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西农509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朱绮烟)
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张荣琦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西农509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西农509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张荣琦,陈春环,吉万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High Yield
Disease・-resistant and Good・-quality Wheat Cuhivar Xinong 509
●
ZHANG Rong・qi,CHEN Chun-huan,JI Wan-quan
摘要:西农50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vp 145为母本,
结实性好;穗长方形,码密,每穗小穗数20个左右,每
8658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的小
穗粒数36~40粒;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卵圆形;千粒
麦新品种。本文介绍了西农509的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及
重38—40 g,成熟落黄好。
高产栽培技术。
2.2品质优良
关键词:小麦品种;西农509;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 512.1 文献标志码:A
国家黄淮南片2010、2011年区试抽混合样化验,
文章编号: 1001—4705(2013)03-0105-02
容重816~822 g/L,蛋白质含量14.38%~14.45%,湿
面筋含量30.6%一30.9%,沉降值38.6~42.0 mL,吸
西农509小麦新品种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水率56.7%一56.9%,稳定时间14.2~15.5 min,籽粒
2002年选用vp 145为母本,86585为父本杂交,于
硬度指数67.4,品质达到强筋小麦标准。籽粒均匀饱
2008年选育而成。经过2年国家区域试验,1年的生
满,适合制作面包、饺子、面条等食品以及配粉。
产试验,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3综合抗病性好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7)。
经2年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接种抗病性鉴定,
1产量表现
西农509小麦新品种对条锈病高抗至免疫,赤霉病轻,
西农509小麦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国家黄
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淮南片区域试验春水组,18点次汇总,平均单产505
2.4适应性好
kg/667 m ,比对照偃展4110减产2.1%;2009—2010
西农509小麦新品种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
年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春水组,18点次汇总,平均
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
单产502.9 kg/667 m ,比对照偃展4l10增产2.77%。
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2年区试平均单产504 kg/667 m ,比对照偃展4110增
3栽培技术
产0.34%。
3.1精细整地。一播全苗
西农509小麦新品种2010—2011年度参加国家
前茬农作物成熟后要及时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达
黄淮南片春水组生产试验,14点次汇总,平均单产
到土碎地平,松紧适度,上虚下实,是实现精播匀播,一
521.3 kg/667 m ,比对照偃展4ll0增产4.36%。
播全苗的重要保证。
2特征特性
3.2平衡施肥
2.1综合农艺性状好
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与微肥相结
西农509小麦属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
合。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施厩肥
苗半直立,生长健壮,耐旱;株高75~80 am,株型紧
2000—2 700 kg/667 m ,纯氮12—16 kg/667 m ,纯磷
凑,旗叶上挺,茎秆粗壮,抗倒伏;穗层整齐,穗多穗匀,
(P205)9~12 kg/667 m ,纯钾(K20)6~8 kg/667 m ,
硫肥、锌肥均为3 kg/667 m 。磷肥、钾肥和微肥一次
收稿日期:2012一l1—30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小麦远缘杂交育种”。
性全部作为底肥,氮肥70%~80%作为底肥,20%一
作者简介:张荣琦(1959一)男,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小麦远缘杂交育
30%在拔节期作为追肥。
种工作;E—mail:rqizhang@sina.tom。
通讯作者:吉万全(1963一)男,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小麦生物技术与育
种研究;E mail:jiwanquan2003@126.com。
(转下页)
・
105・
第32卷第3期2013年3月 种子(Seed) Vo1.32 No.3 Mar. 2013年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双两优1号(8 S/0293)的选育
张志刚’,夏石头 ,颜育民 , 罗孝和
(1.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长沙410125; 2.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沙410128)
Breeding of New Two—lin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Shuangliangyou 1
ZHANG Zhi.gang ,XIA Shi.tou ,YAN Yu—min ,LUO Xiao-he。
摘要:双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不育系双8 S与
恢复系0293配组育成的中籼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在
区试和生产中表现株型优良、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
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湘审稻2009012),并命名
为双两优1号。
广、米质优良等特点,2009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双两优1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 511.2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05(2013)03-0106—02
2主要特性
2.1区试产量表现
2007年参加湖南省中稻高产组区试,平均单产
651.1 kg/667 m ,居区组第1位,比对照(两优培九)
增产7.6%,极显著。日产量4.78 kg,比对照高0.39
kg。生育期136.2 d,比对照短1.6 d。2008年参加迟
熟组区试,平均单产556.2 kg/667 m ,居小组第5位,
比对照(II优58)增产2.8%。日产量3.84 kg,比对照
l选育经过
双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光温敏核
不育系双8 s与恢复系0293配组育成的中籼两系杂
交水稻新组合。母本双8 S是以株洲市农科所选育的
高0.13 kg,日产量增3.55%。生育期144.9 d,比对照
短1.6 d。
两用不育系株1 S为母本、培矮64 s为父本进行杂交,
后代通过多年多代双向选择育成的光温敏核不育系;
2年区试平均:单产603.7 kg/667 In ,比对照增产
5.2%。日产量4.31 kg,比对照高0.31 kg。全生育期
140.6 d,比对照长1.6 d。
2.2生产试验示范结果
父本0293来源于9311/茂3的杂交后代。该组合
2004年起参加小区试验和多省多点品比试验,2005~
2006年起参加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多点生产试
验,普遍表现高产、稳产。2007~2008年参加湖南省
区试,表现株型优良、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
广、米质优良等特点。2009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
2008年参加湖南省中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单
产607.5 kg/667 m。,居组第2位,比对照Ⅱ优58增产
3.5%,生育期137 d,比对照短2 d,日产量比对照高
5.0%。在湖南长沙中心进行1亩以上的高产示范验
收100.1 m ,平均产量为753.6 kg/667 m ,全田实际
产量为739.13 kg/667 m 。在安徽安庆、湖南隆回、溆
收稿日期:2012—12—29
作者简介:张志刚(1966一),男,湖南永州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
水稻育种工作;E—mail:zhangzhiganglh@163.con。
浦、浙江仙居等第进行的“百亩”示范,平均产量超过
800 kg/667 m 。其他各地普遍反映该组合产量高、稻
米外观品质较好、抗倒伏、后期落色好。
(接上页)
3.3播期和播量
3.4田间管理
抓好一播全苗,培育壮苗。播种后及时检查,防止
漏播或断垄现象。在l1月中旬进行化学除草。常用
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并进行种子包衣。根据西
农509的特性,当日平均气温14~16 播种为宜。采
用机条播,达到播种深度一致。
西农509属弱春性品种,一般要求播量9~11 kg/
667 131
除草剂:快灭灵,奔腾等(使用方法见产品说明书)。
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冬灌1次,根据苗情追施
纯氮7~10 kg/667 m 。在小麦拔节至挑旗期,要看苗
看墒浇水。在抽穗至灌浆期做好“一喷三防”。完熟
初期机械收割。
・
106・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朱绮烟)
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张荣琦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西农509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西农509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张荣琦,陈春环,吉万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High Yield
Disease・-resistant and Good・-quality Wheat Cuhivar Xinong 509
●
ZHANG Rong・qi,CHEN Chun-huan,JI Wan-quan
摘要:西农50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vp 145为母本,
结实性好;穗长方形,码密,每穗小穗数20个左右,每
8658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的小
穗粒数36~40粒;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卵圆形;千粒
麦新品种。本文介绍了西农509的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及
重38—40 g,成熟落黄好。
高产栽培技术。
2.2品质优良
关键词:小麦品种;西农509;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 512.1 文献标志码:A
国家黄淮南片2010、2011年区试抽混合样化验,
文章编号: 1001—4705(2013)03-0105-02
容重816~822 g/L,蛋白质含量14.38%~14.45%,湿
面筋含量30.6%一30.9%,沉降值38.6~42.0 mL,吸
西农509小麦新品种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水率56.7%一56.9%,稳定时间14.2~15.5 min,籽粒
2002年选用vp 145为母本,86585为父本杂交,于
硬度指数67.4,品质达到强筋小麦标准。籽粒均匀饱
2008年选育而成。经过2年国家区域试验,1年的生
满,适合制作面包、饺子、面条等食品以及配粉。
产试验,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3综合抗病性好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7)。
经2年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接种抗病性鉴定,
1产量表现
西农509小麦新品种对条锈病高抗至免疫,赤霉病轻,
西农509小麦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国家黄
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淮南片区域试验春水组,18点次汇总,平均单产505
2.4适应性好
kg/667 m ,比对照偃展4110减产2.1%;2009—2010
西农509小麦新品种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
年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春水组,18点次汇总,平均
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
单产502.9 kg/667 m ,比对照偃展4l10增产2.77%。
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2年区试平均单产504 kg/667 m ,比对照偃展4110增
3栽培技术
产0.34%。
3.1精细整地。一播全苗
西农509小麦新品种2010—2011年度参加国家
前茬农作物成熟后要及时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达
黄淮南片春水组生产试验,14点次汇总,平均单产
到土碎地平,松紧适度,上虚下实,是实现精播匀播,一
521.3 kg/667 m ,比对照偃展4ll0增产4.36%。
播全苗的重要保证。
2特征特性
3.2平衡施肥
2.1综合农艺性状好
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与微肥相结
西农509小麦属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
合。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施厩肥
苗半直立,生长健壮,耐旱;株高75~80 am,株型紧
2000—2 700 kg/667 m ,纯氮12—16 kg/667 m ,纯磷
凑,旗叶上挺,茎秆粗壮,抗倒伏;穗层整齐,穗多穗匀,
(P205)9~12 kg/667 m ,纯钾(K20)6~8 kg/667 m ,
硫肥、锌肥均为3 kg/667 m 。磷肥、钾肥和微肥一次
收稿日期:2012一l1—30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小麦远缘杂交育种”。
性全部作为底肥,氮肥70%~80%作为底肥,20%一
作者简介:张荣琦(1959一)男,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小麦远缘杂交育
30%在拔节期作为追肥。
种工作;E—mail:rqizhang@sina.tom。
通讯作者:吉万全(1963一)男,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小麦生物技术与育
种研究;E mail:jiwanquan2003@126.com。
(转下页)
・
105・
第32卷第3期2013年3月 种子(Seed) Vo1.32 No.3 Mar. 2013年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双两优1号(8 S/0293)的选育
张志刚’,夏石头 ,颜育民 , 罗孝和
(1.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长沙410125; 2.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沙410128)
Breeding of New Two—lin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Shuangliangyou 1
ZHANG Zhi.gang ,XIA Shi.tou ,YAN Yu—min ,LUO Xiao-he。
摘要:双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不育系双8 S与
恢复系0293配组育成的中籼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在
区试和生产中表现株型优良、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
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湘审稻2009012),并命名
为双两优1号。
广、米质优良等特点,2009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双两优1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 511.2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05(2013)03-0106—02
2主要特性
2.1区试产量表现
2007年参加湖南省中稻高产组区试,平均单产
651.1 kg/667 m ,居区组第1位,比对照(两优培九)
增产7.6%,极显著。日产量4.78 kg,比对照高0.39
kg。生育期136.2 d,比对照短1.6 d。2008年参加迟
熟组区试,平均单产556.2 kg/667 m ,居小组第5位,
比对照(II优58)增产2.8%。日产量3.84 kg,比对照
l选育经过
双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光温敏核
不育系双8 s与恢复系0293配组育成的中籼两系杂
交水稻新组合。母本双8 S是以株洲市农科所选育的
高0.13 kg,日产量增3.55%。生育期144.9 d,比对照
短1.6 d。
两用不育系株1 S为母本、培矮64 s为父本进行杂交,
后代通过多年多代双向选择育成的光温敏核不育系;
2年区试平均:单产603.7 kg/667 In ,比对照增产
5.2%。日产量4.31 kg,比对照高0.31 kg。全生育期
140.6 d,比对照长1.6 d。
2.2生产试验示范结果
父本0293来源于9311/茂3的杂交后代。该组合
2004年起参加小区试验和多省多点品比试验,2005~
2006年起参加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多点生产试
验,普遍表现高产、稳产。2007~2008年参加湖南省
区试,表现株型优良、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
广、米质优良等特点。2009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
2008年参加湖南省中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单
产607.5 kg/667 m。,居组第2位,比对照Ⅱ优58增产
3.5%,生育期137 d,比对照短2 d,日产量比对照高
5.0%。在湖南长沙中心进行1亩以上的高产示范验
收100.1 m ,平均产量为753.6 kg/667 m ,全田实际
产量为739.13 kg/667 m 。在安徽安庆、湖南隆回、溆
收稿日期:2012—12—29
作者简介:张志刚(1966一),男,湖南永州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
水稻育种工作;E—mail:zhangzhiganglh@163.con。
浦、浙江仙居等第进行的“百亩”示范,平均产量超过
800 kg/667 m 。其他各地普遍反映该组合产量高、稻
米外观品质较好、抗倒伏、后期落色好。
(接上页)
3.3播期和播量
3.4田间管理
抓好一播全苗,培育壮苗。播种后及时检查,防止
漏播或断垄现象。在l1月中旬进行化学除草。常用
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并进行种子包衣。根据西
农509的特性,当日平均气温14~16 播种为宜。采
用机条播,达到播种深度一致。
西农509属弱春性品种,一般要求播量9~11 kg/
667 131
除草剂:快灭灵,奔腾等(使用方法见产品说明书)。
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冬灌1次,根据苗情追施
纯氮7~10 kg/667 m 。在小麦拔节至挑旗期,要看苗
看墒浇水。在抽穗至灌浆期做好“一喷三防”。完熟
初期机械收割。
・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