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发(作者:脱珧)
中国早期的双反相机 DM
中国早期的双反相机
大来牌120双镜头反光相机。1957年4月研制成功。中国双反相机的鼻祖。新中国第一家照相机厂——公私合营北京大来照相机厂(北京照相机厂前身)制造。成品100余台。
中国最早的双反相机-夏莲娜
照相机, 相机, 香港经济, 中国人, 广东人
香港照相机工业启蒙于五十年代,广东人黄克竞、陈蕉琴夫妇一手营办工厂生产HALINA(夏莲娜)品牌相机,後来成立宝源光学公司,生产低档傻瓜机,产量很惊人,占世界低档相机主要市场,宝源光学曾与北照厂合作生产低档机的,但自黄克竞于九十年代去世後,他的家族後人没有兴趣于实业,宝源像已消失了。
自八十年代,香港制造业,包括照相机工业,香港经济已转型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金融业和进一步转型为知识型经济,所以照相机工业已不复存在。 作为在中国的土地上,由中国人制造的双反相机来说,1952年香港生产的HALINA AI双反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双反了
国产相机虽然拥有庞大的生产量(仅海鸥4型系列就前后生产了270多万台!)
中国的相机产业也是从仿制起步的,但中国终于没有能够积淀出自己的尼康。 五十年代时我们是高起点、高起步。我和朋友们掐着指头算过,当时世界上能生产相机的国家也就十几个,中国是其中一个。我们生产的好多镜头,质量非常高。
前些年有一次去西藏拍片,我拿的是配1.5倍增距镜的出口德国的海鸥双反,他们有带林哈夫一类的大画幅的,片子放出来一看,他们都说,服了!但是,我们的相机,机械部分总是不过关,说不定什么时候哪儿就给你出毛病,拿它来干活儿,不行。有人曾经写过文章,从螺丝看国产相机,也就是这个意思。”关于国产镜头,陆田三郎对长城镜头,日本相机专家田中长德对红旗镜头都曾叹赏不已,可作为周焕臣的
看法的佐证;而他谈到的国产相机的软肋,我相信在好多摄影人那里都留下过刻骨铭心的记忆。
国产相机的历史,直接见证了1949年后中国光学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以及电子工业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从国人自己制作的镜箱出现伊始,这部历史便一直在政治风云中隐伏、跌宕,如1949之前在民族工业主体性诉求上的体现。新中国成立之后,国产相机逐渐形成产业,整体性地被政治意识形态所左右。资料显示,1957年时京津沪三地共生产相机200台(大体代表全国产量),而到了1958年,全国相机产量遽然飚升至21000台,次年更以火箭速度改写为104000台。文革期间,照相机厂仿佛一夜之间便在中国大地上星罗棋布,连“成本低于价格”这条最基本的经济常识都不管不顾,好多机型都因成本过高而胎死腹中,实际上使中国的相机产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从国产相机的历史中,可以触摸到百年中国政治变迁的一条脉络。
2024年1月9日发(作者:脱珧)
中国早期的双反相机 DM
中国早期的双反相机
大来牌120双镜头反光相机。1957年4月研制成功。中国双反相机的鼻祖。新中国第一家照相机厂——公私合营北京大来照相机厂(北京照相机厂前身)制造。成品100余台。
中国最早的双反相机-夏莲娜
照相机, 相机, 香港经济, 中国人, 广东人
香港照相机工业启蒙于五十年代,广东人黄克竞、陈蕉琴夫妇一手营办工厂生产HALINA(夏莲娜)品牌相机,後来成立宝源光学公司,生产低档傻瓜机,产量很惊人,占世界低档相机主要市场,宝源光学曾与北照厂合作生产低档机的,但自黄克竞于九十年代去世後,他的家族後人没有兴趣于实业,宝源像已消失了。
自八十年代,香港制造业,包括照相机工业,香港经济已转型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金融业和进一步转型为知识型经济,所以照相机工业已不复存在。 作为在中国的土地上,由中国人制造的双反相机来说,1952年香港生产的HALINA AI双反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双反了
国产相机虽然拥有庞大的生产量(仅海鸥4型系列就前后生产了270多万台!)
中国的相机产业也是从仿制起步的,但中国终于没有能够积淀出自己的尼康。 五十年代时我们是高起点、高起步。我和朋友们掐着指头算过,当时世界上能生产相机的国家也就十几个,中国是其中一个。我们生产的好多镜头,质量非常高。
前些年有一次去西藏拍片,我拿的是配1.5倍增距镜的出口德国的海鸥双反,他们有带林哈夫一类的大画幅的,片子放出来一看,他们都说,服了!但是,我们的相机,机械部分总是不过关,说不定什么时候哪儿就给你出毛病,拿它来干活儿,不行。有人曾经写过文章,从螺丝看国产相机,也就是这个意思。”关于国产镜头,陆田三郎对长城镜头,日本相机专家田中长德对红旗镜头都曾叹赏不已,可作为周焕臣的
看法的佐证;而他谈到的国产相机的软肋,我相信在好多摄影人那里都留下过刻骨铭心的记忆。
国产相机的历史,直接见证了1949年后中国光学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以及电子工业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从国人自己制作的镜箱出现伊始,这部历史便一直在政治风云中隐伏、跌宕,如1949之前在民族工业主体性诉求上的体现。新中国成立之后,国产相机逐渐形成产业,整体性地被政治意识形态所左右。资料显示,1957年时京津沪三地共生产相机200台(大体代表全国产量),而到了1958年,全国相机产量遽然飚升至21000台,次年更以火箭速度改写为104000台。文革期间,照相机厂仿佛一夜之间便在中国大地上星罗棋布,连“成本低于价格”这条最基本的经济常识都不管不顾,好多机型都因成本过高而胎死腹中,实际上使中国的相机产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从国产相机的历史中,可以触摸到百年中国政治变迁的一条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