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中国潜水运动发展史

IT圈 admin 53浏览 0评论

2024年1月13日发(作者:资元正)

中国潜水运动发展简史

一、潜水运动在中国大陆的萌芽阶段(1959-1966)

潜水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潜水运动项目是从1959年开始的。1958年11月初,苏联支援海、陆、空志愿协会主席别洛夫上将,应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主任李达上将的邀请来中国访问时,介绍了欧洲国家新兴起的压缩空气潜水运动的情况,阐述此项运动很有实用价值,并介绍苏联的潜水运动是由俱乐部开展的,希望中国也能开展此项运动。他表示可以帮助中国培训潜水运动人员。

1959年,中国将潜水运动列入国防体育运动项目正式开展,其目的是为国防为生产服务。并挑选了5人于1959年7月派往苏联学习潜水。

在派往苏联学习的同时,国内又从辽宁、山东、河北、福建、江苏、广东等省抽调了十七名航海多项教练和三名海军潜水员,在广州举办了全国第一期潜水教练员训练班。分别由海军南海舰队潜水教官和德国潜水专家组任教。

1959年底国家体委将两批学习潜水的人员组织在一起,共有17人,在广州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潜水训练队。这是中国潜水运动的种子。奠定了潜水运动在中国的基础。

1960年初,中国确定潜水训练基地建在海滨城市广东湛江。1960年3月23日潜水训练队抵达湛江。1961年3月中国人民潜水俱乐部在湛江成立,共有人员30人。那个年代,1

开展潜水运动的单位名称都是潜水俱乐部或者航海俱乐部,例如成立于1957年的广州航海俱乐部、烟台航海俱乐部。烟台航海俱乐部1961年曾更名为山东省潜水俱乐部。

1、 这一时期使用的潜水装备

德国专家带来的潜水装备包括:双瓶潜水装具、氧气潜水装具、便携式压缩机、面镜脚蹼、呼吸管、水下相机、水下猎枪、指北针、深度表、潜水手表等。

中国潜水训练队最初的训练器材有48型氧气潜水呼吸器5套、40升氧气瓶10个、氧气导气泵1台。10套面镜、脚蹼、呼吸管。德国专家留下来的空气潜水呼吸器2套,氧气潜水装具2套。通风式重潜水装具2套。后来从前苏联进口空气轻潜水装备100套。1962年,上海橡胶四厂批量生产面镜、呼吸管、脚蹼。上海中华医疗器材厂生产出中国第一代压缩空气轻潜水装具。

2、 教材和训练大纲

教材翻译苏联的《人在水下》和德国的《潜水运动》。编写了潜水基础、潜水生理病理、空气轻潜水、氧气轻潜水、和重潜水等五种教材。制定了教练员训练大纲和基层活动训练大纲。训练队制定的训练大纲要求氧气潜水深度达到15米,空气潜水深度达到20米,能够独立进行水下作业,熟练水中救生方法学会水下照相。

3、 潜水的种子开始撒向全国

2

1960年至1966年,先后举办了三期潜水教练员训练班,五期潜水对口训练班。为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上海、北京和湛江等14个省、市、自治区体育部门和军队、上海科影、中科院南海研究所、水电、水产等单位培养了潜水教练员120名,各类潜水人员200多名。

4、 全国潜水比赛和潜水竞赛规则

1964年11月1日至10日,首届中国潜水比赛在广东湛江举行。男、女竞赛项目14项:

男子500米蹼泳、女子300蹼米;男子40米屏气潜泳、女子25米屏气潜泳;男、女500米直线水下定向;男、女4X100米综合接力、女子4X50米综合接力;男、女4X646米集体定向;男、女潜水作业;男、女水中狩猎。

1965年,在湖北武汉举行了第二届全国潜水比赛。

5、 潜水活动

到六十年代,中国有十三个省市开展潜水活动。较好的有湖北、广西、山东和广东。

湖北省1961年就派四人到湛江学习潜水。1963年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开展了潜水活动。为武昌造船厂举办潜水员训练班。在全省培养了300多名潜水员。还从事埋设水下电缆、检修水库等工作。

广西1961年4月,建立了柳州潜水队。培养了七十多3

名潜水员和150多名青少年潜水爱好者。还为邮政部门埋设水下电缆、为柳州公路桥检查桥墩、为航运部门打捞2艘沉船、为有关部门打捞3部汽车和一部拖拉机、检修水库30余座。

山东1961年4到6月,在烟台举办了有17人参加的潜水训练班。为烟台地区渔业部门举办了以渔捞生产为主的潜水训练班。烟台靠海,人们渴望了解潜水知识。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人模仿制造面镜、脚蹼、呼吸管下海。为渔船检修螺旋桨。在中学开展潜水活动,几年来共培养了280多人。

广东从1961年开始在湛江、广州、汕头三市开展潜水活动。学生业余潜水活动开展的很好。每年1-6月份练习面镜、脚蹼、呼吸管,暑假练习潜水。广州业余潜水队,每星期训练半天。还为广州自来水公司检查水下总水管阀门、协助海洋研究所水下观察渔网情况。

福建1965年举办了潜水训练班。1966年培养了潜水员60名,潜水爱好者120名。

江西1964年开展潜水活动。1965年培训潜水员24人。1966年培养潜水员40人。培养潜水爱好者200多人。

为体现潜水为国防为生产服务的特点,各地在推广潜水技术,提高潜水技能的基础上,也承担了打捞沉船、检查桥梁和船底、铺设水下电缆、为水利、农业部门检修水库、水下生物调查等任务。

4

二、潜水运动停滞阶段(1966-1975)

1966至1975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潜水运动被取消。人员解散,器材上交。

三、潜水运动恢复阶段(1975-1978)

1975年,潜水运动重新在中国开展。开展潜水运动的单位名称改为潜水学校或者航海学校。例如湛江潜水运动学校、烟台航海运动学校。

1976年4月15日至7月15日,潜水运动恢复后的第一届全国潜水教练员训练班在湛江举办。共有8省区31人参加。到1976年9月,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山东相继开展了潜水活动。当年10月统计,各地共举办潜水训练班16期,培养潜水员387人。

湛江潜水运动学校为湛江外贸和军队举办了2期潜水员训练班。

1977年4月15日至6月30日,第二期全国潜水教练员训练班在湛江举办。共有12省37名教练员参加学习。

经过3年的恢复工作,已有辽宁、山东、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相继恢复了潜水活动。1978年9月3日至13日在广西柳州举行了8单位潜水比赛。这是中国潜水运动中断了十多年后首届潜水比赛。比赛项目和竞赛规则与上次相同。不同的是潜水定向项目,安排在有水流的柳江进行,增加了比赛的难度。

5

1978年10月11日至12月26日,举办了首期潜水医务监督学习班。8省市14人参加学习。

这段时间使用的潜水装备是上海生产的69-3潜水装具。空气压缩机主要是上海生产的VF-206型排量100升/分和宁波生产的排量400升/分的两种。

在贯彻为国防为生产服务方面,广西潜水队在柳江打捞贵金属和满载农药沉没江中的汽车,检修水库闸门。山东为水产、水利、造船厂、部队举办了6期培训班,培养潜水员100多名。在学校培养潜水运动爱好者30多名。湖南举办7期培训班,培养潜水员60人,青少年40人,多次完成打捞汽车、沉船任务。为电站、水库排除故障。

1978年拍摄了一部介绍潜水的电影,名字叫潜水运动。

四、潜水运动集中抓竞技潜水(蹼泳)阶段(1979-1994)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潜水运动由为国防为生产服务的“实用潜水”为主,转变到以提高运动成绩,为国增光的游泳池“竞速潜水”的发展方向。从1979年起,中国潜水比赛的项目和竞赛规则都按世界潜水联合会(CMAS)的要求进行。取消了自然水域及游泳池中“实用潜水“的竞赛项目。设置了男子蹼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X100米接力;器泳100米和400米;屏气潜泳40米。女子蹼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X100米接力;器泳100米和400米;屏气潜泳25米.男女共16项。

6

1980年全国潜水比赛把男子40米、女子25米屏气潜泳改为50米;并增加了男子800米器泳、男女1500米蹼泳三个项目。

1981年,全国潜水比赛又增加了男女蹼泳4X200米接力。

同年,组成考察组赴瑞士观摩欧洲杯长距离蹼泳比赛。

1982年9月,瑞士和法国蹼泳队访华。

1983年9月中国运动员打破50米屏气潜泳世界纪录。

1984年5月,中德蹼泳友谊赛在北京举行

1984年中国潜水运动协会加入世界潜水联合会。

1985年前苏联国家蹼泳队访问中国。

1986年,中国运动员首获柏林世界蹼泳锦标赛2枚金牌。

从1987年起,把潜水比赛改名为蹼泳比赛。

1990年,中国运动员获罗马世界蹼泳锦标赛10枚金牌。

1992年,中国运动员获雅典世界蹼泳锦标赛2枚金牌。

1994年,中国运动员获东莞世界蹼泳锦标赛18枚金牌。

这一时期中国潜水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为祖国增光”。

部分省市还开展了向社会提供潜水培训、潜水打捞、水下作业等有偿服务。

五、潜水运动全面与国际接轨探索发展阶段(1995-2012)

1、休闲潜水

1995年3月18日,中国国际潜水俱乐部成立。技术总部7

设在湛江潜水运动学校。首批8个成员单位是:

国家体委湛江潜水运动学校

北京海鹰潜水俱乐部

深圳弄潮儿潜水俱乐部

广西北部湾潜水俱乐部

大连北方潜水俱乐部

烟台航海运动学校

三亚和平潜水俱乐部

湛江海光潜水俱乐部

1995-2004年的十年间,在协会注册的潜水俱乐部从八个发展到六十三个,遍及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二十多个城市。中国潜水运动协会邀请CMAS、PADI、NAUI等有关国际和地区专业潜水组织在中国举办了十期国际潜水教练员培训班。经过培训考核的持证星级潜水员已达9000多人。

2005-2012新增在协会注册的潜水俱乐部110 家。

截止2012年底,在注册俱乐部总数达173家 。持证教练员近400人。取得潜水证书的总人数已经有3万余人,其中持有CMAS注册证书的人员近两万人。

每年有超过150万人次的游客参与体验式潜水,其中海南三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体验式潜水基地。

第26届世界潜水联合会代表大会于2003年11月24日8

至28日在三亚市召开。

中国潜水运动协会与其他潜水组织的协议:

2002年9月,中国潜水运动协会与PADI在北京签署协议,允许PADI会员在中国开展PADI潜水员训练课程及活动。

2004年,中国潜水运动协会与NAUI在北京签署协议,允许NAUI会员在中国开展NAUI潜水员训练课程及活动。

2005年2月1日,与ADS在北京签署协议,同意该组织在中国大陆开展潜水活动。

2005年12月16日与美国国际潜水学校(SSI)在北京签約,SSI正式进入中国。

颁布实施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2002年,全国潜水活动管理规定颁布实施

2003年,中国海军潜水证与中国潜水运动协会认证暂行规定颁布实施。

2003年,换发新版潜水教练证的规定颁布。

2005年,中国潜水运动协会章程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颁布实施。

2005年,中国国家标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10部分:潜水场所》颁布实施。

2005年,中国潜水运动协会关于与其他潜水组织潜水员、教练员交叉认证的管理规定颁布实施。

2008年,潜水俱乐部入会要求颁布实施

9

教材和网络教育系统:

2002年,由苏焉主编的中国大陆第一本休闲潜水教材在各俱乐部使用。

2005年,谭裕明翻译了CMAS潜水员教材和教练员讲义,并制作成投影。

2008年6月,中国潜水运动协会联合新加坡飞达国际管理学院开发的潜水网络教育系统正式启用。

2013年,由林旭远主编的中国一星潜水员手册,作为中国潜水运动协会的教材使用。

潜水年会和潜水展:

日期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年会地点

广东湛江

广西北海

广东惠州

海南三亚

海南三亚

海南三亚

广东湛江

广西桂林

海南三亚

广东深圳

10

潜水展

2005

广东湛江 首届上海国际潜水展2005-9-23-25

2006

海南三亚 第二届上海国际潜水展2006-922-24

2007

北京 国际潜水展(北京联合举办)

2008

2009

北京

海南三亚

上海国际潜水展

上海国际潜水展7-27-31

三亚国际潜水展

12-18-20

2010

2011

2012

2013

海南三亚

广东湛江

上海国际潜水展

2006年9月,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潜水部分海洋之心)

2009年,湛江潜水运动学校水深12米的潜水训练塔投入使用。

2009年,举办IAHD残障人潜水教练培训班。

2、竞技潜水(蹼泳)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1995年,中国运动员获斯洛伐克世界青年蹼泳锦标赛8枚金牌。

11

1996年,中国运动员获匈牙利世界蹼泳锦标赛15枚金牌。

1997年,中国运动员获芬兰世界运动会蹼泳赛10枚金牌。

1998年,中国运动员获哥伦比亚世界蹼泳锦标赛16枚金牌。

1999年,中国运动员获法国世界青年蹼泳锦标赛8枚金牌。

2000年,中国运动员获西班牙世界蹼泳锦标赛9枚金牌。

2001年,中国运动员获日本世界运动会蹼泳赛1枚金牌。

2002年,中国运动员获罗希腊世界蹼泳锦标赛13枚金牌。

2004年,中国运动员获上海世界蹼泳锦标赛12枚金牌。

2005年,中国运动员获波兰世界青年蹼泳锦标赛7枚金牌。

2006年,中国运动员获意大利都灵世界蹼泳锦标赛13枚金牌。

2007年,中国运动员获意大利巴利世界蹼泳锦标赛12枚金牌。

2008年,中国运动员获俄国世界杯蹼泳赛16枚金牌。

2009年,中国运动员获俄国世界蹼泳锦标赛10枚金牌。

2010年,中国运动员获法国蹼泳世界杯总决赛10枚金牌。

2011年,中国运动员获匈牙利世界蹼泳锦标赛10枚金牌。

2004年10月18至26日,上海举办了第12届世界蹼泳锦标赛。

12

主要参考资料:湛江潜水运动学校潜水运动论文集

作者:中国潜水运动协会技术委员会 高强

13

2024年1月13日发(作者:资元正)

中国潜水运动发展简史

一、潜水运动在中国大陆的萌芽阶段(1959-1966)

潜水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潜水运动项目是从1959年开始的。1958年11月初,苏联支援海、陆、空志愿协会主席别洛夫上将,应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主任李达上将的邀请来中国访问时,介绍了欧洲国家新兴起的压缩空气潜水运动的情况,阐述此项运动很有实用价值,并介绍苏联的潜水运动是由俱乐部开展的,希望中国也能开展此项运动。他表示可以帮助中国培训潜水运动人员。

1959年,中国将潜水运动列入国防体育运动项目正式开展,其目的是为国防为生产服务。并挑选了5人于1959年7月派往苏联学习潜水。

在派往苏联学习的同时,国内又从辽宁、山东、河北、福建、江苏、广东等省抽调了十七名航海多项教练和三名海军潜水员,在广州举办了全国第一期潜水教练员训练班。分别由海军南海舰队潜水教官和德国潜水专家组任教。

1959年底国家体委将两批学习潜水的人员组织在一起,共有17人,在广州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潜水训练队。这是中国潜水运动的种子。奠定了潜水运动在中国的基础。

1960年初,中国确定潜水训练基地建在海滨城市广东湛江。1960年3月23日潜水训练队抵达湛江。1961年3月中国人民潜水俱乐部在湛江成立,共有人员30人。那个年代,1

开展潜水运动的单位名称都是潜水俱乐部或者航海俱乐部,例如成立于1957年的广州航海俱乐部、烟台航海俱乐部。烟台航海俱乐部1961年曾更名为山东省潜水俱乐部。

1、 这一时期使用的潜水装备

德国专家带来的潜水装备包括:双瓶潜水装具、氧气潜水装具、便携式压缩机、面镜脚蹼、呼吸管、水下相机、水下猎枪、指北针、深度表、潜水手表等。

中国潜水训练队最初的训练器材有48型氧气潜水呼吸器5套、40升氧气瓶10个、氧气导气泵1台。10套面镜、脚蹼、呼吸管。德国专家留下来的空气潜水呼吸器2套,氧气潜水装具2套。通风式重潜水装具2套。后来从前苏联进口空气轻潜水装备100套。1962年,上海橡胶四厂批量生产面镜、呼吸管、脚蹼。上海中华医疗器材厂生产出中国第一代压缩空气轻潜水装具。

2、 教材和训练大纲

教材翻译苏联的《人在水下》和德国的《潜水运动》。编写了潜水基础、潜水生理病理、空气轻潜水、氧气轻潜水、和重潜水等五种教材。制定了教练员训练大纲和基层活动训练大纲。训练队制定的训练大纲要求氧气潜水深度达到15米,空气潜水深度达到20米,能够独立进行水下作业,熟练水中救生方法学会水下照相。

3、 潜水的种子开始撒向全国

2

1960年至1966年,先后举办了三期潜水教练员训练班,五期潜水对口训练班。为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上海、北京和湛江等14个省、市、自治区体育部门和军队、上海科影、中科院南海研究所、水电、水产等单位培养了潜水教练员120名,各类潜水人员200多名。

4、 全国潜水比赛和潜水竞赛规则

1964年11月1日至10日,首届中国潜水比赛在广东湛江举行。男、女竞赛项目14项:

男子500米蹼泳、女子300蹼米;男子40米屏气潜泳、女子25米屏气潜泳;男、女500米直线水下定向;男、女4X100米综合接力、女子4X50米综合接力;男、女4X646米集体定向;男、女潜水作业;男、女水中狩猎。

1965年,在湖北武汉举行了第二届全国潜水比赛。

5、 潜水活动

到六十年代,中国有十三个省市开展潜水活动。较好的有湖北、广西、山东和广东。

湖北省1961年就派四人到湛江学习潜水。1963年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开展了潜水活动。为武昌造船厂举办潜水员训练班。在全省培养了300多名潜水员。还从事埋设水下电缆、检修水库等工作。

广西1961年4月,建立了柳州潜水队。培养了七十多3

名潜水员和150多名青少年潜水爱好者。还为邮政部门埋设水下电缆、为柳州公路桥检查桥墩、为航运部门打捞2艘沉船、为有关部门打捞3部汽车和一部拖拉机、检修水库30余座。

山东1961年4到6月,在烟台举办了有17人参加的潜水训练班。为烟台地区渔业部门举办了以渔捞生产为主的潜水训练班。烟台靠海,人们渴望了解潜水知识。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人模仿制造面镜、脚蹼、呼吸管下海。为渔船检修螺旋桨。在中学开展潜水活动,几年来共培养了280多人。

广东从1961年开始在湛江、广州、汕头三市开展潜水活动。学生业余潜水活动开展的很好。每年1-6月份练习面镜、脚蹼、呼吸管,暑假练习潜水。广州业余潜水队,每星期训练半天。还为广州自来水公司检查水下总水管阀门、协助海洋研究所水下观察渔网情况。

福建1965年举办了潜水训练班。1966年培养了潜水员60名,潜水爱好者120名。

江西1964年开展潜水活动。1965年培训潜水员24人。1966年培养潜水员40人。培养潜水爱好者200多人。

为体现潜水为国防为生产服务的特点,各地在推广潜水技术,提高潜水技能的基础上,也承担了打捞沉船、检查桥梁和船底、铺设水下电缆、为水利、农业部门检修水库、水下生物调查等任务。

4

二、潜水运动停滞阶段(1966-1975)

1966至1975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潜水运动被取消。人员解散,器材上交。

三、潜水运动恢复阶段(1975-1978)

1975年,潜水运动重新在中国开展。开展潜水运动的单位名称改为潜水学校或者航海学校。例如湛江潜水运动学校、烟台航海运动学校。

1976年4月15日至7月15日,潜水运动恢复后的第一届全国潜水教练员训练班在湛江举办。共有8省区31人参加。到1976年9月,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山东相继开展了潜水活动。当年10月统计,各地共举办潜水训练班16期,培养潜水员387人。

湛江潜水运动学校为湛江外贸和军队举办了2期潜水员训练班。

1977年4月15日至6月30日,第二期全国潜水教练员训练班在湛江举办。共有12省37名教练员参加学习。

经过3年的恢复工作,已有辽宁、山东、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相继恢复了潜水活动。1978年9月3日至13日在广西柳州举行了8单位潜水比赛。这是中国潜水运动中断了十多年后首届潜水比赛。比赛项目和竞赛规则与上次相同。不同的是潜水定向项目,安排在有水流的柳江进行,增加了比赛的难度。

5

1978年10月11日至12月26日,举办了首期潜水医务监督学习班。8省市14人参加学习。

这段时间使用的潜水装备是上海生产的69-3潜水装具。空气压缩机主要是上海生产的VF-206型排量100升/分和宁波生产的排量400升/分的两种。

在贯彻为国防为生产服务方面,广西潜水队在柳江打捞贵金属和满载农药沉没江中的汽车,检修水库闸门。山东为水产、水利、造船厂、部队举办了6期培训班,培养潜水员100多名。在学校培养潜水运动爱好者30多名。湖南举办7期培训班,培养潜水员60人,青少年40人,多次完成打捞汽车、沉船任务。为电站、水库排除故障。

1978年拍摄了一部介绍潜水的电影,名字叫潜水运动。

四、潜水运动集中抓竞技潜水(蹼泳)阶段(1979-1994)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潜水运动由为国防为生产服务的“实用潜水”为主,转变到以提高运动成绩,为国增光的游泳池“竞速潜水”的发展方向。从1979年起,中国潜水比赛的项目和竞赛规则都按世界潜水联合会(CMAS)的要求进行。取消了自然水域及游泳池中“实用潜水“的竞赛项目。设置了男子蹼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X100米接力;器泳100米和400米;屏气潜泳40米。女子蹼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X100米接力;器泳100米和400米;屏气潜泳25米.男女共16项。

6

1980年全国潜水比赛把男子40米、女子25米屏气潜泳改为50米;并增加了男子800米器泳、男女1500米蹼泳三个项目。

1981年,全国潜水比赛又增加了男女蹼泳4X200米接力。

同年,组成考察组赴瑞士观摩欧洲杯长距离蹼泳比赛。

1982年9月,瑞士和法国蹼泳队访华。

1983年9月中国运动员打破50米屏气潜泳世界纪录。

1984年5月,中德蹼泳友谊赛在北京举行

1984年中国潜水运动协会加入世界潜水联合会。

1985年前苏联国家蹼泳队访问中国。

1986年,中国运动员首获柏林世界蹼泳锦标赛2枚金牌。

从1987年起,把潜水比赛改名为蹼泳比赛。

1990年,中国运动员获罗马世界蹼泳锦标赛10枚金牌。

1992年,中国运动员获雅典世界蹼泳锦标赛2枚金牌。

1994年,中国运动员获东莞世界蹼泳锦标赛18枚金牌。

这一时期中国潜水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为祖国增光”。

部分省市还开展了向社会提供潜水培训、潜水打捞、水下作业等有偿服务。

五、潜水运动全面与国际接轨探索发展阶段(1995-2012)

1、休闲潜水

1995年3月18日,中国国际潜水俱乐部成立。技术总部7

设在湛江潜水运动学校。首批8个成员单位是:

国家体委湛江潜水运动学校

北京海鹰潜水俱乐部

深圳弄潮儿潜水俱乐部

广西北部湾潜水俱乐部

大连北方潜水俱乐部

烟台航海运动学校

三亚和平潜水俱乐部

湛江海光潜水俱乐部

1995-2004年的十年间,在协会注册的潜水俱乐部从八个发展到六十三个,遍及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二十多个城市。中国潜水运动协会邀请CMAS、PADI、NAUI等有关国际和地区专业潜水组织在中国举办了十期国际潜水教练员培训班。经过培训考核的持证星级潜水员已达9000多人。

2005-2012新增在协会注册的潜水俱乐部110 家。

截止2012年底,在注册俱乐部总数达173家 。持证教练员近400人。取得潜水证书的总人数已经有3万余人,其中持有CMAS注册证书的人员近两万人。

每年有超过150万人次的游客参与体验式潜水,其中海南三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体验式潜水基地。

第26届世界潜水联合会代表大会于2003年11月24日8

至28日在三亚市召开。

中国潜水运动协会与其他潜水组织的协议:

2002年9月,中国潜水运动协会与PADI在北京签署协议,允许PADI会员在中国开展PADI潜水员训练课程及活动。

2004年,中国潜水运动协会与NAUI在北京签署协议,允许NAUI会员在中国开展NAUI潜水员训练课程及活动。

2005年2月1日,与ADS在北京签署协议,同意该组织在中国大陆开展潜水活动。

2005年12月16日与美国国际潜水学校(SSI)在北京签約,SSI正式进入中国。

颁布实施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2002年,全国潜水活动管理规定颁布实施

2003年,中国海军潜水证与中国潜水运动协会认证暂行规定颁布实施。

2003年,换发新版潜水教练证的规定颁布。

2005年,中国潜水运动协会章程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颁布实施。

2005年,中国国家标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10部分:潜水场所》颁布实施。

2005年,中国潜水运动协会关于与其他潜水组织潜水员、教练员交叉认证的管理规定颁布实施。

2008年,潜水俱乐部入会要求颁布实施

9

教材和网络教育系统:

2002年,由苏焉主编的中国大陆第一本休闲潜水教材在各俱乐部使用。

2005年,谭裕明翻译了CMAS潜水员教材和教练员讲义,并制作成投影。

2008年6月,中国潜水运动协会联合新加坡飞达国际管理学院开发的潜水网络教育系统正式启用。

2013年,由林旭远主编的中国一星潜水员手册,作为中国潜水运动协会的教材使用。

潜水年会和潜水展:

日期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年会地点

广东湛江

广西北海

广东惠州

海南三亚

海南三亚

海南三亚

广东湛江

广西桂林

海南三亚

广东深圳

10

潜水展

2005

广东湛江 首届上海国际潜水展2005-9-23-25

2006

海南三亚 第二届上海国际潜水展2006-922-24

2007

北京 国际潜水展(北京联合举办)

2008

2009

北京

海南三亚

上海国际潜水展

上海国际潜水展7-27-31

三亚国际潜水展

12-18-20

2010

2011

2012

2013

海南三亚

广东湛江

上海国际潜水展

2006年9月,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潜水部分海洋之心)

2009年,湛江潜水运动学校水深12米的潜水训练塔投入使用。

2009年,举办IAHD残障人潜水教练培训班。

2、竞技潜水(蹼泳)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1995年,中国运动员获斯洛伐克世界青年蹼泳锦标赛8枚金牌。

11

1996年,中国运动员获匈牙利世界蹼泳锦标赛15枚金牌。

1997年,中国运动员获芬兰世界运动会蹼泳赛10枚金牌。

1998年,中国运动员获哥伦比亚世界蹼泳锦标赛16枚金牌。

1999年,中国运动员获法国世界青年蹼泳锦标赛8枚金牌。

2000年,中国运动员获西班牙世界蹼泳锦标赛9枚金牌。

2001年,中国运动员获日本世界运动会蹼泳赛1枚金牌。

2002年,中国运动员获罗希腊世界蹼泳锦标赛13枚金牌。

2004年,中国运动员获上海世界蹼泳锦标赛12枚金牌。

2005年,中国运动员获波兰世界青年蹼泳锦标赛7枚金牌。

2006年,中国运动员获意大利都灵世界蹼泳锦标赛13枚金牌。

2007年,中国运动员获意大利巴利世界蹼泳锦标赛12枚金牌。

2008年,中国运动员获俄国世界杯蹼泳赛16枚金牌。

2009年,中国运动员获俄国世界蹼泳锦标赛10枚金牌。

2010年,中国运动员获法国蹼泳世界杯总决赛10枚金牌。

2011年,中国运动员获匈牙利世界蹼泳锦标赛10枚金牌。

2004年10月18至26日,上海举办了第12届世界蹼泳锦标赛。

12

主要参考资料:湛江潜水运动学校潜水运动论文集

作者:中国潜水运动协会技术委员会 高强

13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