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700例健康人双手握力的测定及分析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刁霜)
山东医药2011年第51卷第4期
lAPs家族为一类高度保守的抗凋亡基因表达
产物,最初从杆状病毒中分离出来,以后发现在昆
虫、哺乳动物以及人类都有表达。IAPs主要通过抑
制Caspase参与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的信号转导,与
核因子.KB相互作用发挥抗细胞凋亡作用。Caspase
织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有关,与Chen
等L6 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抗凋亡蛋白Livin表达升高使细胞凋
亡通路受阻,促进下咽癌的发生、分化进展,并使其
进入恶性循环。提示Livin与下咽癌的发生、发展密
蛋白有l0多个家族成员。Livin能与其中的多个成
员相互作用,抑制凋亡的执行过程 引。
本研究显示,Livin在下咽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
常组织,与Zhuo等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喉癌组织中
切相关,有望成为下咽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参考文献:
[1]Liu B,Han M,Wen JK,et a1.Livin/ML・IAP as a new target for
cancer treatment【Jj.Cancer Lett,2007,250(2):168—176.
的表达结果相符合。Livin作为凋亡抑制因子,其抑
制细胞凋亡作用主要通过其BIR区与Caspase结
合,抑制Caspase活性,尤其是抑制Caspase3、7、9的
活性,达到阻断凋亡受体及以线粒体为基础的凋亡
途径而起作用。Livin与Caspase的结合抑制作用具
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性,这有赖于其BIR结构域
的完整,BIR结构域内单个氨基酸的突变即可导致
Livin与Caspase的结合最终导致Livin抗细胞凋亡
作用的明显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还有研究发现,
第二个线粒体激活因子可下调Livin的BIR功能,
2]张华东,袁守军,陈惠鹏.I ivin——癌症治疗的新靶点[J].中国
药理学通报,2003,19(8):845 ̄47.
[3]Zhuo X,Zhao H,Jiang Z,el a1.Expression of Livin in laryngeal
squanlous(:ell carcinoma and relationship with bFGF[J].Lin
Chung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2008,22(3):l14一
l】6.
[4]G ̄ybowska-Izydorczyk O,Smolewski P.The role of the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family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J].
Postepy Hig Med Dosw(Online),2008,62:55-63.
[5]Wang XJ,Sun H,Wang GY,et a1.Expression of anti-apoptosis
livin gene in acute OOU—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s and its clinical
sinigifcance[J].Zhongguo Shi Yan Xue Ye Xue Za Zhi,2008,16
(1):35-37.
从而下调其抗凋亡活性,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
过度增生。Livin对化疗药物及死亡受体介导的细
[6]Chen L,Ren GS,Li F,et a1.Expression of livin and vascular en—
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different clinical stages of human esophage-
胞凋亡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其表达水平增加能增
强肿瘤细胞对凋亡刺激因子的抵抗能力,从而促使
下咽癌的发生 。本研究还显示,Livin表达与癌组
al carcinom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37):5749-
5754.
(收稿日期:2010-05-09)
700例健康人双手握力的测定及分析
张力丹 ,曹立峰 ,高志强 ,贡小英
(1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100035;2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摘要:目的调研健康人群双手握力差别,为患者伤后握力恢复程度提供参考值。方法应用北京中考体育训
练专用握力计测量双手握力,比较双手握力差别。结果
两手握力差95%分位数男性为40%,女性为59%。结论
健康人力大侧握力的平均值男性为65 kg,女性为30 。
男性握力明显大于女性。男性患者患侧手握力恢复达到
健侧的60%、女性达到健侧的41%可认为恢复接近正常。
关键词:握力;关节损伤;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683.41;R684 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1)04-0088-03
骨关节损伤后,关节运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是
两个重要的康复指标。在目前临床工作中,对骨关
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评价,主要是骨折的愈合和关
节运动范围的恢复情况。目前对肌力的恢复还缺乏
有效的参考指标。2006年7~12月,我们通过对健
88
康人群握力的测定调查,期望对患者握力的康复提
供可参考的指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患者家属700例,均为健
康人,确认双上肢无外伤史,日常生活无功能障碍。
山东医药2011年第51卷第4期
其中男405例,年龄13~84岁、平均38岁;女295
例,年龄14~76岁、平均40岁。另外选择桡骨远端
骨折保守治疗后患者9例,进行双手握力测定。
表3 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握力检测结果
序… 序号性别主利侧伤侧 次均值33 (k 次均值 伤怒间: :‘
g) (kg) ‘…
男
男
男
男
男
1.2测量方法应用北京中考体育训练专用握力
右
右
右
右
右
右
右
右
左
左
44.7
22.7
5.3
计测量,精确度为±3 kg。被测试者均采用坐位,屈
肘约90。,测试手轻度旋后位,瞩测试者用最大的力
量缓慢用力握紧握力计,直至指针到达最大的刻度,
记录数值。休息30 S后再握。记录测量值,左右手
右
右
左
35.3
20.6
0
男
女
各3次。同时记录被测试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
右 13.3
量。主利侧的判定:被测试者日常持笔写字或使用
筷子的手侧。握力差百分比:(握力大侧一握力小
侧)/握力大侧×100%。
1.3统计学方法右利手构成用 检验,握力均
值用 检验,用频数法计算握力差95%分位数,数
字计算处理应用Excel 2003软件,手工查表进行统
计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主力侧构成男性右利手350例、占86.4%,
女性右利手252例、占85.4%, :0.14,P>0.05。
2.2握力检测结果男性力大侧握力为(65±16)
kg,女性力大侧握力为(30±15)kg,U=29.6,P<
0.O1。
2.3握力差百分比男性和女性调查对象两手握
力差百分比分组频数分别见表1和表2。根据频数
表法计算两手握力差95%分位数(P95),男性为
鲳 ●0 O O
7 7 3 3 3 3 3
40%,女性为59%。所以,腕部损伤后,男性患侧手
握力达到健侧手握力的60%、女性患侧手握力达到
勰
7 4
罟8%
2 2 O
∞∞
0
卯
5 4
%∞
O
健侧手握力的41%时,可认为患侧手握力恢复正
常。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握力检测结果见表3。
8 8 7 8 4 4 5 6
表1 男性两手握力差百分比分组频数表
表2女性两手握力差百分比分组频数表
女
右
左0.3
女 右
右 13.7
3讨论
手的握力恢复是腕部损伤康复的一个重要指
标。健康人的握力依个体的体质、性别、生活工作条
件有较大差异,不同时间、不同的健康状态,同一个
人的握力大小也会有较大变化,本研究也发现,男性
握力明显大于女性。虽然既往国内有关于某些特定
人群握力大小的测定报告 ,但对人群握力均值
的测定只对群体的握力或健康状况评估有意义,对
个体的握力康复缺乏指导作用。
在临床工作中,通常通过与健侧肢体对比的方
法来评估患肢的功能恢复,但健康人双手的握力也
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双手握力相差超
过20%的人数达到46%。所以,握力恢复到何种程
度可认为是患肢握力的恢复,是目前f临床中需要解
决的问题。
本研究中通过对握力差百分比的计算方法,避
免了对握力值测定误差带来的影响,通过对相对数
的计算,得到的双手握力差95%分位数对个体患肢
握力恢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
握力计对患肢握力进行测定,可通过相对数计算来
评估患肢握力的恢复,对握力计的精度要求不高。
在本研究中也同时发现,主利侧手握力小于非主利
手握力超过10%的例数达到23%,提示既往通常认
为主利侧手握力大的概念应慎重对待。所以本研究
握力的均值计算是计算力大侧握力均值,而非主利
侧握力。
上肢的创伤,特别是腕部的损伤对人手握力的
影响是很大的。同时握力恢复的好坏也是腕部损伤
治疗效果的标志。本研究中9例患者均是桡骨远端
骨折经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后的恢复结果。可见,3
例女性患者在伤后4~6周握力恢复均未达到健侧
的41%,6例男性患者在伤后4~8周患侧手的握力
未能达到健侧的60%。1例男性患者在伤后14个
月患侧手握力超过了健侧。这说明腕关节损伤后,
患者的握力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也初步说明本研究
89
山东医药2011年第5l卷第4期
提出的双手握力差95%分位数对I临床有一定指导
意义。
[1]卢昌亚.大学生握力分级标准研究[J].体育学刊,1998,5(2):
33—34.
总之,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腕部损伤后,男性
患者患侧手握力恢复达到健侧的60%、女性达到健
侧的4l%可认为恢复接近正常。
参考文献:
[2]张迎修.儿童少年第二掌骨发育与握力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
学,1996,23(4):54-55,57.
(收稿日期:2010-O9-15)
VEGF—C、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刘天舟 ,宋朝功 ,常字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52;2河南第一荣康医院)
摘要:目的
方法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E一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和18例乳腺正常组织中VEGF—C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VEGF—C和E.cadherin在乳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2/18)、100.0H0%(18/18),在乳腺癌组织中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08%(38/52)、59.62%(31/52),正常组织与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EGF—C高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E—cadherin高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Her一2表
达有关。结论检测VEGF—C和E—cadher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复发
及评估预后等方面的参考指标,并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关键词:乳腺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E一钙黏蛋白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1)04-0090-02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
导管癌43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根据AJCC乳腺
癌分期标准:I期l6例、Ⅱ期23例、Ⅲ期l2例,Ⅳ
期1例。根据WHO组织学分级标准:高分化12
例、中分化22例、低分化18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黏附性以及血管、淋巴管生成
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C(VEGF—C)又称为淋巴管生长因子,可
诱导淋巴管的生成和扩张,与肿瘤细胞淋巴转移密
切相关。E.钙黏蛋白(E.cadherin)是介导上皮细胞
间黏附的跨膜糖蛋白,与肿瘤细胞脱落和转移有关。
本研究通过检测VEGF.C和E.cadherin蛋白在乳腺
的32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20例。
1.2主要试剂 鼠抗人VEGF.C抗体、鼠抗人E.
eadherin单克隆抗体、S-P二步法试剂盒和S—P通用
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检测方法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均经
体积分数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m厚连续切
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
其对乳腺癌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病理科2007~2009年手术切
片。采用S-P法,常规脱蜡,抗原经高温高压修复处
理,抗原修复液为riffs—EDTA缓冲液(1 mmol/L,pH
9.0),严格按说明书步骤操作,经DAB显色,苏木素
复染后,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用已知阳性标
除石蜡包埋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组织标本52例,
正常乳腺组织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O~75
岁、平均50.2岁。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和内分
泌治疗,均常规行胸部CT、腹部盆腔B超等检查,明
本做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
1.4结果判定 VEGF—C以胞质呈棕黄色颗粒者
判定为阳性细胞,并按阳性细胞≥10%为阳性
(+),阳性细胞<10%为阴性(一)。E—cadherin阳
确排除其他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也经病理组织学
确诊。根据WHO乳腺癌国际组织学分类:浸润性
性部位定位于细胞膜,呈棕黄色颗粒状。综合染色
通讯作者,E-mail:scgdoctor@163.corn
强度和细胞数量进行分级,取表达最强的部分,按染
色强度分为:基本未着色、着色与背景相似者为0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刁霜)
山东医药2011年第51卷第4期
lAPs家族为一类高度保守的抗凋亡基因表达
产物,最初从杆状病毒中分离出来,以后发现在昆
虫、哺乳动物以及人类都有表达。IAPs主要通过抑
制Caspase参与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的信号转导,与
核因子.KB相互作用发挥抗细胞凋亡作用。Caspase
织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有关,与Chen
等L6 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抗凋亡蛋白Livin表达升高使细胞凋
亡通路受阻,促进下咽癌的发生、分化进展,并使其
进入恶性循环。提示Livin与下咽癌的发生、发展密
蛋白有l0多个家族成员。Livin能与其中的多个成
员相互作用,抑制凋亡的执行过程 引。
本研究显示,Livin在下咽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
常组织,与Zhuo等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喉癌组织中
切相关,有望成为下咽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参考文献:
[1]Liu B,Han M,Wen JK,et a1.Livin/ML・IAP as a new target for
cancer treatment【Jj.Cancer Lett,2007,250(2):168—176.
的表达结果相符合。Livin作为凋亡抑制因子,其抑
制细胞凋亡作用主要通过其BIR区与Caspase结
合,抑制Caspase活性,尤其是抑制Caspase3、7、9的
活性,达到阻断凋亡受体及以线粒体为基础的凋亡
途径而起作用。Livin与Caspase的结合抑制作用具
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性,这有赖于其BIR结构域
的完整,BIR结构域内单个氨基酸的突变即可导致
Livin与Caspase的结合最终导致Livin抗细胞凋亡
作用的明显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还有研究发现,
第二个线粒体激活因子可下调Livin的BIR功能,
2]张华东,袁守军,陈惠鹏.I ivin——癌症治疗的新靶点[J].中国
药理学通报,2003,19(8):845 ̄47.
[3]Zhuo X,Zhao H,Jiang Z,el a1.Expression of Livin in laryngeal
squanlous(:ell carcinoma and relationship with bFGF[J].Lin
Chung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2008,22(3):l14一
l】6.
[4]G ̄ybowska-Izydorczyk O,Smolewski P.The role of the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family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J].
Postepy Hig Med Dosw(Online),2008,62:55-63.
[5]Wang XJ,Sun H,Wang GY,et a1.Expression of anti-apoptosis
livin gene in acute OOU—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s and its clinical
sinigifcance[J].Zhongguo Shi Yan Xue Ye Xue Za Zhi,2008,16
(1):35-37.
从而下调其抗凋亡活性,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
过度增生。Livin对化疗药物及死亡受体介导的细
[6]Chen L,Ren GS,Li F,et a1.Expression of livin and vascular en—
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different clinical stages of human esophage-
胞凋亡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其表达水平增加能增
强肿瘤细胞对凋亡刺激因子的抵抗能力,从而促使
下咽癌的发生 。本研究还显示,Livin表达与癌组
al carcinom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37):5749-
5754.
(收稿日期:2010-05-09)
700例健康人双手握力的测定及分析
张力丹 ,曹立峰 ,高志强 ,贡小英
(1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100035;2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摘要:目的调研健康人群双手握力差别,为患者伤后握力恢复程度提供参考值。方法应用北京中考体育训
练专用握力计测量双手握力,比较双手握力差别。结果
两手握力差95%分位数男性为40%,女性为59%。结论
健康人力大侧握力的平均值男性为65 kg,女性为30 。
男性握力明显大于女性。男性患者患侧手握力恢复达到
健侧的60%、女性达到健侧的41%可认为恢复接近正常。
关键词:握力;关节损伤;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683.41;R684 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1)04-0088-03
骨关节损伤后,关节运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是
两个重要的康复指标。在目前临床工作中,对骨关
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评价,主要是骨折的愈合和关
节运动范围的恢复情况。目前对肌力的恢复还缺乏
有效的参考指标。2006年7~12月,我们通过对健
88
康人群握力的测定调查,期望对患者握力的康复提
供可参考的指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患者家属700例,均为健
康人,确认双上肢无外伤史,日常生活无功能障碍。
山东医药2011年第51卷第4期
其中男405例,年龄13~84岁、平均38岁;女295
例,年龄14~76岁、平均40岁。另外选择桡骨远端
骨折保守治疗后患者9例,进行双手握力测定。
表3 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握力检测结果
序… 序号性别主利侧伤侧 次均值33 (k 次均值 伤怒间: :‘
g) (kg) ‘…
男
男
男
男
男
1.2测量方法应用北京中考体育训练专用握力
右
右
右
右
右
右
右
右
左
左
44.7
22.7
5.3
计测量,精确度为±3 kg。被测试者均采用坐位,屈
肘约90。,测试手轻度旋后位,瞩测试者用最大的力
量缓慢用力握紧握力计,直至指针到达最大的刻度,
记录数值。休息30 S后再握。记录测量值,左右手
右
右
左
35.3
20.6
0
男
女
各3次。同时记录被测试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
右 13.3
量。主利侧的判定:被测试者日常持笔写字或使用
筷子的手侧。握力差百分比:(握力大侧一握力小
侧)/握力大侧×100%。
1.3统计学方法右利手构成用 检验,握力均
值用 检验,用频数法计算握力差95%分位数,数
字计算处理应用Excel 2003软件,手工查表进行统
计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主力侧构成男性右利手350例、占86.4%,
女性右利手252例、占85.4%, :0.14,P>0.05。
2.2握力检测结果男性力大侧握力为(65±16)
kg,女性力大侧握力为(30±15)kg,U=29.6,P<
0.O1。
2.3握力差百分比男性和女性调查对象两手握
力差百分比分组频数分别见表1和表2。根据频数
表法计算两手握力差95%分位数(P95),男性为
鲳 ●0 O O
7 7 3 3 3 3 3
40%,女性为59%。所以,腕部损伤后,男性患侧手
握力达到健侧手握力的60%、女性患侧手握力达到
勰
7 4
罟8%
2 2 O
∞∞
0
卯
5 4
%∞
O
健侧手握力的41%时,可认为患侧手握力恢复正
常。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握力检测结果见表3。
8 8 7 8 4 4 5 6
表1 男性两手握力差百分比分组频数表
表2女性两手握力差百分比分组频数表
女
右
左0.3
女 右
右 13.7
3讨论
手的握力恢复是腕部损伤康复的一个重要指
标。健康人的握力依个体的体质、性别、生活工作条
件有较大差异,不同时间、不同的健康状态,同一个
人的握力大小也会有较大变化,本研究也发现,男性
握力明显大于女性。虽然既往国内有关于某些特定
人群握力大小的测定报告 ,但对人群握力均值
的测定只对群体的握力或健康状况评估有意义,对
个体的握力康复缺乏指导作用。
在临床工作中,通常通过与健侧肢体对比的方
法来评估患肢的功能恢复,但健康人双手的握力也
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双手握力相差超
过20%的人数达到46%。所以,握力恢复到何种程
度可认为是患肢握力的恢复,是目前f临床中需要解
决的问题。
本研究中通过对握力差百分比的计算方法,避
免了对握力值测定误差带来的影响,通过对相对数
的计算,得到的双手握力差95%分位数对个体患肢
握力恢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
握力计对患肢握力进行测定,可通过相对数计算来
评估患肢握力的恢复,对握力计的精度要求不高。
在本研究中也同时发现,主利侧手握力小于非主利
手握力超过10%的例数达到23%,提示既往通常认
为主利侧手握力大的概念应慎重对待。所以本研究
握力的均值计算是计算力大侧握力均值,而非主利
侧握力。
上肢的创伤,特别是腕部的损伤对人手握力的
影响是很大的。同时握力恢复的好坏也是腕部损伤
治疗效果的标志。本研究中9例患者均是桡骨远端
骨折经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后的恢复结果。可见,3
例女性患者在伤后4~6周握力恢复均未达到健侧
的41%,6例男性患者在伤后4~8周患侧手的握力
未能达到健侧的60%。1例男性患者在伤后14个
月患侧手握力超过了健侧。这说明腕关节损伤后,
患者的握力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也初步说明本研究
89
山东医药2011年第5l卷第4期
提出的双手握力差95%分位数对I临床有一定指导
意义。
[1]卢昌亚.大学生握力分级标准研究[J].体育学刊,1998,5(2):
33—34.
总之,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腕部损伤后,男性
患者患侧手握力恢复达到健侧的60%、女性达到健
侧的4l%可认为恢复接近正常。
参考文献:
[2]张迎修.儿童少年第二掌骨发育与握力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
学,1996,23(4):54-55,57.
(收稿日期:2010-O9-15)
VEGF—C、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刘天舟 ,宋朝功 ,常字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52;2河南第一荣康医院)
摘要:目的
方法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E一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和18例乳腺正常组织中VEGF—C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VEGF—C和E.cadherin在乳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2/18)、100.0H0%(18/18),在乳腺癌组织中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08%(38/52)、59.62%(31/52),正常组织与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EGF—C高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E—cadherin高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Her一2表
达有关。结论检测VEGF—C和E—cadher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复发
及评估预后等方面的参考指标,并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关键词:乳腺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E一钙黏蛋白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1)04-0090-02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
导管癌43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根据AJCC乳腺
癌分期标准:I期l6例、Ⅱ期23例、Ⅲ期l2例,Ⅳ
期1例。根据WHO组织学分级标准:高分化12
例、中分化22例、低分化18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黏附性以及血管、淋巴管生成
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C(VEGF—C)又称为淋巴管生长因子,可
诱导淋巴管的生成和扩张,与肿瘤细胞淋巴转移密
切相关。E.钙黏蛋白(E.cadherin)是介导上皮细胞
间黏附的跨膜糖蛋白,与肿瘤细胞脱落和转移有关。
本研究通过检测VEGF.C和E.cadherin蛋白在乳腺
的32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20例。
1.2主要试剂 鼠抗人VEGF.C抗体、鼠抗人E.
eadherin单克隆抗体、S-P二步法试剂盒和S—P通用
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检测方法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均经
体积分数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m厚连续切
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
其对乳腺癌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病理科2007~2009年手术切
片。采用S-P法,常规脱蜡,抗原经高温高压修复处
理,抗原修复液为riffs—EDTA缓冲液(1 mmol/L,pH
9.0),严格按说明书步骤操作,经DAB显色,苏木素
复染后,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用已知阳性标
除石蜡包埋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组织标本52例,
正常乳腺组织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O~75
岁、平均50.2岁。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和内分
泌治疗,均常规行胸部CT、腹部盆腔B超等检查,明
本做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
1.4结果判定 VEGF—C以胞质呈棕黄色颗粒者
判定为阳性细胞,并按阳性细胞≥10%为阳性
(+),阳性细胞<10%为阴性(一)。E—cadherin阳
确排除其他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也经病理组织学
确诊。根据WHO乳腺癌国际组织学分类:浸润性
性部位定位于细胞膜,呈棕黄色颗粒状。综合染色
通讯作者,E-mail:scgdoctor@163.corn
强度和细胞数量进行分级,取表达最强的部分,按染
色强度分为:基本未着色、着色与背景相似者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