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动物农场读后感_3

IT圈 admin 34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委弘懿)

动物农场读后感

动物农场读后感1

最近看了一本小册子,是乔治·奥威尔写的《动物农场》,如果看的快的话可能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就能看完了,其实这本书我以前是看过的,但是印象却很模糊,所以又重温了一遍。这本书的开头就带有奇妙的色彩,一头名为“少校”的老公猪在临终之前召集了农场里的动物,深刻地指出了动物们被人类压迫的悲惨命运,为此,动物们必须奋起抗争做自己的主人,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没有剥削的社会。动物们似乎受到了天启,走上了觉醒之路,很快就赶走了人类,摇身一变成为了农场的主人。

但是短暂的兴奋以后,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建设农场,如何真正让动物们过上富裕体面的生活。这个问题一开始还并不是十分地突出,因为造反发生在秋季,正是收成之时,动物们只需要把当年的劳动成果照单全收即可,但是熬过了今年的冬天,明年又怎么样呢?总是不能坐吃山空,所以动物们总归是要劳动的。当动物们开始劳动时,就发现他们的生产效率并不是很高,因为他们并没有灵活的双手,也不会使用人类发明的`诸如锤子、镐锹这样的工具,更不会使用脱粒机高效地将收割的谷物脱壳,所以他们采取的办法就是把谷物碾碎以后再用吹气的办法把外壳吹走,这样的效率可想而知有多么的低下。另外一件证明他们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的事情就是,当他们为了建造风车而采集石块的时候,因为没有办法得到符合大小的石块,他们采取的办法竟然是把大石块拉到悬崖边上再抛下去,想把大石块摔成小石块,这种方法也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动物们造反成功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不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共同富裕呢?不过动物们有一点值得赞赏的,就是他们意识到自己连钉子也造不了的时候,就开始和人类贸易,用鸡蛋换取生产风车需要的设备,这的确加快了造风车的进程(论贸易的重要性)。在农场经济每况愈下的时候,猪们也开始了“杀鸡取卵”

的事情,鸡蛋卖的越来越多,已经没有鸡蛋剩下用来孵小鸡,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农场怕是连鸡蛋也没有了。

除了生产问题以外,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分配。动物们造反的初衷就在于他们认为贪婪而懒惰的人类窃取了他们的劳动果实,赶走了人类,就再也没有寄生虫了,动物们的待遇就能提升。不过动物们似乎没有意识到,他们赶走了“扒皮”们,却迎来了新的“大魔王”,以猪为代表的统治者并没有比原来的人类好多少,母牛挤出来的牛奶被猪们享用,成熟的苹果也要先拿给猪们尝一尝,当农场动物们的食物配额一降再降的时候,猪们却已经是膘肥体壮了。当然,官方给出的说法是,猪作为农场的领袖,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研究方案,制定方针,撰写材料,这么辛苦的工作当然要有丰厚的食物作为补偿。

经济的两大问题,生产与分配,农场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动物们离自己造反时所要实现的社会也越来越远,到最后,又变成了原来的模样。

动物农场读后感2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秉承了伊索寓言的创作传统,用动物的视角讲述寓言故事: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一步步成为比人类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一、时存时毁的美好生活——风车计划

“风车计划”是小说情节发展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线索,在文中反复出现。动物们心怀梦想,误以为通过自己辛勤工作,建好风车,便可以过上安逸生活。然而,建成的风车并没有用来发电解放劳动力,而是被统治者拿破仑猪挪为己用,以便谋得更多经济利益,大发不义之财以巩固猪的特权地位。如此一来,其它动物们不断被灌输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工作理念,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再次忙碌地修建一座拿破仑猪口中的用来发电的风车,期待能够解放劳动力,再次做着安逸

生活的美梦。然而对当初一周三天工作制和享不尽的安逸生活的美好想象,却水远消失于脑后了。在意识形态被灌输的变化中,风车计划背后的美好生活信念逐渐消散。

二、若隐若现的平等法则——动物主义

在动物革命结束初期,动物们提出的动物主义——“七诫”,即“任何两条腿走路的都是敌人……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这个准则是所有动物自由平等相处的保证。但拿破仑猪在掌控绝对权力之后,不断对动物们进行意识灌输,一步步打破“七诫”的规定,删到最后仅剩一条“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还加了句——“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究竟何种动物要优于其他动物,这结果不言而喻。至此,“七诫”彻底分崩离析、化为乌有,以拿破仑为代表的统治者——猪们,完成了从猪到人的异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平等光芒若隐若现,直至消失殆尽。

三、清晰可循的隐喻手法——名家联想

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时,我联想到了同样喜欢通过以动物的形象隐喻,批判统治阶级的鲁迅先生。鲁迅善用“虎”“狼”这些处于食物链顶端且极具攻击性和威胁性的动物,突显统治阶级邪恶、无情的本质;而奥威尔则以看起来毫无野性和威胁性的猪作为“动物庄园”中的统治阶级,以此揭示极权主义的隐晦性和欺骗性。相较而言,鲁迅更侧重于揭露统治阶级毫不遮掩的残暴,而奥威尔《动物庄园》则通过描述极权主义萌生的过程,重点关注统治阶级对民众的愚弄和欺骗,着重描写动物们的愚昧和无知,凸显统治阶级的可恶与狡猾。我想,这样的区别更多源于两人所处政治环境的不同。

奥威尔使用动物叙事视角,展现出人类本性,喻讽于变,表现对统治阶级的讽刺,让我读一书而思数书。

动物农场读后感3

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他以荒诞离奇的寓言故事,描绘出社会的弊病;以先知般冷峻的语言,警示并启迪人类。他将悲剧和喜剧融为一体,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代表作有《动物农场》《一九八四》等。

书籍简介:

该作讲述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读后感:

在没了解这本书之前,单纯看这本书的名字还以为是一篇小动物们在农场里温馨和谐相处的故事。读完之后才觉得细思极恐。勇于反抗压榨自己的人类自然值得敬佩,但是革命之后自己却成为了曾经无比讨厌憎恨的那类“人”,那革命的意义何在?

农场的动物在猪的带领下成功赶走了农场主,讽刺的是,起义的第一天晚上,刚定下来不久的“七戒”就被破坏了。那天牛奶被猪给偷偷喝了,后来猪还以自己是脑力劳动者为由,提出把牛奶单独供给猪。看到这不禁觉得可笑,这就是所谓的平等吗?一个起义换来了另一个形式的独裁专政,我也由此预见的故事结局的悲剧性。

七戒

后面的猪们变本加厉,慢慢地效仿人类穿衣服、喝酒、在床上睡觉,不断地打破七戒。猪的日子是快活了,而大多数动物的生活反而过得比起义之前苦,饭吃不饱,但日复一日的劳作却不断。

猪拿起鞭子管理其它动物,最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后面猪居然学起人类用两条腿走路。为了生存,它们还跟人类做起了生意。它们渐渐与老少校的构想背道而驰。

这本书用童话的形式来间接讽刺了人性、革命、政治。权利与欲望能让人变成魔鬼。在权力的诱惑下,猪从想让动物的生活变好到压榨动物,到最后甚至屠杀同类,猪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魔鬼。

有些人对利益的追求似乎永远不会停止,而是越来越贪婪,近几年被爆出的偷逃税的公众人物不正是很好的例子吗?

故事也间接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动物们因为自己的无知,当权者说什么它们就认为是什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就算后面有了什么想法也不敢说出来,只能随波逐流,导致权利一次次被剥夺。这何不是在给我们一个警告?我们要学会多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成为那些动物。

故事的结尾,猪和其他农场主举行庆功宴,当初要视为敌人的人类已变成和合作伙伴,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到最后,在窗外偷看的动物们已经分不清哪些是猪哪些是人了。

句子分享:

1.外面的动物从猪看到人,又从人看到猪,在从猪看到人;但他们已经分不清谁是猪,谁是人了。

2.战争就是战争。只有一种人是好的,那就是死人。

3.事情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大大好于过去或大大不如过去——反正饥饿、辛苦和失望是生活的不变法则。

4.凡动物一律平等,但是有些动物比别的动物更加平等。

动物农场读后感4

《动物农场》(Animal Farm)作者乔治·奥威尔,生于印度,在英国长大,服兵役后决定写作,后来去西班牙参加战争,本来是为了保卫共和政府所代表的民主政体,却目睹了左派内部的生死斗争。奥威尔死里逃生从西班牙回来,对苏联所控制的西班牙共和派表面上代表进步、民主,却进行政治及人身迫害、思想控制的种种做法感到愤慨,于1943年开始着手写《动物农场》。

作者在给本书乌克兰版的序中提到,本书的目的在于以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揭露苏联神话。他认为“自从1930年以后我很少看到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苏联是在向我们可以真的称为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相反,我对它转变成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的明显迹象感到吃惊。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统治者像任何其他统治阶级一样都不愿意放弃权力”。

故事始于庄园农场中一头猪—老少校的一段讲话,它说人类的专制统治导致了动物的悲惨生活,只要把人赶下台,造成食不果腹和过度劳累的根本原因便可永远铲除。因此农场中的所有动物奋起造反,赶走了老东家,并定下了七条戒律,简单说来就是两条腿的都是敌人,四条腿的都是友军,动物不可穿衣,睡床铺,饮酒,残杀别的动物,以及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至此,庄园农场变成了动物农场,这时候动物们能吃饱了,干活也有劲了。

然而,好景不长。聪明的猪们从一开始的带头者,变成了领袖和剥削者,动物之间也存在等级了。这中间发生了领导猪的变更、对前任领导猪的造谣和恶意猜测、对犯错动物的惩罚和处死、与人类进行交易、处于农场顶端的猪和狗饮酒、睡床铺、对七诫的偷偷变更等,最后猪开始直立行走了,和之前的敌人推杯换盏,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荒诞至极。这确实也达到了作者著此书的目的,揭露苏联神话。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过是一个极权统治的社会,等级森严,所谓的自由不过是权力限制下的自由,所谓的人人都好不过是掌握权力的上层阶级的狂欢。

《动物庄园》作为一部寓言小说,作者所真切感受到的是,所谓的平等、自由实在是有限的、相对的、短暂的,世上没有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时代。一群动物带着对理想的憧憬,力图打破旧秩序,本应冲出牢笼,但又跳入了另一个陷阱,他们依然被欺骗,被奴役,被统治,不平等是不变的结局。唯一的区别在于人类农场是人类管理动物,动物农场是动物管理动物,仅此而已。《动物庄园》里最令人恐惧的还是那句话,那被篡改的只剩下一条的戒律:所有动物一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当“平等”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时,所谓的平等不过是一句自欺的谎言,所谓的自由也就成为了彻头彻底的笑话,微贱的平民唯有在困境中沉默挣扎。

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委弘懿)

动物农场读后感

动物农场读后感1

最近看了一本小册子,是乔治·奥威尔写的《动物农场》,如果看的快的话可能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就能看完了,其实这本书我以前是看过的,但是印象却很模糊,所以又重温了一遍。这本书的开头就带有奇妙的色彩,一头名为“少校”的老公猪在临终之前召集了农场里的动物,深刻地指出了动物们被人类压迫的悲惨命运,为此,动物们必须奋起抗争做自己的主人,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没有剥削的社会。动物们似乎受到了天启,走上了觉醒之路,很快就赶走了人类,摇身一变成为了农场的主人。

但是短暂的兴奋以后,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建设农场,如何真正让动物们过上富裕体面的生活。这个问题一开始还并不是十分地突出,因为造反发生在秋季,正是收成之时,动物们只需要把当年的劳动成果照单全收即可,但是熬过了今年的冬天,明年又怎么样呢?总是不能坐吃山空,所以动物们总归是要劳动的。当动物们开始劳动时,就发现他们的生产效率并不是很高,因为他们并没有灵活的双手,也不会使用人类发明的`诸如锤子、镐锹这样的工具,更不会使用脱粒机高效地将收割的谷物脱壳,所以他们采取的办法就是把谷物碾碎以后再用吹气的办法把外壳吹走,这样的效率可想而知有多么的低下。另外一件证明他们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的事情就是,当他们为了建造风车而采集石块的时候,因为没有办法得到符合大小的石块,他们采取的办法竟然是把大石块拉到悬崖边上再抛下去,想把大石块摔成小石块,这种方法也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动物们造反成功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不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共同富裕呢?不过动物们有一点值得赞赏的,就是他们意识到自己连钉子也造不了的时候,就开始和人类贸易,用鸡蛋换取生产风车需要的设备,这的确加快了造风车的进程(论贸易的重要性)。在农场经济每况愈下的时候,猪们也开始了“杀鸡取卵”

的事情,鸡蛋卖的越来越多,已经没有鸡蛋剩下用来孵小鸡,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农场怕是连鸡蛋也没有了。

除了生产问题以外,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分配。动物们造反的初衷就在于他们认为贪婪而懒惰的人类窃取了他们的劳动果实,赶走了人类,就再也没有寄生虫了,动物们的待遇就能提升。不过动物们似乎没有意识到,他们赶走了“扒皮”们,却迎来了新的“大魔王”,以猪为代表的统治者并没有比原来的人类好多少,母牛挤出来的牛奶被猪们享用,成熟的苹果也要先拿给猪们尝一尝,当农场动物们的食物配额一降再降的时候,猪们却已经是膘肥体壮了。当然,官方给出的说法是,猪作为农场的领袖,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研究方案,制定方针,撰写材料,这么辛苦的工作当然要有丰厚的食物作为补偿。

经济的两大问题,生产与分配,农场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动物们离自己造反时所要实现的社会也越来越远,到最后,又变成了原来的模样。

动物农场读后感2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秉承了伊索寓言的创作传统,用动物的视角讲述寓言故事: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一步步成为比人类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一、时存时毁的美好生活——风车计划

“风车计划”是小说情节发展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线索,在文中反复出现。动物们心怀梦想,误以为通过自己辛勤工作,建好风车,便可以过上安逸生活。然而,建成的风车并没有用来发电解放劳动力,而是被统治者拿破仑猪挪为己用,以便谋得更多经济利益,大发不义之财以巩固猪的特权地位。如此一来,其它动物们不断被灌输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工作理念,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再次忙碌地修建一座拿破仑猪口中的用来发电的风车,期待能够解放劳动力,再次做着安逸

生活的美梦。然而对当初一周三天工作制和享不尽的安逸生活的美好想象,却水远消失于脑后了。在意识形态被灌输的变化中,风车计划背后的美好生活信念逐渐消散。

二、若隐若现的平等法则——动物主义

在动物革命结束初期,动物们提出的动物主义——“七诫”,即“任何两条腿走路的都是敌人……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这个准则是所有动物自由平等相处的保证。但拿破仑猪在掌控绝对权力之后,不断对动物们进行意识灌输,一步步打破“七诫”的规定,删到最后仅剩一条“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还加了句——“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究竟何种动物要优于其他动物,这结果不言而喻。至此,“七诫”彻底分崩离析、化为乌有,以拿破仑为代表的统治者——猪们,完成了从猪到人的异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平等光芒若隐若现,直至消失殆尽。

三、清晰可循的隐喻手法——名家联想

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时,我联想到了同样喜欢通过以动物的形象隐喻,批判统治阶级的鲁迅先生。鲁迅善用“虎”“狼”这些处于食物链顶端且极具攻击性和威胁性的动物,突显统治阶级邪恶、无情的本质;而奥威尔则以看起来毫无野性和威胁性的猪作为“动物庄园”中的统治阶级,以此揭示极权主义的隐晦性和欺骗性。相较而言,鲁迅更侧重于揭露统治阶级毫不遮掩的残暴,而奥威尔《动物庄园》则通过描述极权主义萌生的过程,重点关注统治阶级对民众的愚弄和欺骗,着重描写动物们的愚昧和无知,凸显统治阶级的可恶与狡猾。我想,这样的区别更多源于两人所处政治环境的不同。

奥威尔使用动物叙事视角,展现出人类本性,喻讽于变,表现对统治阶级的讽刺,让我读一书而思数书。

动物农场读后感3

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他以荒诞离奇的寓言故事,描绘出社会的弊病;以先知般冷峻的语言,警示并启迪人类。他将悲剧和喜剧融为一体,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代表作有《动物农场》《一九八四》等。

书籍简介:

该作讲述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读后感:

在没了解这本书之前,单纯看这本书的名字还以为是一篇小动物们在农场里温馨和谐相处的故事。读完之后才觉得细思极恐。勇于反抗压榨自己的人类自然值得敬佩,但是革命之后自己却成为了曾经无比讨厌憎恨的那类“人”,那革命的意义何在?

农场的动物在猪的带领下成功赶走了农场主,讽刺的是,起义的第一天晚上,刚定下来不久的“七戒”就被破坏了。那天牛奶被猪给偷偷喝了,后来猪还以自己是脑力劳动者为由,提出把牛奶单独供给猪。看到这不禁觉得可笑,这就是所谓的平等吗?一个起义换来了另一个形式的独裁专政,我也由此预见的故事结局的悲剧性。

七戒

后面的猪们变本加厉,慢慢地效仿人类穿衣服、喝酒、在床上睡觉,不断地打破七戒。猪的日子是快活了,而大多数动物的生活反而过得比起义之前苦,饭吃不饱,但日复一日的劳作却不断。

猪拿起鞭子管理其它动物,最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后面猪居然学起人类用两条腿走路。为了生存,它们还跟人类做起了生意。它们渐渐与老少校的构想背道而驰。

这本书用童话的形式来间接讽刺了人性、革命、政治。权利与欲望能让人变成魔鬼。在权力的诱惑下,猪从想让动物的生活变好到压榨动物,到最后甚至屠杀同类,猪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魔鬼。

有些人对利益的追求似乎永远不会停止,而是越来越贪婪,近几年被爆出的偷逃税的公众人物不正是很好的例子吗?

故事也间接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动物们因为自己的无知,当权者说什么它们就认为是什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就算后面有了什么想法也不敢说出来,只能随波逐流,导致权利一次次被剥夺。这何不是在给我们一个警告?我们要学会多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成为那些动物。

故事的结尾,猪和其他农场主举行庆功宴,当初要视为敌人的人类已变成和合作伙伴,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到最后,在窗外偷看的动物们已经分不清哪些是猪哪些是人了。

句子分享:

1.外面的动物从猪看到人,又从人看到猪,在从猪看到人;但他们已经分不清谁是猪,谁是人了。

2.战争就是战争。只有一种人是好的,那就是死人。

3.事情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大大好于过去或大大不如过去——反正饥饿、辛苦和失望是生活的不变法则。

4.凡动物一律平等,但是有些动物比别的动物更加平等。

动物农场读后感4

《动物农场》(Animal Farm)作者乔治·奥威尔,生于印度,在英国长大,服兵役后决定写作,后来去西班牙参加战争,本来是为了保卫共和政府所代表的民主政体,却目睹了左派内部的生死斗争。奥威尔死里逃生从西班牙回来,对苏联所控制的西班牙共和派表面上代表进步、民主,却进行政治及人身迫害、思想控制的种种做法感到愤慨,于1943年开始着手写《动物农场》。

作者在给本书乌克兰版的序中提到,本书的目的在于以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揭露苏联神话。他认为“自从1930年以后我很少看到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苏联是在向我们可以真的称为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相反,我对它转变成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的明显迹象感到吃惊。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统治者像任何其他统治阶级一样都不愿意放弃权力”。

故事始于庄园农场中一头猪—老少校的一段讲话,它说人类的专制统治导致了动物的悲惨生活,只要把人赶下台,造成食不果腹和过度劳累的根本原因便可永远铲除。因此农场中的所有动物奋起造反,赶走了老东家,并定下了七条戒律,简单说来就是两条腿的都是敌人,四条腿的都是友军,动物不可穿衣,睡床铺,饮酒,残杀别的动物,以及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至此,庄园农场变成了动物农场,这时候动物们能吃饱了,干活也有劲了。

然而,好景不长。聪明的猪们从一开始的带头者,变成了领袖和剥削者,动物之间也存在等级了。这中间发生了领导猪的变更、对前任领导猪的造谣和恶意猜测、对犯错动物的惩罚和处死、与人类进行交易、处于农场顶端的猪和狗饮酒、睡床铺、对七诫的偷偷变更等,最后猪开始直立行走了,和之前的敌人推杯换盏,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荒诞至极。这确实也达到了作者著此书的目的,揭露苏联神话。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过是一个极权统治的社会,等级森严,所谓的自由不过是权力限制下的自由,所谓的人人都好不过是掌握权力的上层阶级的狂欢。

《动物庄园》作为一部寓言小说,作者所真切感受到的是,所谓的平等、自由实在是有限的、相对的、短暂的,世上没有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时代。一群动物带着对理想的憧憬,力图打破旧秩序,本应冲出牢笼,但又跳入了另一个陷阱,他们依然被欺骗,被奴役,被统治,不平等是不变的结局。唯一的区别在于人类农场是人类管理动物,动物农场是动物管理动物,仅此而已。《动物庄园》里最令人恐惧的还是那句话,那被篡改的只剩下一条的戒律:所有动物一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当“平等”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时,所谓的平等不过是一句自欺的谎言,所谓的自由也就成为了彻头彻底的笑话,微贱的平民唯有在困境中沉默挣扎。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