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咖啡挥发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及其成分分析

IT圈 admin 35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符诗双)

2021年第34卷第5期!"与油%51咖啡挥发油的超临界

二氧化碳萃取及其成分分析戴桂芳1,陈

云1,陈小玲2,高群玉1(1-华南理工大学食晶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雅迪香料(广州)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40)摘

要: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萃取咖啡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萃取物进

行了成分分析。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5

C、萃取时间60

min、

萃取压力30

MPa,在该条件下,咖啡挥发油的得率最高,为5.93

%

&

GC-MS分析结果显示:咖啡挥

发油的成分为酯类、酮类、酚类、醛类、6嗪类、68类、咲喃类化合物等。关键词:咖啡;挥发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成分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and

components

analysis

of

coffee

volatile

oil

DAI

Gui-fang1CHEN

Yun1CHEN

Xiao-ling2GAO

Qun-yu1(1・

ScC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

,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2・

I&D

International

Flavours

dFiginces!GZ)

Co.,Ltt.,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Abstract:

The

coffee

volatile

oil

was

extracted

by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and

the

components

of

the

extract

was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y

(

GC-MS)

.

Through

single

i/ctor

and

or-

thogonai

test

analysis,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extraction

imps—un

55

C,

Jtioacioon

iomJ60

mon,Jtioacioon

po

suo

30

hJsJcondoioons,ihJhoghJsiyoed

oicoiJ

eoeaioe

ooewas5

.93

%

.ThJoJsueisoiGC-MS

anaeysosshowJd

ihaiihJmaon

componJnisoicoiJeoea-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9578(2021)05

-0051

-05tile

oil

were

esters,

ketones,

phenols,

aldehydes

,

pyrazines

,

pyNdines,

furans

,

worCs:

coffee;

volatile

oil;

supercNticai

CO2;

extraction;

ingredient中图分类号:TS201.1

咖啡是茜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1],其产

量、销售量、消费量都居世界三大饮料植物(咖啡、

茶、可可)之首[2]。咖啡豆呈暗绿色或暗棕色,具有

独特且醇厚的香气,味微苦、涩,由于含大量的活性

国内外对咖啡挥发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大多数挥

发油的萃取都是采用蒸憎法[6]、溶剂法[7]和超声辅

助萃取法[8])而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咖啡挥

发油的试验却很少报道,该技术是利用二氧化碳在

成分而具有减肥、提神醒脑、利尿、抗氧化等保健功

临界点附近发生显著变化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取,

效,因而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爱[3]。咖啡的品

种主要有利比里亚豆、阿拉比卡豆和罗布斯塔豆,

其实质是利用溶质在提取和分离阶段在流体中溶

解度的差异达到提取分离目的。超临界二氧化碳

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是阿拉比卡豆和罗布斯塔

豆⑷。阿拉比卡咖啡豆又称小粒种咖啡豆,其产量

流体萃取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天然

挥发油的开发⑼,该方法具有无溶剂残留、萃取效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

%。阿拉比卡咖啡豆因其味

道醇厚、芳香浓郁,成为咖啡豆中最好的一种,世界

率高、萃取温度低等优势,主要应用于医药、食品、

化妆品等领域[10])因此本试验用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法萃取咖啡挥发油,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

著名的蓝山咖啡几乎都采用阿拉比卡咖啡豆。现已报道的咖啡中挥发性成分有900多种'5(。收稿日期:2019-01-28萃取时间对萃取得率的影响,并对咖啡挥发油的成

作者简介:戴桂芳(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通信作者:高群玉(1965—),女,教授,研究方向为淀粉改性及碳水化合物研究

52!"与油脂库,对各

量。2021年第34卷第5期分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

GC-MS)分析。进行结构确定,并

面积归一法发油中不同成1材料与方法1.

1材料与试剂进行定量分析,得出

阿拉比

1.2仪器与设备豆,市售;无水乙醇,分析纯;二,谱纯。2 果与分析2.1

单因素试验结果2.1

-1

萃取温度对咖啡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由图1可知:

发油的

氧化碳气体,纯度>99.

9

%

HP-5MS!60

mx0.25

mmx0.25

pm)毛细色谱

先升高后降低,柱管柱、7890'-5975C气相色谱质谱

(GC-在其他萃取

一定的

,萃取温度在55

CMS)

,美国'gilent公司;SFE221--0-06型超临界萃

大。当温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二取设备,苏

通华安

萃取有限

;MINI手摇磨豆机,

PORLEX公司。1.3

试验方法1.3.1

单因素试验在分离温度40

C、分离压力6

MPa、萃取流量

15

L/h、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120

min、萃取温

度55

C的

上,以

发油

为指标,进行单

,分别

察萃取

、萃取

和萃取温度 发油

的影响。发油

的计

(1

))B

y」1P

100

%

1

)式中:B为咖啡挥发油的得率,%

;31为咖啡原料的

质量,e;32为发油的质量,g。1.3.2

正交试验选取萃取

、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3个因素进行正交

,以

发油的

为指标,进行水

。正交

及水

1。表1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表水平-因素1萃取温度/

C6萃取

/minC萃取压力/

MPa.3.3

挥发油成分检测及其定量分析*11

+将

发油稀释1 000倍溶于正己烷,过0.45呵膜。利用GC-MS分析

发油成分。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初MS

60

m

X0.

25

mm

X

0.25

pm);采

程序升温,即柱温先在60

C下保持

10

min,后以8

C/min升温,于100

C下保持2

mS,

最后以10

°C/min升到190

C并保持2

min;进样口

温度250

C;分流比20

:1

;进样量0.5

mL。采用G1701D'质谱工作站检索NIST02质谱化碳热运动

,扩散系数增加,从而

二氧化

增强,传质速率提高,因发油的

之增加。当温度较高时,随着温度的增加,二

的密度

,对风味物质的应 ,

发油的 ,且高温对热敏性的香味物质有破

,萃取温度在55

C

为合适。2.1.2

对咖啡挥

的影响由

2

知:

发油的

高而提高,但是当萃取

大于30

MPa时,咖发油的

增速变缓。随着萃取压力的提高,二化碳的密度也随之增加,挥发油在二氧化

的溶

2021年第34卷第5期!"与油脂53解度相应的提高。但是当

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了二氧化

发油

的影响

M值结果

水平。根据正交试制备工

的密度虽然增大,但同

的扩散系数变小,不利

为161C2,即萃30

MPa。质,影响挥发油的得取温度55

C、萃取时间60

min、萃取

[⑵。综合成

,

萃取

为30

MPa。进行

实验,所

发油的平均略高。2.

1.

3

萃取时间对咖啡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得率为5.93

%,比表2中的9

表3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由图3可知:

发油的

着萃取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但是当时间大于80

min时,咖

/%发油的

增速变缓。这主要是因为萃取时越久萃取越完全,当

一定点时,大

•发油

萃取出来,萃取

延长,

增缓慢。

,综合成本和效益考虑,选择萃取时间为80

min。2.

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由表2〜3可知:3个因素对咖啡挥发油得率的

影响顺序为1萃取温度)〉6(萃取时间)〉C(萃取);1(萃取温度)、6(萃取

) 发油的提取得率有显著性影响,且1(萃取温度)对咖啡表2咖啡挥发油得率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号16C/%11114.421225.031334.642125.52234.62315.973135.883214.993324.8M14.

66(5. 3005.

06(M25.

4334.

86(5.

16(M35.

16(5.

1005.

033R0.

660.

4330.

134因素差方和由度F比F

值5值10.

90921.4384.

600.

00(

**60.

28220.

4464.

600.

023

*C0.

02920.

0464.

600.

061

-误差2.

538----注:* *表示差异极显著(5

<0.01

);

*表示差异显著(5

<0.05)。2.

3成分分析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萃取

的挥发油具有特有的香气,经GC-MS分析,检测结果

4所:发油的成分为酯类、酮类、

、醛、

、、

化合物等。含量高的物质分别为邻苯二

二(2初

"己酯(21.984

%

"、棕(15.121

%

)、

(5.328

%

)、亚油酸(3.776

%

)和

"-

1.044

%

等。[―⑷报与

的物质组成

一,说

二氧化碳萃取方

萃取咖的

质。3

论研究了咖啡挥发油的

二氧化碳萃取工

,通过GC-MS分析了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以

发油的得率为指标,通过单

和正交

析,

发油

萃取的

工艺:萃取温度55

C、萃取

60

min、萃取30

MPao由交

析可知,各

发油萃取

的影响

序为萃取温度

萃取

〉萃取

萃取温度

影响

GCMS

析结果

发油的主

、醛

化合

等。二氧化碳萃取

有效萃取出

的挥发性成分,是一

行的

萃取方法。与

3、

和声辅助萃取

比,

二化萃取

萃取速

、萃取温度

,且二氧化碳气体安全易得,工

易掌握。利

1临二氧化

实现大

产,有利

发油萃取工业化,是一

为理想的

发油萃取方

54!"与油%2021年第34卷第5期表4咖啡挥发油化学成分化合物名称分子式相对含量/%竣酸类棕植1酸C16H32O215-121亚油酸C18H32O23.776异戊酸C5H10O20.047C3

H6

O2丙酸0.0163,3-二甲基丙烯酸C5H8O20.0102-甲基丁酸C5H10O20.007酯类二二C24

H38O421.984(2-乙基)己酯#

丁内酯CHO20.049二

二异丁C16H22

040.044棕植1酸乙酯C18H36O20.039乙酰乙酸酯C5H8O30.039亚油C20

H36

O20.038棕植1酸甲酯C17H34O20.031酚类"-生育酚C28

H48O21.0444-乙烯基愈创木酚C9H10O20.153麦芽酚C6HO30.093儿茶酚C6Hv6O20.0334-乙基愈创木酚C9H2O20.0253-甲基苯邻二酚C7H8O20.016对甲酚c7h8o0.004苯酚C6HO0.009对甲氧基苯酚C7H8O20.009酮类咖啡因C8H10N4

025.328甲基环戊烯醇酮C6H8O0.023C3

H6

O2丙酮0.0201-乙酰氧基-2

-

丁酮C6H10O30.013环戊

酮C7H10O20.0111-胡基甲-丁酮C4H8O20.0113-胡基甲-丁酮C4H8O20.0052,3-戊二酮C5H8O20.0042,5-甲二酮C6H10O20.003芳香

1,3-二

-4,C8H10O20.038化合物5-二1甲3-胡基苯)“C7H8N2O20.035苯并”•C7H5NS0.020苯C6H0.015毗嗪类2-C5HN20.0382,5-二CeHN0.0382-

-5-C7H10N20.0242-

-6-C7H10N20.0183-

-2,5-二C8H12N20.0136,7-二氢胃一甲基-C8H10N20.0105H-环戊二烯并毗嗪2,3-二CeHN0.006眦嗪C4H4N20.0042-CeHN0.002表化合

名称子量

%咲喃类2-

酰C6HO20.0422-

氢C5H8O20.015乙酸糠酯C7

H8O30.050甲酸糠酯C6HO30.009糠醇C5HO20.5252-

3-酮C5H8O20.015C10

H10

O32,2:糠基醴0.010醛类5-甲基糠醛C6HO20.1005-胡甲基糠醛C6HO30.057糠醛C5HO20.0615-乙酰氧基甲基甲-糠醛C6HO20.1002-

醛C5H5NO0.0421-

咯-2-

醛C6H7NO0.035N- -2-

醛C6H7NO0.017毗喘类3-C5H5NO0.092毗喘C5H5N0.0233-

-6-CgHgCINO0.015毗咯类2-

咯CgHNO0.0341-糠基眦咯C9H9NO0.0132-

-

咯C7H9NO0.005咯C4H5N0.003〔参考文献〕[1]

赵国平,戴慎,陈仁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

(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胡国伟,舒志成,肖林平.喷淋滴滤法咖啡提取工艺

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8,

33(11):

74

-76.[3

]刘秀凤,阮美娟,蔡金星,等.咖啡浸提条件优化研

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6,

27(2):

123

-125,192.[4

]虞健;不同焙炒程度咖啡感官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分

析[D].无锡:江南大学,2014.[5

]BUFFOR',C'aeouo:'n

oeeoeoew[]].Feaeouoand

F

oag

oance ]ou

ona

e,

2004,

19

(2):

99

—104.[6

]李娜,张富县,李妙清,等.两种萃取方式与两品种咖

啡豆对咖啡萃取液香气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5,

40(10)=51

-56.[7

]

MOON

0

K,

SHILAMOTO

T.

Role

of

roasting

conditions

in

the

profile

of

velaglo

-lavor

chemicals

Oormed

from

cof-

ieebeans[]].'gYocueiuYaeFood

Chemosiy,2009,57:(12)

5823

-5831[8]詹家芬,陆舍铭,曲国福,等.老挝咖啡的挥发和半挥

发性成分提取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

29

(2):

125

-129.(下转第58页)

58!"与油脂产物和一些热敏

2021年第34卷第5期及

等,即有效

•除豆油的过

化值、

香胺值和

'OM

值变化在差异;碱

油过氧化值增加,而茴香胺值和'OM

了挥发性的

子碎片化合物,测

的茴香胺值为只与不挥发的碎片化合物反应的结果,

,大,;

油过

化值

增加,同时AOM值开始增加;

香胺值油的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有研

处理不仅改善了油脂的色泽、风味,也

油的

大幅提高⑻。也有研

,同样质量的

油进行

油过氧化,大。值和茴香胺值均大

AOM值

,即全氧化值

增加,氧化

增强。整个精炼过程温度越高氧化

越中,

工段对提高大豆油氧化

⑴。但过度

微量物质损失过多,

效果将造成大豆油的有益了大豆油的营养价值而不学,2009.〔参考文献〕J

1

]王霞-精炼对大豆油品种的影响[D]-无锡:江南大

可取。2.5

大豆油精炼各工段的氧化变化1为大豆油精炼各工段氧化及其氧化

性[2]

齐兵,包李林,熊巍林,等.精炼对菜籽油品质的影的变化。由1可知:全氧化方面,从

油、碱

工段,全氧化值变化不大,在

工段:下响[]-中国油脂,2018,

43(6):

16-18.[3

]

WANASUNDARA

U

N,

SHAHIUI

F.

Storage

stabil/y

of

microencapsulated

sect

blubber

oil

- J]

-

Jouvivi

of

Food

;氧化

方面,从原油到碱炼工段,

有、

开始稳步增加,脱臭Lipids,

1995,

2(2):

73

-86.J

4]金

工段变化更

定性的

,即

工段对大豆油氧化及

,盛林霞,应玲红,等.实灌储存大豆原油品质大,这与JUNG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A(全氧化值)

f-攻全氧化值)

Y-C(全氧化值)T-A(氧化稳定性)*B(氧化稳定性)T«_C(氧化稳定性)变化规律及敏感指标探究[]-粮食储藏,2020,

49

(1):

41

-44,56.[5]

成,谷克仁,张传许-以提取生育酚为目的的油

脂精炼工艺的优化[]-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3

(8):

45

-47.&

.oe75.

m4.o赳6..o畑w3..o2.o.L0.0原油

Zo

o6.

o5.4

o

o3.2

o

L

OA1[6]

,倪芳妍,杨帆,等.油脂加工过程中重金属危害

的研究[]•粮食与油脂,2008,

33(1):

16

-19.J

7]左青,吕瑞,徐宏闯,等-大豆油生产加工中色泽控制

碱炼

脱色

脱臭措施[]-中国油脂,2020,

45(5):

138 -142.[8]何东平,闫子鹏.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M].北京:

图1大豆油精炼各工段的全氧化值和氧化稳定性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结论通过对不同质量大豆原油精

[9

]

JUNG

M

Y,

YOON

S

H,

MIN

D

B.

Effects

of

pNcessing

各工段样steps

on

the

contents

of

minor

compounds

and oxidation

of

soybean

oil-J].

JAOCS,

1989,

66(1):

118

-120.品的氧化及 化

析,发精炼过程中大O

[12]

李芳香,贺国君,郁建平,等-台酒糟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技术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8,

37(8):

82­86.究[]-粮食与油脂,2017,

30(1):

93

-96.[0]曹

,

,毛国芳-;

精油的超临界流体萃[13]

周斌,任洪涛.烘焙时间对云南小粒咖啡挥发性成分影

取的研究与发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

20

(1):

67

-74.J11]李叶,尹文清,段少卿.瓜馥木挥发油GC-MS分析[]-

响的研究[]•现代食品科技,2015,

31(1):

236-244.[14]

何余勤,

,张海德,等•基于电子鼻技术检测不同焙烤程度咖啡的特征性香气[]-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18):

247 -255.粮食与油脂,2010(6):

17-19.

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符诗双)

2021年第34卷第5期!"与油%51咖啡挥发油的超临界

二氧化碳萃取及其成分分析戴桂芳1,陈

云1,陈小玲2,高群玉1(1-华南理工大学食晶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雅迪香料(广州)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40)摘

要: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萃取咖啡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萃取物进

行了成分分析。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5

C、萃取时间60

min、

萃取压力30

MPa,在该条件下,咖啡挥发油的得率最高,为5.93

%

&

GC-MS分析结果显示:咖啡挥

发油的成分为酯类、酮类、酚类、醛类、6嗪类、68类、咲喃类化合物等。关键词:咖啡;挥发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成分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and

components

analysis

of

coffee

volatile

oil

DAI

Gui-fang1CHEN

Yun1CHEN

Xiao-ling2GAO

Qun-yu1(1・

ScC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

,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2・

I&D

International

Flavours

dFiginces!GZ)

Co.,Ltt.,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Abstract:

The

coffee

volatile

oil

was

extracted

by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and

the

components

of

the

extract

was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y

(

GC-MS)

.

Through

single

i/ctor

and

or-

thogonai

test

analysis,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extraction

imps—un

55

C,

Jtioacioon

iomJ60

mon,Jtioacioon

po

suo

30

hJsJcondoioons,ihJhoghJsiyoed

oicoiJ

eoeaioe

ooewas5

.93

%

.ThJoJsueisoiGC-MS

anaeysosshowJd

ihaiihJmaon

componJnisoicoiJeoea-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9578(2021)05

-0051

-05tile

oil

were

esters,

ketones,

phenols,

aldehydes

,

pyrazines

,

pyNdines,

furans

,

worCs:

coffee;

volatile

oil;

supercNticai

CO2;

extraction;

ingredient中图分类号:TS201.1

咖啡是茜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1],其产

量、销售量、消费量都居世界三大饮料植物(咖啡、

茶、可可)之首[2]。咖啡豆呈暗绿色或暗棕色,具有

独特且醇厚的香气,味微苦、涩,由于含大量的活性

国内外对咖啡挥发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大多数挥

发油的萃取都是采用蒸憎法[6]、溶剂法[7]和超声辅

助萃取法[8])而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咖啡挥

发油的试验却很少报道,该技术是利用二氧化碳在

成分而具有减肥、提神醒脑、利尿、抗氧化等保健功

临界点附近发生显著变化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取,

效,因而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爱[3]。咖啡的品

种主要有利比里亚豆、阿拉比卡豆和罗布斯塔豆,

其实质是利用溶质在提取和分离阶段在流体中溶

解度的差异达到提取分离目的。超临界二氧化碳

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是阿拉比卡豆和罗布斯塔

豆⑷。阿拉比卡咖啡豆又称小粒种咖啡豆,其产量

流体萃取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天然

挥发油的开发⑼,该方法具有无溶剂残留、萃取效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

%。阿拉比卡咖啡豆因其味

道醇厚、芳香浓郁,成为咖啡豆中最好的一种,世界

率高、萃取温度低等优势,主要应用于医药、食品、

化妆品等领域[10])因此本试验用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法萃取咖啡挥发油,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

著名的蓝山咖啡几乎都采用阿拉比卡咖啡豆。现已报道的咖啡中挥发性成分有900多种'5(。收稿日期:2019-01-28萃取时间对萃取得率的影响,并对咖啡挥发油的成

作者简介:戴桂芳(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通信作者:高群玉(1965—),女,教授,研究方向为淀粉改性及碳水化合物研究

52!"与油脂库,对各

量。2021年第34卷第5期分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

GC-MS)分析。进行结构确定,并

面积归一法发油中不同成1材料与方法1.

1材料与试剂进行定量分析,得出

阿拉比

1.2仪器与设备豆,市售;无水乙醇,分析纯;二,谱纯。2 果与分析2.1

单因素试验结果2.1

-1

萃取温度对咖啡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由图1可知:

发油的

氧化碳气体,纯度>99.

9

%

HP-5MS!60

mx0.25

mmx0.25

pm)毛细色谱

先升高后降低,柱管柱、7890'-5975C气相色谱质谱

(GC-在其他萃取

一定的

,萃取温度在55

CMS)

,美国'gilent公司;SFE221--0-06型超临界萃

大。当温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二取设备,苏

通华安

萃取有限

;MINI手摇磨豆机,

PORLEX公司。1.3

试验方法1.3.1

单因素试验在分离温度40

C、分离压力6

MPa、萃取流量

15

L/h、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120

min、萃取温

度55

C的

上,以

发油

为指标,进行单

,分别

察萃取

、萃取

和萃取温度 发油

的影响。发油

的计

(1

))B

y」1P

100

%

1

)式中:B为咖啡挥发油的得率,%

;31为咖啡原料的

质量,e;32为发油的质量,g。1.3.2

正交试验选取萃取

、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3个因素进行正交

,以

发油的

为指标,进行水

。正交

及水

1。表1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表水平-因素1萃取温度/

C6萃取

/minC萃取压力/

MPa.3.3

挥发油成分检测及其定量分析*11

+将

发油稀释1 000倍溶于正己烷,过0.45呵膜。利用GC-MS分析

发油成分。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初MS

60

m

X0.

25

mm

X

0.25

pm);采

程序升温,即柱温先在60

C下保持

10

min,后以8

C/min升温,于100

C下保持2

mS,

最后以10

°C/min升到190

C并保持2

min;进样口

温度250

C;分流比20

:1

;进样量0.5

mL。采用G1701D'质谱工作站检索NIST02质谱化碳热运动

,扩散系数增加,从而

二氧化

增强,传质速率提高,因发油的

之增加。当温度较高时,随着温度的增加,二

的密度

,对风味物质的应 ,

发油的 ,且高温对热敏性的香味物质有破

,萃取温度在55

C

为合适。2.1.2

对咖啡挥

的影响由

2

知:

发油的

高而提高,但是当萃取

大于30

MPa时,咖发油的

增速变缓。随着萃取压力的提高,二化碳的密度也随之增加,挥发油在二氧化

的溶

2021年第34卷第5期!"与油脂53解度相应的提高。但是当

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了二氧化

发油

的影响

M值结果

水平。根据正交试制备工

的密度虽然增大,但同

的扩散系数变小,不利

为161C2,即萃30

MPa。质,影响挥发油的得取温度55

C、萃取时间60

min、萃取

[⑵。综合成

,

萃取

为30

MPa。进行

实验,所

发油的平均略高。2.

1.

3

萃取时间对咖啡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得率为5.93

%,比表2中的9

表3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由图3可知:

发油的

着萃取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但是当时间大于80

min时,咖

/%发油的

增速变缓。这主要是因为萃取时越久萃取越完全,当

一定点时,大

•发油

萃取出来,萃取

延长,

增缓慢。

,综合成本和效益考虑,选择萃取时间为80

min。2.

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由表2〜3可知:3个因素对咖啡挥发油得率的

影响顺序为1萃取温度)〉6(萃取时间)〉C(萃取);1(萃取温度)、6(萃取

) 发油的提取得率有显著性影响,且1(萃取温度)对咖啡表2咖啡挥发油得率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号16C/%11114.421225.031334.642125.52234.62315.973135.883214.993324.8M14.

66(5. 3005.

06(M25.

4334.

86(5.

16(M35.

16(5.

1005.

033R0.

660.

4330.

134因素差方和由度F比F

值5值10.

90921.4384.

600.

00(

**60.

28220.

4464.

600.

023

*C0.

02920.

0464.

600.

061

-误差2.

538----注:* *表示差异极显著(5

<0.01

);

*表示差异显著(5

<0.05)。2.

3成分分析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萃取

的挥发油具有特有的香气,经GC-MS分析,检测结果

4所:发油的成分为酯类、酮类、

、醛、

、、

化合物等。含量高的物质分别为邻苯二

二(2初

"己酯(21.984

%

"、棕(15.121

%

)、

(5.328

%

)、亚油酸(3.776

%

)和

"-

1.044

%

等。[―⑷报与

的物质组成

一,说

二氧化碳萃取方

萃取咖的

质。3

论研究了咖啡挥发油的

二氧化碳萃取工

,通过GC-MS分析了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以

发油的得率为指标,通过单

和正交

析,

发油

萃取的

工艺:萃取温度55

C、萃取

60

min、萃取30

MPao由交

析可知,各

发油萃取

的影响

序为萃取温度

萃取

〉萃取

萃取温度

影响

GCMS

析结果

发油的主

、醛

化合

等。二氧化碳萃取

有效萃取出

的挥发性成分,是一

行的

萃取方法。与

3、

和声辅助萃取

比,

二化萃取

萃取速

、萃取温度

,且二氧化碳气体安全易得,工

易掌握。利

1临二氧化

实现大

产,有利

发油萃取工业化,是一

为理想的

发油萃取方

54!"与油%2021年第34卷第5期表4咖啡挥发油化学成分化合物名称分子式相对含量/%竣酸类棕植1酸C16H32O215-121亚油酸C18H32O23.776异戊酸C5H10O20.047C3

H6

O2丙酸0.0163,3-二甲基丙烯酸C5H8O20.0102-甲基丁酸C5H10O20.007酯类二二C24

H38O421.984(2-乙基)己酯#

丁内酯CHO20.049二

二异丁C16H22

040.044棕植1酸乙酯C18H36O20.039乙酰乙酸酯C5H8O30.039亚油C20

H36

O20.038棕植1酸甲酯C17H34O20.031酚类"-生育酚C28

H48O21.0444-乙烯基愈创木酚C9H10O20.153麦芽酚C6HO30.093儿茶酚C6Hv6O20.0334-乙基愈创木酚C9H2O20.0253-甲基苯邻二酚C7H8O20.016对甲酚c7h8o0.004苯酚C6HO0.009对甲氧基苯酚C7H8O20.009酮类咖啡因C8H10N4

025.328甲基环戊烯醇酮C6H8O0.023C3

H6

O2丙酮0.0201-乙酰氧基-2

-

丁酮C6H10O30.013环戊

酮C7H10O20.0111-胡基甲-丁酮C4H8O20.0113-胡基甲-丁酮C4H8O20.0052,3-戊二酮C5H8O20.0042,5-甲二酮C6H10O20.003芳香

1,3-二

-4,C8H10O20.038化合物5-二1甲3-胡基苯)“C7H8N2O20.035苯并”•C7H5NS0.020苯C6H0.015毗嗪类2-C5HN20.0382,5-二CeHN0.0382-

-5-C7H10N20.0242-

-6-C7H10N20.0183-

-2,5-二C8H12N20.0136,7-二氢胃一甲基-C8H10N20.0105H-环戊二烯并毗嗪2,3-二CeHN0.006眦嗪C4H4N20.0042-CeHN0.002表化合

名称子量

%咲喃类2-

酰C6HO20.0422-

氢C5H8O20.015乙酸糠酯C7

H8O30.050甲酸糠酯C6HO30.009糠醇C5HO20.5252-

3-酮C5H8O20.015C10

H10

O32,2:糠基醴0.010醛类5-甲基糠醛C6HO20.1005-胡甲基糠醛C6HO30.057糠醛C5HO20.0615-乙酰氧基甲基甲-糠醛C6HO20.1002-

醛C5H5NO0.0421-

咯-2-

醛C6H7NO0.035N- -2-

醛C6H7NO0.017毗喘类3-C5H5NO0.092毗喘C5H5N0.0233-

-6-CgHgCINO0.015毗咯类2-

咯CgHNO0.0341-糠基眦咯C9H9NO0.0132-

-

咯C7H9NO0.005咯C4H5N0.003〔参考文献〕[1]

赵国平,戴慎,陈仁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

(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胡国伟,舒志成,肖林平.喷淋滴滤法咖啡提取工艺

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8,

33(11):

74

-76.[3

]刘秀凤,阮美娟,蔡金星,等.咖啡浸提条件优化研

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6,

27(2):

123

-125,192.[4

]虞健;不同焙炒程度咖啡感官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分

析[D].无锡:江南大学,2014.[5

]BUFFOR',C'aeouo:'n

oeeoeoew[]].Feaeouoand

F

oag

oance ]ou

ona

e,

2004,

19

(2):

99

—104.[6

]李娜,张富县,李妙清,等.两种萃取方式与两品种咖

啡豆对咖啡萃取液香气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5,

40(10)=51

-56.[7

]

MOON

0

K,

SHILAMOTO

T.

Role

of

roasting

conditions

in

the

profile

of

velaglo

-lavor

chemicals

Oormed

from

cof-

ieebeans[]].'gYocueiuYaeFood

Chemosiy,2009,57:(12)

5823

-5831[8]詹家芬,陆舍铭,曲国福,等.老挝咖啡的挥发和半挥

发性成分提取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

29

(2):

125

-129.(下转第58页)

58!"与油脂产物和一些热敏

2021年第34卷第5期及

等,即有效

•除豆油的过

化值、

香胺值和

'OM

值变化在差异;碱

油过氧化值增加,而茴香胺值和'OM

了挥发性的

子碎片化合物,测

的茴香胺值为只与不挥发的碎片化合物反应的结果,

,大,;

油过

化值

增加,同时AOM值开始增加;

香胺值油的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有研

处理不仅改善了油脂的色泽、风味,也

油的

大幅提高⑻。也有研

,同样质量的

油进行

油过氧化,大。值和茴香胺值均大

AOM值

,即全氧化值

增加,氧化

增强。整个精炼过程温度越高氧化

越中,

工段对提高大豆油氧化

⑴。但过度

微量物质损失过多,

效果将造成大豆油的有益了大豆油的营养价值而不学,2009.〔参考文献〕J

1

]王霞-精炼对大豆油品种的影响[D]-无锡:江南大

可取。2.5

大豆油精炼各工段的氧化变化1为大豆油精炼各工段氧化及其氧化

性[2]

齐兵,包李林,熊巍林,等.精炼对菜籽油品质的影的变化。由1可知:全氧化方面,从

油、碱

工段,全氧化值变化不大,在

工段:下响[]-中国油脂,2018,

43(6):

16-18.[3

]

WANASUNDARA

U

N,

SHAHIUI

F.

Storage

stabil/y

of

microencapsulated

sect

blubber

oil

- J]

-

Jouvivi

of

Food

;氧化

方面,从原油到碱炼工段,

有、

开始稳步增加,脱臭Lipids,

1995,

2(2):

73

-86.J

4]金

工段变化更

定性的

,即

工段对大豆油氧化及

,盛林霞,应玲红,等.实灌储存大豆原油品质大,这与JUNG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A(全氧化值)

f-攻全氧化值)

Y-C(全氧化值)T-A(氧化稳定性)*B(氧化稳定性)T«_C(氧化稳定性)变化规律及敏感指标探究[]-粮食储藏,2020,

49

(1):

41

-44,56.[5]

成,谷克仁,张传许-以提取生育酚为目的的油

脂精炼工艺的优化[]-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3

(8):

45

-47.&

.oe75.

m4.o赳6..o畑w3..o2.o.L0.0原油

Zo

o6.

o5.4

o

o3.2

o

L

OA1[6]

,倪芳妍,杨帆,等.油脂加工过程中重金属危害

的研究[]•粮食与油脂,2008,

33(1):

16

-19.J

7]左青,吕瑞,徐宏闯,等-大豆油生产加工中色泽控制

碱炼

脱色

脱臭措施[]-中国油脂,2020,

45(5):

138 -142.[8]何东平,闫子鹏.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M].北京:

图1大豆油精炼各工段的全氧化值和氧化稳定性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结论通过对不同质量大豆原油精

[9

]

JUNG

M

Y,

YOON

S

H,

MIN

D

B.

Effects

of

pNcessing

各工段样steps

on

the

contents

of

minor

compounds

and oxidation

of

soybean

oil-J].

JAOCS,

1989,

66(1):

118

-120.品的氧化及 化

析,发精炼过程中大O

[12]

李芳香,贺国君,郁建平,等-台酒糟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技术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8,

37(8):

82­86.究[]-粮食与油脂,2017,

30(1):

93

-96.[0]曹

,

,毛国芳-;

精油的超临界流体萃[13]

周斌,任洪涛.烘焙时间对云南小粒咖啡挥发性成分影

取的研究与发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

20

(1):

67

-74.J11]李叶,尹文清,段少卿.瓜馥木挥发油GC-MS分析[]-

响的研究[]•现代食品科技,2015,

31(1):

236-244.[14]

何余勤,

,张海德,等•基于电子鼻技术检测不同焙烤程度咖啡的特征性香气[]-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18):

247 -255.粮食与油脂,2010(6):

17-19.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