是指某一时间内的累计抽水量。
排灌站拍报的内容及要求:百里洲、七星台两站雨量、水位按一段制报雨量,即每天早上8时报一次。
各电力排灌站每月的开机总台数、总功率、总处数、水量及旬耗水量以文字、报表形式报水利科。
5、报汛制度及要求
1、各报汛单位要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范围,做到分工到人,责任明确,确保安全渡汛。
2、严格执行《2010年报汛任务书》,提高报汛质量。
3、认真做好水雨情测报工作,报汛人员应全面掌握流域水雨情及局部暴雨情况,及时按规定处理并逐级上报。
4、水雨情信息应在20分钟內传输出去,确保报汛的时效性。
5、报汛人员应密切监视遥测仪器设备运行情况,发现设备故障必须立即排除,不能解决的设备故障应随时上报市防办水情科。
6、各大中型水库、堤防站每旬、月应将库水位、蓄水量、入库流量、出库流量特征值及水量情况统计出来,填入2010年水库、堤防站
12
水情旬月统计表中,并将此表报防办水情科。
13
2010年 月水库、堤防站水情旬、月统计表
县(市)名 水库名称
玄庙观
天福庙
西北口
市 直
尚家河
官 庄
白 河
泉 河
汤渡河
兴山县
夷陵区
古洞口
沙 坪
九道河
熊 渡
宜都市 大 溪
白洪溪
香客岩
巩 河
黄家湾
杨树河
当阳市 三星寺
刘家冲
官道河
跑 马
降水量
水位(m)
库容(万方)
入库流量(m3/s) 出库流量(m3/s)
水量情况(万方)
(mm)
平均 最高 最低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发电用水 灌溉用水 城镇供水 泄洪 其它 合计
点 军 区 王家坝
14
2010年 月水库、堤防站水情旬、月统计表
县(市)名 水库名称
善溪冲
石子岭
枝江市 鲁家港
火山口
胡家畈
马渡河
五峰县
长阳县
秭归县
麒麟观
龚家坪
招徕河
升坪
观音堂
茶 店
董 市
堤防站
刘 巷
七星台
公社闸
凤 台
备注:
降水量
水位(m)
库容(万方)
入库流量(m3/s) 出库流量(m3/s)
水量情况(万方)
(mm)
平均 最高 最低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发电用水 灌溉用水 城镇供水 泄洪 其它 合计
堤防站只报旬月雨量
15
2024年1月5日发(作者:羿暄和)
水
信 息 报 汛 方
宜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水情科
二〇一〇年四月
法文
目录
1、报汛的基本常识 ...................................... 1
2、水库拍报的内容及要求 ................................. 6
2.1 水库降水量拍报规定及内容 ........................................................... 6
2.1.1降水量拍报一般规定 ............................................................... 6
2.1.2 各水库雨量报汛方法及内容 ................................................. 7
2.1.3 雨量报汛举例 .......................................................................... 8
2. 2 水库水情报汛内容 .......................................................................... 9
2.2.1水库水情拍报规定 ................................................................... 9
2.2.2水库水情报汛内容 ................................................................. 10
2.2.3 水库水情报汛举例 ................................................................ 10
3、堤防拍报的内容及要求 ................................ 11
3.1 雨量拍报方法及内容 ..................................................................... 11
3.2 堤防水位拍报要求 ......................................................................... 11
4、排灌站拍报的内容及要求 .............................. 11
5、报汛制度及要求 ..................................... 12
水 文 信 息 报 汛 方 法
1、报汛的基本常识
(一)汛、汛期和防汛
汛的含义是指定期涨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节呈周期性的涨水现象。汛常以出现的季节或形成的原因命名,如春汛、伏汛、潮汛等。春汛(或桃汛)是春季江河流域内降雨冰雪融化汇流形成的涨水现象或伏天或秋天由于降雨汇流形成的江河涨长,称伏汛或秋汛。沿江滨海地区海水周期性上涨,称潮汛。
汛期的含义是指江河水域中汛水自始涨到回落的期间。我国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降雨季节不同,汛期长短不一,有长有短,有早有晚,即使是同一条河流的汛期,各年情况也不尽相同,有早有迟,汛期来水量相差很大,变化过程也是千差万别。为了做好防汛工作,根据主要降水规律和江河涨水情况规定了汛期,我市汛期按省明确为5月1日至10月15日。
防汛的含义是为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在汛期进行的防御洪水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水库、堤坊和水库下游的安全
防汛主要工作内容是:防汛组织,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抢险队伍的建立,防汛物资和经费的筹积存储,江河水库、堤防、水闸等防洪工程的巡查防守,水文气象测报和暴雨天气洪水水情预报,蓄洪、泄洪、分洪、滞洪等防洪设施的调度运用,出现非常情况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发现险情后的紧急抢护和洪灾抢救等。
1
(二)洪 水
1、洪水的概念:洪水是水流的一种自然现象,一般是指河流、海洋、湖泊等水体上涨到一定的水位,威胁有关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灾害的水流。根据出现的区域不同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冰川洪水、溃坝洪水等。
2、洪水等级:划分洪水等级可对洪水有一个明确的量级概念,有利于防洪工作。按照水利部行业标准:
一般洪水是指水文要素重现期小于10年的洪水;
较大洪水是指水文要素重现期10—20年的洪水;
大洪水是指水文要素重现期20—50年的洪水;
特大洪水是指水文要素重现期大于50年的洪水;
(3)洪水特征:反映洪水大小一般以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及洪水过程线三项要素表示洪水特征。
(三)常用防汛水文气象名词
1、降水量:在一定时段内,从大气降落到地面的降水物在地平面上所积聚的水层厚度。一般是指某一时段(小时或日)内的总降水量。每天定时观测。以毫米(mm)为单位。以8时为日分界,8时至次日8时降水量的总和,称为日降水量。每月1日-10日(1日8时至11日8时)降水量总和为上旬雨量,每月11日-20日(11日8时至21日8时)降水量总和为中旬雨量,21日-月末(21日8时至下月1日8时)降水量总和为下旬雨量,每月逐日降水量总和为月降水量(上月1日8时至下月1日8时),每年逐月降水量总和为年降水量。
2
2、降雨强度:单位时段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
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0.2-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
中雨:12小时内雨量为5-1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1-25毫米;
大雨:12小时内雨量为15.1-30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1-50毫米。
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30.1-7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50.1-100毫米;
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70.1-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00.1-200毫米;
特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大于200毫米。
降 雨 强 度 与 等 级 表
单位:mm
雨强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现 象 描 述
雨能使地地面潮湿,但不泥泞。
雨降到屋顶有淅淅声,凹地积水。
降雨如倾盆,落地四溅,平地积水。
降雨比大雨还猛,能造成山洪暴发。
12小时
降雨量
R12<5
5≤R12<10
10≤R12<30
30≤R12<70
24小时
降雨量
R24<10
10≤R24<25
25≤R24<50
50≤R24<100
100≤R24<200
200≤R24
降雨比大雨还大,或时间长,能造成洪涝灾害。 70≤R12<140
降雨比大暴雨还大,能造成洪涝灾害。 140≤R12
3
3、流域平均雨量:流域平均雨量又叫面雨量。水文工作中常需推求整个流域面上的平均降雨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算术平均法和垂直平分法(又叫做泰森多边形法),也有用绘制等雨量线图来推求的。
4、水位: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目前水文站提供的水位一般是基本水尺断面的水位,其基面多为冻结基面。
5、洪峰水位:是指洪水过程中出现的瞬时最高水位。
6、洪峰流量:是指洪水过程中出现的瞬时最大流量,一般是指与洪峰水位相对应的流量。
7、实测流量:是在某一时段内,采用一定的测验方法,在基本水尺断面实际测算的断面流量。
8、允许最高洪水位:是指蓄水工程在控运年度内,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该水位一般不应高于原设计洪水位。
9、正常蓄水位:是为满足兴利用水的需要,根据枯季用水量情况确定的汛末达到的水位。
10、防洪限制水位:水库根据防洪兴利的需要,既能保证防洪的安全又能满足用水需要而确定的蓄水位,叫防洪限制水位,汛期洪水到来之前库水位一般不超过该水位。
11、警戒水位:是为防范水利工程可能出现险情而确定的洪水位。
(四)水文情报
1、水文情报的内容
水文情报是由基层水情站网收集、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所提供的雨情、水情、旱(墒)情、地下水、沙情、冰情、水质、风暴潮等各项
4
水文信息。并分析提供有关雨水情信息和水文情势的咨询或参考资料。
2、水情拍报段次
水情拍报按一天内拍发电报的次数规定分为6级,即以每天早上8时为日分界,一级每天8时1次;二级为8时、20时2次;三级每天8时、14时、20时、2时4次,四级为每天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2时、5时8次,五级每天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20时、22时、24时、2时、4时、6时12次,六级每小时报一次24次
在规定了拍报级别以后,根据需要,还规定了在不同雨水情况下的拍报和加报标准,该标准通常由省一级主管机关在布置任务中加以规定。目前我市各水文测站及各报汛雨量站执行三级拍报标准。
(六)水文预报
1、水文预报:是根据前期和现时已出现的水文、气象等信息,运用水文学、气象学、水利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河流、湖泊等水体未来一定时段内的水文情势作出定量和定性的预报。水文预报的内容,按预报现象分洪水预报、枯季径流预报、风暴潮预报等等。目前我市仅开展库河洪水预报。
2、洪水预报方法
目前常用的水文预报方法有:河道相应水位(流量)预报、河道流量演算预报、降雨径流预报、流域水文模型。我局使用的洪水预报方案主要有河道相应水位(流量)预报、降雨径流预报。
3、预见期:即预报根据信息发生时间至预报水文要素出现的时距。
5
2、水库拍报的内容及要求
2.1 水库降水量拍报规定及内容
2.1.1降水量拍报一般规定
1)日、时段降水量
一日内各个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的,8时除报日降水量外,还应同时报各时段降水量;
到规定编报时间时,如时段降水量达到起报标准,应立即编报这个时段的降水量;
前一个或几个规定编报时段内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其后某一规定时间已达起报标准时,除编报这一规定时段内的降水量外,还应按时间先后,列报本日内该时段之前未达起报标准的各个时段降水量。时段降水量为零的各时段,可不列报。
2)编报时段降水量及日降水量信息时,应列报天气状况。
3)每日8时编报前一日的日降水量,并将每日8时作为前一日日降水量编码的观测时间。
4)旬、月降水量为零时,也应列报。
5)暴雨加报
①暴雨加报的标准,在时间上,应以3小时等整小时正点编报为原则;
②在规定的时段内,若降水量达到暴雨加报标准时,应立即单独编发暴雨加报,同时编列降雨历时;
6
③加报的暴雨量不得跨时段、跨日界计算;
④加报过的暴雨量仍应参加时段降水量及日降水量的统计;
⑤当暴雨加报时间与时段或日降水量编报时间相同时,可不编报暴雨加报。
⑥如遇间歇性暴雨,则降雨历时为观测时段内累计降雨时间。
⑦观测时间码应以暴雨观测时间末为准。
6)凡是编报降水量的水情站,当发生雹情时,应在雹情停止时立即编报降雹历时和雹粒直径。
7)降雪或雨夹雪时,编报降水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降雪量或雨夹雪量均应折合成雪水当量来编报降水量;
②当地面积雪时,应在8时水情报文的降水量信息之后,编列积雪深度和密度信息;
③旬、月内遇降雪或雨夹雪时,均应折合成雪水当量后的降水量来编报旬、月降水量。
2.1.2 各水库雨量报汛方法及内容
由于各水库水情报汛仍采用电话报汛。
根据2010年下达的报汛任务书,全市34个大中型水库必须报时段降水量、日降水量、旬月降水量及暴雨加报。
西北口、古洞口、巩河三座大型水库时段雨量按三级四段制报汛,起报标准为5mm,即每天8时、14时、20时、2时每间隔6小时观测一次雨量,雨量达到起报标准5mm时应立即报出时段雨情,同时还应按时间先后,
7
报本日内该时段之前未达起报标准的各个时段降水量。其它31座中型水库时段雨量按二级拍报二级二段制报汛,起报标准为10mm标准,即每天8时、20时每间隔12小时观测一次雨量,雨量达到10mm时需拍发雨情电报,同时还应按时间先后,报本日内该时段之前未达起报标准的各个时段降水量。另外还有白河、跑马、石子岭、鲁家港等四座中型水库枯季需要向中央、省防办报旬月雨量。
34座大中型水库每天报日降水量,一日内各个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的,8时除报日降水量外,还应同时报各时段降水量。
34座大中型水库每月的1日需报下旬雨量及全月降水量;11日、21日报上旬、中旬降水量。
暴雨加报为不跨段制界、不跨日界且时段3小时达到30mm,整点编报,加报雨情。西北口、古洞口、巩河三座大型水库时段雨量按三级四段制报汛,段制界为8时、14时、20时、2时,日界为8时。31座中型水库采用二级二段制报汛,段制界为8时、20时,日界为8时。
2.1.3 雨量报汛举例
1、如西北口水库降雨量采用三级四段制报汛,起报标准为5mm,14时、20时观测时段雨量分别为3mm和4mm,均未达到起报标准,14时、20时可不编报。次日2时观测时段雨量为5mm,达到起报标准,这时应按时间先后,报出14时、20时和2时各个时段降水量。
2、如西北口水库采用三级四段制报汛,17时—20时降雨量达31mm,达到暴雨加报标准,但20时是时段降水量报汛时间,故可不报
8
暴雨加报,直接报时段雨量即可。
3、如西北口水库17时报暴雨加报降水为32mm,17-20时又降水10mm,20时报时段降水量应报暴雨加报量加进去,即20时报时段雨量为42mm。
4、如西北口水库19时降水为5mm, 20时降水10mm,21时降水16mm。虽然3小时达到了30mm,由于20时已经报了时段雨量,不应该再报暴雨加报,因为跨了20时的时段界。
5、各水库旬月降水量为0时,也得报汛。
2. 2 水库水情报汛内容
2.2.1水库水情拍报规定
1)采用水量平衡法编报时段平均入库流量时,应同时列报相应的时段长。
2)编报水库蓄水量及库下水位时,应同时列报相应的库上水位。
3)出流设备运行情况的编报内容包括输水设备的类别、编号、开启孔数、开启高度及相应的流量。输水设备的类别和编号应保持不变。不同类型及编号输水设备的运行情况,应分别编列。
4)输水设备的类型应按功能划分可分为非常溢洪道、正常溢洪道、泄洪道(洞)、灌溉洞(渠)、发电洞、供水洞、排沙孔、船闸及其他共九类。当某类输水设备具有多种功能时,应以其主要功能的类别为准。
5)当同一类型及编号输水设备的闸门开启高度不一致时,应根据
9
开启高度进行分组,每组连续编报相应的开启孔数及开启高度。
6)当编报输水设备的出库流量时,应同时列报水库的总出库流量。
7)当输水设备向库内输水时,应加报逆流标志。
8)当溢洪道开始溢洪和出现最大溢洪流量和溢洪终止以及溢洪道闸门全关时,应立即报送水位、蓄水量、溢洪道运行情况及相应的泄洪流量。
9)如果船闸等非正常过流设备被用来应急过流,应编报相应的类别、编号及流量。
2.2.2水库水情报汛内容
各大中型水库水情的编码内容包括库水位、蓄水量、入库流量、总出库流量、旬月平均出、入库流量、闸门启闭、输水设备运行情况。
各水库开始溢洪或达到限制水位以后,水势继续上涨时应按二级二段制报汛,若遇紧急情况就随时加报。各水库在开闸、关闸时要加报水库水情。
西北口、巩河、古洞口水库全年报旬月平均流量。
各水库报汛任务详见2010年报汛任务书。
2.2.3 水库水情报汛举例
如西北口水库7月8日20时库水位为322.36m,水势平,已初步判断是洪峰水位,相应蓄水量为16200万m3,入库流量为100m3/s,当时正常溢洪道1孔闸门开启高度为0.7m,相应泄洪流量为400m3/s,
10
水库总出库流量为430 m3/s。在电话报汛时应根据水库实时的水情表述清楚。
3、堤防拍报的内容及要求
3.1 雨量拍报方法及内容
堤防的雨量拍报方法同中型水库拍报方法,拍报标准及内容详见2010年堤防站报汛任务。
3.2 河道堤防水位拍报一般规定及要求
河道堤防水情报汛一般规定:报送水位应以基本水尺为准,河道水流特征可分为河水干涸、断流、起涨、洪峰、逆流和顺流不定等六种情况。当出现河水干涸、断流、起涨、洪峰时应立即加报。
洪峰水位一般在水势由涨趋平,判定达峰顶时应立即加报。
河道堤防水情报汛要求:各堤防站基本段次为1段制,即为每天8时报汛一次。当各站水位达到起报标准时,就按报汛任务书要求及时加报。
4、排灌站拍报的内容及要求
泵站水情一般规定:抽水流量应为泵站当前开机状态下的抽水流量。
时段平均抽水流量是指从开启第一台机组开始连续开机期间的平均流量,该期间开机台数变时时,用时间加权平均法计算平均流量。
11
日、旬、月、年平均抽水流量为各时间内抽水总量降所对应时间。
报送抽水流量的极值时,应同时报送该项极值发生时间。
抽水历时应为从第一台机组开机开始连续开机(至少有一台机组运行)至规定的报送时间为止的累计抽水时间,日、旬、月累计抽水历时是指相应时间内开机运行抽水时间的总和。抽水量是指某一时间内的累计抽水量。
排灌站拍报的内容及要求:百里洲、七星台两站雨量、水位按一段制报雨量,即每天早上8时报一次。
各电力排灌站每月的开机总台数、总功率、总处数、水量及旬耗水量以文字、报表形式报水利科。
5、报汛制度及要求
1、各报汛单位要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范围,做到分工到人,责任明确,确保安全渡汛。
2、严格执行《2010年报汛任务书》,提高报汛质量。
3、认真做好水雨情测报工作,报汛人员应全面掌握流域水雨情及局部暴雨情况,及时按规定处理并逐级上报。
4、水雨情信息应在20分钟內传输出去,确保报汛的时效性。
5、报汛人员应密切监视遥测仪器设备运行情况,发现设备故障必须立即排除,不能解决的设备故障应随时上报市防办水情科。
6、各大中型水库、堤防站每旬、月应将库水位、蓄水量、入库流量、出库流量特征值及水量情况统计出来,填入2010年水库、堤防站
12
水情旬月统计表中,并将此表报防办水情科。
13
2010年 月水库、堤防站水情旬、月统计表
县(市)名 水库名称
玄庙观
天福庙
西北口
市 直
尚家河
官 庄
白 河
泉 河
汤渡河
兴山县
夷陵区
古洞口
沙 坪
九道河
熊 渡
宜都市 大 溪
白洪溪
香客岩
巩 河
黄家湾
杨树河
当阳市 三星寺
刘家冲
官道河
跑 马
降水量
水位(m)
库容(万方)
入库流量(m3/s) 出库流量(m3/s)
水量情况(万方)
(mm)
平均 最高 最低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发电用水 灌溉用水 城镇供水 泄洪 其它 合计
点 军 区 王家坝
14
2010年 月水库、堤防站水情旬、月统计表
县(市)名 水库名称
善溪冲
石子岭
枝江市 鲁家港
火山口
胡家畈
马渡河
五峰县
长阳县
秭归县
麒麟观
龚家坪
招徕河
升坪
观音堂
茶 店
董 市
堤防站
刘 巷
七星台
公社闸
凤 台
备注:
降水量
水位(m)
库容(万方)
入库流量(m3/s) 出库流量(m3/s)
水量情况(万方)
(mm)
平均 最高 最低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发电用水 灌溉用水 城镇供水 泄洪 其它 合计
堤防站只报旬月雨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