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发(作者:五妙珍)
从梅耶(Meyer)到潘泰康(Pentacon) 历史回顾
简述:品牌梅耶Meyer和后来的潘泰康Pentacon
梅耶/潘泰康,现在几乎就是廉价高性价比德头的代名词了:产量大,定位适中,十足德味,做工厚道,价格公道,受到广大各种水平的玩家的欢迎。其实说起来,不论是梅耶还是后来的潘泰康,始终都是坐稳了“光学第二把交椅”的位子,只是随着时间段不同,范围也不尽相同罢了。此帖的目的,尽我所知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品牌的故事,也为准备涉足德头深坑的各位做点“铺垫”(至于是铺垫到坑内还是铺垫出去,看个人了)。
Meyer——建立(1896~1919)
梅耶光学起家于1896年——相较于他在此后将近一世纪内的老对手卡尔蔡司(建立于1846年),起步晚了整整半个世纪。然而和蔡司不同,梅耶建立之初就涉足摄影镜头领域,虽然也做诸如投影仪镜头之类的产品,但比之蔡司1888年才进入摄影领域来说,梅耶的摄影镜头资历和蔡司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题外话,梅耶的根据地在德国萨克森州的格尔利茨(Grlitz),今天大家可以查查地图,是坐落于德国东部边境线上的一个小城,散步可至波兰。
此段时间梅耶拥有自主的镜头结构Aristostigmat(双高斯的变种),生产前置镜头(需和后组配合使用,不能调焦)。
此段历史比较久远,和当今的摄影领域也几乎没有关系了,除非是收藏家。
Meyer——德国光学第二把交椅(1920~1944)
1920年开始,Meyer开始和传奇人物保罗·儒道夫(Paul Rudolph,各位可以自行Google此人,这里卖个关子)合作,开始和蔡司一起走上摄影光学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发展阶段。
此后诞生了一大批曾经十分优异的经典结构(比如蔡司的普拉那,天塞,梅耶的Primoplan),也产生了众多收藏价值极为可观的神器。传说中的“战前梅耶”,说的就是这段时间的东西了(吐槽一下,战前梅耶Primoplan 1:1.9/58万位级的价格究竟是什么情况!)
这段时间,梅耶和蔡司的竞争是比较明显的,产品几乎也是针锋相对的。不过梅耶的产品始终是采用略低半档定位,价格都比蔡司同期产品为低,以更加亲民的姿态出现于市场上(当然,也有可能是和蔡司沟通过后达成的共识吧)。虽然利润可能是55开甚至梅耶这边还可能更为一些,但是“定位”似乎就这么从此决定了:蔡司开始向着高端的王者之路迈进,梅耶继续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不过也有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定位差,让蔡司能够顺利进入军工光学领域,拿着军饷发展自己的事业(顺便一说,个人觉得拿军饷的企业财力方面的优势太巨大了,这也是我理解为什么尼康能在几乎没有横向业务扩展的情况下和佳能索尼抗衡),而梅耶只能一如既往的发展市场。
把这段时间的梅耶定位为德国光学第二把交椅,我觉得是合适的。后来的西德诸雄们此时虽然也有动作,但单一个“量”字上就没有办法和这两家抗衡,经典的结构名头也不如这两家的响亮;至于搬来德国还不到1世纪的前光学之王福伦达,此时的发展重点也还在相机上,而非摄影镜头。
此段时间,梅耶的镜头多数是配套给Exakta相机的(还不是后来用EXA口的EXA相机)。同时期供给此相机镜头的,还有蔡司、施奈德和夏赫特,竞争不能说不大。梅耶能取得这样的市场和声誉,实力可见一斑。
提醒一下,此段时间的镜头,卡口相对来说都还算奇葩的,转接难,实用党应止步。
Meyer——东德光学第二把交椅(1945~1967)
1945年之后,政治格局剧变,德国光学也随之发生巨变。蔡司因为名声和实力,加之其长
期拿纳粹的军饷,被美、苏双方轮流各抢了一次。被美军抢走的人、设备在新划分出的西德奥伯科亨建立了卡尔蔡司AG,也就是后来的西蔡,而被苏方弄走的人多半就终老在俄国了。不过,耶拿镇、蔡司厂一个多世纪的沉淀也不是闹着玩的,蔡司遗民还是在耶拿建立齐了蔡司耶拿,也就是东蔡。
回到正题。比起蔡司,Meyer在战败中却并没有太伤到元气。格尔利茨城完全没有接受战火洗礼,全城保存完整(这使得她成为现今萨克森州最美的城市);然而因为三巨头的决策,半座城被划分给了波兰,也使得今天的格尔利茨正正的坐在边境上。所幸!Meyer没有在那一半,否则今天波兰光学应该也会有一席之地(从侧面也反映出,苏联人似乎不怎么看得起Meyer啊)。不过战争本身以及战后的变革,城市的缩小,无论如何还是对Meyer造成了相当的影响。
有话说“乱世出英雄”,似乎德国光学也遵循了这个道理。两分之后,德国光学反而迎来了最辉煌的篇章:蔡司因为长年的声誉和底蕴积累,在东西两边都稳坐王位;西德群雄并起,慕尼黑光学大放异彩;东德开始了航母组合计划,靠量和性价比取胜。此阶段内的经典实在太多,不胜枚举,相信论坛里不乏此段时间的德头专精大神,而小弟此方面阅历实在上不得台面,就不多谈了。
梅耶此段时间基本上还是保持45年以前的产品线,产量似乎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卡口方面,EXA卡口的镜头开始大量出现,另外还有现在角度看来比较坑爹的Pentacon Praktina卡口
目测这个卡口除了上硬手术,没别的办法能使之一用。但这个卡口的梅耶,全都是白银的经典头,而且因为卡口原因价格便宜。不过还是提醒一下有想法的人士:看清楚再买。喜闻乐见的万能卡口M42也开始慢慢普及,梅耶此阶段也开始生产了。
梅耶这个阶段主要还是以人见人爱的白银头为主。话说梅耶白银收藏似乎现在也是挺火热的,天价的75mm F1.9 Primoplan就不多说了,战前版突破天价的Primoplan 1:1.9/58也能在2k左右徘徊,成像糟糕的50mm F2.8 Primotar甚至50mm F3.5 Primotar-E都能卖不错的价格。
此阶段梅耶,如前所说,元气未伤,又适逢蔡司巨变,我个人觉得实力是能和此阶段东蔡平起平坐的。当然,因为产品线延续之前的缘故,定位还是比东蔡的对应镜头低半档,而且因为长期形成的声誉格局,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些高层干预,只能坐实第二的位子。
这阶段不得不说的是东德光学航母——潘泰康的建立。1958年,以蔡司依康德雷斯顿工厂(之前蔡司依康4大分厂之一)为首,以德雷斯顿为中心成立了东德光学联合体VEB Kamera-
und Kinowerke Dresden。当时的成员:
VEB Kinowerke Dresden(前蔡司依康德雷斯顿厂)
VEB Kamera-Werke Niedersedlitz(Praktica相机的发源地)
VEB Welta-Kamera-Werk Freital(Reflekta II, Weltaflex 和 Penti相机的产地)
VEB Altissa-Camera-Werk Dresden(颇有名气的Altix相机生产厂)
VEB Aspecta Dresden(当时联合体内唯一一家做镜头起家的,但主业是放大头、投影头)
此联合体于1964年更名为Pentacon(东蔡依康为了对抗西蔡依康的Contax,同时注册了Pentacon和Pentax两个品牌,取“五陵镜”的开头Penta和Pan,以及Contax的Con和tax。最终使用了名字比较长的那个……另一个后来卖给旭日光学了)。
可以看出,联盟之初的构成,4个实力都不弱的机身厂,外加一个名气和实力都几乎没有的镜头厂,作为必然有限。产品以延续Praktica的相机为主,出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Praktina)。我因为并非收藏党,对此段时间Pentacon的产品线了解非常少,求行家补充。
不得不说,58年到68年间,Meyer继续保持独立,可能一方面东德光学航母计划还没有那么成熟,另一方面,Meyer这个响亮的品牌应该也不得不让当时的决策者加以重视吧!
Pentacon——东德光学航母
1968年,两个非常重要的成员加入(抑或被加入)Pentacon:
VEB Feinoptisches Werk Grlitz(即Meyer)
Ihagee Kamerawerk AG i. V.(Meyer的老搭档,Exakta和EXA相机的生产商)
东德光学航母正式起航。
Meyer因为其声望,继续保留其产品品牌标识到1971年(EXA相机似乎也是同理)。此阶段Pentacon出品的Meyer头,斑马和黑铁都有,斑马稍多;没有镀膜,或者说没有标识镀膜。前期EXA口为多,后来M42体系成熟普及之后逐渐开始完全生产M42镜头了。题外话,一
般认为M42是Pentacon建立的,其实是早在1948年联合体未成立时Praktica的厂家建立的,只是当时火爆的卡口是EXA而非M42。Pentacon在M42普及上,功不可没(团结就是力量啊!)。
梅耶并入Pentacon,在继续使用Meyer标期间,我觉得并没有看到明显的Cost Down或者质量下降,只不过白银变斑马、黑铁了。不过很明显的一个变化:产品线明显压缩了(也稍微有增)。具体变化各位可以参看白银梅耶和以后时期的产品表,总结一下:
1. 白银梅耶的骄傲,75mm F1.9 Primoplan,没下文有了。猜测可能是为了避免和东蔡的75mm
f1.5 Biotar以及稍后一点的75mm f1.4 Pancolar冲突。
2. 58mm F1.9 Primoplan,终于走下神坛,变成了平民法拉利50mm F1.8 Oreston,从此开启了这个结构性价比之王的神话。
3. 杂七杂八的三个弱狗标,削减到一只50mm F2.8 Domiplan,虽然还是很狗很坑!
4. 135mm F2.8 Orestor,莲花宝座出现了。
5. 超长焦(200以上)精简到两个,300mm F4.0 Orestegor和500mm F5.6 Orestegor。太重了……
此阶段也还有些同参数不同结构的镜头,不过数量非常稀少,可以忽略。
6. 广角段固定为两个,29mm F2.8 Orestegon和其弱化版30mm F3.5 Lydith,不和东蔡抢超广,人文广35也放你自己玩。
感觉此段时间的生产,应该还是Meyer的原决策者说了算,毕竟是用Meyer标!虽然产品线变了,但质量还是没变。
71年,Meyer标无敌光环到限,从此正式进入Pentacon时期。
Pentacon开始,产品线进一步压缩,基本上稳定到8只:2.8/29、3.5/30两广角,1.8/50、2.8/50两标头,2.8/100(采用了Oreston结构那个),2.8/135,4/200,然后是两个重炮4/300和5.6/500。结构几乎完全沿袭Meyer。定位上就很清楚了,没超广,没人文广,没中焦(好吧,100也算吧),刚好避开了东蔡的几个热门火力点。
个人总结Pentacon头和Meyer头的三点区别:量产,Cost Down,以及后期的MC。
首先说量产,名副其实的双刃剑。缺点方面,Cost Down和产品线压缩都是量产的前提,为了量产不得不牺牲这两点。好处是,价格降下来了,更加亲民了,性价比神话就此产生了。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来说量产的一个高危潜在问题就是个体精度控制变差,个体间差异大,因为生产和检测花费的人力相对少了(适马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然而Pentacon的东西却几乎没有此类问题,做工实在,虽然可能略显粗糙,但精度都很不错。有人说Pentacon出场精度调整使用了非常另类坑爹的方法,以至于稍微拆过的精度就无法再保障了,但不管怎么说,出厂的精度人家是保障了的。毕竟是联合体,人多力量大,还是那句话,团结就是力量!!
说再说说令人深恶痛绝的Cost Down吧!Pentacon的Cost Down,看得见的有之,看不见的更多!保留的8只,可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Cost Down,只是有的很难发现罢了(比如玻璃上)。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Pentacon不如Meyer,为什么Meyer没镀膜的会比Pentacon
MC的贵得多。看得见的Cost Down,一是3.5/30这支本来就定位偏低的广角,推测原因可能是为了和2.8/29拉开差距吧!另一个就是经典莲花宝座2.8/135的彻底消失,经过了极度明显的Cost Down变成了后面那个反响相当一般的2.8/135。顺便一提,启用Pentacon之初尚生产过基本没变动的2.8/135,从外形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和后期版的差别;只不过不论是Meyer还是Pentacon,莲花宝座的价格都是一只顶以后五只的情况。
最后,MC。Pentacon标也出过没镀膜的头,不过是前期,后期开始普遍使用MC。Pentacon的MC主要有两个阶段,一个是红字MC,稀少,一个是白字MC,后期镜头全都带有。我觉得比较可信的一个说法,红字MC是试应用阶段的镀膜,所以少,而后面白字MC是成熟
镀膜。Pentacon的MC不算是优秀的镀膜,当然也不算怎么差的。对比过白MC、红MC和无MC的1.8/50,感觉成像、抗眩光都没有太大的差别。理论上有镀膜当然还是比没有要好啦!不过市场价格却往往更倾向于按数量来,所以量大的白MC最不值钱,其次无膜,存在时间短的红MC反而比较贵。另外,Pentacon的MC似乎后期东蔡也用,不过东蔡的T膜从来没给Pentacon上过!
这段时间可以说Pentacon是名副其实的光学航母,论企业实力全球应该没有任何一家民用光学会比它强了。
Pentacon——PB时期及以后
Pentacon可以说M42时期几乎没有任何产品改变。虽然各个头版本不少(应该有专家吧!镜头版本我真不在行),但并无本质区别。
然后,进入PB卡口时期。Pentacon的机身卡口,除了早期的Praktina和EXA,最多的是M42,生产一直延续到80年代,然后就是后期自主开发的PB卡口(似乎PB卡口和PK卡口还有相当的联系,PB改PK或者类似的SA都算是方便的)。顺应PB时代,Pentacon的镜头也终于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了。总结如下:
1. 定焦产品线又被压缩了!是的,更加集中精力保证产量了。新的定焦PB线:2.8/28,1.8/50,2.4/50,2.8/135,4/200,那两个巨炮是否还保留,我表示不清楚,因为没怎么见过,求大神补充。表现不错的中焦2.8/100被剔除,却保留了易于生产的2.8/135,市场策略可见一斑。
2. 光学改动:2.8/29被改进到2.8/28。普遍认为这确实是一个改进!1.8/50我见过两个版本,一个和M42的除卡口完全无区别,应该说是没变的;另一个近焦变大了,原来颇具卖点的0.33米近焦变成0.45米了,怀疑光学有变动!2.4/50不知道什么情况,也没用过,其余的基本没变化。
3. Cost Down:黑铁镜身88,从此进入有机化学时代。例外:0.33米的1.8/50依然保持了黑铁镜身!
4. 出现了变焦头。PB口确实是有Pentacon标的变焦头的。因为我抱定“变焦头德国不如日本”的观点,所以没关心过,不过看参数似乎很一般。
稍微提一点:M42口是有Pentacon标的2.8/28的,极度稀少!关于此头有两说,一种说是改良2.8/29时少量产过M42口的,一种直接认为是日本贴牌的。小弟有幸有一只,所以比较倾向于前面那种说法^_^。此头全金属镜身,有顶针无A/M转换,标签是electric。依然求大神科普。
总的来说,我对PB时代Pentacon无爱,主要是因为卡口转接问题,另外么全塑料镜身没手感。不过价格很白菜,量也不小,精度质量似乎也都还行(没怎么用过!求普及),所以有
转接或者改口能力的不妨考虑玩玩。
回到历史来。1985年,Pentacon被并入东蔡,航母航行结束。是否还以Pentacon标继续生产,情况不详,不过貌似Pentacon的MC开始在东蔡头上比较多见了,而东蔡的PB镜头也出现不少。
Meyer/Pentacon——回光返照
89年,局势又一次巨变,德国统一。
90年7月1日,Pentacon从东蔡再度独立出来,建立了Pentacon GmbH;同年,消失了几十年的Meyer Optik居然也独立了出来。鉴于是年蔡司耶拿因为财政问题,与卡尔蔡司商定重新合并,而卡尔蔡司本身对Pentacon不感兴趣,所以“独立”很可能是被迫的。至于为什么会独立成两家,我觉得可能是被“遗弃”的Pentacon遗民里出现了分歧,所以有一拨继续沿用了Pentacon,另一拨可能来自原来Meyer的则试图借助古老的威名想重新搏一搏。
曾经国内突然冒出过一大批Pentacon标和Meyer Optik(并且还很明显的注明了Made in
Germany)的PB镜头,以2.8/135为首,我感觉应该就是这1年间两家遗民厂在普遍的“德国光学迷信”的背景下,很可能还受到一些有囤积计划的商贩的鼓励下生产的。虽然光学结构还是那样,不过经历了如此多的变动,又分了家,其质量和精度我个人持怀疑态度。
Meyer/Pentacon——归宿
很不幸,回光返照期间两家都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表现,没有试图力挽狂澜,更多的感觉是挣扎和投机(虽然可能只是我个人猜测)。
Meyer在经营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于91年倒闭,从此完结了Meyer Optik尚不满一个世纪的品牌历史。
Pentacon于90年10月被新崛起的光学巨人施奈德集团收走。1997年,施奈德集团重新建立Pentacon公司作为全资子公司至今,生产低端数码相机、电子相框、望远镜等消费光学电子。
2024年1月17日发(作者:五妙珍)
从梅耶(Meyer)到潘泰康(Pentacon) 历史回顾
简述:品牌梅耶Meyer和后来的潘泰康Pentacon
梅耶/潘泰康,现在几乎就是廉价高性价比德头的代名词了:产量大,定位适中,十足德味,做工厚道,价格公道,受到广大各种水平的玩家的欢迎。其实说起来,不论是梅耶还是后来的潘泰康,始终都是坐稳了“光学第二把交椅”的位子,只是随着时间段不同,范围也不尽相同罢了。此帖的目的,尽我所知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品牌的故事,也为准备涉足德头深坑的各位做点“铺垫”(至于是铺垫到坑内还是铺垫出去,看个人了)。
Meyer——建立(1896~1919)
梅耶光学起家于1896年——相较于他在此后将近一世纪内的老对手卡尔蔡司(建立于1846年),起步晚了整整半个世纪。然而和蔡司不同,梅耶建立之初就涉足摄影镜头领域,虽然也做诸如投影仪镜头之类的产品,但比之蔡司1888年才进入摄影领域来说,梅耶的摄影镜头资历和蔡司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题外话,梅耶的根据地在德国萨克森州的格尔利茨(Grlitz),今天大家可以查查地图,是坐落于德国东部边境线上的一个小城,散步可至波兰。
此段时间梅耶拥有自主的镜头结构Aristostigmat(双高斯的变种),生产前置镜头(需和后组配合使用,不能调焦)。
此段历史比较久远,和当今的摄影领域也几乎没有关系了,除非是收藏家。
Meyer——德国光学第二把交椅(1920~1944)
1920年开始,Meyer开始和传奇人物保罗·儒道夫(Paul Rudolph,各位可以自行Google此人,这里卖个关子)合作,开始和蔡司一起走上摄影光学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发展阶段。
此后诞生了一大批曾经十分优异的经典结构(比如蔡司的普拉那,天塞,梅耶的Primoplan),也产生了众多收藏价值极为可观的神器。传说中的“战前梅耶”,说的就是这段时间的东西了(吐槽一下,战前梅耶Primoplan 1:1.9/58万位级的价格究竟是什么情况!)
这段时间,梅耶和蔡司的竞争是比较明显的,产品几乎也是针锋相对的。不过梅耶的产品始终是采用略低半档定位,价格都比蔡司同期产品为低,以更加亲民的姿态出现于市场上(当然,也有可能是和蔡司沟通过后达成的共识吧)。虽然利润可能是55开甚至梅耶这边还可能更为一些,但是“定位”似乎就这么从此决定了:蔡司开始向着高端的王者之路迈进,梅耶继续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不过也有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定位差,让蔡司能够顺利进入军工光学领域,拿着军饷发展自己的事业(顺便一说,个人觉得拿军饷的企业财力方面的优势太巨大了,这也是我理解为什么尼康能在几乎没有横向业务扩展的情况下和佳能索尼抗衡),而梅耶只能一如既往的发展市场。
把这段时间的梅耶定位为德国光学第二把交椅,我觉得是合适的。后来的西德诸雄们此时虽然也有动作,但单一个“量”字上就没有办法和这两家抗衡,经典的结构名头也不如这两家的响亮;至于搬来德国还不到1世纪的前光学之王福伦达,此时的发展重点也还在相机上,而非摄影镜头。
此段时间,梅耶的镜头多数是配套给Exakta相机的(还不是后来用EXA口的EXA相机)。同时期供给此相机镜头的,还有蔡司、施奈德和夏赫特,竞争不能说不大。梅耶能取得这样的市场和声誉,实力可见一斑。
提醒一下,此段时间的镜头,卡口相对来说都还算奇葩的,转接难,实用党应止步。
Meyer——东德光学第二把交椅(1945~1967)
1945年之后,政治格局剧变,德国光学也随之发生巨变。蔡司因为名声和实力,加之其长
期拿纳粹的军饷,被美、苏双方轮流各抢了一次。被美军抢走的人、设备在新划分出的西德奥伯科亨建立了卡尔蔡司AG,也就是后来的西蔡,而被苏方弄走的人多半就终老在俄国了。不过,耶拿镇、蔡司厂一个多世纪的沉淀也不是闹着玩的,蔡司遗民还是在耶拿建立齐了蔡司耶拿,也就是东蔡。
回到正题。比起蔡司,Meyer在战败中却并没有太伤到元气。格尔利茨城完全没有接受战火洗礼,全城保存完整(这使得她成为现今萨克森州最美的城市);然而因为三巨头的决策,半座城被划分给了波兰,也使得今天的格尔利茨正正的坐在边境上。所幸!Meyer没有在那一半,否则今天波兰光学应该也会有一席之地(从侧面也反映出,苏联人似乎不怎么看得起Meyer啊)。不过战争本身以及战后的变革,城市的缩小,无论如何还是对Meyer造成了相当的影响。
有话说“乱世出英雄”,似乎德国光学也遵循了这个道理。两分之后,德国光学反而迎来了最辉煌的篇章:蔡司因为长年的声誉和底蕴积累,在东西两边都稳坐王位;西德群雄并起,慕尼黑光学大放异彩;东德开始了航母组合计划,靠量和性价比取胜。此阶段内的经典实在太多,不胜枚举,相信论坛里不乏此段时间的德头专精大神,而小弟此方面阅历实在上不得台面,就不多谈了。
梅耶此段时间基本上还是保持45年以前的产品线,产量似乎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卡口方面,EXA卡口的镜头开始大量出现,另外还有现在角度看来比较坑爹的Pentacon Praktina卡口
目测这个卡口除了上硬手术,没别的办法能使之一用。但这个卡口的梅耶,全都是白银的经典头,而且因为卡口原因价格便宜。不过还是提醒一下有想法的人士:看清楚再买。喜闻乐见的万能卡口M42也开始慢慢普及,梅耶此阶段也开始生产了。
梅耶这个阶段主要还是以人见人爱的白银头为主。话说梅耶白银收藏似乎现在也是挺火热的,天价的75mm F1.9 Primoplan就不多说了,战前版突破天价的Primoplan 1:1.9/58也能在2k左右徘徊,成像糟糕的50mm F2.8 Primotar甚至50mm F3.5 Primotar-E都能卖不错的价格。
此阶段梅耶,如前所说,元气未伤,又适逢蔡司巨变,我个人觉得实力是能和此阶段东蔡平起平坐的。当然,因为产品线延续之前的缘故,定位还是比东蔡的对应镜头低半档,而且因为长期形成的声誉格局,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些高层干预,只能坐实第二的位子。
这阶段不得不说的是东德光学航母——潘泰康的建立。1958年,以蔡司依康德雷斯顿工厂(之前蔡司依康4大分厂之一)为首,以德雷斯顿为中心成立了东德光学联合体VEB Kamera-
und Kinowerke Dresden。当时的成员:
VEB Kinowerke Dresden(前蔡司依康德雷斯顿厂)
VEB Kamera-Werke Niedersedlitz(Praktica相机的发源地)
VEB Welta-Kamera-Werk Freital(Reflekta II, Weltaflex 和 Penti相机的产地)
VEB Altissa-Camera-Werk Dresden(颇有名气的Altix相机生产厂)
VEB Aspecta Dresden(当时联合体内唯一一家做镜头起家的,但主业是放大头、投影头)
此联合体于1964年更名为Pentacon(东蔡依康为了对抗西蔡依康的Contax,同时注册了Pentacon和Pentax两个品牌,取“五陵镜”的开头Penta和Pan,以及Contax的Con和tax。最终使用了名字比较长的那个……另一个后来卖给旭日光学了)。
可以看出,联盟之初的构成,4个实力都不弱的机身厂,外加一个名气和实力都几乎没有的镜头厂,作为必然有限。产品以延续Praktica的相机为主,出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Praktina)。我因为并非收藏党,对此段时间Pentacon的产品线了解非常少,求行家补充。
不得不说,58年到68年间,Meyer继续保持独立,可能一方面东德光学航母计划还没有那么成熟,另一方面,Meyer这个响亮的品牌应该也不得不让当时的决策者加以重视吧!
Pentacon——东德光学航母
1968年,两个非常重要的成员加入(抑或被加入)Pentacon:
VEB Feinoptisches Werk Grlitz(即Meyer)
Ihagee Kamerawerk AG i. V.(Meyer的老搭档,Exakta和EXA相机的生产商)
东德光学航母正式起航。
Meyer因为其声望,继续保留其产品品牌标识到1971年(EXA相机似乎也是同理)。此阶段Pentacon出品的Meyer头,斑马和黑铁都有,斑马稍多;没有镀膜,或者说没有标识镀膜。前期EXA口为多,后来M42体系成熟普及之后逐渐开始完全生产M42镜头了。题外话,一
般认为M42是Pentacon建立的,其实是早在1948年联合体未成立时Praktica的厂家建立的,只是当时火爆的卡口是EXA而非M42。Pentacon在M42普及上,功不可没(团结就是力量啊!)。
梅耶并入Pentacon,在继续使用Meyer标期间,我觉得并没有看到明显的Cost Down或者质量下降,只不过白银变斑马、黑铁了。不过很明显的一个变化:产品线明显压缩了(也稍微有增)。具体变化各位可以参看白银梅耶和以后时期的产品表,总结一下:
1. 白银梅耶的骄傲,75mm F1.9 Primoplan,没下文有了。猜测可能是为了避免和东蔡的75mm
f1.5 Biotar以及稍后一点的75mm f1.4 Pancolar冲突。
2. 58mm F1.9 Primoplan,终于走下神坛,变成了平民法拉利50mm F1.8 Oreston,从此开启了这个结构性价比之王的神话。
3. 杂七杂八的三个弱狗标,削减到一只50mm F2.8 Domiplan,虽然还是很狗很坑!
4. 135mm F2.8 Orestor,莲花宝座出现了。
5. 超长焦(200以上)精简到两个,300mm F4.0 Orestegor和500mm F5.6 Orestegor。太重了……
此阶段也还有些同参数不同结构的镜头,不过数量非常稀少,可以忽略。
6. 广角段固定为两个,29mm F2.8 Orestegon和其弱化版30mm F3.5 Lydith,不和东蔡抢超广,人文广35也放你自己玩。
感觉此段时间的生产,应该还是Meyer的原决策者说了算,毕竟是用Meyer标!虽然产品线变了,但质量还是没变。
71年,Meyer标无敌光环到限,从此正式进入Pentacon时期。
Pentacon开始,产品线进一步压缩,基本上稳定到8只:2.8/29、3.5/30两广角,1.8/50、2.8/50两标头,2.8/100(采用了Oreston结构那个),2.8/135,4/200,然后是两个重炮4/300和5.6/500。结构几乎完全沿袭Meyer。定位上就很清楚了,没超广,没人文广,没中焦(好吧,100也算吧),刚好避开了东蔡的几个热门火力点。
个人总结Pentacon头和Meyer头的三点区别:量产,Cost Down,以及后期的MC。
首先说量产,名副其实的双刃剑。缺点方面,Cost Down和产品线压缩都是量产的前提,为了量产不得不牺牲这两点。好处是,价格降下来了,更加亲民了,性价比神话就此产生了。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来说量产的一个高危潜在问题就是个体精度控制变差,个体间差异大,因为生产和检测花费的人力相对少了(适马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然而Pentacon的东西却几乎没有此类问题,做工实在,虽然可能略显粗糙,但精度都很不错。有人说Pentacon出场精度调整使用了非常另类坑爹的方法,以至于稍微拆过的精度就无法再保障了,但不管怎么说,出厂的精度人家是保障了的。毕竟是联合体,人多力量大,还是那句话,团结就是力量!!
说再说说令人深恶痛绝的Cost Down吧!Pentacon的Cost Down,看得见的有之,看不见的更多!保留的8只,可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Cost Down,只是有的很难发现罢了(比如玻璃上)。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Pentacon不如Meyer,为什么Meyer没镀膜的会比Pentacon
MC的贵得多。看得见的Cost Down,一是3.5/30这支本来就定位偏低的广角,推测原因可能是为了和2.8/29拉开差距吧!另一个就是经典莲花宝座2.8/135的彻底消失,经过了极度明显的Cost Down变成了后面那个反响相当一般的2.8/135。顺便一提,启用Pentacon之初尚生产过基本没变动的2.8/135,从外形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和后期版的差别;只不过不论是Meyer还是Pentacon,莲花宝座的价格都是一只顶以后五只的情况。
最后,MC。Pentacon标也出过没镀膜的头,不过是前期,后期开始普遍使用MC。Pentacon的MC主要有两个阶段,一个是红字MC,稀少,一个是白字MC,后期镜头全都带有。我觉得比较可信的一个说法,红字MC是试应用阶段的镀膜,所以少,而后面白字MC是成熟
镀膜。Pentacon的MC不算是优秀的镀膜,当然也不算怎么差的。对比过白MC、红MC和无MC的1.8/50,感觉成像、抗眩光都没有太大的差别。理论上有镀膜当然还是比没有要好啦!不过市场价格却往往更倾向于按数量来,所以量大的白MC最不值钱,其次无膜,存在时间短的红MC反而比较贵。另外,Pentacon的MC似乎后期东蔡也用,不过东蔡的T膜从来没给Pentacon上过!
这段时间可以说Pentacon是名副其实的光学航母,论企业实力全球应该没有任何一家民用光学会比它强了。
Pentacon——PB时期及以后
Pentacon可以说M42时期几乎没有任何产品改变。虽然各个头版本不少(应该有专家吧!镜头版本我真不在行),但并无本质区别。
然后,进入PB卡口时期。Pentacon的机身卡口,除了早期的Praktina和EXA,最多的是M42,生产一直延续到80年代,然后就是后期自主开发的PB卡口(似乎PB卡口和PK卡口还有相当的联系,PB改PK或者类似的SA都算是方便的)。顺应PB时代,Pentacon的镜头也终于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了。总结如下:
1. 定焦产品线又被压缩了!是的,更加集中精力保证产量了。新的定焦PB线:2.8/28,1.8/50,2.4/50,2.8/135,4/200,那两个巨炮是否还保留,我表示不清楚,因为没怎么见过,求大神补充。表现不错的中焦2.8/100被剔除,却保留了易于生产的2.8/135,市场策略可见一斑。
2. 光学改动:2.8/29被改进到2.8/28。普遍认为这确实是一个改进!1.8/50我见过两个版本,一个和M42的除卡口完全无区别,应该说是没变的;另一个近焦变大了,原来颇具卖点的0.33米近焦变成0.45米了,怀疑光学有变动!2.4/50不知道什么情况,也没用过,其余的基本没变化。
3. Cost Down:黑铁镜身88,从此进入有机化学时代。例外:0.33米的1.8/50依然保持了黑铁镜身!
4. 出现了变焦头。PB口确实是有Pentacon标的变焦头的。因为我抱定“变焦头德国不如日本”的观点,所以没关心过,不过看参数似乎很一般。
稍微提一点:M42口是有Pentacon标的2.8/28的,极度稀少!关于此头有两说,一种说是改良2.8/29时少量产过M42口的,一种直接认为是日本贴牌的。小弟有幸有一只,所以比较倾向于前面那种说法^_^。此头全金属镜身,有顶针无A/M转换,标签是electric。依然求大神科普。
总的来说,我对PB时代Pentacon无爱,主要是因为卡口转接问题,另外么全塑料镜身没手感。不过价格很白菜,量也不小,精度质量似乎也都还行(没怎么用过!求普及),所以有
转接或者改口能力的不妨考虑玩玩。
回到历史来。1985年,Pentacon被并入东蔡,航母航行结束。是否还以Pentacon标继续生产,情况不详,不过貌似Pentacon的MC开始在东蔡头上比较多见了,而东蔡的PB镜头也出现不少。
Meyer/Pentacon——回光返照
89年,局势又一次巨变,德国统一。
90年7月1日,Pentacon从东蔡再度独立出来,建立了Pentacon GmbH;同年,消失了几十年的Meyer Optik居然也独立了出来。鉴于是年蔡司耶拿因为财政问题,与卡尔蔡司商定重新合并,而卡尔蔡司本身对Pentacon不感兴趣,所以“独立”很可能是被迫的。至于为什么会独立成两家,我觉得可能是被“遗弃”的Pentacon遗民里出现了分歧,所以有一拨继续沿用了Pentacon,另一拨可能来自原来Meyer的则试图借助古老的威名想重新搏一搏。
曾经国内突然冒出过一大批Pentacon标和Meyer Optik(并且还很明显的注明了Made in
Germany)的PB镜头,以2.8/135为首,我感觉应该就是这1年间两家遗民厂在普遍的“德国光学迷信”的背景下,很可能还受到一些有囤积计划的商贩的鼓励下生产的。虽然光学结构还是那样,不过经历了如此多的变动,又分了家,其质量和精度我个人持怀疑态度。
Meyer/Pentacon——归宿
很不幸,回光返照期间两家都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表现,没有试图力挽狂澜,更多的感觉是挣扎和投机(虽然可能只是我个人猜测)。
Meyer在经营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于91年倒闭,从此完结了Meyer Optik尚不满一个世纪的品牌历史。
Pentacon于90年10月被新崛起的光学巨人施奈德集团收走。1997年,施奈德集团重新建立Pentacon公司作为全资子公司至今,生产低端数码相机、电子相框、望远镜等消费光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