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哈鸿远)
《文心雕龙·诠赋》 - 内容提要
全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赋”的含义及其起源。这是过去评论家争论颇多的一
个问题。刘勰着重说明赋和《诗经》、《楚辞》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讲汉赋的创
作情况,说明大赋和小赋的不同特点。第三部分评论先秦、两汉和魏晋时期十八家有代表
性的作家作品。第四部分总结赋的创作原则。刘勰在本篇提出了“睹物兴情”,“情以物观”
的基本创作原理,主张雅正的内容和华丽的文辞相配合,而反对没有教育意义的作品。这
些意见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汉赋的形式主义倾向是明显的。刘勰虽然批判了“无贵风轨,
莫益劝戒”的不良倾向,但在他所论及的代表作品中,许多肯定是不当的。刘勰把赋分为
大赋、小赋两类,并初步总结了它们的不同特点;这种划分一直沿用到现在。但刘勰对大
赋的缺点和小赋的优点,都还认识不够。
《文心雕龙·诠赋》 - 原文+译注
(一)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昔邵公称:
“公卿献诗,师箴赋。”《传》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
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刘向云:“明不歌而颂。” 班固称:“古诗之流也。” 至如郑庄
之赋“大隧”,士蒍之赋“狐裘”;结言扌豆 韵,词自己作,虽合赋体,明而未融。及灵均
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
《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
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译文〕
在《诗经》的“六义”中,第二项就是“赋”。所谓“赋”,是铺陈的意思;铺陈文采,
为的是描绘事物,抒写情志。从前周代召公说过:“各级官吏们献诗,主管教化的人进箴,
眼睛有毛病的人诵诗。”《毛传》说:“登到高处能赋诗的人可以做大夫。”由此可见,《诗序》
把赋和比、兴同列为《诗经》的表现手法,而其他书籍则把它和诗分开成为不同的类型。
不过总起来看,相互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刘向说:“赋不能歌唱,只能朗诵。”班固说:
“赋是《诗经》的一个支派。”像郑庄公赋“大隧之中”,晋国士蒍赋“狐裘尨茸”,篇幅很
短,却都是自己作的;这种作品虽然接近后代所说的“赋”,可是还没有成熟。后来屈原创
作《离骚》,才开始发展了赋的形式。所以,赋是起源于《诗经》,而发展于《楚辞》。接着
就有荀况的《礼》、《智》等篇,以及宋玉的《风》、《钓》等赋,才正式给这种作品以“赋”
的名称,它就和诗分家了。“赋”本来是“六义”的一部分,现在却居然壮大而独立起来。
于是,作者常常从两人对话引起,极力描写事物的声音状貌而追求文采。这是赋和诗分家
而独自命名的开始。
(二)
秦世不文,颇有《杂赋》。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同
其风,王、扬骋其势。皋、朔已下,品物毕图。繁积于宣时,校阅于成世,进御之赋千有
余首。讨其源流,信兴楚而盛汉矣。夫京殿苑猎,述行序志,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既
履端于倡序,亦归余于总乱。序以建言,首引情本;乱以理篇,迭致文契。按《那》之卒
章,闵马称“乱”;故知殷人辑《颂》,楚人理赋。斯并鸿裁之寰域,雅文之枢辖也。至于
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拟诸形容,则言务纤密;象其物宜,则理
贵侧附。斯又小制之区畛,奇巧之机要也。
〔译文〕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哈鸿远)
《文心雕龙·诠赋》 - 内容提要
全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赋”的含义及其起源。这是过去评论家争论颇多的一
个问题。刘勰着重说明赋和《诗经》、《楚辞》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讲汉赋的创
作情况,说明大赋和小赋的不同特点。第三部分评论先秦、两汉和魏晋时期十八家有代表
性的作家作品。第四部分总结赋的创作原则。刘勰在本篇提出了“睹物兴情”,“情以物观”
的基本创作原理,主张雅正的内容和华丽的文辞相配合,而反对没有教育意义的作品。这
些意见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汉赋的形式主义倾向是明显的。刘勰虽然批判了“无贵风轨,
莫益劝戒”的不良倾向,但在他所论及的代表作品中,许多肯定是不当的。刘勰把赋分为
大赋、小赋两类,并初步总结了它们的不同特点;这种划分一直沿用到现在。但刘勰对大
赋的缺点和小赋的优点,都还认识不够。
《文心雕龙·诠赋》 - 原文+译注
(一)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昔邵公称:
“公卿献诗,师箴赋。”《传》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
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刘向云:“明不歌而颂。” 班固称:“古诗之流也。” 至如郑庄
之赋“大隧”,士蒍之赋“狐裘”;结言扌豆 韵,词自己作,虽合赋体,明而未融。及灵均
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
《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
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译文〕
在《诗经》的“六义”中,第二项就是“赋”。所谓“赋”,是铺陈的意思;铺陈文采,
为的是描绘事物,抒写情志。从前周代召公说过:“各级官吏们献诗,主管教化的人进箴,
眼睛有毛病的人诵诗。”《毛传》说:“登到高处能赋诗的人可以做大夫。”由此可见,《诗序》
把赋和比、兴同列为《诗经》的表现手法,而其他书籍则把它和诗分开成为不同的类型。
不过总起来看,相互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刘向说:“赋不能歌唱,只能朗诵。”班固说:
“赋是《诗经》的一个支派。”像郑庄公赋“大隧之中”,晋国士蒍赋“狐裘尨茸”,篇幅很
短,却都是自己作的;这种作品虽然接近后代所说的“赋”,可是还没有成熟。后来屈原创
作《离骚》,才开始发展了赋的形式。所以,赋是起源于《诗经》,而发展于《楚辞》。接着
就有荀况的《礼》、《智》等篇,以及宋玉的《风》、《钓》等赋,才正式给这种作品以“赋”
的名称,它就和诗分家了。“赋”本来是“六义”的一部分,现在却居然壮大而独立起来。
于是,作者常常从两人对话引起,极力描写事物的声音状貌而追求文采。这是赋和诗分家
而独自命名的开始。
(二)
秦世不文,颇有《杂赋》。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同
其风,王、扬骋其势。皋、朔已下,品物毕图。繁积于宣时,校阅于成世,进御之赋千有
余首。讨其源流,信兴楚而盛汉矣。夫京殿苑猎,述行序志,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既
履端于倡序,亦归余于总乱。序以建言,首引情本;乱以理篇,迭致文契。按《那》之卒
章,闵马称“乱”;故知殷人辑《颂》,楚人理赋。斯并鸿裁之寰域,雅文之枢辖也。至于
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拟诸形容,则言务纤密;象其物宜,则理
贵侧附。斯又小制之区畛,奇巧之机要也。
〔译文〕