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经典宾得镜头-三公主,三饼干···

IT圈 admin 29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19日发(作者:郯经国)

关于宾得镜头

A:A系列手动对焦镜头。

AF/MF:手动/自动对焦全程切换。用过宾得的FA*的摄友一定都会对其方便的AF/MF全程切换感到非常满意。一般长焦镜头在镜身上往往有个AF/MF的转换装置,这样可以通过这个装置而不是去找机身上的AF/MF转换键去控制对焦方式。镜头上有一个很细的小圈,转动它可以改变对焦方式,但是遗憾的是必须先得按下圈上的那个金属小钮才能转动,而且手还要重新回到对焦环上才能进行手动对焦,这在抢拍时很费时间而且很麻烦。PENTAX的全程切换动作全是在对焦环上,把它轻轻往回一拉,这时无论机身上设的是手动还是自动,立刻转为手动模式对焦,用完后往前一推即可以恢复原来的模式。它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当你在手动对焦时转动对焦环超出标尺刻度的时候,对焦环与镜头内机械装置立刻脱离,不会损伤镜头的机械结构。这种单键式操作大大方便了使用者,使得你可以随意的在任何时刻转换对焦模式,无须费力去找机身或镜身上的什么按钮,也不必担心会由于自己的误操作伤了自己的心肝宝贝儿。可能是由于价格问题,这种完全为使用者考虑的机制只存在于FA*系列镜头中。

AL:Aspherical非球面镜片。理想的镜头所汇聚的光应该是汇聚在一个点上,然而不幸的是这个世界是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的。普通球面镜头由于通过镜头中心的光线和四周的光汇聚不到一个点上,造成所谓的球差,影响成像质量。采用非球面镜头(Aspherical

Lens)可以减轻这种现象,使球差得到有效控制。这种技术经常在广角镜头上运用.PENTAX的非球面镜片一般由热硬化树脂制成。在镜头设计中采用不是球面的镜片,可以减少镜片的数量,在降低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光学性能。非球面镜片一般用来解决广角和变焦镜头中的眩光和边缘变形等问题,在长焦镜头中也能提高光学素质。

CF Micro:continue focus micro全程微距。

DA:DA镜头是宾得专为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数码专用镜头,用绿圈标识,无法用在全画幅机型上。

DA*:内置超声波马达的数码单反相机专用镜头,优异的防尘防滴设计和宾得独创的SP超级防护涂层。

ED:Extra-low Dispersion超低色散镜片。由于自然光不是由单一颜色的光组成,在玻璃中折射时由于各种光线的折射率不同,也会造成各种单色光成像不在一点上的问题。PENTAX在一些高级的FA*镜头上采用低色散玻璃(Extra-low Dispersion),尽量减低色散的影响,从而可以大大提高长焦镜头的成像质量。

F:宾得早期的AF镜头卡口。

FA:也是宾得的AF镜头卡口,比F卡口多了两个电子触点。

F:Inter Focus内对焦。内焦(InnerFocus)技术主要应用于中高档镜头,在对焦时只是镜头内部的一部分镜片组做整体移动,来实现对焦。这种镜头的特点是对焦时长度不变化,速度快,前片不转,有利于装滤光镜。同时也可以缩短最短摄影距离。

Limited:限量版,是宾得赋予具有高性能、高档次镜头的专用名词,是宾得镜头产品中最为高级的一个镜头产品系列。

M:M系列手动对焦镜头。

M.O.D:Minimum Object Distance 最近对焦距离。

PowerZoom:电动变焦。电动变焦((PowerZoom)是宾得KAF2卡口镜头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镜头内置变焦马达,可以代替手动变焦,有3种变焦速度。虽然有些人并不看好这种变焦机制,但它确实可以比较容易地创造出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效果来,比如可以在打开快门的同时变焦,使画面产生“爆炸”的效果,或者摇拍时通过电动变焦使被追踪的主体目标尺寸保持恒定。电动变焦的最大的缺点就是费电,如果你想用电动变焦的话,最好的办法是配个电池盒。

SMC:Super Mluti Coating超级多层镀膜,宾得特有的镜头镀膜技术,抗炫光能力比较强。

Soft Focus:柔焦镜头。

FA*镜是宾得的高档专业镜头,就像佳能的L头一样,俗称星镜。

常见名词缩写

实例说明

FA* 80-200 F2.8 ED镜头表示焦距为80-200mm、最大光圈恒定F2.8、使用了ED超低色散镜片的宾得专业星

镜;而FA31mm F1.8 AL Limited镜头表示焦距为31mm定焦、光圈F1.8、使用了非球面镜片的Limited限量版镜头。

宾得拥趸都知道宾得的名镜集中在星镜族和Limited镜族,其实不尽于此:

M42系的王牌是SMCTakumar 15mm/3.5和20mm/4.5;K系时期是一个高峰,15/3.5 Asph、18/3.5、20/4、28/2、28/3.5

Shift、35/2、50/1.2、85/1.8、135/2.5、200/2.5都是名镜,用料扎实,手感优异,分辨率出众;M系时期有M 35mm/1.4,只量产了6支,M* 300mm/4是宾得第一支135专业镜头;追星族迷恋的A* 135mm/1.8和A* 200mm/4 macro是世界最佳,A 100mm/2.8 macro是当时五大原厂里唯一的f/2.81:1中焦微距镜头;F 50mm/1.4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f/1.4标头,而F* 250-600mm/5.6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自动变焦“大炮”;独一无二的广角柔焦镜FA 28mm/2.8 Soft,FA* 28-70mm/2.8是四大厂同规格里体积最小的,而80-200mm/2.8分辨率最高、同一性最好……在K系时期,宾得还试制过极夸张的20mm/1.4和300mm/2,但未量产,也许成本太高了?关于Limited镜头,据说宾得在设计时未追求优异的仪器测试数据,而追求优异的实拍眼感,理由是像差最小、测试数据最好的镜头不一定是成像最舒服的。从三支Limited镜头的实拍照片看,宾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很了不起。

“三公主”

Pentax SMC FA 31/1.8 AL Limited

Pentax SMC FA 43/1.9 Limited

Pentax SMC FA 77/1.8 Limited

“三饼干”

Pentax DA 21/3.2 AL Limited

Pentax DA 40/2.8 Limited

Pentax DA 70/2.4 Limited

自动星头

Pentax SMC FA* 24/2 AL IF

Pentax SMC FA* 85/1.4 IF

Pentax SMC FA* 200/2.8

Pentax SMC FA* 200/4 Macro ED-IF

Pentax SMC FA* 300/2.8 ED-IF

Pentax SMC FA* 300/4.5 ED-IF

Pentax SMC FA* 400/5.6 ED-IF

Pentax SMC F/FA* 600/4

宾得名镜简介

Pentax SMC FA* 28-70/2.8 AL “小小金”

Pentax SMC FA* 80-200/2.8 ED-IF “小金”

Pentax SMC F/FA* 250-600/5.6 ED-IF “大金”

Pentax SMC DA* 16-50/2.8 AL ED-IF SDM

Pentax SMC DA* 50-135/2.8 ED-IF SDMbaog

手动星头

Pentax SMC M* 300/4

Pentax SMC A* 85/1.4

Pentax SMC A* 135/1.8

Pentax SMC A* 200/2.8 ED

Pentax SMC A* 200/4 ED Macro “钩子”

Pentax SMC A* 300/2.8 ED-IF

Pentax SMC A* 300/4

Pentax SMC A* 400/2.8 ED-IF

Pentax SMC A* 600/5.6 ED-IF

Pentax SMC A* 1200/8 ED [IF]

定焦Limited之“三公主”篇

近十年来宾得在135市场能够立足,靠的不是功能强大的机身,而是镜头。老牌旭光学几十年的功力成就了许许多多的名镜,其中多为定焦。而其中有三支堪称艺术品的镜头被人誉为“三公主”,外观典雅复古,制作精美,成像出色,宾得味十足。设计时贯彻了追求实拍的“眼感”而不刻意追求测试数据的理念,而上市以后色友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因为是Limited版本,每年只是限产,经常是一镜难求,所以拥有“三公主”之一成为了所有P家人的梦想。针对每一款镜头,都会有P友如此评价:“只为此头入P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少P友都是手里捏着钱,犹豫两三个月,难以决定先入哪一支。大有当年猪八戒“娶了大小姐怕二小姐不乐意”的架式。

“长公主” FA43mm F1.9 Limited

镜头结构 6组7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1.9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45 m

最大放大倍率 0.12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4 mm

镜头长度 27 mm

镜头重量 155 g

当前价格¥3200左右

97年面世,虽然年份最早,排名老大,但FA43却是小巧玲珑,俨然一副端庄淑娴的美女形象,“公主”绰号由此而来。看起来怪异的43mm焦距却和全画幅对角线长度相等,所以被称为“标头中的标头”。FA43对焦环柔滑如丝,手感极佳。对焦行程长以便于精确对焦。最大光圈虽然偏柔,但收至F4则是完全不同的锐利表现。镜头的色彩表现力极佳,浓郁饱和且非常亮丽,且富有立体感,实拍效果非常讨人喜欢,让人不得不佩服宾得的SMC镀膜功力深厚。

优点:拍出照片有出色的立体感。身临其境,就是这样。

缺点:大光圈略柔且有些紫边;自动对焦略慢;舍不得用,脏了心疼^_^;贵。

“二公主” FA77mm F1.8 Limited

镜头结构 6组7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1.8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7 m

最大放大倍率 0.14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4 mm

镜头长度 48 mm

镜头重量 270 g

当前价格¥5000左右

如果拍人像特写,P家的绝佳镜头之一便是这枚FA77。99年面世的她继承了大姐的所有优点,并在成像上更富有粘稠润滑的质感,焦外迷人自然,色彩准确,画面清新干净,色调温暖体贴,用于表现美女再适合不过。而此头的外观也正如其成像,无论是银妆素裹还是一袭黑衣,都是那么楚楚动人。

优点:拍人物表现力十足。

缺点:贵-_________-。

“小公主” FA31mm F1.8 AL Limited

镜头结构 7组9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1.8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3 m

最大放大倍率 0.14 倍

滤镜口径 58 mm

镜头直径 65 mm

镜头长度 68 mm

镜头重量 345 g

当前价格¥6000左右

2001 年,浓缩了宾得全部功力的镜头面世了,它就是FA31。在胶片上,这是一枚不错的小广角,在APS画幅上,这又是一枚绝对好用的标头。三公主虽然年龄最小,但是身材却最为高挑,婷婷玉立,而素质也超越了她的两个姐姐。做工、光圈、成像、色彩、近拍距离……几乎所有参数都是顶级。绝对是上了相机舍不得拿下来的镜头。西平英生对它的评价:“深不可测”;更有很多P友评价:“光学奇迹”。

优点:全是优点。

缺点:不要说贵,上了31的没人喊贵……所以没有缺点。

定焦Limited之“三饼干”篇

在摄影全面进入数码时代之后,宾得开发了APS画幅的“DA”绿圈镜头。传说DA头针对数码成像的特点做了优化,使光路更垂直于ccd,增强了边缘的成像。在为数不多的DA头中,宾得仍然独树一帜的发挥其“小既是美”的理念,丧心病狂的开发了三款薄到极致的定焦镜头。真的是太薄了,以至于装在厚重的 K10D上面更像机身盖。“饼干”的绰号就此得名。好在宾得在贯彻“小既是美”的理念时并没有忘记质量这三款镜头的成像素质虽不及公主,却也是响当当,而参数和价格也使得“饼干”兼顾了收藏和实用。

Pentax DA 21/3.2 AL Limited

镜头结构 5组8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3.2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2 m

最大放大倍率 0.17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3 mm

镜头长度 25 mm

镜头重量 155 g

当前价格¥3100左右

镜头小巧也倒罢了,偏偏还设计个内陷式的遮光罩。解像力没的说,色彩也很好,成像锐利通透,对焦迅速。外拍风景真是轻便啊。唯独光圈小了点,也没办法,那么小的镜身还要容纳AF系统,光圈确实大不了。

缺点:不能用于全幅,有些畸变。

Pentax DA 40/2.8 Limited

镜头结构 4组5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8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4 m

最大放大倍率 0.13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3 mm

镜头长度 15 mm

镜头重量 90 g

当前价格¥2100左右

最便宜的饼干,镜片少意味着透光率好,通透感强。尤其需要说明的是:这款头据说可以上全幅!

缺点:手动对焦太困难啦!

Pentax DA 70/2.4 Limited

镜头结构 5组6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4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45 m

最大放大倍率 0.12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3 mm

镜头长度 26 mm

镜头重量 130 g

当前价格¥3300左右

饼干中长焦,很有意思的配置。有人说它的成像直追77公主,可见表现力非同一般。况且这个头被证实能上全幅,更是好消息。在limited头中,性价比很高。

缺点:光圈小了一点点

常见的定焦星头

介绍完limited,介绍一下宾得的星星头吧。一颗象征贵族的星星,保证了漂亮的做工、锐利的成像、完美的色彩,还有……变态的价格。

Pentax SMC FA* 24/2 AL IF

镜头结构 9组11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0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35 m

最大放大倍率 0.12 倍

滤镜口径 67 mm

镜头直径 65 mm

镜头长度 72 mm

镜头重量 405 g

当前价格二手¥4800左右

无论是在全幅还是APS画幅都很实用的广角焦段。畸变很小,APS画幅上甚至很难看得出。成像素质极佳,最大光圈的中心解像力可媲美三公主,边缘相对低。色彩清新,锐而不生硬。对于经常表现大场面的广角来说,超级smc镀膜很好的控制了眩光。做工细致,镜身厚重,白色涂装更显高贵。

缺点:以P家的审美观,重了些;白色涂装容易花;貌似停产了,价格没保障啊。

定焦之微距篇

Pentax SMC FA* 85/1.4 IF

镜头结构 7组8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1.4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85 m

最大放大倍率 0.11 倍

滤镜口径 67 mm

镜头直径 70 mm

镜头长度 79 mm

镜头重量 550 g

当前价格二手¥8500~10000不等

P 家人对其的爱称是“杯子”。成像清新自然,色彩柔和,为人像摄影的上上之选。做为黄金人像段的超级牛头,表现力不输任何一家的同焦段,价钱却厚道的多。相比本家的二公主,各项素质均胜出,当然,差距不大。最令人扼腕的就是连它也停产了,不少人不得不出了公主头赶紧入85,导致近期的价格波动。

缺点:咋就停产了捏?

下面介绍3款百微,顺带介绍其他微距。说到百微,不得不提起停产的老头了(表拍我砖^_^),因为宾得实在是有几支让人流哈喇子的百微。入了宾门,不看二手是不行滴~

Pentax SMC F 100mm/2.8 Macro(红字) 和 Pentax SMC FA 100mm/2.8 Macro

镜头结构 8组9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8

最小光圈 32

最近对焦距离 0.3 m

最大放大倍率 1 倍

滤镜口径 58 mm

镜头重量 600 g

当前价格 F红字二手¥3500左右,FA二手3000左右

宾得头有几个标志是品质的保证:星星、Limited、俗称的“暗星”,还有一个就是“F红字”。F系列推出的红字镜头个个是精品,也都结实耐用,到了现在仍然风采不减。无论做工成像都优于现在的镜头。早期的厚道成就了宾得的名声,毁了宾得的收入,现在落魄到倍Hoya收购,新出的镜头也再无如此高的性价比。一反宾得“小就是美”的原则,这两个头重的很哦。FA的用料和成像都略不及F头,不过仍是一支强悍的百微。值得强调的是此头有个增加阻尼的拨盘(CLAMP),调到此处的手动对焦手感好的没话说,就像操作云台一样。

优点:做工扎实,关键时刻能用来防身;手动对焦阻尼好;成像就不说了。

缺点:AF时候一定要记得把CLAMP拨回来

Pentax SMC DFA 100mm/2.8 Macro

镜头结构 8组9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8

最小光圈 32

最近对焦距离 0.3 m

最大放大倍率 1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7.5 mm

镜头长度 80.5 mm

镜头重量 345 g

当前价格全新3400左右

按照老玩家的说法,这个头就是一“塑料玩具”,很不齿其做工甚至不愿试用。不过客观的说,好歹人家是全幅,还是做过数码优化的,表现不会比FA头差到哪去,也要优于SP90,性价比嘛,可能和sp90差不多。

优点:没啥突出的

缺点:如果没有老百微,做工也不会显得差

F、FA、DFA都有相应的50微,特点与百微类似,不再赘述。F、FA、DFA和SP90如果给我选,那么找不到F就选SP90了^_^。因为入P家的色友多是拿来玩的,少有人去弄个50微搞翻拍,现在有时aps画幅的年代,50更是不长不短,所以50相对而言显得有点“不招待见”。价格嘛, 都比同系百微低800元左右(F50/2.8除外,谁叫人家是mtf冠军呢 )。比起50微的高不成低不就,倒是新出的一支DA微距吸引了不少眼球。

Pentax SMC DA 35mm/2.8 Macro Limited

镜头结构 8组9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8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14 m

最大放大倍率 1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46.5 mm

镜头长度 63 mm

镜头重量 215 g

当前价格还不清楚

同时标有“Macro”和“Limited”的第一支镜头,值得期待。有人做白鼠试镜了,结论是好玩。对焦行程百分之九十都在0.5m以内,近距特写的利器。做工延续饼干头,小巧可爱而又结实。具体的成像、色彩和售价,还需要大量上市后进一步观察。好消息是,有人做了全幅测试,成像暗角很小(有UV的情况下),所以可以大胆猜测可以上全幅了。必要时可以充当个广角微距,绝对的好玩。

差点忘了,宾得还有支变态的“钩子”。

Pentax SMC A* 200mm/4 ED Macro

镜头结构 9组10枚

对焦方式手动

最大光圈 4

最小光圈 32

最近对焦距离 0.35 m

最大放大倍率 1 倍

滤镜口径 58 mm

镜头直径 71mm

镜头长度 145mm

镜头重量 600 g

当前价格 10000~20000?

冠以“离别钩”之名,堂堂七种武器之一,不少P友一辈子都听其传闻不见其真身的镜头。网上关于它的传说很多,不说了,气愤的是一P友居然出掉了F,FA的百微,然后得意的说“只留一个钩子加上AF1.7打月亮……”。我等啥时候能用上钩子捏?

其他常用定焦

现在还没有介绍的在产定焦有这样几只:DA14、FA28、FA35、FA50、DA*200、DA*300、FA*600。介绍物美价廉的两支吧

Pentax SMC FA 35mm/2 AL

镜头结构 5组6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3 m

最大放大倍率 0.17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4 mm

镜头长度 44.5 mm

镜头重量 195 g

当前价格新货2150

宾得镜头的“Best buy” -- --这是西平英生的评价。做为aps画幅的标头和全幅的广角,同焦段可比的有31和40两支Limited。从成像上,31>35>40但是差别不像想象中那么大,做工塑料了一些,不及星星和Limited,但是价格上优势大大滴。既锐又润,表现力可圈可点,被誉为“暗星”头。和所有的FA头一样,最大光圈逆光会有紫边,但是合理操控即能避免。全程mtf值都很好。

优点:性价比好,解像力高,全开光圈仍很锐。

缺点:塑料感,紫边。

Pentax SMC FA 50mm/1.4

镜头结构 6组7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1.4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45 m

最大放大倍率 0.15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5 mm

镜头长度 37 mm

镜头重量 220 g

当前价格 1500左右

每个厂家都有的廉价定焦,我也相信每个厂家的这个头素质都差不多,没啥好说的。

宾得变焦镜头简介

变焦是宾得的弱项,无论是品种还是产量,较之其他厂商都有一定差距。尽管如此,宾得还是将smc镀膜在几乎所有在产镜头上推行了,保证了低档狗头的品质;而高档镜头虽然表现强劲,但是无奈产能成本市场多方面因素所限,镜头虽好,也很少见到人使用;中档变焦的缺失,是宾得最大的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方便和快速占据主流。AF系统和变焦镜头的发展缓慢使宾得从几十年辉煌的顶峰瞬间跌入了谷底。尽管如此, 宾得还是有一些值得拥有的变焦镜头的。从使用定位上考虑,将主要介绍AF变焦镜头。首先是变焦星头:小小金、小金

Pentax SMC FA* 28-70/2.8 AL

镜头结构: 14/11

视角(?): 75.00-34.50

光圈叶片: 6

最大放大倍率: 0.250

最近对焦距离(m): 0.43

滤镜直径(mm): 67

外观尺寸(DxL)(mm): 84.00×104.00

重量(g): 800

Pentax SMC FA* 80-200/2.8 ED-IF

镜头结构: 16/13

视角(?): 30.50-12.50

光圈叶片: 9

最大放大倍率: 0.190

最近对焦距离(m): 1.4

滤镜直径(mm): 77

外观尺寸(DxL)(mm): 87.00×191.00

重量(g): 1570

两个都是不折不扣的好头。相比于“大金”250~600的变态焦距,小金和小小金的焦距就非常实用了。这两个镜头中,又尤以小金的名望更大,性能更卓越。与同焦段的竞争对手爱死小白和小钢炮相比,像质应当不相上下,小金因为沿袭P家传统,要兼顾锐度和色彩,所以用了较多的ED镜片,牺牲了部分边缘成像,结果在现代镜头测试中大亏特亏;抗炫上,小金也是以微弱优势战胜尼康和美能达;对焦速度上,小金败下阵来 -- --p家的伤痛啊;重量上,拜现在看起来很搞笑的Power Zoom电动变焦所赐,重的出奇;价格上,谁让有一片镜片是用萤石做的呢?产量又少。价格没有任何优势。2004年,在环保玻璃、数码、成本等等冲击之下,小金在用完了库存材料之后停产了。

优点:按照西平所说,无论解像力和写实性能都是一等一的好。虽然重,但是结构适合手臂架稳,实拍效果好。

缺点:按照西平所说,唯独价格太不亲切了。

小小金和小金比起来,名气略小,但是仍然是非常杰出的,胶片时代和小金、大金的组合,构成了宾得全焦段星星组合。数码时代,小小金的焦段仍然很实用,而且在数码上的表现仍然非常棒,这对于老的胶片镜头来讲,也实属不易。小金和小小金的价格:小小金二手7000~10000,小金要看你能不能遇到了数码时代产了两支数码版的小金和小小金 -- --DA* 16-50 F2.8 ED SDM和DA*

50-135 F2.8 ED SDM。这里偷个懒不多介绍了,图就是第一辑中的两个防水镜头。数码优化、防水防尘、sdm(对P家来说,主要是安静了),都是卖点。作为小金的替代品, 目前50-135镜头的表现还是让人信服的。在被HOYA收购后,宾得屡出大招,短时间对自己的弱项进行了不少提升。这一点还是不错的。价格在6000左右。

宾得可用的手动镜头

一、为什么选择手动镜头?

手动头目前都已停产,而且都是至少10年以前的产品。相比现在的镜头,这些手动老头为什么还值得把玩呢?

原因1:宾得的AF技术发展相对晚些,新镜头无论是品种还是产量,都跟不上机身的成功热卖,所以老镜头温度上升是必然的。

原因2:老镜头用料十足,做工扎实,几十年经久不衰,做为艺术品也有一定的收藏和把玩价值。

原因3:现在狗头变焦横行,镜片少,成像好的老定焦能让你花很少的钱体验到近乎在产牛头的成像效果和亮丽通透的画面。

原因4:宾得数码机身对老镜头的支持还算不错,使用习惯了也很方便。

原因5:由于都是N手的老头,不存在贬值问题,只要入手时候把好关砍好价,保证原价出没问题,不怕折腾费钱。

二、宾得机身都支持什么卡口的手动镜头?

1、pk-a口:

这种卡口是有电子触点的。相比自动对焦镜头,只少了一个AF的触点。使用这种卡口的镜头,可以实现除了AF之外的所有功能。可以使用相机上的任何档位进行拍照。

2、K卡口:

这种卡口是光PP没有触点的,但是后面有个光圈拨杆,所以虽然不能传输光圈值,却可以通过光圈环预设光圈。装上机身之后,机身上的光圈联动杆卡住拨杆,实现最大光圈取景;按机身的绿键可以释放联动杆使光圈瞬间收缩进行测光,然后才能拍照。因此使用K卡口的镜头,只能使用M档拍照,用绿键测光(详见器材介绍一,机身图)。

3、m42螺口:

古老的卡口,却是实现“大一统”的卡口,多数机身都有此类卡口的转接环。pk-m42接环有两种,如下图:(大小0k)

a(左),带法兰环。接环全部覆盖了镜头的后口,法兰环上的缺口可以卡住机身的卡销来定位。使用了这个接环,镜头

就相当于K卡口,使用方法见2。但是因为有法兰环的存在,使得像场距增长,镜头不能在无穷远合焦。

b(右), 不带法兰。接环会陷在机身里,靠卡口内侧的簧片固定(也需要专用工具才能取出)。这样就不会改变像场距,可以无穷

远合焦,机身类似于m42机身。m42卡口虽然安装麻烦点,却提供了一个奇妙的功能 -- --自动测光。也就是开到Av档,机身会随着取景器自动测光,实时给出测光值。这为镜头的使用提供了相当大的方便。这种功能和真正的Av有区别吗?有的,区别就在于m42的Av只能实现拍摄光圈下的取景,而不能使用最大光圈取景。有时取景亮度是个问题。

这三种卡口的手动镜头,我们可以比较一下。

最方便使用的显然是pk-a口。但是由于这种卡口推出时间较晚,而且就当时的发展趋势而言,自动光圈只是一个过渡,之后就到了AF时代。因此没有太多镜头厂商跟风造pk-a口的镜头(当然,造了我们也不希罕用),所以这种卡口几乎成了宾得原厂头(A头)的独有财产。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A头是后期各项技术成熟之后的产物,也是宾得镜头的一个高峰,所以成像上与之后的F、FA不相上下甚至强于之后的塑料镜头,相应的,价格在手动头里面就显得尴尬了。K 卡口相比m42口,优势是装卸方便,最大光圈取景,劣势就是拍照时候操作不够便捷;相反m42操作就方便多了。这二者各有所长,人们选择各异。个人以为, 只要不频繁替换不同卡口的镜头,m42在操作上有优势,因为多数近景拍摄是使用较大光圈的,极少出现光圈小不易对焦的情况,而风光摄影要求小光圈的时候往往光线强烈,同时对对焦要求并不高,不能使用最大光圈测光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价格上,原厂K卡口镜头虽然不及A卡口那么高,但是却仍然高出m42镜头不少(有炒作因素),而成像上区别不是很大,况且m42头客户群广泛,市场大,因此我在选择廉价手动头时候,通常优先考虑m42卡口的镜头。也曾有人希望获得自动测光的优势而改造K卡口的镜头,说白了就是锯掉光圈拨杆。对于这种方法,在100元的凤凰头上我可能会干,在原厂头上,我舍不得。同样,很多m42镜头也是可以通过一个小突起自动收缩光圈,在m42机身上实现最大光圈取景的,有的人也会做类似粘死或者切掉的改造,使得镜头的收藏价值大大下降,购买时候要注意。

三、都有什么样的镜头可以选择?

原厂头:

Takumar镜头:m42

K头和M头:K卡口

A头:pk-a卡口

先来说A头。A头可以说是宾得镜头的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随着技术的日臻完善,A头不但继承了Takumar时代的成像优点,还结结实实的做出了一批名头。除了出于成本考虑带来的做工相对下降之外,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当然,作为手动头,价格普遍偏高是让人不爽的,相比其他手动镜头,缺乏竞争力(一个普普通通的A50/2可能都要600以上才有像样的成色)。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值得期待的名头的。比如价格比杯子还高的A85/1.4和A135 /1.8(都在万元以上),还有超广角名头A15/3.5(只见过一例,卖6K)。当然还有那可遇不可求的钩子A*200/4 macro。这些镜头与我们的定位相去甚远,不理它也罢。

再看看K头和M头。其实K头和M头除了外观有点区别,基本上就是改了个名字。K头上并没有K的字样,而是K卡口最初使用时候没有系列标号的一批镜头。后来再发展下来,出现了M头,但是无论是结构还是卡口,都没有大的区别。按照我对于镜头的使用定位,这些头不及m42方便;成像上比起m42的经典结构,又没有很明显的提升;价格上,好歹是年代近一些的镜头,卖家也不愿降身价。所以交易量感觉上不是很大,所以m头向来是评价较少的。但是它的价格已经接近了takumar,遇到了成色较好的还是可以毫不犹豫的拿下的(如果不像我这样对m42有着某种偏爱的话),毕竟宾得的手动头里面是没有弱旅的。

最后是大名鼎鼎的Takumar镜头了。这些在70年代在欧洲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镜头,以其扎实的做工、一流的手感、亮丽的成像征服了无数爱好者。现在它征服我们的另一个看点就是价格了,因为有着较大的市场,所以用400~500拿下标头段的好成色takumar并不难,而700元基本上也可以收到200mm以下段的长焦和28mm以上的广角了,好成色的。因此takumar系列是我们的主战场。

非原厂头:德头和俄头:几乎只有m42口可选了

德头比takumar要贵不少,不过也有一些物美价廉的,需要使劲淘。相比其他德头,蔡司是最物美价廉的了。俄头便宜很多,也有少数值得购买的好头,价格也是一脚深一脚浅,啥价格都有。买俄头要严重看清成色,因为很多俄头是东北胡乱交易来的,很怀疑是放在秤上卖的,磕磕碰碰的很普遍,灰头土脸的也有的是。

四、Takumar镜头

先来了解takumar镜头的历史吧。

1949年,旭光学的会长松本三郎开始了制作日本人那第一台单反相机的尝试。他请到了机身设计师吉田信行 Nobuyuki Yoshida 和镜头设计师铃木良平 Ryohe Suzuki (Takumar 镜头的设计者)一同投入单反相机的设计和开发。终于在50年,日本第一台单反

Asahiflex I 诞生了,标配镜头就是Kogaku Takumar 50mm f3.5,m37罗口。这是第一支Takumar命名的镜头,为了纪念松本的叔父、摄影师梶原琢磨 Takumar Kajiwara 而得名。记住这个历史时刻吧,因为随着机身和镜头的不断更新换代,Asahi和Takumar席卷了欧亚,极大的推动了单反的发展,超越了当时盛行的旁轴相机,迅速获得了极大的市场占有率。

1950~1957,最早的Takumar镜头,还是L37罗口,银色,以配合银色Asahiflex机身。

1957年,采取了兼容性最佳的m42罗口,黑银相间。

1958~1959,卡口尾部加了光圈顶针,实现了最大光圈取景。此时的命名为Auto-Takumar。

1960年,第一支Super-Takumar诞生了。镜头变成全黑色,只有镜身的最前端有个银边。Takumar镜头的标志性形状已经成型。黄色的镀膜,全金属却又小巧紧凑毫不笨重的镜身,舒适的对焦手感,不易粘手印的细腻的镜身涂层,明快的成像风格,使得这种镜头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Super-Takumar,一生产就是10年。

1971年,在后期Super-Takumar上试验SMC镀膜取得成功后,宾得推出了Super-Multi-Coated Takumar。设计和外观上Super

Takumar已经很完美,所以S-M-C Takumar 直接继承了前者的一切,只有黄色镀膜换成了淡淡的彩色7层镀膜。这是Takumar镜头的一个顶峰,成像上丝毫不逊于Super Takumar,还多了SMC镀膜,做工上没有丝毫的偷工减料。这种标识的镜头是收藏者最梦寐以求的。

1972年,仅仅一年之后,宾得就对成本妥协了,把对焦环换成了橡胶材料。并冠以SMC Takumar的新标识。我相信它和S-M-C的镜头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就像看到一个高佻迷人身着晚装的美女围着斯琴高娃的绿头巾一样,心里别扭得很。

1975年,宾得已经致力于开发下一代机身和镜头。随着K卡口的推出,一批新头涌现,Takumar的使命至此终止。同年其他厂商曾经给宾得代工做了一些非smc镀膜的pk口Takumar,做工、质量都不是一个档次,成为现在市场上的混珠之鱼目。

至此,Takumar25年的辉煌历史,见证了宾得的辉煌历史。也许正是这种超越时代的辉煌,麻痹了宾得的神经,没有跟上历史的潮流。不过不可否认的是,Takumar的25年,是世界相机业从奢侈品转变为日用品之前,以艺术品的要求制作镜头的理念还没有被成本彻底冲垮之前的最后一次辉煌了。 Takumar,写成汉字是“琢磨”,takumar镜头也的确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这也是我们可能找到的最具性价比和艺术性的镜头中,最容易出好成色的了。如果说有什么缺憾,我想只能是对焦外的处理不如现在。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现在的价格,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以下介绍几个评价率较高的Takumar镜头。

35/3.5:据评价,拍摄人物,甚至可以从瞳孔中看到自己。劣势:30~40mm焦段的自动定焦好头太多且占有率高,对多数人没有购买必要。价格:S-M-C版本600左右可淘到成色还可以的,Super版本少见。

50/1.4;当时少有的大光圈,为了保证成像质量用了镧系玻璃,色彩偏黄(因为胶片本身也有色温问题,所以当时色彩只是投个人所好,没人追究是否完全真实)。价格:S-M-C版本650左右。

55/1.8和55/2:其实是同一支镜头。这是市场上最多的镜头了,评价颇多,色彩表现力很好,浓郁而清透,在阴天时候优势更明显。价格:Super版本300左右就能搞到,S-M-C版本400多。

135/2.5:这个算得上名头了,素质和东蔡sonnar 135/3.5斑马版不相上下,光圈更有竞争优势。价格:年初还是1000以内,最近迅速升温,基本上较好成色的S-M-C要1500了,炒作因素很大,我打算降温后再做图谋。

135/3.5:比起2.5,虽然差了一点,但是占着轻便的优势,成像也不错。性价比好啊!价格:S-M-C版本好成色600拿下,Super版本可500以内淘到。

其他镜头虽然评价率不高,但是我想主要原因是同焦段高性价比的自动头多,导致占有率不高。但是我相信,任何一款m42的takumar镜头都不会让你失望的。

2024年2月19日发(作者:郯经国)

关于宾得镜头

A:A系列手动对焦镜头。

AF/MF:手动/自动对焦全程切换。用过宾得的FA*的摄友一定都会对其方便的AF/MF全程切换感到非常满意。一般长焦镜头在镜身上往往有个AF/MF的转换装置,这样可以通过这个装置而不是去找机身上的AF/MF转换键去控制对焦方式。镜头上有一个很细的小圈,转动它可以改变对焦方式,但是遗憾的是必须先得按下圈上的那个金属小钮才能转动,而且手还要重新回到对焦环上才能进行手动对焦,这在抢拍时很费时间而且很麻烦。PENTAX的全程切换动作全是在对焦环上,把它轻轻往回一拉,这时无论机身上设的是手动还是自动,立刻转为手动模式对焦,用完后往前一推即可以恢复原来的模式。它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当你在手动对焦时转动对焦环超出标尺刻度的时候,对焦环与镜头内机械装置立刻脱离,不会损伤镜头的机械结构。这种单键式操作大大方便了使用者,使得你可以随意的在任何时刻转换对焦模式,无须费力去找机身或镜身上的什么按钮,也不必担心会由于自己的误操作伤了自己的心肝宝贝儿。可能是由于价格问题,这种完全为使用者考虑的机制只存在于FA*系列镜头中。

AL:Aspherical非球面镜片。理想的镜头所汇聚的光应该是汇聚在一个点上,然而不幸的是这个世界是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的。普通球面镜头由于通过镜头中心的光线和四周的光汇聚不到一个点上,造成所谓的球差,影响成像质量。采用非球面镜头(Aspherical

Lens)可以减轻这种现象,使球差得到有效控制。这种技术经常在广角镜头上运用.PENTAX的非球面镜片一般由热硬化树脂制成。在镜头设计中采用不是球面的镜片,可以减少镜片的数量,在降低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光学性能。非球面镜片一般用来解决广角和变焦镜头中的眩光和边缘变形等问题,在长焦镜头中也能提高光学素质。

CF Micro:continue focus micro全程微距。

DA:DA镜头是宾得专为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数码专用镜头,用绿圈标识,无法用在全画幅机型上。

DA*:内置超声波马达的数码单反相机专用镜头,优异的防尘防滴设计和宾得独创的SP超级防护涂层。

ED:Extra-low Dispersion超低色散镜片。由于自然光不是由单一颜色的光组成,在玻璃中折射时由于各种光线的折射率不同,也会造成各种单色光成像不在一点上的问题。PENTAX在一些高级的FA*镜头上采用低色散玻璃(Extra-low Dispersion),尽量减低色散的影响,从而可以大大提高长焦镜头的成像质量。

F:宾得早期的AF镜头卡口。

FA:也是宾得的AF镜头卡口,比F卡口多了两个电子触点。

F:Inter Focus内对焦。内焦(InnerFocus)技术主要应用于中高档镜头,在对焦时只是镜头内部的一部分镜片组做整体移动,来实现对焦。这种镜头的特点是对焦时长度不变化,速度快,前片不转,有利于装滤光镜。同时也可以缩短最短摄影距离。

Limited:限量版,是宾得赋予具有高性能、高档次镜头的专用名词,是宾得镜头产品中最为高级的一个镜头产品系列。

M:M系列手动对焦镜头。

M.O.D:Minimum Object Distance 最近对焦距离。

PowerZoom:电动变焦。电动变焦((PowerZoom)是宾得KAF2卡口镜头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镜头内置变焦马达,可以代替手动变焦,有3种变焦速度。虽然有些人并不看好这种变焦机制,但它确实可以比较容易地创造出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效果来,比如可以在打开快门的同时变焦,使画面产生“爆炸”的效果,或者摇拍时通过电动变焦使被追踪的主体目标尺寸保持恒定。电动变焦的最大的缺点就是费电,如果你想用电动变焦的话,最好的办法是配个电池盒。

SMC:Super Mluti Coating超级多层镀膜,宾得特有的镜头镀膜技术,抗炫光能力比较强。

Soft Focus:柔焦镜头。

FA*镜是宾得的高档专业镜头,就像佳能的L头一样,俗称星镜。

常见名词缩写

实例说明

FA* 80-200 F2.8 ED镜头表示焦距为80-200mm、最大光圈恒定F2.8、使用了ED超低色散镜片的宾得专业星

镜;而FA31mm F1.8 AL Limited镜头表示焦距为31mm定焦、光圈F1.8、使用了非球面镜片的Limited限量版镜头。

宾得拥趸都知道宾得的名镜集中在星镜族和Limited镜族,其实不尽于此:

M42系的王牌是SMCTakumar 15mm/3.5和20mm/4.5;K系时期是一个高峰,15/3.5 Asph、18/3.5、20/4、28/2、28/3.5

Shift、35/2、50/1.2、85/1.8、135/2.5、200/2.5都是名镜,用料扎实,手感优异,分辨率出众;M系时期有M 35mm/1.4,只量产了6支,M* 300mm/4是宾得第一支135专业镜头;追星族迷恋的A* 135mm/1.8和A* 200mm/4 macro是世界最佳,A 100mm/2.8 macro是当时五大原厂里唯一的f/2.81:1中焦微距镜头;F 50mm/1.4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f/1.4标头,而F* 250-600mm/5.6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自动变焦“大炮”;独一无二的广角柔焦镜FA 28mm/2.8 Soft,FA* 28-70mm/2.8是四大厂同规格里体积最小的,而80-200mm/2.8分辨率最高、同一性最好……在K系时期,宾得还试制过极夸张的20mm/1.4和300mm/2,但未量产,也许成本太高了?关于Limited镜头,据说宾得在设计时未追求优异的仪器测试数据,而追求优异的实拍眼感,理由是像差最小、测试数据最好的镜头不一定是成像最舒服的。从三支Limited镜头的实拍照片看,宾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很了不起。

“三公主”

Pentax SMC FA 31/1.8 AL Limited

Pentax SMC FA 43/1.9 Limited

Pentax SMC FA 77/1.8 Limited

“三饼干”

Pentax DA 21/3.2 AL Limited

Pentax DA 40/2.8 Limited

Pentax DA 70/2.4 Limited

自动星头

Pentax SMC FA* 24/2 AL IF

Pentax SMC FA* 85/1.4 IF

Pentax SMC FA* 200/2.8

Pentax SMC FA* 200/4 Macro ED-IF

Pentax SMC FA* 300/2.8 ED-IF

Pentax SMC FA* 300/4.5 ED-IF

Pentax SMC FA* 400/5.6 ED-IF

Pentax SMC F/FA* 600/4

宾得名镜简介

Pentax SMC FA* 28-70/2.8 AL “小小金”

Pentax SMC FA* 80-200/2.8 ED-IF “小金”

Pentax SMC F/FA* 250-600/5.6 ED-IF “大金”

Pentax SMC DA* 16-50/2.8 AL ED-IF SDM

Pentax SMC DA* 50-135/2.8 ED-IF SDMbaog

手动星头

Pentax SMC M* 300/4

Pentax SMC A* 85/1.4

Pentax SMC A* 135/1.8

Pentax SMC A* 200/2.8 ED

Pentax SMC A* 200/4 ED Macro “钩子”

Pentax SMC A* 300/2.8 ED-IF

Pentax SMC A* 300/4

Pentax SMC A* 400/2.8 ED-IF

Pentax SMC A* 600/5.6 ED-IF

Pentax SMC A* 1200/8 ED [IF]

定焦Limited之“三公主”篇

近十年来宾得在135市场能够立足,靠的不是功能强大的机身,而是镜头。老牌旭光学几十年的功力成就了许许多多的名镜,其中多为定焦。而其中有三支堪称艺术品的镜头被人誉为“三公主”,外观典雅复古,制作精美,成像出色,宾得味十足。设计时贯彻了追求实拍的“眼感”而不刻意追求测试数据的理念,而上市以后色友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因为是Limited版本,每年只是限产,经常是一镜难求,所以拥有“三公主”之一成为了所有P家人的梦想。针对每一款镜头,都会有P友如此评价:“只为此头入P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少P友都是手里捏着钱,犹豫两三个月,难以决定先入哪一支。大有当年猪八戒“娶了大小姐怕二小姐不乐意”的架式。

“长公主” FA43mm F1.9 Limited

镜头结构 6组7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1.9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45 m

最大放大倍率 0.12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4 mm

镜头长度 27 mm

镜头重量 155 g

当前价格¥3200左右

97年面世,虽然年份最早,排名老大,但FA43却是小巧玲珑,俨然一副端庄淑娴的美女形象,“公主”绰号由此而来。看起来怪异的43mm焦距却和全画幅对角线长度相等,所以被称为“标头中的标头”。FA43对焦环柔滑如丝,手感极佳。对焦行程长以便于精确对焦。最大光圈虽然偏柔,但收至F4则是完全不同的锐利表现。镜头的色彩表现力极佳,浓郁饱和且非常亮丽,且富有立体感,实拍效果非常讨人喜欢,让人不得不佩服宾得的SMC镀膜功力深厚。

优点:拍出照片有出色的立体感。身临其境,就是这样。

缺点:大光圈略柔且有些紫边;自动对焦略慢;舍不得用,脏了心疼^_^;贵。

“二公主” FA77mm F1.8 Limited

镜头结构 6组7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1.8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7 m

最大放大倍率 0.14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4 mm

镜头长度 48 mm

镜头重量 270 g

当前价格¥5000左右

如果拍人像特写,P家的绝佳镜头之一便是这枚FA77。99年面世的她继承了大姐的所有优点,并在成像上更富有粘稠润滑的质感,焦外迷人自然,色彩准确,画面清新干净,色调温暖体贴,用于表现美女再适合不过。而此头的外观也正如其成像,无论是银妆素裹还是一袭黑衣,都是那么楚楚动人。

优点:拍人物表现力十足。

缺点:贵-_________-。

“小公主” FA31mm F1.8 AL Limited

镜头结构 7组9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1.8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3 m

最大放大倍率 0.14 倍

滤镜口径 58 mm

镜头直径 65 mm

镜头长度 68 mm

镜头重量 345 g

当前价格¥6000左右

2001 年,浓缩了宾得全部功力的镜头面世了,它就是FA31。在胶片上,这是一枚不错的小广角,在APS画幅上,这又是一枚绝对好用的标头。三公主虽然年龄最小,但是身材却最为高挑,婷婷玉立,而素质也超越了她的两个姐姐。做工、光圈、成像、色彩、近拍距离……几乎所有参数都是顶级。绝对是上了相机舍不得拿下来的镜头。西平英生对它的评价:“深不可测”;更有很多P友评价:“光学奇迹”。

优点:全是优点。

缺点:不要说贵,上了31的没人喊贵……所以没有缺点。

定焦Limited之“三饼干”篇

在摄影全面进入数码时代之后,宾得开发了APS画幅的“DA”绿圈镜头。传说DA头针对数码成像的特点做了优化,使光路更垂直于ccd,增强了边缘的成像。在为数不多的DA头中,宾得仍然独树一帜的发挥其“小既是美”的理念,丧心病狂的开发了三款薄到极致的定焦镜头。真的是太薄了,以至于装在厚重的 K10D上面更像机身盖。“饼干”的绰号就此得名。好在宾得在贯彻“小既是美”的理念时并没有忘记质量这三款镜头的成像素质虽不及公主,却也是响当当,而参数和价格也使得“饼干”兼顾了收藏和实用。

Pentax DA 21/3.2 AL Limited

镜头结构 5组8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3.2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2 m

最大放大倍率 0.17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3 mm

镜头长度 25 mm

镜头重量 155 g

当前价格¥3100左右

镜头小巧也倒罢了,偏偏还设计个内陷式的遮光罩。解像力没的说,色彩也很好,成像锐利通透,对焦迅速。外拍风景真是轻便啊。唯独光圈小了点,也没办法,那么小的镜身还要容纳AF系统,光圈确实大不了。

缺点:不能用于全幅,有些畸变。

Pentax DA 40/2.8 Limited

镜头结构 4组5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8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4 m

最大放大倍率 0.13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3 mm

镜头长度 15 mm

镜头重量 90 g

当前价格¥2100左右

最便宜的饼干,镜片少意味着透光率好,通透感强。尤其需要说明的是:这款头据说可以上全幅!

缺点:手动对焦太困难啦!

Pentax DA 70/2.4 Limited

镜头结构 5组6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4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45 m

最大放大倍率 0.12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3 mm

镜头长度 26 mm

镜头重量 130 g

当前价格¥3300左右

饼干中长焦,很有意思的配置。有人说它的成像直追77公主,可见表现力非同一般。况且这个头被证实能上全幅,更是好消息。在limited头中,性价比很高。

缺点:光圈小了一点点

常见的定焦星头

介绍完limited,介绍一下宾得的星星头吧。一颗象征贵族的星星,保证了漂亮的做工、锐利的成像、完美的色彩,还有……变态的价格。

Pentax SMC FA* 24/2 AL IF

镜头结构 9组11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0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35 m

最大放大倍率 0.12 倍

滤镜口径 67 mm

镜头直径 65 mm

镜头长度 72 mm

镜头重量 405 g

当前价格二手¥4800左右

无论是在全幅还是APS画幅都很实用的广角焦段。畸变很小,APS画幅上甚至很难看得出。成像素质极佳,最大光圈的中心解像力可媲美三公主,边缘相对低。色彩清新,锐而不生硬。对于经常表现大场面的广角来说,超级smc镀膜很好的控制了眩光。做工细致,镜身厚重,白色涂装更显高贵。

缺点:以P家的审美观,重了些;白色涂装容易花;貌似停产了,价格没保障啊。

定焦之微距篇

Pentax SMC FA* 85/1.4 IF

镜头结构 7组8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1.4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85 m

最大放大倍率 0.11 倍

滤镜口径 67 mm

镜头直径 70 mm

镜头长度 79 mm

镜头重量 550 g

当前价格二手¥8500~10000不等

P 家人对其的爱称是“杯子”。成像清新自然,色彩柔和,为人像摄影的上上之选。做为黄金人像段的超级牛头,表现力不输任何一家的同焦段,价钱却厚道的多。相比本家的二公主,各项素质均胜出,当然,差距不大。最令人扼腕的就是连它也停产了,不少人不得不出了公主头赶紧入85,导致近期的价格波动。

缺点:咋就停产了捏?

下面介绍3款百微,顺带介绍其他微距。说到百微,不得不提起停产的老头了(表拍我砖^_^),因为宾得实在是有几支让人流哈喇子的百微。入了宾门,不看二手是不行滴~

Pentax SMC F 100mm/2.8 Macro(红字) 和 Pentax SMC FA 100mm/2.8 Macro

镜头结构 8组9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8

最小光圈 32

最近对焦距离 0.3 m

最大放大倍率 1 倍

滤镜口径 58 mm

镜头重量 600 g

当前价格 F红字二手¥3500左右,FA二手3000左右

宾得头有几个标志是品质的保证:星星、Limited、俗称的“暗星”,还有一个就是“F红字”。F系列推出的红字镜头个个是精品,也都结实耐用,到了现在仍然风采不减。无论做工成像都优于现在的镜头。早期的厚道成就了宾得的名声,毁了宾得的收入,现在落魄到倍Hoya收购,新出的镜头也再无如此高的性价比。一反宾得“小就是美”的原则,这两个头重的很哦。FA的用料和成像都略不及F头,不过仍是一支强悍的百微。值得强调的是此头有个增加阻尼的拨盘(CLAMP),调到此处的手动对焦手感好的没话说,就像操作云台一样。

优点:做工扎实,关键时刻能用来防身;手动对焦阻尼好;成像就不说了。

缺点:AF时候一定要记得把CLAMP拨回来

Pentax SMC DFA 100mm/2.8 Macro

镜头结构 8组9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8

最小光圈 32

最近对焦距离 0.3 m

最大放大倍率 1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7.5 mm

镜头长度 80.5 mm

镜头重量 345 g

当前价格全新3400左右

按照老玩家的说法,这个头就是一“塑料玩具”,很不齿其做工甚至不愿试用。不过客观的说,好歹人家是全幅,还是做过数码优化的,表现不会比FA头差到哪去,也要优于SP90,性价比嘛,可能和sp90差不多。

优点:没啥突出的

缺点:如果没有老百微,做工也不会显得差

F、FA、DFA都有相应的50微,特点与百微类似,不再赘述。F、FA、DFA和SP90如果给我选,那么找不到F就选SP90了^_^。因为入P家的色友多是拿来玩的,少有人去弄个50微搞翻拍,现在有时aps画幅的年代,50更是不长不短,所以50相对而言显得有点“不招待见”。价格嘛, 都比同系百微低800元左右(F50/2.8除外,谁叫人家是mtf冠军呢 )。比起50微的高不成低不就,倒是新出的一支DA微距吸引了不少眼球。

Pentax SMC DA 35mm/2.8 Macro Limited

镜头结构 8组9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8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14 m

最大放大倍率 1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46.5 mm

镜头长度 63 mm

镜头重量 215 g

当前价格还不清楚

同时标有“Macro”和“Limited”的第一支镜头,值得期待。有人做白鼠试镜了,结论是好玩。对焦行程百分之九十都在0.5m以内,近距特写的利器。做工延续饼干头,小巧可爱而又结实。具体的成像、色彩和售价,还需要大量上市后进一步观察。好消息是,有人做了全幅测试,成像暗角很小(有UV的情况下),所以可以大胆猜测可以上全幅了。必要时可以充当个广角微距,绝对的好玩。

差点忘了,宾得还有支变态的“钩子”。

Pentax SMC A* 200mm/4 ED Macro

镜头结构 9组10枚

对焦方式手动

最大光圈 4

最小光圈 32

最近对焦距离 0.35 m

最大放大倍率 1 倍

滤镜口径 58 mm

镜头直径 71mm

镜头长度 145mm

镜头重量 600 g

当前价格 10000~20000?

冠以“离别钩”之名,堂堂七种武器之一,不少P友一辈子都听其传闻不见其真身的镜头。网上关于它的传说很多,不说了,气愤的是一P友居然出掉了F,FA的百微,然后得意的说“只留一个钩子加上AF1.7打月亮……”。我等啥时候能用上钩子捏?

其他常用定焦

现在还没有介绍的在产定焦有这样几只:DA14、FA28、FA35、FA50、DA*200、DA*300、FA*600。介绍物美价廉的两支吧

Pentax SMC FA 35mm/2 AL

镜头结构 5组6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2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3 m

最大放大倍率 0.17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4 mm

镜头长度 44.5 mm

镜头重量 195 g

当前价格新货2150

宾得镜头的“Best buy” -- --这是西平英生的评价。做为aps画幅的标头和全幅的广角,同焦段可比的有31和40两支Limited。从成像上,31>35>40但是差别不像想象中那么大,做工塑料了一些,不及星星和Limited,但是价格上优势大大滴。既锐又润,表现力可圈可点,被誉为“暗星”头。和所有的FA头一样,最大光圈逆光会有紫边,但是合理操控即能避免。全程mtf值都很好。

优点:性价比好,解像力高,全开光圈仍很锐。

缺点:塑料感,紫边。

Pentax SMC FA 50mm/1.4

镜头结构 6组7枚

对焦方式自动

最大光圈 1.4

最小光圈 22

最近对焦距离 0.45 m

最大放大倍率 0.15 倍

滤镜口径 49 mm

镜头直径 65 mm

镜头长度 37 mm

镜头重量 220 g

当前价格 1500左右

每个厂家都有的廉价定焦,我也相信每个厂家的这个头素质都差不多,没啥好说的。

宾得变焦镜头简介

变焦是宾得的弱项,无论是品种还是产量,较之其他厂商都有一定差距。尽管如此,宾得还是将smc镀膜在几乎所有在产镜头上推行了,保证了低档狗头的品质;而高档镜头虽然表现强劲,但是无奈产能成本市场多方面因素所限,镜头虽好,也很少见到人使用;中档变焦的缺失,是宾得最大的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方便和快速占据主流。AF系统和变焦镜头的发展缓慢使宾得从几十年辉煌的顶峰瞬间跌入了谷底。尽管如此, 宾得还是有一些值得拥有的变焦镜头的。从使用定位上考虑,将主要介绍AF变焦镜头。首先是变焦星头:小小金、小金

Pentax SMC FA* 28-70/2.8 AL

镜头结构: 14/11

视角(?): 75.00-34.50

光圈叶片: 6

最大放大倍率: 0.250

最近对焦距离(m): 0.43

滤镜直径(mm): 67

外观尺寸(DxL)(mm): 84.00×104.00

重量(g): 800

Pentax SMC FA* 80-200/2.8 ED-IF

镜头结构: 16/13

视角(?): 30.50-12.50

光圈叶片: 9

最大放大倍率: 0.190

最近对焦距离(m): 1.4

滤镜直径(mm): 77

外观尺寸(DxL)(mm): 87.00×191.00

重量(g): 1570

两个都是不折不扣的好头。相比于“大金”250~600的变态焦距,小金和小小金的焦距就非常实用了。这两个镜头中,又尤以小金的名望更大,性能更卓越。与同焦段的竞争对手爱死小白和小钢炮相比,像质应当不相上下,小金因为沿袭P家传统,要兼顾锐度和色彩,所以用了较多的ED镜片,牺牲了部分边缘成像,结果在现代镜头测试中大亏特亏;抗炫上,小金也是以微弱优势战胜尼康和美能达;对焦速度上,小金败下阵来 -- --p家的伤痛啊;重量上,拜现在看起来很搞笑的Power Zoom电动变焦所赐,重的出奇;价格上,谁让有一片镜片是用萤石做的呢?产量又少。价格没有任何优势。2004年,在环保玻璃、数码、成本等等冲击之下,小金在用完了库存材料之后停产了。

优点:按照西平所说,无论解像力和写实性能都是一等一的好。虽然重,但是结构适合手臂架稳,实拍效果好。

缺点:按照西平所说,唯独价格太不亲切了。

小小金和小金比起来,名气略小,但是仍然是非常杰出的,胶片时代和小金、大金的组合,构成了宾得全焦段星星组合。数码时代,小小金的焦段仍然很实用,而且在数码上的表现仍然非常棒,这对于老的胶片镜头来讲,也实属不易。小金和小小金的价格:小小金二手7000~10000,小金要看你能不能遇到了数码时代产了两支数码版的小金和小小金 -- --DA* 16-50 F2.8 ED SDM和DA*

50-135 F2.8 ED SDM。这里偷个懒不多介绍了,图就是第一辑中的两个防水镜头。数码优化、防水防尘、sdm(对P家来说,主要是安静了),都是卖点。作为小金的替代品, 目前50-135镜头的表现还是让人信服的。在被HOYA收购后,宾得屡出大招,短时间对自己的弱项进行了不少提升。这一点还是不错的。价格在6000左右。

宾得可用的手动镜头

一、为什么选择手动镜头?

手动头目前都已停产,而且都是至少10年以前的产品。相比现在的镜头,这些手动老头为什么还值得把玩呢?

原因1:宾得的AF技术发展相对晚些,新镜头无论是品种还是产量,都跟不上机身的成功热卖,所以老镜头温度上升是必然的。

原因2:老镜头用料十足,做工扎实,几十年经久不衰,做为艺术品也有一定的收藏和把玩价值。

原因3:现在狗头变焦横行,镜片少,成像好的老定焦能让你花很少的钱体验到近乎在产牛头的成像效果和亮丽通透的画面。

原因4:宾得数码机身对老镜头的支持还算不错,使用习惯了也很方便。

原因5:由于都是N手的老头,不存在贬值问题,只要入手时候把好关砍好价,保证原价出没问题,不怕折腾费钱。

二、宾得机身都支持什么卡口的手动镜头?

1、pk-a口:

这种卡口是有电子触点的。相比自动对焦镜头,只少了一个AF的触点。使用这种卡口的镜头,可以实现除了AF之外的所有功能。可以使用相机上的任何档位进行拍照。

2、K卡口:

这种卡口是光PP没有触点的,但是后面有个光圈拨杆,所以虽然不能传输光圈值,却可以通过光圈环预设光圈。装上机身之后,机身上的光圈联动杆卡住拨杆,实现最大光圈取景;按机身的绿键可以释放联动杆使光圈瞬间收缩进行测光,然后才能拍照。因此使用K卡口的镜头,只能使用M档拍照,用绿键测光(详见器材介绍一,机身图)。

3、m42螺口:

古老的卡口,却是实现“大一统”的卡口,多数机身都有此类卡口的转接环。pk-m42接环有两种,如下图:(大小0k)

a(左),带法兰环。接环全部覆盖了镜头的后口,法兰环上的缺口可以卡住机身的卡销来定位。使用了这个接环,镜头

就相当于K卡口,使用方法见2。但是因为有法兰环的存在,使得像场距增长,镜头不能在无穷远合焦。

b(右), 不带法兰。接环会陷在机身里,靠卡口内侧的簧片固定(也需要专用工具才能取出)。这样就不会改变像场距,可以无穷

远合焦,机身类似于m42机身。m42卡口虽然安装麻烦点,却提供了一个奇妙的功能 -- --自动测光。也就是开到Av档,机身会随着取景器自动测光,实时给出测光值。这为镜头的使用提供了相当大的方便。这种功能和真正的Av有区别吗?有的,区别就在于m42的Av只能实现拍摄光圈下的取景,而不能使用最大光圈取景。有时取景亮度是个问题。

这三种卡口的手动镜头,我们可以比较一下。

最方便使用的显然是pk-a口。但是由于这种卡口推出时间较晚,而且就当时的发展趋势而言,自动光圈只是一个过渡,之后就到了AF时代。因此没有太多镜头厂商跟风造pk-a口的镜头(当然,造了我们也不希罕用),所以这种卡口几乎成了宾得原厂头(A头)的独有财产。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A头是后期各项技术成熟之后的产物,也是宾得镜头的一个高峰,所以成像上与之后的F、FA不相上下甚至强于之后的塑料镜头,相应的,价格在手动头里面就显得尴尬了。K 卡口相比m42口,优势是装卸方便,最大光圈取景,劣势就是拍照时候操作不够便捷;相反m42操作就方便多了。这二者各有所长,人们选择各异。个人以为, 只要不频繁替换不同卡口的镜头,m42在操作上有优势,因为多数近景拍摄是使用较大光圈的,极少出现光圈小不易对焦的情况,而风光摄影要求小光圈的时候往往光线强烈,同时对对焦要求并不高,不能使用最大光圈测光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价格上,原厂K卡口镜头虽然不及A卡口那么高,但是却仍然高出m42镜头不少(有炒作因素),而成像上区别不是很大,况且m42头客户群广泛,市场大,因此我在选择廉价手动头时候,通常优先考虑m42卡口的镜头。也曾有人希望获得自动测光的优势而改造K卡口的镜头,说白了就是锯掉光圈拨杆。对于这种方法,在100元的凤凰头上我可能会干,在原厂头上,我舍不得。同样,很多m42镜头也是可以通过一个小突起自动收缩光圈,在m42机身上实现最大光圈取景的,有的人也会做类似粘死或者切掉的改造,使得镜头的收藏价值大大下降,购买时候要注意。

三、都有什么样的镜头可以选择?

原厂头:

Takumar镜头:m42

K头和M头:K卡口

A头:pk-a卡口

先来说A头。A头可以说是宾得镜头的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随着技术的日臻完善,A头不但继承了Takumar时代的成像优点,还结结实实的做出了一批名头。除了出于成本考虑带来的做工相对下降之外,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当然,作为手动头,价格普遍偏高是让人不爽的,相比其他手动镜头,缺乏竞争力(一个普普通通的A50/2可能都要600以上才有像样的成色)。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值得期待的名头的。比如价格比杯子还高的A85/1.4和A135 /1.8(都在万元以上),还有超广角名头A15/3.5(只见过一例,卖6K)。当然还有那可遇不可求的钩子A*200/4 macro。这些镜头与我们的定位相去甚远,不理它也罢。

再看看K头和M头。其实K头和M头除了外观有点区别,基本上就是改了个名字。K头上并没有K的字样,而是K卡口最初使用时候没有系列标号的一批镜头。后来再发展下来,出现了M头,但是无论是结构还是卡口,都没有大的区别。按照我对于镜头的使用定位,这些头不及m42方便;成像上比起m42的经典结构,又没有很明显的提升;价格上,好歹是年代近一些的镜头,卖家也不愿降身价。所以交易量感觉上不是很大,所以m头向来是评价较少的。但是它的价格已经接近了takumar,遇到了成色较好的还是可以毫不犹豫的拿下的(如果不像我这样对m42有着某种偏爱的话),毕竟宾得的手动头里面是没有弱旅的。

最后是大名鼎鼎的Takumar镜头了。这些在70年代在欧洲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镜头,以其扎实的做工、一流的手感、亮丽的成像征服了无数爱好者。现在它征服我们的另一个看点就是价格了,因为有着较大的市场,所以用400~500拿下标头段的好成色takumar并不难,而700元基本上也可以收到200mm以下段的长焦和28mm以上的广角了,好成色的。因此takumar系列是我们的主战场。

非原厂头:德头和俄头:几乎只有m42口可选了

德头比takumar要贵不少,不过也有一些物美价廉的,需要使劲淘。相比其他德头,蔡司是最物美价廉的了。俄头便宜很多,也有少数值得购买的好头,价格也是一脚深一脚浅,啥价格都有。买俄头要严重看清成色,因为很多俄头是东北胡乱交易来的,很怀疑是放在秤上卖的,磕磕碰碰的很普遍,灰头土脸的也有的是。

四、Takumar镜头

先来了解takumar镜头的历史吧。

1949年,旭光学的会长松本三郎开始了制作日本人那第一台单反相机的尝试。他请到了机身设计师吉田信行 Nobuyuki Yoshida 和镜头设计师铃木良平 Ryohe Suzuki (Takumar 镜头的设计者)一同投入单反相机的设计和开发。终于在50年,日本第一台单反

Asahiflex I 诞生了,标配镜头就是Kogaku Takumar 50mm f3.5,m37罗口。这是第一支Takumar命名的镜头,为了纪念松本的叔父、摄影师梶原琢磨 Takumar Kajiwara 而得名。记住这个历史时刻吧,因为随着机身和镜头的不断更新换代,Asahi和Takumar席卷了欧亚,极大的推动了单反的发展,超越了当时盛行的旁轴相机,迅速获得了极大的市场占有率。

1950~1957,最早的Takumar镜头,还是L37罗口,银色,以配合银色Asahiflex机身。

1957年,采取了兼容性最佳的m42罗口,黑银相间。

1958~1959,卡口尾部加了光圈顶针,实现了最大光圈取景。此时的命名为Auto-Takumar。

1960年,第一支Super-Takumar诞生了。镜头变成全黑色,只有镜身的最前端有个银边。Takumar镜头的标志性形状已经成型。黄色的镀膜,全金属却又小巧紧凑毫不笨重的镜身,舒适的对焦手感,不易粘手印的细腻的镜身涂层,明快的成像风格,使得这种镜头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Super-Takumar,一生产就是10年。

1971年,在后期Super-Takumar上试验SMC镀膜取得成功后,宾得推出了Super-Multi-Coated Takumar。设计和外观上Super

Takumar已经很完美,所以S-M-C Takumar 直接继承了前者的一切,只有黄色镀膜换成了淡淡的彩色7层镀膜。这是Takumar镜头的一个顶峰,成像上丝毫不逊于Super Takumar,还多了SMC镀膜,做工上没有丝毫的偷工减料。这种标识的镜头是收藏者最梦寐以求的。

1972年,仅仅一年之后,宾得就对成本妥协了,把对焦环换成了橡胶材料。并冠以SMC Takumar的新标识。我相信它和S-M-C的镜头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就像看到一个高佻迷人身着晚装的美女围着斯琴高娃的绿头巾一样,心里别扭得很。

1975年,宾得已经致力于开发下一代机身和镜头。随着K卡口的推出,一批新头涌现,Takumar的使命至此终止。同年其他厂商曾经给宾得代工做了一些非smc镀膜的pk口Takumar,做工、质量都不是一个档次,成为现在市场上的混珠之鱼目。

至此,Takumar25年的辉煌历史,见证了宾得的辉煌历史。也许正是这种超越时代的辉煌,麻痹了宾得的神经,没有跟上历史的潮流。不过不可否认的是,Takumar的25年,是世界相机业从奢侈品转变为日用品之前,以艺术品的要求制作镜头的理念还没有被成本彻底冲垮之前的最后一次辉煌了。 Takumar,写成汉字是“琢磨”,takumar镜头也的确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这也是我们可能找到的最具性价比和艺术性的镜头中,最容易出好成色的了。如果说有什么缺憾,我想只能是对焦外的处理不如现在。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现在的价格,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以下介绍几个评价率较高的Takumar镜头。

35/3.5:据评价,拍摄人物,甚至可以从瞳孔中看到自己。劣势:30~40mm焦段的自动定焦好头太多且占有率高,对多数人没有购买必要。价格:S-M-C版本600左右可淘到成色还可以的,Super版本少见。

50/1.4;当时少有的大光圈,为了保证成像质量用了镧系玻璃,色彩偏黄(因为胶片本身也有色温问题,所以当时色彩只是投个人所好,没人追究是否完全真实)。价格:S-M-C版本650左右。

55/1.8和55/2:其实是同一支镜头。这是市场上最多的镜头了,评价颇多,色彩表现力很好,浓郁而清透,在阴天时候优势更明显。价格:Super版本300左右就能搞到,S-M-C版本400多。

135/2.5:这个算得上名头了,素质和东蔡sonnar 135/3.5斑马版不相上下,光圈更有竞争优势。价格:年初还是1000以内,最近迅速升温,基本上较好成色的S-M-C要1500了,炒作因素很大,我打算降温后再做图谋。

135/3.5:比起2.5,虽然差了一点,但是占着轻便的优势,成像也不错。性价比好啊!价格:S-M-C版本好成色600拿下,Super版本可500以内淘到。

其他镜头虽然评价率不高,但是我想主要原因是同焦段高性价比的自动头多,导致占有率不高。但是我相信,任何一款m42的takumar镜头都不会让你失望的。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