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联想员工的《联想不是家》及柳传志对《联想不是家》的回复

IT圈 admin 172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余施诗)

联想员工的《联想不是家》及柳传志对《联想不是家》的回复

D

业绩,我也会对领导说谢谢,不再会感伤。

杨元庆说,希望这一次调整给联想带来10年的好运气,但回想上一次战略调整,也就

是在2001年11月1日,不禁让人对这句话产生怀疑。怀疑归怀疑,事情还是要做的。生

活还要继续。

——怀念和我一起共事的众多同事们!

柳传志对《公司不是家》的回应

一名联想员工写的《公司不是家》的文章登在网上,委婉哀怨,记载的是他的真实感

受。我看了以后,心里很难过。在裁下去的员工中,有一些是我当年直接指挥过的老

员工,他们谁都没有打电话给我,在默默地接受一切,这让我心中更加产生歉意。我

想这其中的更多员工是元庆的直接下属,他的心情一定更胜过我许多。

我在想,一个企业应该遵循的最根本原则就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做到为股东、为员

工、为社会几个方面负责;而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就必须上进,内部就必须引进

竞争机制。员工在联想既要有感到温馨的一面,更会有奋勇争先而感到压力的另一

面,因此不能把企业当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是必然的。在家里,子女可以有各种缺

点,犯各种错误,父母最终都是宽容的。企业则不可能是这样的。

在《公司不是家》这篇文章里,提到了战略性调整是由于领导的错,却要普通员工负

责任的问题。我看到这个观点时,停下来作了思考。我想,他说的是对的。这次,有

一部分员工被裁和领导的决策失误有关,和战略制定的失误是有关的。这是非常沉痛

的事。所以,我们应该向因此而被裁的员工诚恳地说“对不起”。但是我,作为董事

长,以企业发展为根本追求,我应该要求杨元庆他们怎样工作呢 一种做法是尽量小心

谨慎,避免受损失;一种是要求突破、创新,就一定会犯错误。我们是在一种很困难

的情况下打仗,在方方面面都和外国企业有相当大差距的情况下做的,但是我们必须

去争,去抢;去拼!我们必须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进入新的领域,投入人力、物力去尝

试,由于我们看不清方向,由于我们没有掌握好方法,我们会被碰得头破血流,付出

惨重代价。

在我直接负责的十几年中,不知犯了多少错误,付出了多大代价, 只不过领导宽

容,没有跟我算账罢了。在惠阳联想工厂的马路对面,有40万平方米的土地,至今闲

置,价值6000万,是1997年前后联想买的。当时我拍板准备发展制造业,由于后来要

全力支持别的业务,我把它停了。1998年联想全年的利润也就两三个亿,6 000万是多

大的分量啊。负责组织这项工作的同事也都全部

调整,也有一些因此就离开了联想。从1988年联想向海外出击起,分分合合多少

次,在这些整合中,我已经说不清有多少支队伍离开了联想。说来惭愧,由于我作为

主要负责人的失误,可能会改变一些人一生的命运。

当我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应该怎么办 今天同样遇到了这样的情

况。我要回答的问题是我应该怎么样要求杨元庆 我对元庆说的只能是:一、牢记你的

目标,牢记你的责任,进取、创新、突破!此外没有别的出路;二、要爱惜资源,特别

要爱惜员工,牢牢记住以人为本; 三、去打仗,十仗中胜七仗就是优秀的指挥官!

我很抱歉地对《公司不是家》的作者说,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元庆只能从企业

发展的角度,从大局的角度看问题,这才是最根本的以人为本,最根本的为员工负

责。如果元庆真的用为局部员工负责的方法去考虑问题,企业就会陷入一片儿女情长

之中,完全无法发展,中国就会失去联想。因此企业前进的主旋律只能是战鼓,是激

昂。

以元庆为代表的联想高层领导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员工们说:“我们把生命中最好的时

光交给你们了,带好我们,不要走错,”股东们更是不停地在说:“发展!利润!增长!”

同行则是要抓住每一个机会,给我们以致命的打击,在这无休止的竞技场上,稍有不

慎就会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我是过来人,我知道个中滋味。因此我们——股东们,员

工们,对他们——企业管理的直接负责人,要严格要求,要批评,要提意见;同时也要

鼓掌,要呐喊,要叫好!我们上下一心,精诚团结,打胜仗,我们不骄不躁;打了败

仗,我们互相鼓励,依然战歌嘹亮,这才是我们,这才是真正的斯巴达克方阵!

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余施诗)

联想员工的《联想不是家》及柳传志对《联想不是家》的回复

D

业绩,我也会对领导说谢谢,不再会感伤。

杨元庆说,希望这一次调整给联想带来10年的好运气,但回想上一次战略调整,也就

是在2001年11月1日,不禁让人对这句话产生怀疑。怀疑归怀疑,事情还是要做的。生

活还要继续。

——怀念和我一起共事的众多同事们!

柳传志对《公司不是家》的回应

一名联想员工写的《公司不是家》的文章登在网上,委婉哀怨,记载的是他的真实感

受。我看了以后,心里很难过。在裁下去的员工中,有一些是我当年直接指挥过的老

员工,他们谁都没有打电话给我,在默默地接受一切,这让我心中更加产生歉意。我

想这其中的更多员工是元庆的直接下属,他的心情一定更胜过我许多。

我在想,一个企业应该遵循的最根本原则就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做到为股东、为员

工、为社会几个方面负责;而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就必须上进,内部就必须引进

竞争机制。员工在联想既要有感到温馨的一面,更会有奋勇争先而感到压力的另一

面,因此不能把企业当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是必然的。在家里,子女可以有各种缺

点,犯各种错误,父母最终都是宽容的。企业则不可能是这样的。

在《公司不是家》这篇文章里,提到了战略性调整是由于领导的错,却要普通员工负

责任的问题。我看到这个观点时,停下来作了思考。我想,他说的是对的。这次,有

一部分员工被裁和领导的决策失误有关,和战略制定的失误是有关的。这是非常沉痛

的事。所以,我们应该向因此而被裁的员工诚恳地说“对不起”。但是我,作为董事

长,以企业发展为根本追求,我应该要求杨元庆他们怎样工作呢 一种做法是尽量小心

谨慎,避免受损失;一种是要求突破、创新,就一定会犯错误。我们是在一种很困难

的情况下打仗,在方方面面都和外国企业有相当大差距的情况下做的,但是我们必须

去争,去抢;去拼!我们必须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进入新的领域,投入人力、物力去尝

试,由于我们看不清方向,由于我们没有掌握好方法,我们会被碰得头破血流,付出

惨重代价。

在我直接负责的十几年中,不知犯了多少错误,付出了多大代价, 只不过领导宽

容,没有跟我算账罢了。在惠阳联想工厂的马路对面,有40万平方米的土地,至今闲

置,价值6000万,是1997年前后联想买的。当时我拍板准备发展制造业,由于后来要

全力支持别的业务,我把它停了。1998年联想全年的利润也就两三个亿,6 000万是多

大的分量啊。负责组织这项工作的同事也都全部

调整,也有一些因此就离开了联想。从1988年联想向海外出击起,分分合合多少

次,在这些整合中,我已经说不清有多少支队伍离开了联想。说来惭愧,由于我作为

主要负责人的失误,可能会改变一些人一生的命运。

当我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应该怎么办 今天同样遇到了这样的情

况。我要回答的问题是我应该怎么样要求杨元庆 我对元庆说的只能是:一、牢记你的

目标,牢记你的责任,进取、创新、突破!此外没有别的出路;二、要爱惜资源,特别

要爱惜员工,牢牢记住以人为本; 三、去打仗,十仗中胜七仗就是优秀的指挥官!

我很抱歉地对《公司不是家》的作者说,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元庆只能从企业

发展的角度,从大局的角度看问题,这才是最根本的以人为本,最根本的为员工负

责。如果元庆真的用为局部员工负责的方法去考虑问题,企业就会陷入一片儿女情长

之中,完全无法发展,中国就会失去联想。因此企业前进的主旋律只能是战鼓,是激

昂。

以元庆为代表的联想高层领导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员工们说:“我们把生命中最好的时

光交给你们了,带好我们,不要走错,”股东们更是不停地在说:“发展!利润!增长!”

同行则是要抓住每一个机会,给我们以致命的打击,在这无休止的竞技场上,稍有不

慎就会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我是过来人,我知道个中滋味。因此我们——股东们,员

工们,对他们——企业管理的直接负责人,要严格要求,要批评,要提意见;同时也要

鼓掌,要呐喊,要叫好!我们上下一心,精诚团结,打胜仗,我们不骄不躁;打了败

仗,我们互相鼓励,依然战歌嘹亮,这才是我们,这才是真正的斯巴达克方阵!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