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我们的数字化生活数字化产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IT圈 admin 30浏览 0评论

2024年1月13日发(作者:暴学真)

我们的数字化生活数字化产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你一觉醒来,床边的一个电子屏幕开始播报今天的天气预报,温馨地提示空气质量如何,给你着装的建议以及提醒你今天的重要安排;你一边穿衣服,一边说想按哪套方案吃早餐,此时,在中央电脑的控制下,厨房的早餐机就忙开了;在你吃早餐时,厨房自动响起舒缓的音乐,或者是你按一下按钮,智能冰箱的屏幕上就开始播放早间新闻;当你忙碌了一天,想一回家就洗个热水澡放松身心,在路上拨一下手机就可以了,家里的浴缸会根据你离家的远近放水调温;回到家门口,门口的摄像头从你的瞳孔中读取到你的个人信息,马上通知中央电脑主人回来了,门立刻打开……

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很奇妙?借助数字技术,这些都将成为现实,走进普通的家庭,变成不仅仅是超级富豪才能享有的梦幻生活。

1995年,《数字化生存》(英文版名为Being Digital)一书横空出世,其中英文版都很畅销,很快在社会上掀起了谈论数字化的热潮。其作者是何许人也?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此人不仅是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同时也是美国著名的《连线》杂志的专栏作家,他被西方媒体推崇为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毫无疑问,说起数字化,他是权威。

尼葛洛庞帝认为,如果说物质时代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原子”的话,那么构成信息时代新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bit,binary digit的缩写,即二进制数字),“信息的DNA”比特“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计算“将决定我们的生存”。

但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经指出的,“技术的发展具有为善和为恶的两重性”,因而建立在比特基础之上的数字化技术亦被认为是一柄“丘比特的双刃剑”,诸如网络犯罪、网络病毒、网罗色情、数字鸿沟、黑客现象、信息化污染、数字垄断等等,这些都是络空间安全的社会问题,并给人们增添了无穷尽的烦恼和忧虑。

有人也形象地将网络问题归结为“7P”,即Privacy(隐私)、Piracy(盗版)、Pornography(色情)、Pricing(价格)、Policing(政策制定)、Psychology(心理)和Protection of the network(网络保护)。可以预见,在全球化推动力的作用下,未来的数字化会更加发达、进步,而由此生成的新问题亦会络绎不绝,表面看来,这都是由数字化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但是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不仅仅只是技术性的,而归根结底可能更多的是人本价值和人文精神层面的。

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吗?也许现在还是不能对这样的问题做肯定的回答,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

数字时代已经来临

人们对当今时代有很多种描述――信息时代、计算机时代、数字时代、比特时代、e时代等等,尽管名称让人眼花缭乱,但它们从根本的含义上来说是相同的。计算机出现之后,人类迅速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数字新时代。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它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其创造者们始料未及的。1981年8月12日,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推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IBM

5150后,为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普及使用打开了大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处理、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又大大提高和扩展了人类交流信息的能力。数字计算机处理、存储、传送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比特”,即由0和1所组成的二进制数字。

比特是数字化计算中的基本粒子,一串比特通常代表的是数字信息。比如1,10,11,100,101这些二进制的数可以代表1,2,3,4,5。比特还包含大量数字以外的信息,如声音和图像,都可被数字化,被简化为1和0。

也许有人要问了:音乐这样连续的声音怎么能用离散的数字来表示呢?把声音信号数字化,就要从信号中取样。正如很多人所知,音

乐光盘的取样频率是44.1千赫兹,这就意味着,对声音的取样是每秒*****次,声波的波形被记录成不连贯的数字(这些数字被转为比特)。当比特串以每秒*****次的速度重现时,就能以连续音重新奏出原来的音乐。由于这些取样的连续音节之间间隔极短,因此人耳听不出一段段分隔的音阶,听到的是连续的曲调。MP3和CD光盘一样,其格式都是数字的,只是多了一个压缩数据的过程。MP3压缩音乐的方式是通过一个运算法则,去掉声音中高频与低频的部分,大幅删减不必要的容量浪费,同时保留了人类所能感受到的音频部分。因此它的好处在于大幅降低了数字声音文件的容量。正如人们所知,一张CD光盘一般能存储十五六首歌曲,而一张空白的数据光盘则可以存放上百首歌。除了音乐发烧友之外,普通人还是很难分出MP3格式的音乐和CD格式音乐的音质差别的。

类似的,图像、影像都可以被数字化成比特,以不同格式的数据形式进行存储。由此可见,数字技术使人们能够便捷地获得、存储、处理和显示各种文字、图像、影音信息。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多种多样的数码装备,正在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推进。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开拓了人类生存的无限空间,使人类的生存需要获得了极大的满足。然而,我们生活中原有的很多理想、美好的东西已经逐渐消失了,或许每一代人都有这样的感慨,但这并非是一种怀旧心理的感受,在某种程度上已是一个事实:我们被置身于一个越来越不熟悉、不亲切的环境之中。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加快了这种变动的速度,从而加剧了我们的失落,有时,这甚至是一种剥夺感。

在传统生活的空间里,人面对的客观世界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他所熟悉的世界,由其家庭、朋友和熟人组成,另一个世界则庞大而疏远,那是一个纯粹的“陌生人的世界”。由于人们的交往范围有限,与之亲近的成员不是很多,正因为如此,传统伦理才会如此重视亲情、爱情或友情。当“个体”在数字化的网络上遨游的时候,“陌生人的世界”就会离他很近,甚至会非常亲近。相应地,他可能往往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日益冷淡、视若无睹,原有生活的平和、安逸、亲密

也就随之慢慢地消解了。

给生活贴上“Digital”的标签

社会各个领域在迅速数字化的过程中,众多名词的前面加上了“数字”或“数码”这样的限定词,如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码相机、数码港等等,多不胜数。Digital字样几乎是随处可见。短短几年时间,带有Digital标志的产品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我们的拜年方式已经告别了传统的习惯,发展成为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的新时尚,据相关报道,2005年春节期间,国人发出的短信总条数已经超过200亿条。但相关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老人坚决反对这种不见面、缺乏人情味的拜年。再如北京电视台曾有一名牌节目“电视红娘”,这曾经引发人们关于“电视(或者电脑)征婚能征来爱情吗”的讨论。以往人们曾经习惯的那种舒缓、温情的生活方式被一种宽泛、躁动、缺乏情感的方式取代了。而在这背后,则是我们整个生存状态的改变,简约、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时代的价值理念已经深深浸润了人际关系和情感领域,从此我们的人生也变得孤寂和漂泊。无论如何,我们确实离传统越来越遥远了。

数字技术的兴起和迅速普及与它的两大优点是不无关系的:

一是数字技术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交换的速度,信息的交流从过去以广播、电视为主的单向传递变成了个人化的双向交流。各大门户网站、论坛发布信息的速度比传统纸媒体更快,信息量更大,人们不仅能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还能参与到创造和发布信息的活动中。

二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产品层出不穷、更新速度快,给我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全方位的冲击。想要随时随地记录所见所闻,有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录音笔;想更方便地学习和管理个人资料,有电子书阅读器、电子词典和PDA;想随身携带上百首歌曲,有MP3随身听……

今年,我国的研究人员曾就数字化程度对699名记者作了一个问

卷调查。统计后发现,从数字设备的拥有情况来看:台式电脑拥有者占76.7%,U盘占74.7%,VCD/DVD机占53.8%,数码相机占52.2%,MP3播放器占51.2%,98%以上均有手机,其中已换过一部手机的占30%以上,还有20%的记者已换过4部手机。拥有手机的同时还拥有“小灵通”者占近45%。虽然这只是对部分媒体工作者进行的调查,不过,普通人的数字化程度也由此可见一斑。

无所不在的数字

信息时代人们离不开数字,每个人都有一系列自己专属的数字,关联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身份证号码、学号、银行账号、银行卡密码、手机号码、电话号码……一个都不能少。

在数字时代,除了有打着“数字”“数码”印记的高科技产品笑傲江湖,有网民日益增多的因特网更多更快地传递和交换着比特承载的信息流,还有统计种种经济、社会现象的报表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数据,每个人的身份标识、财务管理等重要信息也分别和一些特定的数字串相关联。

贝蒂是一个公司职员,来看看她普通的一天都和数字打了哪些交道。上午在公司办公,处理了几个报表,有关于部门人员薪酬的财务报表,有往来客户信息及进发货数量的报表;之后又从通讯录上找出了几个客户的电话号码,在电话上拨出了几串数字;给客户寄资料,和邮政编码打上了交道;要发送电子邮件,登录邮箱前得先输入密码;午饭后到公司附近的银行办了一些私人的事务,填业务申请表,用到了身份证号码、自己的家庭联系电话号码以及手机号码,再填上自己的银行账号,最后在柜台办理业务时还得输入个人账号的密码进行验证;忙了一下午后下班了,来到公共汽车站前,望着车来的方向,观看正驶来的车上的数字是否是能回家的车号。

2002年夏天,英国Reading大学的卡文・沃里克教授曾通过外科手术,把一个电脑芯片集成电路置于自己的大脑中,并让这个芯片与他的脑神经相连,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半人半机器人的生物。借助这个芯片,他可以自动打开大门并伴以问候,可以自动给浴缸注水,

自动开灯――他自豪的称自己为“电子人”。生物芯片的发明使人的肉体和数字化技术装置连为一体成为可能,人原有生物意义上和社会意义上的存在将受到极大的挑战。当人的大脑可以和计算机终端连接起来,人的思维、记忆和意识可以被复制、拷贝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比克隆人更严重的事情:原来作为人个体差异重要标志的自我意识可以被移入和移出或进行改造。当自我意识已经被更换的时候,“电子自我”还是原来的我吗?如果不是,那“电子自我”又是谁?

一旦人的精神和意识都被数字化了,那么人的独特的个体性该如何体现?这将给人类的命运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如何才能使数字化具有人本精神的价值理念呢?这些都是亟待探索研究的新课题。

相关链接

数字化生活小幽默

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耗费巨资、花费数年建造的豪宅,堪称当今智能家居的经典之作。在这座房子里,共铺设了52英里电缆,将房内的所有电器设备连接成一个绝对标准的家庭网络。他的豪宅实现了全面电子化,而且全部使用Windows。不久,他发现一些问题:

* 马桶冲水以前会询问:“马桶冲水会造成大便无法回收,您确定要冲马桶吗?”

* 微波炉和烤箱在快要完成操作之前会突然跳开,面板显示:系统发生无法回复的错误,您要再试一遍吗?

* 如果把窗户全部打开,房子会突然停电,并且发出“系统资源不足,请您关闭一些窗户”的提示。

* 淋浴的时候,热水器会自动进入省电模式,需要甩两下莲蓬头才会恢复供应热水。

* 要使用电梯,必须先输入用户名称及密码,然后听十分钟的电脑语音介绍如何使用电梯与逃生设备。

【责任编辑】唐宇

2024年1月13日发(作者:暴学真)

我们的数字化生活数字化产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你一觉醒来,床边的一个电子屏幕开始播报今天的天气预报,温馨地提示空气质量如何,给你着装的建议以及提醒你今天的重要安排;你一边穿衣服,一边说想按哪套方案吃早餐,此时,在中央电脑的控制下,厨房的早餐机就忙开了;在你吃早餐时,厨房自动响起舒缓的音乐,或者是你按一下按钮,智能冰箱的屏幕上就开始播放早间新闻;当你忙碌了一天,想一回家就洗个热水澡放松身心,在路上拨一下手机就可以了,家里的浴缸会根据你离家的远近放水调温;回到家门口,门口的摄像头从你的瞳孔中读取到你的个人信息,马上通知中央电脑主人回来了,门立刻打开……

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很奇妙?借助数字技术,这些都将成为现实,走进普通的家庭,变成不仅仅是超级富豪才能享有的梦幻生活。

1995年,《数字化生存》(英文版名为Being Digital)一书横空出世,其中英文版都很畅销,很快在社会上掀起了谈论数字化的热潮。其作者是何许人也?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此人不仅是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同时也是美国著名的《连线》杂志的专栏作家,他被西方媒体推崇为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毫无疑问,说起数字化,他是权威。

尼葛洛庞帝认为,如果说物质时代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原子”的话,那么构成信息时代新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bit,binary digit的缩写,即二进制数字),“信息的DNA”比特“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计算“将决定我们的生存”。

但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经指出的,“技术的发展具有为善和为恶的两重性”,因而建立在比特基础之上的数字化技术亦被认为是一柄“丘比特的双刃剑”,诸如网络犯罪、网络病毒、网罗色情、数字鸿沟、黑客现象、信息化污染、数字垄断等等,这些都是络空间安全的社会问题,并给人们增添了无穷尽的烦恼和忧虑。

有人也形象地将网络问题归结为“7P”,即Privacy(隐私)、Piracy(盗版)、Pornography(色情)、Pricing(价格)、Policing(政策制定)、Psychology(心理)和Protection of the network(网络保护)。可以预见,在全球化推动力的作用下,未来的数字化会更加发达、进步,而由此生成的新问题亦会络绎不绝,表面看来,这都是由数字化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但是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不仅仅只是技术性的,而归根结底可能更多的是人本价值和人文精神层面的。

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吗?也许现在还是不能对这样的问题做肯定的回答,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

数字时代已经来临

人们对当今时代有很多种描述――信息时代、计算机时代、数字时代、比特时代、e时代等等,尽管名称让人眼花缭乱,但它们从根本的含义上来说是相同的。计算机出现之后,人类迅速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数字新时代。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它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其创造者们始料未及的。1981年8月12日,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推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IBM

5150后,为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普及使用打开了大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处理、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又大大提高和扩展了人类交流信息的能力。数字计算机处理、存储、传送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比特”,即由0和1所组成的二进制数字。

比特是数字化计算中的基本粒子,一串比特通常代表的是数字信息。比如1,10,11,100,101这些二进制的数可以代表1,2,3,4,5。比特还包含大量数字以外的信息,如声音和图像,都可被数字化,被简化为1和0。

也许有人要问了:音乐这样连续的声音怎么能用离散的数字来表示呢?把声音信号数字化,就要从信号中取样。正如很多人所知,音

乐光盘的取样频率是44.1千赫兹,这就意味着,对声音的取样是每秒*****次,声波的波形被记录成不连贯的数字(这些数字被转为比特)。当比特串以每秒*****次的速度重现时,就能以连续音重新奏出原来的音乐。由于这些取样的连续音节之间间隔极短,因此人耳听不出一段段分隔的音阶,听到的是连续的曲调。MP3和CD光盘一样,其格式都是数字的,只是多了一个压缩数据的过程。MP3压缩音乐的方式是通过一个运算法则,去掉声音中高频与低频的部分,大幅删减不必要的容量浪费,同时保留了人类所能感受到的音频部分。因此它的好处在于大幅降低了数字声音文件的容量。正如人们所知,一张CD光盘一般能存储十五六首歌曲,而一张空白的数据光盘则可以存放上百首歌。除了音乐发烧友之外,普通人还是很难分出MP3格式的音乐和CD格式音乐的音质差别的。

类似的,图像、影像都可以被数字化成比特,以不同格式的数据形式进行存储。由此可见,数字技术使人们能够便捷地获得、存储、处理和显示各种文字、图像、影音信息。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多种多样的数码装备,正在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推进。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开拓了人类生存的无限空间,使人类的生存需要获得了极大的满足。然而,我们生活中原有的很多理想、美好的东西已经逐渐消失了,或许每一代人都有这样的感慨,但这并非是一种怀旧心理的感受,在某种程度上已是一个事实:我们被置身于一个越来越不熟悉、不亲切的环境之中。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加快了这种变动的速度,从而加剧了我们的失落,有时,这甚至是一种剥夺感。

在传统生活的空间里,人面对的客观世界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他所熟悉的世界,由其家庭、朋友和熟人组成,另一个世界则庞大而疏远,那是一个纯粹的“陌生人的世界”。由于人们的交往范围有限,与之亲近的成员不是很多,正因为如此,传统伦理才会如此重视亲情、爱情或友情。当“个体”在数字化的网络上遨游的时候,“陌生人的世界”就会离他很近,甚至会非常亲近。相应地,他可能往往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日益冷淡、视若无睹,原有生活的平和、安逸、亲密

也就随之慢慢地消解了。

给生活贴上“Digital”的标签

社会各个领域在迅速数字化的过程中,众多名词的前面加上了“数字”或“数码”这样的限定词,如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码相机、数码港等等,多不胜数。Digital字样几乎是随处可见。短短几年时间,带有Digital标志的产品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我们的拜年方式已经告别了传统的习惯,发展成为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的新时尚,据相关报道,2005年春节期间,国人发出的短信总条数已经超过200亿条。但相关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老人坚决反对这种不见面、缺乏人情味的拜年。再如北京电视台曾有一名牌节目“电视红娘”,这曾经引发人们关于“电视(或者电脑)征婚能征来爱情吗”的讨论。以往人们曾经习惯的那种舒缓、温情的生活方式被一种宽泛、躁动、缺乏情感的方式取代了。而在这背后,则是我们整个生存状态的改变,简约、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时代的价值理念已经深深浸润了人际关系和情感领域,从此我们的人生也变得孤寂和漂泊。无论如何,我们确实离传统越来越遥远了。

数字技术的兴起和迅速普及与它的两大优点是不无关系的:

一是数字技术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交换的速度,信息的交流从过去以广播、电视为主的单向传递变成了个人化的双向交流。各大门户网站、论坛发布信息的速度比传统纸媒体更快,信息量更大,人们不仅能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还能参与到创造和发布信息的活动中。

二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产品层出不穷、更新速度快,给我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全方位的冲击。想要随时随地记录所见所闻,有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录音笔;想更方便地学习和管理个人资料,有电子书阅读器、电子词典和PDA;想随身携带上百首歌曲,有MP3随身听……

今年,我国的研究人员曾就数字化程度对699名记者作了一个问

卷调查。统计后发现,从数字设备的拥有情况来看:台式电脑拥有者占76.7%,U盘占74.7%,VCD/DVD机占53.8%,数码相机占52.2%,MP3播放器占51.2%,98%以上均有手机,其中已换过一部手机的占30%以上,还有20%的记者已换过4部手机。拥有手机的同时还拥有“小灵通”者占近45%。虽然这只是对部分媒体工作者进行的调查,不过,普通人的数字化程度也由此可见一斑。

无所不在的数字

信息时代人们离不开数字,每个人都有一系列自己专属的数字,关联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身份证号码、学号、银行账号、银行卡密码、手机号码、电话号码……一个都不能少。

在数字时代,除了有打着“数字”“数码”印记的高科技产品笑傲江湖,有网民日益增多的因特网更多更快地传递和交换着比特承载的信息流,还有统计种种经济、社会现象的报表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数据,每个人的身份标识、财务管理等重要信息也分别和一些特定的数字串相关联。

贝蒂是一个公司职员,来看看她普通的一天都和数字打了哪些交道。上午在公司办公,处理了几个报表,有关于部门人员薪酬的财务报表,有往来客户信息及进发货数量的报表;之后又从通讯录上找出了几个客户的电话号码,在电话上拨出了几串数字;给客户寄资料,和邮政编码打上了交道;要发送电子邮件,登录邮箱前得先输入密码;午饭后到公司附近的银行办了一些私人的事务,填业务申请表,用到了身份证号码、自己的家庭联系电话号码以及手机号码,再填上自己的银行账号,最后在柜台办理业务时还得输入个人账号的密码进行验证;忙了一下午后下班了,来到公共汽车站前,望着车来的方向,观看正驶来的车上的数字是否是能回家的车号。

2002年夏天,英国Reading大学的卡文・沃里克教授曾通过外科手术,把一个电脑芯片集成电路置于自己的大脑中,并让这个芯片与他的脑神经相连,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半人半机器人的生物。借助这个芯片,他可以自动打开大门并伴以问候,可以自动给浴缸注水,

自动开灯――他自豪的称自己为“电子人”。生物芯片的发明使人的肉体和数字化技术装置连为一体成为可能,人原有生物意义上和社会意义上的存在将受到极大的挑战。当人的大脑可以和计算机终端连接起来,人的思维、记忆和意识可以被复制、拷贝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比克隆人更严重的事情:原来作为人个体差异重要标志的自我意识可以被移入和移出或进行改造。当自我意识已经被更换的时候,“电子自我”还是原来的我吗?如果不是,那“电子自我”又是谁?

一旦人的精神和意识都被数字化了,那么人的独特的个体性该如何体现?这将给人类的命运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如何才能使数字化具有人本精神的价值理念呢?这些都是亟待探索研究的新课题。

相关链接

数字化生活小幽默

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耗费巨资、花费数年建造的豪宅,堪称当今智能家居的经典之作。在这座房子里,共铺设了52英里电缆,将房内的所有电器设备连接成一个绝对标准的家庭网络。他的豪宅实现了全面电子化,而且全部使用Windows。不久,他发现一些问题:

* 马桶冲水以前会询问:“马桶冲水会造成大便无法回收,您确定要冲马桶吗?”

* 微波炉和烤箱在快要完成操作之前会突然跳开,面板显示:系统发生无法回复的错误,您要再试一遍吗?

* 如果把窗户全部打开,房子会突然停电,并且发出“系统资源不足,请您关闭一些窗户”的提示。

* 淋浴的时候,热水器会自动进入省电模式,需要甩两下莲蓬头才会恢复供应热水。

* 要使用电梯,必须先输入用户名称及密码,然后听十分钟的电脑语音介绍如何使用电梯与逃生设备。

【责任编辑】唐宇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